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 课外阅读理解提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论语》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L子曰:兴于《诗》,,2.曾子言曰:''鸟之将死,:人之将死,3.子曰:民可使由之,o4.子曰:不在其位,。
5.子在川上曰:,o6.子曰:,,勇者不惧。
7.子曰:巧言乱德。
,o8.子曰:非礼勿视,9.子曰:其身正,;其身不正,。
10.孔子曰:,无以为君子也:,无以立也;,无以知人也。
二、选择题(选择参考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L''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蕙,,直而无礼则绞。
〃这句话缺少的部分是()A.天下有道则见B.勇而无礼则乱C.临之以庄则敬D.人而无礼则乱2.''能以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句话是()A.孔子评价颜回的B・曾子评价颜回的C.曾子评价子路的D.孔子评价子路的3.曾子说:''有知识的人不能没有广阔的胸怀和刚毅的性格,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且前程远大。
"这句话的原句是()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B.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D.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中的''后生''的意思是()A.忠厚的人B.年轻人C.学生D.后面的学生5.在论语中''过犹不及〃本是孔子用来评价子张和子夏的,后来用来形容()A.事情做得过头比做得不够强。
B.做事情要考虑中和之道。
C.做事情不能过头。
D.事情做得过头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6.《孔子游春》中,孔子教育他的弟子们做有德行的君子,孔子认为他的学生中有德行的有()(多选)A.颜回B.闵子骞C.冉伯牛D.仲弓7.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A.仁者爱人B.刚毅木讷C.温文尔雅D.克己复礼8.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多选)A.不忧不惧B.成人之美C.笃信好学D.守死善道9. 下列句子和治理国家有关的句子是()A.立不中门,行不履阈B.人之过也,各于其党C.子温而厉,威而不猛D.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无说措手足〃就是()的意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A、拥有财富B、眉清目秀C、读书好,勤快能干4.范喜良被抓壮丁是在和孟姜女结婚的()。
A、要入洞房之时B、三个月后C、有了一个孩子后5.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最终是如何对她的?()。
A、杀了她B、囚禁了她C、要娶她为妃6.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的一项劳役。
A、最为残酷B、最为轻松C、最为省钱7.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
A、痛恨B、喜爱C、赞美8.祝英台是在()游学时,结识梁山伯并成为好友的。
A、长沙B、绍兴C、西湖边9.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化作一对()吃光了双双飞去。
A、蜻蜓B、蜜蜂C、蝴蝶10.法海因为()一心要把许仙和白娘子夫妇拆散。
A、看上了白娘子B、嫉妒白娘子C、替天行道三、判断题1.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看到范喜良被衙役殴打。
()2.孟姜女哭倒长城,露出范喜良的尸体。
()3.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是织女和牛郎变的。
()4.牛郎带着孩子骑着老牛追赶织女。
()5.祝英台是自愿嫁给马文才的。
()6.白娘子给穷人看病配药分文不取。
()7.白娘子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
()8.许仙和白娘子因为一把伞而结识。
()9.祝英台女扮男装到省城绍兴大都市游学,是对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的反抗。
()10.梁山伯和祝英台是从祝英台的坟墓里化蝶而出。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阅读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八达岭2.范喜良3.孟、姜、孟姜女4.长城根下5.白骨6.渴望与追求7.老牛、老牛8.王母娘娘、天河9.七月初七、鹊桥、乞巧节10.金山寺二、选择题。
1.A2.B3.C4.A5.C6.A7.A8.B9.C10.B三、判断题。
1.×2.√3.×4.×5.×6.√7.√8.√9.√ 10.×《听见颜色的女孩》阅读测试题选读书目:《听见颜色的女孩》1.《听见颜色的女孩》作者是()。
A.莎朗•德蕾珀B.夏洛蒂•勃朗特C.雨果2.《听见颜色的女孩》主人公是()。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答案检测试卷一、填空。
(30分)1.《城南旧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__________________”。
2.《城南旧事》记叙了主人公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篇儿童小说。
是按照____ 顺序排列的。
整篇小说,从头至尾,由小英子的第___ __人称观点循序发展。
3.《惠安馆传奇的故事一开始发生在,结束在,地点在,当时的我岁。
“我”送给疯女秀贞________ 和______。
在秀贞看来,蚕屎可以给思康三叔___________。
4.《我们看海去》故事中,英子在学堂中考第____名。
她接收了贼的礼物是。
玩耍时,把皮球踢掉的是_________。
5.主人公英子最喜欢吃。
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他的一口黄牙就像他的_____。
宋妈跑遍整个城的,也没有一点点她丫头的消息。
6.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小英子和其他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是________________,小英子扮演的是______________。
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_______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7.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___ _,所以有一堆儿女。
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_____________,就闯过去了。
8.在《惠安馆传奇》故事中,爸爸教“我”描红,有着我们学过的一首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城南旧事》是作者对童年住在北平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的怀想和铭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
10.英子的爸爸因______去世,英子因为的离开,体会到自己长大了。
二、选择题。
(20分)1.“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A.兰姨娘B.母林黄爱珍女士C.宋妈2.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的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
A.南京B.北京C.天津3.林海音的代表作()。
第4单元-单元专题卷( 阅读理解)-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9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2024)9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专题卷02 阅读理解(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闰土要香炉和独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1.选文节选自《故乡》,《故乡》选自()A.《朝花夕拾》B.《野草》C.《呐喊》D.《彷徨》2.文中对故乡人的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否定了闰土及杨二嫂哪两种旧的生活?(1)闰土:。
(2)杨二嫂:。
3.结尾划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故乡》中大胆探求新生活的道路,留下了关于人生之路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②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③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④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⑤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⑥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猪肉颂》《缹猪肉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猪肉颂》《缹猪肉法》阅读练习及答案苏轼苏轼(二)学习之余,小南跟妈妈学做家务,对传统红烧肉的做法产生了兴趣,为此她做了一些探究。
(10分)(甲)猪肉颂苏轼①净洗铛②,少着水,柴头罨③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选自《苏东坡全集·颂十七首》,北京燕山出版社,2022年2月第1版)(解释)①诗人刚经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被贬黄州,生活窘迫。
②铛(chěng):铁锅。
③罨(yǎn):掩盖,掩覆。
(乙)缹①猪肉法净燖②猪讫③,更以热汤遍洗之,毛孔中即有垢出,以草痛揩,如此三遍。
四破,於大釜煮之。
以杓接取浮脂,令著瓮中;稍稍添水,数数接脂。
脂尽,漉④出,破为四方寸脔⑤,易水更煮。
下酒二升,以杀腥臊,青、白皆得。
若无酒,以酢浆代之。
添水接脂,一如上法。
脂尽,无复腥气,漉出,板切于铜铛中缹之。
一行肉,一行擘葱、浑豉、白盐、姜、椒。
如是次第布讫下水缹之肉作琥珀色乃止。
恣意饱食,亦不腻,乃胜燠肉。
(选自贾思勰《齐民要术·蒸缹》,中华书局,2022年5月第1版,有删节)(解释)①缹(fǒu):煮。
②燖(xún):用开水烫后去毛。
③讫:完结。
④漉(lù):过滤,渗出。
⑤脔(luán):肉。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以热汤遍洗之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B.易水更煮以大易小(《唐雎不辱使命》)C.以杀腥臊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若无酒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8.用斜线(/)给乙文画线部分的断句。
(限断2处)(2分)如是次第布讫下水缹之肉作琥珀色乃止9.小南从诗文里发现了烹饪红烧肉的的一些诀窍,梳理后翻译成现代汉语制作了如下小贴士分享给妈妈。
(2分)10.小南对甲诗和乙文中的“饱”字作赏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与乙文的“饱”字都能反映出猪肉经过精心烹任后的美味。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白娘子为救被自己吓死的许仙,到()盗灵芝草。
A 灵山B 金山寺C 净慈寺2、毒龙、恶虎、刁马和臭鼋比赛吃人,结果()得胜,被拜为大王。
A毒龙B恶虎 C 刁马D臭鼋3、“东坡肉”是()的第一道名菜。
A 南京B 苏州C 杭州4、刘三姐与白鹤乡青年对歌,他们日夜不停地对歌,一直对唱了(),还是歌声不断。
A 三天三夜B 五天五夜C 七天七夜5、传说中,成吉思汗是()的后裔。
A 乞颜氏族B 纳古斯氏族6、花木兰替父从军,胜利归来后,皇上封她做()。
A 左路大将军B 兵部尚书C 右路大将军7、()下令修筑长城的。
A 秦始皇B 唐太宗C 乾隆8、牛郎织女相会时,()结成群飞来,为他们搭桥,让他们相会。
A 喜鹊B 燕子C 天鹅9、()通过热布巴拉斗智斗勇,将阿诗玛从热布巴拉家救了出来。
A 阿明B 阿智C 阿黑10、“狼来了,狼来了!”第( )次狼真的来了。
A 1B 2C 311、龙王的三女儿变成(),被王必珍带回了家。
A 乌龟B 小花鸡C虾12、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送了( )里。
A16 B 17 C 1813、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载()年。
A 2B 3C 414、在苏、浙一带和上海市郊,长期流行鲤鱼媒的风俗,此风俗是从()传下来的。
A 唐朝B 宋朝C 元朝15、包公是()年间有名的清官。
A 大宋B 大唐C 大清16、大家推荐舜做部落联盟首领,是因为()。
A 开朗B 工作认真C 德行好17、五帝中第一个是黄帝,尧是第()位。
A 三B 四C 五18、为妈妈找回壮锦的是()。
A 大儿子B 二儿子C 三儿子19、《一幅壮锦》这个故事来自()族。
A 汉族B 回族C壮族20、民间传说,只要在墙上贴上()的肖像,大鬼小鬼就不敢前来。
A 韩愈B 钟馗C 卢杞21、《西门豹治邺》故事中,西门豹先将( )投进了漳河。
A 巫婆B 徒弟C 地方管事22、()那天,白娘子在丈夫的勉强下喝了一口雄黄酒。
天津市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

天津市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卷人一、选择题组(共9分)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
人们____地为他倾倒。
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
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____、哀哀切切,困惑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____。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
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____。
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身不由己蓬头垢面停滞失色B.身不由己不修边幅停止失重C.不由自主不修边幅停止失重D.不由自主蓬头垢面停滞失色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B.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C.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D.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还由于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东坡肉苏东坡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大力治理西湖水患,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为了感谢苏东坡,过年的时候老百姓提着他们认为最好的礼物去感谢苏东坡,礼物就是一些猪肉。
苏东坡很感激百姓们对他的爱戴,这么多的猪肉不能自己享受,正赶上过年,于是他就按花名册把切成一样大小的方块猪肉分给了治理西湖的民工。
大家拿到猪肉后非常感动,感激体恤百姓的好官,纷纷把方块肉叫“东坡肉”。
杭州城有一个开饭馆的老板很精明,他看“东坡肉”的美名传得满城皆知,于是就让厨子创出一道菜,命名为“东坡肉”。
因为有这道菜,饭馆的生意马上火爆起来。
其他的饭馆老板看了很眼红,也都仿照着他家的做法卖起了“东坡肉”。
之后“东坡肉”成了杭州的第一名菜。
苏东坡为官正直,不畏权势,得罪了很多大官,他的这些事迹传到这些人的耳朵里,把他们气得咬牙切齿。
于是,他们就密谋陷害苏东坡。
其中一个御史就乔装打扮后,到杭州的各个饭馆收集菜单,然后马不停蹄地带着一摞菜单去见皇上,皇上接过油花花的菜单气就不打一处来,责备御史做事荒唐。
御史急忙实施他的毒计,说:“这是苏东坡的罪证,他在杭州鱼肉百姓,杭州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于是就做了这道‘东坡肉’,意思是要吃苏东坡的肉。
”真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更何况还遇到了昏庸的皇上,他也没调查,就把苏东坡发配到海南岛去了。
苏东坡虽然蒙冤去了海南岛,可是这道纪念他的“东坡肉”却成了全国知名的菜,一代代地传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文中加点的“鱼肉百姓”是指()。
A.给百姓送鱼和肉B.欺压、残害百姓C.百姓给苏东坡送鱼和肉D.带领百姓吃鱼和肉2.【梳理内容】短文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角度介绍了“东坡肉”的来历。
3.【理解内容】在老百姓的心中,“东坡肉”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那个御史的毒计中,“东坡肉”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坡肉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东坡肉季明①四十多岁的老楚,可不简单,曾是南京著名酒楼--品世阁的掌勺大厨。
鬼子攻南京,一发炮弹,品世阁变成了瓦砾。
妻儿老小连同家产,也消失在战火里。
老楚手里掂着一把菜刀逃了出来,那一刻,老楚迫切希望这刀,能沾染上鬼子的血,于是,投了36师。
②老楚年纪大,又当过厨师,被分到炊事班,老楚很乐意,他觉得,凭自己的手艺,让兵们吃饱吃好,上战场跟鬼子拼命时,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也算是报仇。
③等到了炊事班,老楚才明白,什么叫______。
士兵们吃的,无非是稀饭馒头就咸菜,只有在大战前夕,部队才买几头猪,改善生活。
兵们称之为--吃断头饭。
④过去,猪杀了,兑上萝卜,放进大锅里一炖,完事儿。
但老楚一来,就不同了,他使出看家本领,煎炒烹炸焖煮炖,变着花样做,当菜一样样端上桌,兵们的眼睛都直了。
老楚做的菜,不仅好看,更好吃。
兵们吃得狼吞虎咽,个个脑袋上腾起一片汗雾。
兵们说,吃了老楚做的菜,脑袋掉了,也值!⑤兵们吃高兴了,就问:老楚,你最拿手的菜是啥?老楚说,东坡肉。
兵们不解:东坡肉?是啥东西?老楚怔了-下,才记起这些兵们,大多是文盲,就没再提苏东坡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接着说,这道菜,也叫红烧肉,用五花肉炖制而成,做好后,色泽红亮,味醇汁浓……⑥士兵们咂咂嘴,听得直流口水,无限向往地说,啥时候做道东坡肉,让咱们也尝尝。
老楚苦笑着说,难,这菜,费时费工不说,炊事班也没那些必不可少的作料哇。
兵们就很失望。
⑦武汉会战,36师奉命开到富金山,打阻击战。
战况惨烈,八天之后,-万多人的36师,兵员已不足两千,主阵地丢失。
⑧师长挑选了二百名士兵,组成敢死队准备发动突袭。
攻击定在夜间,离天黑,还有大半天时间,师长知道,这些兵上去,九死一生,于是,他决定为敢死队改善生活。
⑨师长找到老楚,说,敢死队的兵,要求吃顿东坡肉,抓紧做。
老楚苦着脸,手一摊,说,师长,啥都没有,咋做?师长咬咬牙,说,就是找破天,也要找到材料!师长牵过自己的战马,交给老楚,命他带上几名骑兵,去七十里外的镇上,采购食材,速去速回。
(10)但直到第二天上午,老楚才赶回来。
好不容易办齐东西,却碰上了鬼子,那几名骑兵阵亡,老楚绕了很远的道,才赶回驻地。
⑪敢死队,早已在昨夜攻了上去。
见到师长,老楚放声大哭,师长哇,我回来晚啦……师长说,不晚,待敢死队撤下来,就用东坡肉kàoláo______他们。
⑫老楚赶紧回到炊事班,开做。
⑬将猪肉刮洗干净,切成一寸见方的块,在沸水里煮去血水,然后,在一口大锅里,用竹箅子垫底,铺上葱、姜,再将猪肉块整齐地排在上面,加入冰糖、酱油、黄酒、葱结,盖上盖,密封,旺火烧开,之后,用文火焖酥……⑭几小时后,大功告成。
当二百碗红润油亮的东坡肉摆上桌,老楚眼前一黑,摔倒在地。
人们这才发现,老楚身上,有枪伤。
⑮老楚让人将他扶到一块巨石旁,背倚石壁,坐下,睁大双眼,眺望富金山主峰阵地。
那里,枪声正烈,硝烟弥漫。
⑯恍惚间,老楚看见敢死队员们,蜂拥而至,端起东坡肉,狼吞虎咽……⑰老楚咧开嘴笑了。
⑱时至黄昏,敢死队的兵,却一个也没能下来。
⑲老楚已死去多时,笑意僵在脸上,而双眼,依然圆睁,紧盯着富金山的方向。
⑳残阳如血,映在那一碗碗东坡肉上,天地一片红光。
(选自2016年第12期《小说月刊》有删改)(1)①在第⑪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kàoláo______②填入第③段横线上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______A.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C.屋漏偏逢连夜雨 D.饱汉不知饿汉饥(2)小说以“东坡肉”为线索,情节生动。
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老楚和兵们闲聊拿手菜“东坡肉”- ①- ②-老楚弥留之际笑迎兵们吃东坡肉(3)对小说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开门见山,交代小说主人公老楚原先是掌勺大厨的身份。
B.交代老楚从军前的经历,表现了老楚不简单的阅历身世。
C.交代老楚毅然从军的原因,表现老楚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
D.交代故事发生的必要背景,为小说情节展开作有效的铺垫。
(4)第⑬段详细叙写了老楚做“东坡肉”的过程,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的用意。
(5)本文结尾虽短,却句句意蕴丰厚,请做具体分析。
答案和解析1.【答案】B;犒劳;犒劳;B;B【解析】(1)①本题考查音节的拼读与词语的书写。
解答此题关键要会正确拼读音节,根据语境与平时的积累写出正确的词语。
这里的词语为:犒劳。
②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句子。
“等到了炊事班,老楚才明白”,一个“才”,表现了事实与老楚想的完全不同,后一句“士兵们吃的,无非是稀饭馒头就咸菜,只有在大战前夕,部队才买几头猪,改善生活”交代了他所看到的军中的生活情况,这就表现前一段他的“凭自己的手艺,让兵们吃饱吃好,上战场跟鬼子拼命时,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也算是报仇”的想法在这里却很难实现,因为没有能让士兵“吃好”的原料。
说明空格处要表现的是做饭原料的稀缺。
A表现做饭原料的价格贵;B表现做饭原料的稀缺;C表现困难接连不断;D表现不知他人的苦处;所以B句最符合语境。
故选B。
(2)本题考查情节的概括。
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已给出的情节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找准事件并简述即可。
文章第五、六段,写老楚和兵们闲聊拿手菜“东坡肉”;第九、十段,主要写老楚接受命令,冒死去为敢死队采购东坡肉的食材;第十二至十六段,则主要写老楚用心做红烧肉,最终因伤而倒下;最后写老楚弥留之际笑迎兵们吃东坡肉。
(3)本题考查文章首段内容的作用。
结合全文内容来看,第一段交代了老楚入军前的身份及入军的原因,一是表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二是为下文冒死买食材,忍着伤痛做红烧肉情节作铺垫,突出人物高贵的爱国精神。
但并不是为了“表现了老楚不简单的阅历身世”,故选B。
(4)本题考查文章详略安排的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文章详略安排的一般原则。
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详略的安排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来选择,突出表现文章主旨的内容要详写,反之则略写。
文章开头已交代老楚入军的原因,说明他的做好饭菜也是与敌人战斗的过程,详细叙写了老楚做“东坡肉”的过程,就是为了表现他对敌人的痛恨,希望犒劳战场打胜仗归来的同伴,表现他对国家,对军人职责的热爱;从结构上看,也是对前文他入军理想的照应,表现他理想的实现。
详写这部分内容都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服务。
(5)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赏析。
解答时,可抓住题干中的“短”“意蕴丰富”两个关键词来分析。
结尾虽短,却将“天地一片红光”与老楚做的“红烧死肉”相互映衬,“天边的红光”有对死难者的哀思与赞美,“红烧肉”则是对虽没有上战场却为战争而死去的老楚的赞美,表达作者对战争中死去的军人们的赞美,并用“天边的红光”来象征着胜利的希望与信心。
言简意赅,激奋人心。
答案:(1)①犒劳(2分)②B(2分)(2)①老楚接受命令和骑兵冒死为敢死队采购东坡肉食材②老楚带伤为敢死队战士做东坡肉(4分)(3)B(3分)(4)具体展现了老楚用精湛厨艺参加抗日“战斗”的过程,表现了他的英勇顽强及对一线战士的深厚情谊。
结构上,和第(2)段形成因果照应。
(5分)(5)“残阳如血”运用比喻,既是写实,又体现了战争持续的时间长,表现了富金山一战的激烈和惨烈,“一碗碗东坡肉”见证了老楚对战士们的情意,也暗示了老楚用他的精湛技艺和生命完成了复仇的心愿,“天地一片红光”则预示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希望。
全句表达了作者对抗战英雄们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精神的深深敬意。
(6分)这是一个令人读后潸然泪下的文章,一位部队中做饭的厨子用他的实际行动让我们无比的崇敬。
主人公老楚是酒楼的名厨,因痛恨日本人而入军做厨,他这才知道士兵们伙食有多差。
老楚做的红烧肉让士兵们无比的留恋。
武汉会战中,二百多名的敢死队在前去战场前想吃老楚的红烧肉,老楚冒着生命危险购买来原料,用心做好红烧肉等待着凯旋的敢死队员们品尝,但他却因途中身负重伤而倒下,他望着敢死队战斗的地方,满含笑意的离去,但他并不知道,那天的红烧肉,再没有等回品尝他的人。
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
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结尾的抒情议论句还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
一般分析句子(段落)的作用,要把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