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合集下载

明治维新导学案

明治维新导学案

《明治维新》导学案(两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知识预习:自主学习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一、历史背景1、政治:2、经济:3、外交:4、文化:5、国际:6、政权:二、基本内容1、政治上:A_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B宣布____________,取消身份制和特权;C颁布_______________,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2、经济上:殖产兴业具体措施:3、文化上:文明开化具体措施:4、军事上:义务兵役制,武士道精神。

三、评价:(提示:从内容分析总结)1、性质:2、进步性:(1)政治上:(2)经济上:(3)文化上:(4)军事上:(5)国际上:为其他落后国家地区开启近代化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3、局限性:(1)政治上:(2)经济上:(3)文化上:(4)军事上:四、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自主拓展)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用了不到5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200年左右才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原因有:外在因素:(1)良好的国际环境。

当时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方兴未艾,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美国当时忙于国内的南北战争,德、意处于统一的高潮,俄国也在进行农奴制改革,同时,他们对日本的政策各怀鬼胎,没有达成一致;另外,西方列强同日本封建势力的勾结尚不深。

所有这些,使明治维新发生之时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加快了维新成功的步伐。

早在幕府末期,日本西南地区就通过长崎港同荷兰人保持贸易关系,一些知识分子通过荷兰人的介绍,学习西方科技,了解世界的政治局势,研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思想,并提出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在日本实行社会改革的政治主张,这些兰学家的改革主张对后来的明治维新运动起了很大影响。

高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设计

高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设计

日本明治维新课程标准:1.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并进行评价。

2.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归纳概括,整理分析;上网查资料;合作探讨;观看视频,自主提问,写小论文,评比。

3.情感态度价值观:借鉴日本改革的长处;加强国防教育,警惕日本的军国主义的抬头。

概念诠释幕府: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

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

明治维新: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求知识于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从性质来看,明治维新是一次以农民为主力、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结成联盟、以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为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自明朝以后,特别是近代以来,日本是我们重要的对手。

除了对抗,(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有很多合作),我们还需更多地了解和研究对手。

上网或查阅资料,多角度了解日本。

然后根据了解完成以下几题。

1.日本历史演进的过程。

2.日本印象:我眼中的日本。

3.历史上中日之间,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战争?21世纪的今天,你觉得中日之间发生战争可能性大吗?你的理由有哪些?4.如果派你去日本考察,你的主题是什么?怎么做?第二环节自主预习一、结合教材归纳,回答明治维新的背景。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高二历史(新人教选修1)导学案: 第24课 明治维新

高二历史(新人教选修1)导学案: 第24课 明治维新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23课明治维新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课前导学【明确目标】【基础达标】一、废除旧体制1、加强中央集权⑴内容①取消幕府的,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年,政府宣布“”,由中央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⑵作用:开始建立起统一的。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⑴内容①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等四种身份。

②宣布“”,废除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

③以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⑵作用: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

二、发展新经济1、措施⑴币制改革:1871年,以金本位的纸币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⑵土地改革①措施:废除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影响: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⑶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并以货币支付。

⑷殖产兴业①引进先进的、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企效的。

②建设近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2、特点: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的发展。

三、倡导“文明开化”1、含义: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

2、表现⑴派遣学生到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⑵依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1871年成立,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⑶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

四、建立新军队1、措施⑴1873年,开始实行,建立常备军。

⑵建立,仿制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

⑶设立,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2、结果:建立起一支。

3、特点⑴日本军队称为“”。

⑵军人接受教育,必须效忠天皇。

⑶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干预。

2、课堂识真一、选择题1、关于下图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指挥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战役中打败幕府军B.出任日本第一任内阁首相C.负责起草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D.曾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2、下列关于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全国废除封建领主制,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B.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废除藩国,设立府县,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D.废藩置县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3、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的军队的突出特点主要包括()①军队由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等机构组成②军部只向天皇负责③所有日本军人要接受武士道教育④运用近代先进武器装备A.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4、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学案)华师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了解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及西方列强的入侵;理解倒幕运动的作用;记住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认识①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改革必须建立在政权巩固的基础之上,推翻幕府统治是明治维新的必然前提。

③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

(可适当联系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重点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措施影响。

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教学方法】导读式自主互助型学习【教具学具】1、学案中的图片及阅读材料2、按教材顺序充分利用其相关图片、引文、表格【新课导入】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的民族,回忆:1、日本社会学习外国先进制度并实现其第一次转折是?(大化改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学习隋唐)2、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幕府统治时期) 。

幕府封建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

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日本天皇睦仁改年号为明治的这一年,所以叫“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第二次转折,由封建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那么,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导学过程】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自学阅读教材第153-154页回答:(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回答下面问题。

)(1)(2)看下图:幕府为何成为了众矢之的?(提示学生结合154页楷体字从当时的各个阶级阶级阶层:农民、资产阶级、大名、武士等的处境和与幕府的矛盾上思考)2、结合小组回答,老师概述:除了内忧,还有外患。

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

政府曾经明确指示,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船舰。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

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想一想,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同学回答:鸦片战资本主义性质的 数目增多、规模扩大。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华东师大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华东师大版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明治维新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日本明治时期的政治家、平民、外国使者等角色,通过模拟明治维新的决策过程,增强学生对明治维新的理解。
(2)实验:设计一个关于日本明治维新政策影响的实验,如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政策变化带来的后果。
(3)游戏:设计一款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策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明治维新过程中的决策与挑战。
5. 明治维新的评价
- 题目:请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 答案:日本明治维新被认为是一场成功的现代化改革,使日本摆脱了危机,实现了国家的崛起。积极方面包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危机,实现了国家的崛起,推动了日本现代化进程。消极方面包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并不彻底,留下了许多封建残余。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上完《日本明治维新》这节课,我感到十分疲惫,但同时也充满了成就感。我想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一番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今后的教学。
首先,我觉得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案例研究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明治维新的知识。特别是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明治维新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我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铜川市桃园第二中小学付耀伟【学习目标】1、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开始时间、在位天皇、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影响。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的方法。

3、充分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激情学习,享受成功的快乐!【重点和难点】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日本明治维新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维新变法成功的原因。

【学情分析】学生们对日本明治维新不了解,但对日本大化改新很了解,也知道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学习他国先进,勇于改革的一个国家。

尤其对中国抗战题材的影视相当熟悉。

针对日本曾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恶痛绝。

但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小国家是如何进一步强大起来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却一无所知。

而本课文所讲内容正是他们想迫切了解的知识。

因此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一定会兴趣很浓,很容易投入历史课堂。

初三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需要教师点拨帮助。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教师在本课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与点评等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法指导】:本学案一课时完成,课前,将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在自觉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自学内容。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继而召集各小组组长交流自主学习内容答案,组长再和本小组学生交流,学生口头展示【预习检测】。

华师大版九上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华师大版九上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九年级上历史导学案日本明治维新学校:芮城三中主备人:赵艳妮审稿人:刘香学习目标:1、知道德川幕府统治及倒幕运动的基本史实。

2、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1、明治维新的背景:⑴内因:19世纪中期,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外因:外国的入侵,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2、倒幕运动:19世纪年代末,以、等诸藩为主的发动了“尊王攘夷”运动。

年10月,统治日本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

3、明治维新⑴开始改革的时间是年。

改革的内容: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上:提倡,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2)性质:明治天皇实行的。

(3)影响: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社会性质)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局限性)③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如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给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启示: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⑵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资金,坚持改革开放⑶倡导科教兴国,努力发展教育。

巩固练习:1、有人认为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里的“外因”主要是指【】A、大名的强大B、中下级武士的支持C、民族危机的加剧D、倒幕运动的胜利2、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它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3、创新和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文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A、废藩置县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实行征兵制D、努力发展教育4、下列改革中,就性质、结果和影响而言最为相似的是()①日本大化改新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戊戌变法④日本明治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改变了社会性质B、废除了农奴制度C、促进了社会进步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6、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似点不包括()A、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维护了国家统一D、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导学案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导学案

大流乡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人:罗爱英审核人:段跃杰审批人:段跃杰学案编号:21授课人:罗爱英授课时间:班级:九年级学生:小组:课题: 日本明治维新课型:新授课课时:1 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知道明治维新的条件;能说出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人物、性质;会分析明治维新的作用。

(重点)【学法指导】在老师和导学案指导下学习【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内容,在书上标划出来做好笔记,不会的用红笔做记号,交流时提出。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改革的背景1、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情况如何?组成封建统治阶级的是哪些人?谁掌握军政大权?天皇呢?解释“藩”、“武士”、“武士道精神”?2、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如何?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变化?3、最早用武力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时间是?这对日本的影响是什么?这一时期,在亚洲还有一个国家的境遇与日本类似,也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这个国家是?二、倒幕运动1、倒幕运动的背景?2、倒幕运动的主力是?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倒幕运动的结果是什么?三、明治初年的改革1、改革时间?2、改革内容:①经济方面?②军事方面?③政治方面?④思想文化教育方面?3、改革性质?4、改革的影响:①积极影响?②消极影响?【合作交流】先同桌,再小组,后全班。

【合作探究】探讨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的启示?【展示表达】要求:声音洪亮;仪态大方【课堂小结】幕府 倒幕运动 明治政府 统治 阻 碍 推 翻实 施【达标测评】 见《学习检测》选择1-8小题闭关自守 封建落后 殖产兴业 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 “脱亚入欧”、 摆脱民族危机 明治前 明治维新 明治后 资本主义列强行列 德川幕府 资产阶级改革资本主义 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它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
3、创新和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集中学导学案九年级历史(上)
课题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课型
备课人
授课人
组长
审核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幕府统治及其被推翻的史实
2、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性质
3、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
日本明治维新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_______统治下,是一个闭关锁国、保守落后的封建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
(2)当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剧变中,商业城市相继出现,_____、____、_____、都成为商业中心。商品经济渗入农业,农村中出现了__________.
C、促进了社会进步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6、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似点不包括()
A、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维护了国家统一D、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7、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设县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提倡文明开化D、努力发展教育
⑴材料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⑵19世纪60年代末,该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⑶“弃旧图新”的结果使它逐步转变为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教学反思
(3)1853年,_____国海军准将培理率舰队抵达日本,后来与日本签定了《__________条约》,随后,英法俄等国也强迫日本签定类似不平等的条约,日本面临着沦为_________的严重危机。
【合作探究】
说说明治维新的背景(提示: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说)
(二)倒幕运动
【自主学习】
19世纪____年代末,以_____、_____等诸藩为主的_________发动了“尊王攘夷”运动。_______年初,统治日本_____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
2、日本历史上经历过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两次改革,试说出这两次改革学习的对象和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想想日本的改革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巩固练习:
1、有人认为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里的“外因”主要是指()
A、大名的强大B、中下级武士的支持
C、民族危机的加剧D、倒幕运动的胜利
A、废藩置县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D、努力发展教育
4、下列改革中,就性质、结果和影响而言最为相似的是()
①日本大化改新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戊戌变法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俄国1861年改革Biblioteka 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B、废除了农奴制度
导学内容
教学侧记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思考弹丸小国的日本何以能打败泱泱大国的清王朝?在与中国相同的大背景下,日本又是如何跻身于资本主义国家行列,成为亚洲第一强国的?日本的发展将给我们哪些感悟?
二、探究新课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自主学习】
1、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的状况(阅读课文P134—135,完成下列题目)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电视剧《大国崛起》解说词
(三)明治维新
【自主学习】
1、开始改革的时间是________年。人物是______________.
2、改革的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社会生活上:
3、性质:明治天皇实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
【思维延伸】
1、明治维新改革对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进步性和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