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普通高等专升本文言文解释

普通高等专升本文言文解释
142、上穷碧落下黄泉。穷:穷尽。
143、中原干戈古亦闻。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144、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怅惘,茫然无措。
145、渐霜风凄紧。霜风:秋风。
146、料得年年肠断处。料得:料想。
147、最难将息。将息:调养,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8、窃以为过。窃:私底下。
149、屡见不鲜。鲜:少。
21、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故:通“胡”,哪里。
22、且夫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以''''''少。
23、争名利,何年是彻?彻:尽,毕。
2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术:方法。
25、请以遗之。遗:赠送。
2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焉:于是,于此,在这里。
27、以铁如意击之。以:用。
70、讫:终了,完毕。
71、上山陈。陈:通“阵”布置阵地。
72、正恁凝愁。恁:如此。
73、严相国俦也。俦:同类。
7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
75、隽永:意味深长。
76、兵刃既接。接:接触,交锋。
77、向使四君却宾客而不内。却:拒绝。
78、而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
79、野上也有饿殍。饿殍:饿死的人。
16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固:本来。安:何在,哪。
166、中不索交诸侯。索:谋求。
167、辟邪说。辟:驳斥,抨击。
168、厚将崩。厚:土地扩大。
169、足相蹑于其门。蹑:追随,跟随。
170、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苒苒:同“荏苒”,渐渐的意思。
171、依歌而合和之。和:伴奏。

专升本必备文言文翻译题

专升本必备文言文翻译题

一、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味地专注于某一技艺或学问,而是要有广博的学识和修养。

”二、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

”【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过量,居住不求安逸,对事情勤勉而言语谨慎,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三、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四、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参考译文】孔子说:“通过温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认识,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五、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参考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则加以改正。

”六、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译文】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从中得到乐趣的人。

”七、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参考译文】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地位,担心的是没有立身之本;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而是追求让自己变得值得了解。

”八、原文: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参考译文】孔子说:“有仁德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九、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十、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常忧虑。

”以上是专升本必备的文言文翻译题,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理解原文意思,准确表达,力求简洁明了。

同时,多积累文言文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专升本考试做好准备。

福建专升本_语文文言文翻译

福建专升本_语文文言文翻译

福建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翻译2008年版养生主·庄子翻译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象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啊!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

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

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

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

依照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

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

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放在地上。

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悠然自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翻译臣听说要使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帝王的才德和明义。

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翻译

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翻译

古文翻译庄子·养生主庖丁替文惠君宰牛。

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关节都发出哗哗的响声。

进刀割解时发出豁豁的响声,没有不合音律的:既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文惠君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我开始宰牛的时候,看不到牛身可以进刀的空隙。

三年以后,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只看到牛的筋骨结构)。

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看,视觉停止了而思维在活动。

依照(牛身体)天然的组织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空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

从不曾碰触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那些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割断筋肉;普通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砍骨头。

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了,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因此,十九年来,我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因此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缓慢下来。

动起刀来非常轻,牛体豁豁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我)于是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而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厨师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

谏太宗十思疏我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长远,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仁义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我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

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翻译

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翻译

1、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晋国的公子重耳,在碰到损害的时候,晋献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2、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有了手下人民的拥戴,就同君父抗衡起来,没有什么比这再大的罪过了)3、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把叔隗嫁给了赵衰,生了赵盾)4、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再像这样等二十五年后改嫁,就该进棺材了)5、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

(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乞食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

)6、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重耳抵达齐国,齐桓公把女儿嫁给他为妻,还给他八十匹马)7、怀与安,实败名。

(怀恋享福和安于现状,是足能够摧毁一个人的名誉的)8、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若是用他们做辅助,晋公子重耳必然能返回他们晋国为君)9、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在诸侯中间称霸,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生怕就是第一个)10、子盍蚤自贰焉。

(您何不早些表示您和其他曹国人有所不一样样呢?)12、乃馈盘飨,置璧焉。

(就派人给重耳送去一盘晚餐,把一块璧玉藏在晚餐里)13、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

(晋公子碰到流亡在外的灾祸,上天却不让晋国平定下来,大概是上天使他有时机回去做国君)14、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晋国和郑国是相同地位的国家,晋国公子经过郑国,我们原来就应好好地款待。

何况又是上天所资助的人呢?)15、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公子若是回到了晋国,那么拿什么来报答我呢)16、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双方军队在中原碰到,我必然指挥晋国军队退避九十里)17、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

(秦穆公送给重耳五名女子做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赢也在其中)18、公使让之,且辞焉。

(文公令人训斥他,而且推辞不接见)19、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

(当晋文公在外国的时候,头须盗窃了财物逃跑,用尽府财来求晋人采纳重耳回国。

)20、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介之推的母亲说:“为什么不也去求赏?这样的死,又能怨谁?”)21、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专升本文言文翻译过秦论

专升本文言文翻译过秦论

秦孝公据崤函之险,拥雍州之广,君臣同心,欲窥周室,怀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志。

时商君辅佐,内立法度,务农桑,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易如反掌,取西河之外。

孝公崩,惠文、武、昭襄继之,承前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惧,合纵谋弱秦,不惜珍器重宝,以招天下之士,合从缔交,共成一体。

当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

四君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暴虐无道,天下苦秦久矣。

自秦孝公始,至始皇,二世而亡,盖其过失有三:一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二曰,轻百姓而重刑罚;三曰,任用非贤,亲近小人。

是以天下背叛,仁者离之,智者疑之,勇者避之,弱者辱之。

秦虽强,其亡可翘足而待也。

夫国者,以民为本,以法治为基,以仁义为纲。

若不修仁义,不守法治,而专事攻战,则民怨而国危。

是以古人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秦失民心,故速亡也。

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

欲得天下,必先得民心。

秦失民心,故虽强,终归覆灭。

此乃《过秦论》之要旨,愿后人以此为鉴,慎勿蹈秦之覆辙。

专升本课内文言文翻译

专升本课内文言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

孔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舍瑟乎,何��乎?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坐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为我而有所拘谨。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是灾荒。

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变得勇敢,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回答说:“如果是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

至于修明礼乐教化,那就得等待贤人君子了。

”孔子又问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但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司仪。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放下瑟吧,为什么还站着不动呢?”曾点回答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

专升本文言文单字翻译

专升本文言文单字翻译

夫专升文者,吾国之教育制度也。

此制度之设立,乃为有志之士,由专科而升入本科之途径。

然文言文,古之文字也,其中含蕴丰富,意蕴深远。

欲通古文,必先通其单字。

今吾将专升文中之文言文单字,略作翻译,以助学子之学。

一、专专者,独也。

指专一之意。

如:“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二、升升者,上升也。

指由低处向高处移动。

如:“升学。

”(升学)三、文文者,文字也。

指书写、文学、文化等。

如:“文学。

”(文学)四、言言者,言语也。

指说话、言辞等。

如:“言语。

”(言语)五、文文者,文字也。

同上。

如:“文言文。

”(文言文)六、言言者,言语也。

同上。

如:“言辞。

”(言辞)七、专专者,独也。

同上。

如:“专心。

”(专心)八、升升者,上升也。

同上。

如:“升迁。

”(升迁)九、文文者,文字也。

同上。

如:“文采。

”(文采)十、言言者,言语也。

同上。

如:“言辞。

”(言辞)十一、专专者,独也。

同上。

如:“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十二、升升者,上升也。

同上。

如:“升堂入室。

”(升堂入室)十三、文文者,文字也。

同上。

如:“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十四、言言者,言语也。

同上。

如:“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十五、专专者,独也。

同上。

如:“专攻。

”(专攻)十六、升升者,上升也。

同上。

如:“升官。

”(升官)十七、文文者,文字也。

同上。

如:“文理。

”(文理)十八、言言者,言语也。

同上。

如:“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十九、专专者,独也。

同上。

如:“专一。

”(专一)二十、升升者,上升也。

同上。

如:“升华。

”(升华)夫专升文之路,非一日之功,必循序渐进,勤学苦练。

以上单字翻译,虽不足以尽文言文之妙,然可作学子入门之助。

学海无涯,愿诸君在专升文之路上,勇往直前,终成一代之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重点句翻译1、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晋献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2、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有了属下人民的拥戴,就同君父对抗起来,没有什么比这再大的罪过了)3、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把叔隗嫁给了赵衰,生了赵盾)4、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再像这样等二十五年后改嫁,就该进棺材了)5、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

(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

)6、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重耳来到齐国,齐桓公把女儿嫁给他为妻,还给他八十匹马)7、怀与安,实败名。

(怀恋享乐和安于现状,是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名声的)8、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如果用他们做辅助,晋公子重耳一定能返回他们晋国为君)9、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在诸侯当中称霸,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第一个)10、子盍蚤自贰焉。

(您何不早些表示您和其他曹国人有所不同呢?)12、乃馈盘飨,置璧焉。

(就派人给重耳送去一盘晚餐,把一块璧玉藏在晚餐里)13、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

(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14、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

何况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15、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公子如果回到了晋国,那么拿什么来报答我呢)16、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双方军队在中原遭遇,我一定指挥晋国军队退避九十里)17、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

(秦穆公送给重耳五名女子做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赢也在其中)18、公使让之,且辞焉。

(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推辞不接见)19、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

(当晋文公在国外的时候,头须偷盗了财物潜逃,用尽府财来求晋人接纳重耳返国。

)20、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介之推的母亲说:“为什么不也去求赏?这样的死,又能怨谁?”)21、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介之推回答说:“怨恨他们而去效法,罪就更大了。

”)22、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用这来记载我的过失,来表扬好人。

)2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大概会答应我)2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人,所以不加注意)2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2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27、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的脸色马上变软和了,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说)28、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29、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30、愿受一廛而为氓。

(希望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31、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32、尽弃其学而学焉。

(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33、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34、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

(那么这是伤害百姓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35、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36、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37、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38、何许子之不惮烦?(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39、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引导天下的人奔走劳累)4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体力的人被人统治)41、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42、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带)43、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中原的被边远落后地区来改变。

)44、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北方的学者,没有人超过他的)45、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你们兄弟奉事他几十年,他一死,你们就背叛了他!)46、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

(以前孔子死时,门徒们守孝三年,三年以后,大家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47、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

(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点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礼来尊敬他,他们勉强曾子也同意)48、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即使让身高五尺的孩子到市集去,也没有人欺骗他)49、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布匹和丝织品,长短相同价钱就相同)50、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有的相差一倍到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5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乘着狂风而飞到九万里的高空)52、则芥为之舟,置杯则胶。

(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5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背靠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54、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我奋力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5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56、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彭祖到如今以年寿长久而特别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57、而徵一国者。

(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5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况且全社会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更加努力)59、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宋荣子处世的态度,是不多见的)60、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表示愿意拿十五座城请求换这块璧)6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恐怕不能得到秦国的城,白白地被欺骗)62、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跑到燕国)63、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您又受赵王宠爱,所以燕王要同你结友)64、今君乃亡赵走燕。

(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而跑到燕国)6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权衡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他,来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66、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把宝璧传递给姬妾和左右侍臣展示观赏)67、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倒退几步站住,靠着殿柱,发怒而头发竖起,好像冲动了帽子)68、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而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伤害强大的秦国欢心)69、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讲究恭敬啊)70、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大王只在普通的殿堂里接见我,礼节很傲慢)7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秦王害怕他撞碎宝璧,于是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这样)7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相如料想秦王只不过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作要给赵国城邑)7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

)7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75、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左右侍卫有的想把相如拉出去处死)76、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秦王左右侍卫要杀相如,相如瞪着眼怒视他们,侍从都被吓退)77、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微贱之人。

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7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之所以离开亲眷家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79、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啊)80、窦婴引卮酒进上。

(窦婴捧了一杯酒进献给皇上)81、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诸列侯没有谁不敢与条侯、魏其侯以平等的礼节相见)82、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

(武安侯就向太后委婉地说了这个意思,由太后暗示皇上)83、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

(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因为没有把丧事办好而论罪,被免去官职)84、武安者,貌侵,生贵甚。

(武安侯这个人,矮小丑陋,生来就很显贵)85、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86、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丘同类)87、翰以文章自名。

(李翰因文章写得好而自负)88、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许、张两家子弟才能智慧低下,不能彻底理解许远张巡的志气)89、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虏,怀疑许远怕死而向贼说了屈服的话)90、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拉断绳子,它断开的地方一定是绳子的某一段)91、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怎能料到人家终于不来救援,因而放弃睢阳,事先退走呢)9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凭借千百名接近要完的士兵,抵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93、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制造邪说帮助叛敌攻击张、许二公)94、虽食,且不下咽。

(即使想吃,还是咽不下去)95、此矢所以志也。

(这个箭是用来作为标记的)96、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只希望吾君能辨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97、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暂时互相勾结而成为朋党,这种朋党是虚伪的)98、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

(他们互相称扬美德,互相推举谦让不猜疑)99、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100、牗其前以通明。

(在房前的墙上开有窗户,用来通光)101、每薄暮,下管键。

(每到傍晚,便落了锁)102、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监狱里有个老规矩,天亮了才开锁)103、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活人跟死人脚靠脚头靠头地躺着,没有办法转动避开)104、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稍微有点牵连的,就一定用尽方法捉来)105、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焉。

(再照他的家庭财产的多少,把钱敲诈来,由他们瓜分)106、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他的脑袋做抵押品)107、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

”(管文书的某人告诉他们说:“给我一千两银子,我使你们活下去。

”)108、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等到案文加封上奏的时候偷偷地换一下罢了)109、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 110、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111、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否定先王之道,你背叛自己的老师去学他的那套东西) 112、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