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1

合集下载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李少芳思考“用什么方式让一张纸在空中飞得远”“折成纸飞机,飞得远,改变的是形状,不是重量。

”利用纸片和纸飞机的比较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鸟类要实现飞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减少阻力、减轻体重、提供能量等。

教师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学生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图片,并思考:鸟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的飞行能力呢?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实验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即:1、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2、作出假设:____。

3、制定并实施计划:(略)。

4、得出结论:____。

5、表达和交流:将你的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结合课本的资料分析题,从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两大方面展开。

同时师导入:仰望蓝天上高飞的鸟儿,你也许会想:“我要是能飞那该有多好?”是啊,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直到一百年前,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才实现了人类的夙愿。

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鸟儿为什么能飞呢?三、新授:同学们跃跃欲试。

1、师:请同学们看导学提纲二,或许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用实验来启发学生作出假设)同学甲:“鸟儿能飞是因为它有翅膀。

”同学乙“鸟的体重很轻。

”同学丙“鸟的肌肉发达。

”2、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请同学们参考导学提纲三、四、五,来自主完成。

注意有疑问的部分标记出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生:自主学习。

师:下面小组合作解决有疑问的部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导学提纲内容。

3、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展示的机会最多?(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学生经过思考以后获得的知识会更深刻。

同时采用竞赛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学们都踊跃举手了:一组代表:交流导学提纲中的大部分问题。

(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即可)师:嗯,说得很精彩。

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或者不同意见?(发动集体力量解决较难理解的问题)二组发言:我们观察到鸟骨不仅很薄,很细,而且长的骨里面大都是空的。

s5.1.3.1空中飞行的动物(一)

s5.1.3.1空中飞行的动物(一)

成残渣,0.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雀形类的
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
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
体重的2倍。体重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
夜吃掉800—1000克肉。
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心搏次数的比较:
心脏 人 占体重的百 分比/% 0.42 心搏次数 /s 72
金丝雀
鸽子 蜂鸟
1、谈谈你周围熟悉的鸟有哪些? 人类活动对鸟类有什么影响,写一 份“住手吧,关爱鸟类”的报道。
2、假若你是一只鸟,你有什么愿 望,为什么?
1.69
1.71 2.37
514
135-244 615
资料中的 数据说明 了什么?
分析资料鸟类的心脏与哺乳动物相似,心 脏占体重的百分比远大于人的,心跳次数也很 高说明鸟类心肌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 氧的能力强。
5.循环系统
四 两 ——心脏___个腔,___条循环 快 途径,心搏速率___。加强了 氧气 营养 运输____和_____的能力。
6.呼吸系统 肺 气囊
辅助呼吸 散热 减少内脏之间的 摩擦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双重呼吸)
你能总结出鸟类有哪些特征吗?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具有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
而恒定等等。
一、鸟适应飞行的特点
1、2、3、4、5、6、7
二、鸟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 翼,具有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
胸肌
2.肌肉
——发达,牵动两翼的力量 强
胸骨 (有龙骨突)
长骨(中空)
3.骨骼
——薄而轻,胸骨发达,有龙 骨突增大了胸肌的固着面。
4.消化系统

空中飞行动物——鸟

空中飞行动物——鸟

教学题目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2、概述鸟的主要形态特征。

(二)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

(三)情感目标:1、确立仔细观察事物的理念;2、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鸟适于飞行特点教学难点鸟类特点在飞行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鸟类骨骼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板书设计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1、身体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2、前肢特化为翼——主要飞行器官,翅膀扇面形有利于扇动空气;3、被覆羽毛:正羽(飞羽——飞行,尾羽——平衡),绒羽——保温,纤羽——感觉;4、胸肌、龙骨突发达——提供动力;5、骨骼轻且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6、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快;7、循环系统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大;8、有气囊——呼吸辅助器,双重呼吸,氧气供应充足。

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导入新课(3min)最近同学们最期待的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日?——恩,国庆节。

今年我国迎来了60周年庆典,全国上下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国庆上最大的看点是什么?——老师认为国庆上的最大看点就是阅兵仪式,这可以展示一个国家的实力。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军队大提起兴趣致分为3种即海、陆、空三军,海军的工具为船和潜艇,同学们想想看这是仿什么而制成的——对,它是仿鱼而制成的;陆军的交通工具就多了比如车、坦克等,它们有些是仿昆虫而制成的;那么空军的工具是什么?——对,飞机。

那么飞机是仿什么制成的呢?——对,仿鸟制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之鸟。

关于鸟,同学们想到什么,比如描写鸟的诗句、文章或是描写鸟的词语(请同学们自由发挥),在这些中最多的就是描写鸟类的飞翔。

自古以来人们都很羡慕鸟能自由在天空中飞翔,鸟儿一向都是自由的代言人,特别是在我们受到束缚的时候最爱做的一个梦就是拥有一对翅膀,可以挣脱当前的束缚。

会飞的动物中班科学教案

会飞的动物中班科学教案

会飞的动物中班科学教案引言:大自然是一个充满奇迹和神秘的世界,其中有许多让人惊叹的动物。

在动物界中,有一些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的生物,它们被称为“会飞的动物”。

本节课我们将探索一些会飞的动物,并学习它们是如何飞翔的。

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将准备好图示或玩具模型分别代表能够飞翔的动物,如蝴蝶、鸟、蜻蜓等。

2. 教师会先引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你们知道哪些会飞的动物?”、“你们见过这些动物吗?”、“这些动物是怎样飞翔的?”等。

二、探索(15分钟)1. 教师用图片或玩具模型依次展示蝴蝶、鸟、蜻蜓等会飞的动物。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不同特征,比如它们的身体结构、羽毛、翅膀等。

3.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尝试回答问题:“为什么这些动物能够飞翔?”、“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等。

三、实践与互动(2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场小实验,通过模拟翅膀的运动来感受飞翔的原理。

a. 准备一张纸板,并剪成翅膀的形状。

b. 学生们轮流扇动纸板翅膀,观察纸板翅膀的运动和是否能够达到飞翔的效果。

2.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a.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同的动物来探索,比如蝴蝶、鸟、蜻蜓等。

b. 学生们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呈现给全班。

3. 学生小组展示结束后,全班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观点。

四、巩固与扩展(15分钟)1. 教师巩固上述内容,总结会飞的动物的一些共同特点和飞行原理。

2. 教师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除了这些动物之外,你还知道其他会飞的动物吗?”等。

3. 教师将一些不会飞的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鼓励他们思考和解释这些动物不会飞翔的原因。

五、结束(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会飞的动物的特点和飞行原理。

2. 教师鼓励学生关注并保护各种各样的动物,珍惜自然资源。

参考词汇:1. 鸟类(birds)2. 翅膀(wings)3. 羽毛(feathers)4. 蝴蝶(butterfly)5. 蜻蜓(dragonfly)6. 飞翔(fly)7. 动物界(animal kingdom)8. 观察(observe)9. 实验(experiment)10. 共同特点(common characteristics)。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单元中属于一个重点,它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材的编排方式改变了以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而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来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减少了知识的分量,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

由于学生在第四单元中已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故本节对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

侧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探究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探讨他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技能目标: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2、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情感目标:1、认识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爱护动物的情感;2、通过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家鸽骨骼模型、薄纸、蝗虫的外型模型、flash。

通过flash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观察、思考,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节教学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给出的问题作出假设,鼓励有创意的设想,让学生注意实验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介绍实验方法。

让学生了解:除了调查、观察、动手实验外,阅读分析已有的资料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手段,通过探究应使学生明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适应。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1、阐明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尝试独立完成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4、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1、通过对昆虫翅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通过对__知识的小结,使学生形成总结回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复习的习惯。

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各种昆虫及翅的形态,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2、通过对__总结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确立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昆虫的翅和鸟的翼有何异同。

教学方法:观察式、启发式、举例法、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生活中熟悉的昆虫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制作鸟的翼与昆虫的翅对比图片,投影几种昆虫翅的图片。

2、学生准备:蝗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学生熟悉的一些昆虫录像(运用多媒体)。

师:请同学们看了录像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你所知道的昆虫名称。

生:写出知道的昆虫名称。

师:请两名学生来说出看到的昆虫名称。

生:其余的学生作补充。

师:同学们观察这些昆虫都有哪些结构?生:学生回答都有足、翅。

师:讲述现在已经知道的昆虫种类超过了100万种,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分布十分广泛。

它们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有三对足,多数有翅。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能飞行的动物。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2课题: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教学目标:1、能例举多种昆虫名称,认识一定数目的昆虫。

2、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理解昆虫特征与环境相适应。

知道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3、知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的节肢动物。

4、了解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增强学生对有益昆虫的保护意识和对有害昆虫的防控意识。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案

新理念教育一对一个性化学案三、昆虫适于陆地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1)具有减少水分散失的结构特征:外部具有不透水的外骨骼,内部排泄系统中马氏管的排泄物主要是尿酸晶体,有效地降低了水分的散失。

(2)具有减小阻力和质量的结构特征:身体呈纺锤形,体重与体表面积之比最小。

(3)具有足够的能量供应:昆虫的食量大,食物成分所含热效高,肌肉发达,多为气管网呼吸,并具有气囊特征,能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为充分地进行有氧呼吸获取能量提供了条件。

(4)具有陆地和空中生活的运动器官:昆虫三对足和两对翅,足有不同的类型,有步行足、跳跃足、挖掘足等多种适应陆地生活的类型,翅具有飞行、保护和平衡的作用。

(5)具有适应陆地和空中生活的发达的感觉器官: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是触觉和嗅觉器官;有一对复眼,是视觉器官。

有的昆虫还具有仅能感光、不能辨认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单眼及具有触角和味觉作用的触须,如蝗虫。

四、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一)外部观察(1)体形:流线型(2)羽毛:正羽,具有飞行作用。

绒羽,具有保温作用。

纤羽,具有触角作用。

(二)内部观察(1)运动系统:胸肌发达,骨骼愈合程度高,薄而中空,坚固而质轻。

(2)呼吸系统:肺和气囊,可进行双重呼吸,有利于飞行时充分获取能量。

(3)消化系统:具有嗉囊,胃分腺胃和肌胃,盲肠短,有利于消化食物和排便以减轻体重。

(4)循环系统:心脏的相对大小在脊椎动物中占首位,具有完全分隔开的四腔,血流迅速,有利于飞行时迅速运输养料和废物并减轻体重。

五、观察昆虫(一)观察昆虫的翅与分类(1)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属直翅目。

如蝗虫、蚱蜢(2)前后翅都为膜质,属膜翅目。

如蜜蜂、赤眼蜂(3)前翅为蛸翅,后翅为膜质,属蛸翅目。

如金龟子,七星瓢虫(4)前后翅都为磷翅,属鳞翅目。

如蝴蝶、家蚕(5)前翅为膜质,后翅呈平衡棒状。

如蝇,蚊子(三)观察蝗虫(1)外部形态结构头部:具有触角,单眼和复眼,具有感觉功能,还具有咀嚼式口器。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鸟代表:同学们可以认真观察今天来到课堂的我的同伴们,看它们的体形、体表、肌肉和骨骼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观察同时参照书上22页的提示和图片。每个人都要努力哦!每个人都要争取有所发现啊!
师:听清楚了吗?第1-3组重点观察体形、体表,第4-6组重点观察肌肉、骨骼,结合书22页提示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观察完本组重点再观察另外一组的内容。一会儿请同学到前面汇报交流。
师:这个活动对你探究鸟的飞行有什么启示吗?
生:有,鸟飞行要有动力,还要克服阻力
师:让我们带着这个启示来探究吧!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是: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你想从鸟的身体的哪些方面去探究?
生:……
师:同学们有的探究的是形态结构,有的是内部生理,我们究竟从哪入手呢?还是请我们的小鸟来指点迷津吧!
生:……
师:1、2组谁来汇报消化系统有哪些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怎么得出的?为什么小鸟说它们能随时排出体外?
5、6谁汇报呼吸系统有什么特点?气囊的存在有什么好处?出示气囊课件讲:这是鸟的呼吸系统,红色的是肺,一闪一闪的是与肺相通的气囊。当鸟吸气时,一部分进入肺,另一部分进入气囊,进入肺的进行气体交换;当鸟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再次通过肺,又进行一次气体交换。既鸟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可见,由于气囊的辅助,鸟的呼吸功能特别强,能为飞行生活提纲充足的氧气,所以鸟从不气喘吁吁。
师:哦,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男女同学分成两大组来比一比吧,看谁是今天的优胜者。请小鸟为我们记分吧!(比赛)
师:请小鸟公布一下本次比赛的优胜者
鸟代表:本节课的优胜者是(男/女)
师:小鸟,你还有什么要对我们人类说的吗?
鸟代表:我们鸟类非常感谢人类近几年来为我们作出的一切,我也希望人们能更好地保护我们鸟类,更好的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物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王坪学校(初中部)教学案
L年级科目:住物执笔:徐纯冰审阅: 审核:
教学过程:
【导】教师采用直接导入式,具体活动如下:
首先要求给自己小组所备鸟测量体温。

测量位置:翼下,相当于人类的的腋下,测量时间大约需要15分钟。

然后,教师由上节内容开始做一简要过渡,导入新课。

如教师可如下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兔与哺乳动物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来
探究一下鸟类又有哪些特点与它的飞翔生活相适应呢?我们常常看着天空的小鸟发出感叹,要是我有一双翅膀那该有多好!我们人为什么就飞不起来呢?好,下面我们观看一段录像资料。

【学】
[分组实验,探讨原因,交流结论]
首先教师检查各组所备教具,并适当调整引导学生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其次,教师出示鸟的干制标本并要求学生结合刚才录像的内容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

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本组所备的鸟,用以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外形特征。

观察完毕要求学生取出所备的各类鸟的羽毛和骨骼观察羽毛的形态、骨骼的形状,并分类。

结果,可
能学生分类标准各不相同,但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但要要求学生讲清分类的标准,并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分类标准的合理性,最终给出学生一个准确统一的答案一一羽毛可以扇动空气,骨骼中空可
以减轻身体密度,适于飞翔;身体流线形也适于飞翔。

仅仅是这些特点鸟儿就能飞了吗?显然不是。

因此,教师应适时引出“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进行时,首先要求学生详阅教材21页至23页探究实验的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本组的实验实施计划并讨论该计划的合理性,再开始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进行时,可以随时列表记录探究和观察的结果。

结合该实验,教师可用投影片打出以下内容,用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投影内容如下:
【议】: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及时给予激励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和少数的做法要给予肯定与激励,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
的交流情况,给出简明扼要的板书。

由于学生的探究绝大多数限于教材给出的内容;而鸟类适于飞翔的特点除书上提到的体形、翼、龙骨突和胸肌、粪便随时排出体外不贮存、食量大、心脏及心搏次数、气囊等结构适于飞行生活外,还有生殖系统、排泄系统和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都有适于飞翔的特征。

因此,教师在此处应注意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一一查找有关鸟类适于飞
翔的特点的全部特征并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一一看谁找出来的最多、最完善、
最具说服力,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

[总结概述,高潮叠起,突出重点]
教师:上面咱们对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进行了探究,下面咱们共同把鸟类的主要特征总结一下,要注意“共同”和“主要”两个词。

学生:我觉得鸟类的体表都被覆羽毛,都有翼,还有硬硬的嘴巴。

教师:很好,这些特点都是鸟类具有的。

但要注意:一定要用生物学语言描述。

比如鸟类的嘴巴叫喙,生物学上常用“角质的喙”描述鸟类的嘴巴。

学生:我认为鸟类都有翅膀,都能飞也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学生:老师:不对。

鸵鸟有翅膀它不能飞,只能走。

教师:噢!两位同学谁说得对呢?谁知道,请站起来讲讲。

学生:老师,我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的,是XX说得对,鸵鸟因适应非洲那种环境,虽然长着两只翅膀,但是已经极度退化,而两条腿也就是后肢因适应迅速奔跑而变得非常发达。

教师:他说的完全正确,看来“动物世界”也是大家学习动物知识的一
个渠道哟!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所以,我们应该说:鸟类的前
肢特化成翼,绝大部分鸟类具有迅速飞翔能力
学生:老师,刚才我比较了我们这几个组的鸟:我们组是画眉,
4 组是鸽子,3 组是家鸡,
5 组是鹦鹉。

它们都是鸟,但发现这四种鸟的体温不怎么一样,它们的体温都比人类的高,都在40C左右。

所以,鸟类都有高而恒定的体温也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教师:对于鸟类的主要特征我们大家总结了四点。

细说还有许多种,
下课后希望大家想办法找资料、上网、观察,再对鸟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好,下面我们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结束新课]
【练】:
一、看谁选得对
1.我国山西省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珍稀鸟类是
A .丹顶鹤
B .褐马鸡C.朱鹮
D .鸵鸟
答案:B
2 .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
A .翼上的肌肉
B .胸肌
C .后肢的肌肉
D .颈部的肌肉
答案:B
3.下面四种关于鸟的特征的说法,哪种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无
A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B .全身披有羽毛(除喙和足外)
C.躯干呈纺锤形
D .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
答案:A
4.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
A.背部肌肉
B.两翼肌肉
C.腹肌 D .胸肌
答案:D
5.呼吸系统最为发达的动物是
A .哺乳类
B .鸟类
C.鱼类 D .两栖类
答案:B
二、观察与思考
1.人们常用“小肚鸡肠”来形容那些心胸狭窄气量小的人。

事实上,鸟类的直肠都很短,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答案:直肠指的大肠最后端连通到泄殖腔孔的一段,食物消化吸收后,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在直肠处形成了粪便,直肠收缩后将粪便排出了体外。

鸟类的直肠很短,粪便形成后可随时排出体外,这样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2.家鸽或麻雀总是不停地找食吃,它们吃进去那么多东西,难
道不会增加体重,影响它们的飞行吗?
答案:不会。

鸟类似乎总在不停地找食吃,是因为鸟类飞行时需
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它们的食量都很大。

由于鸟类的消化系统结
构完善,消化功能强,食物能在较短的时间就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经由直肠随时排出体外,因此不会因取食而增加体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