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ppt8 采暖
合集下载
暖通讲义采暖PPT课件

第26页/共129页
(1)楼内为垂直单管跨越系统: (2)楼内为垂直双管系统
第27页/共129页
第28页/共129页
第29页/共129页
第30页/共129页
(三)有关热水供暖系统的几个问题 1.从系统中排除空气的问题 (1)热水系统存气的危害 (2)热水系统存气的原因 (3)排气方法
集气管排气
第36页/共129页
(一)低压蒸汽采暖系统 1.系统原理
第37页/共129页
第38页/共129页
第39页/共129页
2.有关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几个问题
恒温式疏水阀
第40页/共129页
第41页/共129页
(二)高压蒸汽供暖系统 特点:压力大,温度高,经济性好。但是,卫生条件差,易烫伤人。
一般应用于工业厂房。
第45页/共129页
5.暖风机 (1)外形与结构
第46页/共129页
第47页/共129页
第48页/共129页
第49页/共129页
第50页/共129页
(2)暖风机的布置
第51页/共129页
第52页/共129页
6.热风供暖系统与蒸汽或热水供暖系统的比较: (1)热惰性小,升温迅速,特别适合人们短时间 逗留的场所(体育馆、影剧院等)。 (2)热风供暖系统可与送风系统结合,兼有通风 换气作用。 (3)热风供暖系统与蒸汽或热水供暖系统相比, 噪音较大。
第81页/共129页
第82页/共129页
第83页/共129页
二、散热器的选择与布置
1.散热器的选择 (1)散热器的工作压力不能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压 力值。 (2)民用建筑中,宜采用外型美观,易于清扫的散 热器。 (3)在灰尘较多的厂房,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1)楼内为垂直单管跨越系统: (2)楼内为垂直双管系统
第27页/共129页
第28页/共129页
第29页/共129页
第30页/共129页
(三)有关热水供暖系统的几个问题 1.从系统中排除空气的问题 (1)热水系统存气的危害 (2)热水系统存气的原因 (3)排气方法
集气管排气
第36页/共129页
(一)低压蒸汽采暖系统 1.系统原理
第37页/共129页
第38页/共129页
第39页/共129页
2.有关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几个问题
恒温式疏水阀
第40页/共129页
第41页/共129页
(二)高压蒸汽供暖系统 特点:压力大,温度高,经济性好。但是,卫生条件差,易烫伤人。
一般应用于工业厂房。
第45页/共129页
5.暖风机 (1)外形与结构
第46页/共129页
第47页/共129页
第48页/共129页
第49页/共129页
第50页/共129页
(2)暖风机的布置
第51页/共129页
第52页/共129页
6.热风供暖系统与蒸汽或热水供暖系统的比较: (1)热惰性小,升温迅速,特别适合人们短时间 逗留的场所(体育馆、影剧院等)。 (2)热风供暖系统可与送风系统结合,兼有通风 换气作用。 (3)热风供暖系统与蒸汽或热水供暖系统相比, 噪音较大。
第81页/共129页
第82页/共129页
第83页/共129页
二、散热器的选择与布置
1.散热器的选择 (1)散热器的工作压力不能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压 力值。 (2)民用建筑中,宜采用外型美观,易于清扫的散 热器。 (3)在灰尘较多的厂房,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供暖系统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应用PPT

2021/7/22
10
2021/7/22
5
直连装置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微机变频控制加压泵从供热 管网中抽取热水,将热水扬至高区倒流 式供暖系统中供暖.加压泵的扬程是由 加压泵到断流器的几何高度、高区供
暖系统阻力及加压泵吸入口处供热管 网的压力而定.经断流器的供热回水是 以非满管无压流流动,即重力附壁膜流 状态流动到阻旋器[8],断流器将高区供 暖回水与高区供暖系统断开,阻旋器又 将从断流器来的高区供暖回水在低区 位置再与低区系统断开,阻旋器以下管 段为满管有压流,这样,在高低区供暖系 统运行时,低区系统不超压.加压泵停止 工作时,没有水流经高区系统,断流器及 阻旋器仍能将高低区供暖系统回水切 断,低区不会超压.但此时高区供暖系统 内的水会经过高区供水管、高区加压 泵倒流压向低区供水管网,而此时加压 泵出口止回阀自行关闭,亦与外网切断, 使低区供暖系统永不超压.
按安装费的 一半取 高低区各一 套
安装费取设备 费15%,其他 材料费取设备 费的5%
8
工程建设其他费
序号 1 3 4 6 7 9 10
费用名称
计算说明
施工图审查费 设计费10%
建设单位管理 工程总投资*1.2% 费
工程监理费 工程费用*1.2%
设计费
预算编制费 设计费10%
工程招标代理 国家计委计价格
(3)直连装置中的加压水泵应严格控制其流量及扬程.其扬程为:H=H1+H2-H3式中,H 为加压 泵扬程(m);H1 为加压泵中心到断流器上部回水管中心的几何高度(m);H2 为高区采暖 系统总阻力损失(m);H3 为加压泵吸入管中心处热网供水压头(m).流 量:G=K×086Q/[ρc(t1-t2)]式中,G 为加压泵流量(m3/h);K 为附加系数,取11;Q 为高区采 暖热负荷(W);ρ为供水密度(kg/m3);t1,t2 为采暖供、回水温度(℃);c 为水的比热 [kcal/(kg•℃)].
建筑采暖系统课件

(1) 系统的总造价一般要比垂直式系统低。 (2) 管路简单,便于快速施工。除了供、回水总立管外,无穿过各层楼管的立管, 因此无需在楼板上打洞。 (3) 有可能利用最高层的辅助空间架设膨胀水箱,不必在顶棚上专设安装膨胀水箱 的房间。 (4) 沿路没有立管,不影响室内美观。
5.2 热水采暖系统
图5-5 机械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热水采暖系统
5.1 采暖系的分类、级成与原理
2 按设备相对位置分类
(1) 局部采暖系统 热源、热网、散热器三部分在构造上合在一起的采暖系统, 如火炉采暖、简易散热器采暖、煤气采暖和电热采暖。
(2) 集中采暖系统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网相连接,由热源向各个房 间或建筑物供给热量的采暖系统。
(3) 区域采暖系统 供暖系统。
差。如供回水温度为95℃/70℃,则每米高差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
gh(ρh-ρg)=9.81×(977.81-961.92)
=156(Pa)
5.2 热水采暖系统
图5-2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Back
5.2 热水采暖系统
图5-2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Back
5.2 热水采暖系统
(1) 水在系统内的流动方向是自下而上流动,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可通过顺流式 膨胀水箱排除空气,无需设置集中排气罐等排气装置。
(2) 对热损失大的底层房间,由于底层供水温度高,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减小,便于 布置。
5.2 热水采暖系统
(3) 当采用高温水采暖系统时,由于供水干管设在底层,这样可降低防止高温水汽 化所需的水箱标高,减少布置高架水箱的困难。
5.1 采暖系的分类、级成与原理
图5-1所示的热水采暖系统表示出了热源、输热管道和散热设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三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供热系统可分为局部供热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 热源、输热管道和散热设备三个组成部分在构造上连在一起的供热系统称为局部供热 系统;热源、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管网将其连接,由热源向散热设备供应热量的供热 热水采暖系统
5.2 热水采暖系统
图5-5 机械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热水采暖系统
5.1 采暖系的分类、级成与原理
2 按设备相对位置分类
(1) 局部采暖系统 热源、热网、散热器三部分在构造上合在一起的采暖系统, 如火炉采暖、简易散热器采暖、煤气采暖和电热采暖。
(2) 集中采暖系统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网相连接,由热源向各个房 间或建筑物供给热量的采暖系统。
(3) 区域采暖系统 供暖系统。
差。如供回水温度为95℃/70℃,则每米高差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
gh(ρh-ρg)=9.81×(977.81-961.92)
=156(Pa)
5.2 热水采暖系统
图5-2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Back
5.2 热水采暖系统
图5-2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Back
5.2 热水采暖系统
(1) 水在系统内的流动方向是自下而上流动,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可通过顺流式 膨胀水箱排除空气,无需设置集中排气罐等排气装置。
(2) 对热损失大的底层房间,由于底层供水温度高,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减小,便于 布置。
5.2 热水采暖系统
(3) 当采用高温水采暖系统时,由于供水干管设在底层,这样可降低防止高温水汽 化所需的水箱标高,减少布置高架水箱的困难。
5.1 采暖系的分类、级成与原理
图5-1所示的热水采暖系统表示出了热源、输热管道和散热设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三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供热系统可分为局部供热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 热源、输热管道和散热设备三个组成部分在构造上连在一起的供热系统称为局部供热 系统;热源、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管网将其连接,由热源向散热设备供应热量的供热 热水采暖系统
建筑设备教学课件PPT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平板型集热器, 是一种利用“热箱”原理 把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的装 置。它由双层高硼硅玻璃, 夹层高真空,内壁是用无 光黑色涂料涂黑,保温层 绝热。如果只在5-10月份 使用,应比当地纬度少10 度效果较好。
2、加热设备
(1) 容积式水加热器 容积式水加热器有立式和卧式两种。
•新型震动式热交换器工作原理 其构造如详图:
CB-水的比热(kj/kg ℃),热水供应系统中可取4·19 (kj/kg ℃)
Q -设计小时耗热量(K的选择
1、热水箱、热水罐、加热水箱和容积式水加热器容积计算方法
(1)经验计算法
对于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医院、和公共浴池、可按不 小于45分钟设计小时耗热量,对于企业浴室和和集团浴室可取30 分钟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计算经验公式分别为:
(二)间接加热方式
热媒通过传热面加热冷 水。
常用设备: (1)容积式水加热器 (2)快速水加热器 (3)加热水箱 (4)半容积式水加热器 (5)半即热式水加热器
容积式热交换器
容积式水加热器间接加热方式。热媒可使用蒸汽和高温热水。容积式 水加热器有卧式和立式两种类型。容积式水加热器适用于供水温度要求均 匀、无噪声的医院、饭店、旅馆、住宅等建筑。
Hx-自然循环作用水头(Pa〕 h-锅炉中心与热水罐中心或水加热器排 管中心的标高差(m); r1-热水罐或水加热器回水管中的平均重 度N/m3 r2-锅炉出口水的平均重度N/m3
循环条件:
2.热媒为高压蒸汽时
(二)热水配水管网和循环管网的计算
1. 热水配水管网的计算
配水管网计算的方法与给水管网相同,但因为热水的重度小 于冷水的重度热水管网容易结垢等因素,管道水头损失的计 算应使用热水管道的水力计算表格。
采暖工程课件.pptx

讲解P70页例题,理解单管垂直失调的原因
第31页/共121页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在系 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 环。
1、主要型式
A、垂直式系统,按供、回水干管布置位置不同,有下列 几种型式:
*上供下回式双管和单管热水供暖系统 *下供下回式双管热水供暖系统; *中供式热水供暖系统; *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热水供暖系统; *混合式热水供暖系统。
最小传热阻
基建投资大大增加
经济传热阻
使建筑物的建造费用和经营费用之和最小的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提出:
Km KiFi / F0
Ki ——参与传热的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Fi ——相应的围护结构面积,㎡;
F0——参与传热的各围护结构面积的总和,㎡; Km——建筑物围护结构第1的5页平/共均121传页 热系数,W/㎡·℃
第8页/共121页
冷风渗透耗热量
换气次数法 用于民用建筑的概算法,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0.278 nkVnc(tn tw' )
式中 Vn ——房间内部体积,m3
nk ——房间换气次数,次/h
百分数法 用于工业建筑的概算法。
第9页/共121页
冷风侵入耗热量
冷风侵入耗热量: 在冬季受风压和热压作用下,冷 空气由开启的外门侵入室内,这部分冷空气加热 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
情况
间
有内门或房门
密闭性差 密闭性好
有前室门、楼梯间门 或走廊两端设门
密闭性差 密闭性好
cr
1.0 1.0-0.8 0.8-0.6 0.6-0.4 0.4-0.2
第21页/共121页
第31页/共121页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在系 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 环。
1、主要型式
A、垂直式系统,按供、回水干管布置位置不同,有下列 几种型式:
*上供下回式双管和单管热水供暖系统 *下供下回式双管热水供暖系统; *中供式热水供暖系统; *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热水供暖系统; *混合式热水供暖系统。
最小传热阻
基建投资大大增加
经济传热阻
使建筑物的建造费用和经营费用之和最小的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提出:
Km KiFi / F0
Ki ——参与传热的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Fi ——相应的围护结构面积,㎡;
F0——参与传热的各围护结构面积的总和,㎡; Km——建筑物围护结构第1的5页平/共均121传页 热系数,W/㎡·℃
第8页/共121页
冷风渗透耗热量
换气次数法 用于民用建筑的概算法,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0.278 nkVnc(tn tw' )
式中 Vn ——房间内部体积,m3
nk ——房间换气次数,次/h
百分数法 用于工业建筑的概算法。
第9页/共121页
冷风侵入耗热量
冷风侵入耗热量: 在冬季受风压和热压作用下,冷 空气由开启的外门侵入室内,这部分冷空气加热 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
情况
间
有内门或房门
密闭性差 密闭性好
有前室门、楼梯间门 或走廊两端设门
密闭性差 密闭性好
cr
1.0 1.0-0.8 0.8-0.6 0.6-0.4 0.4-0.2
第21页/共121页
8.采暖

内补充热量。
2
建 筑 设 备--8.采暖
8.1.1 采暖系统的基本组成
采暖系统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热源:热源是采暖系统中生产热能的部分。 如:锅炉房、热交换站等。 2、供热管道:供热管道是指热源和散热设备 之间的连接管道。供热管道将热媒由热源输送到各 个散热设备。
3、散热设备: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的设备。如: 散热器、暖风机等。
5
建 筑 设 备--8.采暖
8.2 热水采暖系统 在热水采暖系统中,热媒是水,按照水在系 统中的循环动力不同,热水采暖系统分为自然循环 热水采暖系统和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在自然循
环热水采暖系统中,热水靠供水与回水的容重差所
形成的压力进行循环;在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
热水是靠水泵产生的压力来进行循环的。
3
建 筑 设 备--8.采暖
8.1.2 采暖系统的分类
(一)根据作用范围的不同,采暖系统可分为: 1、局部采暖系统:热源、供热管道和散热设备在构 造上成为一个整体的采暖系统称为局部采暖系统。如:火 炉采暖、简易散热器采暖、煤气采暖与电热采暖等。
2、集中供暖系统:热源设在独建的锅炉房或换热 站内,热量由热媒(热水或蒸汽)经供热管道输送至一幢 或几幢建筑物的散热设备,称为集中供暖系统。
愈加严重。因此,双管系统不宜在四层以上的建筑
物中采用。
16
建 筑 设 备--8.采暖
3、机械循环双管下供下回式热水采暖系统
图8—4为机械循环双管下供下回式热水采暖 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供水干管和回水干管均敷设 在所有散热器之下。系统中的空气要靠上层散热器 的手动放气排除。
17
建 筑 设 备--8.采暖
温度低于70℃时,它们的高差为0.5m。
采暖节能工程PPT课件

17
9 采暖节能工程
9.2 主控项目
➢ 若是一次性进场,送检复验的样品中只要有一个 被检验(测)不合格,则判定全部产品材料不合 格。对于分批次进场的,第一次复验合格,则说 明本次及以前进场的产品合格;若在第二次复验 不合格,则截至到第一次复验之后进场的产品均 判定为不合格。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使用到 采暖节能工程中,必须全部退货处理,供应商应 负担一切损失。
.
16
9 采暖节能工程
9.2 主控项目
➢ 同一厂家同材质的保温材料见证取样送检的次数 可以根据工程的大小,在方案中确定抽检的次数, 并得到监理的认可,但不得少于2次。对于分批 次进场的,抽取的时间可以定在首次大批量进场 时以及供货后期;若是一次性进场,现场应随机 抽检不少于2个测试样品进行检验。
.
不同厂家或不同材质或不同规格的散热器,则应
分别按其数量的1%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且不得少
于2组。
同一厂家同一材质的保温材料复验的次数不得少
于2次。
不同厂家或不同材质的保温材料,则应分别见证
取样送检,且不得少于2次。
.
20
9 采暖节能工程
9.2 主控项目
9.2.3 采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暖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散热设备、阀门、过滤器、温度计及仪表
.
18
9 采暖节能工程
9.2 主控项目
➢ 检验方法: 现场随机见证取样送检复验。 核查复验检验(测)报告的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是否与进场时提供的产品检验报(测)告中 的技术性能参数一致。
.
19
9 采暖节能工程
9.2 主控项目
➢ 检查数量:
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散热器按其数量的1% 进行见
供热系统介绍ppt课件

降低,以增大系统的作用压力。如果锅炉中 心与底层散热器中心垂直距离较小,宜采用 单管上供下回式,最好是单管垂直串联。
• (3)膨胀水箱宜设置在供水总立管顶部,据 顶300~500mm。系统的供回水干管沿水流方 向设向下坡,坡度为0.5%~1%,散热器支管 坡度为1~2%。便于排气。
23
散热器供暖系统
道使用寿命长,便于进行供热调节。 • 蒸汽供暖系统:蒸汽的密度小,产生的
水静压力小。蒸汽的热惰性小,升温快。 热媒流量小,节省管材,所需散热面积 小,设备投资小。
12
散热器供暖系统
• 1、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 按驱动水的循环动力不同: • 重力(自然)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系统
13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供回水方式不同分为:单管系统(单 管顺流、单管跨越)、双管系统;
• 2、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 靠水泵的动力使水在系统中循环。特点
是管径小、升温快,但耗费电能,维修 量大。
24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上供下回式垂直双 管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 调节要求的建筑。
• 特点:是最常用的 双管系统做法。排 气方便;室温可调 节;易产生垂直失 调。
25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下供上回 式
• 适用条件:高温水、 室温有调节要求的 建筑。
• 特点:有利于减轻 垂直失调;排气方 便;散热器传热系 数小,所需散热器 面积大。
26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调节要
求且顶棚不能敷设干管的 建筑。 • 特点:减轻垂直失调;建 筑物顶棚下无干管,比较 美观。下供下回式系统还 可以分层施工,分期投入 使用,便于冬季施工。 • 排气不便。 系统的排气可 通过在顶层散热器设放气 阀或设置空气管来集中排 气。
• (3)膨胀水箱宜设置在供水总立管顶部,据 顶300~500mm。系统的供回水干管沿水流方 向设向下坡,坡度为0.5%~1%,散热器支管 坡度为1~2%。便于排气。
23
散热器供暖系统
道使用寿命长,便于进行供热调节。 • 蒸汽供暖系统:蒸汽的密度小,产生的
水静压力小。蒸汽的热惰性小,升温快。 热媒流量小,节省管材,所需散热面积 小,设备投资小。
12
散热器供暖系统
• 1、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 按驱动水的循环动力不同: • 重力(自然)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系统
13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供回水方式不同分为:单管系统(单 管顺流、单管跨越)、双管系统;
• 2、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 靠水泵的动力使水在系统中循环。特点
是管径小、升温快,但耗费电能,维修 量大。
24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上供下回式垂直双 管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 调节要求的建筑。
• 特点:是最常用的 双管系统做法。排 气方便;室温可调 节;易产生垂直失 调。
25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下供上回 式
• 适用条件:高温水、 室温有调节要求的 建筑。
• 特点:有利于减轻 垂直失调;排气方 便;散热器传热系 数小,所需散热器 面积大。
26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调节要
求且顶棚不能敷设干管的 建筑。 • 特点:减轻垂直失调;建 筑物顶棚下无干管,比较 美观。下供下回式系统还 可以分层施工,分期投入 使用,便于冬季施工。 • 排气不便。 系统的排气可 通过在顶层散热器设放气 阀或设置空气管来集中排 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物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不宜大 于0.3m/s。 工业建筑室内散热量少于23W/m2时,不宜 大于0.3m/s,室内散热量大于或等于 23W/m2时,不宜大于0.5m/s。
二、采暖系统的设计负荷
采暖室内、室外计算参数 3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 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三、对流采暖系统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
特点:水静压力大,与室外热网连接时,应 根据散热器的承压能力,外网的压力状况等 因素,确定系统的形式及连接方式。
分区式采暖系统:垂直方向分成二个或二个 以上的系统。 单双管混合系统:将散热器分成若干组,在 每组内采用双管形式,而组与组间采用单管 连接。(P137图8-11)
五、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铝制及钢(铜)铝复合散热器:结构紧凑、 重量轻、造型美观、热工性能好、承 压高。可用于开式系统及卫生间、浴 室等潮湿场所。热媒应为热水,不能 为蒸汽。 全铜水道散热器:耐腐蚀、适用于任何 水质的热媒、导热性好、强度好。采 用热水为热媒。
五、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塑料散热器:重量轻、节省金属、防腐 性好、是一种有发展前前途的散热器。 卫生间专用散热器:除散热外,兼顾装 饰及烘干毛巾等功能。
四、辐射采暖系统
低温辐射采暖 散热面与建筑结构合为一体。
根据安装位置分为:顶棚式、地板式、 墙壁式、踢脚板式
按构造分为:埋管式、风道式、组合式 见图8-2
四、辐射采暖系统
1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具有舒适性强、节能、方便实施按 户热计量,便于住户二次装修。 可有效利用低温热源如太阳能、地 下热水、采暖和空调系统的回水、热泵 型冷热水机组、工业与城市余热和废热 等。
采
暖
一、采暖方式、热媒及系统分类
采暖: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温度, 以达到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 术,也称供暖。
采暖系统的组成:热媒制备(热源)、热媒 输送、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个主要部 分组成。
一、采暖方式、热媒及系统分类
采暖方式 1 集中采暖与分散采暖
2 全面采暖与局部采暖 3 连续采暖与间歇采暖
五、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散热器的选择 散热器应根据采暖系统热媒参数、 建筑物使用要求,从热工性能、经济、 机械性能、卫生、美观、使用寿命等方 面综合比较。
五、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散热器的布置 设置在外墙窗口下。 一般敞露,装饰要求和以蒸汽为热媒须 围挡。 直立在地上或用托架挂在墙上。
可以明装,半明装,暗装。
二、采暖系统的设计负荷
采暖室内、室外计算参数 1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根据建筑物的用途 选用。 民用建筑物的主要房间:16~24℃。 工业建筑的工作地点设计温度 轻作业:18~21℃, 中作业:16~18℃, 重作业:14~16℃, 过重作业:12~14℃。
二、采暖系统的设计负荷
采暖室内、室外计算参数 2 室内空气流速:
垂直式系统:竖向布置的散热器沿一根立管 串接或沿供回水立管并接的采暖系统。
上供下回式
下供下回式 中供式 下供上回式 混合式
三、对流采暖系统
水平式系统: 按供水管与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分为顺流 式和跨越式。 水平式比垂直式上供下回排气复杂些、 适用于单层建筑或不能敷设立管的多层 建筑。 水平系统造价较低,管路简单,无穿过 各层楼板的立管,便于分层管理和调节
二、采暖系统的设计负荷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设计热负荷的估算:
Q qF F
式中:qF 为单位面积热指标 W/m2 F 为总建筑面积 m2
三、对流采暖系统
热水采暖系统 热媒为水,热源中的水经输热管道流 到供暖房间的散热器中,放出热量后经管 道流回热源。 按循环的动力可分为: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六、室内采暖系统管路布置与主 要设备及附件
热水采暖系统管路布置
热水采暖系统管道走向布置应合理,节省 管材,便于调节和排除空气,阻力应平衡。 引入管一般宜在建筑物中部,室内管道宜 明装,尽可能将立管布置在墙角落。水平管 道应避免穿越防火墙,必须穿越时,须预留 套管。
采用分户热计量时,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 户独立系统形式
六、室内采暖系统管路布置与主 要设备及附件
热水采暖系统主要设备及附件 膨胀水箱 热水采暖系统排气设备 散热器温控阀
热计量仪表
水力控制阀
六、室内采暖系统管路布置与主 要设备及附件
蒸汽采暖系统管路布置
系统管道布置大多采用上供下回式。
地面不便布置凝水管时,也可采用上供上 回式,必须在每个散热器的凝水排出管上安 装疏水器和止回阀。
七、分户采暖热源
1 分户式燃气采暖 燃气式热风炉、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 独立燃气采暖炉等形式。 特点:采暖自控程度高,洁净、节能、 调节灵活,计量准确方便,供热效率 高。但烟气无组织、多点、低空排放, 产生局部污染,部分燃气炉运行噪声 大,有防火和安全保障问题。
七、分户采暖热源
2 电热采暖 自然对流电暖器:踢脚板式电暖器
三、对流采暖系统
按供回水方式不同可分为:P134图 上供下回式 下供下回式
中供式
下供上回式
混合式
三、对流采暖系统
按散热器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 垂直式和水平式
三、对流采暖系统
按并联环路的流程不同可分为: 同程式和异程式(P138图8-13) 按供水温度不同: 低温采暖系统 水温≤100℃
高温采暖系统
三、对流采暖系统
热风采暖分类: 根据送风方式有:集中送风、风道送风、 暖风机送风等。 按被加热空气来源不:直流式、再循环 式、混合式。
三、对流采暖系统
热空气幕: 利用特制的空气分布器喷出一定速 度 和温度的幕状气流,借此封闭大门、 门厅、门洞、柜台等,减少和隔绝外界 气流的侵入,以维持室内或某一工作区 域一定环境条件,同时还可阻挡灰尘、 有害气体和昆虫进入,维护室内环境和 节约建筑能耗。
水温>100℃
按连接散热器管道数不同:单管系统和 双管系统。
三、对流采暖系统
自然循环热采暖系统
系统中不设水泵,仅靠热水散热冷却所产 生的自然压头促使水在系统内循环,自然压头 等于系统最低点断面左右面积所受到的水柱压 力之差。
特点:作用压力小、管径大、系统简单、不消 耗电能 双管系统适用于作用半径不超过50m的三层以 下建筑,单管系统适用于作用半径不超过50m 的多层建筑。
三、对流采暖系统
热空气幕的形式: 下送式 上送式 单侧空气幕
双侧空气幕
四、辐射采暖系统
辐射采暖分类 低温辐射采暖 辐射表面温度小于80℃
中温辐射采暖 辐射表面温度80~200℃
高温辐射采暖 辐射表面温度高于500℃, 燃气红外辐射器、电红外辐射器等。
四、辐射采暖系统
辐射采暖的热媒 热水、蒸汽、空气、电、可燃气体或液 体(如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等)
4 值班采暖
一、采暖方式、热媒及系统分类
采暖方式的选择
1 累年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90天时宜采用 集中采暖。 2 累年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60~89天或不 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75天时 宜采用集中采暖。 3 公共建筑或工业建筑的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 用的时间室内温度必须大于0 ℃,而房间蓄热不 能满足要求时,按5℃设置值班采暖。 4 工艺无要求且每名工人占用的建筑面积超过 100m2时,设局部采暖或取暖室。
三、对流采暖系统
分户计量的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形式
对于新建住宅设置集中热水采暖系统时, 应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 热计量收费。
适合热计量的采暖系统就具备以下条件: 调节功能 与调节功能相应的控制装置 每户有计量功能
三、对流采暖系统
蒸汽采暖系统 分类: 高压蒸汽供暖系 统(供汽表压力大于 70kPa); 低压蒸汽供暖系 统(供汽表压力等于 或者小于70kPa )
四、辐射采暖系统
高温辐射采暖 按能源类型分为:
电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石英管或石英 灯辐射器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
五、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散热器是一种以对流传热方式为主的散 热设备。
常见散热器的类型: 按材质:金属型、非金属型 按结构形式:柱型、翼型、管型、平 板型
五、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铸铁散热器:结构简单、防腐性好、使 用寿命长以及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但 金属耗量大、强度低承压力低。不宜 用于高层。 钢制散热器:易被腐蚀、使用寿命短; 但制造工艺简单、外形美观、金属耗 量少、承压能力高。可用于高层建筑 采暖。
三、对流采暖系统
热风采暖与空气幕 热媒宜用0.1~0.3MPa的高压蒸汽或 不低于90℃的热水,也可以采用燃气、 燃油或电加热。
热风采暖是将室内、外空气或混合 空气加热后通过风机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送入室内,与 室内空气混合,维持室内空气温度达到 采暖设计温度。
三、对流采暖系统
热风采暖特点: 热惰性小、升温快、室内温度分布均 匀、温度梯度小、设备简单、投资省。 适用于耗热量大的大空间建筑和间歇采 暖的建筑。
七、分户采暖热源
3 家用换热机组
P158图8-40
八、集中采暖热源
1 热力网供热形式 热水供应形式:开式、闭式。(图8-41) 蒸汽供热形式:单管式、多管式;凝结 水回收、凝结水不回收。
八、集中采暖热源
2 集中供热的热站:是供热网络与 热用户的连接场所,根据热网工 况和不同的条件向热用户分配热 量。 3 区域锅炉房
二、采暖系统的设计负荷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采暖系统的热负荷理论计算应根据建 筑物得失热量的确定: Q Q Q
s d
建筑物失热包括:围护结构传热耗热、冷风渗 透耗热、冷风侵入耗热、水分蒸发耗热、运 输物品及工具耗热、通风耗热等 建筑物得热包括:工艺设备散热、热管道及其 它表面散热、热物料散热、太阳辐射得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