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黄连上清丸

合集下载

牛黄上清丸与黄连上清丸的区别

牛黄上清丸与黄连上清丸的区别
心、 、 肺 胃火 , 子 清 泻 三 焦 之 于 风 热 同 犯 上 焦 所 致 头 晕 、头 栀 火 , 火 从 小 便 而 去 , 黄 泻 火 引 大 使用时要辨证用药 , 保疗效。 确 同时 注 意 ,此 两 种 药 同 为 寒 凉 之 品 , 胃虚 弱 者慎 用 ; 脾 孕
芥穗 、 白芷 、 芎 、 荷 、 梗 、 热 泻 火 的上 清 丸 ,在某 些 方 面 川 薄 桔
甘 草 与 牛 黄 上 清 丸 成 分 相 同 还 是 各 有 其 不 同 之 处 。牛 黄 上 清 丸 比黄 连 上 清 丸 多 了 牛 黄 这
代 著 名 医家 李 梃 所 编 撰 的 《 医 外 ,J中没 有 牛 黄 、 片 、 芍 、 7" 冰 赤
学入 门》 ,在 原 方 的基 础 上 , 加 地 黄 、 归 等 5味 药 , 增 加 蔓 味 寒 凉 极 品 ,且 方 中 加 上 开 窍 当 而
减 化 裁 而 成 。 黄 连 上 清 丸 处 方 荆 子 、 风 以 疏 散 风 热 ; 复 花 醒 神 的冰 片 ,加 强 了 清 热 解 毒 防 旋
其 适 宜 。 而 黄 连 上 清 丸 能 清 热 上 清 丸 。
散 风 ,适 宜 风 、热 侵 犯 上 中焦
暴 口 芎 、 芥穗 、 荆 白芷 散 风 清 热 ; 所 致 的 头 昏耳 鸣 、 发 火 眼 、 使
口 韩 萱
牛黄 上清 丸 与黄连 上清 丸 的 区

脚j 辛.・ 翘解毒 片 O 天 新 业 品 销 i 苦 铎 窿 削 津中 药 药 营 公司总 销 全 免 咨 电 : 经 国 费询话
妇 慎 用 牛 黄 上 清 丸 ,忌 用 黄 连
痛 、 目赤 、喉 肿 、音 哑 等 症 有

黄连上清片的作用与功效

黄连上清片的作用与功效

黄连上清片的作用与功效黄连上清片作为中药,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连上清片的来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一、黄连上清片的来源及组成黄连上清片原指黄连上清丸,是一种由黄连草药制成的中药制剂,该制剂由核黄连、石斛、连翘、金银花等多种中草药经一定工艺炮制而成。

黄连上清片的药物成分主要有黄连碱、黄连苦苷等。

其中,黄连碱是黄连中含量较高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二、黄连上清片的药理作用黄连上清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抗菌作用:黄连上清片中的黄连碱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黄连碱可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和复制,对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抗炎作用:黄连上清片中的黄连碱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黄连碱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降低炎症细胞的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病变。

3. 清热解毒作用:黄连上清片中的黄连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黄连碱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炎症细胞的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病变。

同时,黄连碱还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4. 抗氧化作用:黄连上清片中的黄连碱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

研究发现,黄连碱可以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调节氧化还原平衡,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

5. 提高免疫力:黄连上清片中的黄连苦苷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黄连苦苷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提高抗体的生成和效能,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三、黄连上清片的临床应用黄连上清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系统感染:黄连上清片具有抗菌作用,对胃肠道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尤其对于腹泻、肠炎、肠胃炎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黄连上清丸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黄连上清丸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黄连上清丸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概述
黄连上清丸就有着清火热的功效的,一般的情况对于实火的情况有效的,这个功效还得看患者的情况来说,比较常见的一般是实火的情况,往往是可以采用的。

黄连上清丸还有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咽喉肿痛、耳痛耳鸣等症状。

虽然黄连上清丸效果好但也不是可以自行随意的乱用,例如月经过量的人群就禁止服用此*是因为*物活血化通,吃后会加剧状况。

步骤/方法:
1这个*物本身是去火的*物,它的**多以寒*成为为首要,脾胃虚寒的患者如果服用黄连上清丸会加重虚寒的病症,而且可能引发起别的疾病,因此在服用以前一定要向医生询问清楚自己是否可以服用这个*物。

2黄连上清丸中的中草*成分是它功效的关键,例如我们知道的薄荷、黄连、菊花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去火的一些中草*,而且中草*副作用小,但是是从疾病的根本入手治疗,虽不及西成*让患者及时的痊愈,但是不治本更易反复发病。

3黄连上清丸在临床上是常用于治疗一般火盛所致的头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不良的病症的,这个*对于这些病症有着和美好的治疗功效。

而且通过今年来的一些临床实践,还发现有许多新的治疗功效。

注意事项:
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随时保持心情的舒畅,还有做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劳累,要多注意休息调养,还有由于治疗不同病症需注意的点也不同,所以建议大家购*前详细咨询*师和医生,按医生指导用*。

黄连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黄连上清丸,又称为"Hang Lien Shang Qing Wan",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它是以黄连为主要成分,辅以柴胡、黄芩、黄柏等草药制成的中药丸。

黄连上清丸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化痰止咳等功效,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下面是黄连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一、清热解毒黄连上清丸以黄连为主要成分,黄连是一味具有强烈的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抑制和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有效缓解发热、喉咙痛等症状。

黄连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对于引起肠胃炎、细菌感染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二、散结消肿黄连上清丸还含有柴胡、黄芩、黄柏等草药,这些草药具有散结消肿作用。

其中柴胡类草药能够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可以消除痰结、瘀血等病理产物,改善气血运行。

黄芩、黄柏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肿胀、疼痛等症状。

三、化痰止咳黄连上清丸中的黄连、柴胡等草药还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黄连具有降低支气管分泌物的作用,可以缓解支气管炎、感冒等引起的咳嗽症状。

柴胡则具有舒肝健脾、活血化痰的功效,对于痰湿咳嗽、胸闷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四、抗炎、抗病毒黄连上清丸中的黄连、黄柏等草药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抗病毒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对于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发挥抗病毒作用,对于流感、感冒等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五、调节免疫黄连上清丸中的黄连、黄芩等成分还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黄连上清丸还可以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六、保护肝脏黄连上清丸中的柴胡等成分还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黄连上清丸的作用

黄连上清丸的作用

黄连上清丸的作用
黄连上清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湿热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及痢疾等疾病。

以下是黄连上清丸的作用。

首先,黄连上清丸能够清热解毒。

药方中的黄连有清热解毒、疏肝胆的作用,能够对体内的湿热毒素起到清除的作用,从而缓解湿热症状。

同时,黄连上清丸中还含有生石膏、竹茹等成分,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加强了药物的清热解毒作用。

其次,黄连上清丸具有利湿退黄的作用。

药方中的茯苓、车前子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能够促使体内湿气排出,从而改善黄疸症状。

黄连上清丸中还含有栀子、赤芍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黄疸病人因湿气阻滞而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使黄疸得以缓解。

此外,黄连上清丸还具有抗炎作用。

药方中的黄连含有黄连素,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加速炎症部位的康复。

在治疗热毒所致的疾病时,黄连上清丸能够减轻炎症状况,促进病情康复。

总的来说,黄连上清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通过药方中药物的相互配合,能够清除体内湿热毒素,改善黄疸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在使用黄连上清丸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清热要药:黄连上清丸

清热要药:黄连上清丸

清热要药:黄连上清丸作者:常俊来源:《祝您健康》2002年第07期黄连上清丸为我国明朝时期著名医学家龚廷贤所创制,载入龚氏医学著作《万病回春》,是在清肝明目散基础上加减而成的,已沿用了近500年。

如今被列入国家基本中成药。

黄连上清丸是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连翘、姜黄、薄荷、菊花、川芎、天花粉、玄参、当归、葛根、橘梗等中药配伍制成。

原北方(京、津地区)处方与南方(沪、苏、浙地区)处方药味组成略有出入,今已由国家中医药局统一。

黄连上清丸为水泛小型丸剂,可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为治疗眼、口、咽疾之要药,主治风火赤眼、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每服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亦可煎服。

黄连上清丸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连翘等擅治热病毒症,玄参、橘梗、薄荷清热利咽,菊花、薄荷清热明目,葛根、天花粉清中焦之热,大黄泻火通便,清热解毒,当归、川芎、姜黄有活血消肿止痛功能。

随着中成药临床研究的发展,目前黄连上清丸不仅仅局限于治疗眼、口、咽疾病,其治疗领域已扩大到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脂肪肝、急性泌尿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高血压病等,今介绍于下。

一、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晚期可导致心、脑、肾重要器官病变。

黄连上清丸适用于高血压中医辨证肝阳上亢型.证见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口干、大便便结、小溲短赤。

其中的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均有降压作用;栀子泻肝火除烦,亦有降压之功;大黄泻火凉血、引血下行、通便导滞;天花粉通便秘,川芎、葛根、菊花、玄参、当归皆有降压利尿之效。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6~10克,温开水送服。

配合西药降压药服用,可加强降压作用,无合用之禁忌。

二、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

黄连上清丸适用于甲型病毒性肝炎热重于湿证型,证见身目黄染、口干口苦、不思饮食、恶心厌油、上腹胀满、大便燥结、小溲黄赤。

黄连上清丸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黄连上清丸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黄连上清丸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1. 功能主治
黄连上清丸是一种中药丸剂,由黄连、黄芩、黄连、石斛等药材组成。

其功能
主治如下:
•清热解毒:黄连上清丸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能够有效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轻病程。

•消肿止痛:黄连上清丸中的黄连、黄芩等药材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组织水肿,缓解疼痛,常用于治疗痈疮、疮疖等症。

•抗菌消炎:黄连上清丸对多种细菌、病毒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肠胃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

•调理肠胃:黄连上清丸能够调节胃肠道功能,改善胃肠道不适,促进消化,治疗热结便秘、腹泻等症状。

2. 用法用量
•用法:口服。

将黄连上清丸一次性吞服,冷开水送服。

•用量:成人一次3-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

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量。

•注意事项:
–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心脏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用药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良反应:黄连上清丸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一般为轻度,停药后自行消失,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药物相互作用: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在使用黄连上清丸之前,应主动告知医师,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存储方法:黄连上清丸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是黄连上清丸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相关介绍。

使用任何药物都需在医
师指导下进行,自行用药需谨慎,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黄连上清丸新用途

黄连上清丸新用途

黄连上清丸新用途黄连上清丸故名思义即以黄连为君药,黄连善通心经、胃经,因为上等黄连断面四周为黄色,其心为红色,中医以象归类,故黄连可通心经、胃经。

心为上焦,意为清上焦之火。

原方义主治:泻火止痛、清热散风,用于肺胃热盛、风热上攻所致的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齿疼痛、咽喉肿痛、小便赤短、大便秘结等。

黄上清丸五行归属水: 黄柏、蔓荆子(通肝、膀、胃经)、防风(通膀、肝、脾经)木: 菊花、川芎、旋覆花、薄荷火: 黄连、栀子、连翘土: 生石膏、甘草、白芷、(黄连)金: 黄芩、桔梗、大黄、荆芥黄连上清丸的五行方解水: 黄柏善清下焦之火,通肾经、膀胱经,与黄连合用达到水火共济。

蔓荊子、防风两药同时归属膀胱经及肝经,能把肝经风热传变到膀胱,因为肝经在人体的半表半里,它起着沟通上下联系内外的作用,由于药性偏温,故而不是清内热,而是引导体内风热向外传变(参见传变规律——心胞经和三焦经传变规律,三焦内腑由特殊的筋膜组成,筋膜不仅沟通了上下左右脏腑,而且也沟通了表里之间的联系……肝主筋)到膀胱经,一方面从尿液排出,另一方面从体表排出。

二药与黄连组成药对,除黄连自身清心火外还可将心火通过三焦网膜把病变传变于肝,肝再传变于膀胱,把热毒从尿液或体表排出;此对药还可化解膀胱感受风寒而向体内传变于肝,肝传变于心,导致心脏不适,或心再传变于神经或血管,导致人体擅动、抖动、抽动等。

木: 肝主风,肝风内动以平肝阳、清肝火、祛肝风。

菊花:性凉清肝明目;川芎:性温,活血化瘀;旋覆花:诸花药性上升,旋覆花独降,以达到平肝阳、降肝风之目的;薄荷:性凉,升清降浊。

方药:二升一降,川芎药性受到另三味药的监制,使川芎活血而不温;蔓荆子、荊芥、白芷、防风兼袪风、散风等功效,一袪一散降肝风。

酒通肝经,黄柏、大黄通两便,如黄柏、大黄用酒制过,那么酒黄柏、酒大黄好比在肝脏开了一个排毒直通车,把肝部病毒直接通往两便,减轻肝脏负担。

诸药合用可化解肝风内热沿本经上传引起的两侧喉咙肿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典中药材:菊花
性状:
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 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碟状; 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 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 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 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 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 两性,位于中央
药典中药材:甘草
注意: 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 花同用。
药典中药材:栀子详解>>>
栀子
药典中药材:栀子
来源:
本品为菌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 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 取出,干燥。
药典中药材:栀子
性状:
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 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 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 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 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 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 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 红色或
药典中药材:防风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 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有的可见横长皮 孔样突起、密集的环纹或残存的毛状叶基。 切面皮部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木部黄 色,具放射状纹理。气特异,味微甘。
药典中药材:防风
性味: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药典中药材:桔梗
性状: 皮部黄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色。气微, 味微甜后苦。
药典中药材:桔梗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厚片。外皮多已除 去或偶有残留。切面皮部黄白色,较窄; 形成层环纹明显,棕色;木部宽,有较多 裂隙。气微,味微甜后苦。
药典中药材:桔梗
性味: 苦、辛,平。归肺经。
药典中药材:白芷
用法: 3~10g。
药典中药材:白芷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菊花详解>>>
菊花
药典中药材:菊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9~ 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 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 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 “杭菊”、“怀菊”。
药典中药材:菊花
性状: ,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不规则扭曲,内 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腺点;管状花大 多隐藏。
药典中药材:菊花
性味: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药典中药材:菊花
功效: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 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疮痈肿毒。
药典中药材:菊花
用法: 5~10g。
药典中药材:甘草
性状:
: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 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 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光 果甘草: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 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药典中药材:甘草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甘草片: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皱纹。切面 略显纤维性,中心黄白色,有明显放射状 纹理及形成层环。质坚实,具粉性。气微, 味甜而特殊。
药典中药材:黄连
性状:
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 微,味极苦。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 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lcm。 “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云连: 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药典中药材:黄连
炮制:
黄连片: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 或用时捣碎。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 皮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 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具放射状 纹理,气微,味极苦。酒黄连:取净黄连, 照酒炙法(通则0213)炒干。每100kg黄 连,用黄酒12.5kg。本品形如黄连片,色 泽加深。
黄连上清丸 配方详解
药典中成药:黄连上清丸配方详解>>>
黄连上清丸 HuanglianShangqingW
an
药典中成药:黄连上清丸配方详解>>>
配方:
黄连10g、连翘80g、防风40g、白芷80g、 菊花160g、酒大黄320g、桔梗80g、石膏 40g、甘草40g、栀子(姜制)80g、炒蔓 荆子80g、荆芥穗80g、黄芩80g、薄荷40g、 黄柏(酒炒)40g、川芎40g、旋覆花20g。
药典中药材:菊花
性状:
。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 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 少,外露。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 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 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 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怀菊:呈 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 多数为舌状花
药典中药材:石膏
性状:
本品为纤维状的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 状或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 有的半透明。体重,质软,纵断面具绢丝 样光泽。气微,味淡。
药典中药材:石膏
炮制: 生石膏打碎,除去杂石,粉碎成粗粉。
药典中药材:石膏
性味: 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药典中药材:石膏
功效: 淸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 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 痛。
药典中药材:石膏
用法: 15~60g,先煎。
药典中药材:石膏
存储: 置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甘草详解>>>
甘草
药典中药材:甘草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 草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 去须根,晒干。
药典中药材:甘草
性状: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 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 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 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 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 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 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 特殊。胀果甘草
药典中药材:甘草
性味: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药典中药材:甘草
功效:
补脾益气,淸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 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药典中药材:甘草
用法: 2~10g。
药典中药材:甘草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菊花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霉,防蛀。
药典中药材:酒大黄详解>>>
酒大黄
药典中药材:酒大黄
: 药典暂未收录酒大黄。
药典中药材:桔梗详解>>>
桔梗
药典中药材:桔梗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春、秋 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 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药典中药材:桔梗
药典中药材:黄连
炮制:
略有酒香气。姜黄连:取净黄连,照姜汁 炙法(通则0213)炒干。每100kg黄连, 用生姜12.5kg。本品形如黄连片,表面棕 黄色。有姜的辛辣味。萸黄连:取吴茱萸 加适量水煎煮,煎液与净黄连拌匀,待液 吸尽,炒干。每100kg'黄连,用吴茱萸 10kg。本品形如黄连片,表面棕黄色。有 吴茱萸的辛辣香气。
药典中药材:白芷
炮制: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略浸,润透,切厚 片,干燥。本品呈类圆形的厚片。外表皮 灰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 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 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 微苦。
药典中药材:白芷
性味: 辛,温。归胃、大肠、肺经。
药典中药材:白芷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 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 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 疡肿痛。
药典中药材:菊花
性状:
,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 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 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滁菊:呈 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 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 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 隐藏。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 径1.5~2.5cm
药典中药材:黄连详解>>>
黄连
药典中药材:黄连
来源:
本品为毛莫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 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 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 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药典中药材:黄连
性状:
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 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 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 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 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 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 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 木部鲜黄色或橙
药典中药材:连翘
性状: 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 黄棕色,平潸,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 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药典中药材:连翘
性味: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药典中药材:连翘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 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 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 热淋涩痛。
药典中药材:黄连
用法: 2~5g。外用适量。
药典中药材:黄连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连翘详解>>>
连翘
药典中药材:连翘
来源: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秋季 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 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 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