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采暖系统

合集下载

建筑设备--供暖工程

建筑设备--供暖工程

建筑设备—供暖工程1. 简介建筑供暖工程是指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热水的技术和设备。

在冷气困扰的寒冬季节,供暖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供暖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常用供暖设备和供暖系统的分类。

2. 基本知识2.1 热平衡在供暖工程中,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热平衡是指建筑物内部的热量损失等于供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只有在热平衡的状态下,建筑物才能保持恒定的室内温度。

2.2 热负荷热负荷是指建筑物所需的热量。

它取决于建筑物的大小、结构、保温性能、地理位置等因素。

了解热负荷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和设计恰当的供暖系统。

2.3 供暖设备常见的供暖设备包括锅炉、辐射器、空气加热器等。

这些设备根据燃料种类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供暖需求。

3. 常用供暖设备3.1 锅炉锅炉是供暖工程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

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水或蒸汽,然后将其输送到建筑物中的辐射器或其他热交换设备,以供暖。

锅炉可以使用天然气、燃油、煤等多种燃料。

3.2 辐射器辐射器是将锅炉产生的热量传送到室内空间的设备。

辐射器有多种类型,包括铸铁辐射器、钢制辐射器和铜铝复合辐射器等。

它们通常安装在室内墙壁或地板下,通过辐射热量使房间保持温暖。

3.3 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通过将室外空气加热并输送到建筑物中,实现供暖效果。

它通常由燃烧燃料产生热量,然后通过风扇或通风系统将热空气均匀地分布到建筑物各个区域。

4. 供暖系统分类供暖系统根据供热介质和供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4.1 热水供暖系统热水供暖系统通过热水流动来传递热量。

这种系统通常使用锅炉作为供热装置,将加热后的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辐射器或其他热交换设备,然后将热量传递给空气,让室内保持温暖。

4.2 蒸汽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与热水供暖系统类似,但供热介质是蒸汽而不是热水。

在这种系统中,锅炉产生蒸汽,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辐射器。

辐射器会将蒸汽冷凝成水释放热量,并将剩余的蒸汽回流到锅炉中重新加热。

室内供暖系统—采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建筑设备)

室内供暖系统—采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建筑设备)
3.3 采暖系统的安装
• 3.3.1 散热器安装要求 • 3.3.2 采暖管道支架的种类及安装要求 • 3.3.3 采暖管道防腐及保温 • 3.3.4 室内采暖管道的安装
3.3.1 散热器安装要求
• 散热器的安装形式有明装和暗装两种。明装为散热器裸露 在室内,暗装则有半暗装(散热器的一半宽度置于墙槽内)、 全暗装(散热器宽度方向完全置于墙槽内,加罩后与墙面平 齐)、明装及半暗装加罩等。对于全暗装的散热器罩,在散 热器支管与立管交叉处,应设检修门。
• 1.支架的种类 • 管道支架按其对管道的制约作用力分为活动支架和固定支架;按支
架本身的构造不同分为托架、吊架。 • (1) 活动支架 • 活动支架的作用是:使管道热胀冷缩时在允许的范围内沿轴向自由
移动,不被卡死。室内采暖管道的活动支架有托架和吊架两种形 式。 • 1) 托架。托架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横梁。不保温管道用低支架安装 (图3.43),保温管道用高支架安装(图3.44)。
• 4) 组对带腿的散热器(如柱型散热器)在15片以下时用两片带腿 的;15~25片时,中间加上一片。
• 5) 有放气阀的散热器,热水和高压蒸汽采暖系统放气阀应安 装在散热器的顶部。低压蒸汽采暖系统有放气阀应安装在散热 器下部1/3~1/4高度上。
• (3) 散热器组对工序 • 散热器组对前,应将各散热片进行除锈处理,并按设计规定涂(喷)刷第一
图3.46 卡环式固定支架 (a)卡环式;(b)带弧形挡板的卡环式
• (3) 立管支架
• 立管支架采用管卡,有单、双立管卡两种,分别用于单根立管, 并行的两根立管的固定,规格为DN15~50。立管卡结构见图 3.47。
• 立管管卡安装,层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层须安装1个;层高大于 5m,每层不得少于2个。

建筑设备工程课件 第七章 采暖方式、热媒及系统分类

建筑设备工程课件 第七章 采暖方式、热媒及系统分类

2019/12/9
17
一、热水供热系统
2019/12/9
18
按系统循环动力分类
自然循环系统 依靠水温不同造成的密度差进行循 环的系统
机械循环系统 依靠机械力(一般为水泵)循环的 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
2019/12/9
19
2019/12/9
20
2019/12/9
21
按供暖立管数分类
蒸汽和热水
2019/12/9
5
2019/12/9
三、采暖系统的分类
按热媒
热水采暖系统 蒸汽采暖系统
按散热设备
散热器采暖系统 热风采暖系统
按散热方式
对流采暖系统 辐射采暖系统
6
按热媒种类和参数分类
2019/12/9
热水供暖系统
当热水温度>100℃时,称为高温水供暖系 统;当供水温度 100℃称为低温水供暖系 统。
(3) 相同热舒适条件下,室内温度相对较低
由于垂直温度分布的差别, 有效区域内相同温度时,平均 温度最低。
由于可减少人体辐射散热, 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 可取 得2-3℃的等效舒适温度。
比传统采暖方式节能20%~30%文献
(4) 供水温度较低,可采用低品位热源。
(5) 房间热惰性较好。
单管系统 双管系统 单双管混合系统
2019/12/9
22
双管式系统
单管式系统
按供回水方式分类
2019/12/9
上供下回式(顺流式、上分式)系 统
下供下回式(下分式)系统 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系统 中供式系统 上供上回式系统
24
上供下回:管道布置合理、放气简单、最常用

建筑设备ppt8 采暖

建筑设备ppt8 采暖

民用建筑物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不宜大 于0.3m/s。 工业建筑室内散热量少于23W/m2时,不宜 大于0.3m/s,室内散热量大于或等于 23W/m2时,不宜大于0.5m/s。
二、采暖系统的设计负荷
采暖室内、室外计算参数 3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 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三、对流采暖系统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
特点:水静压力大,与室外热网连接时,应 根据散热器的承压能力,外网的压力状况等 因素,确定系统的形式及连接方式。
分区式采暖系统:垂直方向分成二个或二个 以上的系统。 单双管混合系统:将散热器分成若干组,在 每组内采用双管形式,而组与组间采用单管 连接。(P137图8-11)
五、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铝制及钢(铜)铝复合散热器:结构紧凑、 重量轻、造型美观、热工性能好、承 压高。可用于开式系统及卫生间、浴 室等潮湿场所。热媒应为热水,不能 为蒸汽。 全铜水道散热器:耐腐蚀、适用于任何 水质的热媒、导热性好、强度好。采 用热水为热媒。
五、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塑料散热器:重量轻、节省金属、防腐 性好、是一种有发展前前途的散热器。 卫生间专用散热器:除散热外,兼顾装 饰及烘干毛巾等功能。
四、辐射采暖系统
低温辐射采暖 散热面与建筑结构合为一体。
根据安装位置分为:顶棚式、地板式、 墙壁式、踢脚板式
按构造分为:埋管式、风道式、组合式 见图8-2
四、辐射采暖系统
1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具有舒适性强、节能、方便实施按 户热计量,便于住户二次装修。 可有效利用低温热源如太阳能、地 下热水、采暖和空调系统的回水、热泵 型冷热水机组、工业与城市余热和废热 等。


一、采暖方式、热媒及系统分类

一级建筑师辅导精华:采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及附件

一级建筑师辅导精华:采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及附件

四、采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及附件(⼀)散热器散热器是应⽤最⼴,最普遍的散热设备,散热器按传热⽅式分为辐射散热器和对流散热器。

后者对流散热量⼏乎占100%,相对对流散热器⽽⾔,其他⼤多数散热器同时以对流和辐射散热,称为辐射散热器或散热器。

散热器按材质分为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铝制散热器及塑料散热器等。

1.铸铁散热器它是由铸铁浇铸⽽成的,加⼯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耐腐蚀,使⽤寿命长,热稳定性能好,但⾦属耗量⼤,笨重,承压能⼒⼩(0.5MPa),不宜⽤于⾼层建筑,⽽在热⽔及低压蒸汽采暖⼯程中⼴泛应⽤。

2.钢制散热器钢制散热器制造⼯艺先进,适合于⾃动化⽣产,外形美观,⾦属耗量少,重量轻,运输组装⼯作量少,承压能⼒较⾼(0.8~1.0MPa),可⽤于⾼层建筑。

钢制散热器⼀般由薄钢板冲压焊接⽽成,耐腐蚀性较差。

3.铝制散热器铝制散热器外观美观,重量轻,传热效率⾼,但造价较⾼。

热⽔采暖系统选⽤散热器时,钢制散热器与铝制散热器不应在同⼀热⽔采暖系统中使⽤。

铝制散热器与热⽔采暖系统管道应注意采⽤等电位连接。

4.选择散热器的原则(1)散热器的⼯作压⼒,应满⾜系统的⼯作压⼒,并符合国家现⾏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2)具有腐蚀性⽓体的⽣产⼚房或相对湿度较⼤的房间,宜采⽤铸铁散热器;(3)采⽤钢质散热器时,应采⽤闭式系统,并满⾜产品对⽔质的要求。

在⾮采暖季节采暖系统应充⽔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4)采⽤铝制散热器时,应选⽤内防腐型散热器,并满⾜产品对⽔质的要求;(5)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采暖系统不宜采⽤⽔流通道内有粘砂的铸铁等散热器。

5.散热器的布置原则(1)散热器宜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2)两道外门之间的门⽃内,不应设置散热器;(3)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定⽐例分配在下部各层;(4)散热器宜明装。

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流通道,⾜够的通道⾯积,并⽅便维修;(5)幼⼉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6)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管供暖。

建筑供暖设备简介

建筑供暖设备简介

散热器平均温度高,持续时间长,表管内液体 蒸发量越多;反之,散热器平均温度低,持续 时间短,表管内液体蒸发量就少。表管内液体 蒸发量与散热器平均温度和持续时间成比例。 采暖期中玻璃管中的液体蒸发量,即玻璃管中 的液体的液面下降的高度,就表示该散热器向 房间散出热量的多少。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 测量玻璃管中的液体温度对时间积分的装置。
2) 双管系统中散热器具有较好的调节特性,进 入双管系统中散热器的流量明显小于进入单管 跨越式系统中散热器的流量,相对而言,更接 近或处于散热器调节敏感区。
适合热分配表的采暖系统
热分配表的使用方法是:在每个散热器上
安装热量分配表,测量计算每个住户用热比例,
通过总表来计算热量;在每个采暖季结束后,
热量分配表是通过测定用户散热设备的散
热量来确定用户的用热量的仪表。它的使用方
法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在每个散热器上安
装热量分配表,测量计算每个住户用热比例,
通过总表来计算热量;在每个采暖季结束后,
由工作人员来读表,根据计算,求得实际耗热
量。常用的有蒸发式和电子式两种。
蒸发式热分配表
电子式热分配表
蒸发式热分配表的特点是:价格较低,安装方 便,但计量准确性较差。蒸发式热分配表装有 可蒸发液体的开口透明玻璃管,把它安装在散 热器规定位置上,将感受到散热器的平均温度, 使表管内液体蒸发。
这几种塑料管具有耐老化、耐腐蚀、不结垢、
承压高、无污染、沿程阻力小等优点。
4、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特点:
由于辐射强度及温度的双重作用,人体所受 冷辐射减少,户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从下而 上逐渐减低,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具 有很好的舒适感。
同时,还具有节能、热稳定性好、便于实施 分户热计量等优点。但是,低温热水地板辐射 采暖系统初投资较大,对施工要求高,增加了 楼板厚度、减小了室内净高,楼面的结构荷载 也加大了。

建筑设备--供暖工程

建筑设备--供暖工程

7.1.2 热水供暖系统 1) 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
1. 按照热媒参数划分 低温热水供暖系统----供水温度 t ≤100℃ 。 高温热水供暖系统----供水温度t >100℃ 。 2. 按照系统循环动力划分
自然循环
机械循环
自然循环是利用热水散热冷却 所产生的自然压头促使水在系 统中循环
特点:压头小、作用半径不大
的车
节能。
间。
1)圆翼型散热器 由生铁铸成,其形状为外面有圆形翼片的圆管。
168 164
1000
2021/8/19
第2章 采暖工程
2021/8/19
第2章 采暖工程
2)长翼型散热器
由生铁铸成。它的外 面有许多竖向翼片, 外壳内部为一个扁盒 状空间 。
115
505 600
2021/8/19
第2章 采暖工程
6
1—蒸汽管 2—暖风机 3—泄水管 4—疏水器 5—单向阀 6—空气管 7—凝水管 8—散热器
2021/8/19
第2章 采暖工程
2.4 采暖系统的布置与保温 2.4.1 采暖管道的布置
1.干管
4
2
1
顶层
3
65
底层
42 1
顶层
3 65
底层
2021/8/19
a)异程式
b)同程式
1—供水总立管 2—供水干管 3—回水干管 4—立管 5—供水进口管 6—回水出口管
6)蒸汽供暖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疏水器漏气、凝结水二次蒸发、管件损坏等跑、 冒、滴、漏现象。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性。
2.3.2 低压蒸汽采暖系统
1. 散热器的供汽压力
散热器内蒸汽压力应接近大气压力并略高一些。

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规范供暖方式与设备安装要求

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规范供暖方式与设备安装要求

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规范供暖方式与设备安装要求建筑采暖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利用供热设备为居住者提供温暖的热能。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供暖方式并安装相应的设备。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规范中的供暖方式和设备安装要求。

供暖方式的选择在建筑采暖工程中,供暖方式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结构、屋顶类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

常见的供暖方式包括集中供暖系统、分户供暖系统以及地板供暖系统。

集中供暖系统是指通过建筑物内的热水管道或蒸汽管道将热能传递给各个房间。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住宅小区或办公楼等大面积建筑物。

在安装集中供暖系统时,需注意管道的敷设,必须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没有漏水,以免造成能量浪费和其他不必要的问题。

分户供暖系统是将供热设备安装在每个房间或每个单元的供暖系统中。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型住宅或一些小面积的办公室。

在安装分户供暖系统时,需要确保每个房间或单元的供暖设备运行稳定,并且能够满足温度调节的需要。

地板供暖系统是指将供热设备安装在建筑物的地板下方,通过地板传导热能给整个空间。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均匀的供暖效果,并且不占用室内空间。

在安装地板供暖系统时,需要确保地面的平整度和散热效率,以免影响供暖效果。

设备安装要求无论采用何种供暖方式,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设备安装要求,以确保供热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以下是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规范中的一些设备安装要求:1. 供热设备需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具备合法的产品认证和质量保证。

2. 热源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通风要求需满足相关规定,避免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过热或氧气不足等安全隐患。

3. 管道的安装需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确保管道连接牢固、没有漏水,并且能够承受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压力。

4. 安全阀及其他保护装置的安装是保障供热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确保其稳定可靠。

5. 控制系统的安装需满足温度控制的需要,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建筑采暖系统
6.1.1 热水采暖系统
按热媒温度不同:低温水采暖系统、高温水采暖系统 按供回水管道设置方式:单管系统、双管系统
分 按管道敷设方式:垂直式系统、水平式系统 类
按系统循环的动力:重力(自然)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系统 按立管的循环环路长度:同程式系统、异程式系统
6 建筑采暖系统
低温热水采暖系统 & 高温热水采暖系统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3、自然循环热水系统的排气:水流慢,i=0.5%~1%
8
2
水平干管中水流速<0.2m/s;而干管中
I5
I
空气气泡的浮升速度为0.1~0.2m/s,
1 5
4 3
h1
立管中3 为0.25m/s;所1以水中的空气能
6
逆着水流方向向高处4 聚集。
7
h
2
i=0.5%~1%
ho
A PL A PR
部分,如锅炉房、热交换站等。 (2)输热管道:供热管道是指热源和散热设备之间的连接管
道,将热媒输送到各个散热设备。 (3)散热设备:将热量传
至所需空间的设备,如散热器、 暖风机等。
6 建筑采暖系统
6.1.0 采暖系统组成与分类
1.按热媒种类分类 ➢热水采暖系统:以热水为热媒,主要用于民用建筑。 ➢蒸汽采暖系统:以水蒸气为热媒,主要用于工业建筑。 ➢热风采暖系统:以热空气为热媒,主要用于大型工业车间。
第6章 建筑采暖系统
0 采暖系统概述 1 采暖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23 采暖系统的热负荷与计算 3 热源 43 采暖设备及附件
6 建筑采暖系统
6.0 采暖系统概述
1.建筑采暖系统:为了维持建筑物室内所需的空气温度而向其供给 相应的热量所需的工程设施。 2.建筑采暖系统的任务和目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所需 要的大量的热能。 3.建筑采暖工程的应用历史
6 建筑采暖系统
双管系统
热水经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个散 热器,冷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热器直 接沿水管回流到热源的系统。 每组散热器都能组成一个循环环路, 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温度基本上是一致 的,各组散热器可自行调节热媒流量, 互相不受影响。
6 建筑采暖系统
垂直式系统& 水平式系统
6 建筑采暖系统
重力(自然)循环系统 & 机械循环系统
2.按设备相对位置分类 ➢局部采暖系统:热源、热网、散热器三部分在构造上合在一 起的采暖系统,如火炉采暖、煤气采暖和电热采暖。
➢集中采暖系统: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网相连接, 由热源向各个房间或建筑物供给热量的采暖系统。
➢区域供暖系统:以集中供热的热网作为热源,用以满足一个 建筑群或一个区域供暖用热需要的系统。它的供热规模比集中 供暖要大得多,实质上它是集中供暖的一种形式。
6.1.0 采暖系统组成与分类 6.1.1 热水采暖系统 6.1.2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 6.1.3 蒸汽采暖系统 6.1.4 热风采暖系统 6.1.5 辐射采暖 6.1.6 采暖系统热媒的选择 6.1.7 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和敷设
6 建筑采暖系统
6.1.0 采暖系统组成与分类
所有采暖系统都是由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热源:使燃料燃烧产生热,将热媒加热成热水或蒸汽的
低温热水采暖系统:水温≤100℃。 供回水温度多采用95/70 ℃;新型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 60/40℃,50/ 30℃。 低温水供暖系统卫生条件较好,目前广泛用于民用建筑。
高温热水采暖系统:水温>100℃。 高温水采暖系统用在生产厂房,采用120~130/70~80℃。
6 建筑采暖系统
单管系统
热水经供水管顺序流过多组散热器,并顺序地在各散热器中冷却 的系统。 立管上的散热器串联起来形成构成一个循环环路,从上到下各层 散热器的进水温度不同,每组散热器的热媒流量不能单独调节。
19世纪初期,开始用锅炉产生的蒸汽或热水来采暖。 1877年,美国建成了区域采暖系统。 二战后,区域采暖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俄罗斯和东欧以热电厂 作为热源,美国和西欧以区域锅炉房为主) 我国,解放后得到较大发展,主要热源为热电厂、区域锅炉房 和分散锅炉房。
6 建筑采暖系统
6.1 采暖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这样,水连续被加热,热水不断上升,在散热 器及管路中散热冷却后的回水又流回锅炉被重 新加热,形成如图箭头所示的方向循环流动。
6 建筑采暖系统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2、循环动力:锅炉与散热器的供水、回水温度差而形成的密度差 所产生的作用压力。
设P1和P2分别表示A—A断面右侧和左侧的 水柱压力,则
(a) 11
(b)
9 10
因此,上供下回式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向
膨胀水箱方向上升的坡向,坡度为0.005~0.01。散热器支管的坡度
一般取1%。回水干管应有向锅炉方向的向下坡度0.005~0.01。
6 建筑采暖系统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4、特点: 重力循环双管系统:由于各层散热器与锅炉间形成独立的循环,因 而随着从上层到下层,散热器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逐渐减小,各 层循环压力也出现由大到小的现象,上层作用压力大,因此流过上 层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大于实际需求量,流过下层散热器的热水流量 小于实际需求量。这样会造成上层温度偏高,下层温度偏低。楼层 越多,失调现象越严重。 重力循环单管系统:不存在垂直失调问题,但在单管系统中,存在 从上到下各楼层散热器的进水温度不同,且每组散热器的热媒流量 不能单独调节的弊端。
P1=g(h0ρh+hρh+h1ρg)
P2=g(h0ρh+hρg+h1ρg) 断面A—A两侧之差值,即系统的循环作用
压力为 ΔP=P1-P2=gh(ρh-ρg)
(6-3)
由式(6-3)可见,起循环作用的只有散热
器中心和锅炉中心之间这段高℃/70℃,则每米高差可
产生的作用压力为gh(ρh-ρg)=9.81×(977.816 9建6筑1采.9暖2系) =统156(Pa)
重力循环系统:依靠供水与回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系统。 机械循环系统:靠机械力(水泵压力)进行水循环的系统。
6 建筑采暖系统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1、工作原理:在系统工作之前,先将系统 中充满冷水。当水在锅炉内被加热后,它的 密度减小,同时受着从散热器流回来密度较 大的回水的驱动,使热水沿着供水干管上升, 流入散热器。在散热器内水被冷却,再沿回 水干管流回锅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