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车间危险源辩识等(新)1
机械加工行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清单

对人员造成伤害
作业现场 79
80
作业现场
清理金属切屑时用手拉或用嘴吹(人) 对人员造成伤害
没戴护目镜(人)
辐射
危险源评价
控制方式
评价过程
危险级
L
E
C
D
风险等级 1234
不 可 接 受
可 接 受
1
2
3
4
5
6
7
1 6 3 18 √ 1 6 3 18 √ 1 6 3 18 √ 1 6 3 18 √ 1 6 3 18 √ 1 6 3 18 √
造成职业病
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发生紧急情况增大损失与 应急救援难度 发生火灾时增加灭火难度 发生火灾时无法确保及时 灭火 造成人员滑倒伤害
造成人员砸伤
作业现场 50
设备接地不良,漏电,发生触电(物) 造成人员伤害
作业现场 51
转动部位楔子突出,无防护罩(物)
绞伤人体
作业现场 52
清洗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 造成人员眼睛伤害
√
1 6 4 24
√
1 3 1 3√
1 6 1 6√
1 6 7 42
√
1 6 7 42
√
3 6 3 54
√
1 6 7 42
√
1 6 7 42
√
1 6 7 42
√
1 6 7 42
√
1 6 7 42
√
1 6 7 42
√
1 6 3 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清单(机加)

物品掉落 搬运撞伤 搬运撞伤 搬运撞伤 伤人
3
6
3
6
3
6
3
6
0.2
6
33 装配车间
操作
流水线 流水线接口处
易伤手
3
6
34 装配车间 35 装配车间 36 装配车间
操作 操作 操作
流水线 输送带变形 包装机 包装机堵塞时员工用手排除 打包机 打包机漏电
伤人,损坏产品 0.5
1
包装机温度很 高,易伤手
0.1
刀片
使用戒刀片、飞鹰刀片造成人员割 伤
锋利物切割伤
6
6
55 各车间 车间环境
地面
车间地面不平整、有杂物或较滑造 成人员摔倒
摔伤
3
6
56 各车间 车间环境
噪音
车间内机器设备产生的噪音造成听 力下降
噪音
3
6
57
各车间
车间环境
设备设施
车间内摆放的机器设备、办公设施 造成碰伤
碰伤
3
6
58 各车间 车间环境
化学品 使用饮料瓶装化学品
损伤眼睛
15
物品搬运
物料内部转 移
人工搬运
新上架的5G产品过重,搬运时会造 成身体损伤
职业病
16
物品搬运 出入库搬运
机动叉车
机动叉车行駛过快或超重驾驶;叉 运时未看清周边人及物
车辆伤害
17
物品搬运 出入库搬运
机动叉车
机动叉车所叉运物料未作防护,升 降时滑落
车辆伤害
18
物品搬运 出入库搬运
机动叉车
机动叉车驾驶人员没有驾驶证操作 不当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1
机加工车间危险源识别课件

温度和湿度危险源识别
温度危害
机加工车间中,设备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加上夏季车间内温度往往较高,可能导致操作者中暑、 脱水等健康问题。
湿度危害
机加工车间的湿度过低可能导致操作者皮肤干燥、口鼻喉干燥等不适;湿度过高则可能引发霉菌等微 生物滋生,影响产品质量和操作者健康。
照明和通风危险源识别
要点一
照明危害
不正确的使用机器
不正确的使用机器可能导致机器故 障或工件损坏。
04
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识别
缺乏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 遵守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事
故发生。
1
不明确的安全规定
安全规定不明确或未及时更 新,能导致操作人员无法
正确操作机器。
不安全的机器
机器存在不安全因素,如过 热、磨损等,可能导致事故 发生。
不安全的操作环境
操作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 如噪音、振动等,可能导致 操作人员疲劳或受伤。
04
机加工车间环境危险源识 别
噪声和振动危险源识别
噪声危害
机加工车间中,机床等设备的运行往往会产生高噪声,长期处于这种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操作者听力下降、心 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振动危害
机床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引起操作者手部疲劳、不适,甚至导致长期的肌肉骨骼损伤。
危险部位,如设计安全装置、使用安全离合器、提供自动停车功能等。
02
操作区域的设计
操作区域应合理布局,留出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避免人员拥挤
和交通阻塞。
03
电器设施的设计
电器设施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避免漏电、短路等故障引发火灾或
触电事故。
合理安排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的优化
车间危险源辨识及防护措施一览表格

车间危险源辨别及防备一览表编制部门:生产部2016年9月06日可能致使的危险源危害要素控制举措备注损害1 2 3 4 51、行车吊运产品时可能发买卖1、进入车间按正确佩戴安全帽;曾发生过行车吊运工件摔高空坠物 01外致使吊运的产品坠落地面;物体打击2、禁止内行车下方停留;落地面、行车导程器因故障2、行车零件因故障掉落地面。
3、有吊运工件时注意闪避。
掉落致人受伤等事故1、进入车间按正确佩戴安全帽;2、在车间内要走规定的画线通道行走,禁止任意进入小组工作场所;高空坠物 02除氧器、热网等高大大产品四周易物体打击3、因工作需在大产品四周停留时,需提早察看产品水压试验区曾发生过除氧发生坠物上方能否有施工人员,必需时见告施工人员,注水箱上方施工人员操作不意闪避;当致使工具坠落事件。
4、高空作业时教育工人采纳规范举措,防止工具零零件等坠落事故。
车辆货物脱厂区内叉车、半挂等车辆司机违章1、进入厂区按规定路线行走;曾发生过叉车倒霉工件时车辆损害2、注意察看闪避车辆,远离载有工件或货物的叉车司机违章操作,致使碰坏车落伤人操作或不测致使货物零落。
等车辆。
间大门事故。
1、因工作需要需到产品上方进1、尽量避开在高空地点( 2 米以上)进行检测或检曾发生过除氧水箱上方施高空作业坠行检测或查验等工作时易发验;工人员因未采纳安全举措生高空坠落事故。
高空坠落2、高空作业时一定正确佩戴安全帽、使用安全绳、致使坠落地面的事故;落2、需站在平台长进行工作时易安全梯。
曾发生过由平台(无防备发买卖外后仰等坠落事故。
3、使用平台时一定使用带防备栏的安全平台。
栏)上后仰坠落的事故。
受限空间作业易发生 CO中毒、触1、受限空间作业一定采纳靠谱举措保持优秀通风;受限空间作中毒和窒息 / 触2、保证使用的设备绝缘性优秀,穿着好劳保用品,曾发生过受限空间内作业电事故;业电必需时佩戴防毒面具;时触电伤人事故。
3、受限空间外一定有专人监护,准时轮换作业;1、配电盘处易发生短路引起电1、使用配电盘内插座时注意安全操作,需接线时要曾发生过配电盘接线致使火花伤人事故;找设备组专业电工接线;电火花伤人事故;6电器触电2、电焊机把子线、地线易发生连触电、烧伤2、尽量防止进入电焊机多、线路凌乱的工作场所,曾发生过电焊机线路凌乱电触电事故;防止触电事故;致使线路短路事故;3、手持电动工具易发生短路漏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前注意先察看设备完满状况,曾发生过手持电动工具漏电事故。
机加工区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金工工段
C
金工工段现场
旋转设备、绞伤、划伤、撞伤
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加强检查、加强管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3
金工工段
B
金工工段现场
行车吊物、撞伤
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加强特种设备的点巡检工作、加强管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机加工区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机加工危险源点、单位:
编号:Q/DS JL51—2014
序号
危险源点名称
级别
危险源所在位置
存在的主要危害
主要控制措施
工段责任人
班组责任人
备注
1
油库
C
油库房
火灾、爆炸
配备灭火器材。油库内严禁烟火、明火,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加强检查防止柴油、润滑油跑、冒、滴、漏。加强安全培训、严格检查,严格管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危险源辨识评价表(机械加工车间)

危险源辨识评价表(机械加工车间)
1. 背景
机械加工车间是一个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环境,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加工操作。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
2. 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3. 结论
通过对机械加工车间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我们可以看出高速转动部件、高温表面、噪声、高压气体和电气设备是该车间的主要危险源。
为了减少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提供防护罩、隔热手套、耳塞等,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噪声检测。
4. 参考资料
- 《机械加工车间安全管理规定》
- 《危险源辨识评价指南》。
机加工行业危险源识别表

机加工行业危险源识别表机加工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涉及到机械设备、高温、高压、电气设备等众多危险源。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对于机加工行业,进行危险源识别和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加工行业的主要危险源及其识别方法。
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机加工行业的主要危险源之一。
常见的机械设备有铣床、钻床、车床等。
机械设备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噪声污染等问题。
识别方法•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原材料的合格性、加工工艺的合理性和设备的可靠性等方面。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高温、高压在机加工行业中,涉及到高温和高压的设备非常常见,包括熔炼设备、火烤设备、高压机械等。
这些设备的操作不当可能会对员工造成烧伤和爆炸等安全隐患。
识别方法•定期检查高温、高压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维护和更换老化的设备。
•对于高温、高压设备,要求员工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服装,如耐高温手套、防火服装等。
•对于新员工,必须进行完整的安全培训,并确保他们具备操作高温、高压设备的知识和技巧。
电气设备机加工行业也涉及到许多电气设备,例如电焊机、电锯等。
电气设备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电击、火灾等危险。
识别方法•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绝缘等安全状态。
•对于电气设备,必须接地保护,防止电气泄漏。
•对于操作电气设备的员工,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和服装。
总结针对机加工行业的危险源识别,需要对机械设备、高温、高压、电气设备等方面进行评估。
并且要求员工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在保证员工安全并促进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更好地推进机加工行业的发展。
金属机械加工岗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表

3
没有人行通 道
安规制度提醒
其他伤害
6
加工时不戴 眼镜
安规制度提醒
其他伤害
6
工作服未“ 三紧”
安规制度提醒
其他伤害
6
旋转的砂轮
安规制度提醒 机械伤害
6
使用砂轮不 戴眼镜
安规制度提醒
其他伤害
6
使用砂轮间 隙过大
安规制度提醒
机械伤害
6
粉尘
安规戴口罩 尘肺病
1
噪声
安规戴耳塞 噪声聋
6
手持电动工 具
违规作业
制度、处罚
其他伤害
3 6 3 54
注意力不集 中
安规、教育
其他伤害
3 6 3 54
工件棱边毛 刺
安规教育提醒 其他伤害
3 6 3 54
未穿工作鞋 安规教育提醒 其他伤害
3 6 3 54
天车 无证操作 安规处罚
起重伤害 6 6 15 540 v
行驶的天车 误操作 安规教育提醒 起重伤害
3 6 6 108
v
v
乙炔
安规检查
火灾爆炸 3 6 15 270
v
使用破损压 力表
安规处罚
火灾爆炸 3 3 15 135
v
89
90 下 料
91 工
v
气割作业
v
v
92
v
93
94
v
95
移动毛坯料
v
96 97
倒运工件 v
v
98
淬火作业 v
99
v
100
渗碳作业
v
101
v
102
v
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加工车间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1)风险值≥70时风险等级为不可接受风险,则一定要采取补充措施并使残余风险值小于70;当20≦风险值<70时风险等级为可接受风险,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而定,可采取相应的补充措施也可以不采取;当风险值<20时风险等级为可忽略风险,可不采取补充措施。
⑵风险值D≥70即为重大危险源,列出各部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若本部门评价打分后没有重大危险源,则将以往发生过事故的作业活动或本部门比较危险的作业活动做为本部门的重大危险源。
审核/日期:编制/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