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二年级下 13.动物的鼻子 教案

合集下载

2024新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动物感知环境《动物的鼻子》优质课件

2024新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动物感知环境《动物的鼻子》优质课件

5.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学展览、科学
竞赛等活动,从中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实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知识。
大象鼻子长且 粗,帮助吸水、吃 食物等。
17
活动过程
其他动物的鼻子有什么特点
鲨鱼的嗅觉非常 好,能闻到距离很远 的食物,它还用鼻子 导航。
18
拓展活动
蜜蜂靠哪个部位闻气味?
19
拓展活动
蜜蜂靠触角闻气味。
2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21
谢谢观看 !
2024/1/23
22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例如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探究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科学实验能力是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学生需要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实验课程、科学

《动物的鼻子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动物的鼻子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动物的鼻子》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鼻子的特点和功能。

2. 帮助学生认识到动物的鼻子在生存和繁殖过程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2. 不同动物的鼻子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展示不同动物的鼻子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2. 实物模型:展示不同动物的鼻子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3. 视频资源:播放关于动物鼻子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4. 笔记本和笔:让学生记录重要知识点和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鼻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鼻子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动物的鼻子有什么作用?2. 进修:通过PowerPoint课件介绍动物的鼻子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鼻子的特点。

3. 实践: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比较不同动物的鼻子的形状和大小,让他们亲自感受动物鼻子的奇异的地方。

4. 探究:播放相关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动物鼻子在生存和繁殖过程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5. 总结:让学生用笔记本记录重要知识点和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6. 拓展:安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动物,钻研其鼻子的结构和功能,并撰写一篇关于动物鼻子的钻研报告。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观察实践的认真水平等。

2. 学生的作业表现:包括钻研报告的内容丰富度、逻辑性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动物鼻子的相关知识?3. 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热爱?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我置信学生们将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修到关于动物鼻子的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希望这堂课能够成为学生们记忆深刻的一堂课,让他们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都能够关注和珍惜动物的鼻子这个奇奥的器官。

《动物的鼻子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动物的鼻子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动物的鼻子》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动物的鼻子有什么作用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动物的鼻子是如何帮助它们生存和适应环境的。

2. 激发进修兴趣:你们知道,有些动物的嗅觉比人类更灵敏,它们可以通过鼻子闻到一些我们闻不到的气味。

你们猜猜看,哪些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呢?二、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动物的鼻子结构和功能,掌握动物通过嗅觉适应环境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能力。

三、导学过程1. 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鼻子形状和大小,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进行观察,也可以实地参观动物园或宠物店进行实地观察。

2.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模拟动物的嗅觉能力。

可以准备一些食物或物品,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闻气味来猜测是什么食物或物品。

然后让学生讨论不同动物的嗅觉灵敏度和适应能力。

3. 讨论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动物的鼻子在生存中的重要性,比如狗通过嗅觉找到迷路的主人、猫可以通过嗅觉找到隐藏在草丛中的猎物等。

让学生总结不同动物的鼻子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嗅觉适应环境。

四、拓展延伸1. 实地探究: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自感受不同动物的嗅觉能力。

可以观察鸟类、昆虫等动物的嗅觉特点,了解它们如何利用鼻子适应环境。

2. 创意设计: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动物鼻子的展示板或小册子,展示不同动物的鼻子结构和功能。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加入插图、图片等元素,使展示更加生动有趣。

五、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动物的鼻子在生存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了比较和总结不同动物的鼻子结构和功能。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发现动物的奇异的地方,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珍爱动物的生存环境。

《动物的鼻子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动物的鼻子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动物的鼻子》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言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动物有着各种各样的鼻子,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形态也各有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动物的鼻子有哪些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二、目标1. 了解动物鼻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不同动物鼻子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3.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的方式,探究动物鼻子的奥秘。

三、预习导入请同学们观察周围的动物,思考它们的鼻子的形状和功能有哪些不同,并做笔记。

四、知识讲解1. 动物鼻子的基本结构:动物的鼻子包括鼻孔、鼻腔、鼻道和鼻膜等部分。

2. 动物鼻子的功能:不同动物的鼻子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有的用于感知周围环境中的气味、有的用于吸收氧气、有的用于制造声音等。

3. 动物鼻子的特点:不同动物的鼻子形态各异,适应环境的方式也不同,比如长颈鹿的长长鼻子可以帮助它们吃到树枝顶端的嫩叶,而海豚的鼻孔在头部顶部可以帮助它们在水中呼吸。

五、案例分析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动物,通过查阅资料或观察动物,总结该动物的鼻子的功能和特点,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六、团体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不同动物鼻子的功能和特点,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七、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观察家养宠物的鼻子,思考它们的鼻子有什么特点。

2. 请同学们借助网络或书本资源,了解更多关于动物鼻子的知识,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八、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动物的鼻子在不同的动物身上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它们适应环境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动物的鼻子,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活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九、课后作业1.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动物,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动物的鼻子的功能和特点,并写一篇短文。

2. 观察家养宠物的鼻子,思考它们的鼻子有什么特点,并写下观察和思考的内容。

十、参考资料1. 《动物的鼻子结构与功能》2. 《动物的鼻子特点与适应环境的方式》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的鼻子的奥秘,拓展了解动物世界的视野,培养了对动物的关爱和热爱。

动物的鼻子教案

动物的鼻子教案

动物的鼻子教案【篇一:动物的鼻子教案】文章来源课件 w w w.5y k j.co m:动物的鼻子活动目标1、喜欢小动物,乐意探究动物的鼻子。

2、认识动物的鼻子,了解其形状特征。

3、能通过鼻子的不同来辨认动物。

活动准备、动物鼻子及动物图片等。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鼻子,而且人的鼻子还分不同的种类,小朋友们还记得有哪些吗?(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的种类)——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小动物的鼻子?它们有什么不同?——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动物的鼻子。

二、开拓视野。

1、利用,观察动物的鼻子。

——教师出示大象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大象鼻子的特点,说说大象鼻子的作用。

——出示小猪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小猪的鼻子,相比大象而言,小猪的鼻子有什么特点?(猪鼻子短)——出示牛和马的图片,请幼儿观察牛马的鼻子,说说它们的特点。

(扁、平、大)——出示小熊图片,请幼儿观察小熊的鼻子,说说其特点。

(小熊的鼻子圆圆的)——出示小狗图片,请幼儿观察小狗的鼻子,说说其特点。

3、快乐。

——教师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用白色的纸蒙住,只露出鼻子,请幼儿根据鼻子来判断这是什么动物。

三、学习儿歌《不一样的鼻子》。

——教师有感情地念一遍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活动应变在介绍动物的鼻子外形特点时,也可以顺便介绍动物鼻子的作用。

例如,大象的鼻子可以卷东西放进嘴里等。

活动延伸让幼儿继续探索动物的奥秘,例如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鼻子?鼻子都是用来呼吸的吗?区角活动益智区:1、将动物图片和鼻子图片放在区域内,让幼儿将鼻子和动物逐一配对。

2、“给动物贴鼻子”:将动物图片上的鼻子剪下来,请幼儿将它们贴回去。

(剪下的鼻子部分形状要一样)主题墙展示区:贴上动物鼻子及动物的图片。

家园同步请给幼儿搜集一些动物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它们的鼻子,并说一说其作用和特点。

随机教育在日常观察小动物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小动物的鼻子的形状和作用。

小学科学3动物的鼻子(教案)

小学科学3动物的鼻子(教案)

小学科学3动物的鼻子(教案)小学科学3动物的鼻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鼻子结构特点,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鼻子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了解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原因。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鼓励他们对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鼻子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2. 让学生了解动物鼻子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思考的能力。

2. 让学生理解动物鼻子与其适应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动物鼻子的图片或卡片。

2. 碗、刷子、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首先,教师可以放一些动物的音频,让学生猜猜是哪些动物发出的声音。

2. 再根据所放音频,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鼻子卡片或图片,并和他们发表一下意见,这些动物的鼻子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知道?Step 2 探究动物的鼻子1.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不同动物的鼻子图片或卡片,并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你觉得这个动物的鼻子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它的鼻子有什么特殊之处或功能?请你们给你们的动物鼻子起个名字。

2. 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小组的发现,并引导其他同学提问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动物的鼻子是不同形状和结构的,因为它们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Step 3 扩展活动1.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利用碗和刷子等道具进行互动体验活动。

教师用刷子轻轻刷动学生的鼻子,让学生感受到鼻子的柔软和敏感。

随后,让学生将手指伸入碗中,观察自己干燥或潮湿的手指,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和动物的鼻子在感知外界的差异。

2. 展示一些狗、猫等动物的鼻子的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鼻子上的纹路和鼻孔的大小。

提问:你们有发现什么吗?为什么它们的鼻子上有纹路和鼻孔大呢?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 进一步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动物的鼻子上的特殊结构和纹路,可以增加它们感知外界的能力,比如追踪气味、寻找食物或伙伴等。

二年级青岛版《动物的鼻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青岛版《动物的鼻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青岛版《动物的鼻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动物鼻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结构等特征。

认识动物鼻子具有的多种功能,如嗅觉感知、呼吸、辅助进食等。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模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能够描述不同动物鼻子的特点和功能,并分析鼻子与动物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的关系。

3.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鼻子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让学生体会动物鼻子的奇妙之处,了解人类在某些领域对动物鼻子功能的借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多种动物鼻子的特点和功能。

理解动物鼻子的构造和功能与其生活方式、环境的适应性。

2.教学难点理解某些动物鼻子特殊功能的原理,如狗的嗅觉为何如此灵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动物鼻子的图片(如大象、狗、猪、鲨鱼、蜜蜂等)、有关动物鼻子功能的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简易的嗅觉演示模型(如有条件)。

2.学生准备: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教师在讲台上放置一些有不同气味的物品(如香水、醋、花等),用布遮盖起来。

教师问:“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你们能猜出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吗?”让几位学生上台来闻一闻,猜出物品。

然后教师说:“我们人类可以用鼻子闻到气味,那动物们的鼻子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鼻子。

”引出本节课主题。

(二)探究新知(25分钟)1.动物鼻子的外观特征(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包含多种动物的视频资料,播放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注意到这些动物的鼻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位置等方面回答。

教师展示大象、狗、猪、鲨鱼、蜜蜂等动物鼻子的图片,详细介绍它们的外观特征。

如大象的鼻子长长的、像一根灵活的管子,有很多肌肉;狗的鼻子湿润且黑亮,鼻头有特殊的纹理;猪的鼻子圆圆的、突出,鼻孔较大;鲨鱼的鼻子在头部下方,有特殊的形状;蜜蜂的触角可以看作是它们的“鼻子”,呈弯曲的丝状。

青岛版版小学二年级科学《动物的鼻子》教学课件

青岛版版小学二年级科学《动物的鼻子》教学课件
• 鼹鼠有不同寻常的灵敏嗅觉。是一种具有立体嗅觉感的哺乳动物。
动物界谁的鼻子最灵敏?
嗅觉最灵敏的前五名动物:
1 猪:猪的嗅觉比狗的强,嗅觉细胞也比狗高好多倍。 2 老鼠:老鼠的嗅觉十分灵敏,据说比狗强至少10倍,有人甚至设
想训练“警鼠”来取代警犬。 3 狗:狗的嗅觉灵敏度位居各畜之首,对酸性物质的嗅觉灵敏度高
蜜蜂没有鼻子,它们对事物气味 的感知靠触角来完成。蜜 蜂有触角1 对,生长在颜面中央触角窝,膝状, 由柄、梗、鞭3节组 成,可自由活动, 具有嗅觉、味觉和听觉功能,同时还 可以感知温度、风和湿度变化,起到 鼻子闻和嗅的作用,但不具有 呼吸功 能。另外,蚂蚁和蜗牛也没有鼻子, 也靠触角来辨别气味。
2.能根据环境变化,开合鼻翼。 风沙大时,骆驼的鼻翼关闭,鼻孔紧闭, 屏住呼吸。 风沙小时,骆驼的鼻翼? 打开
食蚁兽 的鼻子是 嗅觉器官吗?
鲨鱼的鼻子可以感知 猎物,还可以在深海里 导航。

鸭子的鼻孔长在喙(嘴)
的两侧,不能闭合,但是鼻粘 膜可以在喝水时堵住鼻孔。
拓展活动:蜜蜂是靠什么闻气味的?
狗敏锐的嗅觉在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人类充分利用
到众多的领域。狗不仅能通过人使用过或接触过的物品来辨别某人 的气味,还能通过人的气味辨别出人的情绪反应,人类就是通过利 用狗的这种灵敏嗅觉来为人类服务的。如用狗狩猎、搜索、缉毒、 救助及协助破案等。
搜救犬
缉毒犬
狗的鼻子是嗅觉器官, 能够感知环境。
骆驼的鼻孔是非常灵敏的,当风沙吹起来的 时候,鼻子还可以开关呢!不像人类要用手 捏猪鼻孔,骆驼的鼻子里面的结构也是非常 独特的!风沙袭来,骆驼利用鼻子里面的挡 风瓣膜开合就可以阻挡风沙!就像人的口罩 一样!不进如此,骆驼的鼻子让人类得到了 很多启发,骆驼的鼻子找到了治理风沙的办 法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动物的鼻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鼻子的特点,能举例说出动物是如何用鼻子感知环境的。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动物鼻子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课前将准备好的装有水果的密封盒子放在讲台上,向学生提问:怎样能在不拆开盒子的前提下猜出盒子的物品?
2、学生参与体验。

教师让学生上讲台闻一闻盒子的气味,猜一猜盒子中的水果是什么。

3、引出课题。

动物的鼻子。

二、探究狗的鼻子的位置、特点和本领。

1、教师提问:我们来观察这几张小狗的图片,一起来说说小狗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汇报后,教师讲述:请同学们根据出示的这几张狗的图片,仔细观察这些狗的鼻子有没有相似之处。

哪位同学能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和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狗的鼻子呢?
3、学生讲解:狗的鼻子都长在头部的前面,鼻头黑黑的、圆圆的,总是保持湿润。

它最大的本领就是闻气味。

4、师生交流:狗靠鼻子闻气味,可以做哪些事情?
5、教师小结:狗的鼻子是嗅觉器官,可以靠它闻气味来完成寻找食物、搜救、缉毒等事情。

三、探究骆驼鼻子特点和本领。

1、师生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骆驼鼻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什么不同。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3、教师小结:骆驼的鼻孔在沙漠中是微微闭合的,在绿洲地区中鼻孔是张开的。

4、教师提问:为什么骆驼的鼻孔在沙漠和绿洲中会呈现出不同呢?
5、教师小结:骆驼根据呼吸时体内水分的散失多少来调节鼻孔开闭大小,此外骆驼在沙漠地区关闭鼻孔可以帮助其抵挡风沙。

四、探究蜜蜂是靠什么闻气味的?
1、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用鼻子闻气味的?
2、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蜜蜂采蜜的视频,让学生在小组内思考、交流;蜜蜂是怎样找蜜源的?
3、教师引导学生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圈出蜜蜂寻找蜜源的身体部位。

五、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从动物的鼻子特点和本领等角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