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铁盐和亚铁盐11.18
铁盐和亚铁盐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练习
2、除杂问题(括号内为杂质)
① FeCl3溶液(FeCl2): 加足量氯水或H2O2或通入足量Cl2 ,
② FeCl2溶液(FeCl3): 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③ FeSO4溶液(CuSO4): 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④ Fe2(SO4)3溶液(FeSO4):
加H2O2
。
练习
➢ Fe3+与S2-、I-、HS-、SO32-、HSO3-、Cu; Fe2+与ClO-、MnO4-(H+)、H2O2(H+)、HNO3 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 Fe3+与SCN-在溶液中因发生反应生成难电离的Fe(SCN)3(配位化合物) 而不能大量共存
➢ 混合溶液中Fe2+、Fe3+的检验
A. 混合物中三种物质反应所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1 : 3 B. 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 C. 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3
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3、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 反应为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 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 能出现的是( B )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烧杯中铜、铁都有 D. 烧杯中铁、铜都无
练习
插入铜丝
放置一段时间
取出铜丝
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补Fe2+
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PPT

亚铁盐的用途
作为补铁剂
亚铁盐可用于治疗缺铁性 贫血,补充人体所需的铁 元素。
作为还原剂
亚铁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用于还原染料、药物等 有机化合物。
作为催化剂
亚铁盐在某些化学反应中 可作为催化剂,促进反应 进行。
03
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
铁盐与亚铁盐在溶液中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相互转化。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亚铁 盐中的亚铁离子(Fe2+)被氧化成铁盐中的铁离子(Fe3+),反之亦然。
04
铁盐与亚铁盐的检测方法
滴定法
总结词
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滴定实验来测定物质 浓度的பைடு நூலகம்法,适用于铁盐和亚铁盐的检 测。
VS
详细描述
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溶液 浓度的变化引起滴定剂消耗量的变化,通 过滴加标准溶液至反应完全,根据消耗的 滴定剂的量来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对于 铁盐和亚铁盐的检测,通常采用高锰酸钾 滴定法和重铬酸钾滴定法等。
比色法
总结词
比色法是一种通过比较颜色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适用于铁盐和亚铁盐的检 测。
详细描述
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颜色吸收特性,通过比较标准溶 液和待测溶液的颜色深度,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对于铁盐和亚铁盐的检测, 通常采用邻菲啰啉比色法等。
分光光度法
总结词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适用于铁盐和 亚铁盐的检测。
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
• 铁盐的性质 • 亚铁盐的性质 • 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 铁盐与亚铁盐的检测方法 • 铁盐与亚铁盐的分离提纯
01
铁盐的性质
物理性质
01
铁盐与亚铁盐

一、铁盐的特性
【实验3-2】
FeCl3溶液
FeCl2溶液
加入KSCN溶液
现象 结论
红色
无明显现象
利用这一反应检验Fe3+的存在
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二、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实验3-3】
2mLFeCl3溶液
少量铁粉 振荡
KSCN溶液
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无明显现象
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二、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工业上刻蚀覆铜电路板的工作原理:2Fe3+ + Cu
2Fe2+ + Cu2+
铁盐和亚铁盐性质的应用
2. 阅读琥珀酸亚铁补血剂的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 。
本品为薄膜衣片
维生素C与本品同服,有利于本品吸收
铁盐和亚铁盐性质的应用
2.阅读琥珀酸亚铁补血剂的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 1 琥珀酸亚铁补血剂为什么做成薄膜衣片? 防止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 为什么维生素C与本品同服,有利于本品吸收? 维生素C有还原性,可防止Fe2+被氧化
1 FeCl2溶液中含有少量FeCl3杂质 试剂: Fe 离子方程式:2Fe3+ + Fe
2 FeCl3溶液中含有少量FeCl2杂质 试剂:Cl2 离子方程式:2Fe2+ + Cl2
3 FeSO4溶液中含有少量CuSO4杂质 试剂:Fe 离子方程式:Cu2+ + Fe
3Fe2+ 2Fe3+ + 2ClCu + Fe2+
课后练习
5. 现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可供选用的试剂有:铁粉 、
F序e号Cl3溶液实、验F操e作Cl2溶液、氯实水验、现象锌片。请完成离以子下方实程验式报告。 实验结论
铁盐和亚铁盐PPT课件

②还原性:遇较强氧化剂时被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合物
Fe 2 Br2、Cl2、O2、浓 H2SO4、HNO3等 Fe 3
MnO4 (H )、H2O2、ClO等
例:2Fe2++Cl2=2Fe3++2Cl4Fe2++O2+4H+=4Fe3++2H2O
2020/1/2
15
Fe3+和Fe2+的检验
Fe2+:浅绿色
Fe3+:棕黄色或黄色
加 现象:白色沉淀
NaOH 等碱 溶液
灰绿色 红褐色 现象:红褐色沉淀
Fe2++2OH-=Fe(OH)2↓ Fe3++3OH-=Fe(OH)3↓ 4Fe(OH)2+O2+2H2O=
4Fe(OH)3
加
KSCN 现象:不变红色,若 现象:变红色 溶液 再通Cl2则变红色 Fe3++3SCN-
FeCl3溶液 FeCl2溶液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溶液颜色无变化
Fe3++3SCN-=Fe(SCN)3(红色络合物) FeCl2
FeCl3
13
(2)Fe3+和Fe2+的转化
科学探究:在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Fe粉,振荡。再滴 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在以上所得到的FeCl2 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Cl2),再观察现象。
与CO反应
不稳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稳定
稳定
FeO+2H+= Fe2O3+6H+= Fe3O4+8H+=
铁盐和亚铁盐教案设计

课题: 铁盐和亚铁盐一、分析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与其变化的基础上, 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铁与其氧化物初中时学生理论上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 再者关于铁的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 现在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对金属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通过对3+ 与2+ 的检验和转化实验的学习, 总结出物质的基本检验方法, 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氧化还原反应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 其心理特点是处于发展成熟期, 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 而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学习完化学实验和化学性质与变化后接触到金属元素化合物其中一个内容, 要求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掌握, 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 作为联系前面知识, 设计这节课意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与总结归纳知识能力,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 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相关知识, 并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 正确分析各种现象, 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2+ 、3+的检验方法,②理解3+的氧化性、3+ 与2+的相互转化, 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 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并动手参与,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 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③培养学生用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结合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实验, 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铁盐和亚铁盐课件

随堂训练 【解析】选 C。装置 A 中发生 Fe 与稀硫酸的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利用氢气将 装置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关闭 C,氢气将硫酸亚铁压入 B 中,硫酸亚铁与 NaOH 反 应生成 Fe(OH)2,该装置能防止 Fe(OH)2 被氧化,故 A 正确;氯气能将 FeCl2 氧化成 FeCl3,且不引入新杂质,因此可用氯气除去 FeCl3 溶液中含有 FeCl2 杂质,故 B 正确; Fe3+遇 KSCN 溶液显红色,开始滴加 KSCN 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没有 Fe3+,滴 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有 Fe2+,被氯水氧化成 Fe3+使溶液显红色,故 C 错 误;Fe2+具有强还原性,Fe(OH)2 暴露空气中很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故 D 正确。
随堂训练 在一些茶叶、点心等食品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以看到灰黑色粉末, 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将上述粉末溶于稀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 加 KSCN 溶液,马上出现红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灰黑色粉末用作抗氧化剂 B.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 C.小袋中原来装有铁粉 D.小袋中原来装有氧化铁
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1.上述实验操作的现象:溶液由棕黄色变为_浅__绿__色__→溶液 __无__明__显__变__化_→溶液变成_红__色__。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_F_e_3_+_+__F_e_=_=_=_3_F_e_2_+__, 2F_e_2+__+__C_l_2=_=_=_2_F_e_3_+_+__2_C_l_-__,____ F_e_3_+_+__3_S_C_N_-_=_=_=_F_e_(_S_C_N_)_3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Cu2+
铁盐,亚铁盐

实验现象 结论及离子方程式
硫酸亚铁 氯化铁
1.与碱的反应
2.氧化性 3.还原性
1.与NaOH溶液的 反应 2.与锌的反应 3.与酸性KMnO4 溶液的反应 4.与氯水的反应
活动·探究
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
预测性质
选取试剂
硫酸亚铁 氯化铁
1.与碱的反应 2.氧化性 3.还原性 4.特性
1.与NaOH溶液 的反应 2.与铜粉的反应 3.与铁粉的反应 4.与KI溶液的反 应
课堂小结
Fe2+
亚铁盐
与碱的反应 还原性
Fe3+
铁盐
与碱的反应 氧化性 还原性
本节内容结束
活动·探究
实验目的
亚铁盐和铁盐的性质
以硫酸亚铁、氯化铁为例,通过实验探究亚铁盐和铁盐的性质。
实验用品
FeSO4 溶液,FeCl3 溶液,NaOH 溶液,KSCN(硫氰酸钾)溶液,酸性 KMnO4 溶液,氯水,KI 溶液,淀粉溶液,稀硫酸,铁粉,锌片,铜片; 试管,胶头滴管,镊子,钥匙。
性质预测
预测硫酸亚铁、氯化铁分别具有怎样的性质,并说明预测的依据。
测 当堂测试
测试3
(3)甲同学探究溶液A的组成。
查阅资料: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实验过程: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荡,KMnO4
溶液紫色退去,实验结论:____a_b_____(填字母)。
a.可能有Fe2+
b.可能无Fe2+
(2)氧化性 2Fe3++Zn === 2Fe2++Zn2+ 2Fe3++Cu === 2Fe2++Cu2+
铁盐和亚铁盐说课-新人教

铁盐和亚铁盐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铁盐和亚铁盐”位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之前我们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习,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
这节是通过实践,从感性认识的角度,深化对第二章概念、理论的理解。
教材内容的编排,突出了创新意识。
首先,注重实验,充分发挥了实验的魅力,该节课侧重颜色变化明显。
其次,体现了分类的思路——阳离子的鉴别。
再次,图片内容丰富。
图3-21,可发掘内涵:左图上表层变色;图3-2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态度。
2、课标新理念根据新课标的评价建议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特点,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A、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Fe2+、Fe3+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实验操作技能。
B、过程和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材重、难点重点: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Fe3+的检验。
2.根据实验和推理,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Fe2+、Fe3+的转化难点:Fe2+、Fe3+的转化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学法指导:1、结合化学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把实验作为引入,提供探究课题,创设学习情境,呈现探究过程。
引发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实验自然地认识它们。
把主动权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解决问题,我在适当的时候给与赞赏,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以致用 2、FeCl3制作印刷电路板
制作过程: 先在塑料板上 镀上一层铜,然后在 设计好的铜线路上涂 上一层石蜡,把板浸 到氯化铁溶液中,没 有在线路上的铜即没 有被石蜡覆盖住的铜 就被反应掉。
(1)用FeCl3溶液可以腐蚀印刷线路板,请解 释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2FeCl2+Cl2=2FeCl3
2Fe2++Cl2= 2Fe3++2Cl-
学以致用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 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 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 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B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食盐 D.生石灰
Fe3+的氧化性
设计实验,预测现象?
1.直接观察
Fe2+ 浅绿色 Fe3+ 棕黄色
2.与OH-作用
Fe2+
Fe2+ + 2OH- == Fe(OH)2↓
Fe3+
Fe3+ + 3OH- == 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 灰绿色最后呈红 褐色
立即产生红 褐色沉淀
质疑
1、最终为何没有得到预想中的白色沉淀?
4Fe(OH)2 + O2 + 2H2O 4Fe(OH)3
据新华社电 卫生部副部长王 陇德在铁强化酱油工作进展通 报会上介绍说,最近开展的中国 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显示,全国有两亿多人患缺铁性 贫血。为干预铁缺乏和贫血,卫 生部于2003年9月启动了“铁强 化酱油控制和干预我国铁缺乏 和贫血”项目。
市售补血剂
学习目标:
1、掌握铁的重要化合物——氢 氧化亚铁、氢氧化铁; 2、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 了解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
实验试剂: FeCl3溶液、FeSO4溶液、 NaOH 溶液、KSCN溶液、铁粉、氯水 、H2O2溶液(氯水、H2O2溶液具 有强氧化性)
Fe3+的氧化性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原理
(1)向试管中加 溶液变成 2FeCl +Fe=3FeCl 2 3 入1~2ml FeCl3溶 浅绿色 Fe+2Fe3+===3Fe2+ 液,并加入少量 铁粉
2Fe3+ +Cu = 2Fe2+ + Cu2+
(2)如何从废液中回收铜?如何使废液循环 利用?
Fe+Cu2+ = Fe2++Cu 2Fe2+ + Cl2 = 2Fe3++ 2Cl-
学以致用
3、如何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 锈?请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
4
2+ Fe
6 2
5
1
Fe
强氧化剂:Cl2、Br2、HNO3等
Hale Waihona Puke 重点:Fe3+的检验和氧化性
难点:铁三角关系
“速力菲”中含有Fe2+吗?该如 何检验呢?
治疗缺铁性贫血如 何用药? 目前首选口服铁剂 为琥珀酸亚铁。因为它 吸收率高,胃肠道刺激性 小,是更有效而安全的 铁剂„„
产业经济信息网
思考 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回答 如何检验溶液中含有的是Fe2+ 还是Fe3+ ?
2、若要制得纯净的Fe(OH)2,问题的 关键是什么?如何解决呢?
3.滴入KSCN溶液
滴入KSCN溶液 FeCl3溶液 FeCl2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无明显变化
总结
溶液中含有Fe3+时,遇到SCN–时 溶液呈血红色
Fe2+的还原性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原理 此方法用于 检验Fe2+
(1)向试管中加 入1~2ml FeCl2 无明显变化 溶液,并加入少 量KSCN溶液 (2)再加入少量 溶液变成 血红色 氯水
小结: 铁三角关系
3
Zn、CO、Al等
Fe3+
含Fe2+34.0%~36.0% 无水碱式盐(不溶于水)
薄膜防止Fe2+被氧化
维生素C能抑制Fe2+的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