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心理学

合集下载

性格心理学如何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

性格心理学如何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

性格心理学如何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性格是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性格特点是每个人都独有的,对于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本文将介绍一些性格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

I. 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一种常用的了解性格特点的方法。

人们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做心理测试等方式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心理测试可以包括人格特征测试、情绪测试以及职业兴趣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个性、情绪倾向以及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等。

II. 自我观察自我观察是性格了解的另一种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行为、情绪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揭示自己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反应,来了解自己的性格是否外向、内向,是否有冲动性等。

III. 反思和记录反思和记录也是了解性格特点的有效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和决策,思考其中的动机和原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此外,将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记录下来也是一种有益的方法。

通过记录,我们可以更有条理地分析和总结自己的性格特点。

IV. 向他人寻求反馈除了自我观察和反思外,我们也可以向身边的亲友、同事或者导师等寻求反馈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他人的观察和评价有助于我们看到自己的盲点和不足之处,使我们对自己的性格有更全面的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在向他人寻求反馈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不要轻易否定或争辩对方的看法。

V. 阅读专业书籍和研究论文性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

阅读专业书籍和研究论文,可以了解不同的性格理论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性格描述和分析框架。

此外,还可以了解不同性格类型的优点和缺点,为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参考。

总结起来,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性格心理学

性格心理学

性格心理学
性格心理学定义: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对性格类型进行了分类,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从心理机能上划分,性格可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
(2)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3)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性格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
(4)斯普兰格根据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把人的性格分为;理论型、经济型、权力型、社会型、审美型、宗教型.
(5)海伦.帕玛根据人们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及行为习惯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九种。

称为九型性格,包括:1号完美型、2号助人型、3号成就型、4号艺术型、5号理智型、6疑惑型、7号活跃型、8号领袖型、9号和平型。

(6)按人的行为方式,即人的言行和情感的表现方式可分为A型性格、B 型性格、C型性格和D型性格。

心理学--性格

心理学--性格

第十一章性格第一节性格的概述第二节性格类型与评定第三节性格的形成与发展阜阳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制作第一节性格的概述一、性格的概述:㈠什么是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⒈一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生活在集体中,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下,每个人都意识到社会现实给予他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有其特定的应答活动。

⒉性格是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⒊人的性格是后天获得的,是现实社会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⒋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二、性格与气质:㈠性格与气质的差别:⒈性格的社会性较强,气质生物性较强;⒉生理基础不同:性格是后天条件反射系统,气质是先天神经类型;⒊性格形成晚且较易变;气质形成早且不易变㈡性格与气质的联系:⒈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⒉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父母对儿童的期望通过教育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性格形成,同时,婴儿早期形成的气质特点必然会影响和修正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

⒊气质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点具有独特的特点。

⒋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改造的速度例如,要形成自制力,粘液质和抑郁质比较容易,而胆汁质和多血质相对困难。

三、性格与能力性格与能力既有区别,又存在着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性格特征的制约。

优良的性格特征和品质能有效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能力的形成过程本身也能够促使相应的性格特征得到发展。

四、第三性征心理学把男女性格和行为上的心理特征叫作第三性征,或者称为性度。

即心理上的性别差异。

心理学的性度概念,抛开人的男女生理差异,只依据体制、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男性型和女性型。

第一性征:男女两性由生殖器构造特征决定的性别差异。

第二性征:男女两性由于激素分泌在外形上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

第三性征的女性型特征是清秀、苗条、温柔等,男性则是刚强、暴躁、粗喉大嗓等。

性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性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性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性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个体差异及其心理特征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的情绪、行为、思维等多个方面,对于了解人的内心世界和预测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性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五大人格特征理论、心理类型理论以及自我理论。

一、五大人格特征理论五大人格特征理论是性格心理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它将人的性格特征归纳为五个维度: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这五个维度覆盖了人的性格差异的核心方面。

1. 开放性开放性指个体对新鲜事物、新的体验和知识的接受程度。

开放性高的人通常具有好奇心、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更愿意接纳新观念和新的观点。

2. 尽责性尽责性反映了个体的组织、自我约束和目标导向程度。

尽责性高的人通常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勤奋努力,对任务负责,追求完美。

3. 外向性外向性表征了个体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外向性高的人喜欢社交活动,善于表达自己,更喜欢团体而非独处。

4. 宜人性宜人性反映了个体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宜人性高的人通常友善、有同情心,并且愿意帮助他人。

5. 神经质神经质反映了个体情绪稳定性的特征。

神经质高的人情绪较不稳定,容易焦虑、紧张和抑郁。

二、心理类型理论心理类型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一种性格分类方法,主要通过对人的认知方式和取向进行分类。

1. 内外向类型内向型个体喜欢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思考,独处时间充足,更喜欢深思熟虑后再行动。

外向型个体则喜欢与他人互动,善于沟通和表达。

2. 感知型与直觉型感知型个体更注重对细节的感知和关注,喜欢通过感官信息获取信息。

直觉型个体更注重对整体的把握和直觉的感知,更愿意相信直觉和灵感。

3. 思考型与情感型思考型个体倾向于用理性思维解决问题,注重逻辑和客观原则。

情感型个体更偏向于情感和感受,注重人际关系及他人情感。

4. 判断型与知觉型判断型个体倾向于有规划和组织性,喜欢事先确定并遵循计划。

而知觉型个体更喜欢灵活应对环境,不喜欢限制自己的选择。

性格心理学了解你的类型

性格心理学了解你的类型

性格心理学了解你的类型性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的学科,通过对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类型,这些类型可以影响我们的决策、行为和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性格类型,并探讨它们对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1. 冒险家型冒险家型的人喜欢冒险、刺激和新奇的事物。

他们勇于尝试新的经历,喜欢挑战自己的极限。

冒险家型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好奇心强,渴望探索未知领域;冲动,喜欢冒险和刺激;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热情;自主性强,不喜欢受限制。

冒险家型的人适合从事需要创造力和灵活性的工作,如艺术家、摄影师、探险家等。

他们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追求个人成长和挑战。

2. 守序型守序型的人注重秩序、规则和纪律。

他们喜欢有条不紊地安排生活,追求稳定和安全感。

守序型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组织能力强,善于计划和安排;守纪律,遵守规则;注重细节,做事认真;喜欢稳定和安全感。

守序型的人适合从事需要组织能力和执行力的工作,如会计师、项目经理、行政助理等。

他们喜欢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注重细节和效率。

3. 社交型社交型的人喜欢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他们善于沟通,擅长建立人际关系。

社交型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外向,善于表达和交流;友善,乐于助人;擅长团队合作;喜欢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

社交型的人适合从事需要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工作,如销售员、公关专员、教师等。

他们喜欢与他人互动,通过与他人合作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

4. 思考型思考型的人喜欢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追求知识和理解。

思考型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喜欢独处,沉思和反思;好奇心强,追求知识和理解;分析能力强,善于解决问题;冷静客观,不易受情绪影响。

思考型的人适合从事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如科学家、研究员、程序员等。

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和探索,通过深入分析来解决问题。

5. 情感型情感型的人注重情感和人际关系。

性格心理学了解你的类型

性格心理学了解你的类型

性格心理学了解你的类型性格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的科学领域。

通过对人们行为、情绪和认知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测量,性格心理学试图理解人类个体的差异,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性格心理学理论,并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类型。

1. 类型理论1.1 好奇型(开放性)好奇型的人通常对新奇和创新感兴趣,主动追求各种新的经历和知识。

他们更倾向于尝试新事物,并乐于接受挑战。

在工作中,好奇型的人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创意解决方案。

他们可能会选择从事创造性行业,如艺术、设计或科学研究。

1.2 社交型(外向性)社交型的人喜欢与他人互动,他们与人相处时充满活力,并从社交中获得能量。

他们偏好与团队合作,并擅长在群体中发挥作用。

社交型的人通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因此往往在销售、市场营销或公共关系领域中有较强的表现力。

1.3 守序型(责任心)守序型的人喜欢有秩序和规则的生活方式,他们注重职责和纪律,并通过遵守规则来维持稳定。

守序型的人通常可靠可信,善于组织和计划,并在清晰的目标下工作效率高。

他们可能适合从事金融、法律或管理等领域。

1.4 稳健型(情绪稳定性)稳健型的人通常情绪较稳定,不易受情绪波动影响。

他们经常表现出冷静、沉着和乐观的态度,并能够适应压力和挫折。

稳健型的人在紧急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应对能力,所以在紧张环境下工作或需要处理危机的职业中可能表现出色。

1.5 保守型(恐惧程度)保守型的人对新事物持谨慎态度,更偏向于保持现状和避免不确定性。

他们喜欢稳定和安全感,并注重风险控制和安全措施。

保守型的人可能更适合在实践可行性高且稳定收益较大领域从事工作,如会计、咨询或公共服务领域。

2. 测量方法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类型,研究者开发了各种测量工具来评估个体在不同性格特征上的得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量方法:2.1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是最广泛使用的类型测量工具之一。

性格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些什么影响?

性格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些什么影响?

性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差异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的个性、行为和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和与他人交往。

以下是性格心理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更好地了解自己性格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通过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改进自己的缺点。

例如,一个内向的人可能会更喜欢独立工作,而一个外向的人可能更喜欢社交活动。

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2.更好地理解他人性格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通过了解他人的性格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解决冲突。

例如,一个冲动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冷静下来,而一个理性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事实和数据来做出决策。

了解他人的性格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更好地应对压力性格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通过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我们可以了解自己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例如,一个情绪化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一个理性的人可能更容易通过逻辑思考来解决问题。

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

4.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性格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

通过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例如,一个创造性的人可能更喜欢从事创意工作,而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可能更适合从事科学研究。

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性格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和他人的性格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适应生活和与他人交往。

性格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发挥个人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心理学入门(3)性格心理学

心理学入门(3)性格心理学

心理学入门(3)性格心理学性格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

性格心理学是研究和探讨人类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性格差异和发展变化的学科。

本文将继续介绍心理学中的性格心理学领域,并探讨个体性格形成的因素和影响。

一、性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格心理学研究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性格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的内部特质如外向、内向、情绪稳定性、神经质等,也包括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模式。

二、性格形成的因素性格形成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涉及遗传、环境和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

许多学派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性格形成的因素,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个体的性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性格特质相对较为一致,而异卵双生子的性格特质相对较为不一致。

这表明遗传因素对于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2. 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如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能够影响个体的性格特质。

例如,研究发现大脑杏仁核与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这与个体的情绪稳定性有关。

3. 社会经验和环境因素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经验也对性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亲子关系、同伴互动等都会对个体的性格特质产生影响。

此外,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也会塑造个体的性格。

三、性格类型理论性格类型理论是性格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旨在对不同的性格类型进行分类和描述。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理论有多个,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几个。

1. 榜单理论榜单理论认为个体的性格特质可以通过几个维度进行描述,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五人格模型",包括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2. 心理类型论心理类型论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研究,将个体分为感知型和判断型、内向型和外向型、思维型和情感型、知觉型和直觉型等八个维度,用以描述和解释人类个体的性格差异。

3. 人格障碍分类系统人格障碍分类系统将个体的性格特质分为类似簇的人格类型,并对人格障碍进行分类和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性格論觀點:
1).
Phenotype analysis vs. genotype analysis
在不同情境的不同行為可能反映出同一特質
2).人們在性格穩定度上有個別差異 3). 4).
實驗室結果與現實生活不同
綜合各情境的綜合 (aggregated) 數據可提高 性格與行為的相關
性格心理學
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教授 王叢桂 Soochow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劉邵(三國魏人):人物志

劉邵以人之筋、骨、血、氣、肌與金、木、水、 火、土五行相應,而呈顯弘毅、文理、貞固、勇 敢、通微等特質。此「五質」又分別象徵「五常」 仁、義、禮、智、信,表現為「五德」。換言之, 自然的血氣生命,具體展現為精神、形貌、聲色、 才具、德行。內在的材質與外在的徵象有所聯繫, 呈顯為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等, 是為「九徵」,這相當於所謂「氣質」的層次。





2. How ? 基因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格形成 3. Why? 個人行為的原因。行為的方向與動力
例:解讀國內政治與經濟體系貪腐現象: 是社會結構情境或者個人的人格造成問題? 這些達官顯貴與商人的行為?是彌補自卑?是追 求讚賞?追求金錢滿足慾望?(理律事務所、博達、 太電、台開、SOGO、巴紐、龍潭….) 例:機構選擇人才:
1).認為情境線索對行為的影響力高於性格 2).自社會-認知論角度來看,個體會對不同
情境做評價,因此會有不同行為。 3).temporal stability時間穩定性 :個體在相同 情境中,不同的時間會表現出類似行為。因 此個人會覺得自己的性格是穩定的,別人也 覺得他是穩定的,但此種穩定是來自在同一 情境時間上的穩定而非跨情境的穩定性
2、 Hierarchy :人格單位的階層關係 有些人格學者認為組成人格單位如特 質之間的關係是階層狀的。 例如:外向性(高階)下有社交性, 嚴謹性(高階)下有準時性。 但也有學者認為組成人格單位的關係 是互動相互影響的網狀結構(Bandura, 1999)。

二. Process(歷程):三類行為的動力概念 dynamic concepts 1. 享樂動力(唯樂動力)pleasure or hedonic motives Tension reduction models: push, pitchfork解除 生理需求製造的張力與驅力(drive),如飢渴 Incentive models: pull, carrot驅使個人尋求達成 的目標,如金錢、地位、社會接納、權力等 2) 成長Growth/ Self-actualization or selffulfillment motives 3. 認知Cognitive/goal motives: 了解與預測事件

三. Growth and development:人格發展與成型 1). Genetic determinants: e.g.基因影響神經傳導物 質與腦部生理組成 2).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 文化、社經地位、 家庭、同儕 E.g.文化定義什麼是重要的目標,合宜的人際關 係與情緒表達 E.g.家庭:提供產生行為的情境,角色模範與行 為酬賞 -結論:遺傳特質與環境不斷互動塑造人格
例如:攻擊性格的表現幼年期與成年時期表現方式
可能以不同形式表達,打架或動外科手術或寫文章譏 諷人 3.時間上的一致性可能來自遺傳的特質(穩定不易改 變),也可能是由於一直生活在類似的環境中。劇烈 的生活環境改變可能改變行為。
四、經驗的統整性與自我(self)的重要性:

個體在同一時間可以產生許多思考與感覺, 包括矛盾的感受,為何不會覺得自己是分 裂不統整的? 生理解釋:腦部的互動產生一致順暢的功 能。 自我概念解釋:透過對自我的概念去統整 不一致的內外在經驗。
台積電選才:IQ、EQ與AQ(面對逆境的能力)



Pervin, Cervone & John (2008) 以下列五個向度區分人格理論:




一. Structure(結構):組成人格的穩定持久的各 個部分, 1、 Units of analysis:分析人格的基本單位。 最常用的是特質(trait)。如良善性 類型 (type): the clustering of many different traits。 系統 (system):視人格為互相關連的部分的集合 體,互動產生人格的功能。持系統觀者不用特質 作為分析基本單位,例如善良是一種經由系統運 作出的行為表現,而不是有善良特質。

理論
Freud
結構
本我、自 我、潛意 識、前意 識、意識
歷程
發展
病理
改變
性與攻擊本能、 Erogenous 焦慮與防禦機轉 zone(情慾 帶)、 心性發展時 期、 Oedipus complex
Infantile 移情、衝 sexuality、 突、解決 固著與迴 歸、衝突
Rogers
自我(Self)、自我實現、 理想我 自我與經驗協調 (Ideal self) (Congruence of self and experiences)、 不協調與防禦性 扭曲或否認
貳‧人格的觀點與定義

1.觀點: 性格是 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能區別個別差異的特質 2). human universals 群眾共有的特質 3). individual uniqu義: 1). 個人在不同時間與情境下皆持有的認 知、感受與行 為的組型,此一組型並能 反映個別差異 2).性格是指能解釋個體在感受、認知與 行為上,表現出穩定一致組型的特性 Personality refers to tho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son that account for consistent patterns of feeling, thinking and behaving.

自我(self)的重要性:
1. 自我覺察是主觀經驗的重要層面 2. 研究顯示對自我的概念,影響人們在 各情境的表現 3. 自我概念表達有組織與統整的人格功 能


五、意識的各層面:潛意識到意識的影響
六、個體過去、當下(現在)、未來經驗之影響 七、科學在研究性格上的角色? 科學的分析與化約(analytic and reductionistic) 取向能 否用來研究統整的人格?部分的總加是否等同於完 整的個體? 需在當下的歷史脈絡情境中瞭解統整的人 Holistic psychological portraits of complex individuals
協調與自我 自我防禦 實現vs. 的自我、 不協調與防 不協調 禦
治療氣氛、 無條件尊 重、 同理了解
特質取向 特質 (Traits) (Trait)
遺傳與環境 極端特質 動力特質 (Dynamic traits)、 Motives associated with traits

(續上表)
理論
結構
壹‧研究動力



研究人格與人格理論的原因 增進對他人行為的預測效度與對情境的控 制感受。 To answer the question : 〝Why are people the way they are? Why am I the way I am?〞 知識會改變人的行為:人格理論已經影響 到歐美與接受歐美文化區域中人們的認知 與行為。例如:自我概念、 性格動力、壓抑等觀念


依照不同的才性,劉邵將人物分為「兼 德」、「兼才」、「偏才」等「三類」。 透過德、法、術等三個層面,依其偏向, 又可分為「十二才」,即清節家、法家、 術家、國體、器能、臧否、伎倆、智意、 文章、儒學、口辯、雄傑 引自Wikipidia
第一章 性格(人格)心理學簡介
AGENDA



壹‧研究動力 貳‧性格的觀點與定義 參‧重要論題 肆‧性格理論的重要性與評鑑理論的標準 伍‧人格理論的功能:企圖解答與引導人們了解 問題
參.人格理論企圖解答與引導人們 了解下列三項問題:
1. What ? 人格包含哪些特質 (characteristics) 及 各特質間的關係是如何組合的? 例: Nach(成就動機)、 社會或個人取向


與焦慮感三者關係為何? 例:人格是否有基礎結構成份?亦即跨文 化與族群的人皆可以用某些基本向度作分 類?
三、性格是否有跨情境與時間的一致性

Person-situation controversy 性格與環境何者對行為有較高的影響力?

1. Situation specificity 特定情境論觀點:
Walter Mischel (1968:146) Personality and Assessment: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intelligence, highly generalized behavioral consistencies have not been demonstrated, and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ty traits as broad predispositions is thus untenable".

3. 性格與情境的交互作用論:
1).
行為受個人性格特質(過去經驗)與對情境 的主觀評量的影響 Strong vs. Weak situation
2).
例如:有交警在的交通紅燈vs.半夜無人看守的紅燈
性格是否有跨時間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