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合集下载

历史九上的第九课笔记

历史九上的第九课笔记

历史九上的第九课笔记历史九上第九课笔记一、英国工业革命1.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3.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是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轮船、火车的发明。

5.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制造业的完成。

6.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兴工业的出现,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造成环境的恶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场”;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 相同点: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发源于欧洲。

2. 不同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有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进而在一般垄断基础上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进而在一般垄断基础上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垄断组织。

三、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 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2.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这导致了城市化的进程加速。

城市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也带来了社会和环境上的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3. 社会结构变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贵族和地主阶级逐渐衰落,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崛起。

这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4. 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工业化也带来了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们开始追求时尚和品味,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同时,教育、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3.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 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 A.加强军队建设 B.大力发展经济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重视精兵简政 解析:选 D。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导致了“三冗”局面的出现, 使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因此时代要求对此改变,要想改革且不 出现财政危机的办法,只有精兵简政,故选 D 项。
【史料实证】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史料一 民所以多僻,以散故也。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 矣。”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①奸宄固宜少。 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 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 兵财费。
史料二 以②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 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核心素养
知道北宋的建立,归纳北
时空观念、历史
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理
通过了
解释、史料实证
解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解两宋的政
概括北宋中期的政治改
治和军事,认
历史解释、史料
革,分析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原
识这一时期
实证、唯物史观
5.评价 (1)成效:达到了_富__国___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 字。 (2)不足 ①_强__兵___效果不明显,与西夏的战争再次失败。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论。 ③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特别说明】 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等方面,内容广泛,但富国之法对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触动最大。
宋金之间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共18张PPT)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共18张PPT)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1-
5.下图中的巴黎大学是欧洲古老的大学之一。中世纪时,在该
校可以学习的专业课程应包括( A )
①几何 ②医学 ③法学 ④神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3-
( 3 )成果: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 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 市法庭,成为 自治城市 。 ( 4 )形式: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 里取得“ 特许状 ”。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0-
知识点3 大学的兴起 4.( 攀枝花中考 )西方大学的兴起,曾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 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 合史实的是( D ) A.拥有自治地位 B.得到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C.享有司法特权 D.课程不受基督教会影响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8-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经济地位。 工商业中心,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 意思相近即可 )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9-
知识点2 城市居民的身份 3.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 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C ) A.农民阶级 B.封建庄园主 C.市民阶层 D.基督教会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笔记
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的笔记:
第9 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一、文艺复兴
1. 时间:14 世纪中叶到17 世纪初
2. 地点: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3. 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4. 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5.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6.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
- 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7. 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 背景:
-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需求
-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 客观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进步
2. 过程:
- 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 达伽马:到达印度
-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 麦哲伦:环球航行
3. 影响:
- 积极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消极影响:欧洲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落后。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重要知识点总结
本居民 农 奴 转 方式 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化为城 市居民 影响 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①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影响
②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 背景 11 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
2/2Βιβλιοθήκη 常用 城 市 手段 金钱赎买和 武力斗争 自治 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典型 法兰西的琅城
城市 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使国王获得城市的拥护;但是这些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
影响 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城市基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
断传入西欧
时间 12 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评价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1/2
大学获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 免受地方世俗法官
自治权 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课程 概况 设置
特点
先学习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等,再学习专业课程:法学、医学和 神学 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重要知识点】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 9 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西欧
从 10 世纪起,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
背景
城市
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复苏 表现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三、大学的兴起 6、西欧早期大学兴起的背景是 什么?何时兴起的?大学的兴起 被认为是什么?西欧早期大学有 哪些?(P44相关史事2)
牛津大学 巴黎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最古老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巴黎英大国学牛津大学
(1)大学兴起的背景: ① 经济发展; ② 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的传播; ③ 阿拉伯文化的传入。
①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② 领主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③ 市民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 ④ 设立城市法庭。
(3)取得自治城市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4)国王颁发特许状的意义:
① 削 弱了割据势力; ② 获得城市的拥护。
现代罗马市区中世纪建筑
现代伦敦市区中世纪建筑
现代巴黎市区中逻辑、算术、几何、 天文和音乐。 ② 专业课:法学、医学和神学
(4)影响课程设置:
① 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② 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比较古代中国城市特点与古代西欧城市特点有什么不同


西

城市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上的
城市的兴起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手工业者 聚在一起,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① 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② 商业贸易发展 ③ 人口增长。 ④ 手工业发展。
城市自由和自治有什么意义?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激发了工商业 者的积极性,也使城市更有吸引力,城市 人口逐渐增加。促进了城市的更进一步的 发展。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4、哪些人是城市基本居民? 从农奴到自由人的途径是什 么?市民阶层是怎样形成的? 市民阶层分化成哪几个阶层?
(1)城市的基本居民是: 手工工匠和商人 (2)从农奴到自由人的途径: 住满一年零一天 (3)市民阶层的形成:

统编初中历史课件九年级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统编初中历史课件九年级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佛兰德尔
(一)自生 ——以佛兰德尔为例
城市兴起的原因
农业技术提高 10世纪后,农业最为显著的是二蒲轮作制,有不少地方实行了 三蒲制。铁质农具普遍推广,耕地面积增加。
这时,手工业有一些分工和专业化,它的手工业发达,尤其是佛 兰德尔呢绒。要取得家庭或领地经济不能供给的物品,需要商业的 参与。
在佛兰德尔,莱茵河、马斯河、些耳德河汇合后注入北海。它是 莱茵河、马斯河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之地一一城市的兴起 (一)自生 (二)自由 (三)自治
二、教育之花一一大学的兴起
二、教育之花 1、花开
大学的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
1、11世纪后,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原来的教会 学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文化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部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照片:中世纪巴黎古城一角
绘画:中世纪城市情景图
绘画:中世纪大学课堂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10世纪 中世纪城市兴起
15世纪
中世纪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之地一一城市的兴起 (一)自生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培养了新的社会力量即市民阶层,是城 市资产阶级的前身。……佛兰德尔毛纺织业发达,但原料羊 毛主要由商人进口,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关系萌芽。
---摘自候建新主编《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 促进了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城市资产 阶级前身,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材立料起二 来促的进各自自种治由自城平治市等制本观度身念都所的构获传成得播了的,对种有封种利建自于制由文度权化的和的城挑发市战展内。部所建 ---摘自冷霞《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时期,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和大学逐渐兴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本节课内容涉及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发展以及相关史实,旨在让学生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仍较为陌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掌握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城市和大学兴起对后世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难点: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史实,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教学资源:相关史实资料、图片、地图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展示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相关史实。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英国带来 了大量的财 富,财富迅 速转化为资 本,成为英 国强而悲壮的反抗
1、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的 原因——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了印度 全社会的不满
为什么“涂油子弹事 件”引发了印度民族 大起义?
2、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的过程
在这场战争中,印度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尤其以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依为代表,体现 了印度人民反抗侵略、不畏强暴、追求自由的精神。
1858年英国撤消了东印度公司,直接管理 印度事务,印度成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
材料阅读:
在17-18世纪期间,东印度公司还是英中在印度的代理人, 垄断了英国与印度的一切贸易特权,从印度攫取了大量 的财富.仅侵吞孟加拉国库一项,就给东印度公司带来了 3700多万英磅的收入.除此之外,东印度公司还征收苛捐 杂税.1760-1780年间,英国共从印度攫取了高达10亿英 磅的财富.
印度传统社 会是怎样变
迁的?
13世纪突厥人建立德里素丹国
16世纪,蒙古人建立莫卧儿帝国, 18世纪崩溃
一、传统社会的变迁
正是由于长期的纷争 与动荡,从而造成了 印度的落后,印度社
会由盛转衰。
二、贪婪的侵略者
侵略的据点:东印度公司
进行野蛮的掠夺(掠夺钱财)
侵略的方式:
掠夺原料和市场,进行商品输出
侵略的代表:克莱武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
从10世纪起, 印度是否遭 到了外来势 力的侵略和
攻击?
从10世纪起,外来势力不断入侵 印度;16世纪,蒙古人入侵;17 世纪,英、法荷开始侵略印度; 18世纪印度又面临着伊朗、阿富 汗、马拉特人的进攻。
这些外来的侵略和进攻,使得印度政权不断更迭, 古老印度的传统社会也不断发生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