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的种类
种衣剂的种类及其构成的研究现状

种衣剂的种类及其构成的研究现状种衣剂是指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一类化学品,它们通过与纺织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改变纤维表面的性质,以达到改善纺织品特性的目的。
种衣剂的种类及其构成一直是纺织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种衣剂的种类及其构成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种衣剂的种类1. 分散染料种衣剂分散染料种衣剂是指由分散染料和其他助剂构成的一种种衣剂。
分散染料种衣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分散性,可在纺织品表面均匀分散,形成稳定的染色液,使纺织品达到染色效果。
响应性染料种衣剂是指能够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而改变染料颜色的一种种衣剂。
响应性染料种衣剂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以实现颜色的可逆变化,增加纺织品的附加价值。
3. 功能性种衣剂功能性种衣剂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类种衣剂,如抗菌种衣剂、防水种衣剂、防火种衣剂等。
这些种衣剂能够赋予纺织品特殊的功能性能,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
种衣剂的构成主要包括染料、助剂和载体。
染料是种衣剂的主要成分,它们通过与纺织品表面结合形成一层染色薄膜。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染料有分散染料、响应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染料被开发出来,以满足市场对纺织品色彩和功能性的需求。
2. 助剂助剂是指在种衣剂中起辅助作用的化学品。
助剂的种类繁多,如分散剂、助染剂、增稠剂、防脱剂等。
助剂可以改善染料的分散性、附着性以及染色效果,提高种衣剂的工艺性能。
3. 载体载体是种衣剂中用于携带染料和助剂的物质。
种衣剂的载体可以是水、有机溶剂,也可以是乳化剂、浓缩剂等。
载体的选择对种衣剂的分散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三、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种衣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型染料的开发随着纺织品市场的不断升级,对纺织品染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发新型染料成为纺织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开发具有环境友好性、功能多样性和染色效果良好的新型染料。
种衣剂的种类及其构成的研究现状

种衣剂的种类及其构成的研究现状种衣剂是一种种子处理剂,主要作用是针对种子表面繁殖的病原体和害虫,确保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率,在作物生长初期对病害和虫害的抵抗力进行提高,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种衣剂的种类主要分为化学种衣剂和生物制剂两大类。
化学种衣剂包括有机磷类种衣剂、杀菌剂、杀虫剂等。
有机磷类种衣剂主要是指以甲基对硫磷、敌敌畏等为主要成分的一类种衣剂,具有较强的防治性能,可有效杀灭病菌、杀虫和驱除蚜虫等害虫。
杀菌剂主要包括异唑酮、三唑合铜等成分,可对种子表面的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进行控制和杀灭。
杀虫剂主要有氟虫腈等成分,可对种子表面的昆虫进行控制和杀灭。
除了化学种衣剂外,还有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指来源于天然的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一类种衣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种子表面微生态环境和提高植物的生防能力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制剂包括固氮菌制剂、拮抗细菌剂、质体元素盐等。
目前,针对种衣剂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技术研究。
通过对种衣剂生产工艺和成分进行研究,探索种衣剂生产工艺及优化成分,并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二、种衣剂防控机理研究。
通过研究化学种衣剂和生物制剂的杀菌、杀虫、拮抗等机理,探索种衣剂防控机理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高种衣剂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三、种衣剂配方选择和设计研究。
通过优选和组合化学种衣剂和生物制剂的种类、浓度和配方等因素,实现种衣剂组方的合理化和优化,提高种衣剂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四、种衣剂对环境和作物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种衣剂在环境和作物中的残留、安全性、生态效应等方面进行研究,评估种衣剂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标准和规范。
总的来说,种衣剂的种类和构成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为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环境下的防治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未来,应继续加强对种衣剂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提高其防控效果和安全性,促进种衣剂产业的健康发展。
种衣剂

种子处理是最重要、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植保手段之一,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病虫害春防工作的主要内容,目前全省种子处理面积(折本田)达400万公顷,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
种子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药剂拌种,二是药剂闷种,三是药剂浸种,四是种衣剂技术。
种衣剂一般是由有效成份及助剂组成。
是一种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药制剂。
种衣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及微肥、激素等。
种衣剂由于具有使用方便、防治成本低、药效持久等特点,比较符合黑龙江省地多人少的省情,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往生产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如地下害虫、种传、土传病害的防治等。
因此,一经推广,即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短短几年内,已在该省普遍应用。
1黑龙江省种衣剂使用现状1.1 使用量逐年加大,应用作物进一步拓宽黑龙江省最早是从1987年开始,在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进行了种衣剂防治玉米、大豆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试验及示范,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据统计,1992年最早大面积推广使用种衣剂时,全省应用面积仅为6.7万公顷左右,1996年应用量迅速上升到1800t(吨),应用面积达133.3万公顷,而截至到2000年年底,全省各类种衣剂使用量已达4500t,推广应用面积超过333.3万公顷。
种衣剂所应用作物及防治对象也进一步拓宽,最初种衣剂仅用于大豆、玉米两种作物,而目前种衣剂已可应用到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甜菜、马铃薯等作物。
1.2 品种繁多,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已登记并在黑龙江省推广使用的种衣剂品种就达40余种,生产厂家20多家。
其中,销售量大,知名度高的厂家及品种有:江苏铜山县农药总厂的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和20%克福悬浮种衣剂、天津北方种衣剂中试厂的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中种集团黑龙江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的35%、20%克福悬浮种衣剂和11%福酮种衣剂、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化工厂的35%、30%多克福悬浮种衣剂和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的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有限公司的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和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合成助剂厂的35%、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和8.1%黑穗克星、哈尔滨益农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30%多克福悬浮川衣剂和15%克福种衣剂、山东华阳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的25%克多福种衣剂和20%呋福种衣剂、黑龙江省龙达种衣剂厂的20%呋福种衣剂等。
种衣剂及其关键技术评述

农药,第44卷第10期潘立刚1,2,刘惕若2,陶岭梅3,张兴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陕西杨凌71 2100;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163319;3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100026)1种衣剂概述1.1概念及特点种衣剂(seed treatment formulation;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treatment,GIFAP)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它植物种子处理的、具有成膜特性的农药制剂。
通常的种衣剂是由农药原药(杀虫剂、杀菌剂、激素和种肥等)、成膜剂、润湿剂、分散剂、渗透剂和其它助剂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膜的水基悬浮制剂。
与用于浸种(seed soaking)和拌种(seed dressing)的农药乳油、水剂、粉剂、可湿性粉剂等不同的是,种衣剂能够在种子表面固化形成称为种衣的膜。
种衣剂在土壤中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允许种子正常发芽所需的水分和空气通过,所含的农药和种肥等物质缓慢释放。
所以,种衣剂具有杀灭地下害虫、苗期害虫,防治苗期病害和系统性病害,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苗健康生长,减少种子用量等功效,最终达到防病治虫、保苗壮苗、提高产量的目的。
种衣剂中的成膜剂能够保证有限的农药成分集中作用于种子和根部,不易脱落和飞散,减少了农药在环境中的扩散以及对非靶标的接触量,在减少用药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种衣剂的制剂形态可以是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水剂、干悬浮剂、微粉剂等,只是在这些剂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缓释剂和成膜剂。
1998年在北京召开的关于“编制我国农药剂型目录及命名”的评审会上,国内有关专家曾建议将种衣剂确定为一种独立剂型,但最后未能形成共识。
种衣剂区别于其他种子处理剂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它的成膜性。
目前应用最广泛,占总商品量90%以上的是悬浮型种衣剂。
1.2分类目前对种衣剂的分类标准没有一致的说法。
种衣剂

[ 种衣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粉末状的;有的是预制成型长久存放,也有的现制现用。
在悬浮剂、粉剂、可湿性粉剂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要求有效成分能逐步释放而对作物发芽生长无毒害作用,种衣膜具有透水性、透气性,不影响种子生命和呼吸作用。
种衣剂具有高效、经济、安全、残效期长和多功能等特点。
种衣剂特点:在土壤中遇水膨胀透气而不被溶解(成膜剂),从而使种子正常发芽、使农药化肥缓慢释放,具有杀灭地下害虫,防治种子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种子使用量,改进作物品种。
]百度非活性成分包括:悬浮剂、乳化剂、润湿剂、渗透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稳定剂、警戒色、水是主要介质。
2、种衣剂的生产工艺目前种衣剂可分为三类:一是悬浮种衣剂:二是胶悬种衣剂;三是超微干粉种衣剂。
种衣剂(seed coating agent)是一种农药制剂,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裹于种子表面,具有快速成膜的特性,用于农作物和其他种子处理,构成了种子包衣技术的核心部分。
它具有种子消毒、防治病虫害、缓慢释放药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作物抗逆性等作用。
种衣剂通常有活性成分和非活性成分组成,活性成分一般由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构成;非活性成分一般由成膜剂、稳定剂、警戒色等有效助剂构成(仇维执等,1999)。
种子包衣技术是将精选后的种子作为载体,应用手工的或者机械的途径将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通过粘着剂或成膜剂均匀的粘附于种子表面好像是给种子穿上了一层保护性的外衣(达忠杰,2006)。
种子表面包裹种衣剂后,由于其中成膜剂的作用,会在种子表面立即固化成膜,其中的活性成分缓慢释放能起到防治病虫害,调节作物生长的作用,为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地下微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幼苗抗性和作物产量的目的。
种子包衣前要经过精选,剔除了干瘪、虫蚀的种子,包衣后种子的重量有所增加(李明等,2005),减少了播种量,具有省种省药省工的特点。
悬浮种衣剂的配方

悬浮种衣剂的配方
悬浮种衣剂是一种农药剂型,通常由活性成分(农药有效成分)、分散剂、润湿剂、黏结剂、防冻剂、填料和染料等组成。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悬浮种衣剂配方示例:
1、活性成分:例如,针对不同作物病虫害,选择相应的杀虫剂(如顺式氯氰菊酯、噻虫嗪等)或杀菌剂(如戊唑醇、福美双等)作为主要的防治成分。
2、分散剂:用于帮助活性成分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如聚羧酸盐类分散剂、萘磺酸盐类分散剂等。
3、润湿剂:降低水与固体颗粒间的表面张力,使药剂能迅速湿润种子表面,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系列等。
4、黏结剂:确保药剂在种子表面形成牢固且均匀的包衣膜,以保证药效持久,如改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等。
5、防冻剂:在低温条件下保持种衣剂的流动性及稳定性,如丙二醇、乙二醇等。
6、填料:提高种衣剂对种子的附着力,同时调整制剂的浓度,如硅藻土、滑石粉等。
7、染料(可选):为了区分处理过的种子,有时会添加一些无毒的食品级染料,便于识别和操作。
请注意,实际生产中的悬浮种衣剂配方需要根据目标作物、防治对象以及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科学配比,并经过严格的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种衣剂是农药加工的一种剂型

种衣剂是农药加工的一种剂型,是用于种子包衣、具有成膜特性的一类制剂,全称种子包衣剂。
在寒地稻种植区种衣剂的大面积应用是在本世纪初期,水稻种衣剂的大面积应用,不仅提高了药剂对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而且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对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措施,减少了药剂的使用,提高了水稻的秧苗素质。
这项新技术不仅能提高种子出苗率、确保苗全、苗壮、苗齐,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能节约种子,减少用药、用工、降低成本和隐蔽用药净化环境的功效,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种衣剂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激素、肥料或有益微生物等,也是种衣剂中直接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其种类、组成及含量直接反映种衣剂的功效,常用的杀虫剂、杀菌剂主要有呋喃丹、多菌灵、福美双、咪鲜胺等高效广谱性农药。
通常根据作物种类及病虫害防治对象加以选择。
而在寒地稻区水稻种衣剂一般以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为主要成份,其中杀菌剂主要防治恶苗病与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真正的种衣剂一次包衣解决了水稻恶苗病与立枯病两种病害的防治,整个育苗期不需另防立枯病。
同时解决了苗床消毒,床土可以不消毒,对于是否调酸无要求,简化了操作规程,与应用杀菌剂浸种、床土必须消毒、播种后施药防治苗期立枯病相比,节省了生产成本,缓解了春季农时紧张等,所以近几年寒地稻作区水稻种子包衣技术大面积推广与应用,并被农民接受,种衣剂的种类与品种随之增多,但应用比较广的为含有多菌灵+福美双成份的种衣剂,应用这种种衣剂育苗,浸种时药膜不脱落,可防治立枯病、恶苗病、绵腐病、粉籽等病害,药效好、药效稳定。
水稻浸种不用加药剂、床土不用药剂消毒,提高出苗率、成苗率,根白、根多、盘根好,苗齐苗壮,对水稻安全,而且秧苗素质好于其它类种衣剂,总之应用含多菌灵、福美双成份的种衣剂,省种、省药、省工、省本、增产、增收,高效低毒、绿色环保,经济效益显著。
哪些大豆种衣剂不能用

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科学合理使用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大豆种 衣剂,并按照使用说明适量使用。
轮换使用
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衣剂,应 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种衣剂。
加强技术指导
农业部门应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大 豆种植安全。
建立监测体系
加强对大豆种衣剂使用的监测,及 时掌握使用情况,保障环境安全。
06
结论
有机氯除草剂:如 草胺膦等。
有机氯杀菌剂:如 五氯硝基苯等;
长残留性除草剂类种衣剂
咪唑草酮
其药效残留时间长,对后茬敏感作物易产生药害;
氯嘧磺隆
对后茬作物安全性差,易产生药害。
高毒性的种衣剂
高毒杀虫剂
如氟虫腈、氟啶虫胺腈等;
高毒杀菌剂
如氟硅唑、三唑酮等;
04
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大豆种衣剂
了解种衣剂的相关知识
影响人体健康
某些大豆种衣剂中的有害物质会被大豆吸收,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 健康造成危害。
某些种衣剂已被禁用或限制使用
已被禁用
某些大豆种衣剂成分已被相关法规禁用或被行业淘汰。
限制使用
某些大豆种衣剂成分虽然可以使用,但必须严格控制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以避免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03
哪些大豆种衣剂不能用
种衣剂的种类和功能
防虫种衣剂
主要成分为杀虫剂,能有效预 防虫害。
防病种衣剂
含有杀菌剂成分,可防治一些种 子传播的病害。
促进生长种衣剂
通常含有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 可促进作物生长。
种衣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种衣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种子质量、防治病虫害、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衣剂的种类
1、种衣技术概述
种衣技术是一项增加种子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高新种子包衣技术,是作物物化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良种标准化,播种精量化,栽培管理轻型化及农业生产节支增收的重要途径。
种子包衣后不仅对病虫害的防治、提高种苗抗逆以及生长素质、增加作物产量等方面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增强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种子包衣的特点是处理效果好,目的性强,适应农作物种子加工现代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的需求。
2、种衣剂种类
目前对种衣剂的分类标准没有一致的说法。
一般有2 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其物理特性将种衣剂分为3类:①泥浆型固形物含量较高(惰性填料和农药原药含量在50% 以上),外观呈泥浆状,用于小粒种子和不规则种子的丸粒化;②悬浮型固形物含量较低(一般在1 % ~ 5 0 % ) ,外观为浑浊的悬浮液,用于种子包衣;③干粉型产品为粉状,使用时须加水稀释,可用于丸粒化和包衣。
二是根据其生物活性将种衣剂分为4类:①单一型只含有1 种有效成分,需针对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或与其他制剂混用;②复合型含有2种以上有效成分(杀虫、杀菌、微肥、激素等),功能齐全,针对性强;③激素型突出激素或化学调控剂的作用,利用种衣的缓释和成膜作用,针对性极强;④特异型有效成分具有某种非农药活性的特殊功能(如逸氧剂、除草剂解毒剂和高分子吸水剂等),利用种衣的成膜性和缓释性达到提高在种子表面的附着力和方便使用的目的。
此外,一些先进的种子加工线上使用其他制剂现场复配并包衣的方法也可属于一类种衣剂。
3、目前市场上种衣剂类型
3.1 15%福·甲霜悬浮种衣剂,商品名苗宝,用于水稻种子包衣,用药剂与种子之比为1:(40~
50)。
50%福·甲霜干拌种剂,商品名拌种壮,每100千克稻种浸种后.用制剂200~250克拌种。
3.2 商品名适乐时,剂型:悬浮种衣剂用途:防治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灰霉病等,适用作物:棉花、小麦、花生、大豆、水稻
3.3 商品名勤耕,适用范围:小麦、花生、玉米、大豆等
3.4 商品名包巧,剂型:悬浮剂,用途:花生种包衣,预防根腐病、茎枯病、青枯病,提高花生的抗旱耐涝能力,每瓶500ml直接拌种,均匀拌种10-20公斤
3.5 商品名保丰一号,剂型: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适用于花生拌种
3.6 商品名拌有益+卫福,适用作物:可用于西瓜、油菜、大豆田、芝麻、棉花等多种作物,使用方法:将拌有益60克+10ml满适金兑水200-250ml配成溶液,倒在20-25斤玉米种子上,搅拌均匀后,阴凉处晾干后播种,避免阳光暴晒防治对象:玉米蚜虫、蓟马、飞虱、金针虫、蛴螬、地老虎等害虫,玉米粗缩病、根腐病、茎腐病、黑穗病等病害
3.7 商品名墨菊,用途:水稻花生玉米拌种剂防虫驱鸟,剂型:悬浮种衣剂
3.8 商品名金牌种衣,小麦玉米花生拌种剂
目前市场上没有苜蓿专用种衣剂,2010年孙杨对15%福·甲、25%多克和适乐时于苜蓿做出了评价,15%福·甲优于其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