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课程涵盖了食品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设计各种类型的食品试验和实验方案,以及如何使用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试验结果。

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将其应用到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实际工作中。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1.了解食品试验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各种类型的食品试验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

3.学会使用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实验结果。

4.能够独立完成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工作。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试验设计基础•食品试验设计的概念和目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不同类型的食品试验设计•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2. 食品试验数据分析•食品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常见食品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评估与解释•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3. 食品试验设计案例分析•常见食品试验设计案例分析•实际食品试验设计项目的案例分析•群体实验设计案例分析4. 食品试验设计实践•小规模试验设计和实施•大规模试验设计和实施•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及结果呈现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为主,实验室实训主要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课程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其中,课程作业包括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练习,实验报告主要涉及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本课程参考教材为《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此外,课程还包括其他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第1章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第1章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方差分析 试验设计
随机化原则
第一章 绪论
2 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2.1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概况
我国营养失调和营养不良问题,大力发展农畜产品 小作坊、小厂房、初级加工阶段 食品产业在国际上是一个大产业,我国排在第三 许多国家都将食品政策纳入国家政策考虑
第一章 绪论
2 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2.2 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侯俊财 2008.9.1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

第八章 非参数统计 第九章 试验设计基础与抽样方法
第三章 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 第四章 统计假设检验
第五章 方差分析 第六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 第七章 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
第十章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 第十一章 正交试验设计
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试验研究的课题设计,指整个试验计划的拟定。
试验设计定义
狭义:指试验单位的选取、重复数目的确定、试验单位 的分组和试验处理的安排。 广义:指整个调查计划的制定。
调查设计定义
狭义:指抽样方法的选取,抽样 单位、抽样数目的确定等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概述
1.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明确了统计学的大数法则
进行了大样本推断的尝试 建立最小二乘法 发现高斯分布
高登的贡献 近代描述统计学阶 段 K.泊松分布
初创生物统计学 对统计学的贡献(变异,相关法,回归) 变异数据的处理 分布曲线的选配 卡方检验的提出 回归与相关的发展
第一章 绪论
1.2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学发展概况
学生t检验 相关系数的概率误差 哥赛特的t检验 与小样本思想 无限总体概率估算表 平均误差与标准误差的计算方法 泊松分布应用的样本误差 现代推断统 计学阶段 为小样本理论建立了基础 通用方法论 假设无限总体 费雪的统计理 论与方法 抽样分布 发明了一些列 的试验设计包 括混杂设计和 不完全区组设 计等。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大纲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Food experiment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课程编号:102D0006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开课学期:大二第一学期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属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解决生物工程试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分析->描述、分析结果的总结->解释->表达等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教学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且能够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在食品科学试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要求通过这门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试验设计的基础和原则,常用的试验设计的方法和分析步骤。

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统计分析的软件,如Excel,Spss,SAS等.4、先修课程概率论,高等数学等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主要介绍试验设计的定义、作用,在食品当中的地位,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食品科学实践当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别从基础型生物科学研究、应用基础型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型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看生物统计学在科学实践中的地位。

教学方式方法建议: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

学时:2第一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1 定义2 发展简史第二节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功用1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内容2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功用第三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实践中的地位1 食品科学实验的特点与要求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思考题:1 试验设计的定义2 统计学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课程设计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课程设计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二版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对食品的检测和分析也越来越严格。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性,需要对食品进行全面、科学的试验和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的选题背景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下的。

通过相应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论,并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大量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了解食品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2.掌握常见的食品检测方法;3.掌握统计学常用方法,以及如何在食品检测中进行统计分析;4.能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处理和判断;5.拥有独立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根据课程设计的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以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1 食品试验设计1.食品试验的概念和意义;2.食品试验的基本要素;3.常见的食品试验设计方法;4.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3.2 食品检测方法1.常见的食品检测方法及其原理;2.食品检测方法的误差分析;3.食品检测方法的验证;4.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3.3 统计学常用方法1.统计学概论;2.假设检验;3.方差分析;4.相关分析;5.回归分析;6.非参数方法;7.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3.4 食品统计分析1.食品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2.食品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3.食品统计分析的实际操作;4.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食品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

五、实践环节本次课程设计将安排实践环节,学生将分组进行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实践,以实际操作为基础,深入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法考核方式采用书面考试、实验报告和小组答辩等方式。

其中,实验报告和小组答辩所占比重较大。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试验设计与分析Design of Experimentation张仲欣著目录绪论 (2)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2)二、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2)第一章基本概念及试验数据的统计整理 (3)§1-1基本概念 (3)§1-2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4)§1-3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 (4)§1-4 有效数字的截取和异常数据的剔除 (5)第二章因素试验与方差分析 (7)§2-1 概述 (7)§2-2单因素试验 (7)一、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 (7)二、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8)三、单因素试验的显著性检验 (10)四、单因素试验的数据结构 (10)§2-3 双因素试验 (12)一、双因素试验设计 (12)二、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13)三、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试验 (14)四、双因素试验的数据结构 (16)第三章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19)§3-1 正交试验设计 (19)一、正交表的特点 (19)二、交互作用表(挂一张L8(27)正交表) (19)三、试验方案设计 (19)§3-2正交试验数据的直观分析法 (20)一、单指标试验数据的极差分析 (20)二、多指标试验数据的极差分析 (23)§3-3正交试验的统计分析 (23)一、正交试验数据的分析 (24)二、正交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24)三、有重复的正交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28)§3-4不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 (30)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原则 (30)二、不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30)三、进行不等水平正交试验的注意事项 (31)第四章回归分析方法 (33)§4-1 一元线性回归 (33)一、数学模型 (33)二、回归方程的确定: (33)三、回归方程检验 (34)四、有重复试验的回归 (38)§4-2 一元非线性回归 (42)一、一元非线性方程回归的步骤 (42)二、非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检验 (42)§4-3 多元线性回归 (46)一、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及系数的计算 (46)二、方程与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48)§4-4 逐步回归分析 (50)一、最优回归方程 (50)二、逐步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 (50)三、用求解求逆紧凑变换法计算简化模型的回归系数 (53)四、逐步回归中的基本公式 (55)五、逐步回归的步骤 (58)六、逐步回归编程思路 (58)§4-5多项式回归及正交多项式的应用 (61)一、多项式回归 (61)二、正交多项式的应用 (61)第五章回归试验设计方法 (64)§5-1 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64)§5-2 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66)一、组合设计方法 (66)二、正交组合设计 (67)三、二次正交组合设计的统计分析 (68)四、二次连贯设计 (69)§5-3 具有旋转性的二次回归设计 (69)一、回归设计的旋转性 (69)二、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70)三、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70)课程名称:食品试验设计任课教师:张仲欣第一章基本概念计划学时:3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让学生了解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为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打基础。

食品实验设计与分析

食品实验设计与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名称(英语)Food Experiment Design and Analysis课程编号:B06064课程总学时:40 学时(其中,讲课30学时,实验10 学时)课程学分:2课程分类:专业限选课开设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酿酒工程本科专业先修课程:《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数学课程。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酿酒工程本科专业的限定选修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述食品试验设计、论证试施、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价;是在一定数学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后的一门专业提高课。

主要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文献、判断和合理引用文献以及进行食品科学试验和写出试验总结的能力。

本课不仅提供如何正确地设计科学实验和收集数据的方法,而且也提供如何正确地整理、分析数据,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的方法。

主要任务是:第一,培养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常用方法。

第二,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收集、整理试验资料的方法。

第三,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并能对试验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

第四,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技术,包括现行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重点及难点理论部分(30 学时)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熟悉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第一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概述第二节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统计常用术语的含义,深刻理解不同类型资料的性质并掌握资的整理方法,掌握资料特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第一节常用术语第二节数字资料的性质第三节资料的整理第四节资料的特征数第五节异常数据的处理教学重点:常用术语、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资料的特征数。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授课时间:2018.8.2授课方式:理论课授课时长:30分钟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节单个样本平均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所用教材:王钦德、杨坚主编《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2版)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掌握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单个样本平均数u检验与t检验的具体方法步骤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手段:板书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20分钟;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学内容:第一步新课导入(3分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统计假设检验的意义和基本原理,现在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什么是统计假设检验?可以举手回答,有请这位同学。

(请坐,这位同学回答正确。

统计假设检验也叫显著性检验,是根据某种实际的需要,对未知的或不完全知道的总体提出一些假设,然后由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作出在概率的意义下应当接受哪种假设的检验)另外,我们知道显著性检验是以小概率原理为基础而进行的。

当对总体所作的某一假设成立时,事件A是一个小概率事件,那么按实际推断原理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是不可能发生的。

现在进行一次试验,如果事件A发生了,则按实际推断原理这是不合理的,从而怀疑原来所作假设的正确性,于是否定原来的假设,如果事件A没发生,则没有不合理的现象,没有理由怀疑原来假设的正确性。

这就是假设检验方法的基本思想。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和单样本平均数的两种检验方法:u检验与t检验。

第二步讲授新课(25分钟)一、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建立假设。

对样本所属总体提出假设,包括无效假设H0和备择假设H A。

一般无效假设记作H0:µ=µ0。

备择假设记作H A:µ≠µ0。

无效假设是被检验的假设,通过检验可能被接受,也可能被否定。

备择假设是在无效假设被否定时准备接受的假设。

假设内容依两尾或一尾检验而有所不同。

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说课稿

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说课稿

《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主要包括课程性质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成绩考核办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也是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一门课程。

它是关于科学试验的设计、实施,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解释和推断的一门科学,对于食品专业领域中的数据资料分析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抓住一个“纲”字,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必须遵循的基本治学原则,是课程改革工作的纲。

强调一个“用”字,学以致用是目的,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到企业调研,教企业所需知识,培养企业所用技能,培养食品、制药类专业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倡导一个“新”字,课程设计方案必须站在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最前沿,吸取企业改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新成果。

力求反映知识更新、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案例及时充实到课程教改方案中去。

突出一个“能”字,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本着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应用能力。

彰显一个“特色”“三加两减一融合”教学模式。

即加强岗位认知能力学习,增加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增加开放实验教学,全方位开放实验室。

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进行三、课程教学内容以下是教学内容及相应的学时安排在这些内容中,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针对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改革三个方面的努力来完成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200054
学时:32
学分:2
授课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材:王钦德,杨坚主编.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资料:
1.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袁志发,周静芋主编.试验设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选修课。

食品质量保持、贮藏方法、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和经济特性的研究及卫生标准的制定等都离不开调查和试验,都必须通过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获得可靠的数据。

试验设计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对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指导和保证试验环节的正确实施,力求以最经济的试验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以及科研工作。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试验设计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为食品科学工作者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正确制定试验方案,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高级专业人才。

针对食品数据的特点,巧妙地选用恰当高效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可靠的结果和科学的结论。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能独立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掌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熟练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简单处理分析;
(2)能够利用统计假设测验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方差分析的基本知识处理实践中的问题;
(4)能够建立两个变量间的简单回归方程,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
(5)能够熟练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与方法处理科研与生产实际问题;
(6)基本掌握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

通过平时测验(包括考勤、课后习题)和课程结束闭卷考试进行成绩考核。

力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在正确阐述重要的统计学原理的同时,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介绍;每一种设计或分析方法都安排有步骤完整、过程详细的实例予以说明;各章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且配备有习题供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独立思考、演算正确、作图清楚、书写整齐。

三.教学内容
1 绪论
1.1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概述
1.2 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2 数据资料
2.1 常用术语
2.2 数字资料的性质
2.3 资料的整理
2.4 资料的特征数
2.5 异常数据的处理
3 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
3.1 理论分布
3.2 抽样分布
4 统计假设检验
4.1 概论
4.2 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
4.3 二项百分率的假设检验
4.4 统计假设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4.5 参数的区间估计
5 方差分析
5.1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5.2 多重比较
5.3 单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5.4 两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5.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和数据转换
6 回归与相关
6.1 回归与相关的概念
6.2 直线回归
6.3 直线相关
6.4 应用直线回归与相关的注意事项
6.5 多元线性回归
7 非参数统计
7.1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和特点
7.2 χ2检验
8 试验设计基础与抽样方法
8.1 试验设计概述
8.2 基本概念
8.3 食品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8.4 食品试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8.5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8.6 试验计划与方案
8.7 试验误差及控制
8.8 完全随机设计
8.9 样本含量的确定
9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9.1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9.2 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9.3 随机区组缺值估计及其统计分析
10 正交试验设计
10.1 正交试验设计的意义
10.2 正交表
10.3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10.4 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11 均匀试验设计
11.1 均匀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11.2 均匀设计表
11.3 均匀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1.4均匀试验设计实例
12 回归的正交设计
12.1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12.2 一次回归正交设计及统计分析
12.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12.4 回归的旋转设计
四.学时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