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建(构)筑物消防员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建(构)筑物消防员
1 电梯间等未设防烟及防火措施,形成竖向“烟囱”效应 2 垃圾道内存在可燃物也是蔓延通道 3. 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窗口喷出的烟气和火焰向上层蹿越蔓延) 4. 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建筑空调系统未按规定设置防火阀,采用可燃材料风管或采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都容 易造成火灾蔓延。 有两种方式:一是通风管本身起火并向连通空间(房间、吊顶、机房等)蔓延;二是 通风管道把火灾房间的烟火送到其他房间,使在远离火场的其他空间再喷出来,造成大量 人员因烟气中毒而死亡。因此,在通风管道穿通防火分区处,一定要设置具有自动关闭功 能的防火阀门。 可见,在建筑内搞好防火分隔,对阻止火势蔓延和人员安全、减少火灾损失,具有十 分重要作用。(工程设计及施工时就应考虑)
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二、建筑物的构造
构成建筑物的主要部 分都是由基础、墙或柱、 楼地层、楼梯、门窗和屋 顶等六大部分构成。
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
学习目的:建筑火灾发展规律有它的客观过程,
在一定原因下发生,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到一定程 度开始衰减,甚至熄灭。(火灾初期通常是局部的、 缓慢的、但随着热量的聚集愈烧愈烈,当达到最大 值时,在某种作用下又逐渐衰减,甚至熄灭。)研 究建筑火灾的发展与蔓延,目的在于掌握其内在规 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消防对策,保证建筑消防安全。
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 ( 五 ) 按建筑高度分类
1. 高层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 宅 )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指建筑高度超 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的厂房、库房。 2. 单层、多层建筑 单层、多层建筑是指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 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 建筑)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厂房和库房。 3. 地下建筑 地下建筑是在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 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

建构筑物救火员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建构筑物救火员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建构筑物救火员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火灾的分类:(1)按可燃物类型 A固体火灾,B液体或固态可溶(石蜡,沥青),C气体火灾,D金属火灾,E带电火灾,F烹饪器具内火灾(2)按损失程度①专门重大火灾 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②重大火灾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五万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❸③较大火灾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以上5000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④一样火灾 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消防工作的特点:社会性、行政性、常常性、技术性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的原那么: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踊跃参与。

燃烧的条件:(必要)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充分条件)必然的可燃物浓度,必然的氧气含量,必然的点火能量,彼此作用闪点的含义: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危险越大。

依照闪电将可燃液体分为甲类(闪点<28°C的液体)乙类(闪点≥28°C,<60°C的液体)丙类(闪电≥60°C的液体)爆炸的分类:(按性质)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一、表面燃烧二、阴燃 3、分解燃烧 4、蒸发燃烧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一、蒸发燃烧二、动力燃烧 3、沸溢燃烧 4、喷溅燃烧气体物质的燃烧特点:一、扩散燃烧二、预混燃烧烟气的危害性:迫害性、减光性、恐怖性火焰的组成:焰心、内焰、外焰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的有利方面:1、在必然条件下能够阻止燃烧进行,二、为火情侦查和寻觅火源点提供参考依据不利方面:1、妨碍灭火和被困人员行动,二、有引发人员中毒和窒息的危险,3、高温会令人员烫伤4、成为火势蔓延的因素热传播的途径: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热对流的方式:一、自然对流二、强制对流 3、气体对流 4、液体对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爆炸物(爆炸性、灵敏性、殉爆、迫害性)易燃气体(一、易燃易爆性二、扩散性3、物理爆炸性4、带电性五、侵蚀迫害性六、窒息性7、氧化性)易燃液体(一、易燃性二、蒸发性3、热膨胀性4、流动性五、静电性六、迫害性)易燃固体(一、燃点低,易点燃二、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3、自然性4、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自然固体与自然液体(一、遇空气自然性二、遇湿易燃易爆性3、积热分解自然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一、遇水易燃易爆性二、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3、自然危害性4、迫害性和侵蚀性)氧化性物质(一、强烈的氧化性二、可燃性3混合接触着火爆炸性)有机过氧化物(一、分解爆炸性二、易燃性3、损害性)水的灭火作用:一、冷却作用二、窒息作用3、稀释作用4、分离作用五、乳化作用消防射流的类型:一、密集射流二、分散射流(喷雾射流、开花射流)消防水枪分:一、直流水枪二、喷雾水枪3、开花水枪4、多用水枪五、脉冲水枪直流水枪口径分:13mm 16mm 19mm喷雾水枪分:离心式、机械撞击式、簧片式消防水炮的分类(安装):一、固定式二、车载式3、移动式(操纵方式):一、手动二、电控 3液控电流的分类:一、脉动二、交流 3、直流建筑物的分类(利用性质):一、民用建筑二、工业建筑3、农业建筑(建筑结构):一、木结构二、砖木结构 3、砖混结构 4、钢筋混凝土结构五、钢结构(建筑繁重构件的制作方式、传力方式及利用材料)一、砌体结构二、框架结构3、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4、特种结构(建筑高度):一、高层建筑二、单层、多层建筑3、地下建筑建筑材料的分类(化学组成):一、无机材料二、有机材料3、复合材料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一、失去稳固性二、失去完整性3、失去隔热性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类型(水压):一、室外低压二、室外临时高压3、室外高压(用途):一、生产、生活、消防合用二、生产、消防合用3、生活、消防合用4、独立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压力):一、室内高压二、临时高压(用途):一、合用的二、独立的(系统的效劳分类):一、独立的高压(或临时高压)二、区域集中的高压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置场所:一、单层、多层建筑二、飞机库3、石油天然气工程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的类型(喷射介质):一、水炮系统二、泡沫炮系统3、干粉炮(安装形势):一、固定式二、移动炮(操纵方式):一、远控二、手动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一、寻的式二、扫射式气体灭火系统的类型(灭火剂):一、卤代烷1211(二弗一氯一溴甲烷)二、卤代烷1301(三弗一溴甲烷)3、二氧化碳4、惰性气体五、七氟炳烷6热气溶胶(灭火方式):一、全淹没二、局部应用(一套灭火剂贮存装置爱惜的防护区数量):一、组合分派二、单元独立(结构特点):一、管网二、预制(加压方式):一、自压式二、内储压式3、外储压式泡沫灭火系统的类型(安装方式):一、固定式二、半固定式3、移动式(发泡倍数):一、低倍数(<20)二、中倍数(21~200)3、高倍数(>201)(喷射形式):1、液上喷射二、液下喷射3、半液下喷射4、泡沫喷淋五、泡沫炮干粉灭火剂系统的类型(灭火方式):一、全淹没式二、局部应用式3、手持软管(设计情形):一、设计型二、预制型(系统爱惜情形):一、组合分派二、单元独立(驱动气体贮存):一、储气式二、储压式3、燃气式逃生避难器材的类型(器材结构):一、绳索类(逃生缓降器、应急逃生器、逃生绳)二、滑道类 3、梯类(固定式逃生梯、悬挂式逃生梯)4、呼吸器类(工作方式):一、单人逃生类二、多人逃生类消防平安检查的形式:一、一样日常性检查二、防火巡查3、按期防火检查4、专项检查五、夜间检查六、其他形式的检查单位消防平安检查的方式:一、查阅消防档案二、询问员工3、查看消防通道、防火间距、灭火器材、消防设施等情形4、测试消防设施火源的分类:一、明火焰二、高温物体3、电火花4、撞击与摩擦五、光线照射与聚焦六、绝热紧缩7、化学反映放热平安疏散设施的种类:一、疏散楼梯和楼梯间二、疏散走道3、平安出口4、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五、应急广播和疏散指示标志六、超高层建筑需设置避难层和直升机停机坪防火门的分类(材质):一、木质二、钢质3、钢木质4、其他材质(门扇):一、单扇二、双扇3、多扇(结构):一、带亮窗二、带防火玻璃3、带玻璃带亮窗4、无玻璃(开闭):一、常开二、常闭(耐火):一、甲级(≥1.5h)二、乙级(≥1h)3、丙级(≥0.5h)防火卷帘的分类(材料结构):一、钢质二、无机纤维复合3、特级(启闭方式):一、垂直卷二、侧身卷3、水平卷。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培训理论教学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培训理论教学

组成。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系统可分为湿式系统、干
式系统、预作用系统等。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03
为确保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管
理,包括检查喷头、管网、报警阀等设施是否正常。
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
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由灭火剂、储存装置、释放装置、控制系统等 组成。
详细描述
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使用不同的灭火器材。例如,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和电气设备火灾,而泡沫 灭火器则适用于液体或气体火灾。使用灭火器时,应遵循操作规程,站在上风位置,对准火源根部喷射。灭火器 应存放在显眼、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火灾报警和应急疏散
总结词
防排烟系统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防排烟系统可分为自然排 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3
防排烟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为确保防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进行维 护和管理,包括检查送风口、排烟口、风道、排 烟机等设施是否正常。
04 应急救援与逃生
火灾现场的应急救援
火灾现场的应急救援是消防 员的重要职责之一,需要掌 握正确的救援技巧和安全措 施。
国际标准
了解国际消防安全标准,如ISO 1496-1、ISO 1496-2等,提高对国际 消防安全标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消防安全责任制
企业主体责任
明确企业作为消防安全的主体责任,了解企业应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和义务, 包括制定消防安全制度、组织消防安全培训等。
个人岗位责任
掌握个人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岗位责任,包括日常防火巡查、初期火灾扑救等, 提高个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带后,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集合和清点人数,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建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

建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
消防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4
3
消防员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消防基础知识:了解火灾的成因、分类、扑救方法等
消防器材使用: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消防法律法规:熟悉消防法律法规,了解消防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消防应急预案:掌握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方法
消防逃生技能:掌握消防逃生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现场
6
火灾应对与逃生
建筑物火灾报警和扑救
火灾报警:发现火灾后立即拨打119报警,说明火灾地点、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等信息。
01
扑救初期火灾: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扑救初期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疏散人员:组织人员有序疏散,避免拥挤踩踏,确保人员安全。
火场逃生:熟悉逃生路线,使用防烟面具、湿毛巾等防护用品,低姿、有序逃生。
消防栓: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源,用于灭火和消防车供水
灭火器:用于扑灭火源,有多种类型,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消防报警系统:用于检测火灾,发出警报,并启动消防设施
消防疏散通道: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和逃生
消防电梯:用于消防人员快速到达火灾现场
消防泵:用于提供消防用水,提高消防用水压力
消防水池:用于储存消防用水,提供消防水源
01
检查电气设备:如电线、插座、开关等是否老化、破损,是否存在短路、过载等隐患
02
检查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溶剂、燃气等是否存放在安全位置,是否远离火源
03
检查消防通道:如楼梯、走廊、出口等是否畅通,是否存在堆放杂物、堵塞通道等隐患
04
检查消防制度:如消防培训、消防演练、消防巡查等是否落实,是否建立有效的消防管理体系
消防团队协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队友协同作战

建筑物消防员培训理论和技能操作知识掌握要点

建筑物消防员培训理论和技能操作知识掌握要点

建筑物消防员培训理论和技能操作知识掌握要点1. 建筑物消防员培训理论知识掌握要点1.1 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灭火器是建筑物消防员常用的工具,掌握不同类型灭火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是常见的灭火器材种类和相应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可用于电器、液体和固体火灾。

使用时要先确定火源位置,然后拉出引线,按下灭火器把手,喷射粉末状灭火剂直接对准火源喷射,进行灭火。

•水基灭火器:适用于可燃固体火灾。

使用时要确定火源位置,拨开安全销,握住把手,对准火源喷射水雾状灭火剂。

•气体灭火器:常见的有二氧化碳灭火器、七氟丙烷灭火器等。

使用时要将灭火剂喷射出来,盖住火源,使氧气不足以维持燃烧反应,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1.2 建筑物火灾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建筑物火灾的成因主要包括电气设备故障、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等。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消防员应该掌握以下预防措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居民的火灾预防意识;•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确保火灾的及时探测和扑灭;•落实消防通道和疏散指示标志,确保人员疏散的通畅;•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和居民的应急逃生能力。

1.3 消防逃生和自救技巧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需要掌握一些逃生和自救技巧,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逃生和自救技巧:•在烟雾较大的情况下,低姿势行走,靠近墙壁逃生,避免吸入过多的有害烟气;•使用湿毛巾覆盖口鼻,防止吸入有害物质;•尽量找到易于疏散的通道和出口,避免乘坐电梯;•在窗户处等待救援时,使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和窗缝,避免烟雾进入室内;•学会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步扑救,但前提是确保个人安全。

2. 建筑物消防员培训技能操作知识掌握要点2.1 灭火器使用技能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消防员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使用灭火器时需要注意的一些技能操作:1.进行站立式灭火器操作时,消防员需要将灭火器竖直摆放,用手掌扣住把手,对着火源喷射。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培训理论知识参考复习资料资料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培训理论知识参考复习资料资料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理论基础知识参考复习资料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一、火灾的定义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86中将火和火灾定义为: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也就是说,凡是失去控制并造成了人身和(或)财产损害的燃烧现象,亦可称为火灾。

二、火灾的危害火灾的危害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毁坏财物,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二)残害人类生命(三)破坏生态平衡(四)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三、火灾的特征无数的火灾实例表明,火灾具有以下特征:(一)发生频率高据统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发生频率最高,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

由于可燃物质品种多,数量巨大,引火源极其复杂,诱发火灾的因素多,稍有不慎,就可导致火灾发生。

(二)突发性强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难以预料的,且火灾发展过程瞬息万变,来势凶猛,影响区域广;爆炸危害具有瞬时性,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三)破坏性大火灾不仅残害人类生命,给国家财产和公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而且严重时会导致基础设施破坏(包括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交通和通讯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生产系统紊乱、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打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由此可以看出,火灾的破坏性相当大。

(四)灾害复杂火灾发生地,由于建筑、物质、火源的多样性,人员复杂性,消防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使得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极为复杂。

如高层建筑,由于烟囱效应使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

一般烟气垂直上升速度为240m/min,水平扩散速度为48m/min;物质的多样性包括各种可燃、易燃、易爆和不同毒性的物质,对于火灾发展速度、建筑耐火和疏散逃生与灭火效果影响很大;各种不同火源,如明火、电气过热、静电、雷电、化学反应和爆炸等引发的火灾,其发生发展规律有所区别;此外,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及逃生自救能力、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场所的消防设施和扑救条件、形成灾害时的气候条件等对于火灾的发生、发展和扑救过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及初级技能培训课件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及初级技能培训课件

2、火灾危害
(1)毁坏财物,易造
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2)残害人类生命; (3)破坏生态平衡; (4)引起不良的社会 和政治影响。
精选版
5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及初级技能培训课件
3、火灾特征
(1)发生频率高; (2)突发性强; (3)破坏性大; (4)灾害复杂; (5)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 (6)灾后事故处理艰巨。
精选版
11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及初级技能培训课件
(三)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
我国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 作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 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 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
精选版
12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及初级技能培训课件
精选版
9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及初级技能培训课件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 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精选版
6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及初级技能培训课件
4、火灾分类
(1)按燃烧物分类
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固体物质往 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 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精选版
7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及初级技能培训课件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 火灾。如汽油、煤油、乙醇、沥青、石蜡等。
3 、自燃 含义: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 ,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燃燃烧, 称为自燃。 4、爆炸 含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 、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建构筑消防员培训资料

建构筑消防员培训资料

建构筑消防员培训资料建(构)筑物消防员培训资料第一课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一:火灾的定义火和火灾定义为:A: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B: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也就是说,凡是失去控制并造成了人身和(或)财产损害的燃烧现象,均可称为火灾。

二:火灾的危害火灾的危害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毁坏财务,易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2:财害人类生命3:破坏生态平衡4:引起不良社会和政治影响三:火灾的特征1:发生频率高2:突发性强3:破坏性大 4:灾害复杂5: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6:灾后事故处理艰巨四:火灾的分类火灾可按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火灾损失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1:火灾可按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B、C、D、E、F六类A: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2: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一般火灾。

A: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B: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C: 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D: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1页第二节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1: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2:加强应急救援工作3:保护人身、财产安全4:维护公共安全二:消防工作特点长期消防工作实践表明,消防工作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性 2:行政性 3:经常性4:技术性第三节消防工作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一:消防工作方针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二:消防工作的原则1:政府统一领导——领导责任2:部门依法监管——监管责任3:单位全面负责——主体责任4:公民积极参与——有参与的权利和义务三:消防安全责任制度1:《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2:消防安全责任制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首先是政府对消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消防工作负责3: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首先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并在单位内部实现和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火灾的分类:(1)按可燃物类型 A 固体火灾,B 液体或固态可溶(石蜡,沥青),C 气
体火灾,D 金属火灾,E 带电火灾,F 烹饪器具内火灾
(2)按损失程度①特别重大火灾30 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②重大火灾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或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或五千万
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③较大火灾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10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
伤或1000 万以上5000 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④一般火灾3 人以下死亡或1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消防工作的特点:社会性、行政性、经常性、技术性
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工作的原则: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燃烧的条件:(必要)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
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
闪点的含义: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危险越大。

根据闪电将可燃液体分
为甲类(闪点v 28° C的液体)乙类(闪点》28° C,v 60° C的液体)丙类(闪电》60° C
的液体)
爆炸的分类:(按性质)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1、表面燃烧
2、阴燃
3、分解燃烧
4、蒸发燃烧
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1、蒸发燃烧
2、动力燃烧
3、沸溢燃烧
4、喷溅燃烧
气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扩散燃烧2、预混燃烧
烟气的危害性:毒害性、减光性、恐怖性
火焰的组成:焰心、内焰、外焰
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的有利方面:
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止燃烧进行,
2、为火情侦查和寻找火源点提供参考依据
不利方面:
1、妨碍灭火和被困人员行动,
2、有引起人员中毒和窒息的危险,
3、高温会使人员烫伤
4、成为火势蔓延的因素
热传播的途径: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热对流的方式:1、自然对流2、强制对流3、气体对流4、液体对流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爆炸物(爆炸性、敏感性、殉爆、毒害性)易燃气体(1、易燃易爆性2、扩散性3、物理
爆炸性4、带电性5、腐蚀毒害性6、窒息性7、氧化性)
易燃液体(1、易燃性2、蒸发性3、热膨胀性4、流动性5、静电性6、毒害性)
易燃固体(1、燃点低,易点燃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3、自然性4、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自然固体与自然液体(1、遇空气自然性2、遇湿易燃易爆性3、积热分解自然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1、遇水易燃易爆性2、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3、自然危害性4、毒害性和腐蚀性)
氧化性物质(1、强烈的氧化性2、可燃性3 混合接触着火爆炸性)
有机过氧化物(1、分解爆炸性2、易燃性3、伤害性)
水的灭火作用:1、冷却作用2、窒息作用3、稀释作用4、分离作用5、乳化作用
消防射流的类型:1、密集射流2、分散射流(喷雾射流、开花射流)
消防水枪分:1、直流水枪2、喷雾水枪3、开花水枪4、多用水枪5、脉冲水枪
直流水枪口径分:13mm 16mm 19mm
喷雾水枪分:离心式、机械撞击式、簧片式
消防水炮的分类(安装):1、固定式2、车载式3 、移动式
(控制方式):1、手动2、电控 3 液控
电流的分类:1、脉动2、交流3、直流
建筑物的分类(使用性质):1、民用建筑2、工业建筑3、农业建筑(建筑结构):
1、木结构
2、砖木结构
3、砖混结构
4、钢筋混凝土结构
5、钢结构(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
传力方式及使用材料)
1、砌体结构
2、框架结构
3、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4、特种结构(建筑高度):1、高层建筑2、
单层、多层建筑3、地下建筑
建筑材料的分类(化学构成):1、无机材料2、有机材料3、复合材料
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1、失去稳定性2、失去完整性3、失去隔热性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类型(水压):1、室外低压2、室外临时高压3、室外高压
(用途): 1、生产、生活、消防合用 2、生产、消防合用 3、生活、消防合用 4、独立的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压力) : 1、室内高压 2、临时高压
(用途): 1、合用的 2、独立的
(系统的服务分类) : 1、独立的高压(或临时高压) 2、区域集中的高压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置场所: 1、单层、多层建筑 2、飞机库 3、石油天然气工程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的类型(喷射介质)
: 1、水炮系统 2、泡沫炮系统 3、干粉炮
(安装形势) : 1、固定式 2、移动炮 (控制方式) : 1、远控 2、手动 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 1、寻的式 2、扫射式
气体灭火系统的类型(灭火剂) :1、卤代烷 1211(二弗一氯一溴甲烷) 2、卤代烷 1301(三 弗一溴甲烷) 3、二氧化碳 4、惰性气体 5、七氟炳烷 6 热气溶胶
(灭火方式) : 1、全淹没 2、局部应用
(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的防护区数量) : 1、组合分配 2、单元独立
(结构特点) : 1、管网 2、预制
(加压方式) : 1、自压式 2、内储压式 3、外储压式
泡沫灭火系统的类型(安装方式) : 1、固定式 2、半固定式 3、移动式
(发泡倍数) :
1、低倍数(v 20)
2、中倍数(21~200)
3、高倍数(> 201)
(喷射形式) :
1 、 液上喷射 2、液下喷射 3、半液下喷射 4、泡沫喷淋 5、泡沫炮
干粉灭火剂系统的类型(灭火方式) :1、全淹没式 2、局部应用式 3、
手持软管 1 、设计型 2、预制型 1 、组合分配 2、单元独立
1 、储气式 2、储压式 3 、燃气式
逃生避难器材的类型(器材结构) :1、绳索类(逃生缓降器、应急逃生器、逃生绳)
2、滑 道类
3、梯类(固定式逃生梯、悬挂式逃生梯)
4、呼吸器类
(工作方式) :1、单人逃生类 2、多人逃生类
夜间检查 、其他形式的检查 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方法: 1、查阅消防档案 2、询问员工 3、查看消防通道、防火间距、灭 火器材、消防设施等情况 4、测试消防设施
火源的分类: 1 、明火焰 2、高温物体 3、电火花 4、撞击与摩擦 5、光线照射与聚焦 6、绝 热压缩 7、化学反应放热
安全疏散设施的种类: 1、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2、疏散走道 3、安全出口 4、应急照明和疏散 指示标志 5、应急广播(设计情况)
系统保护情况) 驱
动气体储存)
和疏散指示标志6、超高层建筑需设置避难层和直升机停机坪
防火门的分类(材质):1、木质2、钢质3、钢木质4、其他材质
(门扇):1、单扇2、双扇3、多扇
(结构):1、带亮窗2、带防火玻璃3、带玻璃带亮窗4、无玻璃
(开闭):1、常开2、常闭
(耐火):1、甲级(》1.5h)2、乙级(》1h)3、丙级(》0.5h)
防火卷帘的分类(材料结构):1、钢质2、无机纤维复合3、特级
(启闭方式):1、垂直卷2、侧身卷3、水平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