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波的形成和传播(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波的形成和传播》PPT

5.波向外传播了什么?
E.波能传递振动形式、信息和能量
带动性 滞后性 重复性
思考与讨论 一个无风的星期天,在公园里一个小朋友的 皮球掉入远处的水中,没有可以借助的足 够长的工具,水中有电线,因此也不能下 水取球,请你能想个办法帮他把球取回来。
波 的 分 类 及 特 点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
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课 堂 练 习
1.向右传播的波上三点A、B、C,请指出该时 刻振动的方向
A B
C
课 堂 练 习
2.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 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 AD)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b.介质各个质点起振方向与振源 起振方向相同。
思考与讨论 3.波传播过程中质点做什么运动?
c.质点只在平衡位置做机械振动,质 点并不随波迁移。
思考与讨论
4.波传播过程中质点振动的周期,振幅 有什么特点?
d.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质 点振动周期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
思考与讨论
小 结
• 1机械波的定义
•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 • 3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介质
• 4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
原子弹爆炸蜘蛛猎食Fra bibliotek观 察
波的形成过程 绳波的形成过程:
振源质点最先开始振动,依次带动后边质点 随之振动,这样振源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向 外传播
课件4: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题型2 横波和纵波
例2 机械波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分为横
波和纵波。(1)关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横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B.在横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C.在纵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D.在纵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2)如图所示,若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a点是波传播方向
自然现象,可以拓宽视野。
变式3
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中心,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
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树叶(如图),下列对树叶运 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树叶慢慢向湖心运动
B.树叶慢慢向湖岸漂去
C.在原处上下振动
D.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
答案:C
解析:由于波在传播过程中,只传递振动能量和波源所发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_相__互__作__用___,一个质点的
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2.形成
机械振动在___介__质___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3.两个产生条件 (1)要有___振__源___。 (2)要有传播振动的___介__质___。 4.传递的三个特点 (1)介质中的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
上的某一质点,则质点a的振动方向一定上下振动吗?
解析:(1)在横波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
所以二者方向一定不同,故A错、B对,在纵波中二者方向 在同一直线上,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故C对、D错。
(2)不一定。因为此波为横波,可知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
传播方向相互垂直,此波在x轴上传播,可知质点a的振动 方向应在过a点且垂直于x轴的平面内,即质点a的振动方向 可沿此平面的任意方向,不一定是上下方向的振动。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动的对比
机械振动 机械波动
运动 现象
运动 成因
单个质点振动而形成的运动
相互作用力 振源及各质点将能量传递下去; 当波源停止振动时,各个质点的 振动也会相继停下来
振动系统的动能与势能 能量 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 变化 守恒
联 系
1.振动是波的起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2.有波动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 3.波动的周期等于质点振动的周期。
三、波的分类及特点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波峰 波谷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共线。 纵波的特点:疏部 密部
声波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第一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小结
一、机械波
二、波的形成与传播
三、波的分类及特点
生活中常见
第十二章 机械波
一、机械波
1、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2、波源和介质 ——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注: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思考:机械波是 如何产生的?
1、后面的质点为什么会动起来? 相互作用 2、质点都在做什么运动? 受迫振动 3、质点有没有随波传播出去? 没有,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4、各质点的振动有什么特点? 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
二、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形成的原因:当振源质点 振动时,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点振动, 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振动,但后面 质点的振动要滞后前面质点的振动, 从而形成了波。
二、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2、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1)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2)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3)各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 波迁移。 (4)机械波→简谐波。 注: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能量和信息。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

是纵波. •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 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我们平时常说 “随波逐流”, 介质是否随波一起移动呢?
实验 绳波的传播 弹簧形成的波
结论:红色标记上下振
动,但并没有沿绳波运 动.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 质点落后一段时间,但形 式(频率、振幅)一样。
机械波传播时, 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 波传播的只是一种振动形式。
思考:除了传播 振动形式以外,波 还能传播什么呢?
能量
信息
四、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
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各质 点的振动周期都等于振源的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从构 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横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 波叫做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3、波谷: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4、横波也叫凹凸波.
二、纵波
1、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 波叫做纵波.
2、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做密部. 3、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做疏部. 4、纵波也叫疏密波.
➢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 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我们平时常说 “随波逐流”, 介质是否随波一起移动呢?
实验 绳波的传播 弹簧形成的波
结论:红色标记上下振
动,但并没有沿绳波运 动.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 质点落后一段时间,但形 式(频率、振幅)一样。
机械波传播时, 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 波传播的只是一种振动形式。
思考:除了传播 振动形式以外,波 还能传播什么呢?
能量
信息
四、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
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各质 点的振动周期都等于振源的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从构 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横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 波叫做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3、波谷: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4、横波也叫凹凸波.
二、纵波
1、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 波叫做纵波.
2、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做密部. 3、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做疏部. 4、纵波也叫疏密波.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②波谷:凹下的 _最__低__处__
质点的振动方向 ①密部:质点分
纵 波
与波的传播方向 在_同__一__直__线__上
布_最__密__的位置 ②疏部:质点分
的波
布_最__疏__的位置
实物波形 绳上形成横波 弹簧上形成纵波
声波是_纵__波__,它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
三、机械波
(1)振幅: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 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
(2)周期: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 同. (3)步调: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 (4)立场: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 逐流. (5)实质: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同 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 二、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的区别与联系
跟着__振_动__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迟一些开
始振动.
波的传播
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就沿绳子传出去了.因此说 波传播的是_振__动__这种运动形式. 二、横波和纵波
机械波可分定为义横波和纵标波识两性类物理量
横 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
与波的传播方向 互相_垂__直__的波
①波峰:凸起的 _最__高__处__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介质特点(以绳为例,如图12-1 -1所示)
一条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
一个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个_相__连__ 点的,质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_相__互__作_用___ . 波的形成
图12-1-1
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__带_动__相邻质点,使它也上下
振动.这个质点又_带__动__更远一些的质点……绳上的质点都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特点
质点的振动方向 ①密部:质点分
纵 波
与波的传播方向 在_同__一__直__线__上
布_最__密__的位置 ②疏部:质点分
的波
布_最__疏__的位置
实物波形 绳上形成横波 弹簧上形成纵波
声波是_纵__波__,它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
三、机械波
(1)振幅: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 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
(2)周期: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 同. (3)步调: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 (4)立场: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 逐流. (5)实质: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同 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 二、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的区别与联系
跟着__振_动__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迟一些开
始振动.
波的传播
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就沿绳子传出去了.因此说 波传播的是_振__动__这种运动形式. 二、横波和纵波
机械波可分定为义横波和纵标波识两性类物理量
横 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
与波的传播方向 互相_垂__直__的波
①波峰:凸起的 _最__高__处__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介质特点(以绳为例,如图12-1 -1所示)
一条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
一个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个_相__连__ 点的,质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_相__互__作_用___ . 波的形成
图12-1-1
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__带_动__相邻质点,使它也上下
振动.这个质点又_带__动__更远一些的质点……绳上的质点都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特点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

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个质点 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波源的振动就传播出 去了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2、波(机械波)传播特点
(1)介质当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与波源形式 完全相同的机械振动。
(2)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介质当中各质点起振时间依次滞后。 (3)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传播。
质点振动方向 波的传播方向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疏部(质点分布稀疏)、密部(质点分布密集)
观察波的图像:波峰(A)和波谷(C)
密部和疏部
3 、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这里的横波仅指机械波 中的横波 纵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声波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例2、一列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某一时刻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则图中a、b、c、d四点 在此时刻具有相同运动方向的是( BC ) A. a和 c B. a和 d C. b和 c D . b和 d
例3、下图所示为一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F 此时的运动方向如下图所示,则( C ) A.该波向右传播 B.质点H正在向下振动 v C.质点I正在向上振动 D.质点D正在向上振动
v
A、B、C、D是一列横波上的四个点,某时刻波 形如图所示,那以如果 A此时速度
,如果B点此时速度是向上的, 传播, A 、 B 两点加速度方
向向下 .C、D两点加速度方向
向上 .
(2)有波动一定存在振动,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 动. (3)波动周期与振动周期相同
学以致用
1、关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C.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D.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 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个质点 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波源的振动就传播出 去了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2、波(机械波)传播特点
(1)介质当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与波源形式 完全相同的机械振动。
(2)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介质当中各质点起振时间依次滞后。 (3)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传播。
质点振动方向 波的传播方向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疏部(质点分布稀疏)、密部(质点分布密集)
观察波的图像:波峰(A)和波谷(C)
密部和疏部
3 、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这里的横波仅指机械波 中的横波 纵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声波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例2、一列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某一时刻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则图中a、b、c、d四点 在此时刻具有相同运动方向的是( BC ) A. a和 c B. a和 d C. b和 c D . b和 d
例3、下图所示为一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F 此时的运动方向如下图所示,则( C ) A.该波向右传播 B.质点H正在向下振动 v C.质点I正在向上振动 D.质点D正在向上振动
v
A、B、C、D是一列横波上的四个点,某时刻波 形如图所示,那以如果 A此时速度
,如果B点此时速度是向上的, 传播, A 、 B 两点加速度方
向向下 .C、D两点加速度方向
向上 .
(2)有波动一定存在振动,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 动. (3)波动周期与振动周期相同
学以致用
1、关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C.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D.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 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

知识点二 横波与纵波 探究导入:
(1)图甲是绳波,其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是什 么关系? (2)图乙是声波,其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是什 么关系? 提示:(1)垂直。 (2)在同一条直线上。
【归纳总结】
名称 项目
概念
横波
纵波
在波动中,质点的 在波动中,质点的振 振动方向和波的传 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 播方向相互垂直 向在一条直线上
(3)在不考虑能量损失时,各质点振动的振幅相同,各质 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3.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振动
波动
单个质点在平衡位 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研究 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研究的是大量质点将
区 别
对象
研究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单个质点 的“个体行为”
波源振动传播的“群 体行为”
力的 来源
可以由作用在物体 上的各种性质力提 供
纵 向与波的传播 布_最__密__的位置
波 方向在_同__一__直__ (2)疏部:质点分
_线__上__的波
布_最__疏__的位置
三、机械波 1.介质: (1)定义:波借以_传__播__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_相__互__作__用__,一个质点 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2.形成:机械振动在_介__质__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3.两个产生条件: (1)要有_波__源__。 (2)要有传播振动的_介__质__。
联系介质中各质点的 弹力
振动
波动
区 运动
在均匀介质中是匀速
质点做变加速运动
别 性质
直线运动
(1)振动是波动的原因,波动是振动的结果; 联系 有波动必然有振动,但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
波的形成和传播PPT课件1 通用

质点不是同时起振,但起振方向 与振源方向相同。 b.离振源近的质点先起振。 c.质点只在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d.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且能传递信息. e.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 动力来源于振源,各质点起振时与振源起振时 的情况完全相同,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 带动性 滞后性 重复性
波形如图所示,那以如果A此时速度是向上的,则
,如果B点此时速度是向上 速度向上 的,则波向 左 传播,A、B两点加速度方 向 向下 .C、D两点加速度方向 向上 . C点必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三、机械波 4.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 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 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 (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5.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 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 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思考:波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 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波源的 振动就传播出去了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课 堂 练 习
波形如图所示,那以如果A此时速度是向上的,则
,如果B点此时速度是向上 速度向上 的,则波向 左 传播,A、B两点加速度方 向 向下 .C、D两点加速度方向 向上 . C点必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三、机械波 4.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 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 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 (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5.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 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 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思考:波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 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波源的 振动就传播出去了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课 堂 练 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波的特性:
1、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传播方向在同一 直线上 2、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 做密部. 3、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 做疏部. 4、纵波也叫疏密波.
三、声波和地震波
• 声波是纵波. •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 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 波。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 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观 察
什么是机械振动?什么是简谐运动?
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简谐运动: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 位置的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向平静水中,投石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以石子击水点为中心,振动(波浪)远离中心向四周传播, 直到很远
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抖动.看 到什么现象?
介质中相邻质点间 存在相互作用的弹 力
联 系
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CD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
附近振动。
D、波源的振动能量随波传递。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课 堂 练 习
4、向右传播的波上三点A、B、 C,请指出该时刻振动的方向
A B
C
课 堂 练 习
6.已知波形图上A、B两点某一时刻 振动方向,请指出波传播的方向
A
B
课 堂 练 习
7.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 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 D、E、F六个质点( AD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C)
A、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叫做横波。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
D、质点振动的快慢。
3、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D )
A、相邻的质点要相互做功。
B、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 波的质点不能。 C、波源的能量靠振动质点的迁移随 波传递。
D、波中各质点振动频率是相同的。
看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形(振动形式)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
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 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前一个带动后一个,后一个摸仿前 一个,后一个比前一个振动迟 .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6)各质点的 振动周期和波源的
振动周期是否相同;
(7)质点的
机 械 1. 波源和介质: 波源——首先开始振动的物体. 波
介质——波借以传播的物质.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类 别 运 动 现 象 运 动 成 因
振动
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 周期性运动
波动
大量质点共同表现 出的周期性运动
质点受到指向平衡位 置的回复力作用
(7)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是变 速的,波的传播是匀速的。
一、波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和传播特征
1、机械波的概念: 机械波就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2、波的形成条件: ①波源:能够产生振动的物体或质点 ②介质:传播机械振动的媒介物 3、机械波形成过程: 我们可以把介质看成由大量的质点构成的物质,相邻 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当介质中某一点发生振动时, 就会带动它相邻的质点振动,这些质点的振动又会带动各 自周围的质点发生振动,这样振动就会在介质中逐渐传播 开来
4、机械波的传播特征:
二、机械波的分类
按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不同,机械波 可分为横波与纵波两类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呈凹凸相间的波形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 上,
呈疏密相间的波形
横波的特性: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 直的波叫做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3、波谷: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4、横波也叫凹凸波.
振动特点和波的传 播特点。
(1)绳上每一点开始运动时的运动状态; (2)波源及绳上各点运动的先后顺序; (3)波源及绳上各点的运动方向、位移及振幅; (4)在细绳上的小布条是否随波前进; (5)波源停止运动后,绳上各点如何运动;
波 传 播 特 征
(1)介质中各质点的运动都是在各自的中心 位置附近振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2)后一质点落后、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 。 (3)各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振源的起振方向 相同。 (4)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波源的振动周期相 同。 (5)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6)波是传递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的一种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