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建筑及环境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城市老年公寓规划和设计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城市老年公寓规划和设计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城市老年公寓规划和设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年公寓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老年公寓是为老年人提供独立生活空间、健康和休闲服务的居住场所,是老年人居住的一种形式。

其规划和设计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宜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1、老年公寓规划老年公寓规划需遵循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理念,结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城市发展实际,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老年公寓的规划应考虑以下因素:1)选址:老年人的出行较为不便,因此老年公寓应当选址在交通方便、商业配套较为完善、生活设施比较齐全的地方。

2)户型设计:老年公寓的户型要适合老年人居住,建议选择一室户或二室户,户型应该宽敞明亮,环境得以通风采光,设有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进出。

3)入住标准:针对老年人的入住标准应有明确规定,入住标准主要考虑老人年龄、健康状况、收入和居住需求等方面,如入住要求必须年满60周岁以上,身体状况良好等。

4)配套设施:园区内应设置拓展培训、羽毛球、健身、瑜伽、美术、舞蹈等娱乐活动场地,以及诊所、药房等医疗服务。

5)安全设计:老年公寓在设计时应该注重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以及设有紧急呼叫设施等安全设备,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2、老年公寓设计老年公寓的设计应该遵循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确保老年人能够舒适、安全地居住。

老年公寓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环境设计:老年公寓应该环境干净整洁,窗户设备应该清晰、便于使用,避免窗户难以关闭等安全隐患。

还需设有垃圾处理设施,保持环境整洁。

2)设施设计:公寓内应配备卫生间、厨房、晾衣区等家居设施,卫生间必须设有无障碍设施和扶手等方便老年人使用的设备,厨房的台面和水槽高度亦需和老年人身高相适应。

公寓内还应设有电话、电视、空调、暖气等基础设施,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3)可达性设计: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受限,因此设计师应考虑公寓内的可达性设计。

简论老年人建筑的空间、环境及其形象

简论老年人建筑的空间、环境及其形象

简论老年人建筑的空间、环境及其形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这样一来也对我国的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很多影响。

这其中,在建筑空间、环境和形象方面的建设是最能体现出我国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的,这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和室内外设计行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标签老年人;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了1.5989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2%。

人口的老龄化问题逐渐被重视,同时人口老龄化结构也逐渐进入了发展期。

为了更好的营造出一个适合老年人生活和发展的建筑空间环境,从其中体现出对老年人的关怀。

现在,在建筑行业和室内外设计行业都很关心这类问题的发展,也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正是对老年人生活的建筑空间、环境和形象作了简要的分析。

1、老年人建筑环境设计理念根据对老年人的心里特征和生理习惯的分析,要想更好的营造出一个适合老年人生活和有益于他们健康的建筑环境,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要突出它弥补性的作用,就是在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的情况下进行充分的考虑,要做到的是对他们有利,但并不是过分的保护他们,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安全和方便的活动,可以发挥出建筑的最大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弥补性建筑环境。

比如要对老年人的视听特点充分的考虑,在对建筑空间环境尺度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尽量的提供小尺度的环境,创造出一个近距离的接触,避免因为环境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对空间形态处理的时候,应该尽量的提供熟悉的,并且可以唤醒记忆的形体、标识和符号,这样有利于对功能和反应上的不足有效的弥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安全的步行环境在设计的时候,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的功能性因素就是安全性。

因为老年人在生理方面对环境的感知力比较差,对刺激的反应灵敏性也比较低,这样就很容易引发危险,所以必须要对环境设计进行弥补。

首先是在步行的路面不能存在高差,避免在行走的過程中跌倒或者被绊倒;其次,在对路面进行铺设的时候,要选择防滑材料;再次,对于外部通道和易湿水的位置,需要特殊考虑,对于需要借助辅助性工具或者购物车的老人,要考虑到步行路面的宽度;最后就是避免在步行的空间出现突起物,对老年人要设置适当的休息场所。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标准:
1. 建筑基地选择:应在工程地质条件稳定、日照充足、通风良好、交通方便的区域,且应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生产、储运的区域。

2. 无障碍设计:二层及以上楼层设有老年人的生活用房、医疗保健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的养老设施应设无障碍电梯,且至少1台为医用电梯。

3. 地面材料:地面应采用不易碎裂、耐磨、防滑、平整的材料。

4. 色彩与标识设计:建筑应进行色彩与标识设计,且色彩柔和温暖,标识应字体醒目、图案清晰。

5. 耐火等级:老年人用房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且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应按重点设防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

6. 无障碍设计:建筑及其场地均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规定。

7. 楼板和隔墙隔音:主要用房的隔墙和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应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75dB。

8. 结构形式:养老设施的结构形式宜采用框架结构,楼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9. 出入口与安全出口:养老设施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遗体、废弃物出入口之用。

卧室、起居室、活动室、康复室应有良好的自然
通风和采光,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卧室房门至最近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卧室房门至最近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15m。

这些标准是根据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制定的,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是指为了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设计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居住建筑,成为了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他们的行动能力和视力听力等感官功能也会逐渐减弱。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便利性,比如在楼梯设计上要考虑到轮椅的通行,扶手的设置等。

另外,在照明和通风设计上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视力和呼吸系统的特点,保证室内光线明亮,通风良好。

其次,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问题。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安全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防滑、防摔等安全措施,比如在卫生间、浴室等易滑倒的地方铺设防滑地砖,扶手的设置等。

另外,建筑设计中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防火、防盗等安全问题,保证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安全可靠。

最后,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社交和心理需求。

老年人往往需要更多的社交和交流,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公共活动场所的设置,比如健身房、图书馆、活动室等。

另外,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也需要考虑到,比如绿化、座椅设置、便利设施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综上所述,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安全问题以及社交心理需求。

只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才能设计出更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建筑环境。

希望相关部门和设计师们能够重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便利的居住环境。

如何做老年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

如何做老年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

老年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一、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许多老年建筑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和变迁,如何对这些老年建筑进行立面改造,使其更适应现代城市的需求,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为一座老年建筑设计了一套立面改造方案,旨在提升其整体形态和功能性,使其更具活力和现代感。

二、改造前调研在进行立面改造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了解了该建筑的历史、风格、结构和使用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该建筑年久失修,立面已经出现了裂缝、色彩褪去等问题,整体呈现出较为陈旧的风貌。

三、设计理念在立面改造设计中,我们遵循了以下设计理念:1.尊重历史: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尊重建筑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留其原始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2.功能完善:根据现代城市的需要,我们优化了建筑的功能性,增加了部分公共空间和活动空间,使其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3.美化环境:通过立面改造,我们致力于使建筑更加美观、整洁和现代化,提升其周围环境的整体质量。

四、设计方案1.立面修复:首先对建筑立面进行修复,填补裂缝,修复破损的部分,更新颜色,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我们选择了具有现代感的深灰色调作为主色调,搭配适当的装饰元素,使建筑更加具有时尚感和现代感。

2.功能优化:在建筑的立面空间中,我们增加了一些公共休息区、植物种植区等功能性空间,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活动选择和休息场所。

同时,我们在建筑立面上设置了LED灯饰,以增加夜晚的建筑亮度和视觉效果。

3.绿化美化:建筑立面的绿化也是我们着重考虑的部分,我们在立面上设置了一些植物种植区,种植了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为建筑增添了一丝活力和绿意。

4.结构加固: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们在立面改造的同时进行了结构加固,对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了检修和补强,确保建筑经久耐用。

五、效果展示通过以上立面改造方案设计,我们为这座老年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现代感,使其焕发出新的魅力。

建筑在立面上的修复和优化让原本陈旧的风貌焕然一新,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要求要求规范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要求要求规范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来源:收集点击数:1036次更新时间:2010-8-20 11:18:35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1999)1 总则1.0.1为适应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

l.0.3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为老年人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

具备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可兼为老年人使用。

1.0.4老年人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老龄阶段 The Aged Phase60周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段。

2.0.2自理老人Self-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

2.O.3介助老人 Device- 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

2.O.4介护老人 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0.5老年住宅 House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住宅。

2.0.6老年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

2.0.7老人院(养老院) Home for the Aged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O.8托老所 Nursery for the Aged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可分日托和全托两种。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前言: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时,应努力设计出既能符合老年人的体能、心态特征又能满足建筑物的安全、适用、卫生等基本功能要求的新型建筑,以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一、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特点1、自立性、健康性、安全性低龄老人与正常人的生活没有多少差别,有意识地提高老年人的自立性,是使老年人更多地享受正常人生活的最好方式。

自立性是建立在健康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的,避免由于盲目强调自立而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地面高差的消除;走廊宽度的加大;报警装置的设置;地面材料的防滑处理;墙面扶手的安装等等,都是给老年人在增加安全度的前提下多了一些自立的可能性。

老年人使用的设备和设施应按老年人的人体尺度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设计。

空间布局以有利老年人自信心为原则,以增进老年人机体活动的愿望和更长久维护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为目标。

比如:厨房的吊柜和低柜尺寸要适当减小,避免由于过高取物需要攀登或过低取物时弯腰的不便等。

2、功能性老年人由于行动迟缓,因而在居住空间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要完全消除地面的高差,让老年人能自由地在住宅内行走,要合理缜密地布置室内家具设备,其尺寸要方便老人使用,吊柜和低柜的高度应适宜,避免由于过高或过低取物带来的不便。

走廊、房门、卫生间等尺寸应适当加大,以便于老年人借助轮椅或在外力协助下行走。

3、适用性老年人居住建筑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发挥余热的更多空间,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子女的不同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并给子女留有相应的余地。

老年人应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并保证有较好的休息环境特别是需要照顾的老年人,需要子女或护理人员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这就提出了对于老年人居住建筑在考虑到老年人需求的同时兼顾其他人的需求,即居住条件的多元性。

在老年人居住建筑中,两代居住的设计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不同需求,为两者创造了较好的居住条件,同时又达到了长期照顾老年人的目的。

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

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

维普资讯
2 0 o6 0 7N .

岭, : 等 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
13 9
虑 , 措 困难 。听力 的损 失是 因耳 的外 周 机 制 和 中 举 枢机 制 的变化形 成 , 对 于 老年 人 的定 向和 与其 环 它 境保 持接 触具有 决 定性 的作 用 , 还 引 起 老 年人 因 它 对各种 声 音分辨 困 难而 发 生 误 解 , 而 导致 行 为失 从
在 人一环 境关 系理 论 中 , 境 的定 义 具 有 极 广 环
生活 , 这种老年哲学的兴起导致退休 生活的丰富多
彩 。 随着经济 和科 学 技 术 的发 展 , 的寿命 正 在 延 人
的涵盖面, 凡独立于人之外的一切事物都是环境 , 包
括人 文 与物质 的 所有 要 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环 境 之 间是交 互 、 渗透 、 发展 的关 系 , 能 动性 的交 替 关 系 … 。相 马 是
该是环境决定论者 , 人可以改变环境 , 使其达到更好
的行 为效果 。
的减弱。这是 自 然的生理变化表现 , 如神经传导速
度减 慢 , 致老人 动作 缓 慢 , 应 灵 活性 差 ; 导 反 前庭 器 官功 能减 退 , 易 失 去 平衡 ; 肤增 厚 , 觉不 灵 身体 皮 感 敏 , 肉容 易疲 劳 , 肌 耐力 减退 , 能坚持 长 时间 运动 ; 不
收稿 日期 :0 60 —3 20 - 1 6 作者简介 : 宋 岭( 90一) 女 , 17 , 河南 郑州人 , 副教授 , 在读博 士 , 主 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 面的研究。
不 能理解 周 围所 发 生 的事 , 能 分辨 自己所 处 的环 不 境 。这种无 能为 力 的状 态 , 又将 引起 恐惧 、 张 和焦 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老年建筑及环境设计【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老年化现象日益严重。

基于该群体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城市老年化建筑和环境设计对城市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

笔者将通过对城市老年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和老年人的居住现状的分析,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对老年建筑的内外环境设计策略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Abstract: Accompanied by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the growing phenomenon of an aging urban population. Special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needs of the group-based, urban aging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urba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new standards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I will by necessity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elderly living 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urban elderly, combin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lder persons, to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on the older building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design strategies.Keywords: elderly urba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design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国际老年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老龄问题也日益凸显。

老有所安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思想。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为这一特殊群体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出发,在建筑中体现对他们的人文关怀,是我们在这一类型建筑设计中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现阶段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和现状我国是城市老年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设计理念也不断更新。

老年人作为城市人口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城市建筑环境的设计中,往往被关注的较少,但随着我国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研究,一些相关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日渐成熟,老年建筑的设计和环境的规划已经开始初见成效。

目前,我国的城市老年人口一般都有几种居住方式,如图1所示,老人和子女共居,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的现象很普遍,老人和老人共居,一般多在老人住宅或者是养老院,养老所,福利院,敬老院等地方。

总体而言,老人独居现象已经越发普遍。

目前,很多城市居住环境中,多缺乏老年人专用的设施和场所,建筑环境设计不合理,不仅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隐秘性,更对老人参加社会活动和互相交流造成了很大障碍,老年建筑设计规划的合理性已经是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分析步入老年之后,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自身角色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的心理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老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需求,对老年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1. 生理特征人步入老年后,感知能力和肌肉骨骼,中枢神经等方面多会发生衰退现象。

首先是感知能力的减弱,使得老人视觉的灵敏度,色差弱化,听力障碍,记忆力减退,触觉和嗅觉弱化,都使得老人在生活中更为艰难,也更容易发生灼伤或者是烫伤等事故。

其次是老年人动作迟缓,灵活性变差,身体平衡性减弱,容易摔倒,肌肉容易疲劳,骨骼的弹性和韧性弱化,很容易发生骨折,因此,在老年建筑设计时候,必须注意对楼梯,门窗等方面的设计。

最后是老人对陌生化环境辨别能力差,注意力减弱,生活睡眠规律发生变化等,这些都是老年建筑环境设计必须综合考虑的问题。

2. 心理特征由于生理上的老化和器质上的病变,常引起老年人对健康和生存的更加关注和渴望,比过去有更强的安全需求,在心理上感到自己成为累赘、自卑失望;而疾病又常使老年人心理上容易产生抑郁、烦躁情绪.种种心理都会造成老年人逃避社会交往,变得更加孤独而与环境疏离.从工作岗位退出后,对家就产生了依赖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在社会和家庭中,由于地位角色的变化,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社会交往减少,信息量骤减,由帮助别人变为被别人照顾,这种失落感和孤独感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心理状态.四.城市老年建设及环境设计方案策略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老年建筑和环境的要求也不同于一般的建筑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到老年人的各方面特点进行,笔者将从老年建筑和环境设计的内部设计和外部设计两个方面探究设计方案。

1.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一)建筑公共部分的设计。

老年建筑的内部公共环境设计主要包括出入口,走廊,交通通道等方面。

在进行设计时候,首先应注意对安全出口处实行人车分离的策略,做好绿化带隔离工作,出入的通道保持宽敞便捷,可以适合轮椅的经过;对有台阶的地方采用防滑措施,安装好路灯,设计避雨棚,为行动迟缓的老人外出提供方便。

其次,在交通通道的设计中,要针对专门的轮椅,担架进行考虑,设计足够宽敞的通道,且安装的扶手要高矮适宜。

最后,要设计建造公共楼梯,注意坡度安全平缓。

(二)居住房间设计。

套内入口是连接内外的重要环节。

卧室最好面积要能摆放两张床以上为最佳,位置要向阳,通道净宽度在900mm以上,并且最好有附属卫生间。

室内位置要以安静为首选,室内电源要以方便为主要设计选择。

对于起居室的设计应遵循朝向良好、面积适宜、使用灵活等原则。

而储藏空间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简易、低负荷的原则布置。

(三)做好隔音设计老年建筑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室内设计时候要做好隔音措施,采取效果良好的隔音材料和隔音设施,对房间与房间、每户与每户、楼上与楼下之间的隔音设计,营造安然静谧的居住环境,方便老人的休闲和睡眠。

2.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建筑外部的环境设计是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要综合考虑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规划设计,营造一个便于老人的交流和休闲的环境氛围。

(一)室外交通安全设计。

老年人外出安全是整个居住区老年建筑设计的重点。

首先,要实施人车分离的设计方案,老年建筑区应划分明显的人行道,车道,道路之间应采取绿化措施进行隔离。

其次,老年居住区要设计减速带或自控红绿灯,保证老人在行车高峰期的出行安全。

最后,要设计消防车和救护车的专门通道,出现各种意外时候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处理,保证老人居住区的安全。

而且步行道和楼梯的无障碍系统和轻体耗材也要从满足角度出发,限制与机动车无关的穿行路线。

(二)休闲活动环境设计。

老人休闲活动环境的设计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方面。

首先,要结合老人记忆力减退,生理机能衰退等特点,建筑的环境设计要特点突出,风格明显,防止老人走失。

其次,进行安全性的规划。

老年人通常的活动都是散步、太极拳等缓慢运动,所以休闲空间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最后,要建立健全老人社交团体,鼓励支持老人社交团体的壮大和发展。

(三)景观的设计。

老年人的景观需求设计主要是从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个角度进行考虑。

其中软质景观的设计建议以绿色为主,或者适度的加入水体设计。

而硬质景观则包括地坪、园路、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等设施。

老年人口居住的设计景观原则应该以安全、人本、健康为主,这样才能从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对于环境质量的特殊需求。

(四)服务设施的完善性设计。

针对医疗卫生和体育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要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出发,加强教育、邮政、金融、市政等实施的配套设计,实现老人生活,学习,交流,休闲一体化,在设计时候要保证各种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结束语未来的30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如何承载4亿多老年人群的各种需求, 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课题。

老龄人口作为城市居住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各方面的重视。

加强对老年建筑和环境的规划设计,不仅仅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更是我国民本思想的必然举措。

在建筑及环境设计中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具有私密性,社交性,群居性,无障碍性的居住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更有助于加快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1] 宋岭张少伟李志民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期刊论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6期[2] 李春阳李思丽城市老龄化及城市环境设计思路的探讨[期刊论文] 《河南科学》ISTIC -2001年1期[3] 张弘老年住宅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学位论文]2008 - 湖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4] 王珍吾无障碍环境设计[期刊论文] 《住宅科技》-2003年5期[5] 张少伟李志民宋岭城市老年人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探析[期刊论文]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TIC PKU -2011年2期[6] 梁俊辉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浅析[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ISTIC -2011年9期[7] 张刘阳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浅析[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18期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