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19 岳麓版

合集下载

第讲道岔、轨道电路.ppt

第讲道岔、轨道电路.ppt

会生活。
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
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A.电话 C.电报 B.汽车 D.火车 ( )
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答案:D
[典题例析] [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
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 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 )
30
(三)钢轨绝缘节位置的确定

P118
31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 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运输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至胥各庄铁 开平
25

3、道岔轨道电路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
串联式:电路安全,但增加了连接线,施工和维护 不便,未被广泛采用;
并联式:弯道处于开路状态,不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26
改进后并联一送多受式,满足故障安全,被普遍采用。
27

4、 25Hz双扼流相敏轨道电路
28
(二)站内轨道电路区段的划分

站内轨道电路的划分原则: 首先要保证轨道电路可靠工作,其次要满足平行作业和 作业效率。 1)有信号机的地方必须设置绝缘节,划分成不同区段; 2)凡是能平行运行的进路,应设轨道绝缘将其隔开;
17
(二)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

1、组成: 钢轨、绝缘节、轨端接续线、发送端、接收 端(轨道继电器)等

人教版必修二 第15课 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共86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第15课 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共86张PPT)
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
北京地铁四号线
思考:古代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
古代主要交通工具:
马车(牛车、驴车) 骑马 船 乘轿
思考: 古代交通工具的动力
和对象是什么?
动力:人力、畜力
对象:有身份、有地位 家境较好的人
思考: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
40年代世界发生哪一重大历 史事件?主要发明是什么?
——中国国家统计局
思考: 为什么我国的铁路建设
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经济实力增强 综合国力提高
一、交通工具
1. 铁路
(1)设施 宝成铁路和兰新铁路 京九铁路 青藏铁路
(2)工具
解放型蒸汽机车
第一台内燃机车 第一台电力机车
90年代末广深铁路上高速列车
2003 上海磁悬浮列车
一、交通工具 1. 铁路
—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
中国铁 路之父 詹天佑
“中国地大物博,而于 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 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 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 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 铁路。”
——詹天佑
自设自建——京张铁路
一、交通工具
1. 铁路
(1)设施 最早铁路——淞沪铁路 诞生标志——唐胥铁路 自设自建——京张铁路
——李岳瑞《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
பைடு நூலகம்
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运行,主 要用于载客,轰动一时。……中国 政府拨出官帑28万5千两收回这条铁 路。但是,1877年路款付清之日,立 即停运,而且沈葆桢不顾商民的要 求,竟下令把这条铁路拆掉!
——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铁路诞生标志——唐胥铁路
高中历史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必修二第15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史。由以上可知选B项。

2.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 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表 体现了交通工具数量的变化,④不能反映题意,排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资金不足
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
同治二年(1863)上海洋商禀请造上海至苏州的铁路时, 总理衙门即指示李鸿章:“铁路与发铜线,事同一律,万难 允许”,并要求“密致通商各口岸,一体防范”。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明令禁止
光绪五年(1879年),奕訢奏称:“电线铁路各事……应 由该督等随时酌度情形,奏明办理”。 ——《洋务运动》
地方试办
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
对话高考
(08宁夏文综)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 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 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观念束缚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5.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 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 的四种交通工具。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 小火轮船、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 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 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因果图(鱼骨图)、树图与关联图(关联分析)知识分析.ppt.ppt

因果图(鱼骨图)、树图与关联图(关联分析)知识分析.ppt.ppt

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水上飞机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策为止;
4) 对分析出来的所有末端原因,都应到现场进行观察、测量、试验等 加以确认。
因果图常同排列图、对策表联合起来应用。
实例-噪声超标因果图
在提高135W电机的一次装机合格率时,运用因果图对 “噪声超标” 进行原因分析:

装配经验不足 未按要求做

外圆跳动大 转子部件 垂直度不够 端盖 刚性不够
应用树图的步骤
1. 2. 3. 4. 5.
简明扼要地讲述清楚要研究的主题(如质量问题); 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别,即主要的层次; 构造树图,把主题放在左框内,主要类别放在右边的方框内; 针对这个主要类别确定其组成要素和子要素; 把针对每个主要类别的组成要素及其子要素放在主要类别右边的方 框内;
6.
评审画出的树图,确保无论在顺序上或逻辑上都没有差错和空档。
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
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
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 )
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 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

中国近代交通变化情况

中国近代交通变化情况

中国早期火车
现代火车
现代火车: 现代火车:高铁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1861— 1919),广东南海人, ),广东南海人 ),广东南海人, 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 工程师。 工程师。1872年,以 年 幼童留学美国, 幼童留学美国,毕业 于耶鲁大学, 于耶鲁大学,学习工 程。1905年,担任京 年 张铁路总工程师, 张铁路总工程师,主 持北京至张家口铁路 筑路工程。 筑路工程。1909年, 年 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 车。这是中国人自己 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 铁路干线。 铁路干线。
清朝大龙阔边邮票5分银六方连一件
1910年成都大清邮政局 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1元邮票一枚
晚清·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晚清 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电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年 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冯如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燕塘机场航空总站。一片草坪, 燕塘机场航空总站。一片草坪,便是广州第一个 飞机场, 飞机场,中国始创飞行家冯如在这里实现了国人飞翔 的梦想,也在这里留下了他29岁的生命 岁的生命。 的梦想,也在这里留下了他 岁的生命。
二、通讯
1、邮政: 、邮政: )、开始设立 (1)、开始设立:晚清,“大清邮政局”成 )、开始设立:晚清, 大清邮政局” 立 )、进一步发展 (2)、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①北洋政府宣布撤销全部驿站 ②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年 多年后,全部撤销外国在华办的“客邮” ③多年后,全部撤销外国在华办的“客邮”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美国莱特兄弟制作的飞机 美国莱特兄弟制作的飞机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航空

古渡头 叶紫》阅读答案及试题解析.ppt

古渡头 叶紫》阅读答案及试题解析.ppt

2. 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
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 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 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 间上不一致。 答案:A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 一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 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 民生”三民主义,成为以后辛亥革命 的
指导思想。 (2)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 没 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 不彻 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典题例析] [例2] (2010· 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
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
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 业是 A.电报业 C.铁路交通业 ( )
B.大众报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
[答案]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水上飞机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台湾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出行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 方式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PPT.ppt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PPT.ppt
抵押 贷款
538
借款人以其所拥有的财产作抵押,作为 担保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借款方式。
抵押贷 款的 方式
1.不动产抵押贷款:土地、房屋 2.动产抵押贷款:股票、国债、企业债券 以及金银珠宝首饰 3.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专利权、著作权
1-2 银行贷款
担保 贷款
538
是指借款方向银行提供符合法定条件的第三方保 证人作为还款保证的借款方式。当借款方不能履 约还款时,银行有权按照约定要求保证人履行或 承担清偿贷款连带责任。
(4) 确定恰当的融资期限 (5) 选择最佳融资机会 (6) 尽可能保持企业的控制权 (7) 选择最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融资方式 (8)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
4-2创业企业融资方案策划技术
1、融资规模的确定 (1)融资规模的测算 公式 (2)融资规模测算方 法 (3)创业企业在不同 阶段的各类资金需求经 验数据 2、资本结构的确定 (1)影响资本结构的 因素 (2)最佳资本结构的 确定 3、融资期限组合及融资 时机的确定 (1)选择融资期限的 依据 (2)融资期限组合方 法 (3)融资时机的确定
会生活。
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
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A.电话 C.电报 B.汽车 D.火车 ( )
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答案:D
[典题例析] [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
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 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 )
筹办航空事宜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PPT.ppt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PPT.ppt

台湾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出行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 方式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 。
[合作探究· 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 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 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 给人印象深刻。
比喻论证
用具体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道理的方法。 一般情况,是运用人们比较熟悉、比较容易 理解的具体事物,论证人们比较生疏、难以 理解的抽象道理。 “巧喻而理至。”运用比喻论证法,能使文章 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拿来主义》《劝学》
论据作业摘要(二)
论题:宽 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波普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引起了各议员
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
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了我 的朋友,难道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论据作业摘要(三)
论据作业摘要(五)
论点: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更夺目。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并没有因此而堕落颓废,而是奋 发图强,终于登坛拜将,终成伟业。 高尔基出生于俄国的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于 祖父家中,十一岁就去当学徒,饱尝辛酸却自学成才,登上文 学圣坛,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培根 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洪战辉,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就撑起了困境中的家庭。他不仅自己自立自强,勇敢地面对生 活,还帮助其他遭遇困难的人。他说:“苦难的经历并不是获 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余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9
1043 8.0
2240 15.7 1963 9.3
1640 7
65.6
帝直
国 主
接 经
----
义营


下控
铁 路
制 经
287

------
78.9
3759 5192
39.1 54
4330 33.2 4330 30.4 9797 46.6 2185 8.8
7666 58.8 7666 53.9 9275 44.1 6352 25.6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P127页
郑观应的忧伤
李鸿章
一手算盘,一手官印; 亦官亦商,左右逢源。
盛宣怀
“若不早日维持,恐难 自立,我国无轮船往来 各通商口岸, 更为外人所欺辱”
徐润
唐廷枢
郑观应
• “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 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以一百两为一股,给票一张,认票不认人”,“以 收银日为始,按年一分支息......。
变之影响: 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大 发展; 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 思想观念。
外国船占吨位 1877年 63.3% 1907年 84.4% 1930年 82.8%
中国船占吨位 36.7% 15.6% 17.2%
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 风气为之大开,公司为之云集。
------《申报》时论
请你猜一猜?黄遵宪《咏物诗》
•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 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纸尾……一息不见闻, 使我容颜悴。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 "
李鸿章----17年的等待
• 1863年,李鸿章首次遇到铁路问题,他从统治阶级所特有 的防卫心理出发,表示要“力持定见,多方禁阻”。
• 1867年12月,李在奏折中写道:“电报、铁路、轮船和机 器----外洋强力之所在----中国也可以采用......

----《李鸿章与中国铁路》P56页
• 1872年,李鸿章致电丁日昌,明确提出:“俄人坚拒伊犁, 我军万难远役,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

----《致命的倔强》P127页

• 请回答:
• 材料中李鸿章对铁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872年,朝中士大夫:“闻此言者,鲜不咋舌。”
• 1875年春,李见奕䜣,复请其乘间为两宫言之, 渠(奕䜣)谓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

----《致命的倔强》 P128页
• 1881年,李怂恿淮军将领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 图自强折》
刘、李顿时成为“疑似汉奸”,朝廷下谕 :“铁路断不宜开......刘铭传所奏,着无庸 议。”
----《李鸿章与中国铁路》P134页
1881年 唐胥铁路 马拉铁路
1888年 紫光阁铁路,建在皇室居住的北中 南海内,长约3里,6节车厢。
• 1889年5月7日,慈禧太后终于做出决断, 下发谕旨说:修筑铁路“为自强要策”, “但冀有利于国,无损于民,......即可 毅然兴办,勿庸筑室道谋”。

---《致命的倔强》P130页
• 请思考:
• “想要说声爱你真的好难”,李鸿章为什 么要修铁路?他的铁路梦缘何一等十七年?
要修: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 击; 铁路自身的优势, 便于国计民生。
难修: 封建迷信思想; 保守派的阻挠; 冲击农耕经济,危及 统治。
明治天皇
1870年,为修筑横滨至东京的铁路, 囊中羞涩的日本政府不惜对外举债, 在伦敦发行100万英镑公债。 到1891年,日本全境的铁路已超过 3300公里,疆域辽阔的大清帝国铁 路零落建设,总共才只有360余公里 而已,只有日本的九分之一。
电报教父盛宣怀 系统化
• 会同电饬上海道与各国领事订约,上海租 界准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 两不相扰,以保全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

------《保护东南章程九款》
• “于是东南半壁联成一气,保持中立,成 半独立状态矣。”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6274页
变之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对中 国的冲击; 2、政府政策的影响; 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 推动; 4、先进中国人主动向 西方学习;
---《跌荡一百年(上数字反映了什么问题?
1894
1911 1927
1931
1937
1948
年份
里程 (公 里)
百分 比
里程 (公 里)
百分 比
里程 (公 里)
百分 比
里程 (公 里)
百分 比
里程 (公 里)
百分 比
里程 (公 里)
百分 比
自主 铁路
77
21.1 665
“凡有股份者,如欲将股份单转售他人,必须先赴本 局告明……惟只准售予华商。”
---《轮船招商局条规》(《跌荡一百年》P18)
你如何理解招商局的上述条规?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中国新式航运业的开始
近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轮船招商局的“新民”号轮船 招商局曾发行过的股票
• 1877年,招商局一口吃下美国旗昌船运公 司,成为中国水域内最大的轮运企业。此 后,利润连年翻番,截至1881年,还清所 有欠款后,还盈余100多万两,其轮船试航 远至伦敦与旧金山,全球为之侧目。
• ----《商界评论》11月刊:买办救国 吴晓波
官办与民办的较量
李鸿章
唐廷枢
盛宣怀
郑观应 徐润
1884年,明治政府将其最大的造船企业、几乎 与招商局同期创办的长崎造船所以1日元的象征性 价格“出售”给民营企业家岩崎弥太郎。此即后 来的三菱株式会社。
---《跌荡一百年(上)》P43 请你预测中日两国两家企业日后发展趋势,并说 明理由。
第13课 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 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①识记中国近代铁路、水运、航空及邮政、电报发展变 化的史实。 ②通过解读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逐步锻炼有效提取信 息、史论结合的能力。 ③通过视频,体验先进中国人(如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④通过所学内容,感悟近代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电报
丁日昌的智慧
• 1863年,英法公使向清廷建议引入电报, 清廷毫无兴趣。时人谣传一根一根的电线 杆子戳在地上,专门吸地气和死人魂魄, 然后顺着线传到英吉利、法兰西的地方去, 供洋人吸食。洋人之食地气,如我民之吸 鸦片,上瘾。

---《触电的帝国》P18页
福建巡抚丁日昌 台湾 第一条
台湾巡抚刘铭传 台湾----大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