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合集下载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译文及赏析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背景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的爱国人。

注释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译文1: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江湖!译文2: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建功立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景,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译文3: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注释⑴诉衷情:词牌名。

⑵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⑶戍(shù):守边。

梁州:《宋史·地理志》:“兴元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

”治所在南郑。

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⑷关河:关塞、河流。

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

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

梦断:梦醒。

⑸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⑹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

南宋词中多指金人。

此处指金入侵者。

⑺鬓:鬓发。

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⑻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

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⑼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

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有“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句。

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赏析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赏析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赏析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注释诉衷情:词牌名。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戍(shù):守边。

梁州:治所在南郑。

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关河:关塞、河流。

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

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

南宋词中多指金人。

此处指金入侵者。

鬓:鬓发。

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

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

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赏析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诉衷情》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

①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②弱柳蝶交飞,依依。

③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注释】
①雨霏微:细雨蒙蒙。

②“金带枕”三句:极言女主人公的居室和床上用品十分华美。

帷:这里指“帷房”,妇女居住的内室。

③交飞:比翼齐飞。

④辽阳:地名,在今辽宁沈阳市以南的辽河之东,这里指征人所在的地方。

梦中归:丈夫远征未归,近来连书信都少了,女主人公极为思念,以至在梦中见到丈夫归来了。

【译文】
莺儿娇语,花儿飞舞,这春天的白昼已过正午。

蒙蒙细雨满天飞,女郎独守空屋。

望着床上的金带枕、宫锦被,伤心地拉上绣着凤凰的帐帷。

柔嫩的柳枝下,粉蝶儿比翼齐飞,那依依不舍的样子令人心醉。

远戍辽阳的丈夫近来书信稀少,只能在梦中看他把家回。

【集评】
清·陈廷焯:“节愈促,词愈婉,结三字凄绝。

”(《别调集》卷一)
【赏析】
本首对思妇独处时的百无聊赖场景刻画得很生动。

时间是春天的中午,虽然细雨蒙蒙,却不能稍减鸟语花香的赏心悦目。

然而,女主人公都无心无绪,只是在华屋中懒洋洋地午睡。

原来她的丈夫远在辽阳未归,而且近来连书信都越来越稀少
了。

所以,越是杨柳依依,蝴蝶双飞,越是勾起她的孤独感,越是加重对丈夫的思念,以致白天短短的午睡中,都梦见丈夫意外地归来,难怪陈廷焯说“结三字凄绝”。

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

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

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

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龙榆生《格律》原书收平仄韵错叶格(格二),双调平韵格未收。

平韵格流传较广,宜为定格。

平仄韵错叶格,《金奁集》入“越调”。

三十三字,六平韵为主,五仄韵两部错叶。

原为单调,后演为双调。

韦庄、黄庭坚、张先、陆游、李清照、吴文英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

陆游《诉衷情》全文赏析篇1《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宋陆游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年代: 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作品赏析陆游有《诉衷情》词二首,其中一首的首句是“ 当年万里觅封候”,另外一首即此词。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陆游六十六岁,闲居山阴(浙江绍兴),曾作诗《予十年间两坐斥,罪虽擢发莫数,而诗为首,谓之‘ 嘲咏风月’。

既还山,遂以‘风月’名小轩,且作绝句》,这首词中有“平章风月,别是功名”之句,可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可以此为参照。

词的上片是忆旧。

起首两句写早年的政治生活。

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 ),陆游由福州决曹掾被荐到临安,以右从事郎为枢密院敕令所删定官,由九品升为八品,这是他入朝为官的开始。

唐宋时九品官服色青,陆游以九品官入京改职,言“青衫”十分贴切。

绍兴三十二年九月,任枢密院编修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这两任都是史官职事。

这期间交识的同辈人士,有周必大、范成大、郑樵、李浩、王十朋、杜起莘、林栗、曾逢、王质等,都是一时俊彦。

所以才说“结友尽豪英”。

下两句词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很鼓舞人的。

“蜡封侯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写任圣政所检讨官时的活动。

这时宋孝宗刚即位,欲有所作为,遂恢复。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原文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原文译文及赏析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原文译文及赏析本词通过女主人公口语式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作为一个闺中弱女子被负心人所折磨而带来的心灵创伤,表现了旧社会情爱悲剧的一个方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的翻译鉴赏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参考。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唐代:顾夐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译文漫漫长夜你撇下我远走到哪里?没有一点音讯。

香阁门儿关上,眉儿紧紧皱起,月亮就要西沉。

怎么忍心不把你追寻?怨恨这孤眠独寝。

只有换我的心,变作你的心,你才会知道这相思有多么深。

注释①诉衷情:唐教坊曲名。

因毛文锡词句有“桃花流水漾纵横”,又名《桃花水》;因顾夐本词,又名《怨孤衾》。

②永夜:长夜。

③眉敛:指皱眉愁苦之状。

④争忍:怎忍。

⑤孤衾:喻独宿。

鉴赏这首词通过女主人公口语式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作为一个闺中弱女子被负心人所折磨而带来的心灵创伤,表现了旧社会情爱悲剧的一个方面。

主人公怨中有爱,爱怨兼发,心情复杂。

作品在艺术构思与表现手法上甚见匠心,深得后代词评家的赞赏。

这是一首单调小令。

开头五句,奏的是感情音响的主旋律——怨。

“永夜”两句,就悬想负心人行踪着笔。

“长夜漫漫,负心人啊,你抛下我到哪里去了?”自问还复自答:“音信已绝,奈何!”着一“绝”字,点出薄悻者之寡信绝情。

“香阁掩”三句,就闺中人己方情况着笔,从环境描写(闺门紧闭)、表情描写(眉头紧皱)、时间推移(斜月将落、长夜将尽)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终宵坐候之难耐。

这两笔归结到一点——对薄悻者之怨。

“争忍”句以下写心池又起新澜。

“争忍”两句是第一个浪头,特点是思之不已,爱怨兼发。

“叫我怎忍心不苦苦追寻啊?”这一句心灵独白,表明她怨中有爱,情丝难解。

但稍加推究,闺门紧闭,室内一目了然,无物可寻。

“寻”这一动作,正好显示她已陷于身难自主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

等到她头脑稍为清醒,又得面对令人心碎的现实——孤衾独处,因而“怨”字又重上心头。

陆游《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1。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2。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3。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4。

【注释】1.觅封侯:寻觅建功立业以取封侯的机会。

封侯,是功成名就的一个标志。

戍:戍边,保卫边疆。

梁州:今陕西汉中市一带古称。

2.关河:关塞、河防,指边境。

何处:不知何处,无踪迹可觅。

梦断:梦破。

尘暗:尘埃密积,使衣物颜色也变暗淡了。

貂裘:皮裘衣。

暗用苏秦说秦王,失志而归,黑貂之裘已敝破的典故。

3.鬓先秋:秋,秋霜,鬓发白如秋霜。

4.天山:今新疆境内之天山,借指前线。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住处泛指,亦即江湖之谓。

【译文】当年我曾不远万里,去建功立业觅取封侯,独自率军在梁州戍守。

而今,壮志已成梦幻,梦中空有边塞、河流,尘土已使貂裘破旧。

敌国未灭,鬓发先秋,老泪空流。

谁会料到我这一生竟会心在天山边塞,身老隐居沧洲。

【赏析】陆放翁是一位英雄词人,少年即有“上马狂胡,下马草军书”之壮志。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结果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叹流年,又成虚度”(《谢池春》)。

此词亦典型地写照了他壮志当年与英雄失路的心境。

词人以“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与“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之今昔对比,极写词人之悲壮;下片又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鼎足对比,形成第二次反差;结句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形成第三次反差。

在三层对比中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写出了英雄壮志破灭的悲慨。

陆游《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陆游《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陆游《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家的词作。

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陆游《诉衷情》及全词翻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释: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

空空的。

料:预料。

翻译: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从前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黯淡。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斑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抗金的前线,人却老死在沧州。

(1)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分析。

(4分)(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

(4分)【参考答案】(1)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

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痛苦,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

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极大悲愤。

(回答出相同,且说出相同的情感2分,具体分析两句2分)(2)词人直抒胸臆,把过去的壮志凌云、英姿勃发、渴望建功立业与现实的报国无门、惆怅悲凉、愤慨不满作对比。

塑造了自己鬓发已白、雄心不减、因时时牵挂边关而痛苦呻吟的爱国词人的形象。

(技巧及分析2分,形象及分析2分)二:1、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是: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析形象;形象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注解,了解大意,说说作者在词中描 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①忆当年对敌的场景;
②梦旧日战斗,醒来发现 战袍早被尘封的场景;
③晚年无力抗敌,独自 悲伤的场景。
万里觅封侯:
东汉班超说过,大丈夫当“立功异 域,以取封侯”。后来他出使西域,使 葱岭以东五十余国归附汉朝,因功封为 定远侯。此借指立功报国。
诗余
(“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
长短句(句式长短错落,奇偶相间)
又名乐府、乐章、琴趣„„ 从配乐歌词到脱离音乐的独立文体
提问:词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
字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结构
单调【为一段,例《如梦令》】
双调【分两段,最常见】上、下两阕【què 】/片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提示:“关河梦”指的是词人北上抗 金、收复中原的心愿。在南郑前线 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 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 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关河梦断何 处”一句,语势急转直下,由先前 的慷慨激昂,转为伤感悲凉,年轻 时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只有旧时貂 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 “暗”字不仅写出了岁月的流逝, 人事的消磨,而且也写出了心情的 郁闷与惆怅。
三叠【分三段】 四叠【分四段】
词的流派(主要风格):
婉约词
多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
大都婉丽柔美,情景交融„„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 欧阳修、李清照 „„
豪放词
山川胜迹、报国壮志„„无不入词; 激昂慷慨 、意境阔远、气势磅礴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
诉衷情
mì pǐ shù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运用对比手法:(鲜明)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 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 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
未酬的浩歌.词中蕴涵了炽热 2梦镜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 的爱国之情.
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 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 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 己废弃荒村.
《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 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 太匆匆。
《沈园》(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游沈氏园》城南小陌又逢春,只 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词的别称有哪些?
曲词、曲子词(配合乐曲曲调而唱的歌词)
陆游与唐婉
青梅竹马---喜结鸾凤---母命难违---仕途失意---邂逅 沈园---悲题哀词---春暖花开,怅和幽词---远走天涯, 风雨人生---几番重游,痴心不改--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 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 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 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钗头凤》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作者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 词人 本词另一个题目为“黄陵庙”
南宋(朝)
波神:水神 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水晶宫:古代传说中的水中宫殿 中心思想:反映了作者历经崎岖世路后的旷达胸 襟。
思考:词人的“关河梦”指的是什么?这句应怎样理解?
悲 凉 沉 痛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思考: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品味该句 的佳妙之处。 提示:“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 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 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 尽平生不得志。 “先”字写出了内心的不甘与悲愤,忧 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内心的失望和痛 苦,也写对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未”“先”“空”三个字说明敌寇依旧,而自己已经无 力报国,“心有余而力不足”,包含了作者满腔的爱国深 情和无奈的悲愤之情。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
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 失望 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 阶级的不满和愤慨。
沉 痛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暗含着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
运用对比手法:(鲜明)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 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 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思考:“觅封侯”——汉朝班超少有大志, 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建立功勋,被封为 定远侯。的典故.作者借用这一典故,用 意何在? 提示:抒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思考:“觅”有寻觅的意思,用在句 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提示:“觅”既传神地写出了年轻词人 追求功名的急切,也写出了词人自许、 自负、自信和坚定执着的人生态度。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在沧 州。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 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 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军中穿 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的如 同秋霜,只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抗敌前线,身 却老死在家乡的山林水边
未酬的浩歌.词中蕴涵了炽热 2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 的爱国之情.
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 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 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 己废弃荒村.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诗: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游山西村》 《示儿 》《书愤》等。 词:纤丽处似秦观,雄快处似苏。 以 《诉衷情》(当年…)、《卜算子· 咏梅》 最为著名。 名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013-8-7
总结
正所谓“心有余(胡未灭) 而力不足(鬓先秋)”,虽 略显无奈,但那报国信念却 愈老弥坚。
示 儿
陆游
死 去 ∕ 原 知 ∕万 事 空,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 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 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 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思考:“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 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 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 遭遇战。“当年”二字说明什么?
提示: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 前线的勃勃英姿。时至今日,虽然军旅生活 依然历历在目,时时入梦,可是那已经是很 遥远的事情了。“当年”二字表现了词人深 深的无奈、惆怅之情及对过去战斗生活的无 限憧憬。
尘暗旧貂裘:
传说苏秦十次游说秦王无成,回家 时“黑貂之裘弊”(《战国策•秦策》)。 这里则是以貂裘积满灰尘,陈旧变色, 暗示自己长期闲置而功业未成。
找到文中形成反差的词句
“万里”与“匹马” 突出作者当时作战的英勇气势 “当年”与“今日” (梦断)对比, 突出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痛。
“心在天山”与“身老沧洲”对比 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悲凉化为沉郁。
体会文章结尾“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的含义,你能说说这其中有着怎 样的感慨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示:“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 指闲居之地。“心在天山”与开头的 “当年万里觅封侯”相呼应,表明报国 之心始终不渝。“身老沧州”并非意在 叹老,只是愤恨权臣误国,致使自己请 缨无路。“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 真与今日的失望,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 感叹自己被迫退隐。这三个短句饱含着 年迈苍苍的陆游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 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 满情绪。
全诗中心
通过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 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 立业,如今却年老体衰,壮志未 酬,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 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 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 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 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 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 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 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 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 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体会“梦断”与“暗”中蕴含的词人 的情感。
悲 凉 沉 痛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 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 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 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 “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 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 惆怅。
陆游

诉衷情 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朝)爱国诗人。本文选自《放翁词》 关河:关赛河防,指山川险要之处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此指金兵。 沧洲: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所。 天山:指代抗金前线 梦断:梦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