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一)——5分5分地认时间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教案新人教版(1)

认识时间(一)评价方案1.通过游戏、观察、演示等活动,学会读、写几时几分。
达到目标1的评价。
2.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知道1时=60分。
达到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游戏,感知关系教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报数”游戏。
报数的规则是先请12名同学1个1个地报数,报到12后,再请这12名同学5个5地数数,看看会数到几?学生报数活动。
教师:12名同学5个5个地数,最后会数到几呢?教师: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发现这12名同学5个5个地数数,最后数到的是60。
(二)情境再现,导人新课教师:就像刚才的报数游戏一样,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也有这样的一组数字朋友,他们也是12个,也和60这个数有关系。
教师: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认读整时,你能读出下面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吗?(课件显示例1上课的时间。
)学生尝试认读,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三)活动探究,自主学习1.钟面结构的回顾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学生: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 2个数。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教师用手在教具上比画1小格)是什么意思?2.认识1分、几分师:对。
分针是用来记分的。
分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边说边用课件演示1分,如下图。
)数一数,填一填。
教师:分针在钟面上走2个小格的时间是几分?3小格、4小格呢?教师:好,现在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1,经过了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教师(继续拨动钟面,分针1格1格走向刻度2):现在分针指向刻度2,经过了几分?为什么?教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刻度数,各经过了几分。
《认识时间》教案

《认识时间》教案《认识时间》教案1活动目的:1、分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的突出特征。
2、理解简单时间先后发生的时序关系。
活动内容:活动一:早上和晚上1、出示早上和晚上的图片,请孩子观察。
2、比较2张图片上的不同之处。
3、表述联系:早上,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小朋友起床了!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来了!小朋友睡觉了!提示:结合一日生活的具体细节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语言输入。
活动二:我们的一天1、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把孩子和家人一天当中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照片式的图片式的)例如: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幼儿园。
白天---孩子上幼儿园,爸妈上班。
晚上---回到家,吃完饭,看电视,做游戏,做家务,洗漱,准备睡觉。
黑夜---天很黑,天上有月亮,星星,大家睡觉了。
2、对话交流:早晨起床之后要做哪些事情?白天谁去上幼儿园?谁要上班?晚上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天黑了,大家都睡着了,这是什么时候?提示: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学习“先……然后/再……”,理解简单时间的先后顺序,比如:“早上起床,我先穿衣服,然后再洗脸刷牙。
”“我先洗洗手,然后再吃东西。
”活动三:游戏1、成人说情景,让孩子判断是什么时间。
(白天,晚上,早上,黑夜)如:天黑了,大家都睡觉了---黑夜小朋友在幼儿园做游戏---白天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早上洗澡,准备睡觉----晚上2、成人准备不同时间的背景图,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活动要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
《认识时间》教案2设计理念: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认识时间教案(通用14篇)

•••••••••••••••••认识时间教案认识时间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时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时间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能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看半点。
2、懂得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看半点。
难点:初步学会看半点。
活动准备卡通图片六份、硬纸板时钟面若干个(每位幼儿人手一份)、“小火车”一辆、粗黑水笔一支。
活动过程一、导入:孩子们,再过两个月你们要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了!期待吗?王老师觉得生活当中有一样东西很重要,就是时间,等你们上小学了,“时间”会显得更加重要。
二、巩固整点1、钟面数字粘贴指导语:我做了一个钟面,想要更好地了解时间,但是还没有完成,请你观察一下还有什么没有做好?(出示钟面)。
幼儿:钟面上缺少数字。
指导语:我想请你们帮我完成钟面上数字粘贴的工作。
幼儿操作,教师评价小结:小结:这个又粗又短的针叫时针,这个又细又长的针是分针。
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2、根据图片时间拨钟,巩固整点。
(贴图片)指导语:刚才你们帮我完成了钟面,我要奖励你们小图片,你知道这张卡片在钟面上在哪一个时间段?(出示一张卡通图片,请得到图片奖励的幼儿将卡通图片贴于钟面时间段对应位置:小学生进校8:00,教师简短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点。
)依次奖励卡通图片两张:小学生锻炼10:00、小学生午休12:00,请两名幼儿上来将图片贴于钟面时间段对应位置。
幼儿操作,教师简单小结评价: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是10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2,是12点。
三、初步学看半点1、根据提示拨钟。
(拨钟面指针)指导语:小朋友们思考一下小学生8点进校,你们觉得几点起床比较合适?请幼儿拨一拨起床时间。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讲解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讲解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根底。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根底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第一课时认识时间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分〔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1小格〕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是分两个层次编排的:第一层次是用读分钟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践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作息时间。
与一年级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教材在编排上还体现了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来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1课时认识时间(一)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实际单位“分”,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
2.经历猜一猜、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模型思想。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重点:能5分5分地读取时间,能读出几时几分。
难点: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课件、钟面。
猜谜语: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说没有嘴,会跑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打一物。
(钟表。
)师:钟表有什么用?师:生活中我们说几点几分,数学语言中我们说几时几分。
今天,让我们在时间的“滴答滴答”声中,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
)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钟表模型。
师: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板书。
)生:12个数,时针,分针。
师:我们一起数一下这12个数。
师:钟面上相邻两个数之间是一大格,仔细观察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生:12大格。
师:每一个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生:每一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我们一起5个5个来数一下钟面上的小格。
(课件出示。
)师:好,请你说一下,从12到1是几小格?从12到3是几小格?从12到8呢?2.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一)说课稿

《认识时间》(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认识时间》。
接下来,我将从学情、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以生为本说学情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核心理念,基于培智学生的障碍类型复杂,障碍程度各不相同,学习需求、起点、方式与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的特点,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基于学生的现有能力和认知水平为前提。
本班现有学生7人,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成以下三个层次:A层学生认知能力强,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且都有语言和指令听从能力。
B层学生能参与课堂,有一定的语言和简单的指令听从能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C层学生没有语言,认知能力较差。
根据学情,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时间》(一)二、文本分析说教材《认识时间》是人教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能够认识整点的时间,知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基于标准说目标基于学情和教学内容依据生活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现有能力和认知发展规律,我拟订了以下可操作、可测量的表现目标:目标1、能认识时间(重难点)A:能独立认识时间。
B:能在语言提示下认识时间。
C:能初步感知时间。
目标2、能认识时针和分钟。
A:能正确分辨时针和分针。
B:能在语言提示下分辨时针和分针。
C:能在肢体提示下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目标3、初步建立时间的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如何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的选择是核心和关键。
四:因材施教说方法科学合理的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学生现有能力和发展特点,我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通过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分解支持教学、建构教学等综合运用,借助板书演示、实物教具和学具的合理运用,充分给予学生感知、体验、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真切的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认识时间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时间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设计说明《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
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知道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而本节课则是教学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来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 =60 分。
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动手过程来感受时间,使他们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从而构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构成本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动中认时间、表示时间,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60 分。
2、在认、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蕴含的时间观念。
3、通过时间与生活联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认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小钟。
教学预设: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想认识她吗?(课件出示婷婷的录像)师: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生:起床、吃早餐、上学、上课。
师:她什么时间起床?你是怎么认的?她什么时间吃早餐呢?怎么认的呢?(学生一一口答)师:婷婷上学和上课的时间你们都会认吗?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一说)归纳: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二、指导探究1 、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1 )(课件出示图片)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做操)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出示钟面 9:15),你们还会认吗?( 2 )是几时几分呢?谁会认?(学生尝试认读,并指导写出9:15)( 3 )分针指着 3 ,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时 15 分呢?(学生尝试说)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
小学数学评课稿《认识时间》听课反思评课稿

小学数学评课稿《认识时间》听课反思评课稿前天听了我校荆睿老师的数学课,感受颇深,荆睿老师是我校今年新进的数学老师,他高高的个子,帅帅的,是一位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阳光男孩,荆老师的汇报课讲的是《认识时间》,整节课,他不紧不慢,脸上始终面带微笑,从其课堂上可以看出荆老师是一位性格温和、亲和力极强的老师。
这节课的可取之处:1、借助课件教学,能把抽象的时间教学变的直观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2、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
学生准备的有自己动手制作的小钟表,我看到有很多学生制作的小钟表形式多样,很漂亮,借助于制作的学具,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积极性将会更大。
当然由于荆老师教学经验不足,存在问题,在所难免。
特提出以下几点,共同学习:1、数学课上师生互动特别重要,本节课师生互动很少,或者说学生不理解老师说话的意思,不知道该干什么,经常出现启而不发、没有响应的尴尬局面。
2、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逻辑性、严密性更要通俗易懂性,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说的太深奥、学生听不懂,说的既准确又浅显易懂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3、教师提问学生时应适时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这将会使学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今后荆老师在师傅的带领下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第一课时主要是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重点是用5分5分的方法读取时间和正确写出几时几分,难点是学会正确读取时间的方法,特别是快接近下一时刻的时间认读。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
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学具、课件演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从学生最后的掌握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也是相当不错。
通过这次听课让我懂得了无论怎么难的知识点,只要我们教师不着急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地来说,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来理清,这样所到达的效果远远超出教师直接教给孩子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小夏季作息时间表
8:15
早自习
10:00
课间操
12:10
吃午餐
12:50
午休
3:15
放学
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大
小
格
格
钟面上一共有( 12 )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面有( 5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60 )个小格,
12 11 10
5
1 2
9
3
8
4
765
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
12 11 10 9 8 7
6
1 2
3
4 5
12 11 10
1 2
9
3
8
4
765
时针走1大格就是1时。
时针走一个大格 分针走一圈
1时 = 60分
我会连线 1:10 11:15 4:20 5:35
8∶55
7∶15
1∶20
5∶25
10∶45
大约8时
大约9时
大约5时
10
2
9
3
8
4
765
9时
9:00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 5 9时5分
9:05
5 10
钟面上一共60个小格。
9时5分 9:05
6时25分 6:25
12时45分 12:45
认识时间
12 11
10
9
8 7 6
1 2
3
4 5
1
12 11 10
1 2
9
3
8
4
765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
10
2
9
3
8
4
765
1时=60分
体验一小时有多长 课加间上一休(1息节0是)课(分是1,(0就)40是分),分1小再,时。
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
银行点钞 机点1500张人 民币
一分钟可以生 产600瓶可乐
中央电视
一分钟 台播音员播180 个字
一分钟能生产 一分钟能生产2台
1600支 1
10
2
9
3
8
4
765
1小时
12 11
1
10
2
9
3
8
4
7 65
时针走一大格,时间经过 1 小时。
45分
60分
55分
5分
12 11
1
10
2
10分
9
3
8
4
7 65
20分
分针走一小格,时间经过 1 分钟。 分针走一圈,时间经过 60 分。
11 12 1
10
2
9
3
8
4
765
11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