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 - 湖北自考在线
2021年全国10月自考试题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全国10月自考试题大学语文一、单项选取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倡导“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文学主张是()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2.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以为,大学宗旨是()A.研究高深学问B.倡敬爱师友之风C.砥砺道德品行D.倡导合法之娱乐3.爱因斯坦在《我世界观》中所说“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对象”,指是()A.上帝意志B.灵魂不死C.客观世界D.精神王国4.《垓下之围》中突出英雄末路时无可奈何心态场景是()A.四周楚歌中霸王别姬B.东城突围时斩将刈旗C.羞见父老而拒渡乌江D.“吾为若德”而自刎沙场5.《张中丞传后叙》两种重要行文方式是()A.论述与抒情B.议论与抒情C.议论与论述D.描写与抒情6.赵武灵王履行“胡服骑射”重要目是()A.移风易俗,破除陋习B.党同伐异,巩固统治C.加强边防,扩展领土D.废弃老式,改奉异教7.《秋夜》一文除了体现出作者战斗精神外,还体现了她()A.旷达情怀B.博爱胸襟C.深邃思辨D.机智幽默8.下列《哭小弟》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是()A.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像公共汽车上同样拥挤B.车里有许多人等着,她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C.曾有个别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D.风烛残年爸爸想儿子,特别这几年妈妈去世后9.《我与地坛》中,“我”十五年总是到地坛古园去重要目是()A.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现实B.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事C.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D.去窥看自己心魂10.下列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是()A.《蒹葭》B.《长恨歌》C.《湘夫人》D.《早雁》11.《陌上桑》行文笔调重要特色是()A.幽默诙谐B.严正庄严C.辛辣冷峻D.优雅婉约12.下列《饮酒》(其五)诗句中,体现诗人陶醉于自然景物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移情于景是()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C.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D.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14.下列柳永《八声甘州》词句中,言外故意,寄托青春不再、人生如寄感伤是()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15.下列诗词中,风格可以形容为“肝肠似火,色貌如花”是()A.李白《行路难》(其一)B.贺铸《鹧鸪天》C.李清照《声声慢》D.辛弃疾《摸鱼儿》16.闻一多《一句话》中,暗示反动统治者残酷弹压民众反抗诗句是()A.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B.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C.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D.突然青天里一种霹雳17.下列诗人中,被视为20世纪3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派”诗歌代表人物是()A.郭沫若B.闻一多C.徐志摩D.戴望舒18.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祖国》四个章节关系是()A.四者并列B.逐级递进C.两两对比D.交错映照19.《婴宁》情节发展内在脉络是()A.狐母生狐女、埋荒山、求合葬B.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C.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D.婴宁隐于笑、爱笑、矢不复笑20.《断魂枪》中,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重要因素是()A.大梦先醒,积极求变B.迫于时变,不得不变C.广开财路,各种经营D.以商养武,发扬国术二、多项选取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0月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科)冲刺模拟试卷(四)答案

XX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科)冲刺模拟试卷(四)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C2.A3.A4.C5.A6.B7.C8.D9.B 10.C11.D 12.A 13.D14.A 15.A 16.A 17.A 18.B 19.B 2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ABCDE 22.BC 23.BC 24.ABD 25.ABCDE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26.却:拒绝;内:通“纳”27.几:近28.其:表期望、命令的语气;乃:你的29.冀:希望30.艳羡:非常羡慕31.亟:屡次32.会:适逢33.辞服:说了屈服的话34.乘:登35.霾:同“埋”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36.A.中心论点是:写文章要抓住主旨,切中要害。
B.比拟法中的类比法。
C.名人名言(理论论据)。
37.A.写李广轻财爱士的品格与善射的个性。
B.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C.原因是保护士兵,身先士卒,对士兵宽缓不苛。
38.A.以“梦”为抒情线索:从梦前写到梦中,再由梦中写到梦后。
B.以情造境。
C.一是被长期投闲置散的痛苦;二是理想与现实的锋利矛盾;三是年华虚度、壮志未酬的悲愤。
39.A.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景;第二个层次写车夫姚纳;第三个层次写马。
B.景象昏暗,创造出一个阴冷的气氛,为车夫姚纳的悲惨故事做了铺垫;堆积在人和马身上的厚厚的雪,说明人和马已呆立很长时间,这不仅暗示姚纳已好久没有生意,更表达出他痛苦的、似乎已是凝冻了的心理状态。
C.静态的肖像描写。
D.写马是用类比的方法写人,马的痴呆、瘦弱,类比着车夫姚纳的可悲处境,暗示着像车夫姚纳这样的下层劳苦群众,其生活与心境就像牛马一样。
40.A.比喻和用典。
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喻指自己渴望多多招纳贤才。
C.主要表达了作者急于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
10月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 - 湖北自考在线范文

10月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时,所采用的论据之一是()A.颛臾是鲁国的“社稷之臣”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作为家臣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D.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2.先秦散文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这一论辩手法的是()A.《孟子》 B.《论语》 C.《战国策》 D.《庄子》3.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拒谏”,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A.新法是“受命于人主” 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 D.新法是“举先王之政”4.为了证明中国是一个“人肉筵宴的厨房”,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
”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是()A.对比与例证B.类比与对比C.演绎与类比D.例证与演绎5.下列《选择与安排》的引文,用来论证“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的是()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B.“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C.“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D.“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6.下列《今》中的语句,通过演绎法来论证“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一论点的是()A.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B.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C.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和空间D.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7.《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 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 D.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8.《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A.抒情与叙事并重B.议论与叙事并重C.议论与抒情并重D.描写与抒情并重9.《种树郭橐驼传》所要警诫的对象是()A.“好烦其令”的“长人者”B.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C.“辍飧饔以劳吏”的百姓D.不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者10.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C.姐姐D.爱尔克的灯光11.《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匪我愆期,子无良媒C.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1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所用典故是()A.商朝伊尹的故事B.周朝吕尚的故事C.西汉司马相如的故事D.南朝宗悫的故事1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C.翰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14.闻一多《一句话》中的“一句话”指的是()A.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B.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C.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D.咱们的中国15.《乐章集》的作者是( )A.李煜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16.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17.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A.晚风 B.黄花 C.梧桐细雨 D.过雁18.辛弃疾《破阵子》词写梦境与现实的矛盾,其意图是()A.以壮衬壮 B.以壮衬悲 C.以悲衬悲 D.以悲衬壮19.郭沫若《炉中煤》所运用的拟人化手法体现在()A.将五四以后的祖国称作年青的女郎B.让炉中煤来倾诉对年青女郎的热爱C.作者用炉中煤来作自己的化身D.用炉中煤的燃烧来暗示爱国激情20.《风波》中描写七斤:“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画,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
2022年全国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旳论题是( A ) 1-3A.民何以才可以加多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实行王道旳主线措施D.实行王道旳对旳态度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倡导“砥砺德行”所针对旳不良校风是( C ) 5-17A.求学为升官发财B.读书为混取文凭C.不合法娱乐泛滥D.不敬爱师长学友3.《咬文嚼字》中,运用“推敲”这个典故,是为了阐明( B ) 7-29A.文字旳运用不可粗枝大叶B.斟酌文字是调节思想感情C.文学旳文字注重联想意义D.文字运用必须有发明精神4.《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 A ) 12-58A.失去齐王信任,罢官归去B.衣锦荣归故里,光宗耀祖C.得到百姓拥护,奉迎返乡D.领受齐王差遣,出使薛国5.下列作品中,重要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旳是( D ) 18-93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先妣事略》6.《前赤壁赋》中引起“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旳是( C ) 17-84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B.“饮酒乐甚,扣舷而歌”C.“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D.曹孟德“横槊赋诗”7.在《香市》旳情景描写中,反衬重兴香市成果很冷落旳是( D ) 22-107A.单调旳锣鼓声B.仍然如昔旳一泓清水C.坍塌旳戏台D.“南洋武术班”旳表演8.《爱尔克旳灯光》所写旳“灯光”中,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旳信念和对抱负旳追求旳是( D ) 23-113A.“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B.“哈立希岛上旳灯光”C.“在窗前发亮旳灯,……灯光在呼唤我”D.“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种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旳灯光”9.《我与地坛》:“当我不在家里旳那些漫长旳时间,她是如何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种妈妈最低限度旳祈求。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答案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答案1、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忙”,也可以说“拜托您了”。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跌宕dàng 佳肴yáo 供不应求gòngB、踱步duó契约qì锲而不舍qìC、赝品yàn 租赁lìn 果实累累léi(正确答案)D、帐簿bù裙褶zhé藏头露尾lòu3、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我的母亲》中“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粗糙(cāo)饿殍(piǎo)脍炙人口(zhì)(正确答案)B、旖旎(nǐ)旮旯(lá)游目骋怀(pìn)C、凫水(fú)尴尬(gān)自惭形秽(suì)D、自诩(yǚ)恬淡(tián)好高骛远(wù)6、1希望别人原谅自己,可以说“请原谅”,也可以说“请包涵”。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稀疏(shū) 旋律(lǜ)羞涩(sè)B、酣睡(hāng)波痕(héng)宛然(wǎng)(正确答案)C、明珠(zhū) 薄雾(wù)蝉鸣(míng)D、脉脉(mò)牵涉(shè) 逾越(yuè)8、“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下列加括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王立同学对这道数学题冥思苦想,终于(妙手偶得),有了答案。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湖北自考网8月26日整理课程代码:000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 )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B.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C.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演绎法3.在《答李翊书》中,“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的喻义是( )A.辞必己出B.醇而后肆C.气盛言宜D.无望速成4.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反语讽剌B.对比反托C.象征暗示D.托物言志5.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阐析“常山蛇阵”的特点是为了喻证( )A.每件艺术品都必须突出一个中心旨意B.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抓住几个典型细节C.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D.每件艺术品都必须做到层次清楚6.培根《论学问》中采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A.排比和对偶B.排比和比喻C.比喻和对偶D.比喻和比拟7.《张中丞传后叙》中提到人们建立“双庙”所纪念的两位坚守睢阳城的英难是( )A.张巡和南霁云B.南霁云和许远C.许远和张巡D.张巡和于嵩8.下述文章中运用了插叙方式来记叙的是( )A.《背影》B.《郑伯克段于鄢》C.《爱尔克的灯光》D.《马伶传》9.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以周围群山“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来表现西山的高峻,这种表现方法是( )A.白描B.铺垫C.象征D.侧写10.《故都的秋》中间两大部分内容的不同在于( )A.前者写北国之秋,后者写南国之秋B.前者重在“色彩浓”,后者重在“回味永”C.前者主要记游踪,后者主要谈感受D.前者用描写方法,后者用议论方式11.《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 )A.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B.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C.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D.反喻自己的愁思无穷无尽12.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句中的“乌鹊”是比喻( )A.寻找归宿的贤才B.流离失所的人民C.难以平静的心情D.即将南征的行动13.在王维《山居秋瞑》一诗中,最能体现山中景物情趣的一个字是( )A.“秋”B.“晚”C.“空”D.“喧”14.杜甫《兵车行》的叙述次序是( )A.写实场景——代人述言——虚幻场景B.写实场景——虚幻场景——代人述言C.虚幻场景——代人述言——写实场景D.代人述言——写实场景——虚幻场景15.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16.辛弃疾《破阵子》词写梦境与现实的矛盾,其基本意图是( )A.以壮衬壮B.以壮衬悲C.以悲衬悲D.以悲衬壮17.下列《我用残损的手掌》的诗句,与“堤上繁花如锦障”采用同样修辞手法的是( )A.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B.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C.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D.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18.李白《行路难》是一首( )A.律诗B.绝句C.楚辞体诗D.乐府体诗19.《长亭送别》中,体现莺莺执着爱情、鄙弃功名的语句是( )A.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B.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C.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D.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20.《鹰之歌》中,鹰和蛇性格之间的关系是( )A.比喻B.比拟C.类比D.对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版)2023年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唐代诗人中,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 王维B. 白居易C. 柳宗元D. 韩愈【正确答案】B第2题杜甫诗歌的风格是【】A. 豪放飘逸B. 沉郁顿挫C. 苍凉悲壮D. 沉雄慷慨【正确答案】B第3题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联是【】A.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正确答案】B李商隐的《无题》颔联两句诗表达了世间男女山盟海誓的真挚感情,前句把爱情比喻为像春蚕抽丝一样,后句表明离别的相思与情爱,这两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第4题下列关于作家艺术风格方面的评论,错误的是【】A. 艾青的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 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 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正确答案】AA项应是新月派诗人的创作特点。
第5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A. 乐府B. 词C. 赋D. 散曲【正确答案】D第6题下列关于诗人徐志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徐志摩是新月社重要成员B.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C. 徐志摩是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D. 飘逸清丽是徐志摩诗歌的一种风格【正确答案】C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戴望舒。
第7题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主要的写作目的是【】A. 强调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B. 批评他植者违背种树规律C. 赞扬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D. 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正确答案】D《种树郭橐驼传》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至吏治上去,揭示了“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
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xx年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认为人们努力追求以下哪些目标是可鄙的( )。
A.奢侈
B.勤劳
C.虚荣
D.正直
E.财产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文中写到“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所以答案为ACE.
1.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认为照亮他的道路,并且不断给他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 )。
A.真
B.善
C.美
D.诚
E.德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文中写到“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所以答案选ABC.
3.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 )。
A.论点
B.立论
C.驳论
D.论据
E.论证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
4.《论毅力》中,以下有关论证,属于比照论证的有( )。
A.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B.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
C.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D.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E.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选项CE都是从正反两方面比照来论证的,其余不是。
5.属于钱钟书创作的作品有( )。
A.《人·兽·鬼》
B.《围城》
C.《写在人生边上》
D.《谈美书简》
E.《谈艺录》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选项D是朱光潜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月自考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时,所采用的论据之一是()A.颛臾是鲁国的“社稷之臣”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作为家臣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D.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2.先秦散文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这一论辩手法的是()A.《孟子》 B.《论语》 C.《战国策》 D.《庄子》3.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拒谏”,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A.新法是“受命于人主” 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 D.新法是“举先王之政”4.为了证明中国是一个“人肉筵宴的厨房”,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
”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是()A.对比与例证B.类比与对比C.演绎与类比D.例证与演绎5.下列《选择与安排》的引文,用来论证“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的是()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B.“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C.“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D.“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6.下列《今》中的语句,通过演绎法来论证“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一论点的是()A.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B.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C.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和空间D.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7.《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 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 D.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8.《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A.抒情与叙事并重B.议论与叙事并重C.议论与抒情并重D.描写与抒情并重9.《种树郭橐驼传》所要警诫的对象是()A.“好烦其令”的“长人者”B.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C.“辍飧饔以劳吏”的百姓D.不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者10.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C.姐姐D.爱尔克的灯光11.《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匪我愆期,子无良媒C.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1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所用典故是()A.商朝伊尹的故事B.周朝吕尚的故事C.西汉司马相如的故事D.南朝宗悫的故事1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C.翰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14.闻一多《一句话》中的“一句话”指的是()A.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B.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C.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D.咱们的中国15.《乐章集》的作者是( )A.李煜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16.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17.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A.晚风 B.黄花 C.梧桐细雨 D.过雁18.辛弃疾《破阵子》词写梦境与现实的矛盾,其意图是()A.以壮衬壮 B.以壮衬悲 C.以悲衬悲 D.以悲衬壮19.郭沫若《炉中煤》所运用的拟人化手法体现在()A.将五四以后的祖国称作年青的女郎B.让炉中煤来倾诉对年青女郎的热爱C.作者用炉中煤来作自己的化身D.用炉中煤的燃烧来暗示爱国激情20.《风波》中描写七斤:“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画,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
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细节描写 D.心理描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成语中,属于从孔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有()A.祸起萧墙B.舍本逐末C.井底之蛙D.功亏一篑E.既来之,则安之22.下列句子中,采用反诘修辞手法的有()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E.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23.下列描述文字属于细节描写的有()A.《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B.《种树郭橐驼传》:“其莳也苦子,其置也若弃。
”C.《张中丞传后叙》:“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D.《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E.《始得西山宴游记》:“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
”24.《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象征 B.比喻 C.排比 D.对偶 E.夸张25.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主要艺术特点有()A.喜剧故事浸染悲剧色彩,形成“含泪的微笑”的风格B.善于通过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刻画人物心理C.一虚一实双线并行,造成强烈的悬念D.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的巧合结局E.语言幽默诙谐,妙语连珠,意趣横生第二部分非选择题(70分)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26.君子疾乎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27.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28.藉寇兵而赍盗粮。
赍:29.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参伍:30.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于己:31.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32.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急诣部:33.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卒“34.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已“35.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
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
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
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
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序,然后自能整一。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
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像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的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
请回答:A.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B.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C.找出其中的比喻句,并说明其比喻的含义。
3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视效慕,莫能如也。
请回答: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B.郭橐驼种树的高超技艺表现在哪几方面?哪些地方属于侧面描写?C.作者写郭橐驼种树的高超技的目的是什么?3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目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请回答:A.找出其中的双重比喻句,并指出其是如何比喻的。
B.“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性格特征?C.指出该段文字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3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协调的。
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请回答:A.概括该段文字的论点。
B.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C.指出该段文字的论据类型。
40.阅读下面一节诗,回答下面问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上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请回答:A.概括该节诗的旨意。
B.指出该段文字对罗敷美貌描写的诗句,并指出这是什么样的描写方法?C.“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上裙,紫绮为上襦”属于什么描写?五、作文(30分)41.以《习惯》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A 3.B 4.A 5.C 6.D 7.D 8.B 9.A 10.B 11.A 12.A 13.C 14.D 15.C 16.D 17.D 18.B 19.B 2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DE 22.BDE 23.ACD 24.BD 25.ABCDE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疾:痛恨发,厌恶。
27.曳兵:拖着武器。
28.赍:赠送,给予。
29.参伍:交相错杂。
30.贰于己:既属于庄公,又属于自己。
31.举:全部。
32.急诣部:马上去右将军的军部。
33.卒:最终。
34.已:停止。
35.秀:抽穗,开花。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A.写文章要围绕主旨安排材料,做到轻重分明。
B.类比。
C.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像投影的焦点。
“纲、北辰、照像投影的焦点”比喻主旨;“目、众星、照像投影”比喻“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
37.A.概写郭橐驼种树的特长。
B.三个方面: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视效慕,莫能如也。
属于侧面描写的是: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他植者虽窥视效慕,莫能如也。
C.为了引出下文让郭橐驼阐发种树道理,以阐明主旨。
38.A.“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