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四川乐山614000

内科疾病是指以内脏疾病为主的多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内科疾病

护理是指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的各种护理措施。对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需要进行

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等,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详

细的护理计划,其中包括患者的饮食、用药、活动、休息等方面的安排。

1什么是内科疾病?

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成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内科

疾病是指各种内脏器官发生得疾病,如心脏、肺、肝、肾、胃、肠、脾、胰腺等,内科疾病通常是指那些不需要手术治疗或者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手术治疗就能治愈

的疾病。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心悸、咳痰、便秘、

腹泻、体重下降、疼痛等,内科疾病的治疗通常是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营

养治疗等。

2常见的内科疾病

(1)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中包

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心

脏及周围血管的病变导致的。

(2)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

其中包括哮喘、肺气肿、肺炎、支气管炎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呼吸系统的病变

导致的。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消耗系统疾病,

其中包括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结肠炎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消耗系统的病

变导致的。

(4)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指由于身体代谢功能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其中包括糖尿病、甲亢、甲减、高尿酸血症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代谢功能的

病变导致的。

(5)血液疾病:血液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系统疾病,其中包括

贫血、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液系统的病变导致的。

(6)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其中

包括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病

变导致的。

(7)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疾病,其中包括肾炎、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

3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发生于人体内部器官的疾病,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和病情,护理人

员需要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方案,以下是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护理前的准备:

①了解患者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用药情况、家族病

史等,便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②环境准备: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安全,床铺干净整洁,设备

齐备③个人准备: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穿戴整齐干净的护士服装,

佩戴好护士工牌,准备好所需的护理工具及用品

④沟通交流: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态,

对于无法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情况,需要尽快通知医生或者家属。

(2)护理过程:

①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

呼吸率等,如果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②药物管理: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注意药物剂量、用药途径、不良反应等

③卫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患者进行身体清洁、更换衣物、床单被套等,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④营养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以维护患者的营养健康

⑤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鼓励、支持和咨询,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3)护理后处理:

①护理记录: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护理过程、不良反应、医疗指标等信息,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②设备清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清理护理设备和用品,保证设备和用品的卫生、安全

③沟通交流: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通,告诉患者和家属治疗的效果、注意事项和后续护理措施等

④护理总结: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4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

(1)心脏血管疾病:心脏血管疾病经常表现为心脏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症状。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该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避免或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保持合理的情绪状态。在营养方面,应该鼓励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对于需要进行心电监护的患者,应该密接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以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2)消耗系统疾病:消耗系统疾病的常见表现为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胰腺炎、肝炎、胆囊炎等。重点护理是要控制患者的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避

免刺激性食物,物理患者多饮水。对于静脉营养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注意静脉

主页的速度和时间,避免过快或者过慢,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的不适。

(3)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表现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护理工作应该加强对患者呼吸情况、氧饱和度的监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

应的氧疗方案。此外,还需要注意呼吸道的护理,如定时咳痰、吸氧等。

(4)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表现为肾炎、肾结石等,护理工

作应该加强对患者尿量、尿质量的监测,协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需

要尿液留置管的患者,要注意定时更换留置管,保护患者的生殖器官健康。

(5)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表现为脑卒中、帕金森病等,护

理工作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比如换位、翻身、清理口腔等,在患者转移时,应该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摔伤、碰

伤等意外。

5内科疾病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内科疾病护理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跌倒和移动困难:患者因病情导致身体虚弱,需要帮助才能行动,护士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避免摔倒和移动困难。

(2)预防压疮:内科疾病的病人可能需要长时间卧床不起,这样容易形成

压疮,护理人员需要合理调整患者的躺姿和翻身的时间,定时给患者按摩、清洁

患者的皮肤,帮助患者保持一个舒适的体位。

(3)避免误吸:内科疾病的病人可能存在吞咽困难、意识模糊等问题,容

易误吸,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喂食的时候小心翼翼,避免食品或液体进入呼吸道。

(4)安全用药:内科疾病的质量需要依赖药物,护士需要严格遵照医嘱,

正确使用药品,避免发生药物误用、过敏等问题。

(5)预防交叉感染:内科疾病的病人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护理人员需要使用洁净的手套、护士帽、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病室开窗痛风,2次/日,每次15-30分钟。保持室温在18-25℃、相对湿度为50%-60%。湿式清扫地面,2次/日。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为不能自行进食的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活动和充分休息。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和干燥,及时修剪指(趾)甲、剃胡须、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做好基础护理;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日;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2次/日。体温超过37.2℃,q4h测体温、脉搏、呼吸;体温正常三日后,改为2次/日。超过39.5℃执行高热护理常规;评估大便1次/日,遵医嘱记录尿量,记录于体温单上;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并记录。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完好。 二、发热护理常规 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肿瘤、中暑及中毒等,体温在38-38.9度为中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过高热,q4h测量T、P、R,体温正常三日后,改为2次/日。 1.体温升至39℃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袋置头部、腋下或腹股沟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及冷盐水灌肠等。 2.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采用药物降温。 4.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做好记录。 5.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3000ml以上,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静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6.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勤换衣服。 7.及时留取各种检验标本。 8.疑为传染病时,先按疑诊进行一般隔离,确诊后按医嘱执行。 9.高热致昏迷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四川乐山614000 内科疾病是指以内脏疾病为主的多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内科疾病 护理是指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的各种护理措施。对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需要进行 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等,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详 细的护理计划,其中包括患者的饮食、用药、活动、休息等方面的安排。 1什么是内科疾病? 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成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内科 疾病是指各种内脏器官发生得疾病,如心脏、肺、肝、肾、胃、肠、脾、胰腺等,内科疾病通常是指那些不需要手术治疗或者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手术治疗就能治愈 的疾病。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心悸、咳痰、便秘、 腹泻、体重下降、疼痛等,内科疾病的治疗通常是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营 养治疗等。 2常见的内科疾病 (1)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中包 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心 脏及周围血管的病变导致的。 (2)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 其中包括哮喘、肺气肿、肺炎、支气管炎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呼吸系统的病变 导致的。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消耗系统疾病, 其中包括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结肠炎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消耗系统的病 变导致的。

(4)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指由于身体代谢功能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其中包括糖尿病、甲亢、甲减、高尿酸血症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代谢功能的 病变导致的。 (5)血液疾病:血液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系统疾病,其中包括 贫血、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液系统的病变导致的。 (6)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其中 包括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病 变导致的。 (7)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疾病,其中包括肾炎、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 3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发生于人体内部器官的疾病,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和病情,护理人 员需要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方案,以下是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护理前的准备: ①了解患者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用药情况、家族病 史等,便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②环境准备: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安全,床铺干净整洁,设备 齐备③个人准备: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穿戴整齐干净的护士服装, 佩戴好护士工牌,准备好所需的护理工具及用品 ④沟通交流: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态, 对于无法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情况,需要尽快通知医生或者家属。 (2)护理过程: ①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 呼吸率等,如果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新入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2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37.3℃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持续观察72小时; 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病人按需进食,危重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4、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5、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并送检; 6、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便秘病人,遵医嘱绐予轻泻药或进行灌肠等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 8、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预防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 9、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第二节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 一、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应用脱水剂时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牙龈出血、尿便颜色等,警惕消化道出血症状,如有呕血、便血及时处理;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既往史及个人史,生命体征,意识状况,伴随症状,合作程度,心里状态。 2:评估自理能力,皮肤情况。 3:评估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性状,量。 4: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卧床休息,按医嘱给予饮食。 2:按要求测生命体征,对于发热患者,按要求测量体温,并准确记录。 3:按分级护理标准进行护理。 4:每周测一次体重。 5:根据医嘱记录出入量,记录大小便。 6: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 7:病房保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 (三)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留取标本,做好各项检查前准备。 2: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压,血糖。 3: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 4:定期复查,门诊随访。 一氧化碳中毒 (一)评估要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心率,瞳孔,四肢张力,昏迷程度,皮肤温度及颜色。2:观察有无急性中毒的继发症状,如精神障碍,偏瘫,去大脑皮质综合征等。(二)护理要点 1:重度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保暖。 2:给予高热量普通饮食,昏迷着鼻饲。 3: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 4: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5:遵医嘱用药 (三)指导要点 对中毒有后遗症者,指导自动和被动锻炼。 低钾血症 (一)评估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情况。 2:观察有无咳嗽无力,面色灰暗,口唇发绀,出汗,呼吸浅快。 3:了解相关的检查化验结果。 (二)护理要点 1: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拍背吸痰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 3:给营养丰富饮食,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鼻饲。保持大便通畅。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出院指导 一般护理常规 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 通知医师,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护理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环境: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 18℃-22℃,湿度 50%-60%。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 动。 4.新入院病人,应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测量2次,连续三天。体温超过37.5°C者 每日测量3次,体温超过38.5°C应给予物理降温,每4小时测量次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每日1次。 5.根据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 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6.根据病情指导饮食,并向病人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和康复中的作用。 7.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及送检。 8.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 9.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 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10.根据内科各专科疾病特点备齐抢救药品和物品,并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操作方法。 11.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主动配合 治疗。 12.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大便次数增多者或便秘三天者给以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危 重病人例外),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13.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病、饮食及用药指导、心 理护理等。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按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胸痛者取患侧卧位,大咯血者取平卧,头偏向 一侧,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并给氧气吸入。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1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急性发作期有发热,喘息时应卧床休息,老年、幼儿、体弱的病员应延长休息时间。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并发症。 3、饮食护理:对心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和热量。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 以上。适当增加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的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5、咳嗽、咳痰的护理: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励和指导病人每2—4小时定时进行有效咳嗽。 (2)胸部叩击:叩击同时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叩击时间15—20min为宜,每日2—3次,餐前进行。叩击时应询问病人的感受,观察面色、呼吸、咳嗽、排痰情况,检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3)体位引流:按病灶部位,取适当体位,使病变部位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以有效咳嗽或胸部叩击将分泌物排出体外。引流多在早餐前1h、晚餐前及睡前进行,每次10—15min,引流期间防止头晕或意外危险,观察咳嗽和痰液引流情况,注意神志、呼吸及有无紫绀。 (4)吸入疗法:包括湿化疗法和雾化吸入疗法。在湿化疗法时,应密切观察病情,经常协助病人翻身、排背、必要时吸痰,以防止呼吸道急性阻塞。 6、根据医嘱正确收集痰标本。 7、药物治疗护理:观察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8、心理护理:急性发作期,应关心体贴病人,了解情绪变化原因,给予耐心疏导,讲解有关防治知识,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及有效排痰,劝其戒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耐寒力,根据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冬季晨起外出注意保暖或使用口罩,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员接触。 2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护理常规 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坐位。 3、病室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4、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5、病情观察: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程度,一经发现胸痛或意识障碍,应及时通知医生,观察体温、呼吸、心率、紫绀及肺部体征,监测血气分析。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6、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协助翻身、拍背,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7、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每天持续15h以上的氧疗。 8、心理护理:给予病人更多心理关怀及帮助,分散注意力,减少孤独感,缓解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 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有效地咳嗽,呼吸功能锻炼,学会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 3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哮喘发作时取强迫体位,并给予支撑物,使之舒适省力。 3、饮食护理:发作过程中,不宜进食,缓解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禁食与病人发病有关的食物, 如鱼、虾、蟹等。 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发作先兆,特别夜间要加强巡视病房,如出现鼻咽痒、喷嚏、流涕、眼痒等粘膜过敏症状,或胸部闷胀感,立即告知医生,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注意观察呼吸频率、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患者入院应给予热情接待,介绍分管医生、护士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填写各种规定项目,并及时通知医师,协助患者熟悉环境。 二、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通知饮食。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连测3日,体温正常者以后每日测量1次。如体温在37.5℃以上,每日测量4次,体温在38.5℃以上,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测1次。如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重复测量。 四、新入院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记录,每日记录大便次数。 五、评估各种安全问题,根据情况给予告知和预防措施。 六、患者入院次日晨,收集血、大小便及专科常规标本送检(急诊例外)。 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室整齐、清洁、安静、安全,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做好心理护理和卫生指导。 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疾病诊治的健康教育工作。 分级护理常规 (一)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三)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内科常规护理

内科护理常规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常规 二、肺结核护理常规 三、肺栓塞护理常规 四、肺炎患者的护理常规 五、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常规 六、高热护理常规 七、高血压护理常规 八、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常规 九、昏迷护理常规 十、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常规 十一、惊厥护理常规 十二、咯血护理常规 十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常规十四、慢性肝炎护理常规 十五、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十六、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常规 十七、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常规 十八、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十九、糖尿病护理常规 二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常规 二十一、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常规 二十二、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常规

二十三、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常规 二十四、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二十五、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二十六、胸腔积液护理常规 二十七、休克护理常规 二十八、压疮护理常规 二十九、有机磷中毒护理常规 三十、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常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脑供血突然出现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5-30min完全恢复。最长不超过24h,但可反复发作。好发于50-70岁,男多于女。常见症状为单瘫、偏轻瘫,身体感觉障碍,失语、一过性黑蒙、呃逆、呕吐、眩晕、跌倒发作合并意识障碍,尿便失禁、吞咽困难等。 (一)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于伴有腹泻、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 者遵医嘱给予补液。 2.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了解发病原因,高血压者控制血压,避 免情绪激动。

3.发作时及时蹲下,防止跌倒。平时以卧床休息为主。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 物。 5.指导患者戒烟、戒酒。 6.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出现症状时及时就诊。 7.药物的护理,用抗凝药物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全身出 血点及青紫斑,个别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发现这些现象,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与短暂性脑缺血不定时发作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卒中 3.有出血的危险——与应用抗凝药物治疗有关 二、肺结核护理常规 【概念】 指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护理评佔】 1、评估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评佔患者咳嗽咯血情况,咯血量的大小。 【护理措施】 1、活动期或咯血时应卧床休息,恢复期病人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和适当体育锻炼。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体位: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 3、掌握给氧方法和氧流量,合理给氧。 4、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配合抢救,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防止呼吸抑制。 6、及时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7、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高热与昏迷病人给予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 8、同一致病菌感染的病人集中一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 吸道隔离,其痰液应消毒处理后再倒掉。 9、做好卫生宣教,指导病人戒烟,预防感冒,减少探视。 【健康指导】 1、促进有效排痰。 2、合理功能锻炼。 3、预防感染。 4、合理饮食。 二、肺炎护理常规 【概念】 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护理评估】 1、体温变化。 2、咳嗽咳痰情况,痰的颜色、量、性状和胸痛的程度。 3、呼吸困难的程度。 4、精神症状,有无神志模糊,烦躁不安等。 【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 3、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半流食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消炎、镇咳、支持等治疗。 5、对症处理:呼吸困难紫绀明显时给予吸氧;胸痛或剧咳者,可取患侧卧位或遵医嘱给镇 咳药;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健康指导】 1、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 2、避免各种致病因素,防止交叉感染。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 【概念】 指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护理评估】 1、评估痰的颜色、性质、粘稠度、气味。 2、评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症状与体征,如烦躁、出汗,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2、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坐位。 3、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 4、严格持续低流量吸氧。 5、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6、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7、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地咳痰,学会腹式呼吸。 【健康指导】 1、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戒烟。 2、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 3、指导病人坚持呼吸锻炼。 4、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发热护理常规

十种疾病护理常规(内科)

十种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新病人入院应热情接待,及时安臵床位,详细介绍病室环境及入院须知,并通知医师。 2、入院后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三次,连续三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一次,37.5℃以上每日三次,正常后三天改为每天一次。体温在39℃以上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3、按医嘱收集大、小便标本作常规,每天记大便一次,三日未解大便应与医生联系。 4、入院测血压,必要时测体重。 5、按医嘱给予饮食及分级护理。 6、随时观察病情,对危重病人24小时内需制订出护理计划,有特殊医嘱及入院后有变化的病人,应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并做好床旁交班。 二、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常规 1、按呼吸内科一般常规护理。 2、呼吸困难时应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取半卧位,晚期常采驻身体前倾位,持续低流量吸氧,张口呼吸者注意口腔护理。 3、观察咳嗽,咳痰的情况,注意痰的颜色和气味等。 4、痰粘稠不易咳出应注意适量饮水,常助以翻身拍背,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 5、长期使用抗生素应注意双重感染。 6、指导缩唇腹式呼吸锻炼。 三、心肌梗塞护理常规 1、按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发病第二周后,若病情稳定,允许在床上活

动肢体,由坐床边、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床边步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病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做医疗体操。第三周在帮助下洗澡、上厕所,试着上下一层楼梯。第四周若病情稳定,可考虑出院或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行PTCA及支架治疗或冠脉搭桥术。 3、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呼吸、心率、心律,必要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做好抢救准备。 4、建立静脉通路,注意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限制水钠摄入,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给高浓度氧,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症状。 6、保持大便通畅,加强腹部按摩,训练病员养成床上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 7、注意保温及做好皮肤护理。 四、高血压的护理常规 1、按心血管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高血压患者应劳逸结合,休息为主。做好心理护理,根据病员不同性格予以指导,训练自我控制能力。 3、血压持续升高,伴有心肾脑症状时应卧床休息。 4、高血压患者一般每天摄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蔬菜及水果,肥胖者控制体重,戒烟戒酒。 5、观察血压病情,注意合并症的发生。对出现心悸,肾功能不全,剧烈头痛,失语视力障碍嗜睡者,严格限制活动,绝对卧床,立即通知医师,采取相应的处理。 6、对服降压药的患者要严密观察,限制活动,严防服降压药后位臵性低血压造成损伤,跌伤坠床。 五、溃疡病的护理常规 1、按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避免吸烟、饮酒及食酸辣多渣食物,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 3、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评估】1.呼吸衰竭的程度、类型。2.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尿量等。 3.心理状态。【症状护理】1.呼吸困难的护理,及时给予合理的氧疗。 2.咳嗽、咳痰的护理 (1)危重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给予无力咳痰的病人吸痰。 (2)如建立人工气道要加强气道湿化,根据医嘱给予气道内滴药。滴药后及时吸痰。 3.睡眠障碍的护理:出现烦躁不安、睡眠昼夜颠倒者,应注警惕病人出现了呼吸衰竭早期症状的表现。 4.肺性脑病的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粘膜、球结膜、尿量的变化。 (2)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重病人取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4)病情危重者需建立人工气道。【一般护理】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2.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减轻病人焦虑。缓解期病人进行呼吸运动和适当身体活动。根据身体情况,让患者做到自我照顾和正常的社会活动。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4.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的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5.根据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6.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缩唇腹式呼吸,改善通气。2.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执行。 【病情观察】 1. 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2. 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3. 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有无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症状护理】 1. 用药护理: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2. 心电监护:对严重心律失常进行心电监护,护士应熟悉监护仪的性能、使用方法,要注意有无引起猝死的危险征兆,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师,做出紧急处理。 3. 阿一斯综合征抢救的护理配合 (1)立即叩击心前区及进行人工呼吸,通知医师,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物品。 (2)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按时正确给药。 (3)心室颤动时积极配合医师做电击除颤或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 心脏骤停抢救的护理配合 (1)同阿一斯综合征抢救配合法。 (2)保证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及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做好护理。 (3)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迅速、及时的遵医嘱给药。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章内科护理常规总论 一般护理 1.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 2.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病人,应立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每日测2次,连续三天。如体温超过37.5℃,每6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责任护士采集主、客观资料,填写护理病历首页,并对病人进行人院指导。6.按病情及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7. 遵医嘱安排病人饮食,并做标记。 8.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认真制定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9.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及其他的标本并及时送检。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相结合。 11.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12.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13.了解病人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4.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第二章内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暧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病情严重者,观察生命体征。 3.视病情适当休息及活动。 4.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5.指导病人用药:如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口服药要研碎服;溃疡病病人抑酸药宜饭前或空腹服等。 6.了解病人的化验检查及一般检查项目。 7.讲解消化系统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并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 8.备好各种物品及药品,严格三查七对。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10.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恶心、腹胀、肠鸣音活跃等。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原发性肝癌护理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根据病情观察上腹部、右季肋部、自发痛、压痛的规律性。 2.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 3.如有门静脉高压所致的大出血、肝昏迷,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对症处理。 4.如行动脉造影后应压迫止血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每30-60min测血压和脉搏1次,并观察注意有无血肿和血栓形成,每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化疗期间应密切 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鼓励患者进食。 [一般护理] 1.视病情适当卧床休息以不增加肝脏负荷为宜。 2.保证蛋白质摄入,适量的脂肪,高维生素。 3.有腹水患者,盐的摄入应在每日3~5g;有肝昏迷先兆和肝昏迷者,要暂时停止蛋白质的摄入,以糖为主。 【对症护理] 1.腹部胀满伴有腹水,应采取半卧位,保持床单位平整,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2.对伴有疼痛者,根据不同的疼痛程度可给予适量镇静剂或镇痛药,并进行心理疏导。3.对患者及家属给予精神安慰,说明病情有突然变化的可能性,应事先与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急剧变化时的联络方法。 【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 2.保持心情愉快,护士应采用鼓励语言和理解的态度,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注意休息和营养。 二、消化系统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 2.呕吐、呕血、便血、严重腹泻时,应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次数、量、性质。 3.腹痛时,注意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一般护理]

1.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肝昏迷、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对溃疡病、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盐或无盐、低脂肪无渣的治疗膳食。 3.当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肝脾穿刺活检、纤维内镜、经皮肤肝穿刺介入疗法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工作。 4.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 5.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慰工作,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参照消毒无菌技术常规。 [健康指导] 1.强调饮食质量及饮食规律和节制烟酒。 2.指导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掌握发病的规律性,防止复发和出现并发症。 3.向患者阐述一些与疾病有关的医疗知识。 4.说明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 5.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护理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及时了解患者有无腹痛、暧气、返酸、恶心、呕吐等表现。 2.当患者出现四肢厥冷、脉速、血压下降、黑便、腹痛剧烈、呕吐,提示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一般护理] 1.嘱患者保持安静,急性发作或有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 2.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抗酸药应在两餐之间或临睡前服药,宜研碎或嚼碎。长期服用出现便秘者可给予轻缓泻剂。 3.饮食护理应少量多餐,以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忌粗糙或多纤维饮食,保证足够量的热量和维生素,尽量避免食用刺激胃液分泌亢进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调味品。进食时细细咀嚼。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疾病注意事项,避兔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生活要有节奏,遵守饮食疗法。2.正确服药,坚持服药,以防疾病复发。 3.加强观察,如发现有上腹部痛、不适、压迫感、恶心呕吐、黑便等,应及时就诊。 肝硬化护理 四、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常见疾病护理——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 1、入院后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 2、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病人,应立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每日测4次,连续三天。如体温超过38.5℃以者或危重病人,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并报告医生。 5、责任护士采集主、客观资料,填写护理评估单、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并对病人进行人院指导。 6、按病情及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遵医嘱指导病人饮食,并做标记。 8、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认真制定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9、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及其他的标本并及时送检。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相结合。 11、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12、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13、了解病人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4、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暧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病情严重者,观察生命体征。 3、视病情适当休息及活动。 4、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5、指导病人用药:如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口服药要研碎服;溃疡病病人抑酸药宜饭前或空腹服等。 6、了解病人的化验检查及一般检查项目。 7、讲解消化系统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并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 8、备好各种物品及药品,严格三查七对。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10、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二、上消化道出血 按内科及本系统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2、24小时出人量,如出现尿少,常提示血容量不足。 3、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性状。 4、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 5、估计出血量: (1)胃内出血量达250ml-300ml,可引起呕血。 (2)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ml-70ml甚至更多。 (3)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5ml以上。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1. 引言 内科护理是指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过程,旨在 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内科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本文将介绍内科护理的常规操作和注意事项。 2. 患者观察和记录 2.1 体温测量 测量患者体温的常用方法包括口腔、腋窝和肛门温度测量。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 2.2 血压测量 测量患者血压是了解患者心血管状况的重要手段。护士应 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值。 2.3 心率监测 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护士 可以使用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进行心率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2.4 呼吸观察 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可以评估其呼吸系统功能。护士应注 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并记录相关信息。 2.5 疼痛评估 疼痛是内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护士应通过与患者沟通 和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等方式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以便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1 观察病情变化的常见指标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病情的变化。 3.2 病情变化的处理 当发现患者病情有变化时,护士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通知医生、调整药物剂量、监测生命体征等,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4. 药物管理 4.1 药物的安全使用 护士应了解常用内科药物的剂量、途径和作用,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4.2 药物的监测与评估 护士应及时监测和评估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记录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4.3 药物教育 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注意事项的教育,以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5. 饮食护理 5.1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饮食禁忌,护士应向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提高饮食质量。

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篇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疼痛为最突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全身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体温可升至38度左右,很少超过39度,持续一周。 3.胃肠道反应: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小时内最多见。室颤是心梗早期,特别是入院前最主要的死因。下壁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前壁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情况严重。 5.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 6.血压: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防止心源性休克,必要时及时通知医师。 【护理要点】 1.休息与饮食:发病12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告知病人及家属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解除焦虑,取得合作。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随后过度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 2.给氧:常规给氧,氧流量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3.监测: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测3-5天,除颤仪处于随时备用状态。医务人员需高度负责,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变化。 4.药物护理:阿司匹林等药物抗血小板聚集,为治疗常规用药,注意用药剂量用法准确。 5.疼痛护理: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注意有无呼吸抑制并监测血压变化。 6.溶栓护理:询问病人有无溶栓禁忌症,年龄≥75岁者,选择溶栓治疗时应慎重。协助医师做好溶栓前检查,溶栓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过敏、低血压、和出血。 7.对症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心律,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以免演变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控制休克,积极治疗心律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以应用利尿剂为主8.活动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活动计划。 9.排便护理:采取通便措施,保持大便通常。 【健康教育】 除参见“心绞痛”病人的健康指导外,还应注意: 1.疾病知识指导:指导病人积极做到全面综合的二级预防,预防再次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为便于健康指导,归纳为以ABCDE为符号的五项原则。该原则也适用于心绞痛病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