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合集下载

痴呆中医诊疗方案

痴呆中医诊疗方案

痴呆中医诊疗方案痴呆是一种智力衰退和记忆力减退的慢性进行性脑部疾病,常见于老年人。

中医学认为,痴呆多与脑阳衰弱、脾虚湿停、肝风痰火、肾精亏损等有关。

因此,针对痴呆症状的中医诊疗方案主要是通过调理脾胃、疏肝清热、滋补肾精等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一、食疗调理1.脑补食物:多食用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仁等,以滋补脑神经。

2.补肾食物:多食用猪肾、牛肉、羊肉、鳜鱼等,以滋补肾精。

3.清热解毒食物:多食用绿豆、竹叶、荷叶等,以清热解毒,减轻肝风痰火症状。

4.健脾食物:多食用山药、薏米、红薯、大枣等,以健脾化湿,改善脾虚湿停症状。

二、中药调理1.补脾药物: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脾健胃药物,以改善脾虚湿停症状。

2.清肝热药物:可选用柴胡、栀子、丹皮等清热利湿药物,以疏肝解郁,减轻肝风痰火症状。

3.补肾药物:可选用肉桂、杜仲、山药等补肾养阴药物,以滋补肾精。

三、针灸疗法1.耳穴治疗:可以针灸或贴压耳廓上的两个穴位,“神门穴”和“脑门穴”,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的营养供应。

2.头部穴位:可选用足三里、风池、百会等穴位,通过针灸或按摩刺激,以改善脑功能,调理脑阳气。

四、推拿按摩1.头部按摩:使用适量的风油精或其他芳香精油,双手轻轻按摩头部,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疲劳。

2.足底按摩:使用足底按摩器或手掌按摩足底的中极、涌泉等穴位,以促进全身气血循环,调理肾精。

3.颈部按摩:使用手指或按摩器轻轻按摩颈部的天柱、风池等穴位,以缓解颈部紧张,舒缓肩颈肌肉。

五、心理疏导1.与患者进行交流:经常与患者进行言语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安全感。

2.鼓励参与活动: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活动,如阅读、写字、绘画等,以促进脑细胞的活跃。

3.练习记忆训练:适当进行一些记忆训练,如记忆数字、卡片匹配等,以锻炼患者的大脑功能。

综上所述,痴呆中医诊疗方案主要是通过食疗、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痴呆(Dementia)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为普遍的智能低下,有不同程度的记忆、思维、判断力障碍,常伴有失行、失语、人格和情感的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

在老年期痴呆中,以Aizheimer氏病和血管性痴呆为最常见的两大类。

由于老年期痴呆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目前国际国内老年医学研究单位都把痴呆治疗的研究作为重点。

各式各样的促智药物不断出现,使治疗痴呆的药物有一定发展,但目前仍缺乏有效地根治及预防痴呆的药物。

祖国医学很早就有对痴呆的认识及治疗经验。

从医学角度出发,痴呆的形成与五脏六腑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肾、脾、肝、心四脏尤为重要。

清代王清任说:“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肾生脑髓通脑,人至老年,肾精衰枯,脑海空虚则出现世事茫然,精神恍然,神明无主而发为此病。

另有脾气虚弱、痰饮内生、蒙蔽心窍、渐变呆傻、语言错乱。

或思虑伤脾、水谷气化不行、气血两虚,而见心悸怔忡,寡言痴笑。

再有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心肾不交、肾阳上扰、神明不敛,呆症遂生。

总之,老年痴呆根据症状不同,可分为虚证及实证,或虚实夹杂。

自明、清代起,对痴呆的治疗已有一定认识,提出益肾、补益气血,化痰开窍、清热泻火等。

近几年,随着研究的进展、我国对老年期痴呆的研究在痴呆原因、病机、分型、及治疗的研究上有一定发展。

认为痴呆临床分型大致分成:髓海不足、脾肾两虚、肾虚亏损、心肝火盛、痰湿阻窍、淤血内阻及气郁血瘀型。

治疗上应用黄连解毒汤、血府逐瘀汤、礞石滚痰丸、治疗老年痴呆,使患者认知功能、情感障碍方面有一定提高。

另外有用清宫长春丸、清宫寿桃丸以及调心方、调肾方治疗痴呆,致力改善有效率为74%,记忆力改善率为67.5%。

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也有一定疗效。

还有报道,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痴呆收到良好效果。

总之,近年来治疗中多以补肾填精、化痰清热、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

补肾填精法多采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龟板胶、鹿角胶、猪脊髓;以益脑填精,配合山萸肉、山药、狗脊、枸杞子、川断、五味子、天冬等。

老年病科 呆病(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老年病科 呆病(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呆病(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2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记忆障碍,包括短期记忆障碍(如间隔5分钟后不能复述3个词或3件物品名称)和长期记忆障碍(如不能回忆本人的经历或一些常识);(2)认知损害,包括失语(如找词困难和命名困难)、失用(如观念运动性失用及运动性失用)、失认(如视觉和触觉性失认)、执行功能(如抽象思维、推理、判断损害)等一项或一项以上损害;(3)上述两类认知功能障碍明显影响了职业和社交活动,或与个人以往相比明显减退。

(4)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渐进加重,病程一般较长。

但也有少数病例为突然起病,或波动样、阶梯样进展,常有中风、眩晕、脑外伤等病史。

神经心理学检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RI或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痴呆临床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痴呆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中国痴呆诊疗指南》的中文版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标准(田金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1)记忆或认知功能损害逐渐出现6个月以上,且进行性恶化。

(2)神经心理学测试证实存在显著的情节记忆损害。

(3)精神状态检查或神经心理学测评提供认知功能损害的客观证据。

(4)工作或日常生活能力受损。

(5)神经影像学证据:海马体积缩小或内侧颞叶萎缩。

(6)除外其他病因:1)认知损害发生或加重在明确的卒中后3个月内,或存在多发梗塞或严重白质高信号等血管性痴呆的典型特征;2)或具有波动性认知损害、形象生动的视幻觉及自发的帕金森综合征等路易体痴呆的核心特征;3)或具有行为变异和额叶和/或前颞叶明显萎缩等额颞叶痴呆的突出特征;4)或其他可逆原因如激素或代谢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叶酸/维生素B12缺乏;5)或谵妄或其他精神及情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二)程度判断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受损程度,结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进行病情程度评价。

家庭医生从中医角度谈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

家庭医生从中医角度谈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

医诊通心理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在家庭医生随访服务中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传统中医学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强调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理论基础。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中,不仅能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任务艰巨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给家庭、社会和医疗资源带来巨大压力。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数量还将继续增长,给社会医疗资源的供给和经济负担带来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大部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症状出现数年后才确诊,导致早期干预的机会被错过,治疗效果受限。

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特点第一,逐渐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早表现为轻度的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随着疾病的进展,认知功能逐渐受损。

患者可能出现语言障碍、思维迟缓、执行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第二,渐进性的记忆力丧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常出现短期记忆障碍,难以记住新学到的信息和事件。

随着疾病的进展,长期记忆力也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逐渐忘记熟悉的人、事、物,甚至自己的身份和生活经历。

第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出现日常活动困难,失去独立行动的能力,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照顾。

简单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澡、进食等可能成为挑战。

第四,精神状态改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常出现情绪波动、易怒、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的改变。

他们可能经常表现出不稳定的情绪,容易感到沮丧、孤独和失望。

睡眠障碍也很常见,包括失眠和日间过度嗜睡。

第五,行为异常: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行为异常包括冲动、破坏性行为、迷失和徘徊等。

可能表现出无目的的漫游、频繁的徘徊,不断重复某种动作或语言,丧失常规活动的能力,甚至可能攻击他人或自我伤害。

老人痴呆中医说法

老人痴呆中医说法

老人痴呆中医说法
在中医理论中,老年痴呆通常被称为“老年痴呆症”或“老年性痴呆”,属于中风病的范畴。

根据中医的理论,老年痴呆可以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以下是中医对老年痴呆的一些解释和治疗方法:
1.气血不足:中医认为,老年痴呆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细胞功能减退。

因此,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对改善老年痴呆有一定作用。

2.肾虚衰退: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脑髓受肾精滋养。

随着年龄增长,肾气逐渐衰退,可能导致脑髓不足,进而影响脑功能。

因此,调理肾气、滋养脑髓对改善老年痴呆也很重要。

3.心火上炎:中医认为,心火上炎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症状,与老年痴呆有一定关系。

因此,清热降火、安神益智可以帮助缓解相关症状。

4.经络阻塞:中医认为,老年痴呆可能与脑部经络阻塞有关,影响了神经信号的传导。

因此,通过调理经络、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

针对老年痴呆,中医治疗通常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老年痴呆需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治疗过程需要持续而长期,患者及其家人需要耐心和配合。

另外,中医治疗老年痴呆通常是辅助性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经验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经验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经验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老年痴呆症也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缓慢进展的智能衰退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脑内形成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

AD的治疗是一个待攻克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尚未有明确疗效的治疗药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AD的发生率也升高,是我们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课题就中医药治疗AD的有效经验方,拟进一步进行临床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其配方的调整作出初步的评价,以探讨中医的有效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1一般资料病例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宁明县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于2010年2月-2012年12月按NINCDS-ADRDA-R标准选择可能AD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1.2纳入标准(1)年龄65~85岁;(2)符合AD的诊断标准;(3)无意识障碍者;(4)无中风病史;(5)Hachiski缺血计分表(Hachiski Ischemic Score, HIS)评分低于4分;(6)头颅MR明确(有脑萎缩,无其他颅病变);(7)MMSE评分:中学以上9~24分;小学9~20分;文盲9~17分;(8)1周以上未服有任何治疗痴呆药物患者。

1.1.3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1)临床表现有持续进展的、由患者或知情者反映的记忆损害,时间超过6 个月;(2)客观检测发现有情景记忆损害,包括延迟记忆受损,且经线索或多选提示改善不明显;(3)情景记忆损害可在AD早期或进展阶段单有或合并其他认知损害;(4)MRI定性或定量分析显示海马、内嗅区、杏仁核结构的萎缩;(5)痴呆量表评分:MMSE评分3分~24分确认并排除其他脑部损害(如脑炎、中风、中毒性脑病等)引起的痴呆。

草药治疗减轻阿尔茨海默症症状

草药治疗减轻阿尔茨海默症症状

草药治疗减轻阿尔茨海默症症状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行为异常等症状。

目前,尽管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治愈该疾病。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草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草药治疗减轻阿尔茨海默症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草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原理草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氧化作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与氧化应激有关,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细胞损伤,改善症状。

2. 抗炎作用:炎症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3. 促进神经细胞生长: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神经细胞损伤严重,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改善症状。

二、常用草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草药1. 银杏叶:银杏叶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

2. 何首乌:何首乌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

3. 人参:人参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修复的作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神经功能。

4. 当归:当归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

三、草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进展目前,关于草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动物实验或小样本的临床试验。

虽然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草药治疗可以减轻阿尔茨海默症症状,但由于研究设计的不完善和样本量的不足,结果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四、草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安全性草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复杂多样,草药治疗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一些草药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草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时,应该选择有临床研究支持的草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五、结论草药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减轻阿尔茨海默症症状。

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的研究概述

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的研究概述

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的研究概述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称为阿尔茨海默病。

它是一种进行性退化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判断力等方面的逐渐损害。

中医学认为老年痴呆是由于肝肾不足,血脉不畅,气血亏虚所致。

因此,中医学在老年痴呆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的治疗思路中医学认为,老年痴呆的治疗应注重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

在治疗老年痴呆病时,中医学一般采用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治疗方法,来调节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等,以达到治疗老年痴呆病的目的。

同时,中医学也会注重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的调理,加强营养补充,增加氧气供应,改善睡眠习惯等,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抑制痴呆的发展的效果。

二、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应用1、复方中药治疗老年痴呆在中药治疗方面,中医学提出了多种针对老年痴呆的复方方剂,如益智安神丸、黄芪精等。

复方中药可以综合调节患者的整体状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老年痴呆的目的。

例如,益智安神丸主要由人参、黄芪、远志、元胡等草药组成,具有益气安神、滋肾益精等功效。

2、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痴呆另外,中医学也提出了一种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经络的作用,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状。

主要是选取肝、肾、脾等穴位,通过中药穴位贴敷,促进血液循环、神经调节,达到改善老年痴呆症状的效果。

三、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应用针灸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痴呆病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疗效。

通过针灸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之气、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等,从而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状。

在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病时,常常采用悬灸、耳穴针灸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注意事项在中医学治疗老年痴呆病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能盲目治疗。

其次,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饮食等问题,例如要按时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

早期最显著的症状为健忘,通常表现为逐渐增加的短期记忆缺失,而长期记忆则相对不受病情的影响。

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语言能力、空间辨别能力、认知能力会逐步衰退。

中医辨证
(1)脾肾亏损:证候:表情呆板,行动迟缓,甚至终日寡言不动,傻哭傻笑,饮食起居皆需人照料。

本证可兼头晕眼花、腰膝酸痛、气短、心悸等症。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滑,两尺脉弱。

(2)脾虚痰阻:证候:终日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馔不受,与之污秽则无辞,与之衣不衣,与之草本则反喜,重症者不能自理生活,其面色晄白或苍白不绛,气短乏力,
舌体胖,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脑髓空虚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理变化,肾气肾精亏
虚是其基本病机。

帕金森病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老年肾虚者大多脑功能下降,大脑神经细胞减少,递质含量及递质受体数量均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自身免疫和变态反应增加,体内自由基的容量及过氧化物随年龄增加而积累,而抗自由基损伤的物质如SOD含量下降。

这些变化说明肾虚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病因。

以肾虚为主要病机,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大法组方遣药,来延缓衰老,防治老年性痴呆,可以说是传统共识。

但不管病情如何变化,肾虚始终贯穿老年性痴呆的整个病程,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临床只要以补肾填精益髓立方防治老年性痴呆,就能取得较好疗效。

滋补肝肾,益精健脑.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的健忘,头晕,心悸失眠,倦怠乏力。

此药适用范围:智能减退、健忘、失眠、丢三落四、不认亲人、语言颠倒、失语、流口水、神情呆滞、幻听幻想、肢体麻木、迷路不认家门、大小便失禁、手脚震颤等。

肾虚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痰凝血瘀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

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凝血瘀推动了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

正常衰老过程本身就有血瘀证存在的潜在性。

故瘀血内停也是痴呆发病的重要原因,瘀阻心脑则可心神不安,
心悸失眠,健忘痴呆,神昏谵语。

《血证论·瘀血》也说:“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气昏迷……。

”脑萎缩老年性痴呆所表现出的呆板、迟钝、寡
言、傻哭傻笑、舌质暗淡或舌质淡、苔白腻等各种临床症状正属于中医痰凝血瘀范畴。

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是老年性痴呆的最重要的病机。

抓住了这一病机,也就抓住了老年性痴呆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临床治疗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以补肾活血化痰立方,防治老年性痴呆则可做到标本兼顾,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

提高记忆力、解决脑痴呆、对抗衰老。

综上所述,肾虚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原因和基础,痰凝血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本虚标实正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

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二者互为因果,导致了病情的发生发展。

中药治疗
人参、刺五加、银杏、石杉等均具有一定的益智和提高记忆效果。

一些中成药在抗痴呆方面的作用引起专家的关注。

如对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复方手参益智胶囊五种传统补肾中药研究后证实,都具有抗衰老及抗氧化作用,对于早老性痴呆、神经衰弱及健忘均有疗效。

英国研究者发现,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能有助于阻止和延缓老年痴呆病情恶化。

最近,美国又报道了一种治疗老年痴呆的新药,是从姜黄咖喱粉香料中提取的化合物姜黄素,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与布洛芬联用有望用于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

目前国内已有企业利用姜黄素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了老年痴呆防治产品“开可敏”。

1、从虚论治、补肾填精:肾藏精,生髓通脑。

鉴于肾与脑髓的关系密切,补肾成为目前治疗虚证痴呆的重要一环。

王氏〔1〕认为,对髓海不足型老年痴呆宜补肾填精,方用补肾益髓汤加减。

刘氏〔3〕创古汉养生精,治疗56例肾精亏虚患者,总有效率96.4%。

陈氏〔4〕自拟益肾健脑汤(黄芪、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蚕蛾、黄精、蜂王浆、山楂、砂仁、当归、刺五加)治疗老年脑功能减退,效果满意。

补肾健脾:章氏〔2〕认为痴呆属脾肾不足者,宜健脾补肾,方用还少丹加减,并认为本型患者多缠绵时日,需长期治疗始可见效。

姜氏〔5〕对脾肾阳虚者用当归芍药散、金匮肾气丸健脾补肾;对脾肾阴虚者用地黄饮子、黄连阿胶汤、二至丸滋养脾肾。

滋养肝肾:蔡氏〔6〕用左归丸加味治疗31例肝肾阴虚型患者,总有效率83.9%。

冯氏〔7〕则用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生地黄、白芍、龟板、鳖甲、赤芍、钩藤、火麻仁、牡丹皮、天麻、肉苁蓉组方治疗,亦收良效。

调补心肾:林氏〔8〕从调补心肾入手,用调心方(党参、茯苓、甘草、石菖蒲、远志等)及补肾方(天冬、麦冬、生地黄、山茱萸等)治疗70例老年痴呆,疗效满意。

健脾养心:王氏〔9〕认为痴呆属心脾不足者,宜健脾养心安神,用归脾汤合养心汤较为有效。

2、祛邪为主、涤痰化瘀:黄氏〔10〕认为“怪病多痰瘀”,治从痰瘀入手,药用半夏、陈皮、苍术、石菖蒲、郁金、茯苓、薏苡仁、制南星、地龙、全蝎、钩藤、僵蚕、炙甘草、天麻,每获良效。

郑氏〔11〕用化痰活血法(川芎、红花、石菖蒲、郁金、天竺黄、水蛭、琥珀、益智仁)论治21例,收效满意。

活血化瘀:颜氏〔12〕以癫狂梦醒汤治疗血瘀型老年痴呆;徐氏〔13〕则以复元活血汤加减,均收到较好效果。

理气化痰:张氏〔14〕主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菖蒲郁金汤,章氏〔2〕则以逍遥散合涤痰汤出入治疗。

3、补泻兼施、补肾活血化痰:余氏〔15〕用黄芪、熟地黄、益智仁、山茱萸、鹿角胶、丹参、川芎、郁金、石菖蒲、远志组方治疗32例肾虚精亏、痰瘀阻窍之患者,总有效率87.5%。

戴氏〔16〕以生精益智散(灵芝、龟板、山茱萸、补骨脂、何首乌、郁金、石菖蒲、南星、蒺藜、韭菜子、巴戟天、莲须、土鳖虫、水蛭)治疗120例,总有效率为91.6%。

补肾活血化瘀:谢氏〔17〕以枸杞子、淫羊藿、黄芪、熟地黄、合欢花、川芎、石菖蒲、丹参、地龙、三七为主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痴呆,总有效率为82%。

施氏〔18〕用健脑化瘀汤治疗此类患者,结果患者的记忆力、认知力、情绪行为和生活能力都有改善。

益气化瘀:王氏〔19〕用益气化瘀方(赤芍、白芍、桃仁、黄芪、川芎、葛根、鸡血藤、益智仁、远志、党参、石菖蒲、郁金)治疗7例气虚血瘀型老年痴呆,仅1例无效。

李氏〔20〕等用重黄芪(100 g),配龟板、穿山甲、川芎、大黄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