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12课《古诗二首》小池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及教学反思【导语】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爱好晴天和风的柔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顽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酷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画出一种具有无穷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乐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好像十分珍爱那晶莹的泉水;绿树爱好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顽皮的蜻蜓轻巧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由于荷花的小花苞在全部池塘中显得那么的微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欣赏它们的角色。

2.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教学反思《小池》是一首内容比较浅显的古诗,上课时我让学生就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荷”是荷花还是荷叶呢?接着显现了一段比较成心思的“辩论”:“是荷叶,由于书上画的是荷叶。

”“我成心见,不一定书上没画荷花,作者那时就没看到荷花呀!也有多是荷花。

”“可是老师刚才说写的是初夏,荷花还没开呢。

”“不一定没开呀。

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ppt精品课件

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ppt精品课件
12 古诗二首
人教 1年级 下册 语文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蜓/立上头。
小池
诗人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 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 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 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 人”。
诗意:泉水无声地从泉眼中慢慢地流出来,好 像泉眼很爱惜它,舍不得让它多流一点似的,绿 树的倒影映在水面上,好像很喜爱这晴天里柔和 的风光。
诗意:嫩嫩的荷叶才露出一点儿叶尖,早就 有蜻蜓飞来停在上面了。
《小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 情。
听赏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业:
1、背诵《小池》。 2、搜集描写夏天的古诗。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 古诗二首 小池-部编版(共36张PPT)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 古诗二首 小池-部编版(共36张PPT)

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水的出口 爱惜 细小的流水
树阴照水爱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 泉水的出口。
泉水的出口
泉水是怎么流的呢? 无声、惜细流。
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 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
得多流一点儿。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刚刚出水的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细细 的流淌。树阴倒映在水面,像是爱 恋这晴天柔和的风光。荷叶才在水 面上露出尖尖的小角。早有蜻蜓飞 来落在它上面。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 眼 无声惜 细 流 , 树 阴 照 水爱 晴 柔 。 小荷 才露 尖 尖 角 , 早 有蜻 蜓 立 上 头。
1
自学提示
1.轻声读古诗,画出不认识的字。 2.把古诗读通顺。 3.同桌之间互相学习生字,说一说 识记方法.
我会读
chí xī yīn qíng róu lù
池惜阴晴 柔露
xī quán
róu
可惜 泉眼 温柔
qíng

chí
晴天 露出 小池
读一读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眼 惜细流 联想 树阴 爱晴柔
小池 小荷 尖尖角 所
蜻蜓 立上头 见
景色清新 令人留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水的出口
爱惜 细小的流水
树阴照水爱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刚刚出水的nèn荷叶 还没有展开的nèn荷叶的尖儿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小池》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小池》精品课件


细流

树阴

水中倒影着晴天

柔美的景物
小荷 蜻蜓
背诵《小池》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根据《小池》画一幅夏天的画。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下 课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 是我最大的快乐。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请您阅读此文 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 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在此 我深表感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的宝 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 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共同欣赏沿途 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
12 古诗二首
诗人:
杨万里 南宋著名文学家、 爱国诗人。他一生作 诗两万多首,《晓出 净慈寺送林子方》、 《宿新市徐公店》、 《舟过安仁》,《小 池》都非常的有名。
2021/3/6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ài

结构:上中下 部首:爪字头
笔顺:
泉眼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小池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译文及注释译文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珍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小池》鉴赏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体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个诗情画意。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古诗二首 小池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古诗二首 小池  人教部编版
3、喜欢讲故事的同学,还可以编 成一则故事。
jiǎo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shù


jiǎo jiān ài
角尖 爱
杨万里
南宋诗人。他一生写过2万多 首诗,保留到现在的有4200多首。 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写了 许多这方面的诗。
1、喜欢朗诵的同学可以背一背 《小池》,背给爸爸妈妈听。
2、喜欢画画的同学还可以再画一uán
liú
泉眼/无声/惜细流,
ài róu
树荫/照水/爱晴柔。
hé lù
jiǎo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会读
quán liú ài róu hé lù jiǎo
泉 流 爱 柔 荷 露角
liǔ
柔柳
柔波
柔风
ǒu
莲藕
péng
荷花 莲蓬
荷叶

luǒ
露天 露宿 裸露
尖尖角
羊角
牛角
小池
宋 杨万里
quán
liú
泉眼无声惜细流,
ài róu
树荫照水爱晴柔。
hé lù
jiǎo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爱惜 泉眼无声惜细流 珍惜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宋 杨万里
quán
liú
泉眼无声惜细流,
ài róu
树荫照水爱晴柔。
hé lù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古诗二首《小池》(共16张PPT)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古诗二首《小池》(共16张PPT)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泉眼
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池
杨万里 (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来 多读几遍,把字音读正确,把古诗 读通顺。 读好后请坐端正。
quán
liú
róu

柔 荷叶 泉眼 流水 温
jiǎo
ài

直 角
可 爱
露出
小池
杨万里 (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宋)
背一背
写一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课《古诗二首》小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继续来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二首古诗《小池》
一、直入课题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注意翘舌,标上音节)认识“池”。

有小朋友认识小池的“池”吗?(你是怎样记住的?用的什么方法?)指名请同学回到。

2、原来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也”,加在一起就是“小池”的“池”。

3、学生交流方法,认识“池”,跟“水”有关。

你见过的小池有?
小朋友,小池,小池里会有什么呢?
生:水
课件展示:
师:所以这个字有三点水
2、读了课题,猜一猜,小池里会有些什么?出示夏天小池的美景图。

生:青蛙,蝌蚪,荷花......
老师见过的小池里面也有荷花
课件展示荷花
这些漂亮吗?美不美?
这首诗的作者见到了怎样的景象,写下了这首诗呢?
3、出示课文插图问:作者所眼中的小池里有什么?(有蜻蜓、树阴、泉水、荷叶等),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色呢?
课件展示:图上有什么?(板书:池边泉眼树阴
池内小荷蜻蜓)
诗人看到了这些景物,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保持最端正的读书姿势,自由读诗句。

请大家又轻又快地打开语文书,保持最棒的姿势,每个人都准字音,读通顺诗句,读完了举手告诉老师。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

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孩子们自己读完了,和同桌合作一下,试读古诗,你听听的,他听你的,相互纠正,一定要都准字音哦。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好,读完了,哪一对同桌来回报喜爱他们刚才读的。

自信的举手。

课件展示诗歌
指名读(师点评)
4、作者介绍。

他写的池塘怎么样?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三、再读诗句,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课件展示第一句
指名读,师点评
同学们,读会了这句诗,现在和同桌讨论下,有没有人有不懂的地方,同桌互读,一小组前后读,试着把不懂的地方解决。

2、学生读中感悟。

纠正读的不准的读音。

3、交流自学。

课堂讨论疑难词句,同桌两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让孩子重点理解“惜、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惜:爱惜;)
学生举手提问
“惜”(竖心旁都和我们心里想的有关:情,快,忙)“晴柔”“树阴”“泉眼”
板书:惜、爱
课件展示泉眼图片
4、展示读前两句。

(带解释)
5、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荷叶
师:还有谁想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叶?
绿绿的荷叶
师:这是刚刚长出的荷叶,甚至还没有完全展开自己的叶片,这时就有~(蜻蜓)飞在了上面。

我们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写下了这句诗。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男女读,指名读。

6、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解答。

学生感悟后再读诗句。

同学们,这句诗中你有什么不明白地方吗?请举手提出来。

学生提问
课件展示“小荷”“尖尖”
板书:露、立
指名读一读
指名评一评同学的朗读。

7、教师讲述诗意。

8、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师范读,学生听范读。

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带大家一起去一个神奇的地方:现在是一个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

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

这时候,飞来了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

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3、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五、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这些词语单独跑出古诗了,你能把它都准吗?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开火车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开火车认读
3、认读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开火车认读
4、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同学们表现这么棒,陈老师让大家一起来摘苹果。

六、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全班再读古诗。

2、练习背诵,展示背诵,感受夏天的美好。

七、指导写字。

1、我们感受到了夏天荷塘的美丽景色,那我们小朋友能把本课的生字也写的美吗?
2、出示“树”“尖”,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3、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再临摹。

提醒正确的写字姿势。

(坐姿,握笔的姿势)
5、用笔圈出自己认为写的漂亮的字,同桌进行比赛。

八、课后拓展
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画一画吗?
师:你觉得在你的画中应该画些什么呢?
设想:荷叶,泉水,大树,蜻蜓,太阳。

最后大家一起画一画,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和老师一起画,师生一起画,其余画在纸上。

将诗与画,情与景融为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