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各章要点
中兽医各章要点

中兽医学习题绪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中兽医学、辨证论治、整体观念;(2)简答题: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3)问答:举例说明中兽医学发展史中4个主要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代表性著作、人物和事件等。
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一章阴阳五行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生克制化;(2)解答题: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相互关系;(3)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脏腑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藏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焦;(2)简答题:脏腑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肢体器官的联系各有哪些?六腑及其主要功能各有哪些?(3)问答题:五脏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六腑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章气血津液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气、气机、血、津液;(2)简答题:气的生成和分类;气的功能;血的功能;津液的功能;气血津液的病理各有哪些?(3)问答题: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第四章经络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2)简答题: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和流注次序;(3)问答题:举例说明经络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病因病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病因、外感、疾病;正气;邪气;病机;六淫;疫疠;内伤;痰饮;瘀血;(2)简答题:六淫各自的特性及致病特征;病机包括哪几个方面;(3)问答题:内伤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正气和邪气各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各类病因?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第六章诊法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四诊;四诊合参;望诊;察口色;闻诊;切脉;脉象;(2)简答题:四诊的基本内容各包括哪些?察口色的方法及各种病色及其主证;切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六要脉及其主证;(3)问答题:举例说明四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第七章辨证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2)简答题:简述八纲辨证中八纲含义及其主证;中兽医学中常用的辨证方法及其意义;第八章防治法则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同治、异治、内治八法、三因制宜;(2)简答题:预防的原则包括哪些;治疗的原则包括哪些;内治八法的基本含义;(3)问答题:举例说明中兽医学防治法则在畜牧生产和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各章节学习重点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本章介绍的阴阳五行学说,原是中华先辈的宇宙观,同时也是中兽医的重要基础理论。
其中阴阳学说是利用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来解释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其规律;五行学说是利用取类比象的抽象归纳,最终借五类物质的属性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相互联系、相互孳生和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关系。
二者作为中兽医的基础理论,主要用来作为推理工具,借以说明畜体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病证传变规律的,因此了解并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对学好整个中兽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节阴阳介绍了阴阳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在兽医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要认真学习,逐步加深理解,力求较好地掌握。
1.阴阳学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就是阴阳,而且阴阳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运动是事物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源。
中兽医学将它引入,借以作为推理工具,来解释畜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辨证和临床用药。
2.阴阳的基本概念(1)阴阳的含义阴阳是事物属性的概念,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矛盾的两个方面。
然而事物或现象的属阴属阳不是随意而定的,而是根据事物的特性与其对立面比较来划分的。
(2)阴阳的属性凡是具有明显活动的、兴奋的、向外的、向上的、温热的、光亮的、刚强的、无形的等性质的都属阳的范畴。
凡是具有相对静止的、抑制的、向内的、向下的、寒冷的、黑暗的、柔弱的、有形的等性质的都属阴的范畴。
例如“天为阳,则地为阴”;“天上属阳,则地下属阴”“水为阴,则火为阳”;在动物体上可以这样认为:“背部为阳,则胸腹部为阴”;“体表为阳,则内脏为阴”。
此外,阴阳所代表的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再分的,可以转化的,也就是所谓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例如“白天为阳,则黑夜为阴”,而一天中以中午最为温暖明亮,则中午为“阳中之阳”,而早晚的相对寒凉便是“阳中之阴”;同样相对于背部而言,胸腹为阴,但胸在前腹在后,则胸为阴中之阳,腹为阴中之阴也就是这个道理。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一.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1.强调整体概念: (1)家畜本身的整体性: 家畜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
疗等各个方面。 (2)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 2.突出辨证施治的原则:
辨证:就是分析患畜的症状和体征资料,辨别疾病 的证侯; 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证候),确定治则和 治法,给予相应的治疗。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四、肝与胆 (一)肝 1. 肝藏血: 2.肝主疏泄:具疏通、开泄功能: (1)精神活动;(2)
消化方面;(3)水液代谢;(4)调畅气血运行;(5) 调理冲任二脉 3.肝主筋,”其华在爪:指全身筋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 4.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二)胆:主贮藏和排泄胆汁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中兽医学基础知识培训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证”与“病”、“症” 的概念及区别
1.病:即疾病,是一种病理过程。是指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 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如上呼吸道感染、 痢疾等。
2.症:即症状,指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和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 呕吐等。也是疾病的客观表现,是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 依据。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2.脏腑学说的内容
脏:指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心包)。脏为 “贮藏”的意思,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腑:指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腑”为暂寄的意思,共同功能是传化物,对水谷进 行受纳、消化、吸收,并能排泄糟泊。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 。 “奇”是 异,“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不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其中胆为六 腑之一,但唯其收藏清洁之液,也归入奇恒之腑。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中兽医学是我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技术方法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自己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
几千年来,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兽医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她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在解释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借用了一些属于古代哲学范畴的概念。
因此,中兽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
在学习时,要理解中兽医学中的哲学内容,掌握中兽医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基本观点。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其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
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开课前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动物解剖学理论与技能。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的思维方法、能够熟悉和掌握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兽医学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具备独立分析和诊治动物疾病的能力,学会利用针灸、中药等防治技术防治畜禽疾病。
三、面向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
四、先修课程动物解剖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解剖学知识的支撑,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体的结构与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名称与部位。
六、理论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绪论(2学时)⑴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兽医学的概念、发展史、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及学习的方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兽医学的概念;重要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和学习方法。
【09】执业兽医【考300+分】的复习总结之【中兽医学】【全部内容】

中兽医学第一章基础理论【01】中兽医学:①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
②特点: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③主要治疗手段:针灸、中药。
【02】阴阳的特点:相对性、关联性、无限可分性。
【03】阴阳的相互关系:①阴阳对立。
②阴阳互根。
③阴阳消长。
④阴阳转换。
【04】相互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05】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06】阴阳转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性互换的关系。
【07】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
邪气:包括阴邪和阴邪。
【08】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09】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0】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11】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2】相乘:过度克制。
【13】相侮:反向克制。
【14】母病及子:如肝(木)病传心(火);病情较轻。
【15】子病犯母:如脾(土)病传心(火);病情较重。
【16】相乘为病:如木旺乘土;病情较重的。
【17】相侮为病:如“木侮金”;病情较轻。
五脏功能总结:【18】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
【19】肺的生理功用:主气、司呼吸、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20】肝的生理功能: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21】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22】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23】脏腑学说包括三个方面:①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②经络。
③气血津液。
【24】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25】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与肝相表里。
【26】胃的生理功能: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表里。
【27】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与心相表里。
【28】大肠的生理功能:转化糟粕;与肺相表里【29】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与肾相表里。
中兽医应用技术第12章 疾病治疗

12.1.2 脾虚积食 长期饲喂失调,劳役过度,脾胃受损,运化无 力,停滞于胃,不能运转而发病。 【主症】形体瘦弱,发病缓慢,病势较轻,但 易反复发作。左腹胀满,指压留痕,拱背呆立,神 疲力乏,肢体颤抖,粪便干少或间有拉稀,口色干 红,脉象细数。 【治则】补脾健胃,消积导滞。 【方例】四君子汤合曲蘖散(见补益方和消导 方)加减。
15
【主症】患畜水门垂吊着部分胎衣,并流出恶 露,母畜不时努责,回头顾腹。气虚者,毛焦体瘦 ,精神沉郁,形寒怕冷,口色淡白,脉沉弱,气虚 凝滞者,口色青紫,脉沉弦。 【治则】补气益血,活血化淤,剥离胎衣。 【方例】手术剥离胎衣时,应先向胎衣与胞宫 间灌注浓盐水,手臂消毒后一手伸入水门,另一手 轻拉外漏的胎衣,入水门之手顺序剥离胎衣,直至 全部剥离为止。
4
12.2 肺炎 本病是热邪蕴肺所引起的以发热、咳嗽、呼吸 困难为主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冬春 季节较多。 常因劳役过度或喂养失节,正气虚弱,外感温 热之邪,或风寒郁而化热。初呈肺卫表证,继而邪 热入里,肺热壅盛,灼津成痰,痰热郁阻,肺气不 利,则见高热、气急、鼻液黄稠。
5
12.2.1 风热犯肺 【主症】发热恶寒,神疲毛乍,咳重于喘,鼻 流清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例】桑菊银翘散加减。桑叶30g,菊花 30g,银花60g,连翘30g,杏仁30g, 桔梗24g,薄荷24g,荆芥24g,知母30 g,贝母24g,杷叶30g,甘草15g,水煎 去渣,候温灌服。
9
【方例】①决明散:石决明(煅)30g,草 决明30g,黄药子20g,白药子20g,制没 药25g,大黄30g,黄芩30g,黄连20g ,郁金20g,黄芪20g,栀子20g。共为细 末,开水冲,候温饮用鸡子清4个,蜂蜜150g ,同调大家畜一次灌服。 ②清肝退翳散:石决明(煅)20g,草决明 20g,龙胆草20g,白菊花15g,蝉蜕15 g,木贼15g,蒺藜15g,大黄20g,桔梗 15g。共为细末,开水冲,候温大家畜一次灌服 。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1部分】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1部分】姓名:__________指导: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第一章基础理论【01】中兽医学:①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
②特点: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③主要治疗手段:针灸、中药。
【02】阴阳的特点:相对性、关联性、无限可分性。
【03】阴阳的相互关系:①阴阳对立。
②阴阳互根。
③阴阳消长。
④阴阳转换。
【04】相互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05】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06】阴阳转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性互换的关系。
【07】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
邪气:包括阴邪和阴邪。
【08】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09】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0】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11】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2】相乘:过度克制。
【13】相侮:反向克制。
【14】母病及子:如肝(木)病传心(火);病情较轻。
【15】子病犯母:如脾(土)病传心(火);病情较重。
【16】相乘为病:如木旺乘土;病情较重的。
【17】相侮为病:如“木侮金”;病情较轻。
五脏功能总结:【18】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
【19】肺的生理功用:主气、司呼吸、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20】肝的生理功能: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21】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22】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23】脏腑学说包括三个方面:①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②经络。
③气血津液。
【24】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25】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与肝相表里。
【26】胃的生理功能: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表里。
【27】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与心相表里。
2023年新版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1: 中兽医学: 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简称, 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 以动物病证防治和动物保健为关键内容一门综合性科学。
2: 阴阳: 是对互相关联又互相对立两种事物, 或同一个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概括。
3: 五行: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是指这五种物质运动和改变。
4: 脏腑: 即内脏及其功效总称, 是动物体关键组成部分, 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生理活动、病理改变及其互相关系学说, 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个具有强传染性外感致病因素“疫”, 指瘟疫, 有传染意思, “疠”指天地之间一个不正之气。
5: 气: 习惯上, 把弥散无形气称为气, 是不断运动、极其细微物质。
6: 血: 是一个循环于脉中具有营气红色液体。
7: 津液: 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总称。
清而希者为津, 浊而稠者为液。
8: 经络: 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总称, 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营气血、调整功效通路, 是动物体组织结构关键组成部分。
9: 病因: 即致病因素, 也就是引发动物疾病发生因素。
10: 病机: 是指多种病因作用于机体, 引发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机理。
11: 七情, 指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改变。
12: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基础特点之一, 也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概括。
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 论治:就是依据辨证结论, 确立相应诊疗标准和方法。
13: 八纲辨证: 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多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 对疾病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 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证候类型。
八纲, 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 升降浮沉: 指药品作用于机体四种趋向。
15: 归经: 指药品对机体某部分选择性作用。
即关键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显著作用, 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 相须: 即性能, 功效相类似药品配合应用, 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 功效方面有一些共性, 或性能功效虽不同样, 但是诊疗目的一致药品配合使用, 而以一个药品为主另一个为辅, 能提高主药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习题要点:
(1)爼词解释:中兽医学、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2)简答题:中曽医学的基本特点;
(3)问答:举例说明中曽医学发展史中4个主要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代表性著作、人物和
事件等。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习题要点:
(1)冬词解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生克制化:
(2)解答题: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相互关系;
第十章常用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解表药与解表方,和解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解表药分为哪两类,各类代表性药物务有哪些?
(2)问答题: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荆防败毒散、小柴胡汤、逍遥散各方的组成、功 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二节清热药与清热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根据作用和性质分类,淸热药分为哪些类?代表性的各类淸热药各有哪些?
第十二节平肝药与平肝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平肝药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性的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千金散、决明散、镇肝息风汤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十三节安神开窍药与安神与开窍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安神与开窍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性的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朱砂散、通关散、镇心散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2)问答题: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蒲公英散、郁金散、淸瘟败毒饮、五味 消毒饮、龙胆泻肝汤、白头翁汤、青蒿螫甲汤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三节泻下药与泻下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根据作用和性质分类,泻下药分为哪些类?代表性的各类泻下药冬有哪些?
(2)问答题:大承气汤、当归欢蓉汤、马价丸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十四节驱虫药与驱虫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代表性的驱虫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化虫汤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十五节 外用药与外用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代表性的外用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青黛散、冰硼散、如意金黄散、防风汤、防腐生肌散等方剂的组成、功效、 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
第六章诊法
习题要点:
(1)爼词解释:四诊:四诊合参;望诊:察口色:闻诊;切脉:脉象:
(2)简答题:四诊的基本内容各包括哪些?察口色的方法及务种病色及苴主证:切脉的方
法和注意事项:六要脉及苴主证:
(3)问答题:举例说明四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第七章辨证
习题要点:
(1)爼词解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3)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脏腑
习题要点:
(1)名词解释:藏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要生理功能及英与肢体器官的联系各有哪些?
六腑及其主要功能各有哪些?
(3)问答题:五脏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而?六腑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而?
(2)简答题:简述八纲辨证中八纲含义及英主证:中曽医学中常用的辨证方法及英意义:
第八章防治法则
习题要点:
(1)名词解释: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 同治、异治、内治八法、三因制宜;
(2)简答题:预防的原则包括哪些;治疗的原则包括哪些:内治八法的基本含义:
(3)问答题:举例说明中曽医学防治法则在畜牧生产和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第三章气血津液
习题要点:
(1)爼词解释:气、气机、血、津液:
(2)简答题:气的生成和分类:气的功能:血的功能;津液的功能:气血津液的病理各有
哪些?
(3)问答题: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章经络
习题要点:
(1)名词解释: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2)简答题: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和流注次序;
第八节理气药与理气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代表性的理气药有哪些?
(2)问答题:越鞠丸、健脾散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九节理血药与理血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理血药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性的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桃红四物汤、生化汤、血府逐瘀汤、红花散、当归散、十黑散、白术散、通乳散、槐花散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四节消导药与消导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代表性的消导药各有哪些?
(2)问答题:曲藥散、消滞汤、木槟硝黄散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五节止咳化痰平喘药与化痰止咳平喘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I匕咳化痰平喘药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性的药物各有哪些?
(2)问答题:二陈汤、半夏散、麻杏石甘汤、苏子降气汤、理肺散、款冬花散等方剂的组 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十节收涩药与收涩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收涩药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性的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乌梅散、四神丸、金锁固精丸、玉屏风散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 应用。
第十一节补虚药与补虚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补虚药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性的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四君子汤、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汤、归罠益母汤、 生脉散、归脾汤、百合固金汤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3)问答题:举例说明经络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而?
第五章病因病机
习题要点:
(1)名词解释:病因、外感、疾病;正气;邪气;病机;六淫:疫病:内你痰饮:瘀血:
(2)简答题:六淫各自的特性及致病特征;病机包括哪几个方而;
(3)问答题:内伤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正气和邪气各包括哪些方而?举例
说明各类病因?
第六节温里药与温里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代表性的温里药有哪些?
(2)问答题:理中汤、参附汤、四逆汤、茴香散、阳和汤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 床应用。
第七节祛湿药与祛湿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袪湿药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性的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独活寄生汤、防风散、五苓散、八正散、平胃散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 和临床应用。
第三篇中药及方剂
第九章中药、方剂总论
习题要点:
(1)劣词解释:中药炮制、中药性能、四气、五味、归经、中药七情、方剂、剂型、剂量;
(2)简答题:中药采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方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3)问答题:举例说明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中药配伍的七种关系:举例说明方 剂的组成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