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通信系统原理

实验名称:通信系统原理设计性实验

课任老师:张奕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2013级

学生姓名:余佩

学号:2013141443050

一、实验目的

● 理解信源编码和解码的原理、步骤以及方法 ● 复习并更加熟练地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 ● 学习在EMC 开发工具下编程 ● 学习使用EM78P259N 微控制器 ●

通过观测示波器了解编码

二、编码实验

1、双极性不归零码 (1)实验原理

"1"码和"0"码都有电流,但是"1"码是正电流,"0"码是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极性相反,故称为双极性码。此时的判决门限为零电平,接收端使用零判决器或正负判决器,接收信号的值若在零电平以上为正,判为"1"码;若在零电平以下为负,判为"0"码。

(2)实验流程图

开始

将Byte2和Byte1暂存于Data_temp2和Data_temp1

中并设置编码计数值

Data_temp2,7=1? Y 输出正电平

输出负电平 输出零电平

输出零电平

结束

Data_temp2和Data_temp1分别左移 编码计数值不为0? N

Y

N

(3)实验思路

需要在单极性不归零码的基础上,在程序的开始和结束时添加调用零电平的程序即可(4)实验程序

/*****************************双极性不归零码子程序****************************/

Coding_Bi_NRZ: MOV A,Byte2

MOV Data_temp2,A ;将Byte2中的数据暂存于Data_temp2中

MOV A,Byte1

MOV Data_temp1,A ;将Byte2中的数据暂存于Data_temp1中

MOV A,@16

MOV temp,A ;Byte2,Byte1中的信息共计16位需要编码输出

call pulse_zero

;=====输出16位编码=======

Bi_NRZ_LOOP:

JBS Data_temp2,7

CALL Pulse_negative ;Data_temp2.7=0,调用负脉冲子程序

JBC Data_temp2,7

CALL Pulse_positive ;Data_temp2.7=1,调用正脉冲子程序

;信息左移1位:

RLC Data_temp1 ; R(n) -> R(n+1), R(7) -> C=Data_temp1.7

RLC Data_temp2 ; C=Data_temp1.7 -> R(0),R(n) -> R(n+1), R(7) -> C

DJZ temp ; temp-1=0?

JMP Bi_NRZ_LOOP ; NO,继续编码输出

call pulse_zero

;=======================

RET ; NRZ编码输出完毕

/*****************************************************************************/(5)实验结果

图一图二

(6)调试分析

如图一所示,输入十六进制码3456(相应的二进制为0011 0100 0101 0110),再打开示波器,波形如图二所示。

2.传号差分码

(1)实验原理

传号差分码的编码规则是用“1”和“0”表示发生电平跳变和电平不跳变,电平跳变用“1”表示,电平不跳变用“0”表示。

(2)实验流程图

开始

将Byte2和Byte1暂存于Data_temp2和Data_temp1

中,设置编码计数值和存放极性的寄存器YP并置0

输出零电平

上一位电平与当前位电

平是否改变?

输出正电平输出负电平

temp左移

编码计数值不为0?

Y

N

Y

N

输出零电平

结束

(3)实验思路

在双极性码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寄存器用于存放上一位编码的极性,再将存放极性的寄存器和存放下一位编码的寄存器进行异或。若异或结果为1,即电平发生了跳变,则输出正电平;若异或结果为0,同之前比电位没改变,则输出负电平。每次只能读出一位,所以最后再左移存放极性的寄存器,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循环。

(4)实验程序

/**********************************传号差分码子程序*******************************/

Coding_DE_Mark: ;传号差分码子程序

;(对存放在Byte2,Byte1中的信息进行编码输出)

MOV A,Byte2

MOV Data_temp2,A ;将Byte2中的数据暂存于Data_temp2中

MOV A,Byte1

MOV Data_temp1,A ;将Byte2中的数据暂存于Data_temp1中

MOV A,@16

MOV temp,A ;Byte2,Byte1中的信息共计16位需要编码输出

call pulse_negative

YP==0x24

CLR YP

;=====输出16位编码=======

DE_Mark_LOOP:

MOV a,Data_temp2

XOR YP,a

JBS yp,7

CALL Pulse_negative ;Data_temp2.7=0,调用负脉冲子程序

JBC yp,7

CALL Pulse_positive ;Data_temp2.7=1,调用正脉冲子程序

RLC Data_temp1 ; R(n) -> R(n+1), R(7) -> C=Data_temp1.7

RLC Data_temp2 ; C=Data_temp1.7 -> R(0),R(n) -> R(n+1), R(7) -> C

DJZ temp ; temp-1=0?

JMP DE_Mark_LOOP; NO,继续编码输出

call pulse_negative

;=======================

RET ; 传号差分编码输出完毕

/*****************************************************************************/ (5)实验结果

图三图四

(6)调试分析

如图三所示,输入十六进制码55D3(相应的二进制为0101 0101 1101 0011),经过传号差分码编码后的二进制结果为0110 0110 1001 1101。打开示波器,波形如图四所示。,理解并学会活用给新寄存器赋值,学会CLR

3.空号差分码

(1)实验原理

空号差分码的编码规则是用“0”和“1”表示发生电平跳变和电平不跳变。与传号差分码相反,空号差分码中,电平跳变用“0”表示,电平不跳变用“1”表示。

(2)实验流程图

开始

将Byte2和Byte1暂存于Data_temp2和Data_temp1

中,设置编码计数值和存放极性的寄存器YP1置1

输出零电平

上一位电平与当前位电

平是否改变?

输出正电平

输出负电平

N

Y

temp左移

Y

编码计数值不为0?

N

输出零电平

结束

(3)实验思路

由于空号差分码正电平和负电平的编码规则与传号差分码的正好相反,所以空号差分码的程序段需要在传号差分码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取反的语句,即MOV A,@0XFF XOR YP1,A,将上一步骤的异或结果取反。将异或取反后的结果置于寄存器YP1中,输t 出emp的最高位再左移temp,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循环。

(4)实验程序

/******************************空号差分码子程序*************************************/

Coding_DE_Space: ;空号差分码子程序

;(对存放在Byte2,Byte1中的信息进行HDB3编码输出)

MOV A,Byte2

MOV Data_temp2,A ;将Byte2中的数据暂存于Data_temp2中

MOV A,Byte1

MOV Data_temp1,A ;将Byte2中的数据暂存于Data_temp1中

MOV A,@16

MOV temp,A ;Byte2,Byte1中的信息共计16位需要编码输出

call pulse_positive

YP1==0x25

MOV A,@0xFF

MOV YP1,A

DE_Space_LOOP:

MOV A,@0xFF

XOR YP1,A

MOV a,Data_temp2

XOR YP1,a

JBC yp1,7

CALL Pulse_negative ;Data_temp2.7=0,调用负脉冲子程序

JBS yp1,7

CALL Pulse_positive ;Data_temp2.7=1,调用正脉冲子程序

RLC Data_temp1 ; R(n) -> R(n+1), R(7) -> C=Data_temp1.7

RLC Data_temp2 ; C=Data_temp1.7 -> R(0),R(n) -> R(n+1), R(7) -> C

DJZ temp ; temp-1=0?

JMP DE_Space_LOOP ; NO,继续编码输出

call pulse_negative

RET/*****************************************************************************/(5)实验结果

图五图六

(6)调试分析

如图五所示,输入十六进制码4723(相应的二进制为0100 0111 0010 0011),经过空号差分码的编码后,二进制结果为1101 0000 1001 0111。打开示波器,波形如图六所示。在设定新的寄存器时,没有掌握好寄存器的定义,将新寄存器先置0了再将立即数存进去,这样就没意义,编码就是要求精简而准确。

4.AMI码

(1)实验原理

AMI 码属于单极性码的变形,当遇0码时为零电平,当遇1码则存在两种交替转换器

极性,这样确保正负极性个数相等。编码规则:遇到编码为0时就只出现0;消息代码中的

1 传输码中的+1、-1交替。例如:消息代码:1 0 1 1 0 1 0 1 1 1 AMI 码: +1 0 -1 +1 0 -1 0 +1 -1 +1

(2)实验流程图

开始

将Byte2和Byte1暂存于Data_temp2和Data_temp1

中,置YP2为0

输出零电平

Data_temp2=0?

输出零电平

YP2=0?

输出负电平

输出正电平

YP2为1 YP2为0

编码计数值不为0?

Data_temp2和Data_temp1左移一位

输出零电平

结束

Y

N

N

Y

Y

N

(3)实验思路

输入为0的时候输出为零电平,输入为1的时候为了满足极性交替的规律,需要设置标志位,给标志位计数。设标志位为1时输出正电平,标志位为0时输出负电平。同时还要在输出正电平时改变标志位加1为0,输出负电平时改变标志位加1为1。

(4)实验程序

/******************************AMI码子程序*********************************/

Coding_AMI: ;AMI码子程序

;(对存放在Byte2,Byte1中的信息进行HDB3编码输出)

MOV A,Byte2

MOV Data_temp2,A ;将Byte2中的数据暂存于Data_temp2中

MOV A,Byte1

MOV Data_temp1,A ;将Byte2中的数据暂存于Data_temp1中

MOV A,@16

MOV temp,A ;Byte2,Byte1中的信息共计16位需要编码输出

CALL PULSE_ZERO

YP2==0x26

CLR YP2

AMI_LOOP:

JBS Data_temp2,7

JMP YY

JBC DATA_TEMP2,7

INC YP2

JBC YP2,0

CALL PULSE_POSITIVE

JBS YP2,0

CALL PULSE_NEGATIVE

JMP YY2

YY:CALL PULSE_ZERO

YY2:RLC Data_temp1 ; R(n) -> R(n+1), R(7) -> C=Data_temp1.7

RLC Data_temp2 ; C=Data_temp1.7 -> R(0),R(n) -> R(n+1), R(7) -> C

DJZ temp ; temp-1=0?

JMP AMI_LOOP; NO,继续编码输出

call pulse_zero

RET

/*****************************************************************************/

(5)实验结果

图七 图八

(6)调试分析

如图七所示,输入十六进制码4123(相应的二进制为0100 0001 0010 0011),经过AMI 的编码后,结果为0 0+1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打开示波器,波形如图八所示。AMI 码实际上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要学会分情况讨论,然后设置好跳转的程序,这里出现0位一种直接调用零电平,出现1的时候则判断1的奇偶数,后面HDB3的程序也可以出这里得到灵感。

5.HDB3码 (1)实验原理

首先,将输入的原码变换成 AMI 码。然后4位4位的进行判断,检查 AMI 码中连“0”的情况,当没有发现4个或4个以上连“0”时,则不作改变,AMI 码就是 HDB3码。当发现 4 个或 4 个以上连“0”的码元串时,就将第4个“0”变成与其前一个非“0”码元同极性的码元。 将这个码元称为“破坏码元”,并用符号“V ”表示,即用“+ V ”表示“+1”,用“-V ”表示“-1”。为了保证相邻“V ”的符号也是极性交替:当相邻“V ”之间有奇数个非“0”码元时,这是能够保证的。当相邻“V ”之间有偶数个非“0”码元时,不符合此“极性交替”要求。这时,需插入补性码,将这个连“0”码元串的第1个“0”变成“+B ”或“-B ”。B 的符号与前一个非“0”码元的符号相反,最后让之后的非“0”码元符号从V 码元开始再交替变化,从而就能得到HDB3码。

(2)实验流程图

开始

将Byte2和Byte1暂存于Data_temp2和Data_temp1中,

定义编码时所需的各种寄存器

Data_temp2=0?

记零寄存器加一

记零寄存器是否

为4?

输出零电平

输出零电平

数值标志寄存器是否为0?

输出-B

输出+B

标志寄存器置0

标志寄存器置1

极性标志寄存器是否为0?

输出-V

输出+V

标志寄存器置0

标志寄存器置1

BU 寄存器是否为0

Data_temp2和Data_temp1左移一位

插入补性码

Y

N

N

Y

N

Y

N

Y

Y

N

(3)实验思路

根据HDB3码的规则,首先判断连0的情况,若小于4则程序正常运行,调用脉冲,出现1时候,则开始计数,根据判断B 寄存器的奇偶性判断输出正负,当连0大等于4则对V 寄存器计数,根据奇偶性判断正负,调用脉冲,同时对BU 计数,统计1的个数,判断补信码的存在,其余的正常输出。

(4)实验程序

/**************************HDB3码子程序*****************************/

Coding_HDB3:

MOV A,@0X43 MOV Data_temp2,A MOV A,@0X05 MOV Data_temp1,A MOV A,@16 MOV temp,A

b==0x27 ;定义寄存器b ,用于计数B 和B'的个数及判断极性 v==0x28 ;定义寄存器v ,用于判断V 码的个数和极性 bu==0x29 ;定义寄存器bu,用于计数B,B;V;的个数及极性 MOV A,@0

MOV b,A MOV v,A MOV bu,A LOOP_HDB3:

JBC Data_temp2,4

JMP Output_normal ;若Data_temp2第四位不为0,跳转正常输出 JBS Data_temp2,4

编码计数值不为0?

输出零电平

结束

Y

N

JBC Data_temp2,5

JMP Output_normal ;若Data_temp2第五位不为0,跳转正常输出JBS Data_temp2,5

JBC Data_temp2,6

JMP Output_normal ;若Data_temp2第六位不为0,跳转正常输出JBS Data_temp2,6

JBC Data_temp2,7

JMP Output_normal ;若Data_temp2第七位不为0,跳转正常输出

BS Data_temp2,4 ;出现四个连0

INC v

dec b

JBS bu,0 ;判断寄存器bu的值是奇数还是偶数

BS Data_temp2,7 ;偶数时,则存在补信码B'

JBS Data_temp2,7 ;奇数时,无补信码B'

JMP Output_normal ;没有加入补信码,跳转正常输出

JBC Data_temp2,7

inc bu

inc b

Output_buxinma:

JBC b,0

CALL Pulse_negative

JBS b,0

CALL Pulse_positive

JMP Output_zuoyi

Output_normal:

JBS Data_temp2,7

CALL Pulse_zero

JBS Data_temp2,7

JMP Output_zuoyi

JBC Data_temp2,7

INC b

INC bu

JBC b,0

CALL Pulse_positive

JBS b,0

CALL Pulse_negative

Output_zuoyi:

RLC Data_temp1 ; R(n) -> R(n+1), R(7) -> C=Data_temp1.7

RLC Data_temp2 ; C=Data_temp1.7 -> R(0),R(n) -> R(n+1), R(7) -> C

BS Data_temp1,7

DJZ temp ; temp-1=0?

JMP Loop_HDB3

;(学生编写程序段)

RET ;16位编码输出完毕

/*****************************************************************************/ (5)实验结果

图十一图十二

(6)调试分析

如图十一所示,输入十六进制码861E(相应的二进制为1000 0110 0001 1110),经过HDB3编码后,结果为+B0 0 0 +V -B +B -B 0 0 -V +B -B +B -B 0。打开示波器,波形如图十二所示。

HDB3码就是将前面的码综合运用,所以分情况比较多,并且复杂。

因此我的思路就是四位四位地比较,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些考虑不周的情况导致错误的情况

错误一:没有考虑第一为为0的情况,直接给B码计数,导致不能满足首位为0的情况错误二:在用B码计数的时候没有考虑每次计数之后当左移再次到达该数的时候多记了一次1.因此输出为错误,后面添加 DEC B从而得到正确情况

错误三:没有考虑最后一位为0的情况,这样16位左移完了之后,会自动补0会多出现4位0的情况,从而影响,之后在每次左移之后加入BS DATA_TEMP1,7从而解决

6.汉明码的编码(7,4码的编码)

(1)实验原理

汉明码是d0=3、高效的(7,4)线性分组码,它有纠正单个随机差错或检测两个错误的能力。

(2)实验流程图

开始

输入原码

定义计数寄存器

输出零电平

调用汉明码编码子程序

输出8位编码

结束

(3)实验思路

根据线性分组码的计算规则,得到十进制0至15所对应的汉明码,如下图所示:

利用RETL 语句和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即可编出汉明码的编码。

(4)实验程序

/************************汉明码的编码********************************/

Coding_T8: ;(7,4)线性分组码

MOV A,@8

MOV temp3,A ;定义输出计零寄存器

CALL Pulse_zero

CALL Hamming_Code

MOV temp1,A ;将累加器A中的汉明码存放到temp1中

Circle:

JBC temp1,7 ;输出汉明码

CALL Pulse_positive

JBS temp1,7

CALL Pulse_negative

RLC temp1

DJZ temp3

JMP Circle

CALL Pulse_zero

RET

;========================查表======================== Hamming_Code:

MOV A,Byte1 ;将输入数据从Byte1中存入累加器A中

ADD R2_SP,A ;通过累加器A查表得出汉明码

RETL @0 ;0

RETL @11 ;1

RETL @21 ;2

RETL @30 ;3

RETL @38 ;4

RETL @45 ;5

RETL @51 ;6

RETL @56 ;7

RETL @71 ;8

RETL @76 ;9

RETL @82 ;A

RETL @89 ;B

RETL @97 ;C

RETL @106 ;D

RETL @116 ;E

RETL @127 ;F

/*****************************************************************************/ (5)实验结果

图十三图十四

;========================查表========================

Hamming_Code:

......

7.汉明码的解码

(1)实验原理

汉明码是d0=3、高效的(7,4)线性分组码,它有纠正单个随机差错或检测两个错误的能力。

(2)实验思路

输入8位十六进制的数存于Byte2中,再将Byte2中的数值与表中存放的汉明码数值相异或,再统计异或结果中“1”的个数,即码距。若“1”的个数为一个或是0个则此时所取的汉明码的原码是所解码的数值。最后再把解码出的数值置于Byte1中输出。

(3)实验流程图

开始

(4)实验程序

/******************************汉明码的解码*******************************/

Coding_T8: ;(7,4)线性分组码

;将存放于Byte2中的信息码字(bit3~bit0)转换为(7,4)码的合法码字, ;合法码字存入Byte1(bit6~bit0),并通过Signal 口输出到示波器 ;

;(学生编写程序段) MOV A,@7 MOV TEMP ,A

输入Byte2

Byte2与存放汉明码表中的数值

进行异或

异或结果有一个

“1”?

输出该汉明码对应的原码

异或结果有0个

“1”?

提取下一个汉明码

输出该汉明码对应的原码

结束

Y

N

Y

N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参考学时:60 实验学时:18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后续课:现代DSP技术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在校本、专科学生。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典型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工程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等。了解通信技术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背景,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信系统是通信、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它运用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以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为学生在确知信号的谱分析、随机信号(随机过程)和噪声的统计分析方面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和噪声性能。掌握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误码特性、差错控制编码。并从最佳接收观点提出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通信系统建模和优化的思维方法。 本课程配有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对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部分如:脉冲幅度调制PAM、脉冲编码调制PCM、增量调制△M等;有数字信号的调制部分如:二相PSK(DPSK)、FSK等。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模拟信号的编码、数字信号的传输及差错控制部分。其中基带传输部分介绍的无码间串扰系统及频带传输部分介绍的最佳接收是难点。 5.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需要运用先修的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又涉及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各个领域,本课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因此教学上采用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内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学生自学部分内容的形式,课外教学则

《系统工程与工业工程原理》复习提纲

系统工程与工业工程复习提纲 工业工程前言 领悟工业工程精神;理解工业工程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工业工程原理的精髓是:寻找做事情最好的方法。

工业工程内涵 工业工程内涵:定义、对象、目标、职能、特点、作用 工业工程定义:综合应用工业专门知识和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把人员、物料、设备、技术、信息和能源组成更加有效的系统所从事的规划、设计、评价、创新的活动,同时也为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工业工程定义的多样性源自于:业务范围广泛、应用环境不断变化、本身不断发展。工业工程的基本目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基本任务是:将要素进行最佳组合从而设计建立一个富有生产力的系统并不断改善。基本职能:规划、设计、评价、创新。 工业工程的典型研究对象:生产系统;在服务系统大有可为,服务业规模越来越大,但其生产率和质量却远低于制造业。 工业工程目标:使得投入的要素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并不断改善。工业工程为生产率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生产率管理聚焦在生产率的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也是为了提高生产率与工业工程相辅相成。同理工业工程与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也是类似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工业工程的职能:规划(对新系统的规划和对已有系统的规划)、设计(人的活动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评价(审查现有系统规划及方案是否符合既定标准和目标分为定性和定量)、创新(是创造与革新,一般包括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和验证期),评价为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创新也主要是规划和设计中的创新。 工业工程的特点:核心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注重人的因素;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追求系统的整体优化;与管理有密切关系;知识体系涉及面广;不断发展。 工业工程的作用:支持公司战略的实现。 工业工程环境 了解工业工程相关的活动、学科及发展。 工业工程相关活动设计管理和工程。管理是运用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为,以期有效利用各个生产要素发挥最高效率。工业工程和管理目标一

2013年10月光纤通信原理试题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光纤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LD 的阈值电流( ) A.逐渐降低 B.逐渐增大 C.不变 D.先降低后增大 2.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 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因素是( ) A.光发射机的消光比 B.光电检测器响应度 C.光纤衰减 D.光电检测器噪声 3.速率为f b 的NRZ 码经4B1H 码型变换后,线路码的速率是( ) A.b f B. b f 5 6 C.b f 54 D.b f 4 5 4.在STM-1信号的帧结构中,AU 指针区域的位置是在( ) A.1~9列,第4行 B.1~9列,1~9行 C.1~3列,第4行 D.1~3列,1~9行 5.EDFA 中将光信号和泵浦光混合后送入掺铒光纤中的器件是( ) A.光滤波器 B.光隔离器 C.光耦合器 D.光连接器 6.目前光纤通信三个实用的低损耗工作窗口是( ) A.0.85μm ,1.20μm ,1.55μm B.0.85μm ,1.31μm ,1.55μm C.0.85μm ,1.20μm ,1.31μm D.1.05μm ,1.20μm ,1.31μm 7.薄膜波导中,导波的截止条件为( ) A.λ0≥λc B.λ0<λc C.λ0≥0 D.λ0≤1.55μm 8.薄膜波导中,导波的特征方程为( ) A.2k 0d-2Φ12-2Φ13=2m π B.2k 1d-Φ12-Φ13=2m π C.2k 1z d-2Φ12-2Φ13=2m π D.2k 1x d-2Φ12-2Φ13=2m π 9.在下列特性参数中,不属于...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是( ) A.数值孔径 B.截止波长 C.衰减 D.折射率分布 10.在阶跃型弱导波光纤中导波的基模为( ) A.LP 00 B.LP 11 C.LP 01 D.LP 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简单基带传输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达到以下目的: 1.结合实践,加强对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原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2.掌握系统时域波形分析、功率谱分析和眼图分析的方法; 3.进一步熟悉systemview软件的使用,掌握主要操作步骤。 二、实验内容 构造一个简单示意性基带传输系统。以双极性PN码发生器模拟一个数据信源,码速率为100bit/s,低通型信道中的噪声为加性高斯噪声(标准差=0.3v)。要求: 1.观测接收输入和低通滤波器输出的时域波形; 2.观测接收滤波器输出的眼图; 3.观测接收输入和滤波输出的功率谱; 4.比较原基带信号波形和判决恢复的基带信号波形。 三、实验原理 简单的基带传输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1-1所示,该系统并不是无码间干扰设计的,为使基带信号能量更为集中,形成滤波器采用高斯滤波器。 图2-1-1 简单基带传输系统组成框图 四、实验要求 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电路图; 2.获得信源的PN码输出波形、经高斯脉冲形成滤波器后的码序列波形、滤波器输入 端信号波形、抽样判决器输出端恢复的基带信号波形; 3.对比输入端PN码波形和输出端恢复的波形,并分析两者的区别; 4.对比PN码和经高斯脉冲形成滤波器后的码的功率谱,并分析两者的差别; 5.对比信道输入端信号和信号输出端信号的眼图,并分析两者的差别。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 图2-1-2 创建的简单基带传输仿真分析系统 信源的PN码输出波形:

功率谱: 经高斯脉冲形成滤波器后的码序列波形: 经高斯脉冲形成滤波器后的码序列波形的功率谱: 滤波器输入端信号波形: 抽样判决器输出端恢复的基带信号波形: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光纤通信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光纤通 信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光纤通信原理试题.doc 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光纤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目前光纤通信三个实用的低损耗工作窗口是( ) A.0.85 μm,1.27 μm,1.31 μm B.0.85 μm,1.27 μm,1.55 μm C.0.85 μm,1.31 μm,1.55 μm D.1.05 μm,1.31 μm,1.27 μm 2.在薄膜波导中,导波的基模是( ) A.TE0B.TM0 C.TE1D.TM1

3.在SiO2单模光纤中,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互相抵消,总色散等于零时的光波长是( ) A.0.85 μmB.1.05 μm C.1.27 μmD.1.31 μm 4.在阶跃型光纤中,导波的传输条件为( ) A.V>0B.V>Vc C.V>2.40483D.V<Vc 5.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的一个缺点是( ) A.光谱较宽B.温度特性较差 C.与光纤的耦合效率较低D.平均发光功率较小6.EDFA光纤放大器作为光中继器使用时,其主要作用是( ) A.使信号放大并再生B.使信号再生 C.使信号放大D.降低信号的噪声 7.目前,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最高可达( ) A.40 dB左右B.30 dB左右 C.20 dB左右D.10 dB左右 8.STM-16信号的码速率为( ) A.155.520 Mb/sB.622.080 Mb/s C.2 488.320 Mb/sD.9 953.280 Mb/s 9.对于2.048 Mb/s的数字信号,1 UI的抖动对应的时间为( )

信道复接与分接全解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 学号: 指导老师:王根英 日期:2015年11月16日上课时间:星期一第五节

实验六自定义帧结构的帧成形及其传输 一、实验前的准备 (1)预习帧成形及其传输电路的构成。 (2)熟悉附录b和附录c中实验箱面板分布及测试孔位置;定义相关 模块跳线的状态。 (3)实验前重点熟悉的内容: 1)明确PCM30/32路系统的帧结构。 2)熟悉PCM30/32路定时系统。 3)明确PCM30/32帧同步电路及工作原理。 (4)思考题 1)本实验中数字复接的帧结构由几个时隙组成?分别是什么内 容? 本实验中数字复接的帧结构由4个时隙组成。分别是帧同步时隙、话路时隙、开关信号时隙、特殊码时隙。 2)本实验中的帧定位码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本实验中的帧定位码是11100100,作用是能够使接收端通过对帧同步码的检测,确定每帧的起始位置,从而能正确地进行分 路。 3)但实验中帧结构由几个比特组成?每路信号的速率是多少? 本实验中每个时隙由8个比特组成,一个帧结构共32个比特。 每路信号的速率是64kbps,一帧的速率是256kbps。 二、实验目的 (1)加深对PCM30/32系统帧结构的理解。 (2)加深对PCM30/32路帧同步系统及其工作过程的理解。 (3)加深对PCM30/32系统话路、信令、帧同步的告警复用和分用过程 的理解。 三、实验仪器

(1)ZH5001A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 (2)20MHz双踪示波器 四、基本原理 在PCM30/32路数字传输系统中,每个样值均编8位码,一帧分为32个时隙,通常用TS0~TS31来表示,其中30个时隙用于30路话音业务。TS0 为帧定位时隙,用于接收分路做帧同步用。TS1~TS15时隙用于话音业务,分别对应第1路到第15路的话音信号。TS16时隙用于信令信号传输,完成信令的接续。TS17~TS31时隙用于话音业务,分别对应第16路到第30 路话音信号。 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中,信道传输上采用了类似TDM的传输方式、定长组帧、帧定位码与信息格式。实验电路设计了一帧共含有4个时隙,分别用TS0~TS3表示。每个时隙含8比特码。其帧结构如图51所示。TS0时隙为帧同步时隙,本同步系统中帧定位码选用8位码,这8位码是11100100。应注意到,这7位码与实际中的PCM30/32路系统基群帧同步码不同,它用是能够使接收端通过对帧同步码的检测,确定每帧的起始位置,从而能够正确地进行分路。TS1时隙用来传输话音信号,实验箱中的一路电话信号的传输就是占用该时隙的;TS2时隙为开关信号,复用输入信号的状态是通过8位跳线开关来设定的,跳线插入为1,跳线拔出为0;TS3时隙用来传输特殊码序列,特殊码序列可以通过跳线开关进行选择,共有4种 码型可以选择。TS0~TS3复合成一个256kbps数据流,在同一信道上传输。 复用模块主要由帧同步码的产生、开关信号的产生、话音信号时隙的复用、特殊码时隙的复用及PCM信号的传输电路组成,分接模块主要由同步码检出、同步调整、接收定时系统、接收时隙分接电路组成。复接器系统定时用于提供统一的基准时间信号,分接器的定时来自同步单元恢复的

系统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部分习题答案 1.名词解释 风险——是用危险概率及危险严重度表示的可能损失;是对认识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危及势是系统功能残缺或丧失后造成的损害的总和。) 风险度——是衡量危险性的指标,也叫风险率。 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得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得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安全——是指在系统使用的周期内,应用科学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原理,鉴别危险性并使风险减少到最小限度,从而使系统在操作效率、耗费时间和投资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的状态;是一个相对的状态概念,是认识主体在某一限度内受到损伤和威胁的状态。 安全系统——在一个工程系统运行、维修以致废弃时都需要有各种手段(包括设施和措施)保证系统的上述工作得以安全进行,这些设施和措施的总和便构成系统中的安全分系统,也可简称安全系统。 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1.系统安全分析的含义、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系统安全分析含义: 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目的: 是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查明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系统故障或事故。 系统安全分析内容:

(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 (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 (6)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2.安全检查表的作用及优点有哪些? 安全检查表的作用: 安全检查表是分析和辩识系统危险性的基本方法,也是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早在20世纪中期.安全检查表在许多发达同家的保险、军事等部门得到了应用.对系统安全性评价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安全检查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各部门和行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1.具有全面性 2.具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 3.具有直观性 4.具有职责分明的特点 5.具有监督性 6.具有应用广泛性、适于普及的特点 3.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及程序是什么?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 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时,一般是利用安全检查表、经验和技术先查明危险因素存在方位.然后识别使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触发因素和必要条件,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程序: 1.准备阶段 对系统进行分析之前,要收集有关资料和其他类似系统以及使用类似设备、工艺物质的

光纤通信原理试题讲解学习

1.决定光纤通信中继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B ) A.光纤的型号 B.光纤的损耗和传输带宽 C.光发射机的输出功率 D.光接收机的灵敏度 2.弱导光纤中纤芯折射率n1和包层折射率n2的关系是( A ) A.n1≈n2 B.n1=n2 C.n1>>n2 D.n1<

系统工程原理期末试题及详细答案

系统工程原理模拟试题 考生注意:1.答案必须写在统一配发的答题纸上,可不抄题! 2.考试时间为15:00—17:30,共150分钟。 3.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判断(10分) 1、系统工程属于系统科学体系的基础理论层次。(X ) 2、尽管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不一定最优。(√) 3、在系统解析结构模型中,可假定所涉及的关系不具有传递性。(X) 4、应用层次分析法时,要求判断矩阵必须具有完全一致性。(X ) 5、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平滑系数越大表明越重视新信息的影响。(×) 6、在用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时,必须假设预测对象的增减趋势不发生改变。(×) 7、在风险决策中,只要能获得更多的情报,就应该进行调查、试验等工作。(×) 8、评价指标综合时,加权平均法的加法规则主要用于各项指标的得分可以线性地互相补偿的场合。 () 9、中途作业兼有顺序作业和并行作业的特点。(√) 10、系统网络技术的网络图中,一对结点间只能有一条箭线或一条虚箭线(√) 二、填空(10分) 1、一般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等五种特性。 2、霍尔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 3、系统建模的主要方法有(推理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混合法)、(类似法)等五种。 4、层次分析法把影响问题的因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5、对n阶判断矩阵A而言,如果关系( /(,,1,2,...,) ij ik jk a a a i j k n == )完全成立,则称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6、与专家会议法相比,Delphi预测方法采用(匿名)方式消除了心理因素对专家的影响。 7、时间序列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趋势性)、(季节性)、(周期性)、(不规则性)等四个方面。 8、效用实际上代表决策者对于(风险)的态度。 9、决策树法是风险型决策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处理决策表和决策矩阵无法表达的(多阶段)决策问题。 10、网络图中,某作业(i,j)的总时差R(i,j)=(0 )时,称该作业为“关键作业”。 三、简答(20分) 1、什么叫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系统的定义(钱学森):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有如下基本特征:(1)整体性: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能够相互区别的要素组成的集合体,但它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层次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而它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3)相关性: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关性说明这些联系之间的特定关系和演变规律。 (4)目的性:通常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为达到既定目的,系统都具有一定功能,这是区别各种系统的标志。系统的目的一般用更具体的目标来体现,复杂系统往往需要用一个目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目标。 (5)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因此它必然要与外界环境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变化。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能够经常与外界环境保持最优适应状态的系统,才是具有不断发展势头的理想系统。 2、什么叫综合集成? 答:综合集成是一种从定性到定量的方法,其实质是专家经验、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一个以人为主的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系统,发挥其整体优势,去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 3、回归分析预测的统计检验中,F-检验和t-检验有何异同? 答: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为了检验回归方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关系是否显著,从而检验预测模型的合理性。不同之处在于,F-检验主要用于检验一定显著性水平下,假设a i=0(i=0,1,…,k)是否成立,它是对回归方程总体即所有回归系数的检验,其结果说明了整个回归方程描述的统计关系是否有意义;而t-检验则用于对因变量与单个自变量的相关关系进行显著性检验,即对任意j∈{0,1,…,k},检验假设a j=0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下是否成立。4、简述系统评价的一般步骤。 答:(1)简要说明各方案,明确系统方案的目标体系和约束条件; (2)确定由所有单项和大类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3)确定各大类及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4)进行单项评价,查明各项评价指标的实现程度; (5)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各大类指标的价值和总价值; (6)给出评价结论,包括对方案的优劣分析、排序,对评价结论的分析意见等。 5、构成决策问题的条件有哪些?根据人们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决策问题通常可分为哪几种? 答:1)构成一个决策问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存在试图达到的明确目标; 二是存在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

10月光纤通信原理自考试题

2009年10月光纤通信原理自考试题 全国2009年10月光纤通信原理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LD的阈值电流() A.逐渐降低 B.逐渐增大 C.不变 D.先降低后增大 2.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因素是() A.光发射机的消光比 B.光电检测器响应度 C.光纤衰减 D.光电检测器噪声 3.在STM-1信号的帧结构中,AU指针区域的位置是在() A.1~9列,第4行 B.1~9列,1~9行 C.1~3列,第4行 D.1~3列,1~9行 4.EDFA中将光信号和泵浦光混合后送入掺铒光纤中的器件是() A.光滤波器 B.光隔离器 C.光耦合器 D.光连接器 5.目前光纤通信三个实用的低损耗工作窗口是() A.0.85μm,1.20μm,1.55μm B.0.85μm,1.31μm,1.55μm C.0.85μm,1.20μm,1.31μm D.1.05μm,1.20μm,1.31μm

6.薄膜波导中,导波的截止条件为() A.λ0≥λc B.λ0<λc C.λ0≥0 D.λ0≤1.55μm 7.薄膜波导中,导波的特征方程为() A.2k0d-2Φ12-2Φ13=2mπ B.2k1d-Φ12-Φ13=2mπ C.2k1zd-2Φ12-2Φ13=2mπ D.2k1xd-2Φ12-2Φ13=2mπ 8.在下列特性参数中,不属于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是() A.数值孔径 B.截止波长 C.衰减 D.折射率分布 9.在阶跃型弱导波光纤中导波的基模为() A.LP00 B.LP11 C.LP01 D.LP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0.光发射机主要由输入电路和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11.半导体激光器中光学谐振腔的作用是提供必要的________以及进行频率选择。 12.雪崩光电二极管具有________效应,使光电流在管子内部即获得了倍增。 13.光接收机中判决器和________合起来构成脉冲再生电路。 14.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利用光纤来传输监控信号时,通常可

系统工程原理试试题库

系统工程原理试题库 一、判断 1、马克思、恩格斯说,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依赖、制约、作用的事物和过程形成的 统一整体”,表现出的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思想,就是现代的系统概念,是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2、“有机论”生物学认为,有机体可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部分的功能完全决定了系统 的功能和特性。(X) 3、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区别是,前者是工程技术,后者是基础理论。(√) 4、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X ) 5、系统工程属于系统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层次。(X) 6、系统工程人员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X) 7、人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 8、如果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一定是最优的。(X) 9、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 统两类。(√) 10、现实世界中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封闭系统。(√) 11、系统建模时应该把研究问题的一切细节、一切因素都包罗进去。(X) 12、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13、目标-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KJ法等是典型的定性系统分析方法。(√) 14、在系统解析结构模型中,总是假定所涉及的关系具有传递性。(√) 15、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方法论的核心是寻求系统的最优化。(X) 16、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模式主要适用于研究良结构的硬系统。(X) 17、在系统解析结构模型中,总是假定所涉及的关系具有传递性。(√) 18、设某系统的单元e i的先行集A(e i)和可达集R(e i)满足关系A(e i)= A(e i)∩R(e i),则e i 一定是该系统的底层单元。(√) 19、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X ) 20、只有当随机一致性指标 CR≤ 0.10 时,判断矩阵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对 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21、应用层次分析法时,要求判断矩阵必须具有完全一致性。(X) 22、投入产出法主要研究各部门的投入产出比。(X) 23、设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A,I为单位阵,则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I-A)-1(X) 24、Delphi方法是一种定量预测方法。(X ) 25、算命、占卜属于系统预测问题。(X) 26、线性回归方程的t检验是对每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27、根据经验,D-W统计量在1.5-2.5之间表示回归模型没有显著自相关问题。(√) 28、在线性回归预测方法中,F检验可以说明每个自变量xi与因变量y的相关关系是否显 著。(X) 29、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平滑系数越大表明越重视新信息的影响。(√) 30、在用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时,必须假设预测对象的增减趋势不发生改变。(X) 31、正规马尔可夫链通过若干步转移,最终会达到某种稳定状态。(√) 32、对马尔可夫过程而言,系统将来的状态只与现在的状态有关,而与过去的状态无关。 (√)33、评价指标综合时,加权平均法的加法规则主要用于各项指标的得分可以线性地互相补

秋中国计量学院通信系统原理试卷B答案

中国计量学院2010 ~ 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 《 通信系统原理(1)》课程考试试卷( B ) 开课二级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时间: 2011 年__2_月__24 _日 14 时 考试形式:闭卷√、开卷□,允许带 直尺、计算器、笔、橡皮 入场 考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基带信号为10000110000100001,求出其对应的AMI 码 +10000-1+10000-10000+1 、 HDB 3码为 +1000+V-1+1-B00-V+1000+V-1 。 2、若基带信号是最高频率为3.6kHz 的语音信号,则AM 信号带宽为 7.2kHz ,SSB 信号带宽为 3.6kHz ,DSB 信号带宽为 7.2kHz ;设信息速率为1.2kbit/s ,则2ASK 信号和4DPSK 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4k 和 1.2k 。 3、一个四进制数字通信系统,传码率为1kB , 连续工作1小时后,接收端收到的错码为10个,其信息速率为 2kbit/s ,误码率为 1/360k 。 4、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2 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白噪声,它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是 平稳高斯 随机过程 ,且均值为 0 ,方差为 2 n σ 。 5、码间串扰是指 当前码元的抽样时刻上有其他码元的干扰 ,若系统的特性为()H ω,系统地传码率为1/T s ,则无码间串扰的条件为 ,改善码间串扰的方法有 部分响应技术 、 时域均衡技术 。 6、汉明码是能纠正 1 个错误的线形码,若其信息为k 为4,则其对应的码长n 为 7 。 7、经过随参信道传输,单频正弦信号波形幅度发生 衰落 变化,单频正弦信号频谱发生 扩展 变化。 装 订 线

光纤通信原理试题__参考答案

光纤通信原理试题_1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光纤通信指的是( B ) A 以电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B 以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C 以光波作载波、以电缆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D 以激光作载波、以导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2.已知某Si-PIN 光电二极管的响应度R 0=0.5 A/W ,一个光子的能量为2.24×10-19 J ,电子电荷量为1.6×10 -19 C ,则该光电二极管的量子效率为( ) A.40% B.50% C.60% D.70% R 0=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f 3.STM-4一帧中总的列数为( ) A.261 B.270 C.261×4 D.270×4 4.在薄膜波导中,要形成导波就要求平面波的入射角θ1满足( ) A.θc13<θ1<θc12 B.θ1=0° C.θ1<θc13<θc12 D.θc12<θ1<90° 5.光纤色散系数的单位为( ) A.ps/km B.ps/nm C.ps/nm.km ? D.nm/ps?km 6.目前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最高可达( ) A.20 dB B.30 dB C.40 dB D.60 dB 7.随着激光器使用时间的增长,其阈值电流会( ) A.逐渐减少 B.保持不变 C.逐渐增大 D.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少 8.在阶跃型(弱导波)光纤中,导波的基模为( ) A.LP00 值为0 B.LP01 C.LP11为第一高次模 D.LP12 9.在薄膜波导中,导波的截止条件为( ) A.λ0≥λC B.λ0<λC C.λ0≥0 D.λ0≤1.55μm 10.EDFA 在作光中继器使用时,其主要作用是( ) A.使光信号放大并再生 ? B.使光信号再生 C.使光信号放大 D.使光信号的噪声降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根据传输方向上有无电场分量或磁场分量,可将光(电磁波)的传播形式分为三类:一为_TEM_波;二为TE 波;三为TM 波。 2.对称薄膜波导是指敷层和衬底的_折射率相同_的薄膜波导。 3.光学谐振腔的谐振条件的表示式为__错误!未找到引用源。______。q L c n 2= λ 4.渐变型光纤中,不同的射线具有相同轴向速度的这种现象称为_自聚焦_现象。 5.利用_光_并在光纤中传输的通信方式称为光纤通信。 6.在PIN 光电二极管中,P 型材料和N 型材料之间加一层轻掺杂的N 型材料,称为本征层(I )层。 7. 光源的作用是将 电信号电流变换为光信号功率 ;光检测器的作用是将 光信号功

F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报告册课程:通信系统原理教程 实验:FSK调制解调实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实验四:FSK 调制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对FSK 信号调制解调原理; 2、根据其原理设计出2FSK 信号的调制解调电路,在对电路进行仿真,观察 其波形,从而检验设计出的调制解调器是否符合要求。 二、实验原理: 2FSK 信号调制: 又称数字调频,它是用两种不同的载频1ω ,2ω来代表脉冲调制信号1 和0,而载波的振幅和相位不变。如果载波信号采用正弦型波,则FSK 信号可表示为: 2FSK 信号()t S 分解为信号()t S 1与()t S 2之和,则有:()()()t S t S t S 21+= 其中:()()()t U t S m 11cos ω=,代表数字码元“1” ()()()t U t S m 22cos ω=,代表数字码元“0” 2FSK 信号调制器模型如下图: 如上图,两个独立的振荡器产生不同频率的载波信号,当输入基带信号()1=t S 时,调制器输出频率为f1的载波信号,当()0=t S 时,反相器的输出()t S 调制器输出频率为f2的载波信号。f1和f2都取码元速率的整数倍。 2FSK 信号的带宽为:B f f B FSK 221+-= 其中:f 1为对应脉冲调制信号1的载波频率;f 2为对应脉冲调制信号0的载波频率。 2FSK 信号解调: 是调试的相反过程。由于移频键控调制是将脉冲调制信号“1”用FSK 信号()t S 1,而“0”用()t S 2表示,那么在接收端,可从FSK 信号中恢复出其基带信号。本设计采用了普通鉴频法进行解调,将()t S 1恢复成码元1,把()t S 2恢复成码元0 。 2FSK 信号的解调可以采用相干解调,也可以采用包络解调。 实验中采用相干解调,解调器模型如下图: ) 2 2cos(2)(2t f b T t πφ= 号 号调制器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软件工程》试题样卷

北京化工大学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软件工程》试题样卷 注意事项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用红色笔或铅笔均不给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需要填充的空格,每空1分,共15分) 1.DBMS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为_______________。 2.所谓函数依赖的实质是描述关系模式中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 制约和相互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的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更改 破坏、这是指数据的_______________。 4.DB并发操作通常会带来三类问题:丢失修改、_______________和读 “脏数据”。 5.按照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应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在概念上可以把 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_______________、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_______________、详细设计、_______________、综合测试和维护等8个阶段。 6.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内聚和_______________。 7.软件维护通常包括4类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预防性维护。 8.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通常需要建立3种形式的模型:描述系统 _______________的对象模型、描述系统控制结构的_______________和描述系统功能的功能模型。 9.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将信息流映射成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数据库的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的数据依赖于用户的应用程序 B.DBMS与DB相互独立 C.用户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数据相互独立 D.用户应用程序与DBMS相互独立

《通信系统原理》作业题

《通信系统原理》作业题 第1章绪论 1.画出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噪声源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码 解 密 信 源 译 码 信 宿 数 字 调 制 信 道 编 码 加 密 信 源 编 码 信 源 信道 2.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误信率 3.说明通信系统的分类。 4.一个由字母A,B,C,D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01代替B,10代替C,11代替D,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1)不同的字母是等概率出现时,试计算每个字母的传输速率和信息速率; (2)若每个字母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10 3 , 4 1 , 4 1 , 5 1 = = = = D C B A P P P P 试计算每个字母的传输速率和信息速率。

第2章确知信号 1. 画出单位冲击函数的时域波形及频谱密度,并说明各波形表示的含义。 2.求一个矩形脉冲的频谱密度及能量谱密度。 G a( f 1/τ 2/ -2/τ -1/

第5章 模拟调制系统 1. 比较AM 与DSB 两种调制方式的优缺点。 AM :优点是接收设备简单;缺点是功率利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主要用在中波和短波调幅广播。 DSB :优点是功率利用率高,带宽与AM 相同。主要用于调频立体声中的差信号调制,彩色TV 中的色差信号调制 2. 已知线性调制信号为 t t c ωcos )sin 0.51(Ω+,式中Ω=6c ω,画出波形与频谱。

3. 已知调制信号)4000cos()2000cos()( t t t m ππ+=载波为t π4 10cos ,进行单边带调制,试确定该单边带信号的表达式,并画出频谱图。

实验4 PSK(DPSK)调制解调实验

班级通信1403 学号201409732 姓名裴振启指导教师邵军花日期 实验4 PSK(DPSK)调制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SK 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 2. 进行PSK 调制、解调实验,掌握电路调整测试方法; 3. 掌握二相绝对码与相对码的码变换方法。 二、实验仪器 1.PSK QPSK调制模块,位号A 2.PSK QPSK解调模块,位号C 3.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4.噪声模块,位号B 5.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位号I 6.20M双踪示波器1台 7.小平口螺丝刀1只 8.频率计1台(选用) 9.信号连接线4根 三、实验原理 PSK QPSK调制/解调模块,除能完成上述PSK(DPSK)调制/解调全部实验外还能进行QPSK、ASK调制/解调等实验。不同调制方式的转換是通过开关4SW02及插塞37K01、37K02、 四、PSK(DPSK)调制/解调实验 进行PSK(DPSK)调制时,工作状态预置开关4SW02置于00001, 37K01、37K02①和②位挿入挿塞,38K01、38K02均处于1,2位相连(挿塞挿左边)。 相位键控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是一种极重要的调制方式,它具有优良的抗干扰噪声性能及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可获得比其他调制方式(例如:ASK、FSK)更低的误码率,因而广泛应用在实际通信系统中。 本实验箱采用相位选择法实现二进制相位调制,绝对移相键控(CPSK或简称PSK)是 用输入的基带信号(绝对码)直接控制选择开关通断,从而选择不同相位的载波来实现。相对移相键控(DPSK)采用绝对码与相对码变换后,用相对码控制选择开关通断来实现。1.PSK调制电路工作原理 二相相位键控的载波为1.024MHz,数字基带信号有32Kb/s伪随机码、及其相对码、32KHz 方波、外加数字信号等。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模拟试题一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 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系统按起源分为()。 A.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 B.开放性系统和封闭性系统 C.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D.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2.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分析步骤可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它们分别是:危险性()、危险性()和危险性控制对策。 A.分析、评价B.辨识、分析 C.分级、评价D.辨识、分级 3.以下关于安全检查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按查隐患要求列出检查项目,同类性质的问题不需要列在一起 B. 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能导致工伤或事故的不安全行为或状态 C. 各类安全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所内容不同,但是可以通用 D. 安全检查表不仅可以作定性分析,还可以用来作定量分析 4.下列不是鱼刺图的是()。 A. 因果分析图 B. 因果图 C. 树状图 D. 特性图 5. 在某事件树的最小径集:P1={X1,X2},P2={X3,X4},P3={X4,X1},则如果 X3,X1不发生,其他事件发生,则()保证顶上事件不发生:如果X4,X1不发生,其他事件发生,则()保证顶上事件不发生。 A. 能不能 B. 不能能 C. 不一定能 D. 不可能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系统的属性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个方面。 2.、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主要研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方面。 3、 PHA方法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4、安全评价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按项目实施阶段分类,安全评价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