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效果图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3d课程标准高职

3d课程标准高职

《3ds MAX》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类型:理论+实践学时数:64课时(其中实践教学38课时,占总课时60%)教研室: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一、课程性质《3D MAX》是电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学习领域的一门专业职业技能课程,课程设置在于学生掌握效果图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效果图制作的任务。

本课程依据高职学生情况着重3D MAX基础建模知识,并辅助以灯光及材质在平面设计表现图方面的应用。

教学中根据平面设计的特点,有所侧重,突出应用。

注重效果图整体的色调及光感的学习和掌握,最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3D MAX,并能较好地运用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

先修课程课程有《Photoshop基础设计》、《Photoshop深化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祯设计》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等。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3ds MAX的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设计技能,完成不同类型的平面效果图制作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课程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计算机设计训练,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以此激发艺术设计才能,帮助他们获取创造性思维方式。

二是通过项目实训,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实用的平面设计效果图创作方法和设计流程,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这也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三是通过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发展空间的问题。

1、知识目标掌握电脑艺术设计的概念与相关知识,了解3Dmax计算机操作界面,对于与3Dmax 平面设计各类相关的技术有正确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维建模、材质、灯光、镜头、渲染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对于基本操作、建模、模型修改、材质赋予、灯光相机、渲染等各个方面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操作,并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和用3DS MAX制作效果图的方法与技巧,学会室内外模型的建立,材质的设置,灯光的创作及效果图的渲染出图,结合当前流行的渲染插件和VRAY渲染器进行后期渲染制作,最终创作出理想的平面设计效果图。

3dsmax室内效果图制作课程标准.

3dsmax室内效果图制作课程标准.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3dsmax室内设计方向》(高职)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我院艺术设计类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重要的技术操作类课程。

本课程以软件3dsmax效果图为主线,探讨三维建模技巧与创作灵感要素以及室内设计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中家装、工装的三围效果图的制作能力,并能将自己的设计灵感完美的表达出来。

使其毕业后能胜任室内设计师的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目标本课程主要内容是3D室内建模及效果图制作。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院了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掌握3D建模以及效果图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方法,学会动手制作技巧,具备严谨、科学的思维一时与灵活的设计方法,使学生形成3D效果图制作基础能力、奠定继续提高的基础。

三、考核与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期未理论考核+实训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实验情况、教员评价、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

过程评价权重为10%,期未理论考核权重为30%,实训考核权重为60%。

四、实训教学环境要求整个实训过程均在机房完成,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避免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环境的脱节。

机房环境:(1)硬件环境:考核用机为酷睿以上兼容机,内存不少于2G ,最好4G ;硬盘不小于500G ;显卡不低于GeForce GTX 550 Ti 显存不低于512M(2)操作系统:Windows XP/7/8(3)软件环境:至少3dsmax2008或更高版本(4)特殊要求:必须将软件配置好,能正常进行软件打开与操作五、课程实施计划表一:理论课程内容及实施计划说明:1、章节也可以采用模块、工作任务或专题表示。

2、要求:实施计划一定要“细”、“实”,确实起到规范“教”、“学”、“做”、“考”的作用,要体现高职教育特点,体现“必需、够用”,体现“实用性”、“针对性”的要求。

其中的“要求”一栏尽量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够清晰的动词,而要用“认识”、“说出”、“叙述”、“复述”、“记住”、“熟记”、“简述”、“说明”、“概括”、“对比”、“画出”、“辨别”、“运用”、“会用”等具体的行为动词,“要求”到什么程度就“考”到什么程度。

《3ds-Max基础》核心课程标准

《3ds-Max基础》核心课程标准

《3ds Max基础》核心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数字图文信息处理技术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主要针对室内设计师这一岗位,培养学生掌握三维建模、材质、灯光、镜头和渲染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对于基本操作、建模、模型修改、材质赋予、灯光相机、渲染等各个方面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后续的建筑动画综合实训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与理念(一)以“工种(岗位)技能标准”设计课程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改革以“学科”为标准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工种技能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把所有知识整合梳理,按项目要求,分解成各项工作任务,与生产过程组织起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规律,有利于培养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技能型复合人才。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将理论与实操对应起来,使理论真正起到指导实操的作用。

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改革后的本课程侧重实训实操教学,强调学生职业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围绕实操转,教学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引领教学全过程。

(三)采用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本课程共分为十四个项目,共设计了三十五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典型案例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典型案例为基础。

同时,本课程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把效果图的生产过程分解成许多具体的工作项目,先分项目技能进行学习,在熟悉各个项目技能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性项目训练。

(四)坚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理念本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校企合作的理念,经常与北京四维益友公司在我校所建的校内实训基地——数字太原实训基地保持合作与联系,还经常深入到太原今日设计培训公司及其相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实时掌握企业对3D效果图制作员人才的需求与任职要求,与企业一起研讨教学内容,探究教学方法,与企业合作开发设计课程。

《三维效果图设计(3D)》课程教学大纲

《三维效果图设计(3D)》课程教学大纲

《三维效果图设计(3D)》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007【课程名称】三维效果图设计(3D)【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时】【实验/上机学时】36学时【考核方式】【开课单位】【授课对象】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掌握3ds max软件在室内设计领域的使用。

能够熟练使用相应软件完成室内效果图的制作,并达到一定的效果要求。

使用软件准确、快速、真实表现设计意图和设计效果,使效果图达到设计师与客户沟通的桥梁作用。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建筑表现(效果图)及3ds max软件概述基本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了解建筑表现(效果图)在建筑及装潢行业的用途和形式,及发展趋势。

2.了解3ds max软件的行业背景及功能用途。

3.实验内容(2学时)实验1. 3ds max的安装及激活方法;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会3ds max的安装方法;2)学会3ds max的破解激活和正确使用。

实验2. 显卡驱动的正确选择;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3ds max的硬件配置要求和不同显卡的设定实验3. 界面的基本布局,创建基本对象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3ds max的界面布局;2)学会基本对象的创建操作。

重点:3ds max软件在装饰设计行业的用途和3ds max的运用领域。

难点:3ds max的安装方法的基本操作。

第二章:3ds max基本操作基本要求:学习3ds max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学习3ds max基本操作中的界面布局;2.学习视图显示及切换;3.学习场景中的选择、变换、坐标、轴心、复制、文件管理、场景管理、单位设置等内容。

4.实验内容(8学时)实验1. 了解3ds max的界面布局。

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软件界面各部分的名称;2)熟练掌握不同界面风格的切换方式。

实验2. 学会视图显示方式的切换。

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视图类型及切换方式;2)了解不同显示方式的作用和效果;3)熟练掌握不同显示方式的切换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3DMAX》课程标准.doc

环境艺术设计《3DMAX》课程标准.doc

《3DMAX效果图设计表现》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2. 课程简介《3DMAX效果图设计表现》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以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型和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和用3DS MAX制作效果图的方法与技巧,学会室内设计模型的建立,材质的设置,灯光的创作及效果图的渲染出图,结合当前流行的渲染软件VRAY 渲染器进行后期渲染制作,最终创作出理想的方案效果图。

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室内设计综合实训》、《旧物改造设计》以及从事绘图员及设计师及相关工作储备基本绘图知识。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 3DMAX效果图设计表现》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和用3DS MAX制作效果图的方法与技巧,学会室内设计模型的建立,材质的设置,灯光的创作及效果图的渲染出图,结合当前流行的渲染软件VRAY渲染器进行后期渲染制作,最终创作出效果图。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3DS MAX软件的各种绘图命令知识和操作命令知识。

通过课内实训,掌握建筑类方案效果图的绘制技能,达到设计院建筑类施工图的绘图职业能力。

培养理解建筑类设计图和竣工图的图纸标准,制图规范和图纸质量要求的职业素质。

培养设计建筑类方案效果图的制图职业素质,提高职业就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3DMAX的发展及界面操作、物体的操作和菜单操作;2、掌握基础建模、平面图形建模、修改器建模;3、掌握材质编辑器、基本材质参数、贴图与通道材质类型;4、掌握3D灯光、灯光的建立与修改、灯光的创作技巧;5、掌握效果图的渲染输出、扫描线渲染、光能传递渲染;6、掌握VRAY渲染器简介、VRAY材质、VRAY灯光、VRAY渲染;(二)能力目标1、熟悉各种快捷键绘图的能力;2、能进行效果图建模的能力;3、具有对效果图进行渲染的能力;4、具有把效果图美化并出图的能力;(三)素质目标1、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品德;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3、具有质量责任、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4、具有制图规范和图纸质量要求的职业素质的意识;5、具有设计建筑类方案效果图的制图职业素质;六、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学士或以上学位,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广泛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以便解决教学、科研、实践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的问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知识传导能力和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建筑行业的实践经验或经历,与建筑行业系统密切联系的沟通渠道,具备善于实践并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3dmax表现与后期处理》课程标准

《3dmax表现与后期处理》课程标准

《3dmax表现与后期处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70056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总学时: 100 学分: 5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3dmax表现与后期处理》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关键能力课程。

课程以3dmax、vray、photoshop等软件的基本操作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对家居、办公、酒店、商业等不同类型建筑室内效果图的制作,使学生掌握室内效果图的制作方法与技巧,具备一定的效果图创作、表现和沟通表达能力,以及从事室内效果图制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二)设计思路具体思路如下:企业调研→学习领域分析→创设学习情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制定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要素→与企业联合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实施质量监控→进一步开发。

1)行业企业调研,实施学习领域分析,确定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

经过行业企业调研,设计师助理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家庭、办公、餐饮、娱乐以及其他行业的专门化设计等,结合行业需求与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归纳出家庭、办公、酒店、商业四类典型工作任务。

见表表职业能力分析2)课程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引入典型的实际工作项目,将理论与实践训练融入到典型的学习情境中,见图。

3)开发适合的载体,实现教学情境的能力培养与知识迁移。

结合真实的工程项目,寻找适合教学开发的项目,以此为载体进行开发。

4)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

对载体进行细化分解,落实为逐个具体的子项目,明确每一个子项目的详细任务,形成逐步细化的梯队,逐层落实。

如情景一的具体内容见表。

表项目载体与任务分析5)制定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要素。

制定详细的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的各项要素。

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师资配置、教学条件等。

《3ds Max建筑效果图制作》课程标准

《3ds Max建筑效果图制作》课程标准

《3ds Max建筑效果图制作》课程标准课程名称:3ds Max建筑效果图制作学分:5.5计划学时:96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年制、五年一贯制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3ds Max建筑效果图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是学生将来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实用技术,本课程构建于《PhotoShop图像处理》、《建筑CAD识图与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与后续《VRay效果图渲染》、《三维建筑动画制作》等课程也有着紧密联系,围绕三维建模和效果图设计与制作内容,本着企业需求组织教学内容,为进行效果图设计与制作提供技能训练,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效果图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从事效果图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中的“3D效果图设计师”岗位设置。

其设计思路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程共建。

课程组依据三维效果图设计的职业岗位需求,针对课程目标与特点,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开始,确立课程目标定位,全程与企业密切合作,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并与企业共同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

根据行业和企业对三维效果图设计人才的实际要求,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做到理论必需、够用,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使学生具备从事三维效果图设计与制作等岗位工作所必须的核心职业能力,确定面向就业和岗位、立足学生、培养职业技能的教育思想,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校内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过程与校外实训并轨的教学模式。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维室内外设计制作流程与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三维建模、建筑效果图制作、室内效果图制作、景观效果图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独立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的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设计表现审美与计算机操作表现技能。

3DMAX课程标准

3DMAX课程标准
掌握室内外空间场景的建模方法与步骤;
摄像机设置的方法和摄像机与人的视觉的关系;
模型的导入
28
灯光、摄像机、渲染
掌握各种真实材质参数的设置方法。
熟悉3DMAX各种灯光的特性;
掌握3DMAX各种灯光参数的设置以及设置后出现的效果;
学会在室内外空间场景中设置灯光;
掌握灯光与渲染的关系;
熟悉渲染的设置与多重放样的方法;
熟练运用extrude(拉伸),bevel(倒角),lathe(旋转),bevel profile(轮廓倒角)修改与生成新的三维物体模型。
23
室内效果
理解室内空间模型的特点;
掌握室内空间场景的建模方法与步骤;
摄像机设置的方法和摄像机与人的视觉的关系;
模型的导入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主干课程
《3DMAX》课程标准
能力模块
课程标准
时数
考核方法
3DMAX基本操作
对3D效果图有一个前提理解,建立3DMAX制作意识;
熟悉3DMAX的操作界面
学会设置绘图单位,设置捕捉以及定制用户界面;
4
案例效果、创意效果综合随堂打分
创建和编辑模型
掌握3DMAX各种简单的建模和方法;
掌握edit spline (编辑样条曲线)命令的使用方法和对物体子对象顶点,线段,样条曲线的编辑方法;
28
环境与特效
学会从cad导入3dMAX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从整体上把握在已导入的DWG文件上如何建立模型;
如何把握能渲染出日光效果灯光的设置;
如何渲染出真实日光效果
理解对模型优化的作用;
如何把握能渲染出夜光效果灯光的设置;
如何渲染出真实夜光效果。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Max 效果图制作》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三维设计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
学习三维建模、三维编辑、动画制作和渲染等技术和方法,可从事制作角色动画、室内外效果图、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三维设计领域的工作。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维建模、材质、灯光、镜头、动画和渲染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对于基本操作、建模、模型修改、材质赋予、灯光相机、渲染、特效、动画制作等各个方面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操作,并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室内效果图制作
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的出现与兴起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
结果。

目前,用于制作室内效果图的软件很多,最流行的当属3d max 软件。

《3d max》是一门实践性强、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也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主干专业课程。

目前在国内,3ds max 软件被广泛应用在效果图设计中,涉及到室内外效果图、公共环境设计、产品模型、园林景观设计等,其中效果图表现的制作
涉及到建模、材质、灯光和渲染等多项3d max 应用技术。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3ds max 软件的特性及功能性,熟练其操作技法,并能高效率独立完成完整的室内效果图。

从课程结构来看,本课程属于一门重要的含有实训内容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利用3d max软件进行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以真实项目为课程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
团队精神及独立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的能力。

本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
图像图形处理能力培养,以及在后面的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中打下了深厚
的专业基础。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计算机辅助绘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独立产业,它被广泛地应用
到影视特技、广告、包装、医疗、教育、娱乐等行业中。

而作为主流产品的
3DS MAX深入人心,软件功能强大,定位准确,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根据室内专业学生的学习课程,3DS MAX软件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完成室内装潢设计、结构设计、色彩设计、形体设计的仿真效果图并模拟真
实场景,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设计成本。

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阶段性考核(40%)+期末考试(40%)
(1)平时成绩(20%):到课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
(2)阶段性考核(40%):每节课上传所有课程练习;
(3)期末考试(40%):独立操作能力的测试考核。

本课建议学时:18学时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能力(技能)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软件的界面,掌握3D 软件的基础操作,可以独立完成形体的建模、材质、灯光、渲染等流程,以完成包装外观形体的效果图。

为其他专业课程做好软件基础。

完成包装装潢设计、结构设计、色彩设计、形体设计的仿真效果图并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设计成本。

二、知识目标
①基础建模的创建方法和简单的编辑操作。

②二维修改器、三维修改器、UVW 贴图修改器③介绍材质与贴图的特性与操作④灯光和摄像机的使用方法⑤动画原理、动画控制器的使用方法⑥渲染、特效、视频合成
三、素质目标②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养成课后“六不走”的工作习惯;具有善于和汽车客户沟通和维修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3DMax》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岗位工作能力”设计,由学院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组对目标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工作状态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职业胜任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按照完整思维和关联度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本课程共计18 学时,其中理论课程2 学时,实践课程16 学时。

本着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进
行教学内容安排,在课程内容编排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

关键词: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1.3d max 软件简介
掌握3d max 制作流程,认识工作界面及常见操作
② 3d max 功能简介及制作流程
②3d max 工作界面的介绍
③视图操作及对象的选择
2.3d max 基础建模
掌握创建各种形体、二维图形及样跳线的编辑建标准几何体②创建扩展基本体③二维图形④编辑样条
3.修改器简介
掌握修改器的运用
①修改器的介绍②二维修改器③三维修改器④UVW 贴图
4.高级建模
进一步了解形体的各种变形方式
①复合建模②多边形建模③面片建模
5.材质与贴图
认识材质编辑器,了解各种材质特性
①认识材质编辑器②材质参数介绍③贴图简介④材质浏览器介绍
6.灯光和摄像机
了解灯光的布置与摄像机的运用
①标准灯光②光度学灯光简介③太阳光和日光系统④摄像机
通过本章节学习后,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完成3D 制图的整个流程,明白一套完整的3D 效果图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初步训练方案交流的技巧。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
①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②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

要通过课堂讲授,操作演示、实例练习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
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③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软件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④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的专业特征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
发展和实际的需要。

⑤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建议
①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②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上机演练,应选用典型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操作示范和学生上机操作,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进行软件的学习。

③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④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本专业新技术、新思想的发展,贴近企业、贴近生产。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
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⑤教学过
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教学评价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
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能目标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实际操作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实际操作考试占70%。

应注意学生
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
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四、资源利用
①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②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
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
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
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
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③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
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
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
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④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
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⑤建立本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