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合集下载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3、文化教育:
材料五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推行
“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共设8所大学、 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1907年,日本儿童 入学率高达97%。
教育 制度
主要内容
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发展中高等教育
作用 培养国家人才
文化 生活
& 教育 制度 军事
殖产兴业,土地买卖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新式学校,义务教育
实行征兵制
促进经济发展 形成崇洋风气 培养国家人才 增强军事力量
社会束缚 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
破茧成蝶
四、终化蝶——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明治维新的影响
1、漂亮 2、丑陋
四、终化蝶——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日本迅速崛起,摆脱了民族危机 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经济
主要内容
兴办工商业,引进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3、文化教育:
材料四
生活 习俗
主要内容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作用 形成崇洋风气
日本为什么有这么多英语的外来词汇? 近代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语言中有大量的西方元素
历史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2、经济发展:
材料三 (为实现殖产兴业)明治政府除进行地税改革而获取必要
的巨额土地税收之外……采取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头实 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日本 出现早期产业革命热潮。他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

川教版(精华课件).第21课 日本的明治维新

川教版(精华课件).第21课 日本的明治维新

国内
国外
美国入侵
天皇
统 治 阶 级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大名 武士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
被 统 治 阶 级
新兴地主、 商人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农民、城市平民
探讨19世纪中叶日本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 矛盾和问题
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努 力发展教育; 社会生活:革除旧习,提倡欧美 生活方式;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 军队(“皇军”)。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明治维新
倒幕派领袖 口号 文件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五条誓文》、 《维新政体书》
改革成功的保障: 政治上
西乡隆盛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 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他们簇拥着年少 的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 大权全归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决定 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乡隆盛和 大久保利通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鸟羽、伏见之战
1868年1月,幕府以讨伐叛逆为借口,首先挑起战争。双方在京都附近的 鸟羽、伏见激战3天,倒幕派军队打败幕府军。4月,德川庆喜投降,德川幕 府265年的统治被推翻。随后江户改称东京。1869年3月,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5月,幕府残余势力被消灭。
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努 力发展教育;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பைடு நூலகம்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时期的乡村学童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要点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要点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 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
改革
明治维新:日本明治政府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义统
生 产
治 阶 级





和被

统 治

阶 级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导 致
大名
有些从事工商业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农民、城市平民
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 级的常备军,但其尊天皇为“神”,以 “武士道‘精神为军人的行为准则,也说 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并 为日本后来走上对外侵略道路埋下了伏笔。
银行、邮政局、铁路局等新事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 方便。 • 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普通教育4年,不服从者将 受罚。
• 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服的男子,很少有人头 上还留着发髻了;吃西餐、开化妆舞会、听西洋音乐成 为一种时尚。
• 武士不再垄断军职,邻居家的孩子被征,成为一名“皇 军”。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军事


废藩置县
引进西方技术,兴办工商业;允 许土地自由买卖。
设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发展中、高等教育。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废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皇 军”。
县 县

京 消中除央了集地权方,县封为建日县割本据资势本力主,义县加经强济县了的 都 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文化教育:设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高等教育。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1912) 1852.11.3~1912.7.30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军事 1871.8.14~1908.11.14 实行征兵制 建立近代化军队 方面 爱新觉罗· 载湉(tiá n)
中国光绪帝
日本明治天皇
第三学习主题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三学习主题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三井兑换店成立 日本大商业银行之一,三井企业集团的核心。总行设在东京。三井银行设 分支机构184个,其前身为“三井兑换店”。是日本最早的私立银行,1990年 与太阳神户银行合并,1992年更名为樱花银行。
第三学习主题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横滨市是神奈川县的县厅所在地,为著名国际港口,人口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市区做为 镰仓幕府的国际交易港,六浦凑自古以来就被开发。横滨的由来是“横而长的海滨”。横浜 村、神奈川凑(神奈川宿)海域,在日美修好通商条约中被订为开港地,短时间内调整为国 际港的体制,1859年7月1日(安政6年6月2日)横滨港开港,也被称为“金港” 。
在江户幕府时期,将军是实际上权力最
大的人。征夷大将军的石高(日本幕府时代 用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又称石高 制,举凡税贡、劳务、军役等对政府的义务 皆依据石高的多寡来课征。)在江户初年大 致占有七百万石。
德川庆喜
1837.10.28~1913.11.22
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倒幕运动中被 迫还政天皇,终结了德川幕府统治。
“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
原名西乡隆永 1828.1.23~1877.9.2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军人、政治家
大久保利通
1830.8.10~1878.5.1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政治家

第一学习主题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doc

第一学习主题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doc

和口号。

2.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概述:武装倒幕运动4. 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解读重难点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其性质是 。

古代日本通过___________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它当时学习的对象是_________。

课堂进行时】你知道武士道吗?武士道原来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它规定了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如效忠君主,崇尚武艺,讲究“信义”和“廉耻”等。

明治维新时期,掌握军队领导权的都是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倒幕派人士。

这些人出身中下级武士,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他们在建立新式军队时,对军队灌输武士道精神,规定了军人应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和崇俭朴这五条武士道规范,要求军人效忠天皇,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

【自主学习】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知识建构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再一次飞跃,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

几乎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同时,中国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呢?(提示:从国际环境上、从改革阻力上、从群众基础上、从领导力量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从国际环境上看:(2)从改革阻力上看:(3)从群众基础上看:(4)从领导力量上看:【课堂小结】原因前提影响课堂大练兵.日本明治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买卖C.文明开化D.发展近代工业2.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彻底铲除封建制度C.摆脱殖民统治D.实现工业化3.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是 ( )A. 废藩置县 B.废除行会制度,引进西方技术C.实行义务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4.右图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哪一方面改革后出现的现象?()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D.提倡欧美生活方式5.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谈到日中关系时说“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望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1、从国际环境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从改革阻力上:日本防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被推翻;而中国玩固派掌握着国家实权,力量强大。3、从群众基础上:日本重视、利用人民力量,社会基础坚实;而中国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脱离了群众,社会基础薄弱。
4、从领导力量上: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了政权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维新派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限皇帝身上。
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1)幕府封建统治防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防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持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课件显示)
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
德育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擅长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
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教法
讲力量,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扶持和保护资本主义企业,所以其作用是——促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文教
就发展了近代教育、培养了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
社会生活
革除了旧习,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军事
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并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
三、对明治维新的评价(课件显示)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师: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这次改革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展开的,所以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中图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中图版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明治维新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明治维新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中图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中图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日本明治维新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历史上册
3.授课时间:2024年秋
②趣味性:板书设计应有趣味性,通过创意的插图、图标或者趣味性的句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使用历史人物卡通形象来代表重要人物,或者用有趣的比喻和句子来概括复杂的概念,使板书既有趣又易于理解。
③结构清晰:板书设计应具有清晰的结构,将知识点分层次、分模块地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可以将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分别用不同的板块呈现,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每个板块的核心内容。
3.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社会的变革,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要求整理成一篇资料汇编,字数不限。
作业反馈:
1.对学生的短文进行批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观点阐述。对于存在的问题,如语言表达不清、逻辑混乱、观点不明确等,及时指出并提出改进建议。
2.对学生的报告进行批改,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点阐述。对于存在的问题,如分析不深入、观点不明确、论据不足等,及时指出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从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中,你悟到了 什么?
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变革. 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弃其糟粕。
教育是强国之本,要重视发展教育
1.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改变国家行政建制 B.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C.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D.迁藩主到东京居住
2.“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 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 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 A.废藩置县 C.发展近代工业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
二、明治维新
1.时间: 1868年起 2.代表人物: 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 3.口号: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4.文献: 明治天皇发布“五条誓文”和“维新政体书”
5.主要内容:
明治维新主要措施及作用
项目
政治 经济
内容
作用
废藩置县,由中央直 加强中央集权,为资本主义的发 接治理
美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 日本的历史是两次改革的历史„„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
封建制度的代表 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19世纪中叶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实 德川幕府 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幕 府
指武士首脑将军的府邸,后来 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 府。从12世纪—19世纪明治维 新前,日本处在军事封建统治 的“幕府政治”时期,它先后 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 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原因:幕府统治的危机
内:幕府的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外:打开了日本大门,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重;
二、前提:武装倒幕
1868年,倒幕派武装在鸟羽、伏见打败幕府军,取得胜利,被推翻。

三、改革的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允许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方面:“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影响最深远);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4)军事方面:取消,实行,建立的皇军
四、性质:是自上而下的的改革
五、历史影响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摆脱了危机,成为亚洲惟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

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有人说“中日在19世纪中期,同是天涯沦落人,而到十九世纪末,相逢却曾不相识”。

请你用史实来说明这句话。

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留下那些借鉴和启示?
1、“……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文中的“社会变革”指() A.武装倒幕 B.明治维新 C.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D.迁都东京
2、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这段话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 A.发展近代工业 B.文明开化 C.学习西方D.政治平等
3、材料一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

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福泽谕吉《脱亚论》请回答:
(1)材料中“守旧衰老的政府”是指什么政府? 后来解决这一政府的方式是什么?
(2)新政府将世界文明引进“东洋孤岛”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