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冷库栽培种植蘑菇技术

合集下载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杏鲍菇因其主要生长于伞形花科刺芹等植物上,又名刺芹侧耳。

杏鲍菇营养丰富,子实体含蛋白质约16%、粗脂肪11%、灰分6%、粗纤维4%、富含18种氨基酸,口感绝佳。

常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肥胖症,且有美容等保健功能。

近年来投放市场很受青睐,有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称。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菇盖直径2-12厘米,初期盖缘内卷呈半球形,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淡灰色成熟后浅黄色,菌肉白色,具杏仁味。

菌褶向下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滑,有小菌褶。

菇柄偏生或侧生,棒状至球茎状,中实,近白色,肉质纤维状,白色。

无菌环或菌幕。

二、生物学特性1、营养: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较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产量较高,菇蕾发生量较多。

2、水分:杏鲍菇比较耐旱,水分的多少是产量高低的决定因素。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生长期,菇体不宜喷水,在调配料时适当高些,有利于提高产量。

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即可,子实体阶段以90-95%为宜。

3、温度:温度是决定杏鲍菇栽培成功的关键,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2-27℃,最适温度是25℃左右,高于30℃菌丝生长不良。

杏鲍菇是恒温结实性菇类。

除原基形成阶段温差刺激外,其子实体生长阶段应有较小温差。

出菇温度范围为8-16℃。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1℃,最适温度10-18℃。

4、空气:菌丝生长阶段所需氧量相对较小,低浓度的CO2对菌丝生长还有刺激作用。

原基生长期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子实体生长发育期,CO2浓度以小于0.02%为宜。

5、光照: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度为500-1000Lx。

6、酸碱度:菌丝体生长的pH值范围为4-8,最适pH值为6.5-7.5,出菇阶段的最适pH值为5.5-6.5。

冷库栽培杏鲍菇技术

冷库栽培杏鲍菇技术

冷库栽培杏鲍菇技术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雪茸,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它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元素,长期食用具有促进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对润肠胃及美容有很好的效果。

1形态特征依据品种可分为棒状和保龄球形2种,冷库栽培多选用保龄球形。

2环境条件2.1温度。

杏鲍菇属于低温菌类,原基形成的温度为8℃~20℃,最适温度为12℃~ 15℃。

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0℃~ 20℃。

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0℃,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超过30℃或低于8℃菌丝生长缓慢,易受污染,超过35℃,菌丝停止生长,造成死亡。

发菌期的温度掌握在15℃~27℃。

2.2湿度。

杏鲍菇比较耐旱,菌袋的含水量多少对产量有直接影响。

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

出菇阶段,原基形成期间,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在采收前,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

2.3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在原基形成期,需有一定的散射光刺激,800~1000Lx即可。

2.4空气。

杏鲍菇是好气性真菌,但较其他菇类都较耐CO2。

2.5酸碱度。

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4~8,最适pH值为6.5~7.5,出菇阶段pH值以5.5~6.5为宜,在生产过程中,把培养料的pH值调到9~11。

3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3.1栽培配方。

目前冷库栽培多选用以下配方:配方一:棉籽壳37%、杂木屑42%、麸皮14%、玉米粉5%、糖1%、石膏1%,pH值9~11。

配方二:杂木屑48%、玉米芯31%、麸皮15%、玉米粉3%、糖1%、石膏2%,pH值9~11。

3.2配料。

按照配方称好原材料,充分搅拌后,按1∶1.2~1.3加水后,使料的含水量达到60%~ 65%。

将拌好水的料堆闷5~6h后开始装袋。

3.3装袋。

冷库出菇多采用聚乙烯折角袋,规格为17cm×25cm,厚度0.04cm,采用装袋机装袋。

金针菇冷库夏季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金针菇冷库夏季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菌种选择
原种制备用木屑 、麦麸等原料制备原种 ,按一定比例配料 、装袋 、灭菌 、接种。
母种扩繁将优良菌种种在PDA培养基上 ,进行扩大繁殖 , 以提供生产用种。
菌种制备
培养基灭菌
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制备
03栽培技术
培养基制备使用锯木屑 、玉米芯等原料制作培养基 , 并加入适量的水 、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营养物质 , 调节pH值至5-6。装瓶播种将培养基装入玻璃瓶或塑料袋中 ,然后进行播种 ,每瓶或每袋约50克。
满足市场需求夏季是食用菌的消费淡季 ,通过冷库栽培技术 ,可以调节市场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02 提升农产品品质采用冷库栽培技术 ,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提高金针菇的品质。
社会效益
适用于需要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农产品储存和加工。
适用于需要控制病虫害发生和传播的农业领域。
适用范围
适用于金针菇等食用菌的栽培和储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增加湿度
控制温度
出菇管理
04冷库管理
温度维持在10℃ ~ 15℃金针菇冷库内的温度应稳定在10℃~ 15℃ , 以保证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温度调节方法通过制冷设备 、通风口 、通风机等设备进行温度调节 , 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和库内贮藏要求来灵活调整。
温度控制
加湿方法通过喷雾 、洒水 、悬挂湿毛巾等方式进行加湿 , 同时要避免库内墙壁和天花板出现凝结水 , 以保持空气湿度均匀。
金针菇冷库夏季栽培技术食用菌
• 简述• 前期准备• 栽培技术• 冷库管理• 常见问题及防治方法• 总结
01简述
探索金针菇对低温高湿环境的适应性 , 为其他食用菌夏季栽培提供参考。
通过低温冷藏 ,延长金针菇货架期 ,提高经济效益。

冷库种金针菇高产技术

冷库种金针菇高产技术
冷库种金针菇高产技术还为我国北方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 解决北方地区冬季农业生产的难题。
THANK YOU.
管理要点
对金针菇的生长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成分等参数的 控制,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和收获管理等。
04
优势与不足
技术的优势
提高产量
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冷库 种金针菇技术可以提高金针菇 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满足
市场需求。
延长产业链
冷库种金针菇技术可以延长金针 菇的生长期,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和竞争力。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食用菌品种,如金针菇、平菇、香菇、黑木耳等,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02
技术原理
金针菇生长环境要求
01
02
03
温度
金针菇适宜生长温度范围 为3-8℃。
湿度
适宜湿度范围为85%95%。
光照
金针菇需要弱光或阴暗环 境。
冷库环境调控技术
温度控制
根据金针菇生长需求,精 准控制冷库温度。
节能环保
该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量,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技术的不足
投资成本高
建设冷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风险。
技术难度大
该技术需要专业的种植和管理 技能,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
导。
市场需求不足
由于金针菇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限制,市场需求不足,制约了
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改进方向
01
02
03
降低投资成本
通过改进冷库设计和建造 技术,降低冷库建设成本 和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技术含量
加强金针菇品和 竞争力。
拓展市场

如何用冷库栽培金针菇

如何用冷库栽培金针菇

如何用冷库栽培金针菇金针菇属低温型菇类,自然气候条件下,集中安排在冬春寒冷季节栽培出菇,鲜菇货源充裕,销售困难,价格低。

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难度较大,除严格按照自然季节栽培的技术操作外,应着重解决好菌袋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技术。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用冷库栽培金针菇。

如何用冷库栽培金针菇1.冷库改建对现有风冷式冷库,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做好隔热改建,提高冷库的保温性能。

用塑料泡沫板将冷库分隔成小区,便于发菌与出菇的管理。

2.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中要适当增补氮源,可加快菌丝吃料速度,提高产菇量。

以棉籽壳为主料的配方,麸皮添加量以17%、玉米面3%为宜;以玉米芯和木屑为主料时,数皮添加量以20%、玉米面5%为宜。

培养料含水量增加到65%左右,可为菌袋出菇留有适宜的水分含量。

3.装袋金针菇冷库栽培,以采用短袋栽培,一次性出菇方式为好。

选用15厘米X35厘米的塑料薄膜袋,缩小袋口的直径,减少料面的水分蒸发;装料量一致,料高为13~15厘米,料应适当装紧,紧贴袋壁,料面要压实,防止上部料松,基质容易失水;用扎口封袋法代替颈套棉塞法,扎口紧贴料面,以减少料内水分的散失。

4.灭菌装料后应立刻灭菌,使配料、装袋、灭菌在一天内完成,防止培养料发酵,有害菌繁殖增多,其有毒物质的分泌和积累,影响菌丝正常生长。

常压蒸气灭菌,在100℃温度,必须保持10小时以上,才能彻底杀灭料内杂菌。

5.接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适龄的菌种,除去表层失水、老化、活力低下的菌丝块,将菌种均匀地接到培养料表面,然后紧贴料面封口,使菌种与料面紧密结合。

这样可使料面菌种不易因抽风降温而失水,有利于菌丝萌发和加快吃料速度,提高菌袋成品率。

6.发菌管理调节好温、湿度、通风和光照条件,加快发菌速度,减少袋内水分散发,为菌袋出菇时基质中保留有合适的水分。

(1)温度调温至18~20℃,让菌丝在适温环境下,加快生长成熟,缩短发菌时间,减少料面失水,防止上部菌丝老化。

金针菇冷库夏季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金针菇冷库夏季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总结词
金针菇冷库细描述
金针菇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菌蝇、霉 菌等。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 措施,如定期检查、清理冷库、使用防虫网、合理调节 温湿度等,以确保金针菇的生长环境不受病虫害的侵扰 。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 治和处理。
温度控制
总结词
温度是影响金针菇冷库夏季栽培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精确控制。
详细描述
金针菇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0℃~20℃,当温度过高时,金针菇容易腐烂、发黄,甚至死亡,而过低则会 影响其生长速度和品质。因此,要利用冷库内的温度调节设备,如制冷机组、排风扇等,精确控制冷库内的温 度,以确保金针菇生长的最佳环境。
和湿度。
数据处理与分析
01
02
03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菌种 生长情况、培养基配方效 果、冷库设备运行数据等 实验数据。
数据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 类和筛选,提取有用的信 息。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 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 挖掘,得出相关结论和建 议。
07
结果与讨论
冷库栽培金针菇的产量及品质
0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食用菌栽培学:中 国农业出版社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 技术:中国农业出 版社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手册:中国农业出 版社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湿度控制
总结词
湿度是影响金针菇冷库夏季栽培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需要合理调节。
详细描述
金针菇需要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湿度过低会导致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过高则容易引发病虫 害。因此,要利用冷库内的加湿设备如喷淋装置等,以及排水设备和通风设备等,合理调节冷库内的 湿度,以保持最佳的生长环境。

金针菇冷库夏季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金针菇冷库夏季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预处理
保鲜前,应将金针菇进行分级 、整理,去除杂质和劣质品。
冷藏保鲜
将金针菇放入冷库中,保持温度在 2-4℃,湿度在90%-95%的条件下 ,可有效延长金针菇的保鲜期。
气调保鲜
通过调节冷库内的气体成分,如降 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可以进一步延长金针菇的保鲜期。
金针菇的干制技术
晒干
将金针菇放在阳光下晒干,但需要注意避免 暴晒,以免影响品质。晒干后的金针菇应存 放在阴凉干燥处。
湿度控制技术
总结词:稳定维持
详细描述:湿度控制也是夏季栽培金针菇的 关键技术之一。适宜的湿度能够促进金针菇 的发育和保持其品质。一般来说,冷库内的 湿度应维持在90%-95%的范围内,以防止 金针菇失水过多,影响其品质和口感。同时 ,要关注冷库内的湿度变化,及时调整湿度

光照控制技术
总结词:适当调节
时调整温度和湿度。
出菇管理技术
出菇场所选择
选择通风良好、环境干燥、无污染的场所作为出菇室。
出菇袋处理
将长满菌丝的栽培袋移入出菇室,摆放整齐,保持湿度在85%-90%之间,同时给予适当 的散射光刺激。
出菇管理
在出菇期间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10-18℃之间,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 。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在出菇过程中还要及时去除老菌皮和死菇,以利 于新菇的生长。
政策支持
03
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金针菇产业的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金针菇产业的未来展望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针菇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如生物医 药、生物环保等领域。
提升产业价值
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提升金针菇产业的价值和附加值 ,提高产业效益。

利用闲置冷库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利用闲置冷库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利用闲置冷库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双孢蘑菇是世界上食用菌生产量最大,消费最广的食用菌。

徐州市双孢蘑菇的标准菇房栽培面积达数百万平方米。

栽培双孢蘑菇已成为广大农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是,由于没有工厂化生产的设施,双孢蘑菇生产只能利用每年的9月到翌年的4月生产,5~8月份,由于气温高,不能生产,这个时候双孢蘑菇的市场价格是平时的3~4倍,如果能反季节栽培,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近年来,徐州果树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大,成了江苏省著名的水果生产基地,因为贮藏水果的原因,冷库的建设面积比较大,但是苹果、梨的收获贮藏往往要在9月份之后,我们打起了利用闲置冷库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的注意,且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利用闲置冷库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产量相差极大,在投入相当的情况下,高者每平方米产菇20kg,低者不到10kg。

产出悬殊。

影响双孢蘑菇冷库反季节栽培的产量和质量的因素很多。

我们从生产实践中发现,培养料配方、培养料堆制、菌种选择及铺料播种、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的技术环节。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培养料配方1.1稻草1487kg,干牛粪1912kg,硫酸铵20kg,菜籽饼75kg,人粪尿25kg,过磷酸钙50kg,石膏50kg1.2麦草1487kg,干牛粪1487.5kg,尿素15kg,过磷酸钙35kg,石膏50kg,石灰25kg1.3稻草3000kg、菜籽饼210kg、尿素30kg、复合肥30kg、碳酸钙30kg、过磷酸钙60kg、石膏粉60kg 以上配方均按100m2栽培面积计算,其中1.3为合成料配方。

2培养料的堆制2.1原料的质量和合理配方选用原料须新鲜、干燥、无霉变。

按蘑菇生长所需碳氮比28~32:1,配制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的配方应根据各地原料情况,按照合理的碳氮比灵活掌握。

栽培用料以30-~35kg/m2为宜。

特别注意,双孢蘑菇高产栽培合适的碳氮比及营养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白色金针菇的栽培大都是利用大棚 在秋冬季进行季节性栽培,而春夏季因高温无法 生产而断档。因此,5-9 月利用冷库栽培白色金 针菇,既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又可充分利用
食用菌冷库增加收益。食用菌冷库年冬天,是我记忆里的第一张纸,写满了痛字。同龄的孩子们围着大桌,烤着温火
那年冬天,是我记忆里的第一张纸,写满了痛字。同龄的孩子们围着大桌,烤着温火
白色金针菇的栽培,故而要进行适当的改造,以 满足白色金针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冷库的情况不同,其改造方法也不同。从河
北用冷库栽培白色金针菇的情况看,高温库比低 温库好利用;中小库比大库好利用;地上库比地 下库好利用;地面库比山洞库好利用。如果从周 年工厂化栽培来看,食用菌冷库群比单库好利
用。 食用菌
co0ag4sr 冷库工程
那年冬天,是我记忆里的第一张纸,写满了痛字。同龄的孩子们围着大桌,烤着温火
菌、出菇等到方面与黄色金针菇不同,有些菇农 尚未真正掌握,故致产量低,质量差。笔者根据 实践和研究,就纯白金针菇的栽培技术谈几点经 验和体会供参考。
㈠冷库的改造与利用冷库按温度划分可分 为高温库(水果冷库)和低温库(肉食、水产品库); 按建造又可分为地上库、地下库和山洞库。这些 冷库原为贮存果菜而设计建造,其性能不太适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