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钢框架结构节点抗震设计思想的分析
框架结构的抗震减震分析

应用减震技术
设置减震支座
在结构中设置减震支座,以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地震 对结构的影响。
应用阻尼器
在结构中安装阻尼器,以增加结构的阻尼效应,降低 地震响应。
采用隔震技术
在基础和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以减小地震对上部结 构的影响。
06
CATALOGUE
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实例一:某高层建筑
设计采用地震力系数法进行计算,并 考虑了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等因素。
抗震分析
地震危害与影响
地震波及地面震动
地震产生地震波,引发地 面震动,对建筑物和结构 造成破坏。
建筑物倒塌与损毁
框架结构如未经过合理设 计和施工,易在地震中发 生倒塌或严重损毁。
次生灾害
地震可引发火灾、水灾等 次生灾害,对周边环境和 生态造成进一步破坏。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地震动位移响应
01
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位移,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研究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为结 构的优化设计和地震防护提供理论支持。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方法 ,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02
CATALOGUE
框架结构概述
框架结构的特点
空间分隔灵活
框架结构能够根据建筑功能需求,灵活地分隔空间。
整体性能良好
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
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 拟和实验研究等,以评估减震装置的性能和 结构的减震效果。
减震结构的评估
评估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性能,以确保其 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5
CATALOGUE
框架结构的抗震减震措施
人字形延性中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框架 结构 的 屋 面 和楼 面 恒 荷 载 为 3 . 8 k N/ m ,
活 荷载 为 2 . 4 k N/ m 。该建 筑位 于美 国加 州洛 杉矶
计 阶段 不予考 虑 。考虑 到地 下室 剪力 墙和 周边 土体 的作 用 , 在设计 阶段认 为地 下 室 顶 部 可 以提 供 侧 向 嵌 固作 用 , 限制地 下室顶 部处 钢柱 的侧 向平 动位 移 。 柱脚 与 基础 之间采 用铰 接连 接形 式 。
方形钢 管 , 在侧 向地震作用很 大的情况下也 可采用 H
本依 据是各个抗侧 体系 的相对 刚度 , 虽 然在美 国荷 载 规 范 AS C E 7 —1 0中规定 地震 荷 载 在水 平 方 向分配 中需 要考虑 5 的偶 然偏 心距 的影 响 , 在本 文 中为 了 突 出结构分析 的规 整性 和 简化计 算 而忽 略 了楼 层质 量偶 然偏心 的影 响 , 因此 在结 构 的 两个 主轴 方 向, 单 跨支 撑框架各 承担 2 5 地 震荷 载 。地 震荷 载沿 框架 高度 方 向按照 基 于第一 阶模 态 的底 部剪 力 法进 行分
7 —1 0 ) E 4 J , 计算 出的底部 剪力 为 8 7 9 0 k N, 建筑 物 的 总 自重是 7 3 5 2 5 k N。地震 荷载在水平 方 向分配 的基
压 荷 载作用 下 , 在杆 件 中部 塑性 铰 出 现 的 区域 不 产
生 因为板件 局部 屈 曲所 造 成 的脆 性 断裂 ; 对 与 支 撑
林
瑾, 等: 人 字 形 延 性 中一 心支 撑 钢 框 架 的抗 震设 计 与分 析
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

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摘要: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施工是提升建筑抗震性的主要工序,因此应优化梁柱节点的质量。
本文通过概述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内容,围绕有限元模型、载荷等方面研究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多种要素对于节点性能的影响,为优化节点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突出项目结构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前言:钢结构具有韧性塑性强、重量轻、制造简便的优势,该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抗震性能。
其中梁、柱节点是框架关键连接位置,其性能会决定框架结构在载荷基础下的整体性。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的实际性能,实现构件和节点的标准化设计,优化节点性能。
1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概述1.1刚性连接模式其一,全焊连接。
借助融透的方式焊接梁上下翼,通过双面胶焊接腹板。
上述连接模式对于焊接技术要求较高,若操作失误会导致应力集中,对施工结构受到影响。
其二,全栓焊接。
借助T型钢,使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翼和柱翼,不会产生三向应力和残余应力。
其三,混合连接。
该模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利用融透焊接梁上下翼,并通过大刚度角钢连接高强螺栓,借助剪力板连接柱翼和高强螺栓。
多层钢结构中主要利用刚性连接梁柱,通过柱贯通方式连接框架柱和梁。
针对抗震部分,应确保梁翼缘厚度和加劲肋相同。
若属于非抗震区域,加劲肋的厚度应≥梁翼缘厚度的1/2,满足板件的实际宽厚比值,防止连接节点受到破坏。
1.2柔性连接模式柔性连接又称为铰接连接,在梁侧无线位移,不过可以进行自由的转动。
该模式包含承托、端板以及角钢三方面。
其中,角钢主要连接柱和梁腹板,可以借助连接板替代角钢。
端板连接模式和角钢相同,但不可替代。
利用承托连接模式连接柱的腹板时,主要将厚板当作承托构件,防止柱腹板弯矩较大,确保偏心力矩传输至柱翼位置。
2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研究2.1构建有限元模型本课题主要借助有限元软件,依据相关学者关于连接节点的研究内容,构建建筑工程中钢框架梁的非线性节点有限元模型,分析其中力学性能的差异性,为后续工程梁柱节点连接模式提供新思路[1]。
高层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

高层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 结构理论摘要:本文介绍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时,并对钢结构构件节点和杆件接头处的三种杆件连接方式,其性能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对梁、与柱、柱与柱、梁与梁的连接以及抗震剪力墙与框架的连接等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结构;连接节点;安装1 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日益增多。
高层钢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耸的高层建筑。
在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中,节点连接良好的抗震设计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一环。
连接节点应满足强度、延性和耗能能力三方面的要求,其连接强度应高于相连构件端部的屈服承载力,并且必须有较大的变形能力,用以弥补强度方面的缺陷。
钢材本身具有很好的延性,但这种延性在结构中不一定能体现出来,这主要是由于节点局部压曲和脆性破坏而造成的,因此在设计中应采用合理的细部构造,避免应变集中而形成较大的约束应力。
在钢材的选用上应满足强度、塑性、韧性及可焊性的要求。
钢材强度指的是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钢材应具有较高的强屈比,其屈服强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应适当。
钢材的塑性表现在伸长率和冷弯性能两项指标上,反映钢材承受残余变形量的程度及塑性变形能力。
对抗震结构还必须满足冲击韧性的要求。
钢材另一重要的基本要求是对化学成分含量的限制,它将直接影响结构的可焊性,应控制钢材的碳当量。
在高层钢结构中,厚钢板的应用较为广泛,在梁一柱节点范围,当节点约束较强,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时,应附加要求板厚方向的断面收缩率,以防发生平行于钢材表面的层状撕裂。
2 杆件连接2.1连接方式2.1.1 连接类型建筑钢结构的构件节点和杆件接头处的杆件连接可采用:(1)全焊连接;(2)高强度螺栓连接;(3)焊缝和高强度螺栓混合连接。
2.1.2 性能比较2.1.2.1全焊连接,传力最充分,不会滑移。
良好的焊接构造和焊接质量可以为结构提供足够的延性。
高层钢结构建筑中的抗震设计思路分析

高层钢结构建筑中的抗震设计思路分析【摘要】随着当今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增多,探讨如何进行高层钢结构建筑的防震设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概念设计、结构计算以及构造上入手,其设计结果经实践证明符合抗震水准。
【关键词】高层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钢结构建筑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例如强度与重量比高、韧性好,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与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以及商用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中。
但是由于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现实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致使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面临地震作用下也会形成一定的破坏和损失。
1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即采用一种从总体上、大概的进行抗震的工程决策,以免盲目的进行计算工作,可以实现合理的抗震设计。
1.1 建筑场地场地的选择要充分的掌握了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以及地震活动情况的基础上对于建筑用地进行综合的评估。
经验表明,密实坚硬或者开阔平坦的坚硬场地食欲建筑使用,而易于液化土、软弱场地土、孤立的山丘、采空区以及河岸或者边坡均不适于建筑使用。
1.2地基与基础由于不均匀的沉降会给建筑物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要在地基的设置上避免将同一个结构单元设置于不同性质的地基土上,同时避免天然地基与桩基混用。
当遇到严重不均匀土层、软弱粘性土时要着重的加强基础的刚性与整体性。
1.3 平面与立面的布置由于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易于发生扭转、塑性变形以及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使得抗震效果减弱。
而均匀的刚度变化、质量分布以及规则、对称的立面、平面设置可以有效的环节地震带来的破坏。
同时合理的设置抗震缝,将建筑物分割为规则的结构单元也可以起到加强房屋抗震的作用。
在此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官运钢结构房屋的使用高度、高宽比的规定,如下表1、2:1.4 结构体系结构体系一般有着如下的规范要求:具备相当的承载力、耗能力与变形力;设置多重的抗震防线,以免发生部分的结构失效所带来的整体建筑破坏的后果;设计要满足刚度分布、承载力合理以及不发生因局部的削弱而导致的薄弱环节,同时对于可能会出现的薄弱环节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提高其承载力。
钢结构节点抗震设计问题

浅析钢结构节点抗震设计的问题【摘要】本文针对高层及多层钢结构节点设计中容易忽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节点设计;抗震1.节点抗震设计的原则在钢结构设计工作中,连接节点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
为使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设计时应合理地确定连接节点的形式和方法。
目前,节点有非抗震和抗震设计之分,非抗震设计可以按照组合内力来设计节点,抗震设计则不宜这么做,抗震规范上对节点抗震设计有一系列的要求,显然按照组合内力来设计节点是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
以刚性连接的梁拼接节点为例,如将梁翼缘的连接按实际内力进行设计,则有损于梁的连续性,可能使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与内力分析模型不相协调,并降低结构延性。
因此,对于要求有抗震设计的结构,其连接节点应按构件截面面积的等强度条件进行设计。
进行设计时,首先应判定所设计的节点有无抗震要求。
对于抗震结构,为了保证其安全,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1-3),“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应是工程师遵循的基本原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5.4.2中规定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满足下式:s≤r/yre。
其中,s为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r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yre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强节点、强连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钢框架体系梁柱连接节点的基本设计原则是:节点必须能够完全传递被连接板件的内力,在强震作用下节点能够发挥材料的塑性,保证结构在梁内而不是在柱内产生塑性铰,以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
基于制作简便及经济性等因素,国内钢框架体系的梁柱节点主要采用全焊式或栓焊式连接,其最大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mu≥1.2mp(《建筑抗震设计规范》8.2.8-1),vu≥1.3(2mp/l)且vu≥0.58hwtwfay(《建筑抗震设计规范》8.2.8-2)。
公式中mu,mp,vu的计算见图1。
mp=[bftf(h-tf)+twh2/4]fy,mu=bftf(h-tf)fu。
高强度钢材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
02
复杂环境因素影响
地震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因素,涉及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地震强
度、震源深度、场地条件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屈曲约束
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03
精细化设计方法
目前对于高强度钢材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尚不够精
细化,需要进一步发展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
研究结果可以为高强度钢材钢 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抗震 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 践指导。
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 类似结构的抗震设计和研究提 供参考和借鉴。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
国内对高强度钢材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研究尚处于初 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力学性能、构造细节和设计方法 等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一些学术论文和 专利中。
框架结构模型建立
模型设计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试验条件,建立高强度钢材钢框架屈 曲约束支撑结构模型,考虑材料性能、几何非线性、支撑 类型和数量等因素。
几何非线性
考虑结构模型的几何非线性,如梁柱弯曲和剪切变形等, 以精确模拟结构的真实行为。
材料性能
考虑高强度钢材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 拉强度等,以及可能的材料缺陷和损伤。
优化算法选择及参数确定
优化算法
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混合遗传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和模 拟退火算法的优点,能够处理复杂的约束优化问题。模拟退火算法通过引入退火 过程,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参数确定
包括群体大小、交叉概率、变异概率、退火温度等。通过试验和经验选择合适的 参数,以获得良好的优化效果。
钢框架抗震构造措施

钢框架抗震构造措施⼀、引⾔在现代建筑设计与施⼯中,钢框架结构以其⾼强度、轻质、施⼯速度快等优点,⼴泛应⽤于各种建筑⼯程中。
然⽽,由于地震等⾃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将就钢框架抗震构造措施进⾏深⼊探讨,以提⾼建筑结构的抗震能⼒。
⼆、钢框架抗震构造基本原则钢框架抗震构造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整体性:确保钢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局部破坏导致整体结构失效。
2.延性: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使钢框架在地震作⽤下具有良好的延性,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
3.耗能:采⽤耗能构件和连接节点,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4.冗余度:设计适当的冗余度,提⾼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钢框架抗震构造措施1.节点设计节点是钢框架结构的关键部位,其设计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节点应采⽤⾼强度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确保节点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节点应设计为耗能节点,通过节点的耗能性能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2.梁柱连接梁柱连接是钢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措施对于提⾼结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梁柱连接应采⽤柔性连接或延性连接,避免刚性连接可能导致的脆性破坏。
同时,连接部位应设置加劲肋、垫板等构件,提⾼连接的承载能⼒和延性。
3.⽀撑体系⽀撑体系是钢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承受和传递⽔平地震作⽤。
⽀撑体系应采⽤钢⽀撑或钢筋混凝⼟⽀撑,确保⽀撑体系的稳定性和承载能⼒。
同时,⽀撑与框架的连接应采⽤柔性连接,减⼩地震作⽤对⽀撑体系的影响。
4.耗能构件耗能构件是钢框架结构抗震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
耗能构件可采⽤阻尼器、减震器等设备,通过减⼩地震作⽤对结构的影响,提⾼结构的抗震性能。
耗能构件的选择应根据地震烈度、结构特点等因素进⾏综合考虑。
5.楼板设计楼板作为钢框架结构的⽔平构件,对于提⾼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具有重要作⽤。
楼板应采⽤钢筋混凝⼟楼板或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等构造措施,提⾼楼板的承载能⼒和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边 缘纤 维屈服 , ) 传统 的 弹性设计 ( 当于 6度 或非抗 震设 相
防要求 ) 。 各种构件 的宽厚 比要求 , 见 G 0 1—0 0建筑抗 震设 计 详 B 50 2 1 1
M = s — ): A h t +∑( ) ( i f z
=m n n , } i {Ⅳ , l
曲, 保证耗能作用 的发挥。 受压板件 宽厚 比可分为三个等级 : 1 全截 面进 入 塑性 , ) 出现 塑性 铰 , 求 转 动 能 力 ( 当 于 要 相 8度 , 9度抗震设 防要求 ) ;
其 中, , 的计算方法 如下 : M 1 当工字形梁翼缘用 对接焊缝 、 ) 腹板 用角焊缝连接时 :
BI Ch n ・ a g a gg n
( hnagD s na dR sac stt o o eru t lry hnag 100 ,C i ) Sey n ei n e r I tuefN n r sMe l g ,Sey n 10 3 hn g e h ni f o au a
当
/时 [ ( , , 1N 4 : _…
y -
A,f] ,y
.
】 () 1 1
其 中, 为被连 接构件的全塑性弯矩 ; =A ; 为构件 净 M Ny A
所需螺栓数目 = = 为 丽V
= .。实际取5 48 个
截面面积 ; 为构件腹板净截 面面积。 A
M2 2高强 螺栓。
响, 就可能 出现 地震 作用下的局部破 坏 , 甚至整体倒 塌 J 。因此 ,
钢结构 的抗震 问题也 是需要 认真 研究 的 。本文 针对 最 常见 的钢
3 构造缺 陷 : ) 梁翼缘 与柱连接处 的垫板 一般在焊接后 就 留在 框 架结构 , 到节点 的重 要性 , 考虑 将对 节点 的抗 震设 计思 想进 行 结构上 , 与柱 翼缘之间容易成为裂缝发展 的起 源。 深入分 析 , 有助 于加深 对节 点抗震 设计 思路 和具 体方 法 的理解 ,
() 6
规范 。
4 设 计 实例
某大厦钢框架 结 构 的节点 设 计。柱 截 面 : 0 0 口7 0x70×5 , 0
其 中 为高强螺栓最 小抗 拉强度 ; 为 螺栓 群形心线两侧一 z
对螺栓的距离; , 分别为一个高强螺栓的最大抗剪强度和对 砣
应 的板件极 限承压强 度 :
0 引言
钢结构具有强度 高 、 延性好 、 重量轻 等特点 , 因此 抗震性 能较
好 。但 如果在加工和连接工艺 方面有些 问题 , 之外 部环境 的影 加
1 焊缝缺 陷; ) 2 三轴应力 影 响 : 柱连 接 的焊缝 变 形 由于 受 到梁 和柱 约 ) 梁
束, 施焊 后焊缝残存三轴拉应力 , 使材料变脆 ;
M = fh一 A( 。
=
() 5
2 截 面进入 塑性 , ) 但不要 求转 动 能力 ( 当 于 7度抗 震 设防 相 要求 ) ;
2 do4 h; / X
其 中,, A 为梁一个翼缘 的截 面积 ; 角焊缝 的有效 厚度 ; h为 f 为角焊缝的有效长度 ; 为焊缝 抗拉强度下 限。 2 当梁翼缘用对接焊缝 、 ) 腹板用高强螺栓连接 时 :
Ab t a t h e e r h p o r s ft e w l i g r sd a te sa o n b a s s mma ie yt e r s a c t o sa d t e me n ft e s r c :T e r s a c r g e so h e d n e i u lsr s th mea d a r d i u o r d b h e e r h meh d n h a so z h
第3 8卷 第 2 1期 20 12 年 7 月
S HANXI ARC T T E HI EC UR
山 西 建 筑
Vo . 138 No. 21
J 1 2 1 u. 0 2
・3 ・ 9
文章编号 :0 9 6 2 (0 2 2 -0 9 0 10 - 8 5 2 1 ) 10 3 -3
r sd a t s .T e d v lp n n h r b e o b ov d a e t o u h y ds u s d,S st rv d h i c in frt e o t l e i n o e i u lsr s h e e o me ta d t e p l ms t es le r r g l ic s e e o ho O a p o i e t e dr t o p i o e o h ma d sg f t e sa i t fe g n ei g s u t r s h tb l y o n i e r t cu e . i n r Ke r s y wo d :wed n e iu t s ,n me c i lt n,f iee e n l i g r sd a sr s u r a smu a i l e i l o i t l me t n
最 后给 出了实例说计 内容具 体包 括以下几点 。 由于节点 的破坏将带来 相连的若干个 构件 的破坏 , 以在 抗 所 震 设计 中 , 要求 节点连 接 的承载力 应 高于构 件 的屈服 承载 力 , 所 谓“ 强节点 、 弱构件”4。具体体现在 以下两个公 式的要求 : _
最 大承载力 。
, 。
图 1 钢框架连接构造
按钢材抗拉强度 和屈服强度 下限计 算 :
M = ・ ; = ・ () 3
2 节点 的震 害
由于节点传力集 中、 构造 复杂 , 工难度 大 , 施 容易造 成应力 集
以节点破坏 是地震 中发生最多 的一种破 坏 。 梁 柱节点域的破坏形式 主要有 : 加劲板的屈曲和开裂 、 加劲板
Ⅳ = 0. n 58
= 9 a梁截 面: 50x 2 2x 5 =35MP ; 2 5MP ; H 0 20×1 2 2 a梁柱 :
4 0MP 。梁翼缘完全焊透 的坡 口对焊 ,5 , 9 a E 0 二级 , =2 5MP , f7 9 a = 9 P ; 4 0 M a 梁腹板 用 1. 0 9级 高强 螺栓 摩 擦 型 连接 , 喷砂 = 0 4 M 2 预 紧 力 P:10 k ., 2 , 9 N。弹性 内 力 M =6 5 k ・m, 5 N V=
其中 , 为连 接 的塑性抵 抗矩 ; 为被 连接构 件 的塑性 抵
限 ; 为 钢材的屈服强度 。 抵抗矩 按材料力学 的方法计算 , 例如对矩形截面 :
中、 强度不均衡 现象 , 再加 上可 能 出现 的焊 缝 缺陷 、 造缺 陷 , 构 所 抗 矩( 这两个相 当于对 形心轴的面积矩 ) 为连接 的抗拉强度 下 ;
() 1 () 2
一
一
r 尊 1 』
圭。
0
其中 ,. 1 2为实际屈服强 度可 能高 于规定 值 的修 正 系数 ; . I3
/
圣 圭
b≥ 1 0 0
为在 12基 础上 , . 再考 虑跨 中荷载 影 响; 为 被连 接构 件 ( 或 梁
柱) 全塑性弯矩 ;为梁的净跨度 ; , 分 别为连接 的抗弯 、 剪 z 抗
收 稿 日期 :0 2 0 -4 2 1 —4 1
作者简介 : 代
江 (94 , , 程 师 16 一)男 工
・
4 0・
第0I 第 2 1期 23 8卷 2年7月
山 西 建 筑
,
=
2÷ × ÷ ×硒÷ =
1× h; / x 2 r, L /
o
在梁柱可能出现塑性铰的区段 , 限制板件宽厚比, 以防止局部屈
塑性性 能、 局部稳定 的角度进行 了归纳 , 并给 出了实例说明 , 以期促进相关的应 用和科 学研 究。
关键词 : 钢框架 , 点 , 节 抗震 , 塑性 中图分类 号 :U 9 T31 文献标 识码 : A 焊缝 出现裂缝 、 腹板 的屈 曲和裂 缝等。采用焊 接形式 的梁柱 刚性 节点 出现连接 裂缝 或断裂破坏 的原因主要有 j :
3 2 强柱 弱 梁条件 .
其 中 ,. 0 9为考虑焊接 热影 响对 高强螺 栓预 拉 力损失 的影 响 由于柱 子的破坏效应 比梁 的破坏 效应严重 , 可能导 致结 构 系 数 。 有 整体倒 塌 , 以对柱子 的安 全性 要求要 高于梁 。塑性铰最 好是 先 所 腹 板 连接 板 厚 度 :
2 1 ,3 7 :42 . 0 0 4 ( ) 1-1 屈 曲的影响分析 [ ] 钢结构 ,0 6 2 ( )4 —3 J. 2 0 ,4 1 :95 . 石 王元 清, 结构钢 焊接 残余 应力三 维有 限 [ 1 鹿安理 . 等. [ ] 杨 文 , 永久 , 9 1] 焊接过程仿真领域 的若干关键 问题及 其初 步研 究
8
1 钢框 架 结构 的节点
焊 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 。常用 的连 接构 造如图 1 所示 。
r
. 和混凝土框架结构 相 同 , 框架 结构 一般 采 用刚性 节 点 , 3 1 承 载 力验 算 钢 由
^
\
M . ≥12 ≥13 2 / ) .8 . ( 1 ≥0 5 h £
应力的有 限元分析 [ ] 钢 结构 ,0 3 2 1 ) 4 -2 J. 2 0 , ( 8 :55 .
蒋 [ ] 龙丽华 , 8 健, 熊 珍 . 余应 力对等截 面 H 型钢 梁相 关 残
[ O 班 慧勇 , 1] 施
刚, 邢海军 , . 40等边 角钢轴压杆 稳 定性 等 Q2
能研 究( ) 1 —— 残余应 力的 实验研 究[ ] 土木 工程 学报 , J.
2 绕弱轴 的工字形截 面 : ) 当 ’ ≤A A 时 , 一/ 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