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保护文本
工业遗产保护

我眼中的工业遗产保护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化进程消失保护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1]。
人们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作文物和遗产,对它们悉心保护,而把眼前刚被淘汰、被废弃的当作废旧物、垃圾、和障碍物,急于将它们毁弃。
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其所承载的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信息、曾经影响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甚至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大的多。
工业遗产尽管是发生在过去的,但现在已经大量消失,很重要的遗产天天都在消失。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内的旧工业区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生产力,故大量被闲置下来,很多未受到重视的工业遗产,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正急速从学校里消失。
这一现状令人堪忧。
“工业遗产陈旧过时,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这一观点普遍存在于人们之间,导致工业遗产大量的消失。
我觉得工业遗产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每一处工业遗产都具有其自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给我们当代的工业建设提供了一些模板和意义。
工业遗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历史价值:对认识普遍的、或某类工业活动和过程具有典型的、重要的意义;(2)社会价值: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3)科技价值:它们在机械工程、工艺、建筑和规划等方面具有技术和科研价值;(4)审美启智价值:在工厂(场)、建筑和构筑物的规划设计,工具和机器的设计和建造工艺方面具有美学价值,和启发后代人创造性思维的启智价值。
(5)独特性价值:有的工业遗产在场地适应、布局、机械和安装、城镇等工业景观、档案及留给人们的记忆和习俗等非物质遗产方面,都具有内在的独特性。
怎么保护工业遗产英文作文

怎么保护工业遗产英文作文英文:As someone who is passionate about preservingindustrial heritage, I believe that protecting industrial heritage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our cultural identity and heritage. Industrial heritage site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for their historical value, but they also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economy.One way to protect industrial heritage is through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By educating peopl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we can raise awareness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take action to protect these site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school programs, museum exhibits, and public events.Another way to protect industrial heritage is through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Governments canprovide funding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sites, as well as cre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these sites from destruction or development.In addition, community involvement is also essential for protecting industrial heritage. Local communities can work together to preserve and maintain industrial heritage sites, such as through volunteer programs or fundraising initiatives.Ultimately, protecting industrial heritage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By working together, we can ensure that these important historical sites are preserved for future generations.中文:作为一个热爱保护工业遗产的人,我认为保护工业遗产对于维护我们的文化身份和遗产至关重要。
工业遗产保护文本

工业遗产保护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第三章工业遗产的价值评述与分级第四章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第五章分期实施与规划管理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概述为协调重庆市“退二进三”进程中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工业遗产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丰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体现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作用与职能,特编制《重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提出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明确规划原则、措施与方法,编制重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为老工业区改造、规划管理以及下阶段详细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
第三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 《下塔吉尔宪章》5.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6. 《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5月12日)7.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8.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9.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10.《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的工业遗产主要是指重庆市城内近现代以机器化生产方式,具有历史、社会、技术、审美及经济方面价值的工业遗存,包括厂房、仓库、办公楼、生活服务设施、不可移动的生产设施、设备等工业建构筑物以及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洞、堆场、码头和环境。
第五条规划范围内涉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各项城市建设应符合本规划。
第六条规划成果由文本、图纸及说明书三部分组成。
其中文本和图纸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第七条规划指导思想1、整体保护重庆工业城市的工业遗产价值和文化内涵,正确处理保护、发展与利用的合理关系。
2、合理确定工业遗产的保护措施,探索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工业遗产的历史、社会、经济、美学与技术价值,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方式提出规划控制要求,为下阶段工业遗产详细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作为工业遗产保护管理的依据。
工业遗产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工业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是文明的瑰宝,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下面,我就工业遗产交流发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工业遗产的价值工业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经济社会价值。
首先,工业遗产是历史的见证。
它记录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见证了我国工业化的历程。
其次,工业遗产具有科学价值。
工业遗产中所蕴含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对于研究工业发展史、传承工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工业遗产具有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的建筑、雕塑、装置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最后,工业遗产具有经济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工业遗产保护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
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
1. 保护意识不足。
部分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工业遗产保护工作难以推进。
2. 保护资金不足。
工业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我国目前资金投入相对有限。
3. 保护技术手段落后。
工业遗产保护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保护需求。
4. 保护制度不完善。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导致部分工业遗产面临拆除、破坏等风险。
三、工业遗产保护与传承建议1. 提高保护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了解工业遗产的价值,提高保护意识。
2.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3. 提升保护技术。
引进和研发先进的保护技术,提高工业遗产保护水平。
4. 完善保护制度。
建立健全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确保工业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5. 深化利用。
将工业遗产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相结合,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6. 加强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水平。
《2024年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范文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篇一一、引言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历经数十年的工业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
这些工业遗产不仅是重庆工业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以及如何通过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来推动城市振兴,成为了当前重庆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重庆工业遗产的概况与价值重庆的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老工业区、传统工业企业和工厂旧址等地方,包括大量的工业建筑、机械设备、生产工具、生产流程等。
这些工业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它们见证了重庆工业的发展历程,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三、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挑战目前,重庆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何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如何让工业遗产在保护中实现价值转化,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工业遗产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策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重庆的工业遗产,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明确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方式和利用方式。
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工业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和关注度。
3. 推动产业融合。
将工业遗产与文化、旅游、创意等产业相结合,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工业遗产的价值转化。
4. 引入社会资本。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
五、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的关系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密切相关。
首先,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其次,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最后,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开发和改造,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从而推动城市的整体振兴。
工业遗产保护规章制度范本

工业遗产保护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继承和发扬工业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根据《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文化、科技等价值,反映工业发展历程和风貌的物质文化遗产。
工业遗产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矿山、机器设备、厂房、遗址等。
第三条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贯彻国家文物保护政策,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
第四条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原则,根据价值、风险程度等情况划分为重点保护、一般保护和临时保护对象。
第五条工业遗产保护的具体范围和管理办法由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部门负责制定,地方各级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部门负责具体管理。
第六条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应遵循保护为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保护与利用、开发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文化遗产和经济价值。
第二章保护对象和范围第七条工业遗产保护对象包括工业遗产建筑、设施、器物、遗址等。
第八条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包括建筑、设施、场址、遗址等,必要时可对相关环境进行保护。
第九条重点保护对象是指具有极高历史、文化、科技价值的工业遗产,重点保护对象应及时编制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档案,加强保护措施。
第十条临时保护对象是指需要暂时保护的工业遗产,一般保护对象是指一般历史、文化、科技价值的工业遗产。
第十一条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保护对象及其范围,并在保护规划中明确。
第三章保护措施第十二条工业遗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一)维修保养:对重点保护对象进行定期维修保养,确保其安全、完整、持久。
(二)强化管理:建立工业遗产档案,加强对重点保护对象的管理和监督。
(三)修复重建:对破损严重、有必要修复的工业遗产,可以进行修复重建。
(四)合理利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工业遗产,发挥其文化遗产和经济价值。
工业遗产 文化 口号 -回复

工业遗产文化口号-回复
1. 保护工业遗产,传承文化瑰宝。
2. 工业遗产见证历史,文化传承铸经典。
3. 守护工业遗产,传承文化光荣。
4. 工业遗产,展现文化底蕴。
5. 传承工业遗产,弘扬文化精髓。
6. 工业遗产,见证文化传承。
7. 珍惜工业遗产,弘扬传统文化。
8. 工业遗产,呈现文化之美。
9. 守护工业遗产,传承文化根基。
10. 工业遗产,彰显文化价值。
11. 崇尚工业遗产,传承优秀文化。
12. 工业遗产,重塑文化自信。
13. 保护工业遗产,开启文化之门。
14. 工业遗产,见证传统文化的凝聚力。
15. 演绎工业遗产,弘扬独特文化。
16. 工业遗产,展示文化辉煌。
17. 传承工业遗产,传递文化智慧。
18. 工业遗产,传达文化的深度。
19. 守望工业遗产,弘扬文化的情怀。
20. 工业遗产,繁荣文化的根基。
《2024年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范文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庆这座拥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山区城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升级。
在这过程中,如何妥善保护与利用其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同时实现城市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工业遗产不仅仅是历史记忆的象征,更是推动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篇论文将探讨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重庆工业遗产的概述重庆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其工业遗产数量众多且具有独特性。
这些工业遗产不仅包括传统的工厂、厂房、机械设备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含了丰富的工业文化、技术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存。
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重庆工业的辉煌历史,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保护利用好重庆的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效益。
它能够弘扬重庆的城市精神,延续历史文脉,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通过合理利用工业遗产,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重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振兴的实践探索近年来,重庆市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推动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
另一方面,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激活市场机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一些老工厂被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艺术街区或博物馆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五、发展策略与建议针对重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振兴的发展需求,提出以下策略与建议:1.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和要求,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 加强跨区域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条 工业遗产保护措施 1、掌握历史信息及技术特征。工业遗产保护性修复中应进行深入
调整及研究,准确掌握和完整的历史信息及技术特征,真实的历史遗存 及信息作为保护的重点对象,其余部分则可进行适应性改造。
滨江路晒 仓库建筑群 网沱
白涛镇建 核原料生产工程(含 峰化工厂 中央机房、库房、避
难所、导洞、山顶通 气囱等)、一碗水烈 士陵园、水厂、过江 桥梁等
西彭镇西 压延车间厂房、锻造
南铝加工 车间厂房、3万吨立
厂
式水压机、1.25万吨
卧式水压机、冷轧机
川仪四 川仪四厂办公楼、川 厂、川仪 仪六厂集成电路楼 六厂内
3、真实性保护原则。工业遗产原则上坚持就地原貌保护,不宜采 取资料留取的方式。如因公共利益建设需求,需进行原地位移或异地迁 建的,应由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文物管理部门组织规委会专家论证,报 市政府同意后方可实施。
4、渐进式更新原则。工业遗产片区的保护与利用不应大拆大建, 宜采用小规模更新整治的方式,长期滚动式进行建筑更新和设施及环境 的完善。
筑物以及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洞、堆场、码头和环境。
第五条 规划范围内涉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各项城市建设应符合本 规划。
第六条 规划成果由文本、图纸及说明书三部分组成。其中文本和图纸 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第七条 规划指导思想 1、整体保护重庆工业城市的工业遗产价值和文化内涵,正确处理
第三章 工业遗产价值评述与名录
第九条 价值评述
重庆工业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技术价值和 经济价值等方面。
1、历史价值:重庆工业是近现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最完整的代 表,保存从洋务运动、抗战时期、建国初期、三线建设时期连续的工业 文明实体,尤其抗战工业和三线建设时期工业,不仅代表当时中国工业 的实力,更对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作出巨大贡献,是中国抗战遗产的主要 组成部分,具有其极重大的历史价值。
根据工业生产主要流程,划出保护片区范围,保护生产格局中典型的建 筑物及设施,保留原工业生产格局。例如,重钢厂应在炼焦、炼铁、炼 钢、轧钢主要生产环节中都保留典型的生产要素,使钢铁生产格局得以 保护。
3、指定制度保护。对于登录的工业遗产名录,市规划主管部门应 按程序上报市政府,公布为历史建筑或工业历史街区,按国家《名城名 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有关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规定予以保护。对于工 业历史街区范围内构成整体风貌的风貌性建筑需采用改造更新的方式, 不应拆除。对其中历史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市文物主管部门应按程序 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保护。
第十二条 工业遗产整体格局及风貌保护 1、 保护市域“一城、两廊、三区”工业遗产格局。
“一城”指主城工业遗产核心区。 “两廊”指嘉陵江工业遗产廊道和长江工业遗产廊道。 “三区”指三片工业遗产集中区,包括涪陵、长寿工业遗产集中区; 綦江、南川工业遗产集中区;江津、双桥工业遗产集中区。 2、保护主城区“两江、四片、多点”的工业遗产格局。 “两江”指嘉陵江、长江沿线工业遗产集中带; “四片”指大渡口重钢、沙坪坝双碑、江北郭家沱、九龙坡半岛工业 遗产集中片区; “多点”指众多工业遗产分布点。
3、保护重工业风貌区特征。重工业所具有的建构筑物高大、工业 设施设备尺度巨大的风貌特征应予以保护。
4、保护相关的自然环境。工业生产的地下工程(生产洞)依托的 山体岩壁应予以保护,如挂榜山、鹅公岩、铜锣峡等。
第十三条 工业遗产的保护方式 1、整体保护。对于重要且具备整体保护条件的工业遗产,应整体
性保护,划出整体性保护范围,如核工业816工程。 2、片区保护。对于重要的工业遗产,如不具备整体保护条件,应
2、制度保护与利用规划导则。明确工业遗产位置、范围及保护要 求,并落实在相关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中作为规划管理依据。
3、保护外观特色,内部适应性改造。在保持主体结构及外观特征 前提下,可进行与遗产保护相适性的改造,内部空间保持原工业生产空
间特征,可按新功能进行布局和组合、划分,增加现代服务设施,达到 现代工作、生活的舒适度、安全和标准。
区 1970年 长寿
区 1956年 巴南
区 1966年 南川
区
1960年代 江津 区
1970年代 双桥 区
黄桷坪重 240米高烟囱2座、发 庆发电厂 电主厂房、大门 窍角沱重 大门 棉三厂
长寿湖狮 发电厂房、水坝 子滩 李渡镇川 船坞及主厂房 东造船厂 晏家川维 生产设备 厂区 铜罐驿重 专家招待所 庆罐头厂 綦江齿轮 天星仪表厂工人宿舍 厂、綦江 冶炼厂、 松藻矿务 局、南桐 矿务局、 天星仪表 厂、红山 机器厂等 重庆增压 器厂等
级 厂旧址
区 水厂
7 一 重庆电力厂 1927年 渝中
级 旧址
区
8 一 国民政府兵 1931年创 江北
级 工署第50工 建,1938 区
厂厂房
年迁渝
9 一 四川天府矿 1933年 级 业股份公司 旧址
北碚 区
10 一 晒网沱盐仓 1936年 级 库建筑群
11 一 核工业816工 1966年 级程
合川 区
四川重型 汽车制造
厂
第四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第十一条 工业遗产保护原则 1、注重生态修复原则。进行工业土地及工业垃圾无害化处理,对
区域内河流、水塘的水质进行治理,整治岸线环境,达到环境保护要 求。种植多样性绿化,改造生态环境。
2、保护优先与统筹发展原则。工业遗产保护优先是区域再开发的 前提,区域用地的规划布局应遵循保护要求,土地再开发充分利用工业 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工业遗产推动片区再开发的作用。
涪陵 区
12 一 西南铝加工 级 厂压延和锻 造车间厂房
1965年
九龙 坡区
13 一 四川仪表总 1965年 北碚
级厂
区
14 二 汉阳兵工厂 1890年创 九龙
大溪沟城 专家楼 区供电局
郭家沱望 铜锣峡岩壁生产洞, 江厂内 码头区老厂房
天府镇天 北川铁路遗址、维修 府煤矿 厂(金工车间、烟
囱、办公楼)、职员 住宅、后峰湖、碉 堡、一号矿井、白庙 子街区
2、社会价值:重庆工业对城镇化起着主导作用,工业建设推动各 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3、技术价值:重庆工业技术曾创造中国工业史上众多的第一,是 我国主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国防战略后方。
4、美学价值:重庆重工业厂房及设施具有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 工业美学特征,具有塑造城市标志性和特色的艺术价值。
1939年迁 南川
渝
区
18 二 周恒顺机器 级 厂办公楼
1908年创 巴南 建,1938 区 年迁渝
19 二 豫丰纺织机 1941年 九龙
级 械厂旧址
坡区
20 二 中国汽车制 级 造股份公司 华西分厂旧 址
21 二 瀼渡电厂 级
1936年 1928年
巴南 区
万州 区
设厂
双碑嘉陵 抗战时期的烈士纪念
厂
目录
第1章 总则 第2章 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第3章 工业遗产的价值评述与分级 第4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第5章 分期实施与规划管理 第6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概述 为协调重庆市“退二进三”进程中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工业遗产
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丰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 内涵,体现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作用与职能,特编制《重庆市工业遗产保 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鹅公岩建 生产洞
级 及国民府兵 建,1938 坡区 工署第1兵工 年迁渝 厂
15 二 江南制造局 级 龙华分局子 弹厂及国民 政府兵工署 第25工厂旧 址
1875年创 二 国民政府兵 级 工署第26工 厂旧址
1945年
长寿 区
17 二 国民政府第 级 二飞机制造 厂旧址
25 二 川东造船厂 级
26 二 四川维尼纶 级厂
27 二 重庆罐头厂 级 旧址
28 二 南川綦江三 级 线建设工业 旧址
29 二 江津三线建 级 设军工厂旧 址
30 二 四川重型汽 级 车制造厂
1952年 九龙 坡区
1919年创 南岸 建,1939 区 年迁渝 1954年 长寿
区 1967年 涪陵
碑、电气熔铜生产洞
重庆长寿 机器设备 化工厂
丛林镇 海孔村生产洞
李家沱水 周恒顺旧居(办公 轮机厂 楼)
杨家坪铁 锻造车间、箱体车间
马厂
和压型车间厂房、坦
克艺术中心仓库
道角重庆 金工车间厂房 机床厂工 具分厂
瀼渡电厂 机房、水坝
22 二 重庆发电厂 级
23 二 汉口裕华纺 级 织公司渝厂 旧址
24 二 狮子滩水力 级 发电厂
4、加强结构安全等措施。对工业建筑、大型设施的结构安全应充 分论证,提出加固解危方案,进行梁、板、柱及屋架必要的加固和增设 消防安全设备以及节能措施。
第十五条 工业遗产保护性利用方式 1、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强老工业城市旅
日) 7.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 8.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9.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10.《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工业遗产主要是指重庆市城内近现代以机器化生产方式,
具有历史、社会、技术、审美及经济方面价值的工业遗存,包括厂房、 仓库、办公楼、生活服务设施、不可移动的生产设施、设备等工业建构
级 铁联合企业 建,1938 口区
楼)、原高线厂办公
及国民政府 年迁渝
楼(小洋楼)、1950
钢铁迁建委
年代炼钢厂房、1960
员会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