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知识归纳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知识归纳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思维导图第11课古代日本核心知识1.6世纪前的日本(1)统一: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其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1)背景:6—9世纪,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开始: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3)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幕府统治(1)武士集团的出现: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2)幕府统治的开始: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3)特征: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4)影响: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教材释疑1.教材P54课后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日文是怎样产生、成熟的。

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借用汉字创制本国文字,用汉字的音、义和形,发展了书写日语的方法。

日本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汉字为基础创立的,汉字、汉语在日文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2.教材P54课后活动:想一想:在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的天皇处于什么地位?提示:幕府与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名义上“征夷大将军”由天皇任命,实际上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是象征性的传统中央政府,而以“征夷大将军”为首的幕府则是真正的中央权力机关。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武士 集团
小武 士团
武士
经过庄园主之间的斗争、联合,武士集团最后集中在两大家族——
一 二
四、幕府统治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 ,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设幕府于镰仓。标志着: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 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1、开始标志:镰仓幕府的建立 2、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 3、统治特点: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3、开始 646年,日本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
4、内容 5、影响
政治、经济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成为日本进 入封建社会的标志。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其以 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经 济
政 中央 治 地方
日本大化改新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设二官八省 设立国、郡、里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政府鼓励垦荒,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同时铁制农
具普及,农业技术进步,利用粪水、绿肥和草木灰等肥田,农业生产
力大为提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编》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封建经济的基本关系”就是通过土地分封“ 以取得一定的人身服役和贡赋。”班田制就是国家按人口分田地为条 件而确立起来的封建剥削关系。
庄园形成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
……

政府为增加耕地,鼓励开垦私 一
田,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建立庄园
庄园“不输不入 ”
按照不同功劳、职 位、地位等把土地 分给所有国民收租

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农民受 剥削越来越严重,大量逃亡 ,国家户籍、田籍混乱,日 本土地私有化开始
中央对地方失去控 制,社会局势动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日本富士册图和日本国旗图)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二)、讲授新课6世纪前的日本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组成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国的出现与大和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3、大和政权的管理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1、大化改新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3、大化改新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等。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想一想:隋唐制度与大化改新内容比较及日本崛起启示。

九年级历史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古代日本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古代日本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知识框架
古代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武士与武士集团:幕府政治、武士道 重点梳理
1.6世纪前的日本 兴

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统一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其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背景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
3.武士和武士集团
背景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概况1形成: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2职能: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3幕府出现: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
知识延伸
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给了我们怎么的启示
一个国家应该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

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

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

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新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课件:第11课 古代日本

新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课件:第11课 古代日本

影响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武士 和武 士集

幕府 统治
武士 道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 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 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一套展现武士阶层道德与行为规 范的武士道。武士道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武士道的实 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 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 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 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 建国家。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3.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 平氏 武士集团,源氏首领 源赖朝 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 镰仓 。幕府拥 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 700 _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也是日本人 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之一,它是在中 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 成的。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 地表现在了和服上。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 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政变,拥 立孝德天皇,年号为大化。646年,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史称“大化改新”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 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 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讲述了日本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历了弥生时代、古坟时代,到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历史阶段。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理解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日本社会制度的演变。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日本的历史,他们可能知道一些皮毛,但对于日本历史的深入理解还不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需要了解日本地理位置、与中国文化的联系等背景知识。

此外,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以便于分析教材内容,掌握历史发展的主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掌握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重要历史事件;了解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日本社会制度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深入理解古代日本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重要历史事件;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日本社会制度的演变。

2.教学难点: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影响;日本社会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对比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古代日本的历史场景;运用板书、讲解等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为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重要历史事件排序。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例题3:
题目:平安时代日本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一时期武士阶层是如何兴起的?
答案:平安时代日本政治特点是贵族掌握政权,实行摄关政治。武士阶层在这一时期兴起,主要是因为地方领主与中央政府之间的权力斗争,导致武士阶层的地位逐渐上升。
例题4:
题目:请举例说明古代日本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表现。
答案:古代日本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表现有:汉字的推广和使用、儒家思想的传播、佛教的传入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模仿和创新。
1.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那么,有谁知道日本是如何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对了,就是通过大化改新。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1课《古代日本》,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2.大化改新(15分钟)
老师: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它发生在公元646年,当时的日本天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些改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7.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整理思路、撰写文章,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8.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日本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氛围活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阅读并思考)
学生:奈良时代的文化成就包括佛教的传入、建筑和艺术的发展,还有著名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
老师:没错,这些文化成就对日本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我们通过视频资料来感受一下奈良时代的文化氛围。
(老师播放关于奈良时代文化成就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4.平安时代(1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知识框架】
古代日本
【重点梳理】
1.6世纪前的日本


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统一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其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知识延伸】
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给了我们怎么的启示?
一个国家应该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