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课平均学分绩点计算表100309
中国4.0gpa划分表

中国4.0gpa划分表
平均学分绩点是将分数换算为绩点,之后按学分加权平均分方法计算。
90以上算4分,80到90算3分,70到80算2分,60到70算1分,60以下0分。
平均学分绩点一般3.7分以上为优秀,3.5分左右为良好,2.5分左右为中等,1分为及格。
绩点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绩点制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自从1985年我国开始倡导实行学分制以来,人们对学分制的讨论和研究比较多,缺了对绩点制的探讨,从而影响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对当下国内高校在采用绩点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与美国高校实行的绩点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平均绩点—搜狗百科

平均绩点—搜狗百科
绩点根据每门课的成绩计算而得,60分绩点为1,往上每1分为0.1绩点,100分为5个绩点。
每门课都有学分,是按学时计的,多数学校每18学时对应1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是将分数换算为绩点,之后按学分加权平均分方法计算。
90以上算4分,80到90算3分,70到80算2分,60到70算1分,60以下0分。
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成绩绩点)/∑课程学分=各门课程学分绩点之和/各门课程学分数之和
∑,Sigma,希腊字母(念:西格玛)表示数学中的“求和”。
某些学校采用学分绩点制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定: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绩点总和÷课程学分总和
在有些学校,平均学分绩点不到2的话(即大约每门平均分在70分左右)无法获得毕业证书,只有结业证书。
1、五级记分制成绩与绩点的对应关系表
2、百分制成绩与绩点的对应关系表
3、课程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
平均成绩及平均绩点计算规则

平均成绩及平均绩点计算规则平均成绩一、计算方法平均成绩=∑(学分*成绩)÷∑学分二、计算范围(一)04、05、06级学生按旧规定执行1.重修成绩不计入,只计最初成绩2.乘系数成绩按原始成绩计算3.缓考课程不计入4.免修课程不计入5.只计本学位成绩,不计双学位成绩6.不包括校任选课、创新课、专业选修课、体育课、国家英语四级成绩按类别排除以下课程:04--法律、经管、社会选修05--文学、历史、哲学选修06--环境、心理、健康选修07--艺术选修08--自然科学选修18--专业选修09--体育25--外语水平研究与创新学生创新实践计划跨学科选修按性质和类别排除以下课程:性质=(选修)且类别=(学科基础)(二)07级及以后入学的学生1.重修成绩不计入,只计最初成绩2.乘系数成绩按原始成绩计算3.缓考课程不计入4.免修课程不计入5.只计本学位成绩,不计双学位成绩6.包括全部课程,国家英语四级除外平均绩点一、计算方法平均绩点=∑(学分*绩点)÷∑学分二、计算范围(一)04、05、06级学生按旧规定执行1. 重修课程按最终成绩计算2.乘系数课程按最终成绩计算3.缓考课程不计入4.免修课程不计入5.只计本学位成绩,不计双学位成绩6.不包括校任选课、创新课、专业选修课、体育课、国家英语四级成绩按类别排除以下课程04--法律、经管、社会选修05--文学、历史、哲学选修06--环境、心理、健康选修07--艺术选修08--自然科学选修18--专业选修09--体育25--外语水平研究与创新学生创新实践计划跨学科选修按性质和类别排除以下课程性质=02(选修)且类别= 16(学科基础)(二)07级及以后入学学生1.重修课程按最终成绩计算2.乘系数课程按最终成绩计算3.缓考课程不计入4.免修课程不计入5.只计本学位成绩,不计双学位成绩6.包括全部课程,国家英语四级除外三、绩点对照表绩点成绩=============4.0 100-903.7 89-853.3 84-823.0 81-782.7 77-752.3 74-722.0 71-681.5 67-641.0 63-60。
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

计算平均学分绩点
我校学籍管理制度
有机化学学分绩点=2.5 ×(82-50)/10=8 系统解剖学学分绩点
=6.5 ×(75-50)/10=16.25 分析化学学分绩点=3.5 ×0=0
平均学分绩点 =8+16.25+0/2.5+6.5+3.5=1.94
★ 分析化学补考成绩:72分,重修成绩78分
备注: 补考合格 成绩按60分计算 重修考试 成绩按实际分数计算,多
次重修,成绩就高计算
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限选课)要计算 到平均学分绩点中。
计算平均学分绩点时,“公共选修Fra bibliotek” 不在计算范围内。
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 (举例)
公式
绩点=(成绩-50)/10 绩点=0
大于 等于60分 小于60分
学分绩点=学分*绩点
平均学分绩点=学分绩点之和/学分之和
举例 我校学籍管理制度
•★有机化学: 2.5学分, 考试成绩82分
系统解剖学:6.5学分, 考试成绩75分
分析化学: 3.5学分, 考试成绩52分
绩点计算方法

绩点计算方法第三章成绩考核与记载第六条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课程的考核。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以百分制记分;考查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记分。
第七条采用计算学分绩点的办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其课程考核绩点计算方法如下:百分制95~10090~9485~8980~8475~7970~7465~6960~640~59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绩点 4.54 3.53 2.52 1.510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课程考核绩点Σ(课程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Σ所修课程学分第八条课程结束考试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补考及格以60分记,其绩点为1,不及格绩点为0(实验和实践性环节不安排补考);补考不及格课程只能申请重修,并按规定办理重修手续,重修课程原则上参加下一级学生的相应课程考试(考核)或采用教考分离的方法进行考试(考核),其重修成绩及绩点按考试(考核)成绩记载。
重修不及格或所修课程绩点较低者,可再次申请重修并以较高的一次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下一级学生相应课程考试(考核))如需提前(或单独)安排的重修课程由课程所属院(部)事先提出方案和课程成绩的计算方法,报教务处审批后实施。
《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法按“《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办法”执行,并取得相应的绩点。
第九条学生每学期所修课程一般为24学分左右,最低不得少于15学分,最高不得超过40学分。
学生在一学期中某课程缺课达三分之一(含办理请假手续的),或抽查点名三次无故缺席,或作业上交次数缺少达三分之一以上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试(或考查)资格,该门课程作不及格处理,且不得参加补考。
第十条学生因故不能参加正常考试(考查)的,必须事先向所在二级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教务处批准方可缓考,缓考学生在补考时安排考试,缓考不及格者不再安排补考。
第十一条凡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者,该课程以零分记,需参加重修。
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公式

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公式
平均学分绩点(GPA)是一个学生在某一学期或整个学年中所获得的所有学分的平均值,其中每个学分都有一个相应的绩点。
计算平均学分绩点的公式如下:
GPA = (Σ(每门课程的学分×相应的绩点))÷Σ每门课程的学分
其中,Σ表示求和,学分是指每门课程的学分数,相应的绩点是指每门课程所对应的绩点数。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得到一个学生在某一学期或整个学年的平均学分绩点。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学生在某一学期修读了三门课程,分别为数学(3学分,绩点为4.0)、英语(2学分,绩点为3.5)和物理(4学分,绩点为3.0),则该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为:
GPA = (3×4.0 + 2×3.5 + 4×3.0)÷(3+2+4)= 3.33
因此,该学生在这个学期的平均学分绩点为3.33。
英国gpa换算对照表

英国gpa换算对照表GPA,即Grade Point Average,是一种衡量一个学生在一段学习时期内的表现的综合评估系统。
它基于学生在学期内所获得的成绩算出来的总体平均分。
GPA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国家的教育系统中,它决定了学生可以申请哪些院校,是否能够获得奖学金,或者是否可以申请到某种职位。
本文将讨论GPA在英国等欧洲国家换算为中国学分制的对照表。
如何计算GPAGPA通常由每一门课程的成绩及每一学期所获得的学分之和综合计算而得出。
一般来说,GPA的计算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学分,等级和分值。
学分代表课程的难度和学习量,等级表明课程水平,分值则表明学生在课程中取得的成绩。
GPA的最终得分通常会被换算成百分比,比如90%:4.0,80-90:3.5,70-80:3.0等。
英国GPA换算对照表表格中展示的是英国GPA换算到中国学分制的对照表:英国GPA | 中国学分------------ | -------------70-100:3.6-4.0 | 90-100:A+60-70:2.6-3.5 | 80-90:A50-60:1.6-2.5 | 70-80:B40-50:0.6-1.5 | 60-70:C注意,这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对照表,每所学校都可能有不同的GPA和学分系统。
为什么要换算GPA?主要是为了让跨国留学生更容易申请海外大学。
正如我们刚刚看到的,GPA和学分制既有很大的不同,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换算GPA将使学生更容易申请到海外大学,因为他们可以以同一种系统来衡量自己的表现。
对于申请海外大学的学生来说,熟悉不同的GPA和学分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他们实现申请海外大学的目标。
总结综上所述,GPA是一种衡量一个学生在一段学习时期内的表现的综合评估系统,它由每一门课程的成绩及每一学期所获得的学分综合计算而得出。
英国GPA换算对照表则可以帮助跨国留学生更容易申请到海外大学,从而更好地实现他们的申请目标。
GPA及其换算方法

GPA及其换算⽅法GPA是英语“Grade Point Average”的缩写,意思是平均分,美国的GPA满分是4分,即A=4,B=3,C=2, D=1。
GPA的精确度往往达到⼩数点后1到2位,如:3.0,3.45等。
GPA的计算⼀般是将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以学时,加起来以后除以总的学时,得出平均分。
中国⾼校的分数设置⼀般是百分制或五分制,具体的折合⽅式视不同的美国⼤学的要求⽽有所不同,⼀般来讲,百分制中的90分以上可视为4分,80分以上为3分,70分以上为2分,60分以上为1分,五分制中的5分为4分,4分为3分,3分为2分,2分为1分。
中国许多⼤学的成绩单上不显⽰学时,因此,GPA只能估算学时,可⽤周课时数乘以周数来确定学期(年)学时数或将所有课程的成绩加起来后除以课程数。
⼀般美国⼤学对于奖学⾦申请者的GPA要求是3.0以上。
GPA⼀般⽤4分制计算,换算⽅法参见下表:百分制分数等级成绩点数 90-100 A 4 80-89 B 3 70-79 C 2 60-69 D 1 60以下 E 0美国⼤学在评定学⽣成绩时,是采取GPA。
在申请学校时,GPA⼗分重要,很多⼤学有最低GPA规定,除了英⽂能⼒测验以外。
GPA的计算是把各科成绩按等级乘以学分,再以总学分除之,美国学⽣各科成绩是以A.B.C.D等级计算,等级成绩和分数成绩换算如下:分数 等级 点数 表现 91-100 A 4.0 极佳 81-90 B 3.0 佳 71-80 C 2.0 平均 61-70 D 1.0 差 51-60 E 0 不及格通常⼤学部学⽣拿到C以上成绩都可以。
但研究所硕⼠学⽣,⾄少要拿到B的成绩。
GPA的标准计算⽅法是将⼤学成绩的加权平均数乘以4,再除以100。
⽐较常见的⽅法还有把各科成绩按等级乘以学求和再以总学分除之。
例如某学⽣的五门课程的学分和成绩为:A课程4个学分,成绩92(A); B课程3个学分,成绩80(B); C课程2个学分,成绩98(A); D课程6个学分,成绩70(C); E课程3个学分,成绩89(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学位课平均学分绩点计算表( 系 级 班)
姓名
王悦超 石磊 石磊 石磊 石磊
学号
09170001 09170002 09170002 09170002 09170002
英语1
英语2
英语3
大学计 算机基 英语4 础
计算机应 用基础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3 3 3 3 3 75 75 75 75 75 6 6 6 6 6 80 88 88 88 88 6 6 6 6 6 79 88 88 88 88
学 成 分 绩
6 6 6 6 6 79 82 82 82 82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分 绩 分 绩 分 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6 6 6 6 75 90 90 90 90 6 6 6 6 6 82 83 83 83 83 6 6 6 6 6 88 84 84 84 84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学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分
4 4 4 4 4 89 88 88 88 88 4 4 4 4 4 91 87 87 87 87 2 2 2 2 2 76 75 75 75 75 4 4 4 4 4
表( 系 级 班)
学 成 学 成 分 绩 分 绩
2 2 2 2 2 81 71 71 71 71 2 2 2 2 2 83 92 92 92 92
成绩
77 91 91 91 91
平均学分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学 成 绩点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分 绩 2 80 2.42 2 84 2.81 2 84 2.8 2 84 2.8 2 84 2.82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