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四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整体比较!

合集下载

《大国崛起》英,法,德,日,美发展历史表格对比

《大国崛起》英,法,德,日,美发展历史表格对比

《大国崛起》英,法,德,日,美发展历史表格对比在世界历史长河中,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都曾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崛起和发展。

这五个国家都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发展历史出发,通过一份表格对比的方式,对这五个国家的崛起历程进行全面评估,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五个大国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1. 英国在英国的发展历史中,工业革命是其崛起的关键时期。

英国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迅速发展了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煤炭工业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之一。

英国海军的强大也使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海洋霸主。

在政治上,英国的议会制度和立宪君主制也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

2. 法国法国的崛起历程与其政治和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息息相关。

封建时代的法国一直以其繁荣的文化和庞大的贵族阶层著称。

后来,法国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这些事件对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19世纪的工业化则使法国成为了欧洲经济重镇之一。

3. 德国德国的崛起史多与其在欧洲的统一和工业化密不可分。

19世纪的普鲁士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为德国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而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国家之一。

4. 日本日本的现代化和崛起历程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即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现代化,使得其迅速成为了东亚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大国。

5. 美国美国的崛起历程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工业化和西部拓荒。

美国在这一时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并在二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通过这份对比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五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崛起轨迹。

每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但它们共同的点是都曾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这五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我认为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特点。

历史纵横从三足鼎立到金砖四国

历史纵横从三足鼎立到金砖四国

从三足鼎立到金砖四国山东 陈 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西方大国中唯一一个没有遭到削弱,反而变得更加强大的国家,年轻的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其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据绝对优势。

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美国经济在战后的迅速发展以及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而美国注重科学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更是促使其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加强了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再者,美国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

这一时期美国的政治局势十分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于是世界上的经济“巨无霸”便顺其自然地横空出世了。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展开始显现弊端,8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但是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美国至今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时期,经济受到严重挫伤,战争结束后,西欧各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美国为了稳定资本主义世界,对抗苏联,提出了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为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援助。

西欧利用美国援助,充分发挥本国高素质劳动力优势,采用最新高科技,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经济政策,在短短几年之内,各国经济便恢复至战前水平,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西欧国家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的呼声日益高涨。

但在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

于是,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从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到60年代欧共体成立,再到1993年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走向了经济政治一体化。

欧洲的联合大大增强了集体的力量,联合的欧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和贸易区。

日本法西斯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给日本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1945年日本投降后,其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和凋敝。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作者:孙存元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450 更新时间:2009年04月05 【字体:大中小】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一、英国1、17世纪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相继打败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

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

4、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5、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6、1836 -- 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

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

对外政策:组成三国协约,对抗三国同盟。

8、一战中联合法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

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10、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11、二战开始后对德宣战。

1940年7--10月遭到德国的轰炸。

1942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阿拉曼战役中击溃德意联军。

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等。

12、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

二、美国1、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18世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2、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美国诞生并获得独立,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南部仍保留奴隶制度。

3、1787年颁布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实行总统制,华盛顿是首任总统。

4、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

5、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等大国。

高考世界史大国崛起:英法美日德俄的前世今生

高考世界史大国崛起:英法美日德俄的前世今生

高考世界史大国崛起:英法美日德俄的前世今生Part1英国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根本原因)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阶级基础)3.都铎王朝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4.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1)表现:①手工工场建立并得到发展;②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2)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②圈地运动的推行;③海外贸易和海外掠夺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和成长(有共同利益)①资产阶级构成: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②新贵族构成:牧场主和农场主、兼营工业和商业3.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触犯资产阶级利益;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5.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二)过程1.革命爆发:1640年11月新议会的召开①目的: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②斗争:国王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得到群众支持。

③意义:揭开革命的序幕。

2.内战爆发;议会军和王军著名人物:克伦威尔;战役;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

3.处死国王:1649年1月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国(1649—1653年)①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②建立护国主政治: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①背景:克伦威尔死后,政局动乱。

②目的:保护革命成果。

③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④政策:实行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6.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1689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三)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目的:限制王权;2.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英美法德四国政体的确立过程及异同点比较

英美法德四国政体的确立过程及异同点比较

5、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但不是军队总司令‘ B、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 权 C、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联邦法 院大法官 D、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任期四年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 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 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 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 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 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 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 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 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 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国家
政治制度
主要特征
1.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2.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大多是礼仪性的 3. 政府(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 负责。受议会监督。
1. 总统即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 , 统率陆海空三军。 2. 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 其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 能兼任议员。 3. 政府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行使权 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 弹劾总统,除非总统违反宪法。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独立战争,确立标志: 1787年宪法
1789—1870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 确立标志: 1875年宪法
德国 王朝战争,确立标志: 1871年宪法
二、四国政体的特点及异同点比较
国家 政体 确立 国家 有无 政府 首脑 政府 国家 名称 名称 政体 元首 实权 首脑 如何 对谁 权力 产生 负责 中心 文件 君主 权利 国王 无 首相 议会 议会 议会 英国 立宪 法案 产生 君主 1871皇帝 有 首相 皇帝 皇帝 皇帝 德国 立宪 宪法 任命 总统 1787总统 有 总统 民选 总统 总统 美国 共和 宪法 议会 议会 1875 法国 总统 有 总统 议会 议会 产生 共和 宪法

英美法德四国的民主历程

英美法德四国的民主历程

英国的议会改革与宪章运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勃兴,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渐渐壮大。

他们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权利。

18世纪60~70年代,围绕J.威尔克斯和《北不列颠人报》事件,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资产阶级激进主义者抨击国王的专横和议会的腐败,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取消“衰败选区”,扩大选举权,在议会中增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他们的主张受到为乔治三世国王(1760~1820在位)所不信任的辉格党贵族的支持。

辉格党人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末,在法国革命影响下,下层人民群众掀起争取改革的运动,他们希望获得参政权以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并对后来的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

1830年,在各阶层人民压力下,辉格党C.格雷政府提出议会改革法案,经过一年多的斗争,1832年6月,改革法案经议会两院通过、国王批准成为法律。

1832年第1次议会改革法稍稍调整扩大了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开始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

议会改革未给工人带来任何好处,他们为争取普选权进行新的斗争,宪章运动兴起。

1838年,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人民宪章》,要求按民主原则改革议会。

1840年成立全国宪章协会。

1840、1842和1848年,宪章派在全国掀起3次群众性的向议会请愿运动,在请愿书上签名者达数百万人,但请愿书都被否决,运动被镇压。

1848年以后,运动转入低潮,逐渐销声匿迹。

宪章运动虽未成功,但为工人阶级留下了宝贵的斗争遗产。

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50~70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

其时正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有“维多利亚时代”之称。

这个时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3以上,伦敦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和辉格党逐渐改造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党轮流执政。

由于经济地位巩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开放较多的民主自由。

世界主要大国发展历程

世界主要大国发展历程

世界主要大国发展历程浏览次数:1385次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7-7-28 21:50 | 提问者:maoling93英,美,德,法,俄,日17-18世纪,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上半期,二战后(英,美.日是重点)★英国⒈崛起的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②进行资本主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③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⒉崛起的表现①18世纪后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②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⒊主要对外战争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②1652~1674年,经过三次战争,打败荷兰;③1756~1763年,通过7年战争,打败法国;④1840~1842年,发动鸦片战争,打败中国.★法国⒈拿破仑帝国盛极一时一原因:①拿破仑采取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政策;②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二表现:1810年左右,法兰西帝国盛极一时,控制了从波兰到西班牙,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三拿坡仑帝国覆灭的原因①进攻俄国的惨败;②长期对外战争造成经济困难;③欧洲人民觉醒,民族主义萌发.⒉一战后法国势力在欧洲弥漫一时①法国是一战的战胜国,是巴黎和会的主要操纵者;②法国通过<凡尔赛和约>报复德国,使其受到压制和削弱;③法国是国际联盟的主要操纵者;④法国与比利时,波兰等结成同盟,一度出兵占领鲁尔等.★德国⒈崛起的表现①结束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国家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②打败奥地利和法国;③19世纪末,德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二位.⒉德国与欧洲国家的矛盾冲突①普鲁士为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发动三次王朝战争;②一战前,欧洲列强间的三队矛盾,即英德矛盾和法德矛盾;③一战前,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④德国是一战的主要发动国.⒊纳粹德国的崛起①1933年,法国法西斯专政建立;②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③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④1939年,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⑤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⑥1940年4,5月,德国占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⑦1940年6月,德国灭亡法国;⑧1941年,德国大举进攻苏联.⒋二战后德国的再次崛起①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②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德国再次成为欧洲强国;③在当前的联合国改革中,德国积极争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日本⒈崛起过程①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②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打败中国;③1904~1905年,发动日俄战争,打败俄国;④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⑤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⑥巴黎和会上,日本成为5个决策国之一.⒉日本法西斯的崛起①1936年,日本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②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③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⒊战后日本的再次崛起①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仅词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②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总产值超过美国;③随着经济实力的饿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美国⒈崛起的过程①通过独立战争,美国摆脱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②通过南北战争,美国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③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④19世纪末,美国提出泛美主义的口号;⒉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形成和演变一二战后初期,世界霸主地位确立⑴条件: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而西欧普遍衰落.⑵表现:①操纵联合国;②实施欧洲复兴计划;③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⑤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等.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后期,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②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同美国展开竞争;③美国经济落后于西欧和日本,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④第三世界兴起,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三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霸权地位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010-2-18 观看大国崛起,用年度尺表示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四个国家发展历程中 (9)2010-2-18 求《大国崛起》简述大国崛起历程,用年代尺表示英国,美国,日本,法国 (11)2010-8-14 世界主要大国是指那些国家?更多关于联合国发展历程的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世界大国发展历程法国真正的崛起之迷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

资本主义的崛起:英法德美四国发展特点解析

资本主义的崛起:英法德美四国发展特点解析

资本主义的崛起:英法德美四国发展特点解析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自其诞生以来,就在不同国家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发展特点。

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国家,它们的发展历程不仅塑造了各自的国家特色,也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四个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进行详细解析。

英国:工业革命的先驱与帝国主义的典范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为英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创造了前提。

早在18世纪末,英国就开始了工业革命,这一过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不仅完成了工业革命,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

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占有了大量的殖民地领土。

这些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使得英国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

英国的帝国主义特征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它通过殖民扩张和贸易垄断,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法国:银行资本的集中与“食利阶层”的形成与英国相比,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法国,银行资本的集中速度远远超过了工业资本。

这一现象使得法国的金融业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工业发展的相对滞后。

此外,法国的资本输出具有明显的高利贷性质,这使得法国成为了一个典型的“食利阶层”国家。

法国的资本家通过对外贷款获取高额利息,而不是通过国内的工业生产来获取利润。

这种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国工业的发展,但也使得法国在金融领域拥有了较大的影响力。

德国:统一后的工业强国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但在统一后,其工业生产实现了大幅增长。

德国的统一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同时也为其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在这一时期,德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了世界上的工业强国之一。

德国的工业产品以其高质量和技术创新而闻名,这使得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垄断资本在经济和政治上与容克地主紧密结合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四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整体比较!首先说一下美国的发展历程:(1)美国独立战争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颁布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领导人:华盛顿性质: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战争时间:1861年~1865年颁布文献:北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罗斯福新政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措施: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2、整顿农业3、调整工业(中心措施)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意义:美国经济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4)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5)冷战政策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发展历程独立战争——→诞生南北战争——→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经济强国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二战后经济发展——→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冷战——→超级大国法国发展史: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

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

其中西法兰克是法国的雏形。

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

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

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伏尔泰和卢梭去世11年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

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

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法国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结束。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

1944年,象征胜利的法国凯旋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平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

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坚持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

正是在这一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法国以它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英国发展史时间基本史实发展趋势15、16世纪民族国家形成:加强王权,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利用优越地理位置,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兴起殖民掠夺贩卖黑奴)17世纪中晚期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发展受到阻碍过程: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政权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统治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条件:劳动力、资本、能源、资源、市场、技术过程:第一个工业部门诞生----棉纺织业(纺丝机、织布机、纺织厂)现代化启动解决工业动力问题------万能蒸汽机冶金业发展-----煤炭、钢铁→交通运输业发展------陆上、海上19世纪初期工厂法社会立法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完成手工劳动向大机器生产转变完成现代化,成为强国确立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三国协约形成:1904年英法成熟发展,国际冲突加剧1907年英俄1914——1918年参加一战,打败同盟国赢得战争,输掉优势一战后初期政治: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缓慢,债权国为债务国霸权地位下降外交:大陆均势政策(巴黎和会)20世纪30年代绥靖政策助长法西斯侵略二战时期参加战争不列颠之战、诺曼底登陆霸国地位进一步削弱二战后初期参与冷战1946年富尔敦演说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展开冷战1949年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成立20世纪50-80年代1973年加入欧共体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历程1、资本积累,开始起步:15、16世纪(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变→圈地运动、殖民掠夺、黑奴贸易)2、走上发展之路:17世纪中晚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上扫清障碍,确立资产阶级统治3、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殖民霸国: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4、世界霸权地位削弱,沦为二流强国:19世纪晚期——20世纪中期(经济缓慢发展,一战和二战的打击)5、依附于美国,走上复兴之路:二战后初期,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6、融入欧洲,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1973年)发展————————————→衰落————————————→复兴(最强:世界工厂、最大殖民国家)(二流强国)①经济缓慢发展:政治经济利益主要与殖民地有关,国内投资相对减少,科技动力不足②战争打击③国际竞争对手实力增强④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发展特点1、制度创新,保持领先:民主政治、经济制度2、和平渐进,保持稳定: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英联邦形成3、科技进步,重视创新:工业革命4、殖民扩张,拓展贸易:最大殖民体系和贸易体系5、把握机遇,趁势而上:新航路开辟、融入欧洲德国发展史: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

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

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

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

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

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

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

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

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

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

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

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四国的比较如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特征: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国王和首相实行集体领导;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政治制度的核心是责任内阁制。

c、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国王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2)作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把政治斗争限定在相对有序的状态,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美国的联邦制1.1787宪法2.1787年宪法的内容(1)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①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竞技、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合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②各州可在不违宪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影响: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提名人民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法国的共和制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1)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的军、政、立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了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

(2)皇帝权力:他是国家元首,统帅军队,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

(3)宰相权力:宰相是内阁首脑,他主持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大臣都服从宰相领导。

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4)两院制议会:宪法规定了两院制议会座位立法机构。

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权力巨大,掌握议会实权,联邦议会议长由帝国首相担任;帝国议会权力较小,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