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最易混淆的近义成语熟语辨析】卷

合集下载

高考全国卷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全国卷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蔚然成风】事情逐渐发展、盛行,成为一种风气,褒 义。
【大行其道】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中 性或贬义。
【殊途同归】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碰见。
【乐此不疲】特别爱好某事物,不觉厌烦,沉浸其中, 例如兴趣爱好。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例如文化现象。
【不容小觑】不能轻视。 【不容置疑】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隔靴搔痒】说话作文不中肯,没抓住问题关键。 【浮光掠影】印象不深刻。
【不一而足】同类事物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铺天盖地】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栩栩如生】神似,描写、刻画、创作像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形似,真假难辨,例如模仿与原作相近。 【美轮美奂】建筑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可形容雕塑
精美。
【终南捷径】求名利、贵、达的最近门路。 【必由之路】必经之路;必须遵循的规律。
【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 【不绝如缕】音乐婉转又长;局面危机。
【与日俱增】形容增长很快。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展、前进。 【日积月累】一天天积累。
【明日黄花】失去时效价值的事物(新闻)。 【末日黄花】人或事物即将逝去或失去光彩。 【过眼云烟】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昙花一现】美好事物出现时间很短。
【墨守成规】固执旧法,一成不变。 【抱守残缺】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
【阳春白雪】高雅的文艺作品。 【下里巴人】通俗的文学艺术。
【相辅相成】互相配合辅助,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互相配合映衬,更能显示双方作用。 【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显得有意思。
【义正辞严】因理由正当充足而措辞严正有力。 【理直气壮】因理由成分而说话有气势。
物漠不关心。
【末学肤受】治学不求根本,所获肤浅。 【才疏学浅】没什么学问,自谦说法。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易混近义成语辨析(共104组)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易混近义成语辨析(共104组)

高考语文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①爱憎分明②泾渭分明[同]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①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②多指人或事的好坏分得很清楚。

2.①安分守己②循规蹈矩[同]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①偏重守本分,不胡来;②偏重拘泥陈规,不敢稍作变动。

3.①安之若素②随遇而安[同]有“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②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4.①按部就班②循序渐进[同]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

[异]①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②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5.①暗箭伤人②含沙射影[同]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①使用范围包括语言、行动,程度较后者重;②使用范围只包括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6.①八面玲珑②面面俱到[同]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

[异]①多含贬义,偏重处事手腕圆滑;②中性词,偏重应付得十分周到。

7.①半斤八两②势均力敌[同]彼此一样,不分上下。

[异]①强调水平相等,多含贬义;②偏重力量相等。

8.①抱残守缺②敝帚自珍[同]有“守着旧东西”的意思。

[异]①贬义词,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鲜事物;②褒义词,谦辞,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9.①本末倒置②舍本逐末[同]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异]①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②偏重舍弃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0.①别具一格②别开生面[同]给人以新的印象、新的感觉。

[异]①偏重“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多用于文学创作和某些事物;②偏重“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

11.①病入膏肓②不可救药[同]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①偏重“病重”,比喻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②偏重“救药”,强调无药可救。

12.①博闻强识②见多识广[同]有“见识广”的意思。

[异]①偏重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②偏重阅历深,经验丰富,多用于口语。

13.①捕风捉影②无中生有[同]有“凭空捏造”的意思。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近义成语辨析(共六类90组)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近义成语辨析(共六类90组)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一、根据成语的意义侧重点不同辨析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贪图安逸,[后者]侧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创新。

4.不由自主情不自禁[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前者]侧重下意识,以及环境的影响;[后者]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才用。

5.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都可]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前者]侧重于满眼都是;[后者]侧重于看不过来,来不及一一欣赏。

6.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都形容]“内容丰富、齐全”。

[前者]侧重于无所不包,一般就整体说的;[后者]侧重于无所不有,一般就某一方面说的。

7.口蜜腹剑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

[前者]侧重嘴甜,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里阴险毒辣,[后者]侧重脸笑,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8.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侧重指对景物的留恋。

9.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后者]侧重于“一天天坏下去”。

10.目光如豆鼠目寸光[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

[前者]侧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侧重在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11.目不暇接应接不暇[都可]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但“应接不暇”还可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目不暇接”不能。

12.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

[前者]侧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侧重在正合分寸。

1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面;[后者]仅指自己做出榜样(则:准则)。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 安分守已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素:平日,往常)3、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部、班:门类,次序;就:遵照.)4、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5、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6、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后者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7、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8、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9、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10、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1、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比比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13、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见近义成语(熟语)辨析》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见近义成语(熟语)辨析》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见近义成语(熟语)辨析》1.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泰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后者强调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后者强调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

3.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于“病”,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后者偏重于“救”,多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的言论之意。

前者强调言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刊:古代指削除错字),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后者强调言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

5.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均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但后者还可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6.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能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指不整齐,不一致。

前者形容不一致,有差别。

侧重长短、高低、大小方面;后者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8.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后者则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9.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做横向比较,表示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后者做纵向比较,表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10.风言风语/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前者还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闻,后者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11.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钱财。

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毫不在乎,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过多。

12.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前者指守本分,不做超出本分的事;后者则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试卷中常考近义成语辨析150组

试卷中常考近义成语辨析150组

试卷中常考近义成语辨析150组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听到这个消息很震惊。

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情况,不一定是坏事;后者指的是卑鄙残酷的事实令人惊讶地糟糕,指的是坏人和坏事。

2.自满,享受生活都有很得意之意。

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没有透彻的了解或对情况了解不够。

前者意味着你想要理解一个总体的想法,而不是彻底的理解,关注态度,这是一个中性的词;后者主要是指没有经过分析和思考,侧重于方法的普遍接受,这是一个贬义词。

4,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前者指受听觉和视觉的影响;后者是指由于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个性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5.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作出榜样。

6.独一无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7.不治之症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8,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是用稀薄的空气制成的。

但前者不注重事实依据;后者侧重于最初的缺席,语气更加生动。

9.未发表的理论,不容易的理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0,不识好歹,不识抬举他们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友善。

但前者包括不重视他人的尊重、赞扬和提升;后者意味着他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11.鞭子够不着,灰尘够不着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12,另眼相看,刮目相看所有这些都有特殊待遇的含义。

但前者进行横向比较,表明一个人不同于一般人;后者进行纵向比较,去除旧印象,以新视角看待。

13.深入人心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近义成语辨析方法剖析共23页文档

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近义成语辨析方法剖析共23页文档
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近义成语辨析方法 剖析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高频近义成语辨析(共70组)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高频近义成语辨析(共70组)

高考语文高频近义成语辨析1.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2.痴心妄想/胡思乱想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3.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

4.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5.粗心大意/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马虎虎。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6.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7.道貌岸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8.等量齐观/一视同仁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物。

等,同等。

齐,一样。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多用于人。

9.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又得势或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死灰,熄灭的火灰。

10.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11.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12.翻云覆雨/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13.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

坠,掉下。

14.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复习【最易混淆的近义成语熟语辨析】卷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二者都有“守本分,不越轨”之意,但“安分守己”重在守本分,不为非作歹;而“循规蹈矩”重在守规矩,不敢创新,不敢乱说乱动。

比如:他家做点小生意,向来安分守己,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这个孩子有礼有貌,循规蹈矩,老师们都喜欢他。

2.鞭长莫及望尘莫及虽然二词都有“莫及”二字,但意思完全不同。

“鞭长莫及”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则比喻远远落后。

前者有无法管理之意,后者指无法追及。

比如:旧中国国民党政府虽然也宣称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但是由于没有强大的海军,鞭长莫及,对于那里的一些岛礁并没有实行实际上的控制。

自从生了这场病,对于班上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李芳已经望尘莫及,再也无法赶上了。

3.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它们都有“与众不同”之意,但强调的重点不同:“别具一格”重在“格”,重在格调、风格,表示与其他不同;“不落窠臼”强调不落俗套。

比如:同其他地方的园子不同,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别具一格。

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值得一读。

4.不负众望不孚众望这两个词因为读音相近而容易混淆,其实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反。

“不负众望”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之意,“不孚众望”则是“不合乎大家的期望”之意。

比如: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和训练,刘翔终于不负众望,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绩。

经过调查组一段时间的考查,发现马显明不孚众望,很多人对他都有意见,并不能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

5.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专用来指消息等传播很快,“不翼而飞”则多用来指东西突然不见了(有时也用来指传播迅速)。

比如:昨天晚上常委会才做出的关于撤消张华职务的决议,本来是要求各位常委保密,后天才公布的,谁知这消息竟不胫而走,今天早上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这本书早上明明是放在桌子上的,下午就不翼而飞,再也找不着了。

6.不以为然不以为意此二词只有一字之差,主要区别在“然”和“意”字上。

“然”是正确的意思》“不以为然”就是不认为是正确的;“意”是心意之意,“不以为意”就是没有放在心上之意。

比如:老师一再给他指出错误,他却不以为然,照旧我行我素。

尽管队员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不以为意,天天早出晚归,决心要为祖国做出贡献。

7.不绝如缕络绎不绝“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声音细弱连绵(有时也用来形容局面危急),“络绎不绝”则用来指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比如:在这夜深人静的半夜,远处传来的琴声不绝如缕,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8.不可理喻不可理解虽然两词都有“不可理”三字,但意思却全然不同。

“不可理喻”是不能用道理使人明白,适用于对别人;“不可理解”是理解不了,多用在自己身上。

比如:他这个人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一点道理也不讲。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茨学校种种不可理解的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9.粗心大意粗枝大叶此二词都含有粗心之意,但“粗心大意”指做事不细心,马虎;“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

比如:这种题目处处有陷阱,你可不要粗心大意。

儿子以后的来信也都大同小异,无非是粗枝大叶地说说学校的一些事情。

10.春风得意如坐春风“春风得意”指一个人运气好(现在稍含贬义),什么都顺利;“如坐春风”则专门用来形容聆听名师的教诲:二者意思完全不同。

比如:那几年,成克杰春风得意,官运亨通,步步高升,没多久就成了一位省部级高官。

华罗庚的一席话,使他如坐春风,脑筋顿时开窍,好多以前穷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似乎完全明白了。

11.道貌岸然一本正经两词都形容正经严肃的外貌,但“道貌岸然”现多作贬义,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样子;“一本正经”还含有非常认真的意思,虽然有时也带有讽刺的意味。

谁能想到这个道貌岸然的市长,在背地里居然给他的情妇下跪。

谢霆锋这次似乎有意要摆脱坏男孩的形象,在这部电视剧里一本正经地演着唐僧的角色。

12.耳闻目睹耳濡目染虽然此二词都有“耳”和“闻”两字,但区别比较明显:“耳闻目睹”指听到的和看到的事物,“耳濡目染”则指受到的影响。

比如:生活在那些贫困生的周围,耳闻目睹的都是那些贫困生艰难困苦的生活情。

他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可能是耳濡目染的缘故吧,儿子才八岁,就什么刀枪跟棍棒都耍得有模有样了。

13.各有千秋半斤八两此二词貌似意思相近,实则并不相同。

“各有千秋”是褒义词,专指进行比较的各个人(或物)各有各的优点;“半斤八两”则指进行比较的人或物都差不多,是中性词,且常含贬义。

比如:晋朝王羲之的字和顾恺之的画,可以说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耿其昌投靠了汪精卫,龙成文卖身给日本人,这二人半斤八两,谁都不是好货。

14.改头换面改弦更张它们虽都有“与以前不同”之意,但适用对象不同:“改头换面”用于外表或形式的改变,“改弦更张”则多指方针、策略的改变。

比如:作家如果不深入生活,他的作品必将跳不出自己的“圈子”:故事、人物都是老一套,只不过改头换面,昨天叫张三,今天称李四罢了。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他如果及时改弦更张,下决心学会,也不会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天下的结局。

15.黄粱美梦南柯一梦它们形容的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意思各有侧重:“黄粱美梦”偏重指梦想不能实现,多含贬义;“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指空欢喜,贬义不重。

比如:台湾人民用自己手中的选票,作出了庄严的回答,粉碎了陈水扁之流搞“台独”的黄粱美梦。

冯明安慰他说:“人生的名利富貴,只不過是南柯一梦,转眼即空,何苦汲汲追求呢?”16.绘声绘色有声有色此二词都含“叙述、描述生动”之意,有时可以互换,但“有声有色”重在指叙述、描写的内容,而“绘声绘色”则重在指叙述和描写者的技巧。

比如:这本书写得有声有色,让人看得舍不得停下来。

王大伯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当年打鬼子的故事,我们都听得入迷了。

17.骇人听闻耸人听闻此二词都有“消息让人吃惊”之意,其区别是:“骇人听闻”指真实的事情,“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的事情。

比如: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杀人惨案。

西方的一些媒体往往喜欢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假新闻,用以哗众取宠,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18.见异思迁见贤思齐此二词的区别在于:“见异思迁”是贬义词,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见贤思齐”是褒义词,指向好人好事看齐、学习。

比如:有的人对工作单位的选择总是见异思迁,今天想干这样,明天又想干那样,结果什么也没干好。

向先进学习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我们就是应该见贤思齐嘛。

19.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虽然这两个词都有“不绕弯子”的意思,但“开宗明义”重在阐明主旨,“开门见山”重在提及话题。

比如:文章要写得短小精悍,最好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读书要注意读第一章,因为第一章往往开宗明义,阐明全书的主旨。

20.空穴来风无稽之谈此二词意思本来完全相反,“空穴来风”指事情并非完全没有根据,而“无稽之谈”指完全没有根据。

但由于“空穴来风”容易被一些人因“空穴”二字而望文生义地误解为没有根据,此二词便容易被混淆了。

比如:这些代表着成绩的数据,不可能全是空穴来风,得靠一点一滴的辛劳才换得来!美国众议院作出的决议,肆无忌惮地攻击我国的人权问题,其中所谓的“事例”,全是无稽之谈,完全不是事实。

21.每时每刻无时无刻由于此二词都有“时刻”二字,一些粗心的人便容易混淆它们。

其实,它们意思完全相反:“每时每刻”讲“时刻”都有,多用于肯定句;“无时无刻”讲“时刻”都无,多用于否定句。

比如:张小明这段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奥运火炬在全世界各地的传递情况。

对于儿子的治疗情况,老关夫妻无时无刻不在心里挂念着。

22.目不暇接应接不暇此二词虽都有表示东西过多之意,但只是在形容眼前景物太多、看不过来时才可以通用;“目不暇接”着重指眼睛“看”,看的事物或人是静止的;而“应接不暇”着重指眼睛“应付”不过来,看的事物或人是迎着看者来的。

比如:故宫博物馆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目不暇给。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山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23.巧夺天工鬼斧神工此二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的精美,但“鬼斧神工”还可用来形容天然景物,“巧夺天工”则只能形容人工制作的东西。

比如:①依山而建的悬空寺,其建筑结构设计之奇特,工艺之精美,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②苍山如屏,洱海如画,如此美景,真是鬼斧神工,让人惊叹不已。

24.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或装作没看见,并不强调经常见到;“熟视无睹”则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有“经常见到”之意。

比如:①为什么警察对这位闯红灯的汽车司机视而不见呢?②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如果对社会生活熟视无睹,他就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25.昙花一现稍纵即逝此二词都有表示时间短的意思,但“昙花一现”强调“出现”的时间短,且往往有贬义;“稍纵即逝”强调“纵”的时间短,强调不能“纵”。

比如:①自从父亲在三年前的那天晚上昙花一现般出现在我眼前一次之后,至今我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②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你必须紧紧抓住,不然,稍纵即逝,再也不会碰上了。

26.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它们都有“什么地方什么细节都照顾到了”之意,但“无微不至”是褒义词,表示照顾周到,体贴入微,强调的是关心的细小;而“无所不至”则表示什么地方都去过,强调的是足迹所到的地方,且稍含贬义。

比如:①周总理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关心,总是无微不至的。

②对于农民起义,封建统治者的方针就是剿灭和招抚并用,分化瓦解,残酷镇压,无所不至。

27.信口雌黄信口开河它们都有“随口乱说”之意,但“信口雌黄”多指随便批评、诬蔑,变异程度较深;“信口开河”多指随便乱说,漫无边际,贬抑程度较浅,有时甚至是中性词。

比如:①个别国外政要诬蔑我国的人权问题,简直是信口雌黄,纯属无中生有。

②学术报告讲求严密科学的语言,来不得半点信口开河。

28.休戚与共患难与共“休戚与共”词义范围较宽,包括祸、福两方面;“患难与共”则只指患难。

比如:①夫妻一向是有福共享,有難同當,休戚与共。

②伪满时,我和长锁爹一起被日本宪兵抓去当劳工,朝夕相处,患难与共。

29.相提并论并驾齐驱此二词的区别在于:“相提并论”用在“论”,即谈论或看待;“并驾齐驱”用在“驱”,即指前进或排名。

比如:①小牛队如虹的气势足以让人们想起当年的公牛队,现在已经有人在拿他们和公牛队当年创造的72胜10的历史最佳战绩相提并论了。

②洪堡在柏林大学的改革,确立了学术自由的准则,科学教育开始与人文教育并驾齐驱。

30.一发而不可收一发而不可收拾一字之差使这两个词意思产生不同:“一发而不可收”指行为动作开始之后便控制不了,停不下来;“一发而不可收拾”则专指结局更加无法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