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复习知识点整理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有趣(非平庸的、隐含的、先前未知、潜在实用)模式,这些数据可以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者其他信息存储中。

挖掘流程:

(1)学习应用域(2)目标数据创建集(3)数据清洗和预处理(4)数据规约和转换(5)选择数据挖掘函数(总结、分类、回归、关联、分类) (6)选择挖掘算法(7)找寻兴趣度模式(8)模式评估和知识展示(9)使用挖掘的知识

概念/类描述:一种数据泛化形式,用汇总的、简洁的和精确的方法描述各个类和概念,通过 (1) 数据特征化:目标类数据的普通特性或者特征的汇总; (2) 数据区分:将目标类数据的普通特性与一个或者多个可比较类进行比较; (3)数据特征化和比较来得到。

关联分析:发现关联规则,这些规则展示属性-值频繁地在给定数据集中一起浮现的条件,通常要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和最小置信度阈值。

分类:找出能够描述和区分数据类或者概念的模型,以便能够使用模型预测类标号未知的对象类,导出的模型是基于训练集的分析。导出模型的算法:决策树、神经网络、贝叶斯、(遗传、粗糙集、含糊集)。

预测:建立连续值函数模型,预测空缺的或者不知道的数值数据集。

孤立点:与数据的普通行为或者模型不一致的数据对象。

聚类:分析数据对象,而不考虑已知的类标记。训练数据中不提供类标记,对象根据最大化类内的相似性和最小化类间的原则进行聚类或者分组,从而产生类标号。

第二章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时变的、非易失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部门的决策过程。从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源采集信息,存放在一个一致的模式下,并且通常驻留在单个站点。数据仓库通过数据清理、变换、继承、装入和定期刷新过程来构造。面向主题:排除无用数据,

提供特定主题的简明视图。集成的:多个异构数据源。时变的:从历史角度提供信息,隐含时间信

息。非易失的:和操作数据的分离,只提供初始装入和访问。

联机事务处理OLTP:主要任务是执行联机事务和查询处理。

联系分析处理OLAP:数据仓库系统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方面为用户或者‘知识工人’提供服务。这种系统可以用不同的格式和组织提供数据。OLAP 是一种分析技术,具有汇总、合并和会萃功

能,以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信息的能力。

特征特征面向用户功能DB 数据访问OLTP 操作处理事务DBA,办事员日常操作基于ER 当前最新读/写OLAP 信息处理分析知识工人决策支持星型,雪花时间跨度读

特征汇总用户操作访问记录优先DB 规模度量OLTP 原始,详细数千主码索引数十个高性能可用100mb-gb事务OLAP 汇总,统一数百大量扫描数百万高灵便100gb-tb 查询

多维数据模型:

多维数据模型将数据看做数据立方体,允许从多个维度对数据建模和观察。包含维表和事实表。最流行的数据仓库数据模型是多维数据模型,这种模型可以是星形模式 (事实表在中间,连接到多个维表) 、雪花模式(星型的变种,某些维表规范化,分解到附加维表,以减少冗余)、事实星座模式(多个事实表共享维表)。

数据立方体:允许从多维对数据建模和观察。它由维和事实定义。维:关于一个组织想要保存记录的透视图和实体,每一个维都有一个表与之相关联,成为维表。事实表:包括事实的名称和度量,

以及每一个相关维表的码。

方体Cuboid:每一个数据立方体。基本方体Base Cuboid:存放最底层汇总。顶点方体Apex Cuboid :最高层汇总,all 。数据立方体Data Cube:给定维的集合,可以对维的每一个可能子集产生一个方体。结果成为方体的格。

多维数据立方体:提供数据的多维视图,并允许估计算和快速访问汇总数据。

度量:数值函数,通过对给定点的各维-值对会萃数据,计算该点的度量值。

概念分层:映射序列,将底层概念映射到更普通的较高层概念。

OLAP 操作:

上卷:上卷操作通过一个维的概念分层向上攀升或者通过维规约,在数据立方体上进行会萃。下钻:下钻是上卷的逆操作,它由不太详细的数据到更详细的数据。

切片和切块:切片对一个维进行选择。切块对两个以上维进行选择,定义子立方体。

转轴:可视化操作,转动视角。钻过:跨越多个事实表。钻透:钻到后端关系表。

数据仓库模型的不同类型:

1、企业仓库:采集了关于跨部门的整个组织主题的所有信息,跨越整个组织,因此是企业范围的。

2、数据集市:是企业仓库的一个部门子集,它针对选定的主题,对于特定的用户是实用的,因此是部门范围的,其数据通常是汇总的。

3、虚拟仓库:虚拟仓库是操作数据库上视图的集合,易于建立,但需要操作数据库服务器具有剩余能力。

数据仓库的三层结构:

1 、仓库数据服务器:使用后端工具(抽取、清晰、转换、装载、刷新) 和实用程序由操作数据库和其他外部数据源提取数据,进行数据清理和变换并放入仓库底层

2、OLAP 服务器:直接实现对多维数据的操作,直接为商务用户提供来自数据仓库或者数据集市的多维数据。ROLAP:多维数据操作映射到标准关系操作。MOLAP:多维数据视图映射到数组中.HOLAP:结合,历史数据ROLAP,频繁访问数据放到MOLAP.

3 、前端客户层:包括查询和报表工具、分析工具或者数据挖掘工具。

数据仓库的设计:

1 、分析建立企业模型并映射到数据仓库概念模型;

2、逻辑模型的设计

3、物理模型的设计

OLAP 建模:维表设计 (维的变化,维表的共享,层次信息和分类信息的位置)、事实表设计 (事实表的特性,通用数据和专用数据事实表)

逻辑模型设计:

1 、系统数据量估算;

2 、数据粒度的选择;

3 、数据的分割(到各自的物理单元单独处理)

4 、表的合理划分 (字段的更新频率和访问频率不一样——稳定性)

5 、删除纯操作数据(“收款人”),增加导出字段(“销售总量”)

元数据:描述数据的数据,定义数据仓库对象的数据。包括数据仓库的结构、操作元数据 (数据血统、流通,监控信息)、用于汇总的算法、从操作环境到数据仓库的映射;关于系统性能的数据、商务元数据。

部份物化:选择性估计算各种方体子集或者子立方体。

冰山立方体: 是一个数据立方体,只存放会萃值大于某个最小支持度阈值的立方体单元。 数据立方体计算中多路数组会萃,多路计算

BUC :bottom-up computation

自底向上构造,一种计算稀疏冰山立方体的算法。

数据立方体允许以多维数据建模和观察,它由维和事实定义。

维是关于一个组织想要记录的透视或者实体,事实是数值度量的。

物理模型的设计:

1.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并行RAID )

2.索引策略(位图索引、连接索引)

3.数据存储策略与性能优化(多路会萃优化、表的归并、分割表的存放、按列存储、存储分配优 化)

4.数据装载接口

5.并行优化设计

位图索引: 在给定属性的位图索引中,属性的每一个值 v 都有一个位向量,长度为记录的总数, 如果数据表中给定行上该属性的值为 v, 则在位图索引的对应行上标注该值的位为 1,其余为 0., 不合用于基数很大的属性。

连接索引: 传统的索引将给定列上的值映射到具有该值的行的列表上, 连接索引登记来自关系数 据库的两个关系的可连接行, 对于维护来自可连接的关系的外码和之匹配的主码的联系特殊有 N 用事,且实每表个—维—有维L i 表)概。

念封层,可得到的立方体有 T = i 1

(L i +1) 多路数组会萃: 是数据立方体的高效计算方式。使用多维数组作为基本数据结构,自底向上的、 共享地计算彻底数据立方体。 使用数组直接寻址的典型 MOLAP 。

方法:最大维在形成单块的平面上。最小为在形成单面的平面上, 每一个平面必须被排序,并按大 小递增的顺序被计算。

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 不完整的、 含噪音的、不一致的

1 、数据清洗 (缺失值(缺少属性值或者某些感兴趣的属性,或者仅包含会萃数据)、噪声 (错

误或者存在偏离期望的离群值)、非一致)、

2、数据集成 (模式集成 (识别实体)、发现冗余(相关分析检测)、数据值冲突检测和处理 (不同数据源属性值不同))、

3、数据变换 (光滑 (去掉噪声)、会萃(数据汇总)、泛化(概念分层,高层替换低层)、 规范化(按比例缩放)、属性构造)

4、数据规约 (数据立方体会萃、维度规约(属性子集选择)、数值规约、离散化和概念分层 产生)、

5、数据离散化 (数值数据: 分箱、直方图、聚类、基于熵的离散化、 基于直观划分离散化 3-4-5 规则(区间的最高有效位的取值个数);

分类数据: 用户或者专家在模式级显示说明属性偏序、通过显示数据分组说明分层结构的一部份、 说明属性集但不说明偏序 (层次高,属性值个数越少)、只说明部份属性集(嵌入数据语义,是 语义相关的属性集捆绑在一起))。

噪声:被测量的变量的随机误差或者方差。

噪音数据处理: 分箱 (按箱平均值平滑、按箱中值平滑、按箱边界平滑)、回归、聚类。 规范化: 最小-最大规范化;Z-score 规范化;小数定标规范化

数据规约技术:得到数据集的规约显示,小得多, 但保持原数据的完整性。 挖掘更有效。 属性子集选择:检测并删除不相关、 弱相关或者冗余的属性和维

维规约:使用编码机制减小数据集的规模,如压缩。

数值规约:用替代的、较小的数据表示替换或者估计数据,如参数模型or 非参方法(聚类、抽样、直方图(Equi-depth 、equi-width 、v-optimal (最小方差)、maxdiff (考虑每对相邻的之间的差,桶的边界具有<桶数-1 >的最大对))。

概念分层:对一个属性递归地进行离散化,产生属性值的分层或者多分辨率划分。属性的原始数据用更高层或者离散化的值替换。

离散化:用少数区间标记替换连续属性的数值,从而减少和简化原来的数据。

特征化和区分:

描述性数据挖掘:以简洁概要的方式描述概念或者数据集,并提供数据的有趣的普通性质。

预测性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建立一个或者一组连续值函数模型,预测不知道的数值数据值

。概念描述包括特征化和区分。

特征化:提供给定数据汇集的简洁汇总。

区分:提供两个或者多个数据集的比较描述。

OLAP VS 概念描述:处理类型、自动化方面比较各自优缺点。

Concept description:

令can handle complex data types of the attributes and their aggregations

令 a more automated process

OLAP:

令restricted to a small number of dimension and measure types

令user-controlled process

决策树:一种类似于流程图的树结构,其中每一个结点代表在一个属性值上的测试,每一个分支代表测试的一个输出,而树叶代表类或者类分布。

数据泛化:将数据库中的大量任务相关数据从低概念层提升到更高概念层的过程。

数据泛化途径:1、数据立方体 (OLAP 途径) 2 、面向属性的归纳

面向属性的归纳:

1 、使用数据库查询采集任务相关的数据;

2、考察相关任务集中的各个属性并进行泛化:通过属性删除 (两种情况) 或者属性泛化

3 、通过合并相等的广义元组 (每一个广义元组代表一个规则析取)并累计对应的计数值进

会萃

面向属性归纳方法产生的泛化描述表现形式:广义关系 (表)、交叉表、图、量化特征规则。属性泛化控制:属性泛化阈值控制 (对所有的属性设置一个泛化阈值,或者对每一个属性设置一个阈值。如果属性的不同值个数大于属性泛化阈值,则应当进行进一步的属性删除或者属性泛化) 广义关系阈值控制:为广义关系设置一个阈值。如果广义关系中不同元组的个数超过该阈值,

则当进一步泛化;否则,再也不进一步泛化。

特征化VS OLAP: 相同点:在不同抽象层次数据汇总展示;迭代的上卷、下钻、旋转、切片/块。不同点:特征化:自动产生层次的分配;多个相关维时进行维的相关分析和排序;维和度量的类型可以很复杂

量化规则:带有量化信息的逻辑规则

解析特征化:

1 、采集任务相关数据

2 、根据属性分析阈值分析泛化(对目标类和对照类的候选关系):属性删除、属性泛化、候选关系

3、属性的相关性分析(信息增益)

4 、(去除不/弱相关,对照类的候选关系) 形成目标类的初始工作关系

5、在初始工作关系上根据属性泛化阈值使用面向属性的归纳

类对照:

1 、通过查询处理采集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集,并分别划分成目标类和一个或者多个对照类。

2、维相关分析(仅选择高度相关的维进一步分析,属性移除和泛化)

3、同步泛化(目标类泛化到维阈值控制的层,对照类概念泛化到相同层)

4、通过对目标类和对照类使用下钻、上卷和其他 OLAP 操作调整比较描述的抽象层次。

5、导出比较的表示

量化特征规则(必要):

X, target_class(X) 介 condition( X) [t : t_weight] T 权: P-135,代表典型性

量化判别规则(充分):

X, target_class(X) condition( X) [d : d_weight] D 权: p-138,代表和对照类比有多大差别(高 D 权:概念主要从目标类导出)

量化描述规则(充分必要): X, target_class(X) condition 1(X) [t : w 1, d : w 1] > ... > condition n (X) [t : w n , d : w n ]

关联规则挖掘:

关联规则挖掘: 从操作型数据库、 关联数据库或者其他信息库中的项集、 对象中, 发现频繁模式、 关联、相关或者因果结构。

应 用 :Basket data analysis, cross-marketing, catalog design, loss-leader analysis, 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etc.

例子:Rule form : “Body 个 Head [support, confidence ]” .

buys(x, “diapers ”) 个buys(x , “beers ”) [0.5%, 60%]

major(x , “CS ”) ^ takes(x , “DB ”) 个grade(x , “A ”) [1%, 75%]

频繁项集: 频繁地在事务数据集中一起浮现的项的集合,满足最小支持度。

支持度: 规则 X & Y 介 Z 的支持度, 事务中包括{X 、Y 、Z}的概率。

置信度: 在 X,Y 存在的情况下, Z 也在事务中的概率。

两步过程:1 、找出所有的频繁项集 2 、由频繁项集产生强关联规则

Apriori 算法:

该算法利用了频繁项集所具有的任意频繁项集的子集都是频繁项集的这一性质对数据库进行多 次扫描:第一次扫描得到频繁项集的集合 L0 ,第 k 趟扫描前先利用上次扫描的结果项目集 Lk- 1, 产生候选 k 项集的集合 Ck ,然后再通过扫描数据库确定 C 中每一候选 k 项集的支持数, 最后在 该次扫描结束时求出频繁 k 项集的集合 Lk ,算法的终止条件是 Ck 或者 Lk 为空。

如何通过 L 找到 L k k-1

k k k Apriori 核心:用 k 项集生成 k+1 项集;使用数据库扫描和模式匹配采集候选项集计数 Apriori 瓶颈:候选项集计算量大特别是 1 频繁项集自交叉生成 2 候选项集时;数据库多次扫描, 每次抽取都要扫描

由 Apriori 产生频繁项集产生关联规则: 由频繁项集直接产生强关联规则 s->(l-s),s 为 l 的非空子 集

提高 Apriori 算法的效率:

1 、基于散列的技术:一种基于散列的技术可以用于压缩候选 k 项集 Ck (eg:在 C1 中产生 L1 的过程中, 可对每一个事务产生所有的

2 项集,并将它们散列到散列表结构的不同桶中,并增 加对应的桶计数, 计数低于最小支持桶中的 2 项集应从 2 候选项集中删除)

k-1 k 。

使用候选产生发现频繁项集(1) 连接步: C 根据 L 与自身连接生成(2) 剪枝步(子集测试) C 是 L 的超集, 扫描数据库, 确定 C 中的每一个候选的计数, 剪去小于最小支持度的项集。 Apriori 性质:频繁项集的所有非空子集也必须是频繁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第三版部分复习题答案

1.4 数据仓库和数据库有何不同?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区别: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易更改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数据库由一组内部相关的数据和一组管理和存取数据的软件程序组成,是面向操作型的数据库,是组成数据仓库的源数据。它用表组织数据,采用ER数据模型。 相似:它们都为数据挖掘提供了源数据,都是数据的组合。 1.3 定义下列数据挖掘功能:特征化、区分、关联和相关分析、预测聚类和演变分析。使用你熟悉的现实生活的数据库,给出每种数据挖掘功能的例子。 答:特征化是一个目标类数据的一般特性或特性的汇总。例如,学生的特征可被提出,形成所有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轮廓,这些特征包括作为一种高的年级平均成绩(GPA:Grade point aversge)的信息, 还有所修的课程的最大数量。 区分是将目标类数据对象的一般特性与一个或多个对比类对象的一般特性进行比较。例如,具有高GPA 的学生的一般特性可被用来与具有低GPA 的一般特性比较。最终的描述可能是学生的一个一般可比较的轮廓,就像具有高GPA 的学生的75%是四年级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而具有低GPA 的学生的65%不是。 关联是指发现关联规则,这些规则表示一起频繁发生在给定数据集的特征值的条件。例如,一个数据挖掘系统可能发现的关联规则为:major(X, “computing science”) ? owns(X, “personal computer”) [support=12%, confidence=98%] 其中,X 是一个表示学生的变量。这个规则指出正在学习的学生,12% (支持度)主修计算机科学并且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这个组一个学生拥有一台个人电脑的概率是98%(置信度,或确定度)。 分类与预测不同,因为前者的作用是构造一系列能描述和区分数据类型或概念的模型(或功能),而后者是建立一个模型去预测缺失的或无效的、并且通常是数字的数据值。它们的相似性是他们都是预测的工具: 分类被用作预测目标数据的类的标签,而预测典型的应用是预测缺失的数字型数据的值。 聚类分析的数据对象不考虑已知的类标号。对象根据最大花蕾内部的相似性、最小化类之间的相似性的原则进行聚类或分组。形成的每一簇可以被看作一个对象类。聚类也便于分类法组织形式,将观测组织成类分 层结构,把类似的事件组织在一起。 数据演变分析描述和模型化随时间变化的对象的规律或趋势,尽管这可能包括时间相关数据的特征化、区分、关联和相关分析、分类、或预测,这种分析的明确特征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序列或周期模式匹配、和基于相似性的数据分析 2.3 假设给定的数据集的值已经分组为区间。区间和对应的频率如下。――――――――――――――――――――――――――――――――――――― 年龄频率――――――――――――――――――――――――――――――――――――― 1~5 200 5~15 450 15~20 300 20~50 1500 50~80 700 80~110 44 ―――――――――――――――――――――――――――――――――――――计算数据的近似中位数值。 解答:先判定中位数区间:N=200+450+300+1500+700+44=3194;N/2=1597 ∵ 200+450+300=950<1597<2450=950+1500; ∴ 20~50 对应中位数区间。

数据挖掘复习知识点整理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有趣(非平庸的、隐含的、先前未知、潜在实用)模式,这些数据可以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者其他信息存储中。 挖掘流程: (1)学习应用域(2)目标数据创建集(3)数据清洗和预处理(4)数据规约和转换(5)选择数据挖掘函数(总结、分类、回归、关联、分类) (6)选择挖掘算法(7)找寻兴趣度模式(8)模式评估和知识展示(9)使用挖掘的知识 概念/类描述:一种数据泛化形式,用汇总的、简洁的和精确的方法描述各个类和概念,通过 (1) 数据特征化:目标类数据的普通特性或者特征的汇总; (2) 数据区分:将目标类数据的普通特性与一个或者多个可比较类进行比较; (3)数据特征化和比较来得到。 关联分析:发现关联规则,这些规则展示属性-值频繁地在给定数据集中一起浮现的条件,通常要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和最小置信度阈值。 分类:找出能够描述和区分数据类或者概念的模型,以便能够使用模型预测类标号未知的对象类,导出的模型是基于训练集的分析。导出模型的算法:决策树、神经网络、贝叶斯、(遗传、粗糙集、含糊集)。 预测:建立连续值函数模型,预测空缺的或者不知道的数值数据集。 孤立点:与数据的普通行为或者模型不一致的数据对象。 聚类:分析数据对象,而不考虑已知的类标记。训练数据中不提供类标记,对象根据最大化类内的相似性和最小化类间的原则进行聚类或者分组,从而产生类标号。 第二章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时变的、非易失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部门的决策过程。从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源采集信息,存放在一个一致的模式下,并且通常驻留在单个站点。数据仓库通过数据清理、变换、继承、装入和定期刷新过程来构造。面向主题:排除无用数据, 提供特定主题的简明视图。集成的:多个异构数据源。时变的:从历史角度提供信息,隐含时间信 息。非易失的:和操作数据的分离,只提供初始装入和访问。 联机事务处理OLTP:主要任务是执行联机事务和查询处理。 联系分析处理OLAP:数据仓库系统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方面为用户或者‘知识工人’提供服务。这种系统可以用不同的格式和组织提供数据。OLAP 是一种分析技术,具有汇总、合并和会萃功 能,以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信息的能力。 特征特征面向用户功能DB 数据访问OLTP 操作处理事务DBA,办事员日常操作基于ER 当前最新读/写OLAP 信息处理分析知识工人决策支持星型,雪花时间跨度读 特征汇总用户操作访问记录优先DB 规模度量OLTP 原始,详细数千主码索引数十个高性能可用100mb-gb事务OLAP 汇总,统一数百大量扫描数百万高灵便100gb-tb 查询 多维数据模型: 多维数据模型将数据看做数据立方体,允许从多个维度对数据建模和观察。包含维表和事实表。最流行的数据仓库数据模型是多维数据模型,这种模型可以是星形模式 (事实表在中间,连接到多个维表) 、雪花模式(星型的变种,某些维表规范化,分解到附加维表,以减少冗余)、事实星座模式(多个事实表共享维表)。

知识点归纳 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与分类算法

知识点归纳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与分类算 法 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与分类算法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发现有用的模式、关系或规律的过程。在数据挖掘过程中,聚类分析和分类算法是两个常用且重要的技术。本文将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将一组无标签的数据对象进行分组或聚类的数据挖掘技术。其目标是通过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将它们划分为若干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高,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低。聚类分析广泛应用于市场分割、社交网络分析、图像处理等领域。 常用的聚类算法有以下几种: 1. K-means算法:K-means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的聚类算法。它通过逐步迭代,将数据集分为K个簇,使得每个数据对象与本簇内的其他对象的相似度最高。 2. 层次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通过计算不同类别之间的相似性,并逐步合并相似度高的类别的方式进行数据聚类的方法。Hierarchical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HAC)是层次聚类的一种常见算法。

3. 密度聚类算法:密度聚类算法是一种通过计算对象的密度来确定 簇的方法,常见的算法有DBSCAN和OPTICS算法。这类算法可以有 效地发现具有不同密度分布的聚类。 二、分类算法 分类算法是将带有标签的数据集按照类别或标签进行划分的数据挖 掘技术。通过学习已有数据集的特征和类别标签,分类算法能够对新 的未标记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分类算法广泛应用于垃圾邮件过滤、文 本分类、风险评估等领域。 常用的分类算法有以下几种: 1. 决策树算法: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分类算法。它通 过对数据集进行递归分割,使得每个子节点具有最佳的纯度或信息增益,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分类。 2. 朴素贝叶斯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是一种基于条件概率的分类算法。它假设特征之间相互独立,并通过计算条件概率来进行分类预测。 3. 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是一种通过寻找最优分割超平 面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类别的算法。它通过最大化类别间的间隔来提高 分类性能。 4. K近邻算法:K近邻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的分类算法。它通 过计算新样本与训练集中样本的距离,找出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根 据这K个样本的标签进行分类预测。

数据挖掘复习题和答案

考虑表中二元分类问題的训练样木集 表 4 - 8练习3的数据集 1. 整个训练样本集关于类属性的嫡是多少 2. 关于这些训练集中al, a2的信息增益是多少 3. 对于连续属性a3,计算所有可能的划分的信息增益。 4. 根据信息增益,al, a2, a3哪个是罠佳划分 5. * 6. 根据分类错误率,al, a2哪具最佳 7. 根掩ini 指标,al, a2哪个最佳 答1 • EXamPIeS for COmPUting EntrOPy EntrOPy =- 0 IOg 0-I10gl=-0-0=0 (5/6) P(C2) = 5/6 EntrOPy = - (1/6) Iog 2 (1/6)- Iog 2 (5/6) = 0. 65 P(CI)=

-4/9 log (4/9) - 5/9 log(5/9)二・ 答2: SP1itting BaSecI On INFO.・・ • InfOrmatiOn Gain: GAIN . . - En trOPy (P) --En tropy (I) Parent Node, P is SPIit into k PartrtiOns; ni is number Of records in PartitiOn i 一 MeaSUreS RedUCtiOn in EntrOPy achieved because Of the SPIit • ChOOSe the SPlit that achieves most reduction (maximizes GAIN) 一 USed in ID3 and C4.5 一 DiSadVantage: TendS to Prefer SPlitS that result in large nUmber Of Partiti0ns, each being Small but PUre ・ (估计不考) P(C2) = 4/6 EntrOPy = 一(2/6) log? (2/6)- (4/6) Iog 2 (4/6) = 0.92 P(C1)= P(+) 二 4/9 and P( -) = 5/9

数据挖掘复习题纲

一、 1。2 数据仓库与数据库有何不同?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简而言之,数据库是面向事务的设计,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设计的。 数据库一般存储在线交易数据,数据仓库存储的一般是历史数据。 数据库设计是尽量避免冗余,一般采用符合范式的规则来设计,数据仓库在设计是有意引入冗余,采用反范式的方式来设计. 数据库是为捕获数据而设计,数据仓库是为分析数据而设计,它的两个基本的元素是维表和事实表。维是看问题的角度,比如时间,部门,维表放的就是这些东西的定义,事实表里放着要查询的数据,同时有维的ID. 单从概念上讲,有些晦涩。任何技术都是为应用服务的,结合应用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以银行业务为例。数据库是事务系统的数据平台,客户在银行做的每笔交易都会写入数据库,被记录下来,这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数据库记帐。数据仓库是分析系统的数据平台,它从事务系统获取数据,并做汇总、加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比如,某银行某分行一个月发生多少交易,该分行当前存款余额是多少。如果存款又多,消费交易又多,那么该地区就有必要设立ATM了。 显然,银行的交易量是巨大的,通常以百万甚至千万次来计算。事务系统是实时的,这就要求时效性,客户存一笔钱需要几十秒是无法忍受的,这就要求数据库只能存储很短一段时间的数据。而分析系统是事后的,它要提供关注时间段内所有的有效数据.这些数据是海量的,汇总计算起来也要慢一些,但是,只要能够提供有效的分析数据就达到目的了。 数据仓库,是在数据库已经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源、为了决策需要而产生的,它决不是所谓的“大型数据库"。那么,数据仓库与传统数据库比较,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先看看W.H。Inmon关于数据仓库的定义: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相关且不可修改的数据集合。 “面向主题的”:传统数据库主要是为应用程序进行数据处理,未必按照同一主题存储数据;数据仓库侧重于数据分析工作,是按照主题存储的。这一点,类似于传统农贸市场与超市的区别—市场里面,白菜、萝卜、香菜会在一个摊位上,如果它们是一个小贩卖的;而超市里,白菜、萝卜、香菜则各自一块。也就是说,市场里的菜(数据)是按照小贩(应用程序)归堆(存储)的,超市里面则是按照菜的类型(同主题)归堆的。 “与时间相关”:数据库保存信息的时候,并不强调一定有时间信息.数据仓库则不同,出于决策的需要,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都要标明时间属性.决策中,时间属性很重要。同样都是累计购买过九车产品的顾客,一位是最近三个月购买九车,一位是最近一年从未买过,这对于决策者意义是不同的。 “不可修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并不是最新的,而是来源于其它数据源。数据仓库反映的是历史信息,并不是很多数据库处理的那种日常事务数据(有的数据库例如电信计费数据库甚至处理实时信息)。因此,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极少或根本不修改的;当然,向数据仓库添加数据是允许的. 数据仓库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数据库.目前,大部分数据仓库还是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的。可以说,数据库、数据仓库相辅相成、各有千秋。 补充一下,数据仓库的方案建设的目的,是为前端查询和分析作为基础,由于有较大的冗余,所以需要的存储也较大.为了更好地为前端应用服务,数据仓库必须有如下几点优点,否则是失败的数据仓库方案. 1.效率足够高。客户要求的分析数据一般分为日、周、月、季、年等,可以看出,日为周期的数据要求的效率最高,要求24小时甚至12小时内,客户能看到昨天的数据分析。由于有的企业每日的数据量很大,设计

数据挖掘知识点

数据挖掘知识点: 一、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那些令人感兴趣的有用的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和不可能有用的模式和知识。 数据库DB系统最主要的功能: 数据存储、查询处理、事物处理。 数据挖掘的主要功能: 关联分析、时序模式、聚类分析、分类、偏差检测、预测 数据预处理:是从大量的数据属性中提取出对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属性来降低原始数据的维数,或者是处理一些不好的数据,从而改善实例数据的质量和提高数据挖掘的速度。 数据预处理功能:数据集成,数据清理,数据变换,数据简化。 二、数据挖掘的基本算法: 1、分类:分类的目的是构造一个分类函数或分类模型(分类器),该模型能把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映射到某一个给定类别。 分类定义:给定数据库D={t1,t2,…,tn},元组ti D,类的集合C={C1,……,Cm},分类问题定义为从数据库到类集合的映射f:D C,即数据库中的元组ti分配到某个类Cj中,有Cj ={ti|f(ti) = Cj,1≤i≤n,且ti∈D}。 ID3算法: ID3算法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和最早的决策树算法。 首先通过检验数据库中的所有字段,找出具有最大信息增益Gian(A)的字段作为决策树碑的一个结点,再根据字段的不同取值建立树的分支,对每个子集分支重复建立下层结点和分支,直到某一子集的结果属于同一类。 信息量计算公式: I(s1,s2,……,sm)=-∑Pi log2(pi) (i=1,…,m) (S是s个数据样本的集合。类别属性具有m个不同值Ci。 si是类Ci中的样本数。pi是任意样本属于类别Ci的概率,并用si/s估计。) 由非类别属性A划分为子集的熵(也叫做信息熵)计算公式为: E(A)= ∑(s1j+ ……+smj)/s * I(s1j,……,smj) (非类别属性A具有v个不同值{a1,a2,…,av}。利用属性A将集合S划

数据挖掘考试复习资料

数据挖掘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数据仓库: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是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 用来支持管理决策。 2、聚类: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被 称为聚类 3、数据挖掘: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那些令人感兴趣的、有用的、隐含的、先 前未知的和可能有用的模式或知识 4、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 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 5、文本挖掘:文本数据挖掘(Text Mining)是指从文本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 信息和知识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6、OLAP:又称联机分析处理,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 多种角度对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映企业为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 定义1:OLAP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通过对信息(维数据)的多种可能的观察形式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允许管理决策人员对数据进行深入地观察。 定义2:OLAP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种角度对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映企业“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 7、概念描述:就是对目标类对象的内涵进行描述,并概括这类对象的有关特 征。特征化:提供给定数据汇集的简洁汇总 比较:提供两个或多个数据汇集的比较描述 8、信息熵:在信息论中,熵被用来衡量一个随机变量出现的期望值。它代表 了在被接收之前,信号传输过程中损失的信息量,又被称为信息熵。信息熵也称信源熵、平均自信息量。

《数据挖掘》复习

《数据挖掘》复习 一、题型 1、判断题15分 2、单选题15分 3、简单题15分 4、综合题20分 5、计算题35分(C5.0算法、感知机算法、Apriori算法,见练习题) 二、考试大纲 三、实验/作业评讲 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学生的出勤、日常表现、作业、测试、项目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TOPCARES 能力目标的实现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页脚内容1

说明: 四、知识点梳理,重点教学内容串讲 名词解释 数据挖掘(P6)、算法(P10)、MODELER中的节点(P13)、MODELER中的数据流(P14)、MODELER中的超节点(P18)、决策树分析(P104)、人工神经网络分析(P157)、关联分析(P207)、知识发现KDD (P6) 主要概念 页脚内容2

DW产生的基础(P3) DW的基本过程包括(P6) DW能做什么(P7) DW得到的知识形式(P8) DW的算法分类(P10) MODELER的主窗口由哪几部分组成(P13) MODELER中数据流中的节点主要可实现哪些功能(P15) MODELER中数据流的操作主要包括哪几步(P15) MODELER中节点工具箱含由八大选项卡组织(P15) MODELER中通常数据挖掘的基本思路包括哪些过程(P19) MODELER中从数据挖掘角度看变量有哪7大类型(P26), 通过TYPE节点可以说明变量什么内容(P42) 什么是“有指导学习”(P12、P104)?举例说明; 决策树算法的核心问题有哪些(P106)? 什么是信息熵(P57、P109)?(信息熵是连续型变量分箱MDLP算法和决策树C5.0算法的核心)人工神经网络中主要有哪些网络种类(P156) 神经网络中处理单元的内部结构图(P158) 页脚内容3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期末综合复习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期末综合复习 第一章 1、数据仓库就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 2、元数据是描述数据仓库内数据的结构和建立方法的数据,它为访问数据仓库提供了一个信息目录,根据数据用途的不同可将数据仓库的元数据分为技术元数据和业务元数据两类。 3、数据处理通常分成两大类:联机事务处理和联机分析处理。 4、多维分析是指以“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数据(多维数据集)采取切片、切块、钻取和旋转等各种分析动作,以求剖析数据,使拥护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从而深入理解多维数据集中的信息。 5、ROLAP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OLAP实现,而MOLAP是基于多维数据结构组织的OLAP实现。 OLAP技术的有关概念: OLAP根据其存储数据的方式可分为三类:ROLAP、MOLAP、HOLAP 6、数据仓库按照其开发过程,其关键环节包括数据抽取、数据存储与管理和数据表现等。 7、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两层架构、独立型数据集合、以来型数据结合和操作型数据存储和逻辑型数据集中和实时数据仓库。 8、操作型数据存储实际上是一个集成的、面向主题的、可更新的、当前值的(但是可“挥发”的)、企业级的、详细的数据库,也叫运营数据存储。 9、“实时数据仓库”以为着源数据系统、决策支持服务和仓库仓库之间以一个接近实时的速度交换数据和业务规则。 10、从应用的角度看,数据仓库的发展演变可以归纳为5个阶段:以报表为主、以分析为主、以预测模型为主、以运营导向为主和以实时数据仓库和自动决策为主。 11、什么是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数据仓库通常是指一个数据库环境,而不是支一件产品,它是提供用户用于决策支持的当前和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在传统的数据库中通常不方便得到。数据仓库就是一个面向主题的(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相对稳定的(Non-Volatile)、反映历史变化(Time Variant)的数据集合,通常用于辅助决策支持。 数据仓库的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主题。操作型数据库的数据组织是面向事务处理任务,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各自分离;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域进行组织。 (2)集成的。面向事务处理的操作型数据库通常与某些特定的应用相关,数据库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往往是异构的。也就是说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应使用一致的命名规则、格式、编码结构和相关特性来定义。 (3)相对稳定的。操作型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实时更新,数据根据需要及时发生变化。数据仓库的数据主要供单位决策分析之用,对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和加载,一旦某个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以后,一般情况下将作为数据档案长期保存,几乎不再做修改和删除操作,也就是说针对数据仓库,通常有大量的查询操作及少量定期的加载(或刷新)操作。(4)反映历史变化。操作型数据库(OLTP)主要关心当前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数据,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包含较久远的历史数据,因此总是包括一个时间维,以便可以研究趋势和变化。数据仓库系统通常记录了一个单位从过去某一时点(如开始启用数据仓库系统的时点)到目前的所有时期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单位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做出定量分析和预测。 12、数据挖掘的概念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简单的说,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又被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的方法:直接数据挖掘、间接数据挖掘。 13、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关系 若将数据仓库比作矿井,那么数据挖掘就是深入矿井采矿的工作;数据挖掘是从数据仓库中找出有用信息的一种过程与技术。 14、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分类

知识点归纳 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挖掘与异常检测

知识点归纳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挖掘与异 常检测 知识点归纳 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挖掘与异常检测 数据挖掘是一门涉及大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学科,旨在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关联和趋势。关联规则挖掘和异常检测是数据挖掘中的两个重要任务。本文将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归纳和讨论。 一、关联规则挖掘 关联规则挖掘是指在大规模数据集中寻找项集之间的相关性。在关联规则挖掘中,项集是一个或多个项目的集合。关联规则则是指在一个项集中出现的某个项目,能够关联到另一个项集中的其他项目。 关联规则挖掘的典型应用包括超市购物篮分析、推荐系统和生物信息学等。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之间的关联性,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关联规则挖掘的常用算法有Apriori算法、FP-Growth算法等。Apriori算法是一种基于候选生成和剪枝的经典算法。它通过迭代发现频繁项集,然后生成关联规则。FP-Growth算法是一种基于频繁模式树的算法,它通过构建一棵FP树来加速频繁项集的发现过程。 二、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是指在数据集中寻找与其他样本不同的异常样本。在异常检测中,异常样本通常被认为是不符合预期或规范的数据点,它们具有与其他样本不同的统计特性。 异常检测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欺诈检测、网络入侵检测和工业生产中的故障检测等。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异常检测的常用算法有基于统计方法的Z-Score算法、基于距离的KNN算法和基于聚类的LOF算法等。Z-Score算法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其均值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是否为异常值。KNN算法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其最近邻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是否为异常值。LOF算法则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其周围邻域之间的密度差异来判断是否为异常值。 三、关联规则挖掘与异常检测的联系 尽管关联规则挖掘和异常检测是两个独立的任务,但它们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可以相互协作。 首先,在关联规则挖掘中,异常样本可能作为离群项出现。通过检测和排除这些异常样本,可以提高关联规则挖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异常检测可以用于关联规则挖掘的前置处理。通过去除那些具有明显异常的数据点,可以消除一些噪音和干扰,从而更好地挖掘出关联规则。 总结:

知识点归纳 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

知识点归纳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与聚类分 析 数据挖掘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从大规模数据中发现关联性和规律性。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是两个常用的方法。本文将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挖掘技术,它可以用来描述数据集中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关联规则通常采用 IF-THEN 形式的逻辑表达式来描述,其中 IF 部分称为前提(antecedent),表示规则的条件;THEN 部分称为结果(consequent),表示规则的结论。 关联规则挖掘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发现频繁项集和生成关联规则。 1. 发现频繁项集 频繁项集指的是在数据集中经常一起出现的项目集合。发现频繁项集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具有一定频率出现的项集,这些项集可以作为生成关联规则的基础。常用的发现频繁项集的算法包括 Apriori 算法和FP-growth算法。 2. 生成关联规则 在发现了频繁项集之后,可以利用它们来生成关联规则。关联规则的生成一般遵循以下两个原则:支持度和置信度。

- 支持度(support):指某个项集在数据集中出现的频率。通常设置一个最小支持度阈值,只有满足该阈值的项集被认为是频繁项集。 - 置信度(confidence):指某个规则在数据集中成立的可信程度。计算置信度时,通过统计包含前提和结果的项集的出现次数,从而得到规则的置信度。 关联规则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购物篮分析、市场推荐等领域。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它可以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组或簇,使得同一组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组之间的相似度较低。聚类分析有助于我们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结构和模式。 聚类分析的过程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相似性度量 相似性度量可以衡量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相似性度量十分重要。常用的相似性度量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余弦相似度等。 2. 确定聚类算法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聚类算法。常见的聚类算法有K-means、层次聚类、密度聚类等。

数据挖掘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数据仓库 1.数据仓库是一个从多个数据源收集的信息存储库,存放在一致的模式下,并且通常驻留在单个站点上。 2.数据仓库通过数据清理、数据变换、数据集成、数据装入和定期数据刷新来构造。 3.数据仓库围绕主题组织 4.数据仓库基于历史数据提供消息,是汇总的。 5.数据仓库用称作数据立方体的多维数据结构建模,每一个维对应于模式中的一个或者一组属性,每一个单元存放某种聚集的度量值 6.数据立方体提供数据的多维视图,并允许预计算和快速访问汇总数据 7.提供提供多维数据视图和汇总数据的预计算,数据仓库非常适合联机分析处理,允许在不同的抽象层提供数据,这种操作适合不同的用户角度 8. OLAP例子包括下钻和上卷,允许用户在不同的汇总级别上观察数据 9.多维数据挖掘又叫做探索式多维数据挖掘OLAP风格在多维空间进行数据挖掘,允许在各种粒度进行多维组合探查,因此更有可能代表知识的有趣模式。 知识点二可以挖掘什么数据 1.大量的数据挖掘功能,包括特征化和区分、频繁模式、关联和相关性分析挖掘、分类和回归、聚类分析、离群点分析 2.数据挖掘功能用于指定数据挖掘任务发现的模式,分为描述性和预测性 3.描述性挖掘任务刻画目标数据中数据的一般性质 4.预测性挖掘任务在当前数据上进行归纳,以便做出预测 5.数据可以与类或概念相关联 6.用汇总、简洁、精确的表达描述类和概念,称为类/概念描述 7.描述的方法有数据特征化(针对目标类)、数据区分(针对对比类)、数据特征化和区分 8.数据特征化用来查询用户指定的数据,上卷操作用来执行用户控制的、沿着指定维的数据汇总。面向属性的归纳技术可以用来进行数据的泛化和特征化,而不必与用户交互。形式有饼图、条图、曲线、多维数据立方体和包括交叉表在内的多维表。结果描述可以用广义关系或者规则(也叫特征规则)提供。 9.用规则表示的区分描述叫做区分规则。 10.数据频繁出现的模式叫做频繁模式,类型包括频繁项集、频繁子项集(又叫频繁序列)、频繁子结构。 11.频繁项集一般指频繁地在事务数据中一起出现的商品的集合 12.频繁子序列就是一个频繁序列模式 13.子结构涉及不同的结构,可以与项集和子项集一起出现 14.挖掘频繁模式导致发现数据中有趣的关联和相关性 15.包含单个谓词的关联规则称作单维关联规则。多个谓词的关联规则叫做多维关联规则。 16.如果不能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和最小置信度阈值是无趣的关联规则。 17.频繁模式挖掘的基础是频繁项集挖掘 18.分类找出描述和区分数据类或概念的模型或者函数来预测类标号未知对象的类标号。 19.导出模型是基于训练数据集的分析,预测类标号未知对象的类标号。形式有分类规则、决策树、数学公式或者神经网络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复习资料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数据挖掘技术包括三个主要的部份 ( C ) A.数据、模型、技术 C.数据、建模能力、算法与技术2.关于基本数据的元数据是指: ( D B.算法、技术、领域知识 D.建模能力、算法与技术、领域知识) A.基本元数据与数据源,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应用程序等结构相关的信息; B.基本元数据包括与企业相关的管理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C.基本元数据包括日志文件和简历执行处理的时序调度信息; D.基本元数据包括关于装载和更新处理,分析处理以及管理方面的信息。 3. 关于 OLAP 和 OLTP 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A.OLAP 事务量大,但事务内容比较简单且重复率高 B.OLAP 的最终数据来源与 OLTP 不一样 C.OLTP 面对的是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 D.OLTP 以应用为核心,是应用驱动的 4.将原始数据进行集成、变换、维度规约、数值规约是在以下哪个步骤的任务? ( C ) A. 频繁模式挖掘 B. 分类和预测 C. 数据预处理 D. 数据流挖掘 5.下面哪种不属于数据预处理的方法? ( D ) A.变量代换 B.离散化 C. 会萃 D. 估计遗漏值 6. 在 ID3 算法中信息增益是指( A.信息的溢出程度 C.熵增加的程度最大D ) B.信息的增加效益 D.熵减少的程度最大 7. 以下哪个算法是基于规则的分类器 ( A ) A. C4.5 B. KNN C. Bayes D. ANN 8. 以下哪项关于决策树的说法是错误的( C ) A.冗余属性不会对决策树的准确率造成不利的影响 B.子树可能在决策树中重复多次 C.决策树算法对于噪声的干扰非常敏感 D.寻觅最佳决策树是 NP 彻底问题 9. 假设收入属性的最小与最大分别是 10000 和 90000,现在想把当前值 30000 映射到区间[0,1], 若采用最大-最小数据规范方法,计算结果是( A ) A. 0.25 B. 0.375 D. 0.5 10. 在抽样方法中,当合适的样本容量很难确定时,可以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 D ) A.有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 B.无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渐进抽样 11. 当不知道数据所带标签时,可以使用哪种技术促使带同类标签的数据与带其他标签的数据相分离? ( B)

数据挖掘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数据挖掘的概念及其特点 数据挖掘 概念:在大量的数据中挖掘感兴趣的知识(规则,规律,模式,约束) 数据挖掘 (从数据中发现知识) 特点: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哪些令人感兴趣的、有用的、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和可能有用的模式或知识 挖掘的不仅仅是数据(所以“数据挖掘”并非一个精确的用词) 2、数据挖掘的核心(KDD)是什么? 知识挖掘(KDD)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从KDD对数据挖掘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当前研究领域对数据挖掘的狭义和广义认识 数据清理: (这个可能要占全过程60%的工作量) 1、数据集成 2、数据选择 3、数据变换 4、数据挖掘(选择适当的算法来找到感兴趣的模式) 5、模式评估 6、知识表示 3、数据挖掘的体制结构。

4、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能够区分)常用模式 5、 6、 7、 分类预测的说明:比如:按气候将国家分类,按汽油消耗定额将汽车分类 导出模型的表示: 判定树、分类规则、神经网络 可以用来预报某些未知的或丢失的数字值 聚类分析的说明:例:对WEB日志的数据进行聚类,以发现相同的用户访问模式

孤立点分析的说明 (应用)信用卡欺诈检测/移动电话欺诈检测/客户划分/医疗分析(异常) 第二章 1、数据仓库的概念(特点就在概念里) 数据仓库是一个(1)面向主题的、(2)集成的、(3)随时间而变化的、(4)不容易丢失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部门的决策过程. 2、OLAP(联机分析处理)和OLTP(联机事务处理)的区别 1、用户和系统的面向性:面向顾客(事务) VS. 面向市场(分析) 2、数据内容:当前的、详细的数据(事务)VS. 历史的、汇总的数据(分析) 3、数据库设计:实体-联系模型(ER)和面向应用的数据库设计(事务) VS. 星型/雪花模型和面向主题的数据库设计(分析) 4、数据视图:当前的、企业内部的数据(事务)VS. 经过演化的、集成的数据(分析) 5、访问模式:事务操作(事务)VS. 只读查询(但很多是复杂的查询)(分析) 6、任务单位:简短的事务 VS. 复杂的查询 7、访问数据量:数十个 VS. 数百万个 8、用户数:数千个 VS. 数百个 9、数据库规模:100M-数GB VS. 100GB-数TB 10、设计优先性:高性能、高可用性 VS. 高灵活性、端点用户自治 11、度量:事务吞吐量 VS. 查询吞吐量、响应时间 3、多维数据模型 在多维数据模型中,数据以数据立方体(data cube)的形式存在 数据立方体允许以多维数据建模和观察。它由维和事实定义 维是关于一个组织想要记录的视角或观点。 每个维都有一个表与之相关联,称为维表。 多维数据模型围绕中心主题组织,该主题用事实表表示 事实表包括事实的名称或度量以及每个相关维表的关键字 事实指的是一些数字度量 一个n维的数据的立方体叫做基本方体。给定一个维的集合,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方体的格,每个都在不同的汇总级或不同的数据子集显示数据,方体的格称为数据立方体。0维方体存放最高层的汇总,称作顶点方体;而存放最底层汇总的方体则称为基本方体。 3、几种常见的概念模型 星型模式(Star schema): 事实表在中心,周围围绕地连接着维表(每维一个),事实表含有大量数据,没有冗余。 雪花模式(Snowflake schema): 是星型模式的变种,其中某些维表是规范化的,因而把数据进一步分解到附加表中。结果,模式图形成类似于雪花的形状。 事实星座(Fact constellations): 多个事实表共享维表, 这种模式可以看作星型模式集,因此称为星系模式(galaxy schema),或者事实星座(fact constellation)

数据挖掘重要知识点

1. 数据、信息和知识是广义数据表现的不同形式。 2. 主要知识模式类型有:广义知识,关联知识,类知识,预测型知识,特异型知识 3. web挖掘研究的主要流派有:Web结构挖掘、Web使用挖掘、Web 内容挖掘 4. 一般地说,KDD是一个多步骤的处理过程,一般分为问题定义、数据抽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以及模式评估等基本阶段。 5.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处理过程模型有:阶梯处理过程模型,螺旋处理过程模型,以用户为中心的处理结构模型,联机KDD模型,支持多数据源多知识模式的KDD处理模型。 6. 粗略地说,知识发现软件或工具的发展经历了独立的知识发现软件、横向的知识发现工具集和纵向的知识发现解决方案三个主要阶段,其中后面两种反映了目前知识发现软件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 7. 决策树分类模型的建立通常分为两个步骤:决策树生成,决策树修剪。 8. 从使用的主要技术上看,可以把分类方法归结为四种类型: •基于距离的分类方法

•决策树分类方法 •贝叶斯分类方法 •规则归纳方法 9. 关联规则挖掘问题可以划分成两个子问题: •发现频繁项目集:通过用户给定Minsupport ,寻找所有频繁项目集或者最大频繁项目集。 •生成关联规则:通过用户给定Minconfidence ,在频繁项目集中,寻找关联规则。 10. 数据挖掘是相关学科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被提出和发展的,主要的相关技术: •数据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统计学深入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1. 衡量关联规则挖掘结果的有效性,应该从多种综合角度来考虑: •准确性:挖掘出的规则必须反映数据的实际情况。 •实用性:挖掘出的规则必须是简洁可用的。 •新颖性:挖掘出的关联规则可以为用户提供新的有价值信息。12. 约束的常见类型有:

广工数据挖掘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数据挖掘要解决的问题:面对高维,复杂,异构的海量数据,如何集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2。数据挖掘定义: ·技术层面上: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商业层面上:数据挖掘就是对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分析以及建模处理,从中提取辅助商业决策的关键性数据。 3。数据挖掘的特征:先前未知,有效和实用。 4.数据挖掘对象:·关系数据库(借助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仓库(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事务数据库(每个记录代表一个事务)·空间数据库·事态数据库和时间序列数据库·流数据·多媒体数据库·文本数据库·万维数据库 5.数据挖掘任务:分类分析(按照某种规则),聚类分析(具有共性),回归分析,关联分析(具有关联规则),离群点检测(发现与众不同的数据),演化分析(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对象的趋势),序列模式挖掘(分析前后序列模式) 6。数据挖掘过程:数据清洗,数据集成(考虑数据一致性和冗余),数据选择,数据转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知识表示。 例题: 1.1 数据挖掘处理的对象有哪些?请从实际生活中举出至少三种. 答:数据挖掘处理的对象是某一专业领域中积累的数据,对象既可以来自社会科学,又可以来自自然科学产生的数据,还可以是卫星观测得到的数据。数据形式和结构也各不相同, 可以是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可以是面向对象的高级数据库系统,也可以是面向特殊应用的数据库,如空间数据库、时序数据库、文本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等,还可以是Web 数据 信息。 实际生活的例子: ①电信行业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客户行为分析,包含客户通话记录、通话时间、所 开通的服务等,据此进行客户群体划分以及客户流失性分析. ②天文领域中利用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上百万天体数据进行分类与分析,帮助天文 学家发现其他未知星体。 ③制造业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零部件故障诊断、资源优化、生产过程分析等. ④市场业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市场定位、消费者分析、辅助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等。 1.5定义下列数据挖掘功能:关联、分类、聚类、演变分析、离群点检测.使用你熟悉的生 活中的数据,给出每种数据挖掘功能的例子。 答:关联是指发现样本间或样本不同属性间的关联。例如,一个数据挖掘系统可能发现 的关联规则为:major(X, “computing science")⇒owns(X,“personal computer”) [support=12%,confidence=98%]其中,X 是一个表示学生的变量.该规则指出主修计

数据挖掘知识点概况及试题

第一章 1、数据仓库就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 2、元数据是描述数据仓库内数据的结构和建立方法的数据,它为访问数据仓库提供了一个信息目录,根据数据用途的不同可将数据仓库的元数据分为技术元数据和业务元数据两类。 3、数据处理通常分成两大类:联机事务处理和联机分析处理。 4、多维分析是指以“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数据(多维数据集)采取切片、切块、钻取和旋转等各种分析动作,以求剖析数据,使拥护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从而深入理解多维数据集中的信息。 5、ROLAP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OLAP实现,而MOLAP是基于多维数据结构组织的OLAP实现。 6、数据仓库按照其开发过程,其关键环节包括数据抽取、数据存储于管理和数据表现等。 7、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两层架构、独立型数据集合、以来型数据结合和操作型数据存储和逻辑型数据集中和实时数据仓库。 8、操作型数据存储实际上是一个集成的、面向主题的、可更新的、当前值的(但是可“挥发”的)、企业级的、详细的数据库,也叫运营数据存储。 9、“实时数据仓库”以为着源数据系统、决策支持服务和仓库仓库之间以一个接近实时的速度交换数据和业务规则。 10、从应用的角度看,数据仓库的发展演变可以归纳为5个阶段:以报表为主、以分析为主、以预测模型为主、以运营导向为主和以实时数据仓库和自动决策为主。 第二章 1、调和数据是存储在企业级数据仓库和操作型数据存储中的数据。 2、抽取、转换、加载过程的目的是为决策支持应用提供一个单一的、权威数据源。因此,我们要求ETL过程产生的数据(即调和数据层)是详细的、历史的、规范的、可理解的、即时的和质量可控制的。 3、数据抽取的两个常见类型是静态抽取和增量抽取。静态抽取用于最初填充数据仓库,增量抽取用于进行数据仓库的维护。 4、粒度是对数据仓库中数据的综合程度高低的一个衡量。粒度越小,细节程度越高,综合程度越低,回答查询的种类越多。 5、使用星型模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查询效率。因为星型模式中数据的组织已经经过预处理,主要数据都在庞大的事实表中。 6、维度表一般又主键、分类层次和描述属性组成。对于主键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自然键,另一种是采用代理键。 7、雪花型模式是对星型模式维表的进一步层次化和规范化来消除冗余的数据。 8、数据仓库中存在不同综合级别的数据。一般把数据分成4个级别:早期细节级、当前细节级、轻度综合级和高度综合级。 第三章 1、SQL Server SSAS提供了所有业务数据的同意整合试图,可以作为传统报表、在线分析处理、关键性能指示器记分卡和数据挖掘的基础。 2、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通常采用信息包图法来进行设计,要求将其5个组成部分(包括名称、维度、类别、层次和度量)全面地描述出来。 3、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通常采用星型图法来进行设计,要求将星型的各类逻辑实体完整地描述出来。 4、按照事实表中度量的可加性情况,可以把事实表对应的事实分为4种类型:事务事实、快照事实、线性项目事实和事件事实。 5、确定了数据仓库的粒度模型以后,为提高数据仓库的使用性能,还需要根据拥护需求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