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庄子
穿越千年寻访庄子的作文

穿越千年寻访庄子的作文你能想象吗?我一个现代人,竟然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奇妙旅行,就为了去寻访那个神秘又充满智慧的庄子。
我就像被一阵神秘的风卷走了似的,等我回过神来,就发现自己站在了一片古老的土地上。
四周青山绿水,一片宁静祥和,偶尔还能听到鸟儿清脆的鸣叫,就像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
我心里琢磨着,这该不会就是庄子生活的地方吧?我沿着一条小路慢慢走,不久就看到一个穿着朴素、气宇不凡的人在河边钓鱼。
我心里一动,这不就是庄子吗?我赶紧跑过去,也顾不上什么礼貌不礼貌了,张口就问:“您是庄子先生吗?”他抬起头,眼神里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深邃和平静,看了我一眼,微微点头说:“然也。
”庄子放下鱼竿,眼睛望向远方,缓缓地说:“吾观天地之大,万物之妙,心有所感而已。
世间万物皆有其道,大鹏虽大,亦需乘风而起,人亦如此,不可逆天而行。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感觉他说的话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心里,可又有点朦胧,看不太真切。
我又好奇地问:“先生,您老是说逍遥,那在您看来,怎么才能逍遥自在呢?您看我们现代人,每天忙忙碌碌的,要挣钱,要学习,压力可大了,感觉离逍遥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庄子哈哈一笑,说:“汝等之忙,乃是心为物役。
逍遥者,不为外物所累,顺乎自然,心之自由也。
若心能超脱于功名利禄之外,虽身处尘世,亦能逍遥游矣。
”我心里暗暗咂舌,这话说得简单,可做起来可真不容易。
在我们现代社会,到处都是诱惑,想要超脱谈何容易。
庄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边画边说:“且看这鱼儿,游于水中,悠游自得,其不知水之存在,因其与水融为一体。
人若能与自然合一,忘却自我之私欲,亦能如鱼之乐也。
”我看着地上的简笔画,想象着自己变成一条小鱼,在清澈的水里无忧无虑地游着,那感觉好像还真不错。
和庄子聊得正起劲儿呢,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我只觉得眼前模糊起来。
等风停了,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现代社会。
周围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走近庄子作文

《嘿,走近庄子》
哎呀呀,庄子这家伙,可真是个神奇的人物。
有一回,我和几个朋友聊起了古代的名人。
“你们说,庄子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呢?”
一个朋友问道。
“我也不知道啊,不过听说他很有智慧。
”另一个朋友说。
我心里好
奇得不行,“要不咱去了解了解庄子呗。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我们开始找关于庄子的书来看。
哇,这一看可不得了。
庄子的那些故事,真是
太有意思了。
有一个故事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可自在了。
醒来后,他就开始琢磨,到底是自己梦见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变成了自己呢?“哈哈,这庄子也太逗了吧。
”我笑着说。
“是啊,他的想法好特别。
”朋友们也都
觉得很有趣。
我们一边看一边讨论。
“你说庄子为啥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我觉得他就是个
天马行空的人,不受拘束。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火朝天。
有一天,我们在公园里散步。
看到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嘿,这让我想起庄子的
那个梦了。
”我说道。
“哈哈,说不定咱现在也是在梦里呢。
”一个朋友开玩笑说。
我们都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庄子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聊天中。
我们越来越觉得庄子这个人很不一般。
他的思想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心中的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嘿,庄子,你可真是个让人着迷的家伙。
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走近你,探索你那神奇的
世界。
精选《庄子》读后感1000字

《庄子》读后感1近日来,看了《庄子》的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和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深有感触。
下面根据这两点,谈谈我对幸福的理解:一、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庄子第一题为《逍遥游》,《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
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
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
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
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地幸福。
幸福生命是美丽的,活着便是幸福的。
病痛中,健康是幸福;黑暗中,光明是幸福;寒冷中,温暖是幸福;分离时,团聚是幸福;伤心时,有一个可靠的让你流泪的肩膀是幸福;失意时,有一双紧紧的拉你的手是幸福。
这是人生的精华。
我觉得,简简单单就是幸福,不求轰轰烈烈,只愿真真切切。
和爱人分居四年了,每当一家三口在一起时,我就会觉得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别人眼里的风景。
我看过许多关于重病房里躺着很多靠药物、导管和呼吸机在维持生命的病人,他们时刻都在与死神博斗着。
他们困难的每一次心跳、每一声呼吸都凝聚了对生活无限的向往,他们渴望活下去,健康地活下去!实现这个愿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常常被我们忽略。
我们有健康的四肢,灵活的头脑,可以在宽敞的图书馆阅读可以在阳光下自由的奔跑,可是幸福是什么滋味,我们总抱怨感受不到。
什么才是幸福呢? 饿了,一顿美食就是幸福;渴了,一杯白开水就是幸福; 累了,一张沙发就是幸福……其实,触手可及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时时抱着“知足者常乐”的心态吧,你会发现,只要用心体会,梦里的幸福,一点也不遥远。
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
这是三位前辈对人生的感悟,他们生活的年代参杂了太多的环境因素,也造就了迥异的生活态度。
我们追求的却是平凡的幸福,让我们对生活的事事非非“宠辱不惊,看窗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吧,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惊喜与意外了,抱有一颗平常心,生命的疆域会拓展的更宽。
走进庄子

走进庄子—传奇浪漫的自由主义者“庄生晓梦迷蝴蝶”,第一次接触庄子是知道他梦蝶的故事,那种最自由的渴望,将万物皆融于自己的内心,追求物我合一的精神,从这里便对庄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通过学习了解到了庄子的主要事迹和他的精神思想,并且颇有感悟,从那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典故中我感受到了庄子超然豁达,追求自由的大气和深刻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道”是“自本自根”,生天生地的超时空的绝对或无限;“道”无所不在而又无所固定;“道”无法用概念说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人之认识境界。
庄子的思想多蕴含了辩证法的哲学思想。
他经典的三辩,小大之辩:庄子认为天地万物无小大之分,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观之,则万物莫不小。
是非之辩:庄子认为是与非本来是不存在的,都是一种认为的设计和安排,万物生而平等,没有是非之别。
为解决人世间的是非问题,庄子提出了“两行”的处理是非立场:既要看到是与非的对立和冲突,又要超越这种是与非的对立,用一种达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将是非混合起来是大自然和人都能各得其所,这样才能悠然自得的生活。
生死之辩:”道”既是万物的本体,又表现为万物的生灭变化:死亡不过是万物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已。
既然生灭是宇宙变化的形式,也是“道”的表现和呈现形式,那么人作为万物的一种,当然也有“道”的体现。
宇宙之间生灭变化,本无所谓生死。
三辩表现了“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的相对主义的“齐物论”。
相对论的思想在他书中也多有体现。
比如“于是乎喜怒相疑、遇智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
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所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故日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则阳》中又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社会实践报告_庄子

一、前言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庄子文化,传承道家智慧,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庄子故里——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对庄子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目的1. 了解庄子生平事迹,感受庄子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探究庄子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应用。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庄子故里,了解庄子生平事迹。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来到了庄子故里——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庄子故居、庄子墓、庄子文化广场等景点。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庄子出生于战国时期,曾做过宋国的地方官,因不满世俗,辞官归隐。
在隐居期间,庄子创作了《庄子》一书,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2. 参观庄子文化博物馆,领略道家智慧。
在庄子文化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大量关于庄子的文献、书画、雕塑等藏品。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自由。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 参加庄子文化研讨会,探讨庄子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应用。
在庄子文化研讨会上,我们聆听了多位专家学者关于庄子思想的讲座。
他们从哲学、文学、历史、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庄子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们受益匪浅。
在研讨会上,我们还与专家学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庄子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4. 开展实践活动,传承庄子文化。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与庄子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书法比赛、诗歌朗诵、绘画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庄子文化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了庄子生平事迹和道家智慧,为今后研究庄子文化奠定了基础。
2. 认识到了庄子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应用,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五、实践体会1. 庄子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传承。
学庄子的心得体会6篇

学庄子的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活动总结、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工作计划、事迹材料、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articles, such as activity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work plans, deeds material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庄子的心得体会6篇通过与他人分享心得体会,可以促进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和解决挑战,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情感挑战,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学庄子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最新初中语文教案8篇

最新初中语文教案8篇最新初中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走近庄子,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2、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读”为主线,按“通读——朗诵——诵读”层进式推进课堂流程,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自行预习,自行搜索资料、自行朗读、自行体验揣摩,自行质疑讨论,师生平等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的练习,理解课文内容。
2、进行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
3、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和其中所折射出的庄子的道家思想。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形态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当时诸侯争霸,战事频繁,政局动荡。
生逢乱世的先贤圣哲们,或是奔走呼吁宣扬自己的治国策略;或是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处世哲学,于是给后世传下了蔚为大观的先秦诸子散文。
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斗转星移,但是先秦诸子散文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的的璀灿恒星。
而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我们已经陆续学习了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作品如《论语》、《墨子》、《孟子》,今天就让我们再走近庄子,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睿智机敏、诙谐幽默的大家风范吧!二、介绍作家、作品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话题作文 关于庄子的高考作文(5篇)

第一篇:庄子告诉我们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你该何去何从?庄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知名学者,就是因为他的大境界,大智慧,以及他与众不同的对事物的见解和独特眼光!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胡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开始的。
虽然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诗句挺特殊。
后来才明白这个典故出自是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末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小故事的文章。
庄子一辈子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
能言善辩的他,尤其善用语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与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时常令人瞠目结舌,又能让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他并非衣食无忧的。
他的生活十分贫困,甚至到了处处求人,等米下锅的地步。
但它贫而不穷,他并不会因为肉体上的满足而满足,他的满足是高于寻常人的,是精神层面的!正因为他勤于思量人生,使他心中充满喜乐。
往往喜乐,即使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又如何?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最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实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声碌碌而无为。
世间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之小,也同样我们所想。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一个人,若要达到庄子那种旷达的大境界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学习者把眼光放长远,尽量开阔心胸。
庄子告诉我们:不要去羡慕别人。
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彻底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我认为,我们可以羡慕别人,因为人之长兴许正是吾之短。
话题作文关于庄子的高考作文(5 篇)话题作文关于庄子的高考作文(5 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美丑
美恶二妾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 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 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其恶者自 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 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 哉!” 《山木》
丑妇效矉(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矉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
(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
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
者,忘适之适也。
《达生》
●观智愚
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 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
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
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应帝王》
《秋水》 苏轼《观鱼台》: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 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 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 分矣。)此之谓物化。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 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 新发于硎。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 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牛不 知其死也。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 躇满志,善(拭)刀而藏之。”文惠君曰: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其价值:
喜爱中国文学,不能不读《庄 子》;喜爱中国哲学,不能不读 《庄子》;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 也不能不读《庄子》。 闻一多先生认为:‚古来谈哲学 以老、庄并称,谈文学以庄、屈并 称。…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 子的烙印。‛ 《庄子》
三
学《庄子》的路径
先读寓言; 其次读‚内篇‛; 然后读‚外篇‛和‚杂篇‛。
尊重的态度,平等的精神,科学的方法。
(郁达夫说:没有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伟人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尤为可悲。)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
纵向:先秦子学、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清朝实学、 民国新学; 横向:儒、道、释; 经、史、子、集。 真正的中华文化在哪里? 在先秦子学,特别在儒家和道家,即 孔孟老庄及其共同源头《易经》。
《秋水》
曹商使秦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 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 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 (jù ),槁项黄 馘(xù)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 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 有病召医,破痈溃痤(cuó )者得车一乘,舐(shì ) 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 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外物》
与时俱化
庄子幸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
者止其旁而不敢也。问其故。曰:“无所可
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子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 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 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 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 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 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列御寇》
鹓鶵与鸱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 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 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yuān chú,凤凰),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 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 不饮。于是鸱(chī,鹞鹰)得腐鼠,鹓鶵过之,仰 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 我邪?” 《秋水》
《逍遥游》
舜 以 天 下让 善 卷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 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 (chī )。春 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 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 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 其处。
《让王》
《德充符》
●观道技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 之所履,膝之所倚,砉(huā)然响然,奏刀騞(huō) 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hé ,通‘盍’)至 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 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 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 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隙, 导大窾(kuǎn),因其固然。技(枝)经肯綮(qì ng)之 未尝,而况大軱(gǔ)乎!
走近庄子
——从寓言看庄子的人生境界
序
一、庄子其人 二、《庄子》其书及价值 三、学《庄子》的路径 四、《庄子》寓言选读
序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最有价值 的内容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他认为 ‚境界‛是人的精神生活经由哲学反思 的超越(觉解)所达到的存在状态。并 有‚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 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人生境界是人生价值的核心。
●观是非
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 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 蛆(jí jú )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 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 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 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齐物论》
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
二 《庄子》其书及价值 其书:
《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等人 整理、补续而成,成书于战国中 后期。据《汉书•艺文志》, 《庄子》有五十二篇,但自郭象 注后仅见三十三篇。
《庄子》篇 目
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 外篇:骈拇、马蹄、胠箧、在宥、 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 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 北游; 杂篇: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 物、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 列御寇、天下。
《养生主》
佝偻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
掇之矣。仲尼曰:“子巧矣,有道邪?”曰: “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 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 坠,犹掇之矣。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 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 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 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 乎!” 《达生》 事情做不好,往往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因为不专心
《庄子哲学导读》
(《庄子内篇精读》)
东南大学 陈 怡
课程性质:经典精读 开课目的:
阅读经典,了解传统; 汲取智慧,获得能量; 变化气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提高境界。
考核方法:平时考勤+课程论文+开卷考试 参考书目: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 陈 怡,《庄子内篇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为什么要读经典?
经典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类的智 慧结晶。易中天说:经典是最有价值、 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 其下。‛所以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 最好的书是什么?是经典!为什么?因 为它们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如什 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 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些问题永远回答不
余秋雨说:‚文学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寓言。庄子 的寓言与一般童话中的寓言不同,一上来就表现 出一种仰天俯地的哲学规模。‛ ‚他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 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寓言 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一下, 他就成了那个思想巨人时代的异类,一个充满哲 思的文学家。… 此后历史上一切有文学才华的学人,都不会不 粘上庄子。…没有人会不喜欢他讲的那些寓言故 事,没有人会不喜欢他与南天北海融为一体的自 由精神,没有人会不喜欢他时而巨鸟、时而大鱼、 时而飞蝶的想象空间。”
●观有用无用、材与不材
无用之用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 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 用之用也。 《人间世》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
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
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
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
梓庆为鐻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
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 “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 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 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 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 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锯, 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 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达生》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
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
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 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 量,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 胡可得而累邪!”
《山木》
●观物我
濠梁观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 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 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 之濠上也。”
尧让天下于许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