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多数为心脏择期患者 ICU住院小于5天 营养风险较低
2013年多中心研究发现:对于早期肠内营养不充分的重症 患者,第4天联合PN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感染率 。(Lancet)
.
23
营养支持的选择
.
24
营养管放置
肠内营养途径 鼻胃管、鼻空肠管、经皮内窥镜引导胃空 肠造口、手术胃空肠造口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与选择原则 中心静脉、经外周静脉、经外周中心静脉导 管
.
41
• 营养液输注时的护理 ✓输液管道的更换; ✓输液速度的调控; ✓输液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处理,包括输
液管道渗漏、滴速缓慢、静脉导管堵 塞、导管滑落等。
.
42
• 观察病人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有无气胸、血胸及血管神经损伤; ✓杜绝一切可能造成气栓的因素; ✓及时发现血栓性静脉炎; ✓防止细菌污染引起的导管败血症; ✓不适当的TPN造成的代谢性并发症及
中长链混合脂肪乳剂(MCT/LCT)
优势:MCT不依赖肉毒碱转运进入线粒体,水解氧化迅速, 更有助于改善感染、应激状态下的脂肪代谢,对免疫 系统和肺功能影响小。
缺点:水解过快易致发热,而且C8辛酸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 性。
结构脂肪乳(STG),具有更好的供能和节氮效应。
.
31
能量与营养物质的需求
双能源系统供能(葡萄糖:脂肪60:40~50:50)
.
19
肠内营养
缺点:胃潴留、误吸、肺炎、肠内营养不耐受、 低喂养 。
儿茶酚胺类 b肾上腺受体胃排空减慢 多巴胺抑制乙酰胆碱胃排空减慢 阿片类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改变神经元兴奋性损害胃肠运动 丙泊酚抑制胃和结肠平滑肌的自主性和收缩活性
保持半卧位 监测胃潴留 经小肠营养 胃肠动力药物
2013年多中心研究发现:对于早期肠内营养不充分的重症 患者,第4天联合PN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感染率 。(Lancet)
.
23
营养支持的选择
.
24
营养管放置
肠内营养途径 鼻胃管、鼻空肠管、经皮内窥镜引导胃空 肠造口、手术胃空肠造口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与选择原则 中心静脉、经外周静脉、经外周中心静脉导 管
.
41
• 营养液输注时的护理 ✓输液管道的更换; ✓输液速度的调控; ✓输液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处理,包括输
液管道渗漏、滴速缓慢、静脉导管堵 塞、导管滑落等。
.
42
• 观察病人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有无气胸、血胸及血管神经损伤; ✓杜绝一切可能造成气栓的因素; ✓及时发现血栓性静脉炎; ✓防止细菌污染引起的导管败血症; ✓不适当的TPN造成的代谢性并发症及
中长链混合脂肪乳剂(MCT/LCT)
优势:MCT不依赖肉毒碱转运进入线粒体,水解氧化迅速, 更有助于改善感染、应激状态下的脂肪代谢,对免疫 系统和肺功能影响小。
缺点:水解过快易致发热,而且C8辛酸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 性。
结构脂肪乳(STG),具有更好的供能和节氮效应。
.
31
能量与营养物质的需求
双能源系统供能(葡萄糖:脂肪60:40~50:50)
.
19
肠内营养
缺点:胃潴留、误吸、肺炎、肠内营养不耐受、 低喂养 。
儿茶酚胺类 b肾上腺受体胃排空减慢 多巴胺抑制乙酰胆碱胃排空减慢 阿片类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改变神经元兴奋性损害胃肠运动 丙泊酚抑制胃和结肠平滑肌的自主性和收缩活性
保持半卧位 监测胃潴留 经小肠营养 胃肠动力药物
《危重病营养支持》PPT课件

4.肾衰竭的患者以只补充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为宜。 5.肝衰竭的患者只能应用支链氨基酸。
(二) 脂肪
• 需求量:1-2g/Kg/D。
• 占总能量的 10-50%,一般30%-35%。
• 平衡摄入各种脂肪酸。
•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膳食脂肪酸”的建议,如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膳食比例应为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
• 维持或恢复营养状况 • 耐受治疗的后果 • 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 • 加快恢复 • 挽救生命 • 减少住院时间
营养支持的有关概念(1)
营养是人体接受和利用一些必需的原 料,以维持生存、成长、修复衰老组 织、延续生命需要的物质。
营养需求
营养摄入
营养支持的有关概念(2)
后果严重——免疫功能下降、伤口愈合 延迟、肠壁通透性增加、肾功能不全
3.精氨酸
为半必须氨基酸, 应激时为条件必需氨基酸, 参与所有组织蛋白质合成,缓解负氮平衡。
促进生长激素及胰岛素分泌,纠正代谢 紊乱。
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支持作用。
生。
加强肠道粘膜屏障,减少细菌易位的发
4.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减缓葡萄糖在小肠的 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延缓胃排空等。不 可溶性纤维可增加粪便的重量,刺激肠内蠕 动,减少粪便的平均通过时间。
5.核苷酸
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是炎症介质前体花生四烯酸的拮抗剂,对应激 状况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还可降低血甘油三酯、 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减轻蛋白质分解,促 进蛋白质合成,维持氮平衡。
7.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
如何对危重症病人进行营养支持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状态评价 2.决定营养素需求量 3.实施营养治疗
(二) 脂肪
• 需求量:1-2g/Kg/D。
• 占总能量的 10-50%,一般30%-35%。
• 平衡摄入各种脂肪酸。
•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膳食脂肪酸”的建议,如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膳食比例应为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
• 维持或恢复营养状况 • 耐受治疗的后果 • 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 • 加快恢复 • 挽救生命 • 减少住院时间
营养支持的有关概念(1)
营养是人体接受和利用一些必需的原 料,以维持生存、成长、修复衰老组 织、延续生命需要的物质。
营养需求
营养摄入
营养支持的有关概念(2)
后果严重——免疫功能下降、伤口愈合 延迟、肠壁通透性增加、肾功能不全
3.精氨酸
为半必须氨基酸, 应激时为条件必需氨基酸, 参与所有组织蛋白质合成,缓解负氮平衡。
促进生长激素及胰岛素分泌,纠正代谢 紊乱。
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支持作用。
生。
加强肠道粘膜屏障,减少细菌易位的发
4.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减缓葡萄糖在小肠的 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延缓胃排空等。不 可溶性纤维可增加粪便的重量,刺激肠内蠕 动,减少粪便的平均通过时间。
5.核苷酸
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是炎症介质前体花生四烯酸的拮抗剂,对应激 状况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还可降低血甘油三酯、 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减轻蛋白质分解,促 进蛋白质合成,维持氮平衡。
7.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
如何对危重症病人进行营养支持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状态评价 2.决定营养素需求量 3.实施营养治疗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胃造瘘/空肠造瘘
对于长期需要肠内营养支 持的患者,可考虑行胃造 瘘或空肠造瘘术,以建立 长期肠内营养通道。
肠内营养液配方及调整
标准配方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 肠道功能,选择适当的标 准肠内营养液配方。
个体化配方
对于有特殊营养需求的患 者,如糖尿病、肝肾功能 不全等,需要制定个体化 的肠内营养液配方。
05 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代谢性并发症防治措施
严格掌握营养支持指征
避免过度喂养,减少代谢负担。
定期监测代谢指标
如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代谢异常。
合理调整营养配方
根据患者病情和代谢特点,个体化定制营养配方。
感染性并发症防治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在营养支持过程中,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防止外源性感染。
积极预防和处理肠内营养相关并发 症,如腹泻、腹胀、感染等。
04 肠外营养支持策略与实践
肠外营养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肠功能障碍、严重营养不良、高代谢 状态如烧伤等患者,以及无法耐受肠 内营养或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的情 况。
禁忌症
肠功能正常且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 ,以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未 得到纠正的患者。
营养液调整
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营养 状况,及时调整肠内营养 液的浓度、速度和成分。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处理
耐受性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性,包括胃肠道症状、体征和生
化指标等。
不耐受处理
对于出现不耐受的患者,应及时调 整肠内营养策略,如减慢输注速度 、降低营养液浓度、更换营养液配 方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汇报人:xxx
ICU病人营养支持PPT课件

早期、有效的营养支持能 够改善病人预后,缩短 ICU住院时间,提高生存 率。
降低医疗成本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 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 会的经济负担。
02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类型
肠内营养支持
口服营养补充
通过口服途径给予营养补充剂, 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管饲营养
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空 肠造瘘管等管道,将营养液直接 输送到消化道内。
方式,并在必要时进行转换。
营养剂的选择与调整
03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代谢状况,选择适当的营养剂,并进行
适时调整。
05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胃肠道并发症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
代谢并发症
包括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 感染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 等。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肺部 感染、肠道感染等,评估营养支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营养支持方案的调整与优化
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患
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选择与转换
0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适当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的改进
新型肠外营养输注技术将进一步减 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研究方向
营养支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研究营养支持如何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为制定更合理的营养支 持方案提供依据。
营养支持与肠道微生态
研究肠道微生态在营养吸收和代谢中的作用,探索如何通过调整肠 道微生态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降低医疗成本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 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 会的经济负担。
02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类型
肠内营养支持
口服营养补充
通过口服途径给予营养补充剂, 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管饲营养
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空 肠造瘘管等管道,将营养液直接 输送到消化道内。
方式,并在必要时进行转换。
营养剂的选择与调整
03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代谢状况,选择适当的营养剂,并进行
适时调整。
05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胃肠道并发症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
代谢并发症
包括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 感染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 等。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肺部 感染、肠道感染等,评估营养支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营养支持方案的调整与优化
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患
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选择与转换
0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适当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的改进
新型肠外营养输注技术将进一步减 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研究方向
营养支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研究营养支持如何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为制定更合理的营养支 持方案提供依据。
营养支持与肠道微生态
研究肠道微生态在营养吸收和代谢中的作用,探索如何通过调整肠 道微生态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29
肠外营养
并发症
1.技术性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与留 置相关的并发症)
2.代谢性并发症。 3.感染性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 4.肠外营养本身引起的并发症:胆囊内胆泥和 结石形成;胆子淤积和肝酶学改变;肠屏障功能 障碍,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
30
肠道功能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前
消化吸收营养 分泌某些激素 胃肠运动功能
8
二、营养支持目的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 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 病的发展与转归。 免疫营养、营养治疗。
9
营养作用的再认识
营养支持 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和结构、降
低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生存率等。 营养支持治疗或营养治疗
营养支持 Nutrition support
酸
芳香氨基酸(AAA):
苯丙、酪、色氨酸,主要在肝脏代谢
支链氨基酸(BCAA):
亮、异亮、缬氨酸,主要在肌肉中分解代
谢
5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主要是糖、脂肪和蛋 白质)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 利用等,通常称为能量代谢。
基础能量消耗(BEE)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 安静的状态,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 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
17
控制血糖带来的问题:
到底血糖控制水平多少为好?6.1?8.2?11?
严控血糖能降低?
严控的害处
死亡率 撤机时间 入住ICU 时间或住 院时间
低血糖休克、 脑出血
18
控制血糖的策略
控制感染源 注意生长激素的使用 准确计算葡萄糖需要量减少经外周静脉输注葡萄
肠外营养
并发症
1.技术性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与留 置相关的并发症)
2.代谢性并发症。 3.感染性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 4.肠外营养本身引起的并发症:胆囊内胆泥和 结石形成;胆子淤积和肝酶学改变;肠屏障功能 障碍,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
30
肠道功能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前
消化吸收营养 分泌某些激素 胃肠运动功能
8
二、营养支持目的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 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 病的发展与转归。 免疫营养、营养治疗。
9
营养作用的再认识
营养支持 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和结构、降
低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生存率等。 营养支持治疗或营养治疗
营养支持 Nutrition support
酸
芳香氨基酸(AAA):
苯丙、酪、色氨酸,主要在肝脏代谢
支链氨基酸(BCAA):
亮、异亮、缬氨酸,主要在肌肉中分解代
谢
5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主要是糖、脂肪和蛋 白质)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 利用等,通常称为能量代谢。
基础能量消耗(BEE)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 安静的状态,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 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
17
控制血糖带来的问题:
到底血糖控制水平多少为好?6.1?8.2?11?
严控血糖能降低?
严控的害处
死亡率 撤机时间 入住ICU 时间或住 院时间
低血糖休克、 脑出血
18
控制血糖的策略
控制感染源 注意生长激素的使用 准确计算葡萄糖需要量减少经外周静脉输注葡萄
危重病人营养治疗PPT课件

碳水化合物需求
总结词
碳水化合物是危重病人主要的能量来 源,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详细描述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根据病人的血 糖水平和胰岛素需求进行调整,以保 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维生素与矿物质需求
总结词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危重病人的免疫功能、伤口愈合和整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应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铁等,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分析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比较治疗 前后的变化情况。
得出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 论,判断营养治疗效 果的好坏,提出改进 建议。
06 危重病人营养治疗的挑战 与展望
面临的挑战
代谢紊乱
危重病人常常出现代谢紊乱,影响营养吸收 和利用。
肠道功能受损
创伤、感染等原因可能导致肠道功能受损, 影响营养摄入。
05
1. 收集患者基本 2. 进行体格检查 3. 选择合适的营 4. 进行实验室检 5. 分析评估结果
信息
养评…
查
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疾病史等。
观察患者的外观、皮褶厚 度、肌肉量等。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 方法和工具。
进行血液检查,了解营养 素水平。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 的营养治疗方案。
04 危重病人的营养治疗实践
重要性
危重病人常常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需求增加,而消化吸收 功能受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影响疾病的 治疗效果和康复。因此,合理的营养治疗对于危重病人的救 治具有重要意义。
营养治疗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满足危重病人的需求;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 功能;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剂种类选择及适应症
肠内营养剂种类
包括要素型、整蛋白型、组件型等,应根据患 者胃肠道功能、疾病状态及营养需求进行选择
。
适应症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或具有部分胃肠道 功能的患者,如危重病人、手术前后病人、消
化道瘘、短肠综合征等。
喂养途径建立与维护技巧
包括口服、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喂养需求 进行选择。
临床表现
危重患者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 呼吸循环不稳定、代谢紊乱等。 他们需要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和 实验室检查来评估病情。
诊断依据
危重患者的诊断需要依据详细的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医生需要综 合各种信息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
治疗原则
危重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干预、全面治疗、个体化方案。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改善生存质量及预后
提高生存质量
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体力和 耐力,减轻疲劳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改善预后
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提高 治疗效果和预后。多项研究表明,肠内营养支持可以 降低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康复率 。
03 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与技术
预后评估
危重患者的预后评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情的严重程 度、治疗的效果、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 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良好的护理和康复计 划也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02 肠内营养支持重要性
维持生理功能稳定
提供必需营养素
肠内营养可为危重患者提供全面、均 衡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有 助于维持患者生理功能稳定。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ppt课件

对肠内营养耐受不良(胃潴留>200ml、呕吐) 的病人,可促胃肠动力药物
肠内营养开始营养液浓度应由稀到浓
使用动力泵控制速度,输注速度逐渐递增
在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助于病人肠内营养的 耐受
医学资料
50
Contents
1.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2. 营养风险筛查 3. 营养支持的途径 4. 肠内营养的管理及安全性评估
♦ 5. 制剂的选择
6. 肠内营养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医学资料
51
第五部分 制剂的选择
医学资料
52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预消化
1预消化配方(短肽+氨基酸):适用于胃肠道 有部分消化功能者,也可用于肠内营养开始的 过渡,胰腺炎,肠瘘,短肠综合征等。
2、整蛋白配方. :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功能 整蛋白 正常者;匀浆膳: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匀浆膳 要求较高,基本上接近于正常功能
25
• 肠道——正常的生理性途径 • 肠外——人为的治疗性途径
(非生理性)
医学资料
26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 肠内首选 •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并存 • 肠外→肠外+肠内→肠内→口服
医学资料
27
肠外营养的优点
• 从肠外供给机体需要的能量与 营养素 解决了胃肠功能障碍 时营养供给的问题
医学资料
28
肠外营养 应用指征
• 8、糖尿病患者不适用高糖要素膳。
• 9、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衰 竭的患者,不宜采用基本治疗要素膳,而 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
医学资料
38
肠粘膜屏障障碍
肠道内毒素、 细菌易位
肠粘膜屏障障 碍
MODS
淋巴门静脉系统
肠内营养开始营养液浓度应由稀到浓
使用动力泵控制速度,输注速度逐渐递增
在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助于病人肠内营养的 耐受
医学资料
50
Contents
1.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2. 营养风险筛查 3. 营养支持的途径 4. 肠内营养的管理及安全性评估
♦ 5. 制剂的选择
6. 肠内营养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医学资料
51
第五部分 制剂的选择
医学资料
52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预消化
1预消化配方(短肽+氨基酸):适用于胃肠道 有部分消化功能者,也可用于肠内营养开始的 过渡,胰腺炎,肠瘘,短肠综合征等。
2、整蛋白配方. :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功能 整蛋白 正常者;匀浆膳: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匀浆膳 要求较高,基本上接近于正常功能
25
• 肠道——正常的生理性途径 • 肠外——人为的治疗性途径
(非生理性)
医学资料
26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 肠内首选 •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并存 • 肠外→肠外+肠内→肠内→口服
医学资料
27
肠外营养的优点
• 从肠外供给机体需要的能量与 营养素 解决了胃肠功能障碍 时营养供给的问题
医学资料
28
肠外营养 应用指征
• 8、糖尿病患者不适用高糖要素膳。
• 9、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衰 竭的患者,不宜采用基本治疗要素膳,而 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
医学资料
38
肠粘膜屏障障碍
肠道内毒素、 细菌易位
肠粘膜屏障障 碍
MODS
淋巴门静脉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22
血糖监测
对血糖增高患者应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营养制剂 输注速度以及胰岛素输注剂量(A 级推荐)。
合理的营养支持, 可减少净蛋白的 分解及增加合成, 改善潜在和已发 生的营养不良状 态,防治其并发 症
ppt课件
5
营养支持的评估
包括:
营养状态 的
测定方法
能量与蛋 白质
需要量 的 评估
ppt课件
6
营养状态的测定方法
营养筛查工具 营养筛查表(NRS2002) 人体测量:体重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 体
ppt课件
20
合营理养喂泵控养输制注输方注式速度:(A级)
量:第一日500ml,
1 鼻饲及鼻饲治疗后3尽0早~(602-分5速天钟度内内:),第达尽一到量日全避2量0-免15500翻m0lm/lh(D级)。
身、叩背。
以后每12-24小时增加20ml/h,
2 规范输注
最大速率为100ml/h。温度应保持在37℃。
脂肪代 谢紊乱
糖代谢 紊乱
BEE、REE
能量消耗 增加
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4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目的
1
2
3
供给细胞代谢 所需要的能量 与营养底物, 维持组织器官 结构与功能
通过营养素的药 理作用调理代谢 紊乱,调节免疫 功能,增强机体 抗病能力,从而 影响疾病的发展 与转归,这是实 现重症病人营养 支持的总目标
空肠 造口喂养
ppt课件
15
输注途径选择原则
管饲喂 养
预测时间>4周?
否
是
鼻胃(肠)管饲 高度肺吸入风险
胃肠造口 术
高度肺吸入风险
否
是
否
是
鼻胃管饲
鼻肠管饲
胃造口术
空肠造口术
ppt课件
16
输注方式
输注方式 操作方法
适用范围 患者耐受程度
一次性 每次200 ml, 鼻胃管
输注
每日6-8次 胃造口管
难以耐受
重kg/身高2(m2)、皮褶厚度、上臂围
生化及实验室检查:①蛋白质测定(血红蛋白、血清白蛋 白、血清前蛋白、白肌酐身高指数、 氮平衡、血浆氨基酸谱测定) ②免疫测定(总淋巴细胞计数、免疫 球蛋白测定、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ppt课件
7
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评估
能量需要评估 (kcal)
BEE(男): 66.5+13.7W+0.5H-6.8A
肠内营养
11 11
肠外与肠内营养应用比例的变化
EN
20%
PN 80%
70年代
20% PN EN 80%
90年代
PN 10%
EN 90%
现在
ppt课件
12
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
1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
肠内营养的途径
3
肠内营养的输注方式
4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与护理
ppt课件
13
禁忌症
肠梗阻 肠道缺血
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 甚至肠坏死、肠穿孔
BEE(女): 66.5+9.6W+1.7H-4.7A
AEE: BEE*AF*IF*TF
W为体重(kg),H为身高(cm), A为年龄(岁),AF为活动系数, IF为应激系数,TF为体温系数
蛋白质需要量评估
氮平衡(g/d):
=氮摄入-氮排出 = 膳食或静脉营养 溶液中蛋白质量(g)– (尿中尿 素氮+3)× 6.25g
优点
————
缺点
易引起腹胀、 腹泻、恶心 呕吐,增加 护士工作量
间歇性 重力滴
注
每次250-500 ml,速率450 ml/h,每日
4-6次
鼻胃管 胃造口管
胃肠道正常 或病情不严 重时可耐受
下床活动时 间增加,类 似正常摄食 的间隔时间
连 续 输 12-24h泵辅
注
助小肠输注
危重病人 空肠造口
耐受性好
并发症少 副反应轻 容易接受
(泵入)
ppt课件
增加护士工 作量
胃肠道并发 症仍较多
活动时间少
17
肠内营养监测
体位
胃内残留量(GRV肠)内营养
合理喂养
实施过程中, 我们需要关注什么?
血糖监测
BMI
生化指标
肠内营养观察表
ppt课件
18
体位
抬高床头30-45° 保持鼻饲后30-60min
ppt课件
19
胃内残留量(GRV)
1. 胃内残留量≤200 ml,维持原速度; 2. 胃内残留量≤100 ml,增加输注速度20ml/h; 3. 胃内残留量≥200 ml,暂停输注或暂停输注速度,
必要时给予促进胃肠运动的药物,如促动力药 (胃复安和红霉素)或镇静药拮抗剂(纳洛酮和 爱维莫潘);(C级推荐)
严重腹胀或 腹腔间室综合征
增加腹腔压力,增加返流及吸入性 肺炎的发生率,呼吸循环功能进一 步恶化
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患者,
建议暂时停用肠内营养。
ppt课件
14
输注途径
短期 <4w
鼻饲管
有/无 内 镜辅 助
长期 经>4皮w 导 管
内镜辅 助
外科手术
胃管 十二指肠 管
胃 造口喂
养
胃造口 十二指肠 空肠喂养
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 的增加(30-35 kcal/kg•day)。
ppt课件
10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继续保持病人的营 养状态,定期检查
肠外营养
病人的营养情况
可以
不良
营养支持的指征
无
有
胃肠道是否有功能 无功能 有功能
短期营养支持 (周围静脉)
长期营养支持 (中p心pt课静件脉)
氮摄入量大于排出量,为正氮平 衡,反之为负氮平衡
ppt课件
8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
选择适宜 的营养支 持时机
控制应激 性高血糖
其他
合理的能 量供给
危重症患者的选 的营择 营养适 养支宜 支持原则
持途径
ppt课件
9
危重病人能量补充原则
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 热卡”原则(20 - 25 kcal/kg•day);被认为是 大多数重症病人能够接受并可实现的能量供给目 标,即所谓“允许性”低热卡喂养。
3 把握三个“度”:速度、浓度、温度
输注速度,起始“慢”
营养浓度,稀释“低”
营养温度,加热“暖”
4 管饲药物应将药物充分研磨、溶解后再进行管饲,并以 30~50ml温开水冲洗,避免药物颗粒阻塞管路。
ppt课件
21
血糖监测
应激性高血糖
ICU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临床现象 直接影响各类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1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2
肠内营养支持
3
肠内营养监测
44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ppt课件
2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1
危重症患者的代谢变化
2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目的
3
营养支持的评估
4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
5
危重症患者的能量补充原则
ppt课件
3
蛋白质分 解代谢 加速
危重症患者的代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