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电磁场归纳总结(经典)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电磁场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电磁场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电磁场公式总结电磁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它描述了空间中电荷和电流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电磁场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磁现象并进行相关计算。

下面将总结一些高中物理电磁场常用的公式。

电场相关公式1.电场强度公式:$$\\vec{E} = \\frac{1}{4\\pi\\epsilon_0}\\frac{q}{r^2}\\hat{r}$$2.其中,$\\vec{E}$为电场强度,$\\epsilon_0$为真空介电常数,q为电荷量,r为距离,$\\hat{r}$为单位矢量。

3.电场中电势能公式:U=qV4.其中,U为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q为电荷量,V为电场中的电势。

5.电场中电势公式:$$V = \\frac{1}{4\\pi\\epsilon_0}\\frac{q}{r}$$6.其中,V为电场中的电势。

磁场相关公式1.磁感应强度公式:$$\\vec{B} = \\mu_0 \\mu_r \\vec{H}$$2.其中,$\\vec{B}$为磁感应强度,$\\mu_0$为真空磁导率,$\\mu_r$为相对磁导率,$\\vec{H}$为磁场强度。

3.洛伦兹力公式:$$\\vec{F} = q(\\vec{v} \\times \\vec{B})$$4.其中,$\\vec{F}$为洛伦兹力,q为电荷量,$\\vec{v}$为电荷运动速度,$\\vec{B}$为磁感应强度。

5.安培环路定理:$$\\oint \\vec{H} \\cdot d\\vec{l} = I_{enc}$$6.其中,$\\vec{H}$为磁场强度,I enc为通过曲线围成的面积的电流。

以上是高中物理电磁场公式的部分总结,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现象,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这些公式进行问题求解,进一步深化对电磁场的理解和应用。

高三物理电磁场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电磁场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电磁场知识点总结电磁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身边的电器设备、通信技术、交通工具等都与电磁场息息相关。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电磁场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总结高三物理中涉及的电磁场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1.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电磁场的一项基本性质。

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安培-奥姆定律,感应电动势等于导体内的电荷流动速率乘以电荷单位所受的电动势。

2.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是磁场对运动电荷所施加的力。

根据洛伦兹力公式,洛伦兹力等于电荷的速度与磁感应强度的乘积,并受到电荷的电量及该速度与磁感应强度之间夹角的影响。

3.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特斯拉(T)。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电流强度及导线中的匝数有关。

4. 安培力、磁力矩和力矩平衡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该导线在磁场中将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该力作用于导线上各个电荷载流子,导致导线发生位移。

此外,在磁场中的线圈也会发生磁力矩,力矩平衡发生在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矩时,所有力矩的和为零的情况下。

5. 切割磁力线引起的感应电动势当磁场中的磁力线被切割时,会引起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得知,感应电动势与切割磁力线的速率成正比。

6. 磁感应强度对电流产生的影响磁感应强度对电流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洛伦茨力定律来描述。

根据这个定律,当导体中存在电流时,电流元受到的磁场力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7. 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是描述电流元所产生磁场的物理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电流元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该电流元的长度、电流强度及距离有关。

8. 磁化强度和磁化电流磁化强度描述了物质被磁化后所呈现的磁化程度。

磁化强度的大小与物质所受的磁场力和该物质的磁场强度之间有关。

磁化电流是产生磁化强度的电流形式,与磁化强度成正比。

9. 磁感应强度在导体内的分布磁感应强度在导体内的分布与导体内部存在的电流有关。

高考物理电磁学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电磁学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电磁学章节知识点总结电磁学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一部分,也是高考中的一项必考内容。

下面对电磁学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高考。

一、电场1.电场的概念:电场是电荷在空间中产生的一种物理场。

它是一个力场,描述了电荷对其他带电粒子的作用。

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表明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3.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每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

在电场中,一个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等于电场强度与电荷量的乘积。

4.电场线:电场线是表示电场强度方向的曲线。

通常,电场线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密集的电场线表示电场强度大,稀疏的电场线表示电场强度小。

5.高考重点:电场的叠加原理、电势能和电势差、电偶极子及其力、电场中导体的静电平衡。

二、磁场1.磁场的概念:磁场是由磁体或电流产生的一种物理场。

它可以使在其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受到磁力的作用。

2.洛伦兹力:洛伦兹力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电荷量、磁感应强度和带电粒子的速度有关。

3.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在磁场中,一个电荷做匀速运动时所受到的磁场力等于磁感应强度与带电粒子速度的乘积。

4.右手定则:右手定则是用来确定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到的力的方向的规则。

5.高考重点:安培定律、环电流、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三、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的现象:当磁感线与一个电路的导线相交时,会在导线中感应出电动势,产生感应电流。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线与磁感应强度的夹角以及导线的长度有关。

3.楞次定律:楞次定律表明,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产生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4.高考重点:磁通量的概念、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互感和自感。

四、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的特点:交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发生变化。

2.交变电流的表达:交变电流可以用正弦函数描述,具有周期性和周期。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场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场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场电磁场是高三物理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学习电磁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计算电磁场的数学方法以及电磁感应等相关内容。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学习中的电磁场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电场和磁场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电场是指电荷周围的区域,具有电场的物体能够对其他带电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场是指有磁性的物质周围的区域,具有磁场的物体能够对其他具有磁性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电磁场的数学描述在电磁场的研究中,我们使用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这两个物理量来描述电场和磁场。

电场强度是指单位正电荷受到电场力的大小,通常用E表示,单位是牛顿/库仑。

磁感应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磁通量的大小,通常用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

3、电场和磁场的数学计算方法在计算电磁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库仑定律和安培定律。

库仑定律描述了点电荷间的电场力的计算方法,安培定律描述了电流元间的磁场力的计算方法。

4、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产生。

当磁场与导体相互作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时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场的重要应用之一,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电动机等电器设备中。

5、电磁波的传播和特性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

电磁波具有传播性、反射性和折射性等特点。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它们可以分为多个频率范围,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总结:通过对高三物理中电磁场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学习了电磁场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方法,并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电磁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深入理解和掌握电磁场的知识,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物理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史上最全高中物理磁场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高中物理磁场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中物理磁场知识点总结⼀、磁场磁体是通过磁场对铁钴镍类物质发⽣作⽤的,磁场和电场⼀样,是物质存在的另⼀种形式,是客观存在的。

⼩磁针的指南指北表明地球是⼀个⼤磁体。

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电流周围空间也存在磁场。

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电流是⼤量运动电荷形成的,所以运动电荷周围空间也有磁场。

静⽌电荷周围空间没有磁场。

磁场存在于磁体、电流、运动电荷周围的空间。

磁场是物质存在的⼀种形式。

磁场对磁体、电流都有⼒的作⽤。

与⽤检验电荷检验电场存在⼀样,可以⽤⼩磁针来检验磁场的存在。

如图所⽰为证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存在——奥斯特实验,以及磁场对电流有⼒的作⽤实验。

1.地磁场地球本⾝是⼀个磁体,附近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的南极在地球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球的南极附近。

2.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

3.指南针放在地球周围的指南针静⽌时能够指南北,就是受到了地磁场作⽤的结果。

4.磁偏⾓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磁针并⾮准确地指南或指北,其间有⼀个交⾓,叫地磁偏⾓,简称磁偏⾓。

说明:①地球上不同点的磁偏⾓的数值是不同的。

②磁偏⾓随地球磁极缓慢移动⽽缓慢变化。

③地磁轴和地球⾃转轴的夹⾓约为11°。

⼆、磁场的⽅向在电场中,电场⽅向是⼈们规定的,同理,⼈们也规定了磁场的⽅向。

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点⼩磁针北极受⼒的⽅向就是那⼀点的磁场⽅向。

确定磁场⽅向的⽅法是:将⼀不受外⼒的⼩磁针放⼊磁场中需测定的位置,当⼩磁针在该位置静⽌时,⼩磁针N极的指向即为该点的磁场⽅向。

磁体磁场:可以利⽤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法来判定磁场⽅向。

电流磁场:利⽤安培定则(也叫右⼿螺旋定则)判定磁场⽅向。

三、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有⽅向的曲线表⽰磁感线。

磁感线特点:(1)磁感线上每⼀点切线⽅向跟该点磁场⽅向相同。

(2)磁感线的疏密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表⽰磁场越强,磁感线越疏的地⽅表⽰磁场越弱。

电磁场与电磁波知识点总结

电磁场与电磁波知识点总结

电磁场与电磁波知识点总结电磁场知识点总结篇一电磁场知识点总结电磁场与电磁波在高考物理中属于非主干知识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目难度较低,属于必得分题目,重点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下面为大家简单总结一下高中阶段需要大家掌握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相关知识点。

电磁场知识点总结一、电磁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理解:* 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磁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振荡磁场* 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电场,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振荡电场* 电与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统称为电磁场(麦克斯韦最杰出的贡献在于将物理学中电与磁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有机的统一为一个整体,并成功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二、电磁波1、概念: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出电磁波的波速)2、性质:*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电磁波是横波*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 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周期3、电磁振荡LC振荡电路:由电感线圈与电容组成,在振荡过程中,q、I、E、B 均随时间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T = 2πsqrt[LC]4、电磁波的发射* 条件:足够高的振荡频率;电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 调制:把要传送的低频信号加到高频电磁波上,使高频电磁波随信号而改变。

调制分两类:调幅与调频# 调幅: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低频信号的改变而改变# 调频: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低频信号的改变而改变(电磁波发射时为什么需要调制?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传输的信号为低频信号,如声音,但低频信号没有足够高的频率,不利于电磁波发射,所以才将低频信号耦合到高频信号中去,便于电磁波发射,所以高频信号又称为“载波”)5、电磁波的接收* 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时,接受电路中振荡电流最强(类似机械振动中的“共振”)。

高中物理电磁波电磁场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电磁波电磁场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电磁波电磁场知识点整理1。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2)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

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

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3)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关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2。

电磁波(1)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互相转化,互相激励,交替产生,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是横波(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均发生变化,电磁波传播速度v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即v=λf,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3。

00×10 8 m/s。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2012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感应,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1。

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即ΔΦ≠0。

(2)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无论回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2)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回路闭合,则有感应电流,回路不闭合,则只有感应电动势而无感应电流。

2。

磁通量(1)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定义式:Φ=BS。

如果面积S与B不垂直,应以B乘以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的投影面积S′,即Φ=BS′,国际单位:Wb求磁通量时应该是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净条数。

任何一个面都有正、反两个面;磁感线从面的正方向穿入时,穿过该面的磁通量为正。

反之,磁通量为负。

所求磁通量为正、反两面穿入的磁感线的代数和。

3。

楞次定律(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高中物理电磁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电磁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电磁公式大全总结一、电场部分。

1. 库仑定律。

- 公式:F = k(q_1q_2)/(r^2),其中k = 9.0×10^9N· m^2/C^2,F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q_1、q_2是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2. 电场强度。

- 定义式:E=(F)/(q),其中F是电荷q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E表示电场强度。

-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 k(Q)/(r^2),Q为场源电荷的电荷量,r为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 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U)/(d),U是沿电场方向两点间的电势差,d是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3. 电势与电势差。

- 电势的定义式:φ=(E_p)/(q),E_p是电荷q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

- 电势差的定义式:U_AB=φ_A - φ_B=frac{W_AB}{q},W_AB是电荷q从A 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

4. 电势能。

- E_p = qφ,q为电荷量,φ为该点电势。

5. 电容器的电容。

- 定义式:C=(Q)/(U),Q是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U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C=(varepsilon_rS)/(4π kd),其中varepsilon_r是相对介电常数,S是极板的正对面积,d是极板间的距离。

二、磁场部分。

1. 磁感应强度。

- 定义式:B=(F)/(ILsinθ)(当I与B垂直时,θ = 90^∘,B=(F)/(IL)),F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I是导线中的电流,L是导线的长度。

2. 安培力。

- 公式:F = BILsinθ,θ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当θ = 0^∘(电流与磁场方向平行)时,F = 0;当θ = 90^∘(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F=BIL。

3. 洛伦兹力。

- 公式:f = qvBsinθ,q为带电粒子的电荷量,v为带电粒子的速度,θ为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场知识点总结电荷库仑定律一、库仑定律:F12 = F21 = K QQ2r①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电力②K为静电力常量K =9 ×109N m2∕C2③计算过程中电荷量取绝对值④无论两电荷是否相等:F12 = F21电场电场强度、电场强度:E=—(单位:N/C,Wm)q①电场力F = qE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E =k—2 (Q为产生电场的电荷);rU对于匀强电场:E =—;d②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试探电荷用正电荷)与负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③电场强度是电场本身的性质,与试探电荷无关④电场的叠加原理:按平行四边形定则⑤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电场分布三、电场线1 .电场线的作用:①.电场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②.对于匀强电场和单个电荷产生的电场,电场线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③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2.电场线的特点:起始于正电荷(或无,不相交,不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闭合.电势差电势知识点:1.电势差U AB =W ABq2.电场力做功:W AB =qU A^qC∖ - ;:B)W电=Iq q E E正功功()匀强电场)3.电势:'A =UAO =W AOq4.电势能:;=q(1)对于正电荷,电势越高,电势能越大(2)对于负电荷,电势越低,电势能越大5.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电=仝、二(1)电场力做正功时,电势能减小(2)电场力做负功时,电势能增加静电平衡等势面知识点:1. 等势面(1)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的时候,电场力不做功.(2)等势面跟电场线(电场强度方向)垂直(3)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4)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2. 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的特点:(1)内部场强处处为零(2)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3)电场线跟导体表面垂直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知识点:1.公式:E=U-dU=Ed说明:(1)只适用于匀强电场(2)d为电场中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3)电场线(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2.在匀强电场中:如果AB//CD且AB=CD则有U AB=I U CD3.由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而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线相互平行,所以等势面也相互平行一、磁现象和磁场1磁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运动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它的基本特性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2、磁现象的电本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归结为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二、磁感应强度1、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矢量.2、大小:B=F/11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垂直时的公式).3、方向:左手定则:是磁感线的切线方向;是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不是导线受力方向;不是正电荷受力方向;也不是电流方向.4、单位:牛/安米,也叫特斯拉,国际单位制单位符号T5、点定B定:就是说磁场中某一点定了,则该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都是定值.6、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处处相等.7、磁场的叠加:空间某点如果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电流或磁体激发的磁场,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是各电流或磁体在该点激发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矢量和,满足矢量运算法则•三、几种常见的磁场(一)、磁感线1•磁感线是徦想的,用来对磁场进行直观描述的曲线,它并不是客观存在的。

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严体的外部N极T S极、磁体的内部S极T N极3. 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4. 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会相交,也不能相切。

5. 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平行且距离相等.没有画出磁感线的地方不一定没有磁场.6. 安培定则:姆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指向磁场的方向.注意这里的磁感线是一个个同心圆,每点磁场方向是在该点切线方向•7. *熟记常用的几种磁场的磁感线:(二)、匀强磁场1、磁感线的方向反映了磁感强度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感强度的大小。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的区域,叫匀强磁场。

其磁感线平行且等距。

例:长的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两个靠得很近的异名磁极间的磁场都是匀强磁场。

3、如用B=F∕(I ∙L)测定非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时,所取导线应足够短,以能反映该位置的磁场为匀强。

(三)、磁通量(①)1. 磁通量①:穿过某一面积磁力线条数,是标量.2. 磁通密度B:垂直磁场方向穿过单位面积磁力线条数,即磁感应强度,是矢量.3. 二者关系:B= Φ /S (当B与面垂直时),①=BScosθ, SCoS θ为面积垂直于B方向上的投影,θ是B与S法线的夹角.四、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一)、安培力: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做安培力.说明:磁场对通电导线中定向移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磁场对这些定向移动电荷作用力的宏 观表现即为安培力.2、 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 = BILSin θ ( θ是I 与B 的夹角);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即θ = 900,此时安培力有最大值;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即θ = 00,此时安培力有 最小值,F=0N;00 V BV 900时,安培力 F 介于0和最大值之间.3、 安培力公式的适用条件:① 公式F = BIL 一般适用于匀强磁场中I 丄B 的情况,对于非匀强磁场只是近似适用 (如对电流元),但对某些特殊情况仍适用.如图所示,电流I1//I2,如I1在I2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则I1对I2的安培力F = BI2L ,方向向左,同理I2对I1 ,安培力向右,即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 ② 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如果是磁体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则通电导体对磁体有反作用力•两根通电导线间的磁场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二) 、左手定则1. 用左手定则判定安培力方向的方法: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 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手掌所在平面跟磁感线和导线所在平面垂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2. 安培力F 的方向既与磁场方向垂直,又与通电导线垂直,即F 跟BI 所在的面垂直•但 B与I 的方向不一定垂直.3. 安培力F 、磁感应强度B 、电流1三者的关系① 已知I,B 的方向,可惟一确定 F 的方向;② 已知F 、B 的方向,且导线的位置确定时,可惟一确定 I 的方向;③ 已知F,1的方向时,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不能惟一确定.4. 由于B,I,F 的方向关系常是在三维的立体空间,所以求解本部分问题时,应具有较好的空间想象力,要善于把立体图画变成易于分析的平面图,即画成俯视图,剖视图,侧视图等.(三) 、安培力的性质和规律;1、公式F=BIL 中L 为导线的有效长度, 即导线两端点所连直线的长度, 相应的电流方向沿L 由始端流向末端.如图示,甲中: l = 2l ,乙中:L∕=d(直径)=2R (半圆环且半径为 R )2、安培力的作用点为磁场中通电导体的几何中心;(四)、分析在安培力作用下通电导体运动情况的一般步骤1、 画出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线方向及分布情况2、 用左手定则确定各段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3、 据初速方向结合牛顿定律确定导体运动情况五、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一)、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1、 洛伦兹力的公式:f=qvB Sin θ , θ是V 、B 之间的夹角.2、 当电荷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洛伦兹力的大小F=qvB3、 当v=0时,F=0,即磁场对静止的电荷无作用力,磁场只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这与电 场对其中的静止电荷或运动电荷总有电场力的作用是不同的。

4、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即V 与B 平行时,F=0。

j X ×∕××× XX W XXX XX5、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夹角为θ时,洛伦兹力的大小F=qvBsin θ6、只有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才有可能受到洛伦兹力作用,静止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力一定为0.(二)、洛伦兹力的方向1. 洛伦兹力F的方向既垂直于磁场B的方向,又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V的方向,即F总是垂直于B和V所在的平面.2. 使用左手定则判定洛伦兹力方向时,伸出左手,让姆指跟四指垂直,且处于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过手心,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方向(当是负电荷时,四指指向与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则姆指所指方向就是该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三)、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1. 洛伦兹力是单个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而安培力是导体中所有定向称动的自由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2. 洛伦兹力一定不做功,它不改变运动电荷的速度大小;但安培力却可以做功.六、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匀速直线运动;二是匀速圆周运动;三是螺旋运动.2、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mv∕qB ;其运动周期T=2∏m/qB (与速度大小无关).3、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和垂直进入匀强磁场时都做曲线运动,但有区别: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类平抛运动);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则做变加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4、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当U // B时,所受洛仑兹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当υ丄B时,所受洛仑力充分向心力,做半径和周期分别为R=—, T=2-m的匀qB qB 速圆周运动;当U与B夹一般角度时,由于可以将U正交分解为U //和U ⊥ (分别平行于和垂直于)B, 此时,电荷的合运动在中学阶段一般不要求定量掌握。

(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半径及时间的确定(1)用几何知识确定圆心并求半径.因为F方向指向圆心,根据F—定垂直V,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中任意两点(大多是射入点和出射点)的F或半径方向,其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心,再用几何知识求其半径与弦长的关系.(2)确定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求运动时间.先利用圆心角与弦切角的关系,或者是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0 (或2π)计算出圆心角θ的大小,再由公式t= θ T/3600 (或θ T/2 π)可求出运动时间.(3)注意圆周运动中有关对称的规律.如从同一边界射入的粒子,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径向射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