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南宁市教科所邓雅学

一、“南有洋思,北有杜郎口”——教育界风靡一时的“追捧”现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传遍全国,演变成当代教育史的神话传说。

杜郎口中学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对原有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被誉为“农村教育的先进典型”。

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咸鱼翻身”让许多中小学校长为之神往: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

教学改革被推上了学校教育的风口浪尖,中小学教师成了时代的弄潮儿。

二、“盛世英雄起四方”——几种成功的教学改革模式

(一)“三三六”模式

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自主学习三模块、课堂展示六环节。

1.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A.立体式的教学目标。

B. 大容量的课堂教学。

C.快节奏的教学互动。

2.课堂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A.预习:(1)学生根据预习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2)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通过自

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3)学生自己找出重点、难点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

B.展示:(1)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分配学习任务;(2)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自己或小组的最佳解答方案;(3)分小组展示解答方案,其他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允许提出不同意见,探讨更好的解答方法。

C.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进行总结,对预设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2)关注后进生,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3)采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

3.课堂操作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A.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B.分组合作:教师将学习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原则上每个小组完成一项。

C.展现提升:各小组分头讨论,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形成解答方案后在全班展示。

D.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别组展示情况,对本组以外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E.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即时点评,加深理解。

(二)“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1.预习。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初步确定学习策略。学生交流预习情况,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2.展示。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内合作学习,将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其教学步骤为:

(1)分组合作:教师将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分配到各小组,原则上每组都有一项具体的任务。小组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和分工。(2)精彩展示:各小组根据组内合作学习的情况,对本组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组内或对全班进行展示。展示的形式包括“说、谈、演、写、赛”等。

(3)评价反馈:学生和教师对各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点评、质疑、补充、提炼等。

(4)总结提升:教师和学生对各组展示的内容进行小结、汇总,形成共识,加深印象。

3.精讲点拨。

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给出搭桥性的帮助或解答,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精炼的讲解,归纳方法,提供规律。

4.当堂测评。

教师通过口头检查、书面检查或板书演示等方式,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

△南宁市隆安中学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三年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教学改革激活了学校的生命力,促进了教学管理;

教学改革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能力;

教学改革激发起学习兴趣,开启了学生的心智;

教学改革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了教育质量。

△教学改革需要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改革的成败。

(三)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模式

△提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的水平上;

2.科学不等于复杂;教学改革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教学方法和评估办法尽量易于操作。

三、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有效课堂的三项指标

1.学习速度。

2.学习结果。

3.学习体验。

(二)有效课堂的三个要件

1.设计和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应该始终如一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例如七年级语文《春》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重点句。

教师: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小草

怎么长出来的呢?

学生:钻出来……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教师:作者为什么用“偷偷地”这个词?

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答案,经教师点拨、归纳后形成共识。)

教师:作者写小草从土里长出来,用了一个“钻”字。这个词用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明确重点词在句子表达中的意义,要求学生学习小草不怕困难、顽强进取的精神。)

【教学点评】该教学片段分析文章的重点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了解重点词在句子表达中的含义,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主要为了激活学习气氛,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例如高中物理课《电场》的5分钟情境创设:

上课铃响了。教师拎着一个金丝鸟笼、一支电棒走进教室,打开多媒体,屏幕上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教师:假设你身处旷野中,天降暴雨,电闪雷鸣,有三个地方可以躲避(屏幕上出现一辆公交车、一棵大树、一间小屋),你躲到哪里最安全?

学生:小屋、汽车……(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小屋)

教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

教师接通电源,用电棒敲打金丝笼,霎时电光四溅,笼里的小鸟却安然无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