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知识100问
职业技能考试复习资料-家畜饲养-理论知识

职业技能考试复习资料-家畜饲养-理论知识一、判断题1、植物油脂呈液态的原因是油脂中含饱和性脂肪酸多。
(×)2、在单胃家畜饲粮中不必强调维生素B族的供给。
(×)3、近交和早配都会导致后代的生活力减弱。
(√ )4、生长猪日粮中缺锌时可引起皮炎。
(√ )5、牛的反刍包括逆呕、再咀嚼,再混唾液,再吞咽四个过程。
(√ )6、犊牛日粮中可添加尿素来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
(×)7、猪的经济杂交时的父本,一般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品质好的品种。
(√ )8、生豆饼中因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故不能饲喂哺乳仔猪。
(√ )9、骨粉属于钙磷平衡的矿物质饲料。
(√ )10、乳脂率为4%的牛乳为标准乳。
(√ )11、饲料中脂肪、草酸含量过多有利于钙的吸收。
(×)12、红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具有供热作用。
(×)13、中国美利奴羊是我国培育的细毛羊中最优秀的一个。
(√ )14、正确的挤奶和乳房按摩是提高产奶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 )15、西门塔尔牛、海福特牛均为乳用型品种。
(×)16、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均属于瘦肉型品种。
(√ )17、消毒按其进行的时间和性质又分为经常性消毒、定期消毒、突击消毒。
(√)18、由于免疫物质不易经胎盘进入胎体,因此仔畜生后要尽早吃上初乳(√)19、猪的繁殖力是遗传力低的性状,所以不易获得杂种优势。
(×)20、乳牛产后30—60分钟便可挤乳。
(√ )21、牛可利用粗饲料中的木质素。
(×)22、畜舍粪便清除通常采用机械清粪和水冲清粪。
(√ )23、调整饲料配方的主要根据之一是原料价格。
(√ )24、一个奶牛能量单位相当于3137千焦耳的产奶净能。
(√ )25、奶牛舍的采光系数为1:12。
(√ )26、用玉米喂猪时,赖氨酸易缺乏。
(√ )27、黄牛改良为乳用牛可选用级进杂交方法。
(√ )28、饲料脂肪性质对猪、牛脂肪品质均无影响。
避免母猪死亡12问

避免母猪死亡12问母猪是养猪场的重要资产,它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母猪的死亡率却一直是猪场管理者头痛的问题。
要降低母猪的死亡率,就需要从日常养殖管理、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
下面,我们将提出12个关于如何避免母猪死亡的问题,并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问题一:母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母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饲养管理不善、饲料不合理、疾病防治不到位等。
没有定期清洁猪舍、饮水不洁净、饲料缺乏营养成分等,都会导致母猪的健康状况下降,从而造成死亡率的增加。
问题二:如何做好母猪舍的清洁卫生管理?母猪舍的清洁卫生管理非常重要,可以采取定期清洁猪舍、保持通风良好、保持合理温度、保证饮水卫生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母猪发病和死亡率。
问题三:母猪的饮水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母猪的饮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应该保证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饮水,保证饮水温度适宜等,以保证母猪的正常饮水需求。
问题四:对于母猪的饮食管理有何建议?母猪的饮食管理同样很重要,应该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均衡,每天限量投喂,避免过度饲喂,同时也要注意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饲料。
问题五:如何进行母猪的疾病防治?对于母猪的疾病防治,要加强日常观察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疫苗接种、药物预防等工作。
问题六:母猪出现哺乳期死亡怎么办?哺乳期是母猪容易发生死亡的时期,因此应该加强对母猪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及时治疗。
母猪怀孕期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孕数量过多,孕期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母猪生理负担大,所以需要根据母猪的生理状况来合理安排饲养,给与适当的营养。
问题八:母猪死亡率高与猪舍环境有关吗?母猪的死亡率和猪舍环境密切相关,猪舍环境不良会导致母猪的生病率增加,从而增加母猪死亡率。
问题九:母猪健康管理的重点是什么?母猪的健康管理的重点是饲养管理,包括饮水卫生、饲料质量、疾病防治等方面,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才能够有效降低母猪的死亡率。
养猪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养猪的知识点总结大全养猪是一项需要细心经营的农业生产,要想养好猪,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猪的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养猪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猪的品种选择1. 根据养殖目标选种。
选种是指根据养殖目标,根据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合理的品种选择。
在选种时应考虑猪种的生产力、适应性、市场需求等因素。
2. 常见的猪种。
常见的猪种有大白猪、土杂猪、山猪、绍兴猪、猪王等,选择适合当地养殖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进行养殖。
3. 猪的种类特点。
不同品种的猪具有不同的养殖特点,如大白猪生长快,适应性好,适合工厂化规模养殖;土杂猪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好,耐瘠薄,适合散养和家庭养殖。
二、猪的饲料管理1. 合理配饲。
猪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
合理配饲是指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要。
2. 饲料的营养需求。
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也不同,幼猪需要高蛋白饲料,而成猪则需要高能量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制饲料,确保猪的养分摄入。
3. 饲料的加工和贮存。
饲料的加工和贮存是保证猪的饲料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加工和贮存,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三、猪的生长发育1. 幼猪的饲养管理。
幼猪是猪的生长发育阶段的开始,需要特别注意饲养管理,保持干净卫生,提供充足的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预防疾病的发生。
2.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是猪的生长发育阶段的重要阶段,要特别注意饲养管理和饲料供给,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增加体重,提高肉质。
3. 猪的环境管理。
猪的环境管理包括饲养圈舍的设计和改造,保持圈舍的通风透气、干燥卫生,为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4. 猪的疫病防治。
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进行定期的免疫接种,保持畜禽健康,提高经济效益。
五、猪的疾病防治1. 猪的常见疾病。
猪的常见疾病有猪瘟、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猪场育肥养猪知识饲养技术方案 畜牧兽医考试选择题1-100

单选题1、母猪适时配种时的表现为( )。
A、兴奋不安B、流出少量粘液C、发呆2、准备配种母猪膘情达( )。
A、5-6 成B、7-8 成C、9-10 成3、为获肉猪增重块,瘦肉率高采用限制饲养的开始体重为( )。
A、10kgB、25KgC、60Kg4、母猪平均发情周期为( )。
A、7 天B、21 天C、114 天5、养猪生产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百分比为( )。
A、30-50%B、50-60%C、70-80%6、仔猪开食时间一般为( )。
A、3-5 日龄B、7-10 日龄C、15-20 日龄7、中等膘情的母猪断奶后发情时间为( )。
A、3-10 天B、10-15 天C、15-20 天8、世界上产仔最多的猪品种为( )。
A、民猪B、太湖猪C、长白猪9、后备猪一般采用( )营养水平。
A、高B、低C、中上等10、接产时最先要做的工作为( )。
A、断脐B、擦干口鼻粘液C、撕破胎衣11、饲粮中含( )配合比例过大时,肉猪脂肪松软呈淡黄色,易酸败。
A、玉米B、小麦C、甘薯12、猪场布局中位于上风向和上坡度的区域为( )。
A、生产区B、管理区C、隔离区13、稠料的料水比例为( )。
A、1:1B、1:2C、1:414、猪场布局中位于上风向和上坡度的区域为( )。
A、生产区B、管理区C、隔离区15、准备配种母猪膘情达( )。
A、5-6 成B、7-8 成C、9-10成16、肉猪饲粮中粗纤维含量应控制在( )为宜。
A、5%以内B、9%以下C、10%以上17、母猪发情持续期为( )。
A、3-5 天B、10 天左右C、30 天左右18、成年种公猪配种强度为( )。
A、一天一次B、二天一次C、1 周一次19、仔猪开食时间一般为( )。
A、3-5 日龄B、7-10 日龄C、15-20 日龄20、世界上产仔最多的猪品种为( )。
A、民猪B、太湖猪C、长白猪21、母猪妊娠期一般采用营养水平( )的饲养方式。
A、前低后高B、前后低C、前高后低22、接产时最先要做的工作为( )。
牧原养猪基础知识

牧原养猪基础知识
牧原养猪基础知识:
1. 养殖场的选择和规划:
- 应选取离市场和交通要道较近的地点。
- 养殖场规划要合理,需要有猪舍、饮水设施、饲料储存设备、污水治
理设备等。
2. 猪舍的建设和管理:
- 猪舍应保持干燥、卫生、通风良好。
- 猪舍内的猪栏要按年龄、体重、性别划分,避免混杂饲养而引发疾病。
- 猪舍周围应加固防盗措施。
3. 饮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 饮水设施需要定期清洗、消毒。
- 饮水设施不能过高或过低,以避免因饮水不便而导致的疾病。
4. 饲料储存设备的建设和管理:
- 饲料储存设备要求阳光不曝晒、露天暴雨不能倒塌、有防鼠鼬进入的
功能等。
- 饲料要注意存放品质和采购渠道,以保证猪只摄取不含有害物质的优
质饲料。
5. 疫病的预防和治疗:
- 养猪场要进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 一旦疫病出现,要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做好治疗和消毒工作。
6. 猪只出栏和销售:
- 猪只出栏要讲究市场的选择和时间的安排,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 销售市场要持续开发和拓宽。
7. 牧场管理和人员培训:
- 牧场管理需要做好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工作,以提高牧场运营效率。
-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养猪产业的发展水平。
知识竞赛畜牧试题及答案

知识竞赛畜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1、近年来,我国养猪最多的省份是( A )。
A、四川B、湖南C、广东D、山东2、在猪舍中,毒性最强的恶臭气体是( B )。
A、NH3B、H2SC、CO2D、CO3、在猪舍中,对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 B )。
A、气压B、温度C、湿度D、气流4、猪的初生期生长强度最大的是( B )。
A、皮肤B、骨骼C、肌肉D、脂肪5、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 B )天。
A、104B、114C、124D、1346、哺乳仔猪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 )A、缺铁B、缺钙C、缺镁D、缺锌7.肉质性状分析不包括以下指标( B )。
A、肉色B、瘦肉率③ 肌肉大理石纹④ 肌肉化学成分8、与地方猪种相比,引进猪种的特性是( C )。
A、繁殖力强B、抗逆性强C、肉质较差D、生长缓慢9、规模化猪场采用的仔猪断奶方式一般是( A )A、一次性断奶B、分批断奶C、自然断奶D、逐渐断奶10、下列哪个品种不属于我国地方品种( C )A、荣昌猪B、太湖猪C、杜洛克D、凉山猪11、哺乳仔猪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 )A、缺铁B、缺钙C、缺镁D、缺锌12、同一鸡舍在同一时间内养相同日龄的鸡,在同一时间集中出场。
鸡舍清扫、消毒后,空置一周再养下一批鸡,这种饲养方式叫( D )。
A、自由饲养B、平面散养C、限制饲养D、全进全出二、填空1、规模化猪场采用的仔猪断奶方式一般是采用()法进行断奶。
一次性断奶2、后备猪的饲喂方法,前期宜采用(),后期则宜采用()。
自由采食,限制饲养3、肉猪的组织生长发育强度规律为()。
骨骼-皮肤-肌肉-脂肪4、猪种的类型按经济用途划分为()()()。
脂肪型、瘦肉型、兼用型5、生长猪的育肥方式有()()()三种育肥方式。
直线育肥、吊架子育肥、前高后低育肥6、通常所说猪的洋三元杂交组合是指()。
杜×长×大7、写出我国地方猪种西南型的两个代表品种()和()。
内江猪、荣昌猪8、猪的繁育体系包括()()()。
现代养猪的知识点总结

现代养猪的知识点总结一、猪的品种选择1. 猪的品种分类:猪的品种可以按照用途分为: 肉用猪、种用猪、杂交猪等;2. 优质肉猪品种:大白猪、杜洛克猪、皮埃拉猪等;3. 优质种猪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等;4. 优质杂交猪品种:利美猪、长白猪、大白猪等。
二、种猪选育管理1. 种猪选配:选择优质的种猪进行繁殖,保证后代的品质;2. 种猪繁殖管理:定期做好疫苗注射、定期配种、保证种猪的生产力;3. 种猪饲养管理:健康饲喂,合理配饲,促进种猪生长发育。
三、育肥猪管理1. 猪圈环境设计:确保猪圈通风、遮阳、排水等基本条件;2. 饲料供给:根据不同生长期给予不同的饲料;3. 疾病预防:定期做好猪瘟、猪蓝耳病等疫苗注射,保持猪的健康。
四、粪便处理五、养猪初期的饲养管理1. 幼猪管理:合理营养、合理饲养、疾病防治等;2. 猪圈设计:保持清洁卫生、通风透气、与其他猪分隔等;3. 饲料配送:合理搭配饲料,注意消化吸收;六、养猪中期的饲养管理1. 猪群整合:根据猪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群体整合,保持猪群的均衡生长;2. 健康检查:定期对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3. 饲料管理:根据生长期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保证猪的健康。
七、养猪后期的饲养管理1. 留种猪选配:定期选配留种猪,筛选出高品质的种猪;2. 育肥猪管理:科学合理的管理育肥猪,保证猪的快速生长;3. 饲料供给:根据成猪肥育期,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猪的生长。
八、疫病防治1. 猪瘟预防: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注射,保证猪的健康;2. 猪蓝耳病防治:定期用药预防猪蓝耳病;3. 养猪环境治理:保持猪圈卫生,防治疾病传播。
九、养殖品质管理1. 生产标准:严格按照养殖标准进行生产,保证猪的品质;2. 安全卫生:保证猪肉的安全卫生,避免畜禽疫病传播;3. 环境保护:合理处理猪粪便,降低环境污染。
十、销售运营1. 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2. 销售渠道:建立合理的销售渠道,确保产品畅销;3. 产品宣传推广:做好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养猪知识100问

原料知识1、猪常用能量饲料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常用能量饲料有玉米、小麦、小麦麸、米糠等,共同特点是能值较高,蛋白质含量低,且氨基酸不平衡。
此类物质不能单独喂猪,需和蛋白质饲料等配合使用。
玉米:淀粉、脂肪含量高,因而能值高,粗蛋白低,且氨基酸不平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易被霉菌污染,破碎玉米脂肪易氧化酸败,应注意将玉米水分含量控制在13%-14%以下及保证粒的完整性。
小麦:能量低于玉米,蛋白质含量比玉米高。
用小麦喂肉猪以粗碎为宜,太细影响嗜口性,如果颗粒大小在600—800微米(每粒小麦破碎成4-6片)之间,小麦可以代替玉米;乳猪料中一般用粉末状。
小麦麸:粗纤维含量高,能值低,质地疏松,具有倾泻作用,可减缓母猪便秘,但仔猪喂量过多易引起腹泻。
易氧化变质,不宜贮存。
米糠:分为全脂米糠、脱脂米糠和粗糠,纤维含量高,赖氨酸含量低,精氨酸含量高。
米糠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需加热除去。
全脂米糠不饱和脂肪含量高,不耐贮存,对猪适口性不好,肉猪饲用全脂米糠会软化脂肪,降低肉品质;仔猪饲用易引起下痢;脱脂米糠脂肪含量低,其它成分与全脂米糠基本相同,对猪的适口性好于全脂米糠;粗糠几乎没有利用价值,多用做填充物。
为避免能量不足,应限量使用米糠。
2、猪常用蛋白饲料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饲料,常用植物性蛋白饲料包括豆粕、棉粕、菜粕、花生粕等;常用动物性蛋白饲料包括鱼粉、乳制品等。
豆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植物性蛋白原料,除蛋氨酸含量略低外,氨基酸较平衡。
豆粕的加热程度影响其品质,加热不足含有抗胰蛋白酶、大豆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加热过度会影响氨基酸的有效利用。
豆粕中因含有寡糖,仔猪采食太多会引起下痢,一般含量应限制在20%以下。
棉粕:赖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高,添加合成赖氨酸可1提高棉粕的饲用效果。
棉粕中可消化氨基酸、粗纤维、游离棉酚含量影响棉粕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一般乳猪、仔猪料中不推荐使用棉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知识一百问第一篇仔猪1断奶时仔猪为什么会出现生长停滞或体重下降?断奶对仔猪是一个很大的应激:(1)情感应激由母子相亲到母子分开。
(2)食物应激由吃液态奶变成吃干饲料。
(3)消化酶活性变化活性很高的乳糖分解酶、乳蛋白分解酶无法再起作用。
消化饲料的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很低。
(4)肠绒毛发生萎缩和断裂(5)肠腺窝增深(6)饲料不能完全满足仔猪对营养的需求。
2为什么会发生断奶腹泻?发生原因:(1)断奶应激引起消化系统消化功能紊乱。
(2)豆粕加工过程中由于美拉德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引起仔猪轻度过敏。
(3)环境温度过低导致仔猪抵抗力低下,使肠道内致病菌迅速繁殖。
(4)采食过量。
(5)饮水不洁。
(6)球虫病。
(7)饲料蛋白质过高。
3怎样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1)减少应激。
(2)科学限饲,断奶后限饲三天,喂7-8分饱。
(3)提高环境温度,达27-28度。
(4)供给清洁饮水。
(5)饮水中加电解多维和广谱抗菌药。
(6)断奶时不能换料,并在饲料里加酸、加酶。
(7) 喂温热水。
4小母猪阴门红肿,似有发情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育成期的小母猪或已阉割的小母猪出现阴道红肿,出现类似发情的症状,一般为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玉米赤霉烯酮是霉菌中的镰刀菌所产生的毒素,它的结构类似于雌激素,因此在生理上出现雌激素样作用。
在出现假发情的同时,有些小猪会伴发阴道炎,重症者会从阴道流出炎性分泌物。
一般来讲,未经配种的后备母猪出现阴道炎或子宫内膜炎,大多与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有关。
5稀喂法对断奶仔猪有什么好处?由于仔猪断奶时应激过大,常常造成5-7天体重不增长,通过实践摸索,稀喂法可大大减少断奶应激。
(1)稀喂法补充水分,减少脱水。
(2)避免仔猪由吃奶为主,一下子过渡到全部吃干料所造成的不适应,适口性更好,可以提高采食量。
(3)稀喂法更容易在饲料里加入氨基多维和电解多维等营养补充剂。
(4)稀喂法可避免过食。
(5)稀喂法减轻饲料对食道、胃、肠道的有害刺激。
(6)稀喂法可减轻断奶对小肠绒毛的损伤,防止肠腺窝增深。
(7)稀喂法增加饲料酸度,提高免疫功能。
可增加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
(8)稀喂法促进消化酶活性的上升。
6让仔猪尽早开食的方法有那些?仔猪出生后7天,就可开始训练开良吃饲料,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快,健壮,增强抗病力。
为让仔猪早开食,尽快地使其学会吃料可采取以下方法:(1)自由采食法可在补料间或仔猪常活动的地方放些颗粒料,如熟黄豆、玉米等,让仔猪自由啃食,每天训练4~5次,一般4~5天后即可。
(2) 塞食法在仔猪熟睡时,将湿料或干料冲用小铁勺或用手塞进仔猪口中,每天3~5次,效果很好。
(3)以大带小法主要利用仔猪的抢食习惯,将两窝仔猪放在同一补料间,其中一窝已会吃料,利用以大带小的方法,促进另一窝仔猪很快都能吃料。
(4)甜食法利用仔猪喜吃甜食的习性,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糖精或白糖,每天用甜料训练仔猪4~5次,效果也很好。
7提高仔猪成活率在管护应该注意那些问题?(1)护栏合适。
产房设计要合理,尽量安装护仔栏架,同时设置仔猪保育补饲间,使母子分开睡觉,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对于体大、笨重、反应迟钝的母猪以及护仔性不强的杂交猪所产的仔猪更需加倍管护。
(2)控制环境。
给仔猪提供一个温暖、干燥、卫生、无贼风的环境,可减少仔猪近50%的死亡,并有效加快增重速度。
仔猪初生至7日龄要求32~35℃,8~14日龄要求30~32℃,15日龄至断奶要求28~30℃,冷天应使用火炉或红外线灯提高舍内温度。
同时,还要及时更换垫草,保证相对湿度在60%~70%,使用菌毒灭、百毒杀等无刺激性的消毒剂,每周进行1次喷雾消毒。
(3)补充营养。
在母猪分娩前1个月,每天补喂200~250克动物脂肪或油脂性饲料,可增加胎儿能量贮存,提高母猪乳汁中的脂肪含量,使仔猪机体更加健壮。
怀孕母猪产前10天至产后5天,每天喂给1克维生素C,可提高仔猪成活率25%~45%,增重提高10%~20%。
仔猪出生后1周内,每天肌肉注射1毫升维生素C,也有同样的效果。
(4)补充铁盐。
哺乳仔猪生长快,需铁量大,为防止缺铁性贫血,可取2.5克硫酸亚铁和1克硫酸铜,溶于1000毫升热水中,过滤后给用奶瓶喂给仔猪,在3、5、7、10、15日龄时,每日2次,每次10毫升。
也可使用牲血素,2日龄时大腿内侧肌注1毫升,10日龄时肌注2毫升。
(5)早期补料。
为使仔猪早吃料,应在5~7日龄时,对仔猪进行诱食,使用炒熟的玉米、高粱、豆类或优质乳猪料,每天将仔猪赶到补料间自由采食,同时要供给清洁的饮水,冷天应使用热水。
也可将2/3的乳猪全价料与1/3的白糖混合,用冷开水拌成糊状,涂在仔猪的舌头上,仔猪感到味甜就会细嚼咽下,早、中、晚各进行1次,仔猪很快就能自动觅食。
(6)适时断奶。
时间可以定在3~4周龄,在仔猪断奶前5天,把母猪赶离原圈,再定时赶回让仔猪哺乳,哺乳次数逐日减少,补料量逐日增加,至预定日期停止哺乳。
断奶后,仔猪应留在原圈饲养10天左右,然后再转圈或分群。
8仔猪断尾的利弊?好处:(1)节省饲料,提高日增重:认为猪每天摆尾消耗能量造成饲料浪费,如果把这部分能量用于脂肪沉积,可提高日重2%—3%,还可节省饲料。
(2)减少咬尾症。
仔猪断尾是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将尾巴距尾巴2.5厘米左右断掉。
咬尾是猪的一种恶癖,原因很复杂,将仔猪断尾则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坏处:(1)猪的尾巴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它必竟是,猪在长期的历史进化中,保留下来的重要身体部分。
不论大猪小猪,每天都要通过摆动尾巴来进行身体锻炼,来提高它的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这也是观察猪病的重要临床表现:病猪的尾巴都活动不灵活,而且会像一条低垂的死蛇!(2)猪被断去尾巴的部分,包含了猪的一个穴位:尾尖穴,其中的尾尖穴是在针灸治疗猪感冒、中暑、僵猪、便秘、中毒、产后瘫痪等都会用到的主要穴位,足见其对猪的重要性不容忽视!(3)就是从猪的解剖学来看,猪的尾部有一个尾中动脉,但给仔猪断尾时,猪很容易流血,而且伤口很不易愈合。
一旦消毒不严格,很容易造成病菌通过猪的断尾伤口感染猪。
9哺乳仔猪去势的技术要点有那些?对仔公猪去势具有促进生长,减少打斗及改善猪肉品质的作用。
但在养猪生产中,往往因操作不当造成去势仔猪感染发病甚至死亡。
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去势应在7~l0日龄进行为宜,去势日龄过早,睾丸小且易碎,不易操作,去势过晚,不但出血多,伤口不易愈合而且表现疼痛症状,应激反应剧烈,影响仔猪的正常采食和生长。
(2)疫病流行期或有疫情危胁时,不宜去势。
仔猪去势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使仔猪的免疫力受影响,周围病原易通过伤口侵入机体,引起疫病的发生、流行,因此,在疫病流行期或有疫情威胁时不宜去势。
(3)防疫去势不能同日进行。
在阉割的同日,若对其进行预防注射,往往会产生很强的应激反应,使仔猪应激加大,诱发仔猪发病,防疫也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可能导致防疫失败,所以免疫和去势,两者避免冲突。
(4)不在阴雨天去势。
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若在阴雨天去势,细菌极易通过刀口侵入机体,导致伤口感染发炎,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疫病。
(5)弱小仔猪暂缓去势。
弱小仔猪及病患仔猪,由于本身抗病力、抗应激性差,应暂缓去势,不但有利于弱小仔猪和病患仔猪快速恢复体能,而且可以避免因去势应激加上自身体况差而诱发疫病或致死。
(6)注意严格消毒。
在去势的前1天,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病原微生物与刀口的接触机会。
去势时先用5%的浓碘酒消毒入刀部位皮肤,防止刀口部位病原的侵入,术后刀口部位撒上呋喃西林粉,以防止感染发炎。
(7)应选择纵行上下切割碘酒消毒术部皮肤后,在靠近阴囊底部,纵向(上下)划开l~2厘米的切口,睾丸即可顺利挤出。
此处切口小、位置低,外界异物及粪便不易侵入刀口而引起感染。
(8)注意止血及术后的观察在睾丸挤出时,用手指捻搓精索和血管,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待操作完毕后,应仔细检查有无隐性腹股沟疝所致的肠管脱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0冬季对仔猪的保温有效方法都有那些?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1~7日龄为28℃~32℃;8~30日龄为25℃~28℃;31~60日龄为23℃~25℃。
目前,仔猪保温的措施有以下几种:(1)垫料垫料属传统保温方式,多在家庭养猪中使用。
其方法是:第一天铺10厘米厚的垫草,第二天再添加10~20厘米垫草,使垫草厚度达30厘米左右。
这种方法经济易行,既省工,又保温、防潮。
采用此法时,应及时更换垫草,添加干燥新鲜的垫草,保持圈内干燥。
(2)用火取暖用火取暖法属传统保温方式。
其方式有烟道和煤炉两种,烟道又有地上烟道和地下烟道两种。
不论采用哪种供温方式,除要防止火灾外,还应及时排除圈舍内的有害气体,防止一氧化炭中毒。
(3)红外线保温灯目前红外线保温灯被广泛采用。
将红外线灯光吊挂在仔猪躺卧的护仔架上面或保温间内给仔猪保温取暖,并可根据仔猪所需的温度随时调整红外线保温灯的吊挂高度。
此法设备简单,保温效果好,并有防治皮肤病的作用。
(4)保温板电热恒温保暖板的板面温度26℃~32℃。
产品结构合理,安全省电,使用方便,调温灵活,恒温准确,适用大型养猪场。
(5)远红外加热保温箱保温箱大小为长100厘米、高60厘米、宽50~60厘米。
用远红外线发热板接上可控温度元件平放在箱盖上。
保温箱的温度根据仔猪的日龄来进行调节,为便于消毒清洗,箱盖可拿开,箱体材料使用防水的材料。
11冬季预防猪腹泻应该注意那些方面?(1)搞好猪舍卫生对于仔猪流行性腹泻应做到“防重于治”。
应加强猪舍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舍内干燥。
舍内地面可用1%~2%的烧碱消毒,猪舍墙壁可用生石灰水涂刷。
全场每周再用博士精碘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2)加强饲养管理尤其对于仔猪要精细管理,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
供给猪只的饲料要柔细适口,容易消化,可以饲料中拌些小苏打粉和肠安康粉(主要成分:白头翁、黄连、黄柏等)这样既可预防猪只的胃肠疾病,又可促进仔猪生长发育。
饮水要充足、洁净,可以在饮水中添加维力素和葡萄糖粉,可以增加猪只的机体代谢吸收。
(3)加强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好预防接种。
(4)及时发现和隔离在养猪生产中,要做到三观看:观看精神状况,观看饮食情况,观看排泄的粪便颜色和形状。
及时发现、早日隔离和对症治疗。
进行有效地诊治,减少死亡,降低猪群发病率。
12仔猪出生第一周注意那些管理要点?(1)注意保温初生仔猪一周内的适宜温度要求在 25-30度。
(2)吃足初乳由于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吸吮初乳方能获得,否则易发多种疾病。
(3)加强护理防止仔猪被压死、踩死,给母猪设置防压隔栏。
并要经常进行巡查,防止饿死、冻死事故的发生。
(4)补铁补硒仔猪体内缺铁就会影响自身的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