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通信连万家 1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强化(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
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
可采纳自主探究法,问题商量法,合作表演法等。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制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表达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连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
强调学生从一般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根底上,了解祖国受到屈辱和人民坚韧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感情。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替代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搜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强化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通信连万家》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通信连万家》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
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具无线电对讲机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
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
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
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
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
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
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书、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书,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学生:《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书,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教师: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说课稿 通信连万家 四年级 下册 品德与社会 精品

说课稿通信连万家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精品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我是来自哈尔滨市___的___。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通信连万家》这门课程。
首先,这门课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开发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这样,学生们能够更加有趣、完整、有逻辑、有活动、有目标地研究。
相对于一般品德课,这门课程更加注重现代科技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现代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并在现实生活中学会选择和使用不同的现代通信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我针对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了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角色意识。
同时,我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制作了课件、实物和投影仪等,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
在教学的最后,我还采用了“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有关通讯的知识。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在前面三个单元的研究中,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其中的研究技巧。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采取了“体验式”和“探究式”的研究方式,让学生们在研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在课程的过程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入课程内容。
例如,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张我小学时期的毕业照片,并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找到照片上的所有人并组织一次同学聚会?这样的引入方式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入《通信连万家》的研究活动。
总之,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研究方式,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连万家》这门课程,并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外界互动的各种活动来实现的。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通信连万家》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通信连万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
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具无线电对讲机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
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
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
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
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
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
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学生:《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教师: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2019-2020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通信连万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通信连万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教学难点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流程集体智慧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
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
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
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
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
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
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学生:《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教师: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通信连万家(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通信连万家教学目标1.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与特点。
3.能根据实际情况,学会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务种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电话信息传递路径和邮递员王顺友事例的课件。
学生:开展课前调查1.解现代通信方式有哪些。
2.了解家人常用的通信方式及具体的通信事例。
、.卜教学过程一、调查反馈交流一感受通信与生活息息相关1.找找生活中的通信方式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无法面对面交流信息时,人们会通过务种方式传递信息,这就是叫们常说的通信。
在前几天,我请同学们就通信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你们完成了吗?【板书课题:通信】师:那,你们了解到在生活中,人们使用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呢?生:我知道人们的通信方式有打电话,发短信。
生:我还了解到很多人用的方式是发邮件、发传真。
生:……(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通信方式,学生没有谈及的,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适当补充。
)板书:打电话、传真、发电子邮件、寄信、特快专递、QQ发短信、寄包裹……师:你们知道的通信方式这么多!那你,还有你的家人常用哪些通信方式呢?课前,同学们把调查表交给了我,我己经把大家调查的结果统计出来了。
(出示课件:柱状统计图)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使用打电话方式通信的人最多。
师(补充信息):的确,中国十三亿多人口,固定电话用户3.53亿、移动电话用户已经有3. 93亿! 这是去年年底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有的方式使用的人很少,比如说,我们班上很多家庭很少寄信。
师:他们都关注到最多的和最少的数据,从其他的数据中,你又有什么你发现?生:有些方式,像QQ,传真呀,也有不少的人使用。
师:你们真会发现问题,那么,能不能根据自己的调查和全班的统计情况提出一些想探究的问题呢?生:为什么打电话的人这么多?生:为什么有的方式使用的人特别少?生:……师:想探究的问题这么多!大家关注比较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打电话为什么这么受欢迎?(2)电话这么普及,为什么人们常使用的通信方式还有这么多?(3)有些通信方式用的人很少,为什么还一直存在?【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反馈、归总调查获得的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并指导他们在观察现象中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就是探究学习的源泉。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通信连万家教学设计

通信连万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教学难点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流程集体智慧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
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
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
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
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
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
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学生:《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教师: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二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二)2011年10月通信是整个人类社会交往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
尤其是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没有通信的生活几乎无法想象。
通信事业的高速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通信连万家”这一单元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信,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
其中“通信沟通你我他”一课,围绕邮政局的服务形式、邮寄的过程、学习寄信展开学习活动。
本课时我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让学生了解邮局的服务项目;通过“传递真情的绿衣使者”让学生认识邮递员的工作,并理解和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通过“学寄一封信”让学生学会书写信封。
教材内容的排列顺序是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邮寄尤其是信件的邮寄已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大部分学生对此几乎一无所知,如何让生疏的内容生动地为学生所知?于是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力求贴近学生认识,我重新排列组合了教学内容,对课本进行了二次开发。
课堂上,在导入环节我向同学们介绍了本节课的学习伙伴“小信封”,这是我设计的一个卡通形象,让它带领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开展学习活动。
然后让学生观察信封上面的文字内容及位置,并加以说明。
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寄信人地址、邮编,收信人地址、邮编,收信人姓名等必备信息,同时找到了这些内容的书写位置,为后面的书写实践做铺垫。
随后,小信封开始旅行了!用小信封的引导和书中41至42页的图片,看后思考一下,在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信件被分拣、运送的具体步骤。
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心细的学生还会去数步骤。
之后学生开始分享他们的感受,有的感叹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取要经历如此复杂的过程,经过进一步引导,学生们体会到一封信的寄送过程中凝聚着多少工作人员辛勤的汗水。
下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寄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邮递员的工作。
首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一讲“我眼中的邮递员”,学生们把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陈述,骑着自行车穿越大街小巷,为大家送去亲人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