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整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内容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内容总结
本文总结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的认识与运算
- 认识到以内的整数,学会用中文读、写和比较这些数;
- 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退位和借位的运算方法;
- 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学会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 研究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包括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2. 分数与小数
- 认识到单位分数和真分数的概念;
- 研究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分数化简的方法;
- 理解小数的概念,学会小数的读写和比较;
- 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包括简单的进位和退位。
3. 长度、面积和体积
- 认识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并进行相互转换;
- 研究长度的加减法,包括换算和比较;
- 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学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和体积计算;
- 掌握由已知条件计算未知条件的面积和体积问题。
4. 数据和图表的分析
- 研究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 掌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包括条形图和折线图等;
-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学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研究矩阵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5.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
- 掌握日、周、月和年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 研究时间的读写和计算,包括小时、分钟的换算;
- 理解日期和星期的对应关系,学会利用日历进行日期的计算。
以上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相关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向老师提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要点】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互相转。
3、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4、小数的读写法。
5、借助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6、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7、了解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测量活动(小数的单位换算)1、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2、会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购物小票-----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1、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量体重----小数的加减法(进位加、退位减)1、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加、减法的法则相同)。
2、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加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减去小数,可以在整数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帮助计算。
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样。
2、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3、掌握小数加、减法的估算。
二认识图形【知识框架】1、图形分类(按不同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三角形的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3、四边形的分类(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4、图案欣赏【知识要点】图形分类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取其中的1 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0.1、0.01、0.001……3.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4.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6.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二、小数加减法。
1.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2.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三角形。
1.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有 3 条边,3 个角,3 个顶点。
3.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5.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7.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四、观察物体。
1. 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 观察物体时,一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五、图形的运动(二)1.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纯小数和带小数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9、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①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②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
(相同的单位抄在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单位按照上面的改写方法写在小数部分)。
③其他改写方法:单名数互化:a.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b.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
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互化:抄相同,改不同(同单名数互化方法)。
如:3米2厘米=()米。
相同的单位米,抄在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是3;改写不同:2厘米÷100=0.02米(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④生活中常用的单位:10、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①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②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
再按照题目的要求按顺序排列。
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1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①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②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1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3、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
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
1.小数的定义
2.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
小数点后面
有几个数就是几位小数。
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表:
数位。
计数单位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0.0001,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
4.数字的表示方法:
整数部分:……万位……万个
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十万分位等
5.小数点后面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
末尾的
零也要计入其中。
6.0.1表示1/10个,0.10表示1/100个。
7.小数的读写方法。
8.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
大小不变。
9.小数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10.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在比较小数部分。
11.小数的加减法规则: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加或相减。
12.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13.添括号和去括号的法则: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号,符号不变,括号前面是“—”号,符号取反。
去括号时,符号不变,加减运算按照顺序进行。
14.小数的四舍五入。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互相转。
3、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4、小数的读写法。
5、借助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6、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7、了解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测量活动(小数的单位换算)1、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2、会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购物小票-----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1、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量体重----小数的加减法(进位加、退位减)1、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加、减法的法则相同)。
2、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加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减去小数,可以在整数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帮助计算。
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样。
2、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3、掌握小数加、减法的估算。
二认识图形图形分类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doc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1.1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整数的分级读法和写法,理解数位的概念。
1.2 整数的大小比较学会比较整数的大小,理解比较的方法。
1.3 整数的加减法熟练进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第二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2.1 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知道分数是整体的一部分。
2.2 分数的读写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分数线、分子和分母的名称。
2.3 分数的比较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
第三单元:小数的认识3.1 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3.2 小数的读写学会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小数点的使用。
3.3 小数的加减法熟练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点对齐的方法。
第四单元:几何初步4.1 平面图形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4.2 立体图形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
4.3 图形的测量学会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五单元:统计初步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会收集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整理。
5.2 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数据绘制条形图。
5.3 数据的分析学会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六单元:应用题6.1 简单的加法应用题学会解决与加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6.2 简单的减法应用题学会解决与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6.3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学会解决与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6.4 简单的除法应用题学会解决与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结语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几何初步、统计初步以及应用题等多个方面。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将继续进一步探索和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加减乘除运算、数的认识、分数、面积等。
下面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加减乘除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将进一步巩固加减乘除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学生将学习如何用竖式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进一步探索乘法和除法运算。
1. 加法和减法运算:学生将学习使用竖式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他们将练习向下借位和向上进位的技巧,并学会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的顺序。
2. 乘法运算:学生将学习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他们将通过反复加法和分组的方式来理解乘法,并学会使用竖式进行乘法运算。
3. 除法运算: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将学会使用长除法来解决除法问题,并进一步巩固对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数的认识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将继续巩固对整数、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将学会用分数表示有限小数,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应用分数的概念。
1. 整数和自然数:学生将学习区分自然数和整数,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整数的概念。
2. 分数和小数:学生将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并能相互转换。
他们将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面积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将开始学习面积的概念和计算。
他们将学习如何测量和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并掌握一些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 平面图形的面积:学生将学习如何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并学会使用单位平方厘米、单位平方米等来表示面积。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将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学生将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来强化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技巧。
四、数据统计四年级下册还将引入数据统计的概念,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能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
1. 数据的收集: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并能使用合适的方法来整理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整理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是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1分米=101米=0.1米,1厘米=1001米=0.01米,1克=10001千克=0.001千克。
6、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
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例如加法的结合律,交换律。
易错题;1、名数改写360平方米=()公顷 23400万吨是()亿吨40.7分米=()米 1.32千克=()克4平方米=()平方分米 0.56吨=()千克40.7分米=()米()克=2.05千克1.4平方米=()平方分米 4.02平方千米=()公顷0.3千克=()克 0.86平方分米=()平方米5.06吨=()吨()千克 2.80吨=()千克2.08吨=()千克 40公顷=()平方分米4米5分米2厘米=()米 3吨80千克=()吨 =()千克 79千克=()吨 2.6吨O260千克 70千克O0.7克3小时15分O3.15小时 5.25千克O5025克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①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②按平面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③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2、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①按角分,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了解其本质特征: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②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3、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4、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钝角。
5、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6、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7、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考点: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 ),按角分它是( ) 三角形。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8厘米、7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度,则它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三、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几倍是多少。
2、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01、 1001、10001...... ② 小数点右移,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小数点移动完后,整数最高位前边的“0”要去掉;小数点左移,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点上小数点,若整数部分没有数,用“0”表示,若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应把末尾的“0”去掉。
③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3、乘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另一个乘数; 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另一个乘数; 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另一个乘数。
4、小数乘法的法则①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末尾有“0”,必须删掉。
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只有加减或乘除运算,从左往右;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③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例如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
易错点:3、小数点的移动0.5扩大10倍等于500缩小()倍。
0.45扩大100倍是( )。
( )缩小100倍是2.6。
500缩小100倍等于0.25扩大( )倍。
646000千米是()万千米。
去掉1.32的小数点,原数扩大( ) 倍,结果比原数大( )。
把0.302扩大10倍是 ( )。
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这个小数就( )。
先把0.36扩大1000倍,再缩小100倍,结果是( )。
一个数的小数点右移两位,增加了198,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小数点左移一位,减少了88.2,这个数是()。
一个数扩大100倍后比原来的数多782.1,原来的数是( )。
4、小数的计数单位35个百分之一是(),35个十分之一是()。
3.07里有()个一和()个千分之一组成。
1.25里有( )百分之一,至少再添上 ( )百分之一就是整数。
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其余是0,这个数写作( )。
4.6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里面有( )个0.01。
0.365是由3个( ), 6个( )和( )个0.001组成。
4.9628精确到十分位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在2.5的末尾添上两个0,它的计数单位由( )变为( )。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比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多()。
5个0.1和5个1/100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
4.505左边的5是右边5的( )倍。
小数点的左边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
一个数写错了,丢掉了小数点,读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零,这个小数是( )。
小数点左边第二位上的2要比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2多()。
一个数由8个1,9个0.1和6个1/1000组成,这个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比0.6大比0.7小的小数只有9个。
( )一个小数它的位数越多,数就越大。
( )20.560化简后是2.56。
( )大于0.3小于0.5的一位数只有0.4。
( )把10.060化简得1.6 。
( )5、计算13.03-0.93= 1.05-0.75= 0.56+0.54=3.14÷10= 5.35+0.5= 1.6×1000= 0.03+0.7= 3.28÷0.02= 8.19÷0.9= 0.0025-0.00035=6.脱式计算5.89-0.16-3.84 0.8×75×12.5×49-0.9÷9+146×2.02-0.02×46 3.96+5.04÷9×5 8×(1.25+0.7)25×3.2×125 34.89-(14.89+12.7) 3.8×99+3.86.18-(2.47+1.18) 8.7+1.3-8.7+1.3 34.85×3.2+3.2×65.157.19-5.3+0.81 30-(3.5-2.75) 56×3.6+45×3.7-3.7四、观察物体1、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要明确观察到的形状,即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以及每一个正方体的位置,才能画的准确。
2、用一定数量的正方体按指令搭立体图形或还原立体图形,要根据正方体的个数和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考虑,不能遗漏。
五、认识方程1、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都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①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②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③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④正方形面积公式:S=2a。
4、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字母之间、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可以用“•”表示或省略不写,数字一般都写在字母前面。
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字母按顺序写。
如:a×b=ab、5×a=5a、1×a=a、a×a=2a5、区别a的平方和2乘a的区别:2a=a×a,2a=a+a=2×a。
6、方程的意义与等式性质①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②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却不都是方程。
③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④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⑤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号;一步一脱式,每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
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⑦能运用减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是减数、除数的方程。
⑧看图列方程的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
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应用题),首先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最后检验,写出答语。
7、图形中的规律①摆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
②摆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小棒。
易错点:7、方程一本练习本的价格是0.6元,买x本应付()元。
一本练习本的价格是a元,买b本应付()元。
仓库里有大米2400袋,运走了a袋,又运来b袋,现在仓库里有大米()袋。
1千克苹果的价钱是每千克b元,那么10元钱可买()千克苹果。
四一班有男生a人,女生比男生少b 人,四一班共有()人。
妈妈今年a 岁,小华的年龄比妈妈小26岁,小华今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