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高一知识点

高锰酸钾高一知识点高锰酸钾是高中化学课程中常见和重要的化学实验试剂之一。
学生们在高一化学学习中,会接触到与高锰酸钾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与高锰酸钾相关的知识,并为大家提供相关实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一、高锰酸钾的性质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是一种紫色晶体。
它具有强氧化性,在试验中常用于氧化反应。
高锰酸钾可溶于水,并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锰,释放出氧气。
它还可以与一些还原剂反应,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等。
二、高锰酸钾的应用1. 氧化反应:由于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它可用于许多氧化反应,如酸性条件下的醛、酮氧化,可以将它们氧化为相应的羧酸。
在实验中,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酒精进行氧化实验。
2. 漂白剂: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漂白作用,可以用于漂白布料、纸张等。
但需注意使用时的浓度和操作方法,以免对物品产生损害。
3. 消毒剂:高锰酸钾具有杀菌和消毒的作用,可以用于实验室、医院等场所的消毒。
三、高锰酸钾实验操作1. 高锰酸钾的溶液配置:取适量高锰酸钾溶于水中,搅拌溶解均匀即可得到高锰酸钾溶液。
注意溶解时要缓慢搅拌,以免产生大量气泡。
2. 氧化反应实验:将待氧化物质(如酒精)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在酸性条件下观察反应结果。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佩戴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溅溶液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
3. 漂白实验: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待漂白物品(如布料),观察漂白效果。
注意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物品变色。
同时还需注意防止高锰酸钾溶液溅到衣物或皮肤上,以免造成永久性损害。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高锰酸钾实验时,务必要注意以下事项:a.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实验室用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b.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高锰酸钾溶液溅到皮肤、眼睛等敏感部位。
c. 高锰酸钾溶液需避免接触有机物,以免产生剧烈反应或爆炸。
d. 定期检查实验室中的高锰酸钾溶液瓶,避免老化或泄漏,及时处理不合格或过期的溶液。
高锰酸钾的化学表达式

高锰酸钾的化学表达式高锰酸钾,即碳酸双钾,化学式为K2CO3,其中K为钾,C为碳,O 为氧。
1、物质组成高锰酸钾是由两个钾离子(K + )和一个碳酸根离子(CO3 2-)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它是一种强碱,含有碱性碳酸根和碳氧键结构。
2、性质性能在室温下,高锰酸钾的外观为白色粉末、晶体或颗粒,微溶于水,可以沉淀出分散的淡红色沉淀物。
它具有高温不稳定性及碱性,易分解为高氧化态的碳酸钾和钾。
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溶解度最大约为175.3g / L,当温度升高到100℃时,其溶解度将减少。
如果加入了一定量的硫酸根离子,其溶解度会显著降低。
它吸收较多的水分,在库仑定律范围内呈现微弱的离子形式。
3、主要用途高锰酸钾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较广泛,包括用作碳酸溶液,用于硫酸中和反应,用于氢氧化钠生产,用于调节咖啡和饮料的酸度,并用于抗菌药物的制备等。
另外,它还可以用作火药的火药载体,用作焙烧剂及焙烧制备橄榄石钠,用于翻新铜丝及活性剂,用于橡胶制品,用于陶瓷助剂,对湿法细晶硅,也可用于冶金氧化物制备。
此外,还可用于复合硫酸钴素测量,稻谷检测,水文学测定,电气工程中的蒸汽代用,生产钠灯粉等。
4、生产方法高锰酸钾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制备,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由碱电解和煤炭气化还原反应构成。
即碳酸钾电解液与碱性碳酸钾混悬液反应,在强碱性电解液中,当电流作用下,成形的碳酸钾气体反应于液体中的碳酸根离子,充分混合结晶,生成高锰酸钾。
其它的生产方法有反应氯气、硫酸妥苛和氧化铜盐等。
5、安全与毒性高锰酸钾的急性机体毒性对卫生角度来讲较小,当某些重金属存在时就会产生毒性。
它一般以中性或碱性液体形式存在,其味甘或无味,真空处理和固化处理后易发生氧化反应。
高锰酸钾是碱性溶液,如果吸入过量的烟雾会损坏人的肺功能。
另外,未经纯净和吸收的高锰酸钾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控制。
高锰酸钾颜色分类

高锰酸钾颜色分类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常用来进行氧化反应或消
毒杀菌。
其颜色分类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途而确定的。
1.无色高锰酸钾:纯净的高锰酸钾无色透明。
常用于实验室
中的化学实验,如氧化反应的试剂。
2.粉红色高锰酸钾:当高锰酸钾悬浮液中的高锰酸钾不完全
溶解时,溶液呈现粉红色。
这种粉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作
止血药,用于家庭和户外急救、止血止痛。
3.淡紫色高锰酸钾: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呈现淡紫色。
这
种淡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可用于漂白纸张、
消毒器具和消毒液的制备。
需要注意的是,高锰酸钾在溶解过程中会生成高锰酸根离子(MnO4),其颜色较浓烈且易染色。
因此,在使用高锰酸钾时,要格外小心,避免溅到衣物或其他物品上,以免造成染色。
此外,高锰酸钾的不同颜色仅仅是溶解程度、溶液浓度等因
素造成的,并不会影响其化学性质和使用效果。
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具体的需要,选用正确颜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将能更好地发
挥其作用。
高锰酸钾怎么用

高锰酸钾怎么用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常见的用途有:
1. 水处理:高锰酸钾可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净化和消毒。
其氧化性能可分解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杂质。
2. 化学实验:高锰酸钾可用于化学实验中的氧化反应。
比如,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氧化有机化合物。
3. 漂白剂:高锰酸钾溶液可以作为一种漂白剂,用于漂白纸张、木材和纺织品等。
使用高锰酸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操作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高锰酸钾。
2. 在使用和储存高锰酸钾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其分解产生危险物质。
3. 在氧化反应中,高锰酸钾溶液可能会因挥发而损失氧化性能,需及时添加新鲜溶液。
4. 高锰酸钾溶液用量应根据具体实验需求确定,不宜过量使用。
请确保在使用高锰酸钾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遵循所在地的法律法规。
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式

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式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化学反应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式中,2KMnO4表示两个高锰酸钾分子,箭头表示反应过程。
反应产物有三个:K2MnO4、MnO2和O2,其中K2MnO4是二高锰酸钾,MnO2是二氧化锰,O2是氧气。
在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发生了分解反应,分解成了二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这个反应式描述了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反应物的摩尔数与产物的摩尔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是一种氧化反应,通过分解高锰酸钾可以释放出氧气。
这种反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被用作氧化剂,对于某些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高锰酸钾的氧化性质使其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也可以用来检测其他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其他物质是否具有还原性质。
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当溶液中的还原剂存在时,会发生反应,高锰酸钾被还原成无色的Mn2+离子,溶液的颜色也会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式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化合物。
例如,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高锰酸钾和硫酸反应制备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等领域。
除了分解反应,高锰酸钾还可以参与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
例如,高锰酸钾可以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二氧化锰。
这种反应在工业上被用于脱硫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总结起来,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式2K MnO4 → K2MnO4 + MnO2 + O2揭示了高锰酸钾分解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这种反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被用作氧化剂,并且可以用于检测其他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
高锰酸钾还可以参与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如与二氧化硫的氧化反应。
通过研究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化合物。
高锰酸钾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4]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4]
高锰酸钾,也叫灰锰氧、PP粉,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体,易见光分解:2KMnO4(s)—hv→K2MnO4(s)+MnO2(s)+O2(g),故需避光存于阴凉处,严禁与易燃物及金属粉末同放。高锰酸钾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上用作消毒剂、漂白剂等,在实验室,高锰酸钾因其强氧化性和溶液颜色鲜艳而被用于物质的鉴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氧化还原滴定的重要试剂。在医学上,高锰酸钾可用于消毒、洗胃。
化学性质
化学式:KMnO4,高锰酸钾常温下即可与甘油等有机物反应甚至燃烧(但有时与甘油混合后反应极为缓慢,甚至感受不到温度的升高,其原因尚不明确);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性更强,能氧化负价态的氯、溴、碘、硫等离子及二氧化硫等。与皮肤接触可腐蚀皮肤产生棕色染色,数日不褪;粉末散布于空气中有强烈刺激性,可使人连打喷嚏。尿液、二氧化硫等可使其褪色。与较活泼金属粉末混合后有强烈燃烧性,危险。该物质在加热时分解: 2KMnO4=△=K2MnO4+MnO2+O2↑ ·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还原产物为二价锰离子 ·高锰酸钾在碱性溶液中还原产物一般为墨绿色的锰酸钾(K2MnO4)。 ·高锰酸钾在中性环境下还原产物为二氧化锰。 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水溶液用量就越少。根据这一特性,就能够用高锰酸钾测定蔬菜或水果中的维生素含量。高锰酸钾造成的污渍可用还原性的草酸、维生素C等去除。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更强,可以用做消毒剂和漂白剂,和强还原性物质反应会褪色,如SO2、不饱和烃。[5]
高锰酸钾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高锰酸钾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一、高锰酸钾的用途
1、高锰酸钾是一种多功能有机磷农药,广泛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有效控制稻瘟病、条叶锈病、褐飞虱、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
2、高锰酸钾还可以用于果树、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如苹果卷叶病、桃斑病、苹果枯萎病等。
3、高锰酸钾可以用于草坪修剪,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使草坪变得更加整齐。
4、高锰酸钾可以用于油料作物的杂草防除,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适用于棉花、油菜等作物。
5、高锰酸钾还可以用于睡莲藤防除,有效抑制睡莲藤的生长,防止占据种植区域,影响农作物生长。
二、使用方法
1、农作物防治:将高锰酸钾按农作物的饲养重量,每公顷混合50-150克成药,用200-800毫升水冲制混和,根据病情不断调整用药剂量;
2、草坪修剪:将高锰酸钾混合500毫升水,均匀润湿草皮,1公顷草坪可使用30克左右;
3、植株生长调节:将高锰酸钾按植株的生长重量,每平方米混合10克水,均匀洒在植株表面;
4、睡莲藤防除:将高锰酸钾按睡莲藤的生长重量,每平方米混合30克水,均匀洒在睡莲藤上;
5、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应注意高锰酸钾耐受性问题,避免因过度使用而造成抗性。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KMnO4,M r=158.04),无机化合物,紫黑色针状结晶。
溶解度:6.38 g/100 mL(20℃)。
正交晶系。
1659年被西方人发现。
中文俗称:灰锰氧
在化学品生产中,广泛用作为氧化剂,如用作制糖精,维生素C、异烟肼及安息香酸的氧化剂;在医药上用作防腐剂、消毒剂、除臭剂及解毒剂;在水质净化及废水处理中,作水处理剂,以氧化硫化氢、酚、铁、锰和有机、无机等多种污染物,控制臭味和脱色;在气体净化中,可除去痕量硫、砷、磷、硅烷、硼烷及硫化物;在采矿冶金方面,用于从铜中分离钼,从锌和镉中除杂,以及化合物浮选的氧化剂;还用于作特殊织物、蜡、油脂及树脂的漂白剂,防毒面具的吸附剂,木材及铜的着色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锰酸钾一、高锰酸钾的主要性质:固态的高锰酸钾是紫色粒状或针状晶体,有蓝色金属光泽,无臭味,不易溶解。
高锰酸钾的水溶液为紫色,有甜涩味,容易因光照分解,二氧化锰和其它杂质条件的催化作用而分解,产生粽色的二氧化锰沉淀。
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是强氧化剂,能氧化水中的大部分有机质,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能分解成二氧化锰并放出活性氧。
高锰酸钾固体大量储存时有燃烧的危险,溶液和干态物质在与有机物或易氧化物质接触时可能分爆炸。
二、高锰酸钾的应用特点:据Banerjea实验,在普通情况下2mg/L,深度24h接触间时可获得满意的消毒,相当于CT值2880min.mg/L。
但高锰酸钾的消毒能力要逊色于臭氧和氯,接触时间需要很长。
高锰酸钾用于水的消毒特点:优点:(1)高锰酸钾可以用来氧化吸附由氧和引起臭味的有机物,可以与许多水中的杂质如二价铁、锰、硫、氰、酚等反应,由于有机物被氧化,因此会减少处理水中THM,氯酚和其它氧化消素副产物的产生,使水的致突变活性大大降低。
(2)采用高锰酸钾消毒的水不会产生嗅、味和有毒的消毒副产物。
(3)能够杀灭很多门类的藻类和微生物,甚至部分原生物和蠕虫。
(4)投加和检测比较方便。
(5)反应产物为水合的二氧化锰,它有一定的吸附和助凝作用。
(6)高锰酸钾可以和活性炭联用,两者都有去除氯代物前驱物质的作用。
联用时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远高于其各自单独使用的效率,但使用时应注意,由于活性炭会还原高锰酸钾,所以两者不宜同时使用。
缺点:(1)接触时间长。
(特别适合长距离输送的预氧化)(2)投加过量会引起出厂水色度升高。
长期过量投加,反应产物水含二氧化锰易使滤料板结。
(3)高锰酸钾价格较贵。
三、高锰酸钾除藻:利用高锰酸钾除藻也有较好的效果,对碱性水的除藻效果优于中性或酸性水。
一般高锰酸钾投加量为1–3mg/L、接触时间不少于2h以上。
如果预氧化过程中高锰酸钾投量过,可能会穿透滤池而进入配水管网,出现“黑水”现象,而且出水的含锰量增加,有可能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过剩的高锰酸钾可在沉淀池中去除,只要淡红色已在池内消失,高锰酸钾就不会进入滤池。
有时也可投加粉末活性碳去除过剩的高锰酸钾,其投加点应在高锰酸钾氧化反应完成以后,以免相互作用而降低除藻效果,但是粉末活性碳也可能穿透滤池而进入配水管网,宜在滤速上加以控制。
采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或高锰酸钾作为预氧化剂,所取得的除藻效果优于单纯混凝效果,它可以显著降低水中的U254值,也就是破坏水中的有机物结构,同时它还能消除由藻细胞分泌的部分臭味物质,对藻毒素MC,高锰酸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0%。
马军等认为它所形成的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对含藻水的混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新水合二氧化锰能够吸附水中藻类,从而增加藻在水中的沉淀速度,形成相对较密实的絮体。
预氯化常用于水处理工艺中,以杀死藻类,是单一的氧化作用,而高锰酸盐预氧化能是氧化和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吸附的协同作用。
高锰酸钾对水中浮游生物有显著影响,一高锰酸钾可使微生物失去运动活性;二是在高锰酸钾作用下,微生物细胞可分泌出生化聚合物。
四、高锰酸钾的投加量的确定。
高锰酸钾的消耗量是确定高锰酸钾投加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可通过烧杯搅拌实验确定。
高锰酸钾消耗量与原水水质、温度、反应时间等有关。
其测定方法为:在一定的温度下,向1L原水中投入不同量的高锰酸钾,剧烈搅拌一定时间(此时间由实际水处理工艺上高锰酸钾投加点到反应池出口的水力停留时间确定。
)后观察水的颜色,当水中高锰酸钾的特征浅粉红色刚消失时,此时的高锰酸钾投加量既为该种地表水的最高高锰酸钾消耗量,实际应用中可参照此作为高锰酸钾的最高投加量。
一般生产运行中的高锰酸钾投加量低于此投加量。
(高锰酸钾的使用浓度0.5~1%,每次配置溶液在搅拌条件下溶解时间1~2小时,每次配置溶液可使用1~2d。
通常投加量0.2~2mg/L。
)高锰酸钾在生活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分析摘要:介绍了高锰酸钾的净水机制,对合理投加高锰酸钾的生产技术进行探讨,同时分析了高锰酸钾处理的安全性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供水水质高锰酸钾混凝污染高锰酸钾是一种具有强氧化能力的化学物质,由德国化学之父Glauber在1659年首次发现。
他将二氧化锰与硝酸钾高温反应产物溶于水中,溶液先呈紫红色,再转变为蓝色、红色,最后为绿色。
后来进行的研究表明,溶液颜色的顺次变化是锰离子价态改变的结果。
常温下,高锰酸钾为晶体,约80目,密闭条件下的稳定性好。
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不是很大,20℃搅拌15—60min,溶解度可达到5—30g/L。
溶解量超过15g/L后,可能发生沉淀现象。
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不宜长期保存。
将高锰酸钾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实践始于1913年。
在伦敦West Middle***水厂,由于微生物大量生长,人们采取了将高锰酸钾与其他化学物质联用的控制技术。
Houston则在递交给伦敦水务局的报告中首次明确阐述了高锰酸钾具有防止和除去自来水中异臭异味的作用的观点。
随后,高锰酸钾对铁、锰的除去作用也被认识。
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高锰酸钾的饮用水净化功能才被广泛接受,并在多个水厂单独或联合使用。
1.将高锰酸钾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机理分析1.1 高锰酸钾对异臭异味的除去地表水易出现异臭异味问题,频次和强度与水中化学物质的类型和分布特征有关。
由于异臭异味起源复杂,不可能在同一时刻用某一种药剂解决所有问题。
历史上,最广泛使用的异臭异味控制剂是液氯和活性炭。
最近20年来,高锰酸钾、臭氧和二氧化氯等药剂的应用在增加。
高锰酸钾主要通过氧化作用降解产生异臭异味的有机物;很多研究表明,高锰酸钾与溶解性有机物发生的反应具有广谱性,能够控制或减弱很多液氯无法消除的异臭异味。
自然水体中,有机物都表现出吸附到悬浮颗粒物或胶体表面的趋性。
悬浮颗粒物或胶体表面被覆有机物膜后,不易混凝除去。
加入高锰酸钾,有机物膜被氧化,悬浮颗粒物或胶体的表面性质发生有利于脱稳凝聚的变化,从而使除浊效率增加,有机物含量也随之降低,减轻了水体的异臭异味。
高锰酸钾通过下述反应除去地下水的硫化氢异味:4KMnO4+ 3H2S → S + 2K2SO4 + 3MnO + MnO2 + 3H2O (1)水体pH值对此反应的影响大,一般要求将pH控制在6.5—7。
生成的硫和二氧化锰等沉淀物可过滤除去,但胶体态硫的除去效果不佳。
1.2 高锰酸钾氧化除去、锰高锰酸钾可在很宽的pH范围内按(2)、(3)式与铁、锰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MnO4- + 3Fe2+ + 4H+→3Fe3+ + MnO2 +2H2O (2)2Mn04- + 3Mn2+ + 2H2O→5MnO2↓ + 4H+ (3)水体pH值越高,(2)和(3)式进行越快。
如果原水中锰含量高,将pH调至8.5以上,除去效果更佳。
要求保证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反应充分完成,所形成的沉淀物能在沉淀池沉淀除去或被滤料有效截留。
1.3 高锰酸钾的助凝作用高锰酸钾与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水体颜色由粉红或紫红色变为褐色。
生成不溶于水的中间产物二氧化猛。
二氧化锰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BET值300m2/g左右。
有研究指出,当PH<9.5时,Mn2+的氧化速率相对较慢,主要通过吸附到二氧化锰表面后沉淀或过滤除去,见化学反应式(4)、(5)和(6)。
二氧化锰也作为新生凝核促使悬浮颗粒物或胶体发生凝聚后沉降。
此外,二氧化猛既自身吸附有机物,又通过助凝作用除去有机物,故而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待处理水的有机物含量。
将水体pH维持在7.5—8.0,二氧化锰的沉淀或过滤除去效率较高。
1.4 高锰酸钾的消毒和除藻作用高锰酸钾具有消毒能力。
有报道指出,用高锰酸钾处理后,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下降。
但考虑到投加高锰酸钾会使水体颜色发生改变,并且生成二氧化锰等副产物,一般不将其作为主消毒剂使用。
然而,用投加高锰酸钾取代预氯化是可行的。
一方面,高锰酸钾发挥部分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高锰酸钾预氧化除去腐殖酸和富里酸,能有效抑制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高锰酸钾杀斑贻贝和藻类的效果明显。
0.4--4.0ppm的高锰酸钾可彻底杀灭很多藻类。
用高锰酸钾控制水库内藻的生长的成本较用硫酸铜高,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水中残存的异臭异味。
在有些环境中,硫酸铜抑制藻类生长无效,高锰酸钾却作用良好,理论之一是,铁为藻类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高锰酸钾使之发生氧化作用并沉降,从而延滞藻类生长。
2.高锰酸钾处理饮用水的实验室和实际生产效果消除或降低异臭、异味和异色是将高锰酸钾用于饮用水处理的经典实例。
国内外很多水厂都证实这种应用是成功的。
在有机污染严重的季节,采取投加高锰酸钾的处理措施,投资少,操作方便,却能取得良好效果。
国内学者李圭白、马军等人围绕用高锰酸钾处理饮用水的实验室和生产应用研究开展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工作[1-3]。
他们研制的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在除去水中藻类、异臭异味和微量有机污染物,助凝,降浊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
所进行的生产性实验表明,用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能较好地除去微污染原水中的致突变物质,可强化悬浮颗粒物或胶体的脱稳,增大絮体尺寸并使之快速下沉[4]。
当水中存在天然有机物时,高锰酸钾的助凝作用更加显著。
姜成春和查人光等提出将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碳联用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技术[5,6]。
实际运行中发现,投加高锰酸钾后,反应池出口处的矾花由絮状变成片状。
在沉淀池内,二氧化锰颗粒沉降快,分离效果好,沉淀出水的UV254值下降。
用投加高锰酸钾取代预氯化,沉淀区内的异味明显降低。
在美国,有些取密执安湖水为原水的水厂尝试用投加高锰酸钾代替投加活性碳,结果生产成本下降而出厂水的臭味指标好转。
如果反应产物二氧化锰来能沉淀除去而进入滤池,则可能粘附到表层滤料上。
虽然这种锰砂接触层起化学催化作用,有利于继续除铁、锰,但滤料粒径、密度及其表面特征等性质发生改变,可能给过滤过程带来不良影响。
3.对高锰酸钾投加技术的探讨3.1 高锰酸钾投加点的选择一般要求将高锰酸钾尽早投入待处理水中,很多水厂的高锰酸钾投加点设在取水头部,这样能使氧化过程充分进行,最大程度地除去异臭异味、藻类等,并发挥二氧化锰的凝核作用,提高絮凝和沉淀效率。
如果不能在取水口处投加,至少要保证在快速混合前投加。
不要将高锰酸钾与絮凝剂同时投入水中,否则,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反而降低除异臭、异味和异色及混凝的效果。
3.2 高锰酸钾与其他水处理药剂的投加序列安排合理安排各种水处理药剂的投加序列对强化净化处理至关重要。
很多水处理药剂是不能混合投加的,如铝盐和氢氧化钠,阴和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氨与液氯和铝盐等。
在实际生产中,要求保证不宜混和药剂至少3-5min的投加间隔。
可参考下图确定各处理药剂的适宜投加点:受已建净水构筑物结构设汁限制,很多水厂无法保证投加点问3—5min的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