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

生命科学导论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血红蛋白分子中四条多肽链之间的连接键是()A、非共价键;B、二硫键;C、配位键;D、共价键。
2、Watson - Crick 的DNA 双链螺旋结构模型表示()A、DNA 的两条链走向相反;B、碱基A 和G 配对;C、碱基之间共价结合;D、磷酸- 戊糖骨架位于DNA 螺旋内侧。
3、下列关于多核苷酸链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链两端在结构上是相同的;B、核苷酸残基通过磷酸二酯键彼此相连接;C、至少有20 种不同的单核苷酸被利用;D、嘌呤碱和嘧啶碱是重复单位。
4、下列哪种氨基酸是成人的必需氨基酸?()A、丙氨酸Ala ;B、酪氨酸Tyr ;C、亮氨酸Leu ;D、丝氨酸Ser 。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6、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酶是()。
A、牛胰核糖核酸酶;B、胰蛋白酶;C、溶菌酶;D、羧肽酶A。
7、活化能是()。
A、随温度而变化的;B、速度常数对温度作图时在纵轴上的截距;C、底物和产物能量水平之间的差;D、反应物从初始态达到过渡态所需的能量。
8、细胞中与细胞呼吸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
9、下列遗传病属于哪种类型的遗传病,将它们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5分)1)红绿色盲();2)镰刀状贫血症();3)血友病();4)外耳道多毛症();5)亨廷顿氏舞蹈病()。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X连锁显性遗传病;D、X连锁隐性遗传病;E、Y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1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技术。
A、细胞融合;B、人工分离;C、酶工程;D、化学合成11、现代达尔文主义(或综合进化论)主要在什么层次上研究生物进化的机理?()A、分子;B、细胞;C、个体;D、群体。
12、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是一种();天花病毒是()。
复旦大学_生命科学导论_历年试题_修订版

2010-2011 下生导试题选择题交叉互换发生在....最常见的细菌是……(杆菌/球菌/……?)呼吸链在哪里?那个门的动物最多?人有多少条脑神经?三羧酸、糖酵解、卡尔文、发酵哪个产生atp 最多?mrna 在哪里合成(核仁/核膜/细胞质……)判断题孤雌生殖是有性生殖名词解释群落演替同源器官光合作用中心法则活化能简答题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分类和特点乳糖操纵子的工作机理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生物多样性及其三种组成的简述对艾滋病的认识(病毒结构、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生导07 期末考题)名词解释:化学渗透学说细胞全能性半变态半保留复制双受精限制性内切酶阈刺激的全或无定理伴性遗传简答题:连线:植物动物种类和代表生物生命的特征图表说明五界学说,列表比较五大分类系统的特点以及其代表生物达尔文进化论内容与主要证据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yc08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选择,比较难的一个是光呼吸的底物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内脏机能的重要调控中枢是什么判断,原核生物是否都只能进行无性繁殖,还有一个细胞分裂的M 期和S 期分别代表什么期被我弄反了连线,难度在于水稻和苹果哪个是单子叶哪个是双子叶植物051 免疫与免疫应答2 卡尔文循环3 突触与神经元4 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5 生态系统和生态演替2008年06月25日名词解释:(5*3 )氧化磷酸化减数分裂全或无定理全能干细胞双受精问答:(5*5)三种RNA 在蛋白质翻译中的作用种群的特征及具体举例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题中两个哪个是人的DNA ,哪个是病毒的单链DNA ,并说明理由影响微管和微丝的毒素对细胞分裂分别有什么影响06 生导题名词解释,3*10 中心法则,种群,移码突变,静电位和动作电位完全变态,生物多样性,能障,流动膜蛋白结构问答题1. 配对,就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和它们作用等的配对2. 简述磷酸化降解和无氧降解的区别3. 举出3 种以上动物王国决定性别的机制4. 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哪些内容,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有什么区别?5.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点,分裂以及意义07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选择(1*40)不难。
河南理工大学2021年《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
(B)“亲密”接触传播2.植物的营养器官是();生殖器官是()。
(C)根、茎、叶;花、果、种3.“DNA-RNA-蛋白质中心法则”的表述是:DNA()为DNA,DNA()为RNA,RNA()为蛋白质。
D.复制,转录,翻译4.消化道包括()。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5.生物史上,爆发性地出现极多种生物物种的第三次生态大扩张发生在()。
(A)寒武纪6.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是()。
(A)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生物7.人生长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有()。
(D)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8.我国传统医学“五脏六腑”概念中的“五脏”指()。
(C)心、肝、脾、肺、肾9.发生肾结石往往由于过多摄入(),神经兴奋及抽搐则可能是摄入了过多的(),过多摄入()会引起浮肿。
(B)钙,磷,钠10.下列几组昆虫中,口器依次为舔吸式、刺吸式、虹吸式的一组是()(D)蝇,蝉,蝴蝶11.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C)人类创造并拥有文化,而动物没有12.成年人有()颗牙齿,其中切齿()颗,犬齿()颗,臼齿()颗,臼齿中被称为智齿的有()颗。
(B)32,8,4,20,413.下列几组植物中,传播种子的方法依次为水传、风传、动物传、自传的一组是()。
(C)睡莲,槐,鬼针草,凤仙14.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于()年将《食品卫生法》修改为《食品安全法》。
(C)200915.目前认为,地球上出现多细胞生物至今的时间约占地球史的(),最原始的水生多细胞动物是()。
(B)不到17,海绵16.约()年前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从海底隆起,逐渐升高成今天的“世界屋脊”。
(D)3000万17.目前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食源性病源菌是()。
(A)沙门氏菌18.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等。
(A)艾滋病,SARS,麻疹,天花19.下列关于昆虫的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卷(一)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载体蛋白:细胞膜中的一类具有转运功能的跨膜蛋白。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载体蛋白既介导被动运输又介导主动运输,通道蛋白仅介导被动运输。
2.信号识别颗粒(sin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 SPR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它是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一个小的7s RNA分子组成。
它可先识别信号肽并与之结合,然后将信号肽-核糖体复合体带到另一个与其识别的粗面内质网膜上的停靠蛋白上,从而使外输蛋白的合成达到定位的目的。
3. House-keeping Gene: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4.分子伴侣: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
例如:信号识别颗粒,Hsp70等。
5.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不对称性。
2.硝酸甘油能用于治疗心绞痛是因为硝酸甘油在体内转化为 NO ,可舒张血管,从而减轻心脏负荷和心肌的需氧量。
3.在N -连接糖基化的糖蛋白中,与多肽链结合的第一个糖残基是N -乙酰葡糖胺,在O -连接糖基化中与之结合的第一个糖残基是 N-乙酰半乳糖胺。
1.1.酶体是一种异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细胞器,它可以分为_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残,质体(残余小体)。
5. Na+/K+-ATPase对Na+/K+的运输可分为六个过程,在该过程中,每分解一 ATP,运出3个屿+,输入2 个K+。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考试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第1章一、名词解释生命新陈代谢基因组生物多样性二、判断题1、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2、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 )三、单项选择题正确的生物结构层次是()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B. 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C.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D. 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四、问答题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第2章一、名词解释蛋白质变性结构域碳骨架糖类二、判断题1、肌糖原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源。
()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三、单项选择题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A. 一个己糖分子B. 一个戊糖分子C. 一个磷酸D. 一个含氮碱基2、蛋白质的球形结构特征()。
A.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B.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C.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D.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3、蛋白质变性中不受影响的是()。
A、蛋白质一级结构B、蛋白质二级结构C、蛋白质三级结构D、蛋白质四级结构4、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
A. 内质网B. 高尔基体C. 溶酶体D. 核糖体四、问答题叙述提取DNA的常规操作及原理第3章一、名词解释去分化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膜系统染色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检验点二、判断题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 )2、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也相应增大。
()3、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阶段和幼体发育过程中。
()4、生物体细胞与细胞之间是有各种连接的,它们对细胞的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一、水对生命有何重要意义?二、维生素对动物有何重要意义?三、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请简述其意义。
四、谈谈你对基因工程的认识。
五、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什么症状?为什么?六、什么是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自动免疫?人工免疫是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或含有某种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宿主体的抗病能力。
用于人工免疫的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细胞制剂,以及结核菌素、诊断血清、诊断菌液等诊断制剂,我们统称为生物制品。
人工免疫分主动和被动两类。
生物制品有用于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两类。
一般来说,自动免疫专用于预防疾病,接种的物质是抗原,免疫作用出现,即形成免疫力的时间较慢,但免疫力维持的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被动免疫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或应急的预防,接种的物质是抗体,免疫作用可以在接种后立即出现,但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数周至数月)。
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
疫苗有多种类型。
死疫苗是选用能够引起较强免疫反应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杀死而制成。
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
死疫苗的优点是易于保存,在4℃时可以保存1年左右。
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后局部和全身副反应较大,且常需接种多次。
活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找来和致病微生物相同种类但没有或很小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叫活疫苗。
活疫苗的毒力低弱,不会引起人类生病。
例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疫苗。
类毒素疫苗是用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把细菌毒素的毒性消除,但仍旧保留抗原作用的生物制品。
例如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
现在已经可以把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综合在一起,打一针预防针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我们把这类疫苗叫做多联疫苗。
河南理工大学2021年《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分别是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草原各生物群落的代表动物。
(B)猩猩、狐、虎、狮2.一般地,人的听觉能感觉频率为()的声波,而老年人感受不到()的声波。
(A)16Hz~20000Hz13000Hz以上3.表象与知觉的主要区别在于()。
(C)表象的对象是事物的映像,知觉的对象是事物的实体4.所谓“公害”是指()。
(C)有毒化学品污染5.人全身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体重的()。
(A)10%6.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达到()。
(C)70亿7.不仅要在人之间合理分配环境利益和义务,也要对非人类存在物施行生态正义,这是环境道德中关于()的要求。
(D)生态公正8.冷害指()温度条件下生物受害或死亡,冻害指()温度条件下生物受害或死亡。
(B)0℃以上,0℃以下9.人类的环境包括()。
(D)以上三项都是10.草原生物群落中,狮、豹是(),羚羊、角马是()。
(C)关键种,优势种11.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彰显了()的自然形象美。
(B)幽1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诗描写了自然静态美,诗的作者是()。
(C)王维13.下列关于现代环境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现代环境观认为人类应以主人翁的精神负责地调控、平衡资源环境。
14.全球感染各类寄生虫病的患者约有()人口。
(C)37亿15.“大地共同体”是包括土壤、水、所有生物在内的整体,人是其中的一名普通成员,这是()提出的。
(C)生态整体主义1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是知觉的()。
(B)理解性17.下列关于产生环境问题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经济越发达,环境问题越严重。
18.截至2011年,我国被确认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双重遗产的数量分别为(),总数在世界排位第()。
(B)8、29、4,三19.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指()。
(B)微生物和土壤动物20.下列关于角膜捐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生命科学导论考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生命科学导论》考试题学院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姓名_____
从下面7题中任选5题,每题20分,共计100分
1、学习“生命科学导论”的收获,对该课程有何期待和建议?
2、最近几年,发生过哪些重要的食品不安全事件,食品中不安全的有害物是什么?对人有何危害?最近国家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打击食品犯罪?
3、什么是生态平衡?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试举例说明提倡低碳生活?
4、什么是人类遗传病?有哪些类型和特点?试举例说明其遗传特点?遗传病对人类有哪些危害?应采取什么措施提倡和实行优生优育,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5、什么是基因和基因组?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成果和意义?什么是基因检测?有什么好处?
6、你如何理解膳食平衡?大学生饮食应注意哪些问题?
7、什么是病毒?艾滋病是由何种病原微生物引起,其致病的机理和传播途径如何?谈谈你对综合防治艾滋病的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化学成分统一,严整有序的结构,新陈代谢,生长,遗传和繁殖,应经能力,进化2、微生物发酵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食品:酒类,醋,酸奶……生产食品添加剂:柠檬酸,谷氨酸等解决人类粮食短缺问题:通过发酵可获得大量微生物菌体——单细胞蛋白工业上生产酒精,农药抗生素等3、为什么说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益处:微生物调节人体的内环境稳定: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微生物为人类提供多种营养物质:人体中的VitB因为有细菌合成而不宜缺乏。
现代生物学的若干基础性的重大发现与理论,是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或以微生物为实验材料与工具取得的:证明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遗传密码子的解读。
基因的转录调节。
信使RNA的翻译调节等等。
现在,很多常用、通用的生物学研究技术依赖于微生物,比如:分子克隆重组蛋白在细菌或酵母中的表达,发酵技术产生单克隆抗体等。
很多医学技术也依赖于微生物,比如: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
害处:致病微生物会是人生病,甚至死亡。
HIV引发AIDS,HPV诱发宫颈癌。
4、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如何协同作用?5、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有什么差别?巨噬细胞(Macrophages)能够吞没、破坏受损伤组织,有助于启动康复过程。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树根形状的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控制者,当机体遭遇病原微生物侵袭或体内有细胞发生恶变时,树突状细胞很快即能获知这些信息,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免疫系统,并将病原微生物或恶变细胞从体内清除出去。
中性粒细胞: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
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
6、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什么?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7、群体、物种、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种群(population)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
对种群的研究主要是其数量变化与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内容已属于生物群落的研究范畴。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
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
群体中某特定等位基因数量占该基因座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8、生物宏观进化的大致进程?生物的种类由少到多,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身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发展,单细胞到多细胞9、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10、传染病流行的三大条件?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11、生命科学与物理学有哪些交叉?为什么说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的普遍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由少量关键实验证实。
物理理论从数学框架到实验检验两方面受到严格的制约。
观测与理论的矛盾,通常表明理论还不够普遍,预示着理论的突破,而新的理论总是把旧理论的正确部分作为特例包含在内。
在当前的认识水平上,物理定律被认为是放之宇宙而皆准的,适用于它的过去和未来。
然而,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却极为特殊,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其他天体上有类似地球上的生命现象。
就宇宙尺度而言,这个研究对象只存在于有限的历史时期和微乎其微的地球“生物圈”的有限空间里,存在于狭窄的温度范围内。
为这种特殊现象建立理论是更困难的,但其内容却可能极其丰富。
而且,生命科学的理论和规律往往有例外,它们既不能简单地还原成物理法则,也不会违反基本的物理规律。
生命是复杂的综合过程,一方面只有阐明了生命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规律,才能揭示生命的本质;另一方面生命系统的整体属性还与其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特定地位和相互关系,即与生物体的有序结构密切相关,因此还必须把生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今天,生命科学家的任务是运用人类所有的对自然的知识,运用人类已经掌握的全部技术,来研究生命活动。
科学作为整体会极大地超过它的各部分之和。
新的科学学科正在从物理学与数学、化学、生命科学、地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中产生。
物理学已用其全新的方式对这些学科作出贡献,反过来又从这些学科的发展中获益。
生命科学中的物理学或生物物理学的内容,包含着在物理学与生命科学交界上的物理学的应用以及物理学的基本课题。
有时人们还把生命科学中的物理学与传统的生物物理学区分开来,这是为了强调后者是用物理学手段所揭示的生物学,而前者是突出生命科学研究所产生的和将要产生的物理学。
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相互作用由来已久,历史上几乎是同时诞生了电学(C.A.de Coulomb, 1785)与电生理学(L.Galvani, 1791)。
生物学为物理学启示了能量守恒定律,而物理学在推动近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从显微镜﹑X射线﹑示踪原子﹑中子衍射﹑核磁共振﹑同步辐射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各种现代化的实验手段,二是为生命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概念、原理和方法。
特别是,基础生物科学的挑战激励了理论物理的新应用,物理学已经进展到开始能够在分子水平和多体组织水平两个层次上对付基本生物科学所特有的高度复杂性了。
例如,细胞和有机体在各种物理条件限制下的进化过程,必然包含或反映了物理学。
研究重点从细胞的生化组分到细胞的信息存储和处理的转移,开创了把结构和功能定量地联系起来的阶段,这对分子生物学的革命具有根本意义。
这个革命正在行为生物学中发生,包括研究感觉传感作用:细胞、细胞器和有机体是怎样接受和解释源于外部环境的信号并随之作相应的动作的。
即使是生活在肠内的最简单的细菌,对其所在的化学环境的变化也出奇地敏感,它们能以目标明确的方式游来游去。
更高级的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面更广,包括化学、热、力、光、电和磁等;它们所使用的器件具有接近于物理极限的灵敏度。
要理解这些器件,人们必须了解生物学和物理学两方面的知识,既要在细胞水平上考虑感觉传感作用,又要从系统设计上把握。
例如,有人研究了内耳毛发细胞探测机械应变的过程;有人研究了蝙蝠回声定位的声音系统。
开始人们对弱电鱼并不太了解,后来集中了相当的注意力研究电磁场可能对生命系统产生的影响,人们发现这些动物在产生、接收和翻译电信号等方面简直称得上是专家。
生命现象中最复杂的是人脑,它具有高连通网络构成的简单神经系统所不具备的智能。
我们的问题是,人脑是怎样计算的?脑的组织和基本的分子机制是怎样的?能否建立简单的神经网络动力学的物理模型,从而找出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神经生物学的某些特殊细节会是重要的吗?一般蛋白质的复杂性以及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功能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
植物体用来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蛋白质,是怎样将能量从捕光色素转移到反应中心的?这些中心是怎样进行电子转移的?有人将蛋白质看成是物理意义上的复杂性的模型。
例如,有人认为玻璃和自旋玻璃可能是真正复杂系统的两个最简单的模型。
尽管长期以来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材料学家从未放弃对玻璃态的研究,但直到目前仍有很多问题尚不清楚。
对生物系统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可能为某些问题提供答案。
有人认为蛋白质可能是研究复杂性概念的理想系统,因为它们介于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之间,许多蛋白质的结构已知,可在分子水平上通过基因工程进行蛋白质改性,它们包含有许多光谱学取样点。
蛋白质的构象丰富多彩,人们怎样区分这些状态?这些状态的占有率又是怎样随时间演化的?现在,生命科学积累的大量事实和数据,以及物理科学在研究复杂系统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已经把物理学和生命科学密切结合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只有到了把生命过程和生命物质作为真正的物理对象加以研究之时,理论物理的思维方法和数学工具才会在生物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理论物理学家对生命科学的极大兴趣和广泛介入,使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两门科学在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结合,必将为这两门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在20世纪,凝聚态物理学依托于材料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有人预言,在21世纪,活物质和生命现象将成为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物理学将以生命科学为新的依托,由基本原理出发广泛地探讨生命系统的复杂性,这将是使物理学本身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新的机遇。
12、请举一两例说明植物变态器官的生物学意义?1、气生根:可以广义的指生长在地面以上、空气环境中的各种不定根,,它们有支持功能,也有吸收或其他功能。
2、贮藏根:主要功能是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
13、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培养人工种子培养新物保留濒危物种——克隆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可以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做铺垫——比如,愈伤组织的研究等等快速繁殖植物优良株系、培养作物新品种、获得无病植株、保存和运输种质细胞培养:细胞代谢产物如抗癌药物紫杉醇,疗伤药物紫草宁等等人工转化:植物细胞分泌的酶的催化——生物催化培养人工种子14、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的特征?如何防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特征:1,患者有特殊的表现型(通常伴有智力障碍)和染色体异常.2,在去除环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亲属中有患者,且以一定比例发病.3,在无血缘关系的成员(如夫妻)中不出现患者.4,患者有特定的发病年龄,病程特点和临床表现.5,在双生子中,一卵双生的同病率高于二卵双生.防治:饮食治疗如丙酮酸尿症,适当的吃含丙酮酸少的食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优生15、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其科学意义是什么16、摩尔根染色体基因学说的主要内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性行为17、什么是基因工程?步骤及应用是什么?基因工程是人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设计,对DNA分子进行体外加工操作,再引入受体生物,以改变后者的某些遗传性状,从而培育生物新类型或治疗遗传疾病的一种现代的、崭新的、分子水平的生物工程技术步骤:一、提取目的基因二、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三、将与目的基因连接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四、目的基因的表达与检测应用:一:在生产领域,人们可以利用基因技术,生产转基因食品二:军事上的应用.生物武器已经使用了很长的时间.细菌,毒气都令人为之色变.但是,现在传说中的基因武器却更加令人胆寒.基因武器只对具有某种基因的人(例如某一种族)有杀伤力,而对其他种族的人毫无影响.这种武器的使用无疑会使遭受基因武器袭击的种族面临灭顶之灾.</三: 环境保护上,也可以应用基因武器.我们可以针对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动植物,研制出专门的基因药物,既能高效的杀死它们,又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影响.还能节省成本.例如一直危害我国淡水区域的水葫芦,如果有一种基因产品能够高校杀灭的话,那每年就可以节省几十亿了1.与医药卫生(1)生产基因工程药品①优点:高质量、低成本②举例:胰岛素、干扰素、乙肝疫苗等60多种(2)基因诊断①含义: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