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红外线测温仪E2T中文操作手册-090715

合集下载

红外测温仪的操作指南及各模块说明

红外测温仪的操作指南及各模块说明

《红外测温仪的操作指南及各模块说明》红外测温仪操作指南:将单片机连接电源后,只需将红外测温仪的红外探头瞄准被测物体,按下矩阵键盘上的S13按钮(设定为“开始测温”),测温仪开始工作,LCD显示屏上显示两个温度数值,上为被测点温度,下为环境温度(由探头外环探测得出)。

由于探头精度灵敏,温度数值在稳定建立时间过后仍有小幅度跳变。

按下矩阵键盘上的S14按钮(设定为“STOP”),LCD显示按下时刻的温度值,方便读数。

按下S13“开始测温”,测温仪开始新一轮测温。

单片机模块红外测温仪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红外测温仪系统的软件方案设计框图主程序模块:主要完成系统初始化,温度的检测,串行口通信,键盘和显示等功能。

其中系统初始化包括: 时间中断的初始化、外部中断源的初始化、串口通信中断的初始化、LED 显示的初始化。

红外测温模块:包括获取温度数据,计算温度值。

键盘扫描模块:获取按键信息,处理按键请求等。

显示模块:获取并处理相应的温度数据,通过LED数显管显示温度数据。

单片机处理模块单片机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加载相应程序的STC89C51单片机把红外测温模块传来的数据加以处理,送LED显示屏显示。

下图1是单片机处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1 单片机处理模块电路图其复位电路如图2-1左边上部分,本单片机处理模块是通过开关手动复位的,只要在RST引脚出现大于10ms的高电平,单片机就进入复位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是否复位温度测量数据。

而此仪器的震荡电路选用的是晶体震荡电路,其具体电路如图2-1左边下部分。

采用晶体震荡电路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频率稳定性好,而这正是本红外测温仪非常重要的技术要求。

单片机作为红外测温仪的核心处理部件,它关系到整个仪器的性能指标。

因此它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本测温仪选择的STC89C51RC单片机,下面是STC89C51RC单片机相关资料信息:STC89C51RC单片机是宏晶科技推出的新一代超强抗干扰/高速/低功耗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单片机,12时钟/机器周期和6时钟/机器周期可任意选择,最新的D版本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

红外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

红外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

红外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
以下是红外测温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1. 打开红外测温仪的电源开关,并确保仪器已充电或使用新鲜的电池。

2. 在测温前,先观察并了解被测物体的环境温度,确保测温仪的环境温度稳定。

3. 确保红外测温仪与被测物体之间没有阻挡物(例如薄膜、玻璃等),这些物体可能会影响测温的准确性。

4. 用手握住红外测温仪的握把,将仪器对准被测物体的表面。

可以通过观察红外测温仪上的光点或者激光辐射源来找到合适的测量距离。

5. 在红外测温仪上找到测温按钮,按下按钮并保持按下,开始进行测温。

在按下测温按钮的同时,可以将测温仪的瞄准点对准被测物体的最小测量面积。

6. 继续按下测温按钮,慢慢在被测物体上移动测温仪,以测量不同部位的温度。

7. 等待红外测温仪显示测温结果,可以在仪器显示屏上或者听到声音提示时查看。

8. 根据需要,可以记录下测温结果,以便后续分析或参考。

9. 使用完毕后,关闭红外测温仪的电源开关,存放在安全干燥的地方。

请注意,不同型号的红外测温仪可能会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请参考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自己所使用仪器的具体操作使用方法。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和正确使用,以确保测温的准确性。

红外测温仪使用方法怎么调节

红外测温仪使用方法怎么调节

红外测温仪使用方法怎么调节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设备,通过红外线来检测物体的表面温度。

红外测温仪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测温和高精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建筑、食品安全等领域。

以下是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方法和调节技巧。

1. 准备工作在使用红外测温仪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工作环境。

保持测温区域的良好照明,确保测温仪的测温范围内没有遮挡物。

同时,需要确认测温仪的电池电量充足,以确保正常使用。

2. 选择测温模式红外测温仪通常有不同的测温模式,如单点测温、多点测温、最大/最小温度测量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温模式。

3. 调节测温范围红外测温仪具有不同的测温范围,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一般来说,如果要测量高温物体,需要选择较大的测温范围;如果要测量低温物体,选择较小的测温范围可以提高测温精度。

4. 调节瞄准光标红外测温仪通常有一个瞄准光标,用于对准测温目标。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调节瞄准光标的位置来准确瞄准目标物体。

有些红外测温仪还可以通过调节瞄准光标的大小来改变测温范围,这也是常用的调节手段。

5. 确定测量距离红外测温仪的测温范围和测量距离是相关的,一般来说,测量距离越近,测温范围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测量距离。

6. 操作测温仪将红外测温仪对准所需测温目标,保持一定的距离,按下测温仪上的测量按键,即可完成测温。

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仪器与目标物垂直平行,不要受到其他光源的影响。

7. 注意环境因素在使用红外测温仪时,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温结果的影响。

例如,测量物体表面有涂层或污垢时,会导致测温结果不准确。

此时,可以清洁物体表面或者调整测量角度,以获取更准确的测温结果。

8.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为了提高测温的准确性,建议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这样可以降低单次测量的误差,获得更可靠的测温结果。

9. 注意不同物体的发射率不同物体的发射率不同,会影响测温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红外测温仪时,需要根据测温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发射率。

红外线测温仪使用方法

红外线测温仪使用方法

红外线测温仪使用方法
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工具。

以下是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方法:
1. 打开测温仪并插上电池,在屏幕上选择温度单位。

2. 瞄准测量目标,让红外线传感器对准你想测量的物体表面。

3. 按下测温仪上的扳机按键,等待仪器完成测量并显示温度读数。

4. 清洁测温仪传感器或镜头,以确保得到准确的读数。

5. 对于不同的测量目标,你可能需要设置不同的测量模式,例如温度最大值或平均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6. 测量完毕后,关闭测温仪,注意保持干燥和安全存放。

总之,使用红外线测温仪需要注意瞄准、测量模式等一些细节问题,最好进行一定的操作培训。

红外线测温仪校准操作说明书

红外线测温仪校准操作说明书

红外线测温仪校准操作说明书操作说明书一、引言感谢您购买我们的红外线测温仪。

为了确保您能正确操作和使用该测温仪,我们特别为您提供本操作说明书。

请您详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指引进行操作。

二、产品介绍1. 外观和组成部分红外线测温仪外观美观、结构紧凑。

它主要由外壳、显示屏、按键、红外线接收器等部分组成。

2. 技术参数红外线测温仪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测温范围:-50°C至800°C- 测温距离比例:12:1- 分辨率:0.1°C- 工作波长:8-14μm- 功率供应:9V电池请确保在操作测温仪之前,您已熟悉并了解该设备的技术参数。

三、校准准备在开始校准之前,请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1. 充电:如果您的测温仪使用电池,请确保电池充满电。

2. 温度要求:确保待测温物体的温度在合适的测量范围内,以避免影响校准结果。

3. 校准环境:选择一个稳定的环境,避免温度突变、强光照射等情况,以确保准确的校准结果。

四、校准步骤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红外线测温仪的校准:1. 打开测温仪:按下开关按钮,将测温仪打开。

2. 设置校准模式:在测温仪的菜单界面中选择校准模式。

3. 输入环境温度:在显示屏中输入当前环境温度。

您可以通过其他温度计获得准确的环境温度数值。

4. 对准校准源:将测温仪对准校准源,确保测温仪与校准源的间距符合要求。

5. 校准:按下校准按钮,测温仪将自动校准。

请耐心等待校准过程完成。

6. 校准结果:校准完成后,测温仪将显示校准结果,包括偏差值和准确度等信息。

7. 确认校准:如果校准结果符合您的预期,按下确认按钮保存校准结果;如果不符合,请重复校准步骤。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校准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安全操作:请勿将红外线测温仪对准人眼,避免直接照射人体、动物或高温物体。

2. 清洁保养:保持测温仪的镜头清洁,避免灰尘或污渍影响测温准确度。

3. 存储环境:将测温仪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高温、湿度等影响设备性能。

E2T Quasar 8100系列红外热红外信号监测器说明书

E2T Quasar 8100系列红外热红外信号监测器说明书

E2T Infrared Flare MonitorsE2T Quasar 8100 Series Pilot andFlared Gas Monitorss Flame detection up to 400 ms Detection of hydrocarbon as well as hydrogen flamess CSA/US and ATEX explosion-proof housing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adverse weather conditionss High quality sight-through opticss On-board alarm set point relays Modular opto-electronic package for easy removal from housings IR pyrometer and amplification circuitry in one single module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instruments, designed for continuous duty monitoring of flameThe E2T Quasar 8100 series are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instru-ments designed for continuous duty monitoring of pilot flame (type PM) and flared gases (type FM) fromflares.A sight-through optical systemand selection of various spot sizes enables the E2T QUASAR M8100-EXP to be positioned as far as 1/4 mile (400 m) from the stack being monitored. Alignment on the target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superb sightthrough optics and an M-3 swivel mount.Custom electronics adapt to target movement, varying luminosity and most climate conditions. The alarm delay circuit can be adjusted fora specific location or application, eliminating false alarms from tempo-rary loss of signal due to intermit-tent flames, adverse weather and wind.The system is complete with internalcooling base, air purge tube andswivel mount. An optional pedestalstand allows for easy mounting.Pilot and Flares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pilotflames and flared gases is critical toensure that the gases will be ignitedand to confirm compliance withgovernment-set pilot status recor-ding requirements. Thermocouplefailure, flame movement, varyingluminosity and adverse climaticconditions are just a few of theobstacles which have to be overcometo gain long-term monitoring relia-bility without false alarms.Typical Applications:s Elevated Flareso Steam Assistedo Air Assistedo Gas Assisteds Ground Flareso Burn Pit Flareso Multi point/Staged Multipoint flaress Off-Shore FlaresLumaSense TechnologiesTemperature and Gas Sensing SolutionsLumaSense Technologies, Inc., reserves the right to change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publication at any time.*********************©2012 LumaSense Technologies. All rights reserved.Quasar-8100_Datasheet-EN Rev 06/13/12North AmericaSales & Service Santa Clara, CATel: +1 800 631 0176Fax: +1 408 727 1677LumaSense Technologies Benelux B.V . (Other Than North America)E 2T Products Sales & ServicePavana 2, 4711 VG Sint Willebrord, Netherlands Tel: +31 165 381 800 Fax: +31 165 389 012High quality optics:5 different optics are available to ensure the highest flame signal detection.Heavy duty accessories:For easy mounting, alignment and focusing on the target, a heavy duty swivel mount with locking and adjusting capability is included. The M-3 swivel mount is secured on an optional pedestal mount (M-8), a steel pipe assembly with a bolt down plate to secure the M-8 to a foundation. The AP-2S Air purge tube is designed for high rain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systems optics.At higher ambient temperatures, the water cooling cavitybuilt into the underside of the explosion-proof enclosure can be used or a Vortexair cooler for temperature reduction up to 27 °F (3 °C) can be installed to the water cooling cavity.Easy maintenance or replacement, also from older modules:The heart of the system is the M8100-EXP , non-contact infrared electro-optical package which can be removed from the explosion proof housing for repairs or replacement, leaving intact all wiring and alignment of system.AmbientTemperature Limits: Explosion-Proof Certification:-40 to 125°F (-40 to 52°C) or -40 to 212°F (-40 to 100°C) with integrated water cooling baseCSA/US: Class 1, Division 1, Groups C and D Class 1, Division 2, Groups A through D, T4 CENELEC: EExd IIB T4Powerrequirements:Available in 115 VAC or 230 VAC or 24 VDC (Voltages +/- 10%) 115 Watts6 882 400 Vortec air cooler6 882 100M-3, Heavy duty swivel mount6 882 120 M-8, Pedestal Base 6 882 650AP-2S, air purge tubeReference Numbers。

红外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

红外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

红外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1.操作测温仪测温仪会在按下扳机或按下黄色键时打开。

若连续8秒钟内没有检测到活动,测温仪会自动关闭。

测量温度时,将测温仪瞄准目标,拉起并保持扳机按下不动。

松开扳机以保持温度读数。

一定要考虑距离与光点尺寸比以及视场。

激光仅用于瞄准目标物体。

1)找出热点或冷点要找出热点或冷点,将测温仪瞄准目标区域之外。

然后,缓慢地上下移动以扫描整个区域,直到找到热点或冷点为止。

见图 5。

图5 找出热点或冷点2)距离与光点尺寸随着与被测目标距离(D)的增大,仪器所测区域的光点尺寸(S)变大。

光点尺寸表示 90 % 圆内能量。

当测温仪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为 1000 mm(100 in),产生 20 mm(2 in)的光点尺寸时,即可取得最大 D:S。

见图 6。

图6 距离与光点尺寸3)视场要确保目标大于光点的大小。

目标越小,则应离它越近。

(见图7)图7 视场4)发射率发射率表征的是材料能量辐射的特征。

大多数有机材料和涂漆或氧化处理表面的发射率大约为 0.95。

如果可能,可用遮蔽胶带或无光黑漆(< 150 ℃/302℉)将待测表面盖住并使用高发射率设置,补偿测量光亮的金属表面可能导致的错误读数。

等待一段时间,使胶带或油渍达到与下面被覆盖物体的表面相同的温度。

测量盖有胶带或油漆的表面温度。

如果不能涂漆或使用胶带,可使用发射率选择器来提高您的测量准确度。

即使是使用发射率选择器,对带有光亮或金属表面的目标也很难取得完全准确的红外测量值。

5)用户设置操作SET键:循环切换设置状态,循环次序为发射率设定锁定测量设定℃/℉选择设定正常测量。

按黄色键可直接保存设置并退出。

6)发射率设定此功能为改变发射率的值。

设定时“E=0.”字样闪烁。

单击▲递加0.01,长按快速增加,当加到1.00后停止。

单击▼递减0.01,长按快速减少,当减到0.10后停止。

可根据不同被测物体设置相应的发射率。

请参见表2。

表内所列的发射率设置为对典型情况的建议。

红外线测温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红外线测温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红外线测温仪使用方法说明书【注意事项】1. 在使用红外线测温仪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确保正确使用。

2. 本测温仪适用于人体、物体表面的测温,不适用于液体或气体测温。

3. 请避免测温仪暴露在高温、湿度或有腐蚀性的环境中。

4. 距离目标物体测温时,请确保距离红外线测温仪不超过测温距离的最大范围。

5. 使用过程中,请勿将红外线测温仪对准眼睛或其他人的眼睛。

【产品概述】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工具,能够通过红外线探测目标物体的表面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以数字显示在屏幕上。

本测温仪具有快速、准确、便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

【操作步骤】1. 打开开关:将红外线测温仪上的开关拨到“ON”位置,此时屏幕将显示出当前环境的温度。

2. 进入测温模式:按下测温模式按钮,屏幕上将显示出一个瞄准目标物体的十字准心。

3. 对准目标物体:通过调节红外线测温仪上的瞄准物镜,确保十字准心对准目标物体表面。

4. 按下测温按钮:通过按下测温按钮,红外线测温仪将发射红外线并测得目标物体表面的温度。

5. 温度显示:测得的温度将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并保持数秒钟,以便用户观察和记录。

6. 切换单位:根据需要,用户可以按下单位切换按钮,将温度单位切换为摄氏度(℃)或华氏度(℉)。

7. 关闭测温仪:在使用完毕后,将红外线测温仪上的开关拨到“OFF”位置,即可关闭测温仪。

【温度测量范围】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测量范围为-50℃至550℃(-58℉至1022℉),可满足大部分测温需求。

如果目标物体的温度超出了测量范围,屏幕上将显示“HI”或“LO”,表示温度过高或过低。

【测温距离】红外线测温仪需要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测温,一般为5cm至15cm。

请根据用户手册中的具体要求,保持合适的测温距离,以确保测得的温度精确可靠。

【更多功能】红外线测温仪还具有以下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操作:1. 最大/最小值记录:通过按下相应按钮,可以记录一段时间内测得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章节7 安全保障和预防措施
I
HAWKLEADER
PULSAR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0SR -EXP Rev A
目录
红外温度测 量系统操 作 手册 PULSAR II Model 7000SR-EXP 前言 .........................................................................................................................................................I 目录 ....................................................................................................................................................... II 1 简介 ................................................................................................................................................ 1 1.1 1.2 1.3 1.4 2 说明 .............................................................................................................................................. 1 基本原理 ...................................................................................................................................... 3 测量精度 ...................................................................................................................................... 3 快速安装 ...................................................................................................................................... 4
机械安装 ........................................................................................................................................ 8 2.1 2.2 2.3 2.4 2.5 2.6 打开外包装 .................................................................................................................................. 8 安装位置 ...................................................................................................................................... 8 机械安装 ...................................................................................................................................... 9 环境温度限制 ............................................................................................................................ 11 冷却装置(可选) ......................................................................................................................... 11 气体标准 .................................................................................................................................... 12
4
操作 .............................................................................................................................................. 18 4.1 4.2 4.3 4.4 4.5 4.6 基本操作 .................................................................................................................................... 18 三种光谱量程 ............................................................................................................................ 19 辐射率调节 ................................................................................................................................ 20 定位点调节(可选) ..................................................................................................................... 20 后备探头 BUP-10(可选)的操作 ............................................................................................... 21 清洗探头 COP-10(可选)的操作 ............................................................................................... 22
Mikron Infrared/E T PULSAR
2
M7000 -EXP
红外温度测量系统 中文操作手册
HAWKLEADER
PULSAR M7000SR -EXP Rev A
前言
本手册旨在解决客户在安装、操作、维护MIKRON/E2T M7000-EXP测温系统时,可能遇到 的各种疑难。 已经对本装置较为熟悉的用户,可跳至章节1.4,进入快速安装步骤。 必要时,可能对本手册进行更新或重印。我们欢迎客户提出您对本手册修改、增补、纠错 等方面的建议,以使它更完善。
3
电气安装 ...................................................................................................................................... 13 3.1 指导方针 .................................................................................................................................... 13 3.2 115 VOLTS AC 供电 .................................................................................................................... 15 3.3 220/230 VOLTS AC 供电............................................................................................................. 15 3.4 24 VOLTS DC 供电 ...................................................................................................................... 15 3.5 保险 ............................................................................................................................................ 16 3.6 温度信号毫伏输出 .................................................................................................................... 16 3.7 温度信号毫安输出 .................................................................................................................... 16 3.8 检验电路 .................................................................................................................................... 17 3.9 定位点 ........................................................................................................................................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