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_世界地图上_七大洲地形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2.3《世界的地形》 课件 (共44张PPT)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2.3《世界的地形》 课件 (共44张PPT)
过海拔7300米。 Q: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Q:最大的高原? 巴面西积达高5原60万(平南方美公里洲) Q:最高的高原? 青 面积藏达高5原00(多亚万平洲方)公里
Q:最长的山脉? 安平第均海斯拔山4脉00(0米南以美上洲,) Q:最高的山脉? 是有喜世“马界世拉上界雅最屋山高 脊的”脉高之(原称亚,。洲)
丘陵
盆地
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共同点
低(陡峭
地面起 伏小
较高(500m 以上)
较低
四周高, 中间低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坡度和缓,相对 高度不超过200m
地面崎 岖不平
包全括长约世8界90上0千多米座最高的山,
世界陆地地形有之11最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右图,归 纳分层设色地 形图是如何制 作出来的?它 的着色规律一 般是怎样的? 它有何优点和 缺点?
制作 原理
着色 规律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 同的颜色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 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 示高山
优 点
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北美③洲大西⑨洋 太⑧平洋 南④美洲
北冰⑾洋 欧⑥洲 亚①洲 非②洲
印度⑩洋 大洋⑦洲
南极⑤洲
将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填到图中相应位置
教学目标
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 2、掌握陆地五大基本地形的异同
点及世界两大山脉带的分布。(重 点)
3、了解海底地形的构造。
预习33—35页,识记下列问题:
别是多少?
相对高度
海拔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3.2《世界的地形》课件(共33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2《世界的地形》课件(共33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请在图中找到世界主要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青藏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巴西高原
3.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3.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平原:平原海拔较低,
一般在200 米以下 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 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 河流冲积形成。世界上 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 洲的亚马孙平原。
列举我国著名的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3.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请在图中找到世界主要盆地。
盆地:盆地四周多被
山地或高原环绕, 中 部相对低平。 也有些 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 的丘陵, 但比四周的 山地、 高原仍要低得 多。
塔里木盆地 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读图活动
1.阅读世界地形图,将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或位置填入表。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e.东欧平原 ①亚洲中南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③北美洲西部 ④南美洲中部
陆地地形
Land terrain
海底地形
Submarine topography
陆地地形
1.对比山高与海深
你知道在地球上是山高还是海深?
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 8848.86米
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 11034米
陆地平均海拔 780米
海洋平均深度 3730米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
2.了解海底地形的特征
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
海底山脉。大西洋中脊亦称中 大西洋海岭,是沿大西洋南北 轴线延伸的海底山脊。它位于 洋盆中部,在一系列延伸到大 陆岸边的平坦的深海平原之间。 大西洋中脊实际上是一条弯曲 延伸的长长的山链,从北冰洋 一直到非洲南端附近,长达约 16,000公里。

世界地理——七大洲四大洋

世界地理——七大洲四大洋
6.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及相关图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使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很活跃,同学们精神集中,紧跟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积极主动开动脑筋,举手回答问题,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1.基本概念: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知识重点
1.七大洲的名称、分布与其分界线;
2.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幽默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天,有位地理老师上课问他的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七个大洲吗”学生答:“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八宝粥、鱼片粥、青菜粥、鸡蛋粥!”老师很生气,接着问:“那你们总该知道有哪四个大洋吧”学生答:“这个当然知道,有绵羊、山羊、滩羊、新疆细毛羊。”(学生开心地大笑,老师适时导入)我们的同学当然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啊,对吧上节课,全球海陆分布特点、面积比例,那这节课呢我们就开始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关知识,学习新课之前,同学要理解几个相关概念。
学生答: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教师问:那南半球呢
学生答: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教师问:那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呢
学生答:南美洲和非洲的大陆(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问该问题与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区别)
教师问:现在我们接下来观察,七大洲分别濒临哪些大洋,首先是亚洲
同学答:亚洲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3.在学习基本原理时,用动画显示其过程,形象生动,有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克服只看文字的静态课件所造成的沉闷气氛,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地形(共21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地形(共21张PPT)

500
B
0
海平 面
-500
.C
一、陆地地形
五种基本的地

平原
丘陵
盆地
海拔一般在200米 以下,地面平坦
高原
四周多被山地或 高原环绕,中部 相对低平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 地面起伏小,边缘陡 峻
海拔一般在200米~500 米之间,起伏和缓
山地
起伏大,沟谷较深, 多在500米以上
一、陆地地形
高原和平原的比较
山峰B 山峰A
鞍部
缓坡
山脚C
陡坡 山脚D
思考: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结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三、学看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 的等高线之间 涂上不同的颜 色,绘制成的 等高线分层设 色地形图真好! 对照陆高和海 深,陆地和海 底地形的高低 起伏状况就一 目了然。
大陆架向外倾斜 的陡坡,水深急 剧增至数千米
大洋中新海 底诞生的地 方,火山活 动较强烈
海洋底部最 深的地方
三、学看地形图
读上图,看看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都是怎 样表示的?
三、学看地形图
拓展应用
等高线呈闭合环状,且越向中心越高——山峰;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的部分——山脊; 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的部分——山谷;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陡崖; 两个山顶或两个山谷之间的低地——鞍部; 四周高,中间低的部分——盆地。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学看地形图
1.了解地形的定义,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2.掌握世界主要大地形区的分布。 3.掌握相对高度和海拔的计算。 4.海底地形的组成。 4.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5.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7.判断各地形部位。 8.有关题目的计算。

3.2《世界的地形》教学课件(共26张PPT)

3.2《世界的地形》教学课件(共26张PPT)
2、看图答题
①是什么地形类型__高___原___ 世界上最高的是 _____青__藏__高___原____ ②世是界什上么最地高形的类是型山脉__山_是__地___ ________________
喜马拉雅山脉
课后练习
1、图中代表的海底地形: A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_大__陆__架___。 B是大陆架外缘的陡坡_大__陆__坡____ 2、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__D____,该地形名称__海__沟_____。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1 陆地地形
根据地表形态,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以下5种。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山地
地表崎岖不平
丘陵
VS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海拔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相 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高原
地表起伏较小
1、区分海底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
洋盆 指宽广而又相对平 坦的大洋底部。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向海洋
的自然延伸,海水
深度不超过200米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
巨大的陡坡,水深急剧
增至数千米
A
C
B
海沟 是大洋底部最深
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
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
洋盆指宽广而又相对平
坦的大洋底部。
D
E
洋中脊 指分布在大洋
大陆架 是大陆向海洋 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 不超过200米
1、区分海底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
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的 巨大的陡坡,水深急剧 增至数千米。
1、区分海底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

世界地理——七大洲四大洋

世界地理——七大洲四大洋
板书课题,教师口述,幽默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并引出新知识,过渡自然,让学生印象深刻
概念分析
1.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水体的中心部分。
5.洋:地球上广大连续水体的边缘部分。
设计理念:
1.由于涉及一些物理知识,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讲新课前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借助计算机动画演示手段,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热情。
1.上课时提到以前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同时引出新知识,过渡自然,让学生印象深刻
2.用图表展示过程,易于记忆,用板书画图示意其过程,边画边口述,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从而加深印象
寓学于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利用口诀,让学生找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
现在呢,我们一起来总结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本课作业
小技巧练习:一笔画世界
作业: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及轮廓,
如果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就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PPT展示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2.板书: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赤道穿过的大洲、
教师问:同学们,我们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地图,以20`W、160`E为界,我们把地球分成了东西半球,那么七大洲中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呢?
学生答: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教师问:那西半球呢?
学生答:北美洲、南美洲
教师问:现在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成了南北半球,同学们看着地图,说说哪些大洲全部或部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七大洲地形及经纬度控制线

七大洲地形及经纬度控制线

位于亚洲东部,地势平 坦,是草原和沙漠的分
布区。
华北平原
位于中国东部,地势平 坦,是中国的粮食主产
区之一。
印度河平原
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交 界处,是南亚最大的平
原之一。
经纬度控制线
01
02
03
04
东经80度线
穿过亚洲中部,经过中国、中 亚和西亚等地区。
北纬30度线
穿过亚洲西部,经过中东、欧 洲和非洲等地区。
东经120度线
穿过亚洲东部,经过中国、俄 罗斯和蒙古等地区。
北纬40度线
穿过亚洲北部,经过俄罗斯和 蒙古等地区。
02 非洲地形及经纬度控制线
地形地貌
刚果盆地
维多利亚湖
非洲最大的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是世界 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之一。
非洲最大的淡水湖,位于东非高原上, 湖面海拔约1135米,水深约40米。
3
陆地
南极洲的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 1000米以上,最高点是文森峰,海拔4897米。
经纬度控制线
南极圈
南极圈是南纬66度34分的纬线圈,是南半球极圈的一部分,也是地球上最南的 纬线圈。
本初子午线南极延伸线
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其南极延伸线是地球上最南的经线,位于南 极点附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维苏威火山
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是欧洲最著名的活 火山之一。
经纬度控制线
本初子午线
穿越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是东西经度的起点。
北极圈
穿过挪威、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是北半球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赤道
穿过加那利群岛,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七上第二单元考点1:七大洲、四大洋名称位置及其分界线、主要海洋

七上第二单元考点1:七大洲、四大洋名称位置及其分界线、主要海洋

欧洲国家
A A
C
F G
I
H
E
J
D B
a Bb A



C I
H D
(8)
G
R
e
S
P(7) K
M
F
H
(6) E (5)
(4)
N
f
3)运河及海峡:a 巴拿马运河 b 白令海峡 c 苏伊士国运家河:d(马5)六甲美海国峡 6)e 直加布拿罗大陀海(峡7) f 麦哲伦中海国峡 (8) 俄罗斯
岛群陵阿M1A南南非美)亚马屿拉岛兰洲极美洲大来、伯洲:岛洲洲群洲半半FHE岛岛岛:北大格BCDK、 5洋)洲山脉G:欧N 安洲第斯山脉 P山尔2(喜1)脉山)马印大脉拉R度乌洋雅S洋拉: 高(2加)北索冰山洋脉
7、中国位于什么半球:北半球 东半球
例:熟记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通过降水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2、提供丰富的渔、盐资源和能源资源 (石油、天然气等)。 3、提供便利的海上交通。
用图: 1、《世界地图》的局部地区图
吐鲁番
2、《世界地图》的全图
图9 新航路的开辟
(2)A国石油运往B国,试在图中画出运输路线,并列举所经过 的海域、海峡或运河。
直布罗 陀海峡
霍尔木 兹海峡
白令 海峡
马六甲 海峡
麦哲伦 海峡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马平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它是从 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港口的是短 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 通道。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苏伊士 运河
霍尔木 兹海峡
直布罗 陀海峡
D
b a
E
麦哲伦 海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岛 太平洋沿岸:堪察加半岛,朝鲜半岛 印度洋沿岸: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注:印度洋北部有三个半岛











印岛

度 洋
太 平






度卡
洋 岛岛屿--




海南岛

太平洋沿岸:台湾岛、海南岛 印度洋沿岸:斯里兰卡岛
群岛:
太 日本群岛(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⑵地形 欧洲:平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单一 非洲:高原地形为主
南极洲: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⑶三大 北美:西部高原山地.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边
地形 南美: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区 澳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高 中 间

一, 亚洲
中西伯利亚高原

伊朗高原
青藏高原
德干高原
平 洋

南亚:德干高原(印度)
度 高原 西亚:伊朗高原, 阿拉伯高原

北亚:中西伯利亚高原(俄罗斯)
西西伯利亚 平原
图兰平原
太 平

平原



南亚:印度河平原(巴基斯坦), 恒河平原(印度,孟加拉国)
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拉克) 中亚: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北亚:西西伯利亚平原(俄罗斯)
六, 大洋洲
高原--西部高原
平原--中部平原

( 澳大利亚盆地)
山地--大分水岭
盆地---墨累达令盆地 度
岛屿---塔斯马尼亚岛,
新西兰岛(南岛 北岛)
新几内亚岛

群岛--夏威夷群岛
海峡---巴斯海峡
夏威夷群岛

新几内亚岛

西部高中原部大平分原水岭
墨累达令 盆地
巴斯海峡
塔斯马尼亚岛

新 西兰岛
北岛
南岛
注:大洋洲最重要的两个国家澳大利亚(堪培拉)、新西兰(惠灵顿)
七, 南极洲
昆仑站
高原---南极高原 山地---文森山5140m 半岛---南极半岛
非洲

西 大
印 度 洋
高原--- 圭亚那高原 巴西高原
巴拿马运河 圭亚那高原

太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安 拉第普斯拉塔山平原脉西
巴拉那高原
巴拉那高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巴塔哥尼亚高洋原
岛屿---火地岛
海峡--麦哲伦海峡、巴拿马运河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注:南美洲最重要的四个国家,安第斯山西侧的秘鲁(利马)智利(圣地亚哥),
东侧的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四, 北美洲
注:北美洲的三个国家 加拿大(渥太华)美国(华盛顿)墨西哥(墨西哥城)
高原---墨西哥高原
格陵兰
平原---密西西比平原 (中央大平原)
山地---落基山脉,海岸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
半岛---阿拉斯加半岛,
拉布拉多半岛

下加利福尼亚半岛,
注:广义地形特征包括地势特点。
中国地形图
第二象限
第一象限 乌拉西尔西山伯中脉利西亚伯平利原东亚西高伯原利亚山地
东欧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
撒哈拉沙漠
埃塞俄比亚高原
0°盆地 东非高原
亚马孙平原
刚果
巴西高原
南非高原
西部大高自大原流分盆水地岭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七大洲地形特征概括: ⑴地形复杂---亚洲: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众多.
哈得孙湾
拉布拉多半岛
海岸落基山密西脉西比平原


纽芬兰岛

佛罗里达半岛
西
岛屿---纽芬兰岛, 格陵兰岛 平

加 墨西哥高原
古巴岛

墨西哥湾
群岛---阿留申群岛 西印度群岛

古巴岛


西印度群岛


海湾---哈得孙湾,墨西哥湾 洋岛
五, 南美洲
山地安第斯山脉
平原---亚马孙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
平 洋
菲律宾群岛(吕宋岛、棉兰老岛)
沿 马来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
岸:
印度洋沿岸:安达曼群岛
北海道岛
本州岛 四国岛 九州岛

印 度 洋
吕宋岛
棉兰老岛


里 曼
来丹


威 西


岛岛
平 洋
海湾: 太平洋沿岸:
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印度洋沿岸:
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亚丁湾,红海
山地----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
半岛-----大西洋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瑞典)、日德兰半岛(丹麦)
地中海沿岸: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西班牙)、亚平宁半岛(意大利)、 巴尔干半岛(希腊)、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
岛屿--大西洋中的冰岛(冰岛)、爱尔兰岛(爱尔兰)、大不列颠岛(英国) 海----黑海、地中海、北海、挪威海、波罗的海
冰岛
大不列颠北岛
爱尔兰岛

日德兰半岛
波德平原 西欧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
地中 海
巴尔干半岛黑海
注:
冰岛
地中海中有四个半岛
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大不列颠北岛 爱尔兰岛 海
日德兰半岛
波德
西欧 平原
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
东欧 平原
巴尔干半黑岛 海
二、欧洲
地中 海
平原----东欧平原(俄罗斯)、波德平原(波兰、德国)、西欧平原(法国)
三, 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苏伊士运河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曼德海峡 亚丁湾
埃塞俄比亚高原
盆地--刚果盆地 山地--乞力马扎罗山
几内亚湾 刚果盆地 东非高原 印
半岛--索马里半岛 西 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南非高原 莫桑马比度达克加海峡斯
群岛--加那利群岛

海湾--几内亚湾

海--红海、地中海
注:印度洋北部三个半岛,分隔出 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
鄂霍次克海
波斯湾
红海
阿拉伯海
亚丁湾
印度
孟加拉湾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太 平

海峡:
太平洋沿岸: 朝鲜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沿岸: 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保克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曼德海峡

保克海峡


朝鲜海峡 台湾海峡
太 平
马六甲海峡

二、 欧洲
盆地-----海拔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
注:
四周有山地环绕的地形。
绝对高度(等高线图中等高线上的海拔数字)反映地势高低; 相对高度(等高线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地表地势起伏。
(等高线密集,相对高差大, 地形崎岖;等高线稀疏,相对高差小, 地形平坦)
概念区分(地形与地势): 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如:中国地势为西高东低
专题11 世界地图上七大洲地形
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
山地----海拔高且起伏大。
(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差大)
丘陵-----海拔低且起伏大。
(海拔在500m以下,相对高差较大)
高原----海拔高且起伏小。
( 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差小)
平原------海拔低且起伏小。
( 海拔在200m以下,相对高差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