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学设计(优质课)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1(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IP 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IP 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
2.学会查看和设置计算机的IP 地址
3.了解IP 地址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管理机构
过程和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IP 地址的基本知识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查看和设置IP 地址的方法
3.通过计算、探究掌握IP 地址的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视频养成安全上网的好习惯。
2.通过随堂训练认识到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IP 地址的格式和IP 地址的分类
教学难点:IP 地址的分类,主要包括IP 地址的分类原理,A、B、C 三种基本类型,IP 地址的地址范围,可支持的网络数目和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思考、游戏扮演
【教学手段】多媒体自动录播教室、平板电脑、智慧教学云平台及交互系统
【教学过程】
疑难问题:
换回接口预留问题,大多数系统把127.0.0.1 作为换回接口,允许运行在同一台主机上的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通过TCP/IP 协议通信,如果发送消息给127.0.0.1,此消息将回传给自己。
特殊的IP 地址:字节为255 的表示广播,如192.168.1.255;字节为0 的表示网络,如
课堂小结D、0
5、某中学要建立一个教学用计算机房,机房中所有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并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该机房中计算机的IP 地址可能是()。
A、225.220.112.1 B、172.28.84.12
C、10.120.128.32
D、192.168.126.26。
2024年度《IP地址及分类》教案设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应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未来互联网发展将更加注重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和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
互联网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未来互联网将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A类地址范围1.0.0.0-126.0.0.0,B类地址范围128.0.0.0-191.255.0.0,C类地址范围192.0.0.0-223.255.255.0。各类地址具有不同的网络号和主机号长度,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网络。
IP地址的组成
IP地址的分类
各类IP地址的范围和特点
32
2024/3/23
实施建议
03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与现有网络设备的兼容性,确保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同时,建立完善的IP地址管理制度,确保IP地址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26
2024/3/23
06
CHAPTER
IPv6新一代互联网协议简介
27
2024/3/23
28
2024/3/23
更大的地址空间
更好的安全性
更好的可管理性
19
2024/3/23
255.255.255.192
子网掩码
192.168.1.0/26、192.168.1.64/26、192.168.1.128/26、192.168.1.192/26
子网地址范围
20
2024/3/23
实例二
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网划分
划分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采用变长子网掩码(VLSM)进行子网划分,将网络划分为不同大小的子网以满足不同部门或应用的需求。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IP地址和子网掩码教案

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一、IP地址和子网掩码:1、IP地址(IP4)原则:IP地址是由四组二进制编码组成,每一组占一个字节(即8位二进制编码),每组用符号“.”分隔,总共有32位。
例如:一台机器的IP地址为:11000000.10101000.10010000.10100000,转换成十进制为:192.168.9.10。
(注:可用计算器进行十进制与二进制的换算)同时,规定IP地址由两部分构成,即: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它们按其网络规模和用途被分为五类,通常用英文字符A、B、C、D、E来表示,其中A、B、C三类为三种基本类型,用户可以向INTERNET亚太中心申请,而D类和E类通常作为特殊用途保留,普通用户不能使用。
A、B、C三类地址的划分原则为:A类:第一组为网络地址,后三组为主机地址B类:前二组为网络地址,后二组为主机地址C类:前三组为网络地址,最后一组为主机地址那么,如何判别一个IP地址属于哪类?我们可以简单的用第一组的十进制值来判定:A类地址的第一组数字为1~126。
注意,数字0和 127不作为A类地址,数字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而数字0则表示该地址是本地宿主机,不能传送。
B类地址的第一组数字为128~191。
C类地址的第一组数字为192~223。
注意:由于每组占用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编码),所以每组的十进制数不会超过255,即(1111 1111)2=(255)102、子网掩码A类网络,其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网络,其子网掩码为:255.255.0.0C类网络,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二、存储单位表示存储的最小单位为Byte(字节),占用8位二进制数。
一个西文字符占用一个字节,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
其它表示存储的单位还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TB(太字节),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024倍,即: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三、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内包含的像素点的数量,它的单位通常为像素/英寸(ppi)。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案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结构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子网掩码的定义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网络规划和排错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IP地址的概念和结构2. IP地址的分类3. 子网掩码的定义和作用4. 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5. 实际案例分析:运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网络规划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网络规划。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IP地址和子网掩码相关内容的PPT。
2. 案例素材: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网络设备:准备一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演示和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网络技术中的重要性。
2. 讲解IP地址的概念和结构:讲解IP地址的分类及其特点。
3. 讲解子网掩码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网络规划。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和表达能力。
七、拓展学习1. 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享。
2. 介绍其他网络地址分配方案,如NAT(网络地址转换)。
3. 推荐相关网络技术书籍和在线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IP地址及子网掩码讲课完整PPT课件

如:192.168.111.176
❖ 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很相像,例如有一个电话号 码为03517010755,这个号码中的前四位表示该电话是属于 哪个地区的,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地区的某个电话号码。
精选PPT课件
7
IP地址的分类
❖ 有A、B、C、D、E五类,常用的有A、B、C 三类。
❖ 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为大型网络 ❖ 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网络 ❖ 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一般用于局域网 ❖ D类用于组播,传送至多个目的地址 ❖ E类为保留地址,用于实验目的
➢ 在IPv4地址资源上,发达国家占优势地位, 59.7% 的IPv4地址资源都集中在美国。目前中国拥有的 IPv4数量是1.35亿个,占全球IPv4地址数量的4%, 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世界第三。
---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我国分得的大多是C类地址(适用于小型局域网), A类和B类几乎没有。
❖方法二
❖ 用鼠标右键点击“网上邻居”,选择“属 性”,再选择本机已经安装的网络协议,点 击“属性”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就可以 看到本机的IP地址。这种方法也是最常用的 方法。
精选PPT课件
26
❖方法三
❖ 系统托盘处有一个双PC形状的“本地连接” 图标,打开“本地连接”窗口,切换到“支 持”选项页,在这里可以看到地址类型、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点击 “详细信息”按钮还可以看到网卡的MAC地 址、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 务器等等更加详细的内容。
C类 110
192-223
网.网.网.主
209711110 224-239 组播地址
E类 1111
240-255
研究和实验用地址 精选PPT课件
网络互联技术第三章IP地址和子网掩码电子教案(2)

授课标题:子网划分及相关协议简述学时:理论2节授课日期:2008-03-05一、子网划分简介1、如果使用缺省的掩码,则表明没有划分子网。
如果将网络划分为几个子网,则网络的层次将增加。
因此,需要从IP地址的主机位中借用一部分来作为子网位。
每个子网都应有它的网络号,以及子网号: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2、以下是借用主机位中的两位来形成子网的示意图示:3、子网划分时应该注意的因素:(1)子网位对主机数目的影响用来子网分割的掩码是从用来分配给主机地址的地址位中借来的,每一个二进制位代表2的一次方,每借用一位主机地址位,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就减半。
(2)对子网值全“1”和“0”的限制在许多情况下,子网值全“0”和全“1”的子网是不可用的,因此子网划分会浪费许多定贵的IP地址。
比如,现在要产生31个子网,这个子网数目小于用5位子网位组合产生的32个子网,但这32个子网有二种特殊的组合形式,就是当它全为“0”或全为“1”时,这两种形式一般不能使用。
因此必须使用6位作为子网位,总共产生62个可用子网。
现在情况与以前不同,在许多情况下,全“0”和全“1”的子网已经可以通过设置使用。
二、子网划分的具体操作步骤1、选择子网掩码既要根据子网的数目,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子网掩码。
C类地址中子网划分各子网位对应的掩码如下表所示子网位掩码位子网数各子网主机数子网掩码全0全1不可用全0全1可用1 25 (21-2)=0 21=2 27-2=126 255.255.255.1282 26 (22-2)=2 22=4 26-2=62 255.255.255.1923 27 (23-2)=6 23=8 25-2=30 255.255.255.2244 28 (24-2)=14 24=16 24-2=14 255.255.255.2405 29 (25-2)=30 25=32 23-2=6 255.255.255.2486 30 (26-2)=62 26=64 22-2=2 255.255.255.252145.112.64.0/19 145.112.64.1 – 145.112.95.254145.112.96.0/19 145.112.96.1 – 145.112.127.254145.112.128.0/19 145.112.128.0 – 145.112.159.254145.112.160.0/19 145.112.160.0 – 145.112.191.254145.112.192.0/19 145.112.192.0 – 145.112.223.254145.112.224.0/19 145.112.224.0 – 145.112.255.254三、子网划分实例:需要确定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和网络地址请确定其他子网的主机范围、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网络互联技术第三章IP地址和子网掩码电子教案(1)

授课标题:IP地址和子网掩码学时:理论2节授课日期:2008-03-03
、IP数据报首部简要说明
●版本:占 4 bit,指IP协议的版本,目前的 IP 协议版本号为 4 (即
●首部长度:占 4 bit,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 15 个单位(一个单位为 4
因此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60字节。
●服务类型:占 8 bit,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这个字段以前一直没有被人们使
用
●总长度:占 16 bit,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
地址
类地址用于中型或大型的网络。
B类地址的前导位为10,接下来的位二进制代表主机号。
B类地址允许有214=16384个网络,每个网络有台主机,第一个八位组合是:128-191。
地址
地址
地址用于多重广播组(多播或称为组播)。
一个多重广播组可能包括一台或多台类地址的前导位为1110,第一个八位组合是:224-239。
剩余的位设计客户机参加
在多重广播操作中没有网络或主机位,数据包将传送到网络中选定的主机子集中。
只有注册的多重广播地址的主机才能接收到数据包。
地址
类是一个通常不用的实验性地址,它保留作为以后使用,E类地址的前导位为
因为第一个八位组合是:240-247。
248-254暂无规定。
Address Allocating)
类IP:国际网络信息中心NIC
类IP:InterNIC、APNIC、ENIC
类IP:国家或地区的NIC
类地址分析实例。
子网掩码教案

· 物理寻址、逻辑寻址
· IP地址的组成
· 全0、全1等特点IP地址的功能
· 子网的划分方法
讨论课题
(1)结合身边网络实际,理解IP地址的功能。
(2)结合身边网络建设情况,理解私有IP地址与公网IP地址的区别。
(3)根据需要,划分子网。
小结
IP地址的划分和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本讲首先以TCP/IP网络为例,介绍了物理地址、逻辑地址和端口地址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随后详细介绍了IP地址的分类特点以及子网的划分方法。通过对本讲内容的学习,使读者对TCP/IP网络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的同时,提高了读者使用、规划和管理TC/IP网络的能力。
课题序号
0501
授课班级
095电子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理论教学
实践指导
授课章节
名 称
IP子网的划分方法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常见的IP子网的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子网划分,无类别域间路由,网络地址转换的相应方法。
教学重点
IP的子网划分方法
教学难点
无类别域间路由,网络地址转换的相应方法
三、总结新课
在这次课中我们给大家讲解了标准IP地址划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弥补方案,主要有子网划分,无类别域间路由,和网络地址转换的相应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四、布置作业
1:什么是无类别域间路由?有何特点?
2:什么是网络地址转换?它主要用在什么方面?
1.路由器的效率问题
2. IP地址的浪费问题
4.4.2 对标准IP地址划分中存在问题的弥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地址及子网掩码》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IP地址及子网掩码
【授课教师】王振江
【授课班级和授课时间】职高八十九班 2010年5月19日
【授课使用的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基础》第4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 IP 地址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2)了解静态地址与动态地址
(3)掌握 IP 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4)掌握A、B、C三类网络默认的子网掩码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根据 IP 地址判断网络类型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践的衔接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2)让学生认识到 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1)IP 地址的格式
(2)子网掩码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判断IP地址的类型
(2)子网掩码的划分规则
【授课类型】新授课、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配备】多媒体教室、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一、新课导入(1分钟)
教师设疑启发:大家知道写信需要地址,打电话需要电话号码,那么Internet上的计算机有地址或号码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IP地址 (30分钟)
1.IP地址定义
IP地址是网络上任意一个设备用来区别于其他设备的唯一可标识的地址。
2.IP地址的表示形式
每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如:
11000000101010001111111100000001
为了方便记忆,把32位二进制数分成4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将每8位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学生思考: IP地址每段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小值、最大值各为多少?
教师演示:查看本机的 IP 地址
方法一、通过IPCONFIG命令
方法二、右击“网上邻居”,选属性,右击本地链接,选属性,找到Internet协议,选属性
学生上机操作
3.IP地址的组成
一个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
网络地址:用于标识一个逻辑网络。
主机地址:用于标识一个网络中的一台主机。
学生思考:
(1)同一网络中的主机的网络标识是否相同?
(2)同一网络中的主机的主机标识能否相同?
4.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分为(A、B、C、D、E)五类,每一类网络可以从IP地址的第一个数字看出。
(可以二进制位,也可以是十进制位)
A类地址:高端第1位为0,前一个字节表示网络编号,后三个字节表示主机编号,IP地址范围为1—126,用于大型网络。
B类地址:高端前二位为10,前两个字节表示网络编号,后两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IP地址范围为128—191,用于中型网络。
C类地址:高端前三位为110,前三个字节表示网络编号,后一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IP地址范围为192—223,用于较小型网络。
D类地址:高端前四位为1110,其余位用于标识主机,IP地址范围为224—139,目前主要用于多路传送和组寻址等。
E类地址:高端前四位为1111,IP地址范围为240—255,它是实验地址,保留将来使用。
说明:A类、B类与C类地址为基本的IP地址
学生思考:
1.哪类网络中的网络数多,哪类网络中的主机数多?
2.下列IP地址分别属于哪类网络,它们的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分别是什么?哪些主机在同一网络中。
①59.49.241.1 ②221.11.167.51 ③59.168.61.23
④139.56.123.69 ⑤139.56.66.56
5.几种特殊的IP地址
(1)如果IP地址的第1个字段值为127,则表明是本机地址。
这种地址是用来做循环测试用的。
(2)在地址分配时,主机部分为0和255的两个值不能分配给任何主机。
主机地址全为0是网络标识地址,代表这个网络。
主机地址全为1是广播地址,代表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6.动态地址和静态地址
动态地址是指,当用户上网时,网络临时分配给用户某一地址。
静态地址是指,某台计算机拥有固定不变的IP地址。
学生思考:
我们什么时候使用动态IP地址,什么时候使用静态IP地址?
7.下一代的网际协议IPv6
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
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以至目前的IP地址资源将要用完。
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
用和发展。
IPV6包括128位二进制。
学生练习(课件)
二、子网和子网掩码(10分钟)
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出现网络数不够的情况,这时采用将主机标识部分的一些二进制位划出来,用作本网络的各个子网,剩余的部分用作相应子网内的主机标识部分,这样,地址就变形为:
“网络+子网+主机”
子网掩码也是由32位二进制位组成,采用4字段点分十进制表示。
确定子网掩码的规则
(1)凡是IP地址的网络和子网标识部分都用二进制1表示;
(2)凡是IP地址的主机标识部分都用二进制0表示;
各标准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如下:
A类:255.0.0.0
B类:255.255.0.0
C类:255.255.255.0
例:如果单位某台主机的IP地址为172.18.150.4,同时该单位没有做过子网分割,那么与这个IP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为多少?
分析:因为172.18.150.4为B类IP地址,因此,网络地址为172.15.0.0,而主机地址为0.0.150.4
所以,根据子网掩码的构成特点,网络地址的二进制形式中的每一位用1代替,转成十进制形式即为255.255,而主机部分的二进制形式中的每一位用0代替,即0.0 因些,与IP地址172.18.150.4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
注意:
(1)子网掩码的某一段中1必须是连续的,0也必须连续。
(2)必须与IP地址配合使用才有意义。
单独的子网掩码不具有任何意义。
学生练习(课件)
三、小结:(3分钟)
1.IP地址的表示形式
2.IP地址的组成
3.IP地址的分类
4.静态IP地址与动态IP地址
5.子网掩码的组成
6.确定子网掩码的规则
四、作业:(1分钟)
1.如何查看本机的的IP地址?
2.Internet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有唯一的IP地址,如何确定这些地址的类别? 3.通过网络,课下学习有关IPV6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课题:IP地址与子网掩码
一、IP地址
1.IP地址的概念
2.IP地址的表示形式
3.IP地址的查看方法
4.IP地址的组成
5.IP地址的分类
6.静态IP地址与动态IP地址
二、子网掩码
1.子网掩码的组成
2.确定子网掩码的规则
【教学后记】
从上课情况来看,能够体现大纲的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但有个别同学对子网掩码理解不太好。
本节课内容安排得比较多,讲授部分占用时间太多了,理论、概念大多数同学都能理解了,但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少。
另外在子网掩码的概念讲解的时候,没有具体深入,因为一是时间不够;二是涉及到网络数等计算问题学生也不能够理解,所以没有作深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