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不可不知的中国电视电影常考知识点

合集下载

编导艺考不可不知的中国电视电影常考知识点

编导艺考不可不知的中国电视电影常考知识点

编导艺考不可不知的中国电视电影常考知识点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为中央电视台),建于1958年5月1日,同年6月15日,该台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发端。

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

1960年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故事拍摄的故事片《刘三姐》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

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

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带有买办性质。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

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

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

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

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着。

1924年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着《影戏学》出版,由徐卓呆译着。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

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

1924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

影视编导复习内容

影视编导复习内容

影视编导复习内容1.中央电视台于1983年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2.1948年6月,美国《德克萨克明星剧场》(NBC)和《城中明星》(CBS)两个节目的面世,标志着电视综艺节目的诞生。

3.中国香港电影分级中Ⅱ级表示儿童不宜4.在国内常规电视剧中,一集大约有三十场次。

5.“没有事件,没有事件的连锁,即没有戏剧”。

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名言。

6.中国电影进入市场经济前,各电影制片厂限定的拍摄期是三个月。

7.在电影或电视剧拍摄期间,以下正确的导演工作程序及运作规则是先拍外景,后拍内景。

8.“事件,意味着变化”。

这是美国剧作教学大师罗伯特·麦基的名言。

9.20世纪20年代末,“伟大的哑巴”开始说话,电影进入有声时代,音乐音响开始逐渐成为电影的重要元素。

1927年,美国的《爵士歌王》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影片。

11.国内首个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改节目的原版为美国CBS的《幸存者》。

12.副导演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选演员、安排指挥群众场面、监管服化道。

13.我国各级电视台的节目分类大体上分为五大类:新闻、社教、文艺、服务和体育。

14.在电影或电视剧创作时,为适应拍摄需求,外景的选择仅由导演、摄像(影)参与是不够的,还要美工师、灯光师、录音师的参与。

15.时间和空间是事件和人物关系存在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16.影视文学剧本的语言由两部分组成作者描述性语言和剧中人物语言。

17.2011年中央电视台停播的栏目《实话实说》是属于谈话类节目节目。

18.人物行动一般要具有三个要素,具体表现为人物的任务、人物行动的目的和动机、人物为了完成任务、达到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手段与方式。

19.客观音响主要包括动效和环境音响,可以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提供一个鲜活而真实的空间,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20.我国著名女演员蒋雯丽,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作品是《我们天上见》。

22.江苏卫视以“幸福”为主题,湖南卫视以“快乐”为主题,打造了多档品牌电视节目。

编导专业电影百科知识汇总

编导专业电影百科知识汇总
电影文学剧本
一种运用电影思维创造银幕形象的文学样式。是电影剧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 识和理解进行艺术构思,并按照电影表现手法(包括场景、环境、人物形象、行为、动作、 说白、音响及其他细节)通过文字描述以表达自己对未来影片设想的作品。电影文学剧本主
艺通网(/)
动画片
用图画表现电影艺术形象的一种美术影片。曾沿称“卡通片”。摄制时采用逐格摄影的 方法,将人工绘制的许多张有连贯性动作的画面,依次拍摄下来。连续放映时,在银幕上产 生活动的影像。这种影片可以展示形体的任意变化,动物、景物、器物的拟人活动,充分发 挥真人实物所难以表达的想像、夸张的幻想。
电影插曲
为影片中某一场面、某一情节中的人物而作,并不直接概括影片主题思想或基本内容的 歌曲。也有的只为表现时代气氛、地方特征等。插曲一般在影片中不反复出现。
电影演员
艺通网(/)
北京艺通艺术培训学校(/)
影片中角色的扮演者,银幕人物形象的直接体现者和创造者。电影演员和戏剧、曲艺等 其他表演艺术的演员一样,都是以自身的形体、声音作为艺术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 电影演员依据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提供的人物形象,在导演的指导下,完成影片所要求的 银幕形象的塑造。电影不同于舞台演出,电影演员不是在舞台上和直接在观众面前连续进行 表演,而是在摄影棚或实景中,间接地在代表观众眼睛的摄影机镜头前,根据电影镜头的非 连续性和不按时序拍摄等特殊要求进行表演,并且一经拍摄,就永远定型在胶片上。电影演 员的角色创造,总是在导演设计的一个个镜头中实现。导演调动电影艺术的一切表现手段让 演员在真实的环境中活动,这就要求电影演员的角色创造始终与人物活动的真实环境融为一 体,其外部表现力,不应超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力的限度,对白的语气、声调也不宜夸 张做作,而应与实际生活中的音响相协调。总之,电影演员的表演必须适应银幕的逼真性特 点,力求真实、自然和生活化。

高考艺术生统考文常知识点汇总(三)

高考艺术生统考文常知识点汇总(三)

高考艺术编导生统考文常知识点汇总(三)一.电影起源1.外国电影原理:视觉暂留原理时间:1895年12月28日地点:法国巴黎卡普新路大咖啡馆地下室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代表影片:世界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世界第一部喜剧《水浇园丁》定义:第七艺术,1911年,乔托卡努杜2.中国电影时间:1905年代表影片:《定军山》,中国第一部电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任庆泰导演,老生谭鑫培主演。

二.电影理论1.电影镜头运动镜头: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长镜头: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提出,延续时间10秒-30秒。

空镜头:又叫“景物镜头”,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

快慢镜头:快镜头,慢于每秒4格拍摄;慢镜头,快于每秒24格拍摄主观镜头:摄影视点=人物视点客观镜头:又叫“中立镜头”2.电影景别(1)远景:视野开阔,渲染气势(2)全景: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3)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4)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或被拍摄体局部(5)特写:成年人肩部以上或被拍摄体细部3.蒙太奇(1)叙事蒙太奇创立者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分为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2)表现蒙太奇,分为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3)理性蒙太奇,首创者苏联学派爱僧斯坦,分为杂耍蒙太奇,思想蒙太奇4.电影声音(1)人声,对白,剧中人物之间的对话;独白,表达人物内心感受;旁白,第一人称自述或第三人物评说。

(2)音乐(3)音响5.电影画面(1)色调,暖色调,以红、黄、橙为主,热情、向上、炽烈冷色调,以蓝、青为主,宁静、深远、阴凉(2)构图,造型艺术术语,分为主体、陪体、环境6.声画关系声画同步,又称“声画合一”,声音与画面发声体同进同出。

声画错位,又称“声画分离”,分为声画并列,声画对立7.类型电影(1)西部片,又称“牛仔片”,《火车大劫案》(2)科幻片(3)喜剧片(4)纪录片三.国外流派1.苏联蒙太奇(1)时间:20世纪20年代(2)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维尔托夫(3)代表理论:杂耍蒙太奇、库里肖夫实验2.电影眼睛派(1)时间:20世纪20年代(2)代表人物:维尔托夫(3)代表理论:重视电影剪辑,强调电影记录功能3.意大利新现实(1)时间:二战后(2)代表人物:罗西里尼、德西卡、桑蒂斯(3)代表理论:反映当代社会现实,使用非职业演员,拍摄注重真实感4.法国新浪潮(1)时间:20世纪50-60年代(2)代表人物:戈达尔、特吕弗(3)代表理论:导演中心制、电影个人风格、革新电影语言5.新德国电影(1)时间:20世纪60年代(2)代表人物:施隆多夫、法斯宾德(3)代表理论:与传统电影决裂,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四.国内流派1.左翼电影(1)时间:20世纪30年代(2)代表人物:夏衍《狂流》,郑正秋《姊妹花》,孙瑜《小玩意》(3)代表理论:揭示社会矛盾对立,激发抗日爱国热情2.主旋律电影(1)时间:建国以后(2)代表人物:林超贤、李前宽、韩三平(3)代表理论:体现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五.电影奖项1.国外电影奖项(1)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1932年8月,电影节之父,举办地意大利(2)金熊奖,柏林电影节,1951年6月,举办地德国(3)金棕榈奖:戛纳电影节,1939年,举办地法国(4)奥斯卡金像奖:1928年,举办地美国好莱坞2.国内电影奖项(1)金鸡奖:1981年,又称为“专家奖”(2)百花奖:1962年,最能反映票房价值(3)华表奖:1994年,电影节的“政府奖”(4)金爵奖:上海电影节,1993年,国内第一个A类(5)金像奖:1982年,举办地中国香港(6)金马奖:1958年,举办地中国台湾六.中国导演1.第一代导演(1)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2)理论:反映时代要求,重视社会教化(3)代表:张石川,第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03513影视编导知识点

03513影视编导知识点

1、影视节目的特性:综合性、逼真性(或称直观性)、蒙太奇电影综合了诗、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

文学是叙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是造型艺术,具有空间的可见性。

能够如实的反映客观世界的逼真性,是科学概念,是电影本身所固有的天然属性。

蒙太奇是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段。

2、怎样认识电影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的综合体3、如何理解电影的逼真性与真实性的关系?4、导演的特点:灵性、悟性、韧性(导演应具备的素质)5、导演应具有以下能力:(一)清晰的口头表达和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三)独立判断的能力(四)艺术的感受能力(五)细致的生活观察能力(六)形象思维的能力6、导演的工作流程:(导演的工作主要有哪些内容)A、筹备阶段⑴研究剧本:画面式、小说式、场景式①读懂文字;②找主题。

⑵遴选演员演员的外貌和形体是否接近剧中的人物的形象和特征。

演员的气质是否符合剧中的人物的气质和性格。

演员的演技。

选演员时应做的事首先,对角色作必要的描述。

例:年龄,文化背景,故事中的大概经历,社会背景,性别,形象,特殊的爱好,性格其次,安排演员试镜。

试镜,从中可以看出:演员是习惯用表情演戏,还是整个身体,演技如何,节奏感如何,声音怎样,他所表演的情感范围,有无自信心。

试镜头可选用演生活小品,即兴表演,或剧本中的一段。

由此判断其气质、形象、演技是否适合影视作品。

时间问题,收集演员的信息(观察,聊天)多人表演,以观察演员的反应能力,投入性,是否具有创造力,对角色与剧情提出新颖,又有建设性的问题注意类型演员(如反面角色最终抉择,考虑一下几个因素演员的影响力,语言和动作的节奏,敏捷的思维,模仿的能力,对电影的责任心,许诺遵守演出纪律,对拍片进程的缓慢和不连续要有耐心,和其他演员的融洽度,和导演的和谐关系⑶写作导演阐述,导演阐述一般包扩一下几点:对戏剧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对戏中主要人物的分析对剧中矛盾的分析对未来影片风格样式的定位对节奏的处理对表演、摄影、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创作的构想和造型设计的要求,对音乐、录音、剪辑等创作部门的提示对剧中需要特技处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商⑷选景⑸创作分镜头剧本B、拍摄阶段在拍摄现场将各部门的创作人员,如摄影、演员、美工、化妆、服装、道具,以及照明、剧务等协调在一起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

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

编导艺考文学艺术常识(文常)备考课程编导艺考文常笔记精要中国影视简史第一节初期电影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由此开始了中国电影的拓荒期(1896-1931)。

早期电影主要为短故事片,到1926年掀起“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的浪潮,直到1930年有声电影出现。

电影的诞生电影最初在中国被称为“西洋影戏”,1896年由欧洲传入上海和香港。

中国放映电影的第一人是上海徐园主人徐凌云。

中国第一部电影出现于1905年,是由北京泰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拍摄、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任庆泰所建“大观楼电影院”是北京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

上海是早期电影发展的重要基地。

1913年郑正秋编剧并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劳工爱情》是我国库存最早的一部短故事片。

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1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的《阎瑞生》。

香港的第一部短故事片是1913年由主持“人我镜”剧社的黎民伟拍摄的《庄子试妻》,在这部戏中出演的严姗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演员。

黎民伟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

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完成的《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开创了中国有电影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草创期的结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影片主演者王汉伦是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

这一时期的电影公司,除“明星公司”外,还有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等。

“古装片”、“武侠片”1926年下半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影兴起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等商业电影的创作热潮。

“古装片”又称“稗史片”,基本根据旧文学素材改编,多演绎“才子佳人”或“英雄佳人”故事。

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美人计》和民新影片公司的《西厢记》是其中较为优秀者。

1928年明显公司的《火烧红莲寺》引起了“武侠神怪片”的创作热潮,一时间“到处有火,有寺必烧”,出现了《火烧青龙寺》、《火烧百合台》、《火烧剑锋寨》等一系列作品。

编导基础重点

编导基础重点

编导基础重点编导基础重点第一章电视编导简述1.制片人中心制:①制片人中心制是指整个生产过程中,制片人拥有最重要的话语权。

②制片人中心制中的制片人是整部电影生产活动的主导者,有最高的决策权,对整个影片生产与营销负责。

2.导演组以及分工:①总导演:即从总体上负责电影生产的艺术策划,并参与到关键环节的拍摄与制作之中,是艺术与业务的把关人。

一般由比较有名气的导演担当。

②执行导演:即听从总导演的安排,落实、实现已拟好的摄制规划,负责具体业务的操持,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现场拍摄的导演。

有时,如果总导演只是挂名,而执行导演履行的就是总导演与执行导演的所有工作。

③副导演:即导演的副手,给导演打下手。

④助理导演:即导演助理,不设副导演时,助理导演相当于副导演;如设副导演,导演助理则分担副导演部分职责。

⑤联合导演:即两个以上的导演共同担纲某个影片的摄制任务。

3.电视编导:除新闻消息类、新闻专题类节目与电视剧外,一般在社会专题类、访谈类、文艺娱乐类、生活服务类、大型活动类节目中,担纲策划、采访、拍摄、导演、主持、编辑、制作以及联络、管理等任务的,往往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创作团队,而在这个创作团队中起着核心作用并对整个具体节目负责的主创人员,一般称为电视编导,简称编导,有时也称作导演。

4.电视编导的特点:①大型新闻专题类节目,有时也会设置编导岗位。

②电视编导是一个人数众多的职业群体,是电视台最为基层也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

③电视编导是一种相对综合性得而岗位。

5.电视编导的两大功能:①创作功能:电视编导从事的节目生产依然带有强烈的文化创意,其创作色彩依然浓郁。

创作的各个环节无不渗入编导的个人意志。

从这个意义来讲,编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作者。

②管理功能:电视编导策划除了是专业性的创作者,还必须是整个创作团队的管理者,包括具体事务的分工、指挥、布置、以及财务预算与开支等。

第二章电视作为艺术的影像媒介6.电视收视的三个定位:①受众定位②内容定位③风格定位7.电视作为弱逻辑性媒介的特性:电视不同于印刷媒介叙事,表现出片断性、反复性与弱逻辑性的媒介特性。

编导艺考的基础知识

编导艺考的基础知识

编导艺考的基础知识编导艺考的基础知识编导是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的工作人员。

编导艺考临近,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编导考试的基础知识,一起看看吧!1、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

2、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传统的源头(人物和作品):现实主义是《诗经》浪漫主义是《楚辞》3、奴隶社会艺术的典型代表:司母戊鼎中国《甘石星经》《诗经》诸子百家古罗马角斗场,埃及金字塔。

文学方面,《汉谟拉比法典》4、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魏碑)、楷书。

5、《诗经》的“六义”(《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风、雅、颂,赋、比、兴6、“六艺”的内容7、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8、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及其代表作品:汉代孔雀东南飞木兰词乐府双璧。

11、汉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骚体赋的代表作是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

枚乘的《七发》;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司马相如的名篇《子虚赋》、《上林赋》代表了汉代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

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12、田园诗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相思》、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边塞诗凉州词(唐)王翰古从军行李颀从军行王昌龄13、“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三曹”:曹操曹植曹丕、“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14、《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着作,南北朝时期刘勰撰。

字彦和,东莞莒,世居系品。

15、“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16、“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水调歌头》《江城子》《破阵子》,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导艺考不可不知的中国电视电影常考知识点
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为中央电视台),建于1958 年5 月1 日,同年6月15 日,该台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发端。

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

1960 年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故事拍摄的故事
片《刘三姐》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

1896 年8 月11 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05 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
的京剧片断《定军ft》,为戏曲记录片。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 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
商经营。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1909 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

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带有买办性质。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3 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

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

1921 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

1922 年1 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
戏杂志》出版。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1922 年 3 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

1922 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
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

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着。

1924 年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着《影戏学》出版,由
徐卓呆译着。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

1924 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

1924 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
授学校。

《电影讲义》是该校之教材。

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

1926 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出版。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

1930 年12 月3 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鲜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1 年 3 月15 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

1941 年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完成,公映后受到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

1949 年王滨导演的《桥》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塑造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形象。

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国际上获奖影片。

1956 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

1957 年由谢晋导演的《女蓝五号》,不但是谢晋成名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

该影片荣获1957 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

1960 年又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

1958 年万古蟾导演的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西藏人民生活影片。

1963 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

影片于1981 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

1962 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影片《魔术师的奇遇》。

中国第一部阐述中国电影发展史专着。

1989 年由陈荒煤主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电影发展史专着《当代中国电影》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