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3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答疑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

《消费者行为分析》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消费者群体2.婴幼儿消费者群体(0〜6岁)、少年儿童消费者群体(7〜18岁)、青年消费者群体(19〜26岁)、中年消费者群体(27〜55岁)和老年消费者群体(55岁以上)3.女性消费者群体4.参照群体5.自觉群体、回避群体6.从众7.消费习俗8.地区传播规律、人员结构规律9.被动性强、目标明确、好胜心理、考虑全面、自主性强10.纪念类二、简答题1消费习俗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长期性;(2)社会性;(3)地域性;(4)非强制性。

2.(1)向消费者展示新的行为和可供选择的消费方式。

消费者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与众多的群体成员在一起生活,随时传递各种信息,进行相互沟通与交往,必然会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集体心理现象。

集体心理现象的存在就会使每个成员趋向于某种共同的追求和目标,形成具有群体特征的生活方式。

既然是群体所认可的生活方式,该群体成员一般会自觉遵守,并且对新加入成员具有明确的示范作用。

(2)会引起消费者的模仿欲望,影响消费态度。

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参照群体或消费者自我归属意识十分强烈的消费者群体,会对其成员的消费态度与习惯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

以作为某群体成员而自豪的消费者,都愿意按群体的消费习惯做事,以表明自己作为某群体成员的特征。

(3)促使成员购买行为的一致化。

共同的心理特征必然产生行为的一致化。

作为某个群体的成员,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自觉采取与群体成员一致的消费行为。

这是由于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内部规范。

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选择、购买、用都会受到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的影响。

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正向着个性化、独特化发展,但群体成员消费行为的一致化仍然表现得十分普遍。

3.青年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追求个性;(2)追求时尚;(3)极易冲动;(4)攀比心理。

三、案例分析题略。

(答案结合本章知识点,言之有理即可。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3章 消费者行为)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3章 消费者行为)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2篇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竞争性市场第3章消费者行为课后复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个人偏好的四个基本假定是什么?解释各个假定的含义或者意义。

答:个人偏好的四个基本假定及其含义分别为:(1)完备性:偏好是完备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在所有可能的市场篮子中进行比较和排序。

例如,对于任何两个市场篮子A和B,消费者要么偏好其中的A,要么偏好其中的B,要么觉得两者无差异。

其中,无差异是指消费者从两个篮子中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

(2)可传递性:偏好是可以传递的。

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在市场篮子A和B中更偏好A,在B和C中更偏好B,那么消费者在A和C中更偏好A。

这一假定保证了消费者的种种偏好是一致的,因而也是理性的。

(3)越多越好:商品被假定为是令人愉悦的,也就是好的。

消费者总是偏好多的任何一种商品,而不是少的。

另外,消费者是永不满足的,商品多多益善。

(4)边际替代率递减: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凸的,即沿着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这意味着,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日益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额外一单位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第二种商品数量越来越少。

消费者通常偏好一个平衡的市场篮子,而不是只有一种商品、没有其他商品的市场篮子。

2.一组无差异曲线能向上倾斜吗?如果是这样,你怎么看待这两种商品呢?图3-1 向上倾斜的无差异曲线答:一组无差异曲线可以向上倾斜。

在偏好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假定是消费者总是偏好任何一种商品中的多,而不是少。

因此,如果减少消费者手中某种商品的数量(保持另一种商品数量不变),那么他们的满意度将降低,因此对应的无差异曲线都是斜率为负,向下倾斜的。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课后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节计算题答案1.根据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购买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及消费者恰好花花完其收入,可以求出该人效用最大化时,购买4瓶啤酒,2瓶葡萄酒和1瓶苏打水。

2.(1)边际替代率,故当X=1时,边际替代率。

(2)X消费9单位和Y消费8单位时,总效用,所以,当X的消费量减少到4单位时,若要达到总效用20,则Y=123.(1)消费者面临的效用最大化问题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和已知的效用函数,,,,因而可以求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X=30 ,Y=15。

(2)货币的边际效用为:总效用为:(3)新的均衡条件变为:和因而求得收入必须增加到,即收入增加24才能保持原来的总效用水平。

4.(1)已知效用函数的形式为,并且当效用最大化时,还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和由此求得X和Y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2)由点价格弹性计算公式得商品X和Y的需求的点价格弹性分别为:,5.(1)价格为时,消费者剩余为:(2)由(1)中结论得,当价格从变化到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为6.(1)① 根据已知条件,在,,,的条件下,求解出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量:X= 20 ,Y=10,总效用 U=200。

② 同样,在发生变化后,在,,,的条件下,求出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量为: X=20 ,Y=20,总效用 U=400。

③ 在U=XY=200,,的条件下,可求出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量:X=,Y=,相应的收入M=。

④ 故下降的替代效应使该消费者购买更多的Y ,;同时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少的X,(为负数)。

(2)下降的收入效应使该消费者购买更多的X,(3)下降对X商品的总需求效应为0,对Y的总需求效应为10。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花费既定代价使自己得到的效用最大化,或者说消费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效用量而使自己所花费的代价最小的一种状态。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消费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曲线。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认为,收入少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大于其他消费支出;收入多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小于其他消费支出。

换言之,越是贫穷的家庭或国家,收入或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大。

随着消费者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这就是恩格尔定律。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其他商品相对价格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较便宜商品的购买对较昂贵商品的购买的替代。

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商品购买量反方向变动。

总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三、计算题1. 解:(1)因为:M=P A A+P B B M=120 P A=40,P B=20所以:120=40X+20Y当A=0时,B=6;当A=1时,B=4;当A=2时,B=2;当A=3时,B=0;如上所示,A和B商品共有4种组合。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消费者行为)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20XX年XX月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壹、名词解释题:1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消费壹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 .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俩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4 .家庭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于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5 .价格--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

6 .收入——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1 .C2.B3.D4.D5.B6.C7.C8.B9.D10. A11 . B12 . C13 .D14.B三、多项选择题:1 . ABC2 . ACE3 . CE4 . ACE5 . BDE6 . BCDE7 . AD8 . ADE四、判断题:1.V2.x3.V4.x5.V6.x7.V8.x9.x10.x五、问答题: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总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消费壹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参见课件P292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如图所示:上图表明如消费者购买Q1商品,则商品价格为P1,实际支付总价格为0P l CQ1。

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为Q2,则商品支付价格为P2,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2DQ2。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一、选择题1、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A、平均效用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D、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相等;2、对于同一消费者而言,处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种商品组合()A、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 B.一般情况下,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但在个别场合,有可能相等; C、效用是否相等或不相等要视情况而定; D、效用是可能相等的;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商品效用水平的高低;B、消费者的收入;C、商品价格;D、消费者偏好;4、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

假如在新的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A、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变化;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C、消费者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D、无法确定;5、无差异曲线如果是呈直角形的话,说明()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替代品;B、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互补品;C、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完全替代品;D、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完全互补品;6、如果预算线平行移动,可能的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的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B、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不同比例的变化;C、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例而且同方向的变化;D、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例但不同方向的变化;7.如果一份肯德鸡的边际效用为3,一件金利来衬衫的边际效用为20,当二者的价格分别为15元和150元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应该是()。

A、增加衬衫或减少肯德鸡的消费;B、增加肯德鸡或减少衬衫的消费;C、同时增加或减少二者的消费; D、对二者的消费量不变;8.如果一个小包子的边际效用为5,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当二者的价格分别为0.5元和1.2元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应该是()。

A、增加小包子或减少苹果的消费;B、增加苹果或减少小包子的消费;C、同时增加或减少二者的消费;D、对二者的消费量不变;9.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商品X的价格为5元,商品Y的价格为4元。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3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3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

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负C.边际效用为零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2、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4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5,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

A 80B 40C 35D 613、预算线的斜率决定于()。

A 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C 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D 商品的相对价格1、C2、C3、D4、B5、C6、A7、D8、B9、D 10、C4、对于低档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少C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处的边际替代率取决于两种商品()。

A 价格之比B 数量之比C 边际效用之比D 边际成本之比6、如果商品X、Y的价格分别为PX、PY是既定的,当MRSXY>PX/PY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A 增加消费X,减少消费YB 同时增加消费X和YC 减少消费X,增加消费Y D同时减少消费X和Y7、对于吉芬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C 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8、消费者消费X,Y两种商品,当X的价格下降,Y的价格不变,预算约束线怎样变化()。

A 向外平移B Y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C X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D 向内平移9、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C预算线斜率小于零 D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10、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所对应的需求量都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

A 最小 B可能最大 C 最大 D 与效用无关二、名词解释1、消费者剩余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边际替代率4、效用5、预算线6、消费者均衡7、替代效应8、收入效应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第3部分 消费者行为理论.doc

第3部分 消费者行为理论.doc

3、消费者行为理论1、随着一种物品消费的增加(a )A、总效用增加B、总效用减少C、总效用保持不变D、边际效用增加2、第四张比萨饼带来的满足不如第三张比萨饼这一事实是下列哪一个概念的例子?(c )A、消费者剩余B、总效用递减C、边际效用递减D、价值之谜3、一个人从物品与劳务消费中得到的好处或满足( b )A、边际效用B、效用C、消费需求D、消费者均衡4、参见表3-1。

表3-1数量效用边际效用0 1 2 3 4 020AB63201815C在表3-1中,B的值应该是( c )A、38B、48C、53D、635、在表3-1中,C的值应该是( a )A、10B、13C、15D、226、如果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 a )A、在消费者收入与物品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效用最大化B、在消费者收入与物品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边际效用最大化C、每种物品最后1单位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D、A与C都对7、某人消费苹果与香蕉,而且处于消费者均衡。

最后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

最后一根香蕉的边际效用为5。

如果苹果的价格为0.5元,我们就可以知道,香蕉的价格应该是( b)A、0.10元B、0.25元C、0.05元D、1.00元8、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边际效用理论的假设( b )A、消费者从消费物品中得到效用B、边际效用为正数C、当用于所有物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效用实现了最大化D、随着一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9、一种物品价格上升会使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这种现象被称为( b )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需求规律D、消费者均衡10、如果一个人把所有收入用于支出,他的消费计划是用于X物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为4,用于Y物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为2那么( a )A、增加X物品的消费减少Y物品的消费可以增加效用B、减少X物品的消费增加Y物品的消费可以增加效用C、Y的价格一定是X的价格的两倍D、实现了效用最大化11、参见表3-2表3-2X物品数量(价格2元)X物品的效用Y物品数量(价格1元)Y物品的效用1 2 3 4 5 6 203242485254123456142432374042根据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1 X2
(1) (2)

P1 P2

3X
2 2

20 30

X2 2X1

2 3
6 X1X 2
解( 1)、( 2)联立的方程组,最有 最高效用水平为:
2
消费组合为:
2
X 1 9; X 2 12
U 3 X 1 X 2 3 9 (12 ) 3888
第3章 第9页
U Q U y
x
1
y

MU
y
x y

1
•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p x p y M (1) •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 • MU px x y p • MU p (2) 得 : x y 1 (3) py
MRS
XY

Y
X
第3章 第3页
第二题
•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 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 X2 预算线,曲线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 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 A 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20 • (1) 求消费者的收入; • (2) 求商品2的价格; • (3) 写出预算线的方程; • (4) 求预算线的斜率; • (5) 求E点的MRS12的值。
2 1 2
由 U 3X1X 2
பைடு நூலகம்
2
MU MU
X
1

dU dX dU dX
2 1
3X 2
2
X
2
6 X1X 2
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 St ( 预算方程) : P1 X 1 P2 X 2 I 20 X 1 30 X 2 540 均衡方程: MU MU
第3章 第16页
解:
• 第三种情况:当MRS12=P1/P2时,a= P1/P2时,如 图,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重叠,效用最大化达到 均衡点可以是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 即最优解为X1≥0,X2≥0,且满足P1X1+P2X2=M。 此时所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 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 的预算线上其他 • 任何一条无差异曲线所能达到的效 • 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 • 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 (2)证明当商品x和 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 个比例时,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 (3)证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 和 , 分别为商品 x和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第3章 第20页
解答:
(1)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U
x y

算得:
MU
x

第五题
• 5、假设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B两个消 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为 和 。 • (1)列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和市场 需求表; • (2)根据(1),画出这两个消费者的 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第3章 第10页
第六题
3 8 1 5 8 2
• 6、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x x 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1,P2 ,消费者的 收入为M。分别求出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 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可得消费者剩余为:
4

4
1 6
q
0 .5
0
dq
4
1 3
q
0

1 3

1 3
• 以p=1/12,q=4代入上式,则有消费者剩余:Cs=1/3
第3章 第19页
第九题
• 9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 即 U x y ,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格分别为Px和Py,消费 者的收入为M, 和 为常数 , 且 1 • (1)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函数。
第3章 第5页
第三题
• 3 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 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和消 费者C的效用函数。 • (1)消费者A喜欢喝咖啡,但对喝热茶无所谓。他总是 喜欢有更多杯的咖啡,而从不在意有多少杯的热茶。 • (2)消费者B喜欢一杯咖啡和一杯热茶一起喝,他从来 不喜欢单独只喝咖啡,或者只不喝热茶。 • (3)消费者C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咖啡和2杯热茶 是无差异的。 • (4)消费者D喜欢喝热茶,但厌恶喝咖啡。
X x

Y
y
pxx py y M
pxx py y M
• 解方程组(3),可得 x M / p x ; y M / p y • • 即为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函数。
第3章 第21页
解答:
• (2)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相当于 消费者的预算线变为 p x p y M (6) 其中 为一个非零常数。 • 此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变为 (7)
第3章 第6页
解答:
• (1)根据题意,对消费者A而言,热茶是 中性商品,因此,热茶的消费数量不会影 响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消费者A的无差异 曲线见图 • (2)根据题意,对消费者B而言,咖啡和 热茶是完全互补品,其效用函数是 U=min{ X1、X2}。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 见图 • (3)根据题意,对消费者C而言,咖啡和 热茶是完全替代品,其效用函数是U=2 X1+ X2。消费者C的无差异曲线见图 • (4)根据题意,对消费者D而言,咖啡是 厌恶品。消费者D的无差异曲线见图
py y /M • (10) • 关系(9)的右边正是商品x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关系(10) 的右边正是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故结论被证实。
第3章 第22页
第 三 章 习题答疑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第一题
• 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 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 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 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 MRS是多少?
解答:
• 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定义公式,可以将 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 其中:X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 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 均衡点上有 • MRSxy =Px/Py • 即有MRSxy =20/80=0.25 •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 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为0.25。
第3章 第17页
第八题
• • • • •
U 8、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q
0 .5
3M
其中,q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为收入。求: (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1 (3)当 p 12 ,q=4时的消费者剩余。
第3章 第18页
解答:
• (1)由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 • 于是,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MU/P =
第3章 第14页
解:
• 由于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所以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选择 有三种情况,其中的第一、第二种情况属于边角解。 • 第一种情况:当MRS12>P1/P2时,即a> P1/P2时,如图,效用 最大的均衡点E的位置发生在横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 一个边角解,即 X1=M/P1,X2=0。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 的收入都购买商品1,并由此达到最大的 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 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 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 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 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第3章 第15页
解:
• 第二种情况:当MRS12<P1/P2时,a< P1/P2时,如图, 效用最大的均衡点E的位置发生在纵轴,它表示此 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 X2=M/P2,X1=0。也 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的收入都购买商品2,并由 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 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 • 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 • 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 • 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 • 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第3章 第11页
解答:
•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 MU1/MU2=P1/P2 3 5 • 其中,由以知的效用函数 U x 18 x 28 可得:
MU
1

dTU dx 1

3 8

5 8
5 8 x2
x1

MU
2

dTU dx
2

5 8
3

3
x 18 x 2 8
3

5
5
• 于是,有
8 5 8
x 1 8 x 28
3 8 1 3 8

p1 p2
,整理得: 3 x 2
5 x1

p1 p2
x x2
第3章 第12页
解答:
• 即有 x 2 3 p 2
5 P1 x 1 3 P2
5 p 1 x1
(1)
• 将(1)式代入约束条件P1X1+P2X2=M,有:
P1 x 1 P2 M
解得
x1
MU U Q 1 2 : q
0 .5
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U M
3

,有:
1 2
q
0 .5
3p
• 整理得需求函数为q=1/36p2
• • (3)由反需求函数,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